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审美观
中学生审美观
![中学生审美观](https://img.taocdn.com/s3/m/0e2e8af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a.png)
中学生审美观中学生审美观一、理解审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无论是衣着搭配、家居摆设还是艺术品欣赏,都存在着审美的因素。
而中学阶段,对审美的理解尤为重要。
审美不仅仅是对美的感觉,更是对事物内涵与情感的把握。
在学习中,理解审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造、表达和交流。
二、审美标准与多样性众所周知,美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尽相同。
因此,中学生要注重审美多样性,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别人的审美品味。
而审美的多样性,也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与眼界,拓展创作领域。
三、审美品味的培养细心观察、持续学习往往是培养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而阅读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人文类的书籍,都可以有所收获。
此外,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看电影等多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四、审美和人文素养审美的培养不仅仅是单纯的欣赏,更是一种人文素养的提升。
例如从绘画中了解历史、文明等文化涵义,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
这些都是中学生在审美观培养中应该重视的。
五、审美与成长最后,审美观不仅是一种个人素养的提升,也是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看待社会人文方面,优美的艺术品可以让我们对美好的世界、追求更高的理想充满信心与热情。
在思考道德端,审美的激发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能力分辨正与反,拥有更多的行为准则和哲学底蕴。
总而言之,中学生的审美观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理解审美、多样性、品味的培养、人文素养提升以及与成长有关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借助各种资源、积极开阔自己的视野,将会使得审美观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中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提升方案
![中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提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25a4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a.png)
中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提升方案导言: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中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方案。
一、开设多样化的艺术课程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系统、有计划的课程安排。
学校应开设多样化的艺术课程,涵盖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方面,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
同时,这些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创作作品来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
二、提供优质的艺术资源学校与社区、博物馆、艺术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资源。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同时,为学生提供艺术图书、音像制品等资源,建立良好的艺术资料库,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中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是培养其艺术素养的关键。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艺术鉴赏活动,通过解读经典文艺作品、分析艺术品表现手法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的内涵。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独立见解和判断能力。
四、加强文化艺术知识的教育中学生的艺术素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文化艺术知识基础之上。
学校应加强对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五、开展艺术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绘画比赛、音乐表演、戏剧排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创作和演绎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艺术工作室,提供艺术实践的场所和设备,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创作成果。
六、推广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学校应加强对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在数字时代中运用艺术创造力的能力。
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99451d050e2524de5187e90.png)
身形体以弓曲团缩 ,咬手皱眉的动态表 晴 及紧张 的肌肉, 表现他思绪的涌动和精神的痛苦。 这是具 有强劲生命力和丰富精神内涵 的形体美;汉代霍 去病墓石雕 中的《 伏虎》利用石料 自然形态稍事 , 加工, 使其神形得 以体现, 气势雄浑 , 这是石质材 料本身的材质美; 凡高的《 星月夜》《 日 以奔 、向 葵》 放的笔触 、 绚烂的色彩 , 表现狂热 的感情 , 使观赏
旬版0o 9 ) 0 (. 3 『 2 1浅谈 中学美术教 学 中学生审 美情趣 的培 养. 上海 市华理 大附 中 网站 . f炎 3 中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培养啪. H 科教文汇,
2 0 (4。 091) Nhomakorabea一
2 一 5O
能的过程中, 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激发创作热 情与创造能力。另外, 在美术教学中, 把电脑技术 引入美术课堂教学, 电脑艺术进人美术教育领域, 能将美术创作设计带人—个新的领域 。 电脑绘 画还可以提高学生 生的创造能力。比如, 在进行图案设计时. 过去绘
… …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 那 你必獗居— 有 艺术修养的人” 美育不仅能陶冶 。 情操 , 提高素质 ,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 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在职业中专开设独立的美术 匪 培 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 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审美能 力, 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 加强思想品 德和美育教育的—个重要途径 , 就像著名艺术家
品 德 和 美育教 育 的 一 个 重要 途 径 。
关键词 : 美术教 学; 学生; 审美能 力; 培养 者 回味无穷 , 这是缤纷色彩的美 ; 古希腊建筑《 帕 特农神庙》 的建筑平面与正立面的长、 宽之比是接 近黄金比的 , 这可是比例与尺度 的美;巴黎圣母 《 院》 正立面的那些直线、 柱廊、 拱券乃至光影等 , 都 形成 了富有变化的节奏 , 这可是节奏和韵律之美 而发现美、审视美正是升华、创造美的第一 制主要靠手工, 碱图形较复杂, 重复使用图形 常 步。 列举会引起学生强烈的 嚣 认 识艺术最 撼, 如果用电脑绘制可快速复制、拷贝、 美, 豪泽尔在其《 艺术社会学》 里提到的: 人可以生来 花很多时间, 激发学生美的感情 , 并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和 成为艺术家 , 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在审 清除、 上色、 放缩、 文字处理等, 能省时省力, 轻松 美术 愿望 。 美活动 中, 主体之所以感到审美愉快 , 是因为他把 完成' 而且还可用更多时间去追求创意质感 。 第五、 在美术教学中, 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 握到了一种:有 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性的 具 第三 , 在美术教学 中, 要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 养更要在实践中创新 一 升华美、 创造美。 完整形式 , 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 , 具有 用心灵体悟美。