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微课版)教学案例2
审计第二课教案
审计第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帮助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估方法。
3、培养学生对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审计证据的特点和类型。
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和评估方法。
2、难点如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复杂业务中的审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回顾上节课审计的定义、分类和目标等内容。
提出问题:“在进行审计时,我们依据什么来得出结论?”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2、审计证据(约 30 分钟)定义和作用讲解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各种证据。
强调审计证据是支持审计结论的基础,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特点充分性: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足够,能够支持审计结论。
适当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和审计事项相关;可靠性指审计证据的来源和性质可信。
类型实物证据:通过观察、盘点等方式获取的实物资产的证据。
书面证据:各种书面文件,如会计凭证、合同等。
口头证据:通过询问获取的口头陈述。
环境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的了解,如内部控制状况等。
3、审计证据的收集(约 30 分钟)审计程序讲解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
结合实例说明每种程序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影响因素审计风险:风险越高,需要收集的证据越多。
项目的重要性:重要项目需要更多、更可靠的证据。
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更有效地收集证据。
4、审计证据的评估(约 20 分钟)真实性:判断证据是否真实、可信。
合法性:证据的获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审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审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3. 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诚信、客观、公正、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其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的品德。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舞弊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是如何识别财务报表中的错报和舞弊行为,难点是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与安排1.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包括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案例分析等。
2. 安排教学时间:本课程共需48学时,分为8次课,每次课2小时。
3. 组织形式: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五、思政元素融入策略1. 诚信教育:在讲解财务报表审计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价值观。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务报表造假和舞弊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2. 职业道德教育:在讲解内部控制审计和舞弊审计时,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客观、公正、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念。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及其后果,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3. 遵纪守法教育:在讲解审计法律法规时,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 ** 的行为及其后果,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4. 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在讲解社会责任审计时,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理解审计的类型和程序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1.2 教学内容审计学的定义和起源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国家审计)审计程序(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完成阶段)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解释审计的类型和程序,讲解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学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增强对审计学的理解第二章:审计程序2.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学会制定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2.2 教学内容审计程序的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平衡控制风险的方法和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介绍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提出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的策略2.4 教学评估审计计划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计划,检验对审计程序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审计证据3.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学会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3.2 教学内容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充分性、适当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审计证据的评价过程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介绍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过程3.4 教学评估审计证据评价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证据评价方案,展示对审计证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审计报告4.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4.2 教学内容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审计报告的格式和结构(封面、摘要、、附件)审计意见的类型和表达(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4.3 教学方法4.4 教学评估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5.1 教学目标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审计方法学会识别和评价内部控制缺陷5.2 教学内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分类(预防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混合性控制)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询问、观察、检查、分析)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了解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评价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6.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学会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6.