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详解人工湿地常见水生植物特性、功能及其分类!

详解人工湿地常见水生植物特性、功能及其分类!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工矿废水秋天到了,公园里小区内的河道景观植物很多开始开花结果,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夕阳撒落在再力花紫色的花束上,让人想起很多年前的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1常见水生植物照片及简介1、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
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图:芦苇)2、香蒲香蒲科香蒲属的一个种,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叶片条形,叶鞘抱茎,雌雄花序紧密连接,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
种子褐色,微弯。
因为香蒲能耐高浓度的重金属而且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富集能力强等,所以,已经受到重视和关注,被较多的应用在处理工矿废水污染的环境中。
因为香蒲能耐高浓度的重金属而且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富集能力强等,所以,已经受到重视和关注,被较多的应用在处理工矿废水污染的环境中。
(图:香蒲)3、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
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
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
(图:菖蒲)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工矿废水 4、旱伞草又名水竹、风车草等,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其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旱伞草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保水强的肥沃的土壤最适宜。
沼泽的及长期积水地也能生长良好。
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不耐寒冷,冬季室温应保持5~10℃。
(图:旱伞草)5、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全株绿色无毛,被蜡质白粉。
具块状根茎。
地上枝丛生。
单叶互生;具鞘状的叶柄;叶片卵状长圆形。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霜冻,生育适温25-30℃,喜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在原产地无休眠性,周年生长开花;性强健,适应性强,几乎不择土壤,以湿润肥沃的疏松沙壤土为好,稍耐水湿。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度和水分条件下的人工水生植物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生物交互作用等生态学机制,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和修复。
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水体特性和需求来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类。
本文将从水质改善、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详细说明。
首先,水质改善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目标之一。
不同的水体质量问题需要相应的植物进行修复。
对于富营养化水体,适宜选择能吸收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这些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和转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中营养物的浓度,从而减少藻类的生长,达到水质改善的效果。
对于富集重金属的水体,需要选择具有吸附或赋存重金属的那些植物,如鬼针草、蓝莓等,通过植物的根系和体内组织吸附和沉积重金属,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其次,人工湿地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湿地的水质、水位和光照条件都对植物的生长和适应性有一定的要求。
在选择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其耐寒、耐旱和耐阴等特性。
例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选择耐寒的植物,如芦苇、苇丛等,以确保其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正常生长;而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可以选择抗旱性强的植物,如香蒿、蔷薇等,提高湿地植物的生存率。
此外,根据湿地的光照条件,选择喜阳性或耐阴性的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景观效果也是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中,在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的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观赏价值。
因此,选择具有较高景观效果的植物是必要的。
例如,芦苇、菖蒲、浮萍等植物能形成绿茵茵的草地,增加湿地的美观性;莲花、睡莲等植物则能在湿地中开出艳丽的花朵,增加湿地的观赏价值。
最后,工程管理也是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重要因素。
人工湿地需要经过长期的管理和养护,植物的种植形式和生长速度都会对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开展湿地植物种植时可以采用植被块或植被带的方式进行。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可用于处理废水、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目的。
在人工湿地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多种功能,并且不同的植物适用于不同的湿地类型和处理目标。
本文将讨论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以期提供有关人工湿地植物选用的一些指导原则。
首先,人工湿地植物在净化水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水域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其中,沼生植物是一类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拥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活力。
它们的根系具有丰富的表面积,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
此外,沼生植物的茎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中微生物的分解和去除有机物质。
除了净化水质,人工湿地植物还能发挥其他生态功能。
首先,湿地植物能够抵御水体中的波浪侵蚀,保护岸线和堤坝的完整性。
湿地植物的根系具有良好的抓固性能,能够稳定土壤结构,降低波浪冲击力。
其次,湿地植物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鸟类、鱼类等野生生物栖息繁衍。
一些湿地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如菖蒲、紫菀等,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根据湿地类型、处理目标以及植物的生态特性来确定。