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 美术教学中对 升华美和创造美依赖于品味鉴赏,由运用至 特定的社会内容, 所以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 想 学生进行审美情感培养时, 要引导f 们深入到生 活用最后实现创造。美术作品不仅存在于艺术殿 电 象、 情感、 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 , 使它们处于一种 活和艺术美的意境 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 达 堂和博物馆中, 也存在于你、 他的身边 , 我、 美术渗 极具 自由和和谐的状态。 如何才能教育学生不但 到” “ 物我交融“ 的境界。 我们用眼睛去看世界, 我们 透到人类生活的衣、 住、 食、 行各个方面, 通过一双 用感官, 同时结台 灵去感知美? 呼唤起他们的这 用心灵去感受世界 , 眼睛看到的是世界 的景象 , 而 审美 的眼睛来创造美、 学以致用。比如学习了《 环 种感知能力?通过美术课教学实践培养起学生的 心灵感受到的却又是另—番风景。教师要引导学 境艺术》 这—课 , 了解了室外环境艺术和室内环境 审美能力, 对在教学一线 的教师来说 , 都是—个重 生感知作品中的美的形式和意境, 使他们融合 自 艺术 的牦 和表现手法 ,通过观看影片欣赏各种 要 的谒 晒。 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 审美判断。 做出 任何美术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 如《 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真 学新图书馆外景》《 、流水别墅内景》《 、卧室一角》 、 第一 - 术教学中黑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裘 前 作品都不是孤立的, 以此为 基础 从 实、 形象地再现社会生活 , 反映民 族特点和人们的 《 客厅一角》 , 等 提高他们对现代环境艺术的欣赏 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思维。 —是基本概念、 原理 精神实质。所以,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 能力和欣赏水平。同时可以让学生谈谈校园环境 等美术知识。 这是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的理论基 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 的造型美 、 { i有什么特点 , 殳— 卜 并提出新的设计想法和思路。 课 础; 二是审美文化知识。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 色彩的变化与统—美、 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 ; 还要 后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去按照 自己的审美观布置 育,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定的美术知识、 技能和创 让学生通过了解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历 史、 文 卧室或寝室, 然后拍成照片 , 下一节课全班同学一 造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情感、 j 丕 人格等方面的素质 化、 经济等信息开阔视野, 全面了解美术与人类 的 起品味、 探讨。创造是学习的升华, 有了创造才会 修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审美观和价 生活、 情感、 政治、 历史等方面的联系 , 加深对作 品 有了质的飞跃。学生在具备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 值 历史 匕 的—些著名的画家。 都是勤奋不息、 涵义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去认识世界 , 提高感受美 力后, 教师要善于通过实践学习活动 , 让学生运用 博览群书、学识滑槽 _ 的人。荷兰域家凡 ・ 读了 的能力。 高, 进行审美创造 , 这种实践是一种创 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情致绝伦的微雕, 这种审美能力, 许 多书, 如狄更斯 、哈里特、比彻斯托 、雨果 、 都充分地 向 学生展示了 国 祖 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 造美的过程。可以创办手抄报。从审美的角度出 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等文学家的作品。艺术大师达・ 煌成就, 利用录像、 实物瑟髟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 发 , 让学生选取优美的文章, 设计精巧的图案配以 《 的古朴、 漂亮的书写字迹 , 展示一种综合的美 , 陈列于班级 芬 还精通天文学、 数学和物理学。生活中从来 品结合具体直观化进行学习,长信宫灯》 都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 的眼睛。同样的事 灵便 , 《 莲鹤方壶》 的清新流畅、 纤巧 , 象牙雕的玲 进行欣赏、 评价。 可以结合语文课程来—个课文创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 发挥想象 , 创作课 物, 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 就会有不同的收获。生产 珑精巧 …青铜器发展史、景德镇瓷都 的精湛技 意画 , 线上 , 那忙碌的身影 , 一丝不苟的眼神 , 就是生 艺、 这 繁艳华丽的景泰蓝随着激奋的惊叹, 学生 的欣 文画, 张贴于班级墙面上 , 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画 产者 的美 ; 运动场上 , 挥洒 汗水 , 拼搏进取 , 胜不 赏程度加深了, 情 境美 。 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 了。 骄, 败不馁 , 这就是莓动员的美 ; 清晨 , 在洒落的粉 第四、 在美术教学中, 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 总之 , 美是到处存在的, 就看我们是否有一双 笔灰中, 那无畏的身躯, 夜晚, 在孤冷的灯光下, 那 养要激发兴趣,唤起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审美的眼睛。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 弯曲的背脊 , 这就是教师的美 ; 不求最大, 但求最 过 : “ 在人的心理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 这 睛看世界, 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 , 提高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 从而 好; 积淀内力, 蕴育能量 ; 依靠智慧加勤奋 , 积极钻 就是希望 自己是发现者 , 研究者 , 探索者 , 学 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而在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兴趣是 丰富隋 感世界,陶冶情操。有了对世界审美的感 研……这就是红烟人赋予红烟的美 。培养学生的 生们的精神世界中, 美术理论思维是审美的前提。 驱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源, 是获取学习成 受,学生笔下的美术作品才能渐渐地有形有声有 第二 在美术教学中, 利用丰富的美术感性 果的‘ 油站” 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 , 咖 。 需要让学生 色有情 , 他们用心去感受, 用心去构思 , 用心去画。 知识 让学生学会初步的审美和分析美。 美术课选 意识到美 的 存在。这里 , 可采用“ 数家宝” 的方法, 最终形成 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审美隋趣。 美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参考 文献 有各类不同的美术作品。 如中国画、 油画、 水粉画、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 1 文 中 水彩唾、 色彩构成 、 动手制作等。各类不同的美术 罗丹的《 思想者》 以回拢的手臂支撑头部 , 带动全 [美术教 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教育.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1caf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e.png)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一、绪论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事物美丑和审美水准的感知与判断能力。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如此,近年来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特点与现状1.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特点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包括:(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体地、积极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将人文、艺术、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理解艺术作品。