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财务报表审计的关键领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阐述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介绍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践应用6.4 教学评估财务报表审计设计:学生设计财务报表审计计划,展示对财务报表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7.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学会评估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7.2 教学内容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风险水平、质量指标)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应用实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阐述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介绍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实践应用7.4 教学评估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设计:学生设计审计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展示对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8.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8.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硬件、软件、数据)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数据分析、程序审查、系统测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介绍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8.4 教学评估信息技术审计设计:学生设计信息技术审计计划,展示对信息技术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审计质量保证9.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学会评估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9.2 教学内容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质量指标、客户满意度)审计质量保证的应用实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介绍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实践应用9.4 教学评估审计质量保证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质量保证方案,展示对审计质量保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章:审计伦理与职业道德10.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学会评估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独立性、客观性、专业判断、保密性、职业道德)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评估(职业形象、信誉度、法律责任)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难点解析: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概念和流程,掌握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 掌握审计的程序和流程3. 了解审计准则和标准4. 学会运用审计技术和方法5. 培养审计思维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审计概述:审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2. 审计准则和标准:国际审计准则、中国审计准则3. 审计程序和流程: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4. 审计技术和方法: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实质性程序5. 审计证据和记录:证据的获取、评价和保留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准则、程序和techniques2.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审计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审计的实践application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审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分析能力4. 模拟审计:进行审计模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审计案例的能力3. 模拟审计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实践的能力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审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审计学教材,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2. 案例资料:收集真实的审计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3. 模拟审计工具:提供模拟审计所需的工具和资料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审计知识和实践信息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审计概述和审计准则2. 第3-4周:审计程序和流程3. 第5-6周:审计技术和方法4. 第7-8周:审计证据和记录5. 第9-10周:审计报告和审计质量七、教学案例1. 第1周:案例1 某公司的年度审计2. 第3周:案例2 某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3. 第5周:案例3 某公司的风险评估审计4. 第7周:案例4 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审计5. 第9周:案例5 某公司的审计报告分析八、模拟审计实践1. 第10周:模拟审计实践某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审计,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实质性程序等3. 学生提交模拟审计报告,进行评估和反馈九、审计准则和标准1. 国际审计准则(ISA):概述、内容和应用2. 中国审计准则:概述、内容和应用3. 审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和修订过程4. 审计准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和遵守十、审计技术和方法1. 风险评估: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2.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概念、评价方法和工具3. 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分析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4. 信息技术审计:信息系统的审计、数据分析和网络安全十一、审计证据和记录1. 审计证据的定义和分类:实物证据、文件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2. 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价: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可靠性和相关性3. 审计记录的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保存要求4. 审计证据和记录在审计报告中的作用和体现十二、审计报告和审计质量1. 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类型和结构3. 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保证措施和问题处理4. 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和影响:审计报告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作用十三、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1.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作用: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2. 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的计划、实施和报告3.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和协调: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的利用和评价4. 外部审计的定义和作用:外部审计的组织、职责和权限十四、特殊审计领域1. 财务报表审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审计2. 成本审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审计3. 风险审计: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审计4. 合规审计:合规性、合规风险和合规管理的审计十五、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1. 审计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审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则2. 审计师的职业道德: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和专业胜任能力3. 审计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审计师的决策过程和伦理困境的处理4. 审计伦理的监管和教育:审计伦理的规范、教育和培训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审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作用:理解审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是学习审计学的基石,需要重点掌握。