例如,普通芦苇适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湿地植物,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
其他一些湿地植物,如蔓榆、黑杨等,具有耐盐碱、抗氧化等特性,适合处理含盐水或工业废水。
另外,植物的生活史特点也需要考虑,如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
对于需要快速覆盖和处理效果的湿地项目,可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湿地植物,如芦苇等。
而对于长期维护和监测的湿地项目,可以选择长寿命的湿地植物,如黑杨等。
在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技术要点。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植株来源,如苗圃或种植点附近野生繁殖的植株。
其次,对于湿地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应注意栽植密度、根系保护、适时修剪等方面。
栽植密度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养分利用效率,还影响到底部栖息生物的分布和入侵水生植物的可能性。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因此,科学的选择和配置水生植物对人工湿地系统和景观的营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水生植物概述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
目前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把水生植物分为4类:(1)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是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香蒲、黄菖蒲、燕子花、慈姑、芦苇、灯心草、蒲苇等。
(2)浮叶植物。
浮叶植物是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凤眼莲、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3)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的根不生于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于水里,如满江红、水鳖、浮萍等。
(4)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的整个植株全部没于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于水面,如金鱼藻、菹草、苦草、黑藻等。
二、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1)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水生植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色、闻香、还能赏姿,并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
荷叶青翠而洁净,叶型如伞,大而美观。
荷花淡雅清香,气质高贵。
菖蒲是常绿水生观叶植物,与碎石相配以增加景观效果。
芦苇丛植于水边,微风轻拂,哗哗作响,体现了动和静集合。
(2)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在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水质的净化功能上:①直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②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③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
水生植物除了可以改善水质外,还具有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等生态功能。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利用

1 导言
3 植物资源化利用
人 工 湿 地 ,也被称为构建湿地,是 由 微 生 物 、动 物 、水 体 、植物
人 工 湿 地 植 物 需 定 期 收 割 ,为 避 免 收 割 后 的 植 物 产 生 二 次 污
和基质构成的,仿照天然湿地的功用及特征,类似天然湿地状况 染 ,可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价值,对 于 其 进 行 药 用 、食 用 、能源利
在 经 济 价 值 方 面 ,可以考虑区域 环 境 因 素 ,种植可生产生物 质 能 源 的 植 物 。此 类 植 物 通 常 指 可 产 生 接 近 石 油 成 分 和 可 替 代 石 油 使 用 的 产 品 的 植 物 ,以 及 富 含 油 脂 的 植 物 ,具 有 合 成 较 高 还 原 性 烃 的 能 力 ,包 括 速 生 薪 炭 林 、含 糖 或 淀 粉 植 物 、可 榨 油 或产油植 物以及其他可提供能源的植物叱
2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在 选 择 人 工 湿 地 植 物 时 ,应 考 虑 因 地 适 种 ,选 择 抗 逆 性 强 、净
燃 料 准 备 等 。 (1 )厌 氧 发 酵 :人 工 湿 地 植 物 有 类 似 秸 秆 的 成 分 ,水 分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因 此 ,可用厌氧发酵的方式产生沼 气以能源化利用。(2)燃料乙醇:人工湿地种植的部分植物有更高
性 、耐高温性以及耐寒性等,具体表现为:(1)抗病虫害能力,植物 3.3词料
境
在 人 工 湿 地 生 长 的 过 程 中 ,受 到 各 种 病 虫 害 的 干 扰 ,尤 其 是 在 污
由于凤眼莲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含 水 量 也 高 ,作为饲料先作 治
水系统中存在众多危害因素,很 容易导致植物生病,不仅会威胁 植 物 的 生 长 和 发 育 ,还 会 降 低 植 物 的 污 水 净 化 能 力 和 效 果 。(2)抗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和配置

03
人工湿地植物的种类和 特点
挺水植物
01
02
03
定义
挺水植物是指茎叶大部分 挺立在水面之上,根系发 达,在湿地中起骨干作用 的一类、灯芯 草、菖蒲等。
生态特点
可以显著改善水质,对重 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具有较 强的吸收能力,还能抑制 藻类的生长。
浮水植物
定义
浮水植物是指根系不固定在水底,而是悬浮在水体中,茎叶大部 分或全部浮于水面的水生植物。
常见品种
睡莲、菱角、水鳖等。
生态特点
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质。
沉水植物
定义
沉水植物是指根系和茎叶 全部沉于水中的水生植物 。
常见品种
金鱼藻、狐尾藻、菹草等 。
生态特点
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 ,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 质,同时还可以作为鱼类 的栖息地。
04
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和 管理
改善土壤结构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 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对气候和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调节气候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将水蒸发到空气中,从而调节气候,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维持生态平衡
人工湿地植物能够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维持水生生态平衡。