(3)注重实践与体验。
美术鉴赏教学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艺术作品的世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在当前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活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课堂教学内容、形式的单一,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兴趣不高,难以主动参与其中。
(3)缺乏对艺术文化的深入理解。
当前的美术鉴赏教学大多停留于表面知识的传授,缺乏对艺术作品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欣赏。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艺术的兴趣。
(2)情境化教学。
在教学中,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审美观点。
在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引导他们对艺术作品进行个性化的理解。
2.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主观体验(1)情感体验。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体验艺术作品,使其能够从内心产生对艺术的共鸣。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3页word文档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3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b8986c7b7360b4c2f3f6451.png)
如何培养中学生审美素质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盛行。
多元素混合文化正在形成并成为当今文化发展主导趋势。
面对这种变化快速、种类繁多、文化元素混杂文化现实,我们显得有点目不暇接、手忙脚乱。
如果没有较为稳定、正确审美观作为衡量标尺,我们可能会迷失在这股文化洪流中。
作为中学生,其审美观正处于形成期,且其生性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中学生在面对今天文化现状时,更显得无力应对、且更容易随波逐流。
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广泛展开审美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其中,中学语文教育由于其独特优势――教学对象多数为美文学作品――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审美教育,所以它更应该承担起审美教育重任,为培养中学生健康高尚审美观、提升中学生审美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2019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与高尚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与审美创造能力。
” 那么,在具体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贯彻实施审美教育,进而来培养中学生审美素质呢?实际上,无论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还是其审美能力提高,都必须让学生处于自身具体审美活动中才有可能实现。
而一个具体审美活动展开,首先必须有审美态度作为前提,一个人能不能进入审美情境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审美态度;审美主体会选取什么样事物作为自己审美对象,取决于他审美趣味;审美主体能否从对象身上体会到美存在,则取决于审美能力高低;而在这三个环节中审美情感始终存在于其中。
由此可见,审美素质培养并不仅仅是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或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审美情趣,它是一个综合素质培养。
所以在具体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审美态度确立、审美趣味引导、审美能力提高与审美情感培养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培养中学生审美素质,这四个因素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确立其审美态度呢?所谓“审美态度”,简单地讲,就是指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与对象保持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态度,所以引导学生确立审美态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摆脱日常生活种种局限,沉浸到艺术世界中,用情感性态度去体验对象,而不是用实用或者科学态度去思考对象。
新时期中学生几大特点及教育对策
![新时期中学生几大特点及教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8bfd603cc17552707220843.png)
新时期中学生几大特点及教育对策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积极向上的,学生们思维活跃开阔,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尊重科学和民主。
但是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爱美之心强烈,审美观点有偏差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有强烈的展现自己美的一面的欲望,这本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审美观有偏差。
譬如,有的同学戴首饰,有的将头发染成了奇怪的颜色,有的私自改动校服,还有的在不适宜的时间和场合大喊大叫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他们认为这样美。
作为教育者,就要向学生讲清楚。
中学生有年龄优势,那种青年人的朝气就是一种美,那种天然的清纯的气质,就是无可比拟的美。
过多的打扮只会破坏自身的美,是一种画蛇添足的行为。
在我们眼中,那些带手饰染头发的学生不但不美,而且,只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违反校纪。
还要让学生知道,美是有时空变化的。
在操场上美的行为,放到教室就未必美,儿童做的事看起来很美,成人做同样的事未必就美。
大喊大叫未必就美,默默做事未必就不美。
要经常利用具体事例,教育学生,纠正其审美偏差,树立其正确的审美观。
二.功利倾向明显,劳动观念淡薄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众情所依、众望所归,从小养成了好逸恶劳、享乐主义思想,不爱劳动,比吃比穿,甚至把家庭条件的优劣,衣物挡次高低,消费水平层次做为个人价值的体现。
例如,有的学生把拥有一部亮丽、高雅的手机做为显示一个人身份的象征。
如果教育引导不利,没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没有团体合作精神,没有形成较强的责任心,一个班风优良,文明的班集体就很难形成。
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呢?首先,疏导学生,教育学生时班主任要树立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思想,不能动辄教训学生、压制学生的观点。
教育过程要重视学生的需要、感受、兴趣和情感,班主任本身要以身作则,随时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的发展动态。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审美能力的关系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审美能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3759e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7.png)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审美能力的关系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审美能力不仅仅关乎艺术和美学领域,还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息息相关。
那么,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审美能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审美能力对中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中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学习文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时,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欣赏作品的美感和细节,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中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法。
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审美能力应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潜力。
