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词解释各种症状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感冒(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虚、实)虚体感冒: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太薄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感冒。

时行感冒:感冒的一种,与有发病迅速,呈流行性,首发症状为,恶寒发热,体温高,全身症状明显而肺系症状不突出等特点。

感受时行病毒,病变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似的感冒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失于宣降,上逆作声,咳吐痰液,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一般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分外感、内伤)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分发作、缓解期)(呷嗽,哮吼)天哮:因禀赋而患哮病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严重者可致喘脱。

(分虚实)上盛下虚:指喘证中痰浊壅盛于上,肾气亏虚于下的肺实肾虚症候。

表现为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四期)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内因),感染痨虫(外因),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尸注:强调传染性)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临床表现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脘腹胀满,心悸浮肿或唇甲紫绀等症。

其病情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五十二病方的名词解释

五十二病方的名词解释

五十二病方的名词解释五十二病方,是传统中医药领域中的一种疗法,据传为明代名医张眼先生所创立。

其名称来源于其疗法包含了五十二种病症的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对五十二病方的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医疗方法的内涵。

一、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又称五十二种病方剂,是指包含了五十二种常见病症的方剂。

这种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名医张眼的医书《双喜镜显》中,其中详细介绍了五十二种病症的方剂治疗方法。

通过传统的中药草材配伍和煎煮技巧,五十二病方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以治疗相应的病症。

二、病症分类五十二病方将常见的疾病按照不同的病症分类,涵盖了多个系统和器官。

这些病症包括了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腰痛、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在中医临床中非常常见。

通过对具体病症的分类和辨证施治,中医师能够选择对应的五十二病方,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方剂选择五十二病方的方剂选择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个体病情进行的。

中医理论认为,不同病症是由人体的阴阳失调或气血运行异常所致,而五十二病方提供了一些常见病症的方剂选择。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中医师可以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方剂;而对于腰痛病症,可以选择活血化瘀的方剂。

四、调理阴阳五十二病方的使用旨在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内外平衡的基础,任何疾病都与阴阳失调有关。

通过选择具有阳性或阴性特点的中草药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五十二病方可以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五、气血流通气血运行畅通是中医保健的重要原则,也是五十二病方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认为,气是支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而血是营养物质的主要载体。

通过选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成分,五十二病方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循环,加速病症的康复过程。

六、食疗养生除了方剂的应用外,五十二病方还倡导了食疗养生的理念。

中医认为,食物与身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恰当的饮食可以帮助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分析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分析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分析在中医内科中,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涵盖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分析几种典型病症的辨证与论治方法。

一、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我们以胃炎为例进行分析。

胃炎是胃粘膜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胃痛、消化不良等。

中医辨证中,胃炎可分为阳虚质、阴虚质、气滞质等类型。

对于阳虚质胃炎,治疗方法主要是补阳保胃,常用的药物有补中益气汤等;对于阴虚质胃炎,治疗方法则是滋阴清热,可使用龟龄集等中药;而对于气滞质胃炎,则需疏肝解郁,可选用柴胡疏肝汤等方剂。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了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症。

以感冒为例,中医辨证主要将其分为表邪外袭、肺胃失调等类型。

对于表邪外袭感冒,治疗方法主要是辛散解表,药物有葛根汤等;对于肺胃失调式感冒,治疗方法是调理脾胃,可使用四逆散等方剂。

三、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等。

以高血压为例,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类型。

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方法主要是平肝息风,可选用天王补心丹等药物;对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治疗方法是清肝泄火,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等方剂。

四、其他疾病除了上述常见的疾病外,内科学中还涉及了诸如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以糖尿病为例,中医辨证将其分为气阴两虚、痰湿阻滞等类型。

治疗方法主要是调补脾胃,可采用四君子汤等中药方剂;对于痰湿阻滞型糖尿病,则需祛痰排湿,治疗方法包括用藿香正气汤等药物。

总结起来,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诊疗过程,需要医生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对症下药。