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
生态平衡原则
保持生态平衡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与其他生物共生
选择的植物要与其他生物共生,如提供栖息地、食物等,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
02
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原 则
空间配置
空间层次
在配置人工湿地植物时,应考 虑植物的高度、冠幅、生长速 度等因素,形成错落有致的空 间层次感,增强景观的立体效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及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的研究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及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的研究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建筑,通过其天然湿地特点,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
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吸附重金属来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本文将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和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的研究氮和磷是废水中常见的营养物质,过量的氮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质问题。
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和转化氮磷来改善水质。
1. 水生植物对氮的吸收氮可分为氨态氮和硝态氮两种形态,水生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吸收这些氮源,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等有机物。
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对氮的吸收效果存在差异。
例如,节根草在吸收氨态氮方面效果较好,而芦苇对硝态氮的吸收效果较好。
2. 水生植物对磷的吸收磷是生物体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但过多的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磷来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硅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具有较好的磷吸收能力,可以将水体中的磷转化为有机磷,并减少磷对水体的污染。
二、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去除效果的研究重金属镉是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水生植物通过吸附和沉积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镉。
1. 水生植物对镉的吸附作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和叶片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镉。
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和叶片表面结构复杂,具有丰富的负电荷基团,与镉离子之间产生吸附作用。
2. 水生植物对镉的沉积作用水生植物在吸附镉的同时,还能将其有效地转移到根部或其他地方,形成沉积物。
这种沉积作用可以减少镉对水体的毒性,使水体中的镉浓度得到降低。
三、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和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的综合研究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吸收氮磷,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还可以对重金属镉进行有效去除。
一些研究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湿地土壤对氮磷的吸收效果更好。
河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河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参考植物配置说明)水生植物是指生长环境为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
水生植物可分为以下四类:1、挺水植物: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芦苇、菖蒲、香蒲、水葱、水生美人蕉、慈姑、灯心草等;2、浮叶植物: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睡莲、荷花、萍浮草、王莲等;3、漂浮植物:指根部不生长在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在水里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浮萍、红萍、水鳖等;4、沉水植物:指整个植株全部没入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金鱼藻、菹草、黑藻等。
主要的植物配置表九、后期管理人工湿地后期管理主要包括结构管理和植物管理两方面:(1 )结构管理人工湿地的各项结构管理在于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延长湿地使用年限。
任何细微的损坏或裂缝,都会因不断的污水流动,造成损坏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定期(如每月)对人工湿地池体如坝、泄洪沟及其它控制水流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
(2)植物管理植物是人工湿地处理核心,也是人工湿地后期管理最重要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主要是保证其成活率,湿地植物栽种最好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
如果不是在春季,如冬季应做好防冻措施,如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
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栽种的植物能成活。
2)控水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湿地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3)及时收割植物人工湿地植物一般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
一般的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3〜5月份和下半年的9〜11月份。
4)做好日常护理防止湿地内其它杂草滋生,对已生长的杂草应及时清除;需及时清除植物的枯枝落叶,以防止腐烂等污染。
5)暴风雨后的维护暴风雨后,湿地床上植物发生歪倒,要及时扶培,排除积水。
6)冬季对植物的处理对不耐寒的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防冻措施或及时收割掉,降低负荷。
人工湿地中植物的作用

人工湿地中植物的作用目录引言 (3)1 去除污染物 (3)2 氧的传输 (4)3 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 (5)4 维持系统的稳定 (5)5 湿地植物的生态学与经济学价值 (6)6 其他作用 (6)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引言介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基本构成。