其次,审美能力对中学生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审美能力可以让中学生更好地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无论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是日常小事,都可以成为中学生审美的对象。
通过欣赏和感知美,中学生可以增加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提升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品味和鉴赏力,使他们能够辨别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文化和娱乐产品。
因此,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评估,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此外,审美能力对中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审美能力可以让中学生更好地欣赏他人的才华和努力。
在交往和合作中,中学生能够赏识他人的优点和特长,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这种欣赏和尊重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使中学生更容易融入集体和社会。
而缺乏审美能力的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对他人的偏见和歧视而产生隔阂和冲突。
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当将审美能力作为中学生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审美能力密切相关。
审美能力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和评估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中学生的审美观
![中学生的审美观](https://img.taocdn.com/s3/m/d14a4d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4.png)
中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之高低,而青少年的审美观,更是决定了一个社会日后的品德、风尚的高低及风气的好坏。
要形成一个品德高尚、风气良好的现代 “和谐”社会,就必须先从良好的审美观的形成开始。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起步阶段。
青少年的好奇心与爱美之心与生俱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美之心也明显地显露出来。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学生懂得和谐之美、尊严之美、自信之美。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充满自信,需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需要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合理恰当选择的能力。
和谐社会也离不开诚信,离不开法制。
美育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和谐、自信、尊严、美的选择、诚信、法律与公正的基础之上,不能离开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个宗旨。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7篇)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e0787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5.png)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篇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
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满足我们中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第一,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
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对于什么是美则容易产生错觉。
青春期的我们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
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同学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
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
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同学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把广交朋友、出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
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影响却极深,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我们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第二,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追求内在美。
由于我们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
我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
因此,许多同学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
几乎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
认识不到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形成内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认识不到内在美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财力,认识不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和本质。
我们中学生只有学会审美、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呢?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我们中学生的美应该与自己作为学生的身份相适应,我们必须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来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在遵纪守则中发现美、体验美。
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dda4f3d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0.png)
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提升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发展创造力和培养社会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充实审美经验、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和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等四个方面来阐述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一、充实审美经验: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他们有丰富的审美经验。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音乐会、戏剧演出等各种艺术活动,引导他们去欣赏、感受和思考艺术作品。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创作活动,比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来增加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二、培养审美情趣: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名著中的插图,欣赏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通过名著中的艺术描写,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的艺术活动,比如美术社团、戏剧社团等,供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潜能。
三、发展审美能力: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艺术讲座、讲座时间段利用好,邀请一些艺术家、学者来为学生解读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造诣,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等。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品鉴活动,比如让学生欣赏名画、名曲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力。