上述的例子只是简单的举例,实际上每一种病症都有更为复杂的辨证与论治方法,中医内科学的精髓在于细致入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希望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能够不断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医综合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通过观察病人的望闻问切,以及脉诊等方法,诊断出人体的病变,然后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有许多特有的名词及其解释。

下面将针对部分常用的中医名词进行解释。

1.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阴阳存在于人体的各个方面,如脏腑、气血、寒热等。

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失去平衡则会导致疾病发生。

2. 五行: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克,它们与人体的器官、感官、情绪等都有一定的关联。

通过五行学说,可以推断出人体的疾病表现和发展趋势。

3. 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和营养的通道。

经络贯穿于全身,与脏腑组织紧密相连。

经络的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4. 脉搏:脉搏是通过触摸人体的脉搏来获得疾病信息的一种方法。

中医将脉搏分为数十种,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通过观察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等特征,可以判断人体的病变情况。

5. 气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气代表着人体的能量,血则代表着营养。

气血的充足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6. 虚实:虚实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和分类方式。

虚指体内功能亏损或不足,而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过强。

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搏等,可以判断出病所属于虚还是实,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7. 反复:反复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它指的是对疾病的长期重复治疗。

中医认为,许多慢性疾病因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起来需要反复施治。

通过反复施治,可以改善病情,达到根治的目的。

总结起来,中医名词的解释基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些名词代表着中医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通过运用这些名词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可以帮助病人获得健康。

中医症状名词解释

中医症状名词解释

中医症状名词解释
1. 寒热:指身体体温发生变化,寒代表体内寒凉,热代表体内温热。

2. 湿热:指湿气和热气混杂在一起,出现口渴、汗多、身体瘙痒等症状。

3. 风寒湿:指寒湿和风邪混合,引起身体局部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4. 气滞血瘀: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身体疼痛、肿胀等症状。

5. 气虚血瘀:指气血不足,导致身体出现疲倦、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6. 阳虚阴盛:指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引起身体出现乏力、虚弱等症状。

7. 肝郁气滞:指肝气不畅,影响身体的生理机能,出现心情烦躁、头痛、胸闷等症状。

8. 痰湿:指身体内部湿气过重,导致身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9. 血热:指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身体出现口渴、心烦不安等症状。

10. 火热:指体内阳气过盛,引发身体热病等症状。

中医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症与治疗方案

中医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症与治疗方案

中医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症与治疗方案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疗效。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医生们经常面对各种常见病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病症,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感冒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

风寒感冒的症状包括寒战、头痛、鼻塞、流清涕等;而风热感冒则表现为发热、咽喉痛、鼻塞、流黄涕等。

治疗方案:对于风寒感冒,中医常用辛散发汗的方法,如煮葱姜汤、服用羌活汤等。

而对于风热感冒,则推荐清热解毒的方法,如煮连梗茶、服用银翘解毒片等。

二、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中医将消化不良分为寒湿型和食滞型。

寒湿型的症状包括腹胀、恶心、呕吐等;而食滞型则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案:对于寒湿型消化不良,中医常用温中散寒的方法,如服用山楂肉、莱菔子煮水等。

而对于食滞型消化不良,则推荐理气健脾的方法,如服用砂仁、焦山楂等。

三、失眠失眠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精神压力引起的问题。

中医将失眠分为心血虚型和肝郁型。

心血虚型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心烦等;而肝郁型则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情绪烦躁等。

治疗方案:对于心血虚型失眠,中医常用养心安神的方法,如服用酸枣仁、远志泡茶等。

而对于肝郁型失眠,则推荐疏肝解郁的方法,如服用柴胡泡水、煮柴胡茶等。

四、头痛头痛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不适症状之一。

中医将头痛分为肝火上炎型和寒凝血瘀型。

肝火上炎型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口苦等;而寒凝血瘀型则表现为头痛、冷痛加重等。

治疗方案:对于肝火上炎型头痛,中医常用清肝泻火的方法,如服用忍冬藤茶、煮丹皮汤等。

而对于寒凝血瘀型头痛,则推荐温经活血的方法,如贴敷艾叶、煮川芎茶等。

总结:中医临床工作中遇到各种常见病症,例如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头痛等。

对于每种病症,中医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病症及其治疗方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中医关于疾病的名词解释