其中,水生植物是其特点所在,也是湿地处理系统最明显的生物特征,它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吸收利用、吸附和富集作用;②氧的传输作用;③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④维持系统的稳定;⑤有机物的积累作用。
另外,水面上的湿地植物的枝干和叶片能够形成大面积的阴影,能够有效遮蔽日光直射水面,防止阳光透射。
从而有效阻止藻类植物的生长,并同时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作为自身生长的养料,释放氧气,达到净水的效果。
与此同时,水生植物还具有美观可欣赏性、可以通过收割回收以达到一定经济效益、可作为介质所受污染程度的指示物、有助于酶在湿地系统的扩展等作用。
1 去除污染物污水进入成熟的人工湿地后,植物能通过吸收、吸附和富集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对氮、磷的吸收利用和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富集。
水生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供其生长发育。
废水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与转化,而无机氮(氨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被植物直接摄取,合成蛋白质与有机氮,再通过植物的收割而从废水和湿地系统中除去。
无机磷也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废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转化成植物的ATP、DNA、RNA等有机成分,然后通过植物的收割而移去。
大型挺水植物的茎和叶以及浮水植物的根还可以用来减缓水流速度和消除湍流,以达到过滤和沉淀砂粒、有机微粒的作用。
水生植物还能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镉、汞、砷、钙、铬、镍、铜、铁、锰、锌等,其吸收积累能力为:沉水植物> 飘浮植物> 挺水植物,不同部位浓缩作用也不同,一般为:根> 茎> 叶,各器官的累积系数随污水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湿地越来越被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而人工湿地植物,作为人工湿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植物通过根系吸附、吸收、降解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氨氮等,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浓度。
植物的根系可以提供生物膜,附着微生物吸附或降解有机物质,促进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从而改善水质。
2. 水体调蓄功能:人工湿地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过剩养分,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防止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并降低水体中的悬浮物质,改善水体的透明度。
同时,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体排放量的波动,达到水体调蓄的功能。
3. 生态保护功能:人工湿地植物能够提供适宜的生境环境,吸引和滋养各种水生生物,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湿地植物可以提供多样的栖息地,为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湿地植物还能提供食物链的起点,为湿地中的动物提供食物,维持生态平衡。
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适应能力:选择能够适应湿地环境的植物品种。
湿地环境特点包括湿润、潮湿、湿地淤泥土壤等,需要选择能够适应这些环境的植物品种。
2. 生长速度:选择生长速度适中、能够迅速生长并形成稳定根系的植物。
这样可以更快地建立起稳定的湿地植物群落,提高湿地的处理效果。
3. 水质适应性:选择能够耐受一定程度水质污染的植物。
湿地在处理污水时,水质会发生变化,有些植物对污染物的耐受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4. 多样性:选择具有多样性的植物种类。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系特点和功能,搭配使用可以提高湿地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包括芦苇、香蒲、菖蒲、蕨类等。
这些植物具有根系发达、能够吸附和吸收有害物质的特点,是人工湿地中的主要植物类型。
此外,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荷花等也常被用于人工湿地的修建。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建筑,其具有净化水质、提供生态服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而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一、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1. 净化水质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通过吸收养分和吸附悬浮颗粒物等方式,有效地净化水质。
首先,水生植物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防止过度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其次,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附悬浮颗粒物,降低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使水质更清澈透明。
2. 保持水体稳定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牢固地抓住湿地底部的土壤,保持水体的稳定。
这对于防止水体的冲刷和泥沙的淤积至关重要。
此外,水生植物的叶子和茎干也能够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体的能量,进一步保持水体的稳定。
3. 提供栖息地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了宽敞的栖息地。
它们的茎叶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场所,使得湿地成为了各种动物的家园。
同时,水生植物通过繁盛的生长也为水生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4. 促进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的存在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而水生植物是这个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它们为湿地中的昆虫、鱼类、鸟类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二、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选择水生植物的选择对于人工湿地的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选择的水生植物:1. 管理型水生植物管理型水生植物是指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生长能力,且能够方便地控制其覆盖范围的植物。
例如,香蒲、蒲草、芦苇等,它们的根系发达,生长快速,不仅能够有效吸收营养物质,还可以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
2. 净化型水生植物净化型水生植物是指能够有效净化水体的植物。
例如,菱角、鸢尾、水毛茛等,它们的叶片表面和茎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详解人工湿地常见水生植物特性、功能及其分类!