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资源,比如图书馆中的艺术书籍、艺术电影、音乐等,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接触和了解艺术作品。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欣赏活动,比如学生艺术展、文化艺术节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中学生审美素养艺术特长怎么写范文
![中学生审美素养艺术特长怎么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7b6e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4.png)
中学生审美素养艺术特长怎么写范文在我所热爱的艺术领域中,我特别擅长绘画。
从我年幼的时候开始,我就被色彩的魔力所吸引,我总是试图通过画笔来表达我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每当我拿起画笔,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我对于绘画的热爱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感上,我更深入地探索着画作背后的意义和故事。
我善于通过观察和感知,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艺术不仅是美的表现,更是心灵的触摸和情感的共鸣。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的绘画技巧得到了提升,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喜欢运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思考,我的作品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我希望通过我的画作,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此外,我也注重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我经常参观各种艺术展览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相信,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我认为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触动人们的心灵。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创作,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希望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三观教育心得体会中学生(3篇)
![三观教育心得体会中学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428b8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c.png)
第1篇在我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三观”。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有幸接受了学校和社会的“三观”教育,这些教育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三观”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观念。
在我接受的世界观教育中,我学到了以下几点: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我深刻理解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 面向世界的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学会从全球的角度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文化,增进国际友谊。
3. 科学的态度: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勇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通过这些教育,我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明白了个人与国家、世界的关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态度。
以下是我对人生观教育的一些体会:1. 勤奋学习:人生观教育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2. 勇于担当: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不逃避现实。
3. 乐观向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做人原则:人生观教育教会了我做人的原则,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通过人生观教育,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学会了如何做人。
三、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道德观、审美观、劳动观等。
以下是我对价值观教育的一些体会:1. 道德观教育:道德观教育让我明白了道德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 审美观教育:审美观教育让我学会了欣赏美,追求美。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3. 劳动观教育:劳动观教育让我明白了劳动的价值,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高中语文写作训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话题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高中语文写作训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话题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6fce5c5af45b307e971977c.png)
高中语文写作训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话题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一名初二女生为减肥一天催吐五次,导致食道受损。
近年来,极端的减肥、瘦身行为时有发生,不仅给自身造成伤害,也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高三(一)班同学针对上述现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认为:何以为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显然不该是标准单一的狭隘之美,更不该是有害健康的病态之美。
同学乙认为:美是一个含意丰富的形容词,只要是健康的、适合自己的就是美。
丰满为美,纤瘦亦为美,燕瘦环肥,各美其美。
同学丙认为:不以貌取人,不因身材自卑,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同学丁认为:大众审美有必要剔除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倘若丑态横行、正气不彰明,主流价值、向上信念就会被解构。
上述讨论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针对上述讨论,以“何以为美”为话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其中材料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一名初二女生为减肥催叶,导致食道受损事件;第二个,高三(1)班同学针对上述现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写作任务是以“何以为美”为话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交流。
首先对“何以为美”考生要有自己的判断,可以通过材料中几个同学的观点引出自己的看法,但观点必须健康,如美的标准不应狭隘,并非“瘦”就是美;健康就是美;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
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讨论的中心是“何以为美”。
包括美的内涵与外延、美的评判标准、审美的作用等。
注意: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何以为美。
写作过程中对美的内涵与外延、美的评判标准审美的作用等要有充分的思考,还要有明确的判断。
任务二:结合上述材料。
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几位同学的不同意见来谈自己的看法。
任务三:文体——发言稿根据材料性质,一般更适合写议论文,当然也可以写记叙文等其他文体。
中学生审美观
![中学生审美观](https://img.taocdn.com/s3/m/d04d05d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2.png)
中学生审美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地变化。