中医关于疾病的名词解释

中医关于疾病的名词解释疾病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术语体系,对于疾病的名词解释有着丰富的内涵。

本篇文章将从中医角度出发,对一些常见的疾病名词进行解释,包括感冒、发热、失眠、消化不良和偏头痛。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

中医中,感冒被称为“风寒”或“风热”。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在症状和治疗上有所不同。

风寒感冒常伴有寒冷、流清涕、咳嗽等症状,可用温散发表、解表药物进行治疗;而风热感冒则常伴有发热、咽喉痛、口渴等症状,常用清热解表、解毒药物进行治疗。

发热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入侵的一种自然反应。

中医将发热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种类型。

实热是指由于体内有实质性病邪侵袭,导致体温升高的情况。

这种热多伴有口渴、大便干燥等症状,常用清热解毒药物进行治疗。

虚热则是因为体内阴阳失调,虚热上升所致,常伴有盗汗、潮热等症状,常用滋阴降火的药物进行调理。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难以维持正常睡眠的状态。

中医将失眠分为心神不宁、胃火亢盛和肝阳上亢三种类型。

心神不宁是指由于情绪波动过大,心烦意乱,导致失眠的情况,常用安神药物进行治疗。

胃火亢盛则是因为胃部热气上升影响心神,常伴有口干、口苦等症状,常用清胃热药物进行治疗。

肝阳上亢则是由于肝阳上升导致失眠,常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常用平肝软肝的药物进行治疗。

消化不良是指食物无法充分消化和吸收的症状。

中医将消化不良分为胃寒和胃火两种类型。

胃寒是指因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常用温中降逆的药物进行治疗。

胃火则是因胃部热气上升引起的消化不良,常伴有消化不良、口干等症状,常用清胃降火的药物进行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的头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将偏头痛归为肝阳上亢、血虚病邪侵袭和气滞痰瘀三种类型。

肝阳上亢是指由于肝阳上升导致头痛,常伴有眩晕、目赤等症状,常用平肝降阳的药物进行治疗。

血虚病邪侵袭则是指病邪侵袭导致头痛,常伴有头重、视物模糊等症状,常用补血解毒药物进行治疗。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0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一、基本概念类1. 中医: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继承。

2. 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和外部形成的各种运动的能量。

3. 血: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之一,主要由心脏运行的血液维持。

4. 脉搏:是血液通过动脉流动和心脏收缩的结果,在中医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5.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指的是人体内部通过的一系列络脉,与穴位相连。

二、诊断治疗类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通过辨别病情和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推测患者的病情。

3.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4. 草药: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制成的药材来治疗疾病。

5. 推拿: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

三、病症类1. 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咳嗽等。

2. 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通常伴随着体温升高。

3. 咳嗽:是机体对呼吸道刺激的一种反应,分为干咳和有痰咳两种。

4. 头痛:是指头部疼痛的感觉,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压升高、紧张等。

5.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四、疗法类1. 草药疗法:是指通过使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

2. 针灸疗法:是指通过使用针刺和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的一种疗法。

3. 推拿疗法:是指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的一种疗法。

4. 食疗:是指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食材的组合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诊疗术语

中医诊疗术语

中医诊疗术语介绍中医诊疗术语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术语,用于描述中医理论、中医诊断和中医治疗过程中的概念和方法。

这些术语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医诊疗术语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中医诊断术语1. 辨证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指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信息,确定病因、病机和病情的过程。

辨证是中医独有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2. 四诊法四诊法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特征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言语和呼吸声来了解病情;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获取病情信息;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3. 望诊望诊是四诊法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眼底、舌苔、舌质、皮肤等特征来判断病情。

中医认为人体的面色、舌象等可以反映内脏功能的变化,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病因、病机和病情。

4. 闻诊闻诊是四诊法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言语、呼吸声等来了解病情。

中医认为患者的言语和呼吸声可以反映出疾病的特点,通过听取这些声音可以初步判断病因、病机和病情。

问诊是四诊法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中医认为病因、病机和病情与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密切相关,通过询问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6. 切诊切诊是四诊法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中医认为脉搏反映了人体的生理状况和疾病变化,通过触摸脉搏可以初步判断病因、病机和病情。