灯心草
多年生或稀为一年生草本,极少 为灌木状(如灌木蔺属 Prionium)。根状茎直立或横 走,须根纤维状。茎多丛生,圆 柱形或压扁,表面常具纵沟棱, 内部具充满或间断的髓心或中空, 常不分枝,绿色。
09
水芹
水芹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80厘米,茎直立或基 部匍匐。性喜凉爽,忌炎热干旱,25℃以下, 母茎开始萌芽生长,15~20℃生长最快,5℃ 以下停止生长,能耐-10℃低温;以生活在河 沟、水田旁,以土质松软、土层深厚肥沃、富 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强的粘质土壤为宜;长日 照有利匍匐茎生长和开花结实,短日照有利根 出叶生长。是长江以南的人们喜爱的一种绿色 蔬菜!
(图:旱伞草)
06
美人蕉
美人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全株绿色无毛,被 蜡质白粉。具块状根茎。地上枝丛生。单叶互生;具 鞘状的叶柄;叶片卵状长圆形。喜温暖湿润气候,不 耐霜冻,生育适温25-30℃,喜阳光充足土地肥沃, 在原产地无休眠性,周年生长开花;性强健,适应性 强,几乎不择土壤,以湿润肥沃的疏松沙壤土为好, 稍耐水湿。畏强风。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二氧 化碳等气体,抗性较好,叶片虽易受害,但在受害后 又重新长出新叶,很
菖蒲
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 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 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 膜质边缘。
(图:菖蒲)
05
旱伞草
旱伞草
又名水竹、风车草等,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 本,其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 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旱伞草性喜温暖、 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 求不严格,以保水强的肥沃的土壤最适宜。沼 泽的及长期积水地也能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 度为15~25℃,不耐寒冷,冬季室温应保持 5~10℃。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系统,在城市规划、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对水体中的水质有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和选择。
一、水生植物在水质改善中的作用1.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和稳定底泥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水生植物根系庞大,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减少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生长。
2. 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具有吸附和稳定作用。
水生植物根系和叶片表面能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3. 水生植物可增加水质的氧含量。
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体的缺氧状态。
二、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选择1. 荻草类植物:荻草类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适应水体中的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环境。
例如香蒲、芦苇等,根系发达,能充分吸收底泥中的营养盐。
2. 凤眼莲类植物:凤眼莲具有很高的富营养化指数,对底泥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吸收能力较强。
它们的叶子广泛,增加水面积,促进水体中的氧气交换。
3. 眼子菜类植物:眼子菜具有善于吸收污染物质、适应性广以及生长迅速的特点。
在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或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种植眼子菜可以有效净化水体。
4. 黄菖蒲类植物:黄菖蒲根系发达并且叶片多,能够增加水面积,为水体提供更多的氧气。
同时,黄菖蒲还具有一定的富营养化指数,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总之,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对水质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水生植物,可以提高人工湿地的治理效果,有效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不同水生植物对生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取适宜的水生植物时应考虑本地水质特点、气候条件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应用——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通过 几年的 深入探 索 . 对奥林 匹克森 林公园 景观湿 地的研究 , 针 本谭
2j
2 1 概况 .
M
题 《
》取得重要 研究成 了非 常重要 的技术支 持
奥林 匹克 森林 公园 人工 湿地 系统 ,位于 中轴 线 “ 仰山 景 区以 南 , 奥海 景区 以北的 西侧 ,总面积 约为4 0 m 公 园水系 的补充 水源 150
2 2 结构与 布局设计
一| 。 一 。 t 1 一
、
奥海 循
了千屈 菜 、菰 、菖蒲 、鸢尾 、 人蔫 、紫 菀及 马兰 :上 行池 中种植 了芦 美 苇、水葱 、香蒲 、鸢尾 、红蓼 、泽泻 、三棱 草和菖 蒲。在 表面流湿 地中 ,
则主要栽 植了荷 花、睡莲 等水生 观赏植物
他们对 补充水具 有双 床体填 充不
1清 除杂草 :在潜 流型人 工湿地 中 ,由 污水 从地表 以下潜流 , ) 于 表面
相对干燥 , 害易 生长旱 生杂草 会 对湿地 植物形 成强有 力的竟 争 可以遘过 春季淹 水或手工 2病 虫害防 治 : ) 由于 达到 污水无
.