而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审美观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个性化。
在这个时代,个性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不愿意被人看作是一个普通人。
因此,在审美方面,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说一些独特的服装、饰品等等。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实用性。
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学习和生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因此,他们在选择服装、饰品等物品时,更加注重实用性。
他们会选择那些既能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又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的物品。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
在这个时代,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而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因此在选择服装、饰品等物品时,会选择那些环保、健康的物品。
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化和历史。
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文化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在审美方面,他们也会注重文化和历史的元素。
比如说,在选择服装、饰品等物品时,他们会选择那些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物品。
中学生的审美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但是,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审美观更加注重个性化、实用性、健康和环保、文化和历史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中学生的审美观,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审美观。
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https://img.taocdn.com/s3/m/a928daf45a8102d277a22f10.png)
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对美、审美、美的创造和发展等问题持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它发生在人们对鉴赏、评价、创造一定的美感对象(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基础上。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对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缺乏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对于审美问题有着一定的误区。
在他们看来,烫头发、戴首饰、穿奇装、化浓妆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吸烟、喝酒也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流行就是美,我行我素就是美,拉帮结派就是美,甚至于打架斗殴也成了一种美。
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别林斯基说过:“美和道德是亲姊妹。
”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就追求什么样的审美情趣。
道德有高尚与低级、进步与腐朽之分,审美趣味也就有高与低、文与野之分。
因此,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一种美。
首先要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实质凝聚着一种责任意识,我们应该引导中学生对爱国主义进行理性思考,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祖国的昌盛兴衰决定着个人地位的高低和命运好坏。
因此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唱几首爱国歌曲、搞几场演讲会,而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为一种责任教育,使学生懂得,是祖国母亲的乳汁把他们养大成人,中学生对家庭、对社会不能只是索取,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二、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美学知识.现在职业学校所招学生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居多,其身心逐步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增强,对内在的精神价值的追求更加强烈,迫切要求扩大欣赏的范围,对美学知识十分渴望。
古希腊谚语说:“美是难的。
”后来无数学者、专家在耗尽毕生心血的探求中,也认为“美是一个谜”,“美是一个千年难解的结”等等。
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途径
![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0e4397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b.png)
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途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培养中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几种途径,旨在引导中学生在艺术领域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一、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课程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学校应当针对不同的艺术门类设置多样化的课程。
这些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推广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应积极组织和推广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例如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为学生提供艺术欣赏和体验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内艺术比赛和表演,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提供良好的艺术资源和环境学校应当提供良好的艺术资源和环境,例如音乐教室、美术馆、舞蹈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创作条件。
此外,学校还应采购丰富多样的艺术教材和器材,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四、开展艺术社团和课外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艺术社团和课外活动,如美术社团、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等。
通过参与这些社团和活动,学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交流和学习,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并提高自己在艺术领域的能力。
五、培养艺术导师和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加强与社会艺术机构的合作学校应主动与社会艺术机构合作,例如博物馆、剧院、艺术培训机构等,共同开展各种艺术教育活动。
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和专业的艺术人才,为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七、倡导家庭艺术教育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也应肩负起培养中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
中学生应具有的素质
![中学生应具有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8d95bef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6.png)
中学生应具有的素质中学生应具有的素质为“三爱五会一有”,即酷爱祖国、酷爱家乡、酷爱母校,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管理、会创新,有特长。
一、三酷爱、有爱心三酷爱指:酷爱祖国、酷爱家乡、酷爱母校。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酷爱派生一切可爱、该爱、应爱的人、事、物。
有爱心是做人的大体素质,我八中学生应知道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家人、爱事业、爱祖国、爱家乡、爱母校的做人道理。