《审计学》教学案例集.docx
《审计学》教学案例[案例1]黄河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长城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长城会计师事务所在了解客户基木情况并初步评价审计风险后准备接受委托。
双方签订了如下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甲方:黄河股份有限公司乙方:长城会计师事务所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2002年度会计报表讲行审计,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约定。
一、委托目的及审计范围1•委托目的甲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2002年度财务信息,委托乙方对甲方2002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乙方将依据屮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甲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对会计记录进行必要的抽杏,并在乙方认为需要的时候实施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范围审计范用包括甲方2002年12月31 U的资产负债表以及2002年度利润表。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甲方的责任包括: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2.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甲方的义务包括:1.及时提供乙方为完成审计丁作所需的全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2.为乙方委派的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及合作,具体事项将在乙方所派人员于工作开始之前提供的清单屮列明;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乙方的责任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乙方的义务是: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1.对审计过程屮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2.必要时出具管理建议书。
四、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1.甲方应于木约定书签署后3 口内,提供审计工作所需的全部资料;2.乙方应于甲方提供全部资料后20个工作口内向甲方提交审计报告。
五、审计收费按《XXX收费规定》乙方应收木项业务费用,按乙方实际参加木项审计业务的工作人员级别以及所花费的工作时间确定,预计收取人民币XX T J-元,甲方应在木约定书签订示预付上述费用的50%,其余部分在乙方提交审计报告时一并付清。
如在审计过稈屮遇到重大问题,致使乙方实际花费的审计丁•作时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甲方应在了解实际情况后,酌情增加审计费用。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理论和实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审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以及运用审计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审计计划、执行和报告的基本流程;熟悉审计技术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审计的定义和目的;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准则和标准。
2.2 审计计划和准备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程序的规划和设计;审计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2.3 审计执行和证据收集审计测试和分析程序;内部控制评估;证据的收集和评价。
2.4 审计报告和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审计意见的形成和表达;审计报告的运用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释,传授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审计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案例分析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4.2 期中考试通过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审计学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审计计划、执行和报告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和参考书《审计学原理》,作者:李明;《审计学实务》,作者:张华。
5.2 案例集提供一系列实际案例,用于学生练习和讨论。
5.3 教学课件和讲义提供教学课件和讲义,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内容。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分配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8课时;审计计划和准备:6课时;审计执行和证据收集:8课时;审计报告和意见:6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4课时;期中考试:2课时;期末考试:2课时。
审计学课程导入案例
审计学课程导入案例案例一:消失的文具。
同学们啊,咱们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有个公司,不大不小,办公室里呢,有个负责采购文具的小李。
这小李啊,每个月都拿着采购文具的单子找财务报销,那单子上列的东西可全乎了,什么笔记本啊,圆珠笔啊,订书机啊,密密麻麻。
财务呢,也没太仔细看,就给他报了。
可是呢,有一天,老板突然想起来,最近公司业务没怎么扩张啊,怎么文具用得这么快?于是就找了个机灵的小王去查一查。
小王到了办公室,到处瞅瞅,发现好多员工桌子上文具就那么几样,根本没有像采购单上那么多的消耗。
这时候就跟咱们审计有点像了,小王就像是个审计员,他发现了看似正常的表象下,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就好比在公司的财务报表里,那些数字可能看起来都规规矩矩的,但里面说不定就藏着像“消失的文具”这样的猫腻。
那咱们这审计学啊,就是要教会大家怎么像小王一样,火眼金睛,找出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真相。
案例二:餐厅的神秘账单。
我给你们讲个特别有趣的事儿。
有个小餐厅,生意还挺不错的。
老板呢,觉得自己每天进账不少,但是到月底一算账,怎么就没剩下多少钱呢?这老板就很纳闷儿啊。
他就把店里的账单拿出来仔细看,发现有几张账单特别奇怪。
比如说,有一张账单上写着“龙虾10只”,可这小餐厅根本就没进过龙虾啊。
还有一张写着“高级红酒5瓶”,这老板心里想,我这小饭馆哪来的高级红酒。
这就好比一家企业的财务数据出现了问题。
而我们审计人员呢,就像是那个要揭开这些神秘账单背后真相的侦探。
如果把这个餐厅当成一个小公司,我们就要通过查账,问员工,看采购记录等一系列的方法,来搞清楚这些不正常的账单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审计学的魅力所在,要从那些看似杂乱无章或者有猫腻的财务信息里,还原出真实的经营情况。
案例三:慈善捐款疑云。
有个细心的记者就发现了一些疑点。
财务报告上说,有一大笔钱用于给山区孩子购买过冬的棉衣,可是记者到山区去实地走访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并没有收到那么多棉衣。
这就像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财务报告呈现的和实际发生的情况不一致。
《审计学》教案2-34