有些 杂草还 因此
中圈分类号:S 8 68 文献标喜码:A 牧稿 日 : 0 0 1 — 9 崔回 日 : O l l 2 期 21-22 ; 期 2 l 0一4 - 基盘埂日 : 北京市科委谭题( 编号2 0 B C 2 0 ) 07 A 2B2 资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引言:近年来,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生态修复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而选择合适的植物是构建有效人工湿地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讨论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探讨适宜的植物类型和特征,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一、人工湿地的作用人工湿地是模仿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而建造的人工生态工程。
通过人工湿地,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营养物质等能够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而去除,从而净化水体。
同时,人工湿地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饵料,吸引各类鸟类和昆虫,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
因此,人工湿地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适宜的人工湿地植物类型1.湿地植物湿地植物是指适应湿润环境、耐淹和耐盐碱的植物。
它们具有发达的根系和丰富的叶表面,可通过积水环境中的吸收、释放或降解来净化水体。
例子包括香蒲、芦苇、菖蒲等。
这些植物生长快速、茂密,能够有效地阻止水流的过快流动,增加水中的垂直流速,提升水体的滞留时间,从而促进污染物的处理过程。
2.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适应水中生活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湖泊、河流和水塘等水域环境中。
它们具有发达的气生和水生根系,能够在水中吸收养分和有害物质,使水体净化。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浮萍、水藻、水葱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能力,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养分,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特征选择1.适应力强人工湿地植物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耐受较高的盐分和水分含量。
同时,植物对温度、光照和土壤酸碱度等因素的适应能力也很重要。
2.快速生长人工湿地的修复过程需要相对较短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达到修复目标,选择具有快速生长能力的植物,能够加速水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去除过程,提高修复效率。
3.根系发达根系是人工湿地植物重要的功能部位之一。
根系发达的植物能够有效提供物质和能量交换,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和有害物质。
人工湿地系统中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

人工湿地系统中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繁华的城市地区,污水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人工湿地系统作为一种环保型的处理方法,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
而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美化环境、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下面笔者将重点探讨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去除污染物的作用。
一、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分类人工湿地系统是指通过人工修建,使下垫面水分充足、氧气充足、水温适宜,从而使水生植物及微生物得到优越的生长条件,最终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人工湿地系统可分为以下三类:(一)表层流人工湿地系统表层流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分为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和人工流湿地,其中自由水面人工湿地为湖泊和水库等,人工流湿地则主要为平面流湿地和流态湿地。
(二)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是通过依靠水体在地下流动而实现处理的,其主要靠人工湿地底部的填料作为过滤介质,使得水在透过密集的填料过滤后,被处理成符合环境要求的出水。
(三)表、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表、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上述两种人工湿地系统结合在一起,达到一个双重处理的目的。
这种系统普遍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以及重金属污染物质。
二、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去除污染物的作用1、物理过滤水生植物具有一定的物理过滤作用,例如芦苇具有很好的吸附污染物的作用,其地下根茎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减少水中营养物浓度的目的。
另外,水生植物也能够产生大量的叶片和根系,这些部件能够有效地过滤水中大颗粒的污染物质。
2、化学吸附水生植物通过根系释放的氧气以及分泌物质,能够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快速地吸附和降解。
例如人工湿地系统中常见的莲花,其根系能够吸附氮和磷等养分,而对于有机物质的去除,莲花叶子表面上的微生物团共同作用,通过生物降解使得水体的COD浓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水生植物的选择与种植水生植物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挺水植物是常用的一种,主要包括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香蒲科等。
为了防止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以及避免植物通过分泌次生化合物来干扰和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通常会采用单优群落的方式进行种植。
同时,挺水植物也能够通过吸收同化作用,直接从湿地土壤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N、P等。
挺水植物的根系也是微生物重要的栖息、附着和繁殖的场所,能够起到重要的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芦苇、香蒲、菰(茭白)、荷花等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挺水植物,其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都非常突出。
在工程上种植时,可以采用其地下茎而不是成体进行运输和栽培,以节约成本。
在管理中,每年都可以收割挺水植物的地上部分,其地下部分来年均可萌发,防止其地上部分腐烂后将固定的N、P等污染元素再次释放,并产生一定的经济附加值。
不同挺水植物的去污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土壤、水文条件等。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一种水生植物的去污力强于另一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研究表明,灯心草的COD去除率可达42%~46%,而慈菇和茭白的综合净化率最高。