中医治疗术语1. 中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指由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制成的药物。

中药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在中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 针灸针灸是中医治疗的特色疗法之一,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病症辨证与治疗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病症辨证与治疗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病症辨证与治疗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病症辨证与治疗在中医学中,病症辨证与治疗是核心概念之一。

病症辨证是指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手段,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辨别和判断;治疗则是根据辨证结果,对病症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病症辨证与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是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

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病因与病理的综合研究。

辨证施治是根据四诊与八纲辨别病情,进而针对病因与病理进行相应的治疗。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获取信息;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听诊心肺等来获得的病情;问诊是指医生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发展过程和与疾病相关的情况;切诊则是通过触诊脉搏、四肢冷暖等来判断病情。

八纲辨证是根据病情的变化特征分为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

表里辩证是指轻重缓急病情的变化;寒热辩证是指病情是否出现发热或寒冷等不同症状;虚实辩证则是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实热、实寒等情况进行辨别。

二、中医辨证的方法1. 望诊:通过肌肤、粘膜、舌质、舌苔、眼神等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比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舌苔黄厚可能表示热病等。

2. 闻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声等来获取病情信息,比如有气喘声可能表示有肺热、气滞等问题。

3. 问诊: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的起因、发展背景等,比如询问患者的病程、病因、病症等。

4. 切诊: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四肢的温度等来判断疾病发展情况,比如脉搏细弱可能表示气虚、血虚等。

三、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治和因证制宜。

辨证施治是根据病情的辨别结果,对病人进行治疗;因证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病情特征,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可以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

中药治疗是根据辨证结果,通过调配中药制剂来达到疗效;针灸则是利用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等;推拿则是通过按摩、揉捏、拨动等手法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中医学名词解释

中医学名词解释

《中医学(第七版)》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导论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

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

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其中,有许多特定的术语和名词,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深入了解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200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知识。

一、中医理论篇1. 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事物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2. 气:气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元素,是构成人体及自然界的最基本物质。

3. 血:指的是人体内部循环的液态物质,具有营养组织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4. 活血化瘀:指的是调节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体内淤血和瘀血。

5. 痰湿: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湿气积聚而引起的症状。

6. 火热: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阳气过盛而引起的症状。

7. 平和:指身体健康、气血调和,没有任何异常的状态。

二、四诊方法篇8.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9. 听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心跳声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0.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部位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1.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2.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3. 脉证:指的是根据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证候。

三、经络学篇14. 经络: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特定通道,与脏腑组织相连。

15. 经脉:人体内部通过气血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在经络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16. 经气:在经络中流动的气血,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7. 穴位:指的是人体表面上穴位所在的部位,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18. 刺激: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四、中医诊断篇19. 辨证: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确定疾病种类。

20. 证候:指的是不同疾病下的特定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十四经脉:人体内部主要的经络,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中医术语大全

中医术语大全

中医术语大全1. 阴阳:宇宙和人体两种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力量,阴为负极、寒凉、内向、静止;阳为正极、热燥、外向、活动。

2. 气血: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功能活动的能量来源,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

3. 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4. 经络:类似于血管系统的经络网络,贯穿全身,起着调节气血运行和沟通机体各部位的作用。

5. 脉搏: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身体状况,根据脉象的变化判断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情况。

6. 病因病机: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因,疾病发展演变的过程称为病机。

7. 虚实:诊断中常用的概念,虚指机体功能失调、能量不足,实指机体有异常的实质性变化。

8. 中药:使用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等材料制成的药物,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平衡,治疗疾病。

9. 针灸: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刺穴位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阴阳、气血。

10. 推拿:中医传统按摩疗法,通过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舒筋活络。

11. 拔罐:一种通过在皮肤上制造负压,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的疗法。

12. 刮痧:用刮痧板或其他工具,在皮肤上施加力量,刺激经络,改善血液循环。

13. 艾灸:利用艾绒或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熏烤或灼烧特定穴位,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14. 正气:指人体健康状态下的正常生命活动,与抵抗疾病有关。