二、五学会有能力五学会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管理、学会创新。
一、学会做人“中学正其流”。
即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方向最为重要的决按时刻,学生们应当知道如何扶正自己的人生方向。
人品第一,学问第二;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
学会做人,奠定成功之基。
以德为本,厚德载物;诚实守信,遵纪守规,有礼有节、知书达礼;助人为乐,宽怀常乐;正气三分,谦逊谦恭;与人为善,知恩图报;不骄不躁,不贪不懒;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是八中学生做人修养要则。
二、学会学习会学习、终身学习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习效果不取决于头脑,而取决于学习方式。
今天教育内容的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
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终身享用不尽。
3、学会生活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首先要学会生存,生存于各类环境的生存能力;其次要学会健体。
会自觉锻炼身体、会平衡饮食、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要学会健脑。
会意理保健、掌握养心之道。
第四要学会审美。
审美能力是八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大体要求。
4、学会管理学会管理,一是自我管理、自主管理。
二是非自我管理,管理他人、管理集体、管理国家。
愿同窗们今天是优秀学子,明天是中流砥柱。
五、学会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生价值观的高境界。
今天有创新精神,明天有创新能力,后天用创新改造社会。
三、有特长有创见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材,多样化的人材需要学有特长、学有创见的人。
今天有特长有创见,明天有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与评价
![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91c762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6.png)
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与评价引言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学生的审美素养不仅对于他们个人的艺术发展和美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如何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却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从美术教育的目标、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与评价。
一、美术教育的目标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审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其对艺术作品的品味和欣赏能力。
而且,审美素养也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因此,学生通过美术教育的过程,应该逐渐形成独立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美术教育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美术教育需要采用一系列恰当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例如,可以组织举办学生艺术展览、参观美术馆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感受美的魅力,增强他们的艺术情感。
其次,教师应当通过示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来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发现美的秘密,并激发他们产生自己的美学感悟。
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艺术体验和表达,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和给予个性化的指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审美思考和创造力。
三、学生审美素养的评价体系为了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建立科学和客观的评价体系。
首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审美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审美素养。
例如,通过观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解读,以及他们在艺术实践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来判断他们的审美素养的水平。
其次,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来评价他们的审美素养。
例如,通过评估学生的绘画、雕塑作品等,判断他们对形式、色彩、构图等美学要素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艺术 portfolio 来评价他们的审美素养。
中学生审美素养怎么写
![中学生审美素养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7166fd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0.png)
中学生审美素养怎么写
中学生审美素养是指中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以及对美
的欣赏和评价水平。
中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修
养的重要方面。
首先,中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通过艺术学习和文化积累来培养。
他们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了解不同艺术门类
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此外,也应该积极阅读文学作品,观赏戏剧和电影,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魅力。
其次,中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培养对美的敏感。
他们应该通过观
察自然景观、城市建筑和日常事物中的美,培养对细节的观察和体验
美感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学会用心去感受美的表现方式,比如色
彩的运用、构图的布局等,逐步形成辨别和欣赏美的眼光。
另外,中学生的审美素养还需要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思考和评
价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自主思考,了解作品背后的意图和创作理念。
同时,要勇于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审美
观点和品味。
最后,中学生的审美素养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和体验。
可以参加一些艺术社团或组织,参观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亲自参与
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提升自己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总之,中学生的审美素养是一个培养和提升的过程,需要通过多
样化的学习和实践来逐步培养。
只有在培养中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中,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品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审美观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阶段。
这个阶段正是你们最爱美,最想表现美的时期,同时也是你们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
因此,对“美”有一个正确、恰当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够树立一种健康、正确的“美”的观念,那么对同学们今后创造完美人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够完整,因而对“美”的理解往往存在着某种偏差,比如时下校园中流行的带手机,上网聊天,留长发、染发及不愿穿校服,出口说“脏话”等现象,都说明了同学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是吸引人的金苹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美。
拥有美,能赢得他人的欣赏,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勇气。
中学生是一个青春的群体,一个学习的群体,那么中学生的美来自哪里?