因此,在构建人工湿地时,可以考虑选择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总的来说,水生植物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宜的挺水植物,并采用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净化水体,达到治理水体的目的。
沉水植物在水体中扮演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角色,对水体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它们能够阻留大量的营养物质并对水体的污染作出敏感的反应。
因此,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恢复是解决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
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的能力是不同的。
较高的氮浓度会导致沉水植物衰退或消失,这是重营养河流湖泊的普遍现象。
而大型水生植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与氮负荷显著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沉水植物对水中富营养的耐受能力低于其它生活型的水生植物。
在进行生态修复项目的时候,需要对水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才能够选择到合适的沉水植物。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构造物,其构造目的是为了减少或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并提供适宜的生境环境。
水生植物是人工湿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并对其中一些常见的水生植物进行选择和介绍。
水生植物是人工湿地中的生态工程植物,它们生长在水体浸润区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强大的净化能力。
水生植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们会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了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有效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其次,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废水中的重金属如铅、汞等元素对人体和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吸附和富集这些有害物质,有效地减少了水体中的污染。
同时,水生植物还可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形式,降低了对水体生态系统的风险。
再次,水生植物通过根系的生物膜作用和增氧作用,为湿地系统提供了大量的生态位和微生物活动空间。
根系上的生物膜可以吸附和分解有机物质,提供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的效率。
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的好氧环境,促进湿地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进而增加废水净化效果。
最后,水生植物通过生长形态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废水中悬浮物和泥沙的含量,减少水体的混浊程度。
水生植物的茎和叶片能够稠密地生长,并通过其表面的微结构,有效地截留悬浮物和泥沙颗粒,使其沉积在湿地底泥中,保持水体的清澈度。
在人工湿地中,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对于湿地的建设和运维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菖蒲、香蒲、黑麦草、水芙蓉等。
这些植物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并具有较强的营养吸收和污染物降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建筑,其具有净化水质、提供生态服务和保卫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而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
一、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1. 净化水质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通过吸纳养分和吸附悬浮颗粒物等方式,有效地净化水质。
起首,水生植物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能够吸纳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防止过度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其次,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附悬浮颗粒物,降低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使水质更澄莹透亮。
2. 保持水体稳定
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稳固地抓住湿地底部的土壤,保持水体的稳定。
这对于防止水体的冲刷和泥沙的淤积至关重要。
此外,水生植物的叶子和茎干也能够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体的能量,进一步保持水体的稳定。
3. 提供栖息地
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了宽敞的栖息地。
它们的茎叶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场所,使得湿地成为了各种动物的故里。
同时,水生植物通过茂盛的生长也为水生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4. 增进生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的存在增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而水生植物是这个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它们为湿地中的昆虫、鱼类、鸟类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二、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选择
水生植物的选择对于人工湿地的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选择的水生植物:
1. 管理型水生植物
管理型水生植物是指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生长能力,且能够便利地控制其遮盖范围的植物。
例如,香蒲、蒲草、芦苇等,它们的根系发达,生长快速,不仅能够有效吸纳营养物质,还可以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
2. 净化型水生植物
净化型水生植物是指能够有效净化水体的植物。
例如,菱角、鸢尾、水毛茛等,它们的叶片表面和茎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3. 虹吸型水生植物
虹吸型水生植物是指根系具有虹吸效应的植物。
例如,浮萍、浮莲等,它们的根系能够增进水中溶解氧的增加,改善水体环境,增加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栖息条件。
4. 蓄水型水生植物
蓄水型水生植物是指根系具有较大的储水能力的植物。
例如,芦荟、水蕹菜、黑稗等,它们的根系具有吸水、储水的功能,能够有效调整湿地的水位和水分,防止水体枯竭。
在选择水生植物时,要综合思量湿地的水质、水位、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功能特点符合湿地需求的植物。
总结: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稳定、提供栖息地和增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适
应性强、功能特点丰富的水生植物,是人工湿地建设的关键。
科学规划和维护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将有助于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性,实现可持续进步的目标。