15. 病邪:指外界或内部因素引起的病理性因素,影响人体健康。

16. 痰湿:中医术语,指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症状如浮肿、困倦、食欲不振等。

17. 湿热:中医术语,指体内湿气和热气结合,表现为炎症、口渴、尿黄等症状。

18. 风寒:中医术语,指由风和寒气引起的疾病,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等症状。

19. 风热:中医术语,指由风和热气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发热、喉咙疼痛、口渴等症状。

20. 血瘀:中医术语,指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疼痛、淤血等症状。

21. 气郁:中医术语,指气滞不畅,导致情绪不稳定、胸闷等症状。

中医学名词解释

中医学名词解释
《中医学(第七版)》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 导论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 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 过程。
10.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 种配伍方法叫相须。 11.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 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 12.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 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 13.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 14.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 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 15.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 反。 16.解表药:凡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解除表证的 药物称解表药。 17.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这类药物大多味辛性温,辛能 散,温能通,故发汗作用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18.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这类药物大多味辛性凉,发汗解 表作用缓和,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19.祛风湿药:凡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以祛除风湿为主要作用,治疗 风湿痹证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20.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 的药物称祛湿药。 21.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 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称化湿燥湿药。 22.利水渗湿药:凡具利水渗湿功效,以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为主要 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23.清热利湿药:凡具清热利湿功效,以清利湿热为主要作用,治疗 湿热证的药物称清热利湿药。 24.清热药:凡具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热性病证 的药物称清热药。 25.清热泻火药:凡具有清热泻火功效,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治 疗气分实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 26.清热解毒药:凡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治 疗各种热毒和火毒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解毒药。 27.清热凉血药:凡具清热凉血功效,以清热凉血为主要作用,清营 分、血分热的药物称清热凉血药。 28.清热燥湿药:凡具清热燥湿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治疗 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药物称清热燥湿药。

中医治疗八法的具体内容

中医治疗八法的具体内容

中医治疗八法的具体内容
中医八法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下面的八种治疗方法:
1. 解表法:主治表浅的热病,如感冒、发烧等。

通常采用辛凉发汗或清热解毒的药物。

2. 祛风法:主治风邪入侵引起的疾病,如头痛、关节疼痛等。

通常采用祛风透疹、活血通络的药物和针灸疗法。

3. 祛湿法:主治湿邪困滞引起的疾病,如风湿病、水肿等。

通常采用祛湿利水、化湿化痰的药物和针灸疗法。

4. 清热法:主治内热外热等热病,如疮疡、热淋等。

通常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

5. 消积法:主治脾胃虚弱造成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症状。

通常采用健脾开胃、消积化滞的药物。

6. 止血法:主治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咯血、便血等。

通常采用收敛止血的药物和针灸疗法。

7. 安神法:主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焦虑、抑郁症等。

通常采用安神定志、镇静安眠的药物、针灸疗法和气功。

8. 补虚法:主治各种气血亏损引起的虚证,如贫血、萎缩性疾病等。

通常采用补气养血、滋阴添精的药物和养生保健措施。

以上八种治疗方法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时,延伸出的中医“十法、十二法、十六法”,也是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

中医疾病的名词解释

中医疾病的名词解释

中医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源远流长,丰富而独特。

中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人体,强调身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调节身体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中医术语和疾病的名词解释。

一、气血不和气血不和是中医中常用的术语,它描述了身体内气和血的平衡状况不良,即气体的流动受阻、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

中医认为,气血不和是许多疾病的根本原因,如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

调理身体平衡的中医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和调节饮食习惯等。

二、湿热病湿热病是指由于湿气和热气滞留在体内,导致身体脾胃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湿热病的症状包括口苦、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腹泻等。

中医治疗湿热病的方法通常包括清热解湿的中药配方、适当控制饮食、保持身体清洁等。

三、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中医常见的病理名词,指气血在身体内的流动受阻,导致气血淤积而形成的病症。