首先,中学生的美来自干净与整洁。
衣着是人的一部分,让它沾满污迹,布满皱褶,甚至伤痕累累,其实就是贬低自己的形象。
所以保持穿戴的干净与整洁,才能获得别人的亲近和好感,才能保持形象美。
其次,中学生的美来自大方得体。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修养的体现。
周总理在南开学校读书的时候,曾在衣镜上方挂着一幅仪表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周总理对自己的仪容仪表的要求,是其内在修美的体现,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借鉴。
一个人大方得体的打扮,是与其身份、职业、场合相符合的,明星们化装打扮,另类时尚,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所决定的,他们需要通过标新立异引起媒体和追星族的注意;而我们的舞台是校园,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我们的角色是中学生,成人化的、另类的打扮只能显示你的庸俗,有时甚至是低俗、恶俗。
单纯地模仿明星,女生染发烫发,男生留长发甚至戴首饰,是一种颓废的表现,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与中学生应有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相违背。
中学生热情奔放,追求是尚,张扬个性,这无可厚非。
但是,在追求时尚的潮流中,如果迷失了自我,就会成为时尚的奴隶与传播时尚的机器。
所以中学生必须树立自己的审美观,以大方得体
为标准,塑造一份天然的美、青春的美。
第三,中学生的美来自内涵与修养的烘托。
美应该由内而外。
内在美是最重要的。
歌德曾说过:“外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方能经久不衰。
”缺乏内涵,美将苍白无力;没有修养,美将黯然失色;少了底蕴,美是短暂的;丢掉气质,美是单薄的。
所以中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内在美。
加强学习,不断进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知识与品德描绘出人性的美,这样的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伴随一生的美。
第四,中学生的美来自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学生应该有强烈的进取心,有一种“铁肩担道义,舍我其谁”的豪气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才是内在气质的美。
晨曦下,你捧着书本认真朗读时,你是美的;国旗升起,肃立高声唱国歌时,你是美的;路上随手捡起纸屑,你是美的;餐厅自觉排队,你是美的;见了老师问一声好,你是美的;课堂上你能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你是美的;自习课上安静作业时,你是美的;当你做错了事,勇于承认,向同学说“对不起”的时候你是美的。
美在于我们勤奋学习、服务他人的一点一滴的行动之中。
我们的美是洋溢着书卷气的美,是青春之美,是健康之美,是清纯之美。
同学们,美能让人赏心悦目,美能让人心旷神怡,美可以让生活更美丽,愿同学们干净整洁,用大方得体,用学识与品性去雕刻一份青春的美、永恒的美。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要记住:健康的青春就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美,勤奋就是我们最美丽的衣裳,服务他人与集体就是我们展示美的舞台。
我们不要过早地让尘世的脂粉遮掩了我们青春的风采。
只要我们拥有文明的举止,强烈的进取心、纯洁的心灵,青春的朝气和高尚的人格,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充满阳光,我们都是最美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