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是人工湿地建设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和布局水生植物,可以营建出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设计和建设人工湿地时,可以思量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
起首,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品种。
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氧气、吸纳二氧化碳,还能够净化水质、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
在选择水生植物品种时,需要思量它们的适应性、美观性以及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互动干系。
例如,在景观设计上可以选择具有不同颜色、形态和高度的水生植物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其次,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密度。
依据湿地的形态和标准,可以通过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密度来控制湿地的景观形态。
通常状况下,可以将较高的水生植物置于湿地的外围,起到屏蔽和保卫的作用;将较低的水生植物置于湿地的中心,形成开放的水面景观,并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同时,可以通过调整水生植物的密度和间距,来打造不同形态的湿地景观,例如稠密的水生植物可以形成绿茵茵的湿地景观,稀疏的水生植物则可以形成开阔的水面景观。
此外,可以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特点来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
不同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高度,可以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品种来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
例如,选择具有较快生长速度的水生植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繁茂的湿地景观;选择高大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湿地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合理利用和组合不同生长特点的水生植物,可以创设出各具特色的湿地景观。
最后,定期维护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
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繁殖能力直接影响湿地的景观形态。
因此,定期对水生植物进行修剪、清除过量植物、清理水体等维护工作是必要的。
通过定期维护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可以保持湿地景观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是人工湿地建设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品种、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密度、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定期维护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可以创设出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湿地景观。
同时,科学规划和维护水生植物,还可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性,实现可持续进步的目标。
因此,在人工湿地建设中,应重视对水生植物的合理选择和布局,以实现最佳的湿地景观效果。
综上所述,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是人工湿地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品种、合理布局植物位置和密度、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定期维护植物的生长状态等手段,可以创设出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湿地景观。
这不仅可以提升湿地的审美价值,还能增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性,实现可持续进步的目标。
起首,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品种是控制湿地景观形态的基础。
不同的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高度,也具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特征。
因此,在人工湿地建设中,应依据设计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品种。
例如,若果期望湿地景观快速繁茂,可以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水生植物;若果期望增加湿地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可以选择高大的水生植物。
通过合理
选择水生植物品种,可以创设出具有各具特色的湿地景观。
其次,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密度也是控制湿地景观形态的重要因素。
依据设计需求和目标,应合理打算水生植物的位置和密度。
例如,若果期望湿地中有明显的景观节点,可以在该节点处安置高大的水生植物;若果期望湿地有较为连续的绿色景观,可以适当增加水生植物的密度。
通过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密度,可以创设出丰富多样的湿地景观。
此外,可以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特点来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
不同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高度,可以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品种来控制湿地景观的形态。
例如,选择具有较快生长速度的水生植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繁茂的湿地景观;选择高大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湿地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合理利用和组合不同生长特点的水生植物,可以创设出各具特色的湿地景观。
最后,定期维护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也是保持湿地景观稳定和美观的关键。
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繁殖能力直接影响湿地的景观形态。
因此,定期对水生植物进行修剪、清除过量植物、清理水体等维护工作是必要的。
通过定期维护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可以保持湿地景观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总之,通过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品种、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密度、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定期维护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可以创设出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湿地景观。
同时,科学规划和维护水生植物,还可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性,实现可持续进步的目标。
在人工湿地建设中,应重视对水生植物的合理选择和布局,以实现最佳的湿地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