(理论课)授课教师:招戈教学内容和过程导入新课:授法为主,一、复习旧课1、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2、审计程序包括?二、新课讲授内部控制结构和控制风险评估第一节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与审计:①审计人员了解内部控制结构是为了规划审计工作;②审计人员基于对内部控制结构的了解,来决定将要进行测试的性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赞助者委员会(C0S0)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一个受董事会、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影响的过程,它的作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达到以下目标:(1)经营有效率和效果;(2)财务报告可靠;(3)遵守相应的法律和规章。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当局、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1.2.3.4.第二节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1.2.3.4.5.6.7.1.2.业务交易活动的适3.4.5.第三节(一)1、了解的内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会计信息和沟通系统;控制 2(1)文字说明法。
(2)调查表法。
(3)流程图法。
1、高控制风险水平:(1)内部控制失效;(2)注册会计师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3)注册会计师不拟进行控制测试。
2、略低于高水平控制风险的情况:(1)相关内部控制可能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2)注册会计师拟进行控制测试。
第四节(一)含义:控制测试,是指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在主要证实法下可能执行“同步控制测试”及“追加控制测试”,在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下,必须执行“计划控制测试”(二)持。
(三)实施控制测试的条件(四)1、控制设计的适当性测试。
2、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测试。
(五)1.询问;2.审阅;3.观察;4.重新执行;5、双重目的测试。
(六)控制测试的时间控制测试的时间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目的,并决定了信赖相关控制的时间。
审计学课程案例
审计学课程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们来讲一个超级有趣的审计学案例。
有一家名为“欢乐玩具厂”的企业,这厂子里专门生产各种超级酷炫、小朋友们爱不释手的玩具。
不过呢,最近他们要准备接受审计啦,因为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向银行申请一笔巨额贷款。
二、审计过程中的趣事。
# (一)存货盘点像寻宝。
1. 初入仓库。
审计小组刚走进欢乐玩具厂的大仓库,那场面,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玩具王国。
各种各样的玩具堆积如山,从可爱的毛绒小熊到超级炫酷的变形金刚。
审计员小李当时就傻眼了,心里想:“这可咋盘点啊,感觉像在大海捞针。
”他们按照常规流程,拿着库存清单,开始一个货架一个货架地清点。
可是,有些玩具的摆放那叫一个混乱,就像是调皮的孩子把玩具箱翻了个底朝天。
小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堆被压在底下的限量版玩具,他开玩笑地说:“这是被遗忘的宝藏啊!”2. 与仓库管理员的“斗智斗勇”仓库管理员老王是个老油条。
当审计员问他关于某些玩具库存数量不对的情况时,他就开始支支吾吾。
小李感觉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老王一会儿说可能是被其他部门临时借走了没登记,一会儿又说可能是盘点的时候数错了。
小李可没那么好糊弄,他笑着对老王说:“老王啊,您这可就像在变魔术,库存数字在您这儿就像能随意变的纸牌呢。
”经过仔细核对收货和发货记录,发现原来是老王为了图省事,有几笔出货没有及时登记,差点就把库存数据搞成了一团乱麻。
# (二)应收账款的追根溯源。
1. 神秘的大买家。
在查看应收账款的时候,审计员小张发现有一个叫“梦幻儿童商店”的客户,欠款数额特别大。
小张觉得很奇怪,这么大的欠款,怎么之前没怎么听说过这个商店呢?他就开始深入调查。
他先查看了与这个商店的销售合同,发现合同条款有些模糊不清,特别是关于付款期限和方式的部分。
小张就像个侦探一样,打电话给梦幻儿童商店。
接电话的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小张问她关于欠款的事情,小姑娘说:“我们一直按照合同在付款啊,没有拖欠啊。
”这可就更奇怪了。
小张继续深挖,发现原来是欢乐玩具厂的销售人员为了冲业绩,在没有和财务部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私自和梦幻儿童商店签订了一个很特殊的付款计划,导致财务账面上的应收账款看起来很乱。
审计学(微课版)第2章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
⑴揭示错误与舞弊; ⑵对已经审查过的财务报表发表一个职业意见; ⑶防止错误与舞弊; ⑷对经济资源利用情况的合理有效性加以报告,并提出改
进意见; ⑸未来财务发展趋势及盈利预测进行评估。
第4页
审计能力是确定审计目标的决定因素
第三阶段为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其总体目标是判断被审计 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
总目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 见。
根据审计总目标,注册会计师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后,应当视审计中是否受到限制,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不 同意见,以及是否存在未确定事项等,并根据其对会计报 表反映的影响程度分别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 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项目审计目标的确定
一般审计目标是适合于所有认定的审计目标,但由于具体 被审计项目的性质不同,使得注册会计师对一般审计目标 的关注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确定项目审计目标的基本依据包括: (1)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 (2)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特殊会计实务等。
第11页
第二节 具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 的认定(管理层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管理层认定归纳为以下五类: 1.存在或发生认定 2.完整性认定 3.权利和义务认定 4.估价或分摊认定 5.列报与披露认定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 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第17页
第三节 审计流程
审计过程
1、接受业 务委托
2、计划审 计工作
3、识别和 评估重大 错报风险
审计学(微课版)教学案例
第一章案例:审计需求的产生一、本案例学习目标通过本案例,学生应能够理解信息风险产生的原因、审计在降低信息风险方面的作用、审计产生的经济原因。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一)案例资料1721年英国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催化剂”。
对“南海公司”进行审计的斯耐尔先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注册会计师。
1710年,罗伯特·哈里根伯爵成立了“南海公司。
该公司的业务包括贩卖黑奴等海外贸易活动。
1720年,南海公司设法令英国政府以1000万英镑国家公债入股成为公司的股东,并借机推出一系列虚假的投资计划。
因此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
在南海公司的示范效应下,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各地,全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泡沫公司”,并且各种公司的股价都开始暴涨。
1720年7月,英国议会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要求限期解散非法发行股票、从事正常经营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和不正常股份投机的公司。
该法案公告以后,股市狂跌。
从1720年8月到12月份,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从900英镑下跌到124英镑,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
在南海公司投入巨资的广大股东和债权人都蒙受了巨额损失。
应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要求,英国议会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特别委员会聘请会计教师斯耐尔先生(Charles Sneil)对南海公司涉嫌舞弊的主要公司进行账目清查。
斯耐尔于1721年向议会特别委员会提交了查账报告书,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份审计报告书。
(二)案例分析要求1.请从信息失真风险的角度分析:财务信息的哪些特征促成了报表使用者对审计的需求?2.由此案例分析注册会计师为何应鉴证业