气滞血瘀常伴随着疼痛的局部肿块、紫斑瘀血等症状,如痛经、乳腺增生等。

治疗气滞血瘀的中医方法包括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针灸等。

四、寒湿寒湿是指寒冷和湿气同时侵袭人体,干扰了身体的正常功能。

寒湿常引发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治疗寒湿的方法包括温通寒湿的中药方剂、适当穿着保暖衣物等。

五、虚实虚实是中医的一种辨证施治方法,用以描述身体病理变化的特点。

虚指机体功能减退或有缺陷,实则指病变的过程中有炎症或体液潴留等生理现象。

通过虚实的判断,中医医生可以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补益虚损或清热泻实。

六、五脏五脏是中医中关于人体主要器官的概念,分别为心、肺、肝、脾、肾。

五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相应功能和相互联系,中医认为五脏的功能协调与平衡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衡都可能导致疾病。

中医医生通常通过观察舌苔、脉搏等来辨别五脏的健康状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七、气虚气虚是指人体内的气血不足,导致机体机能低下的情况。

气虚常导致疲劳、气喘、心悸等症状,是中医中常见的症候。

治法的名词解释中医学

治法的名词解释中医学

治法的名词解释中医学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体系,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治法。

在中医学中,治法是指针对不同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中医学中基本治法的解释,来了解中医学是如何运用治法来治疗疾病的。

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学中,辨证是指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等信息来确定病人的证候,即疾病的特点和病机。

基于辨证的论治则是根据不同证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寒证病人,中医师会选用温热的药物或针灸来驱寒散寒;对于热证病人,则会选用寒凉的药物或针灸来清热解毒。

辨证论治注重整体的观察和把握,而不是局部症状的处理,因此能够从根本上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医学中最常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药是中医学中药物治疗的主要依据,其特点是通过植物、动物或矿物的药材进行辨证论治而合理运用。

中药通过化学成分的作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医学中的药物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例如,《本草纲目》是中医药学中的一本重要著作,对各种药材的性味、功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具,刺激机体的生理反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中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它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即通过调节人体的经络,平衡人体的阴阳之气,来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针灸疗法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尤其在疼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应用广泛。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手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经络系统,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中。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捏、揉等手法,调理人体的气机,通畅经络,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疾病症状。

辨证论治名词解释大全

辨证论治名词解释大全

辨证论治名词解释大全
一、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即“证论病”,是中医论治疾病的基本方法。

它强调根据病
人现状来进行证别,再针对各种病因进行个性化诊断,根据“辩证”思
想而给予疾病适当的药物、饮食、运动以及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调
和虚实、兼顾用利、可导可从、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目的。

二、证:
证,即症,是中医临床医治疾病的基础,是疾病临床鉴别的重要依据。

证又分为客观证、主观证、总证和证候。

客观证就是指触诊、耳诊、
醉诊、舌象、脉象、面色等临床上外观所看到的某种具有可鉴别性的
状态。

主观证是指病人对病情描述、加重等症状。

总证指综合外观和
主观诉症,以及体表变化、体格检查证实的这种整体病状或显示出病
情特征有所变化的状态。

证候根据证的变化分布的特点,用固定的术
语归类概括起来,体现疾病病理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性。

三、论:
论,即判断,是对证的分析与总结,是辨别病的原因。

中医论治,一
方面是“病是什么”,另一方面是“是什么病”,只有正确判断出病因、病机,才能治疗得根本上。

论有内论和外论之分,外论是指临床上大阴
大阳之外,还有穴位温降去热,加以通利药物。

内论则是指中医对病
理和病机的分析,判断病是阴阳、虚实,五行相生相克,以及病机各
部件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机制。

四、治:
治,即拟定病因,是按照病因论治的疾病的方法,是用药、机能疗法、饮食疗法等把病人治愈的过程。

治分为两类,一类是治标,它侧重于
治疗症状;另一类是治本,它的目的是康复病因改变,根治病机和失
常改良,使病人健康或疾病无法复发。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

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

心肾之火。

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

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

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名词解释各种症状治疗方法一、名词解释1、【气】“气”的含义较广,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元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

元气在胚胎时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

【命门火衰】即指肾阳衰微的病理现象。

肾阴和肾阳相互依存,故命火衰多由元气虚弱或肾精耗伤所致。

临床上可见下元虚冷的证候,如精神萎顿、腰酸、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清长或黎明泄泻、水肿等症。

2、【血】主要指血液,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成。

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津液】津和液的合称。

指人体中的液体,均为饮食水谷的精微所化生。

津随卫气而散布,有濡润肌肉.充养皮肤的作用。

液随精血而滋濡,有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灌濡孔窍等作用。

亦指排出体外的废液,如汁液、尿液等。

3、【肾阴】亦称“真阴”、“元阴”、“肾水”。

指肾脏的阴精。

肾阴有滋养脏腑的作用,为人体阴液的根本。

《景岳全书》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两者给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4、【肾阳】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

指肾脏的阳气。

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

肾阳与肾阴相互依存,两者结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5、【四气--温、热】温热性的食物有温中、补虚、驱寒作用,适宜于于虚寒体质的人和宜于冬季食用。

这类食物如牛肉、鹿肉、鸡肉、鳝鱼、韭菜、核桃、荔枝、榴莲等都列为温热类的食物。

【四气--寒、凉】寒凉性的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适宜于体质偏热,平时面目赤红、小便黄、大便硬的人。

这类食物如黄瓜、苦瓜、西瓜、雪梨、绿豆、螃蟹、猪肉、啤酒等俱属于寒凉性食物。

6、【五味--辛】辛味食物有宣散和刺激作用。

适量食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这类食物有辣椒、葱、姜、茴香等。

小心!如果不小心辨别自己的体质属性,很可能弄到咽喉痛和长暗疮的。

【五味--甘】甘味的食物多是健脾胃、长肌肉,具有增肥的作用。

如燕窝、大枣、蜜糖、小麦、粟米、糯米等。

【五味--酸】酸味的食物有收敛、生津益阴的作用。

对胃酸不足、皮肤干燥,面部多油脂、皮肤脱屑的人有一定的作用。

如乌梅、橘子、苹果、米醋等。

【五味--苦】苦味的食物一般都有寒凉、清热的作用,对长暗疮、小便黄热、咽喉痛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苦瓜、茶叶、苦菜、青榄等。

【五味--咸】咸味的食物有软坚散结,通大便和补肾的作用。

阴液不足、大便干硬、耳鸣、甲状腺肿大等。

食用海带、海参、紫菜都很适宜的。

提示:美味食物不足为虚,过多则实。

阴阳平衡,长寿可期。

7、【舌苔】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

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

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

常见的舌苔有白、黄、黑三种。

祖国医学认为,舌苔是由胃气所生,从舌苔的白和黄,可辨病之寒热;从舌苔的薄和厚可辨病之重深浅;从舌苔的变化,可辨病之转化。

8、【经络】指经脉和络脉。

经脉如径路,为纵行的干线;络脉如网路,为横行的分支。

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路。

它们纵横交叉,循行于人体内外,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9、【房劳】指房事过度,耗伤精气而导致疾病的一种因素或由此而形成的疾病。

二、各种症状1、【表证】外感病邪一般先侵袭体表的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

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表寒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苔白口不渴、脉浮紧等;表热则见身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脉浮数等2、【寒证】指人体因受寒邪侵袭或因阳气不足而引起的寒性证候。

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痰多白沫、腹痛喜温按、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苔白润等。

寒邪侵袭者多见迟脉或紧脉,阳气不足者则脉多沉微。

3、【热证】主要指人体感受温邪、暑气或寒邪化热而引起的热性证候。

如身热汗多、面赤烦燥、口渴喜冷饮、神昏谵语、便秘或泄泻热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及脉洪、大、滑、数等4、【虚证】指人体因精气不足而出现的正气虚弱的证候。

与实证相对而言。

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舌质淡胖或瘦瘪、脉虚细无力等。

(1)【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

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心肾不交】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

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

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虚烦、遗精等症。

(2)【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皑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3) 【气虚】一般多指中气不足或元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两者既又联系,又有区别。

如饮食失调.劳倦伤脾,每致中气受伤,而见肢倦、乏力、神疲、食少等症。

若素体虚弱,或耗伤肾精,每致元气受损,而见头晕、腰酸、气短、气促、小便频数等症。

在中气不足或元气虚弱的患者,往往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活动。

可出现各脏的气虚证候。

(4) 【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

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

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

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

(5) 【肾虚】指肾脏精气亏损的病理现象。

肾亏的原因,可由禀赋不足或肾精耗损太过所致。

临床表现多见精神倦怠、眩晕、耳鸣、腰酸、遗精,并可兼见咽干、潮热或肢冷、阳痿等症。

由于肾精有滋养五脏的作用,故肾脏的精气亏耗,不仅表现为肾脏的病变,同时能影响其他脏器的病理变化,说明肾脏在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方面的重要性。

(6) 【脾虚】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

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

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7) 【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

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等亏损的不同情况。

阴虚则阳气相对的亢盛,易于导致虚火上升,故虽见火升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痛、颧红升火、心烦少寐、脉细数等。

5、【实证】指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瘀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

与虚证相对而言。

如面赤、气粗、痰壅、喘满、痞块、症结、肿胀、腹痛、拒按、便秘溲赤、舌苔厚腻、脉实大有力等。

(1)【胃火】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理现象,若胃火炽盛,可沿足阳明胃经上炎,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并可见嘈杂易饥、便秘等症。

(2)【肝火】指肝火亢盛的病理现象。

由于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

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症。

(3)【肝气郁结】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

如肝失疏泄或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三、治疗方法1、【清热】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

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

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

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

养阴有滋养肺阴、肝阴、肾阴和养血、滋液等多种方法,须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应用。

在热病伤阴阶段,也可参合养阴清热法。

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

2、【解毒】指解除病毒的一种治法。

“毒”有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

临床上以热毒症较为多见,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3、【降火】指治疗热盛火升的一种方法。

“火”有虚火、实火的区别,故治疗亦有不同。

(1)降虚火,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以治疗阴虚火升的咽痛.咯血.颜面升火.虚烦易怒.眩晕失眠.舌红口燥.脉细数等症。

常用药物如玄参、生地、丹皮等。

(2)降实火,指用清泄降火等药物,以治疗肝火上升的目赤.头痛或胃火炽盛的齿痛、便秘等症。

常用药物如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

4、【疏肝】指疏调肝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肝气郁结而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等症。

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金铃子等。

5、【健脾】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常用方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

6、【化痰】指祛除痰浊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痰饮而导致的多种上疾患。

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贝母等。

痰证因病邪留阻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机的不同,化痰法常与宣肺、顺气、清热、燥湿、健脾、温阳或熄风潜阳等法分别配合应用。

7、【活血】指流畅血行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血行不畅、经脉阻滞,如女子经行不畅、小腹疼痛;寒凝瘀阻、胸胁或肢节疼痛及外伤所致的瘀块肿痛等症。

常用药物如桃仁、当归、红花、川芎、丹参等。

8、【补血】指补益阴血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脉象虚弱等症。

常用药物如熟地、当归、白芍、首乌等。

9、【滋阴】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

常用药物如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等。

10、【安神】指安定神志的一种治法。

可分为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种。

重镇安神适用于惊悸不寐、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等症,常用药物如磁石、朱砂、龙齿等。

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等症,常用药物如丹参、枣仁、柏子仁、远志等。

11、【益气】指补益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内伤劳倦或病久虚羸,而见气短懒言、面色皑白.神疲无力.肌肉消瘦等症。

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耆.白术.甘草等。

12、【壮阳】指温壮肾阳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命门火衰,精气虚耗而见阳萎、滑精、小便频数、腰膝酸冷、脉象沉微等症。

常用药物如鹿茸、狗肾、仙茅、锁阳、韭菜子等。

13、【补肾】指补益肾阴、肾阳的治疗方法。

肾阴虚表现为形体消瘦、眩晕、腰酸、遗精、神疲、虚热升火等症。

常用药物如龟板、熟地、鳖甲、黄柏、女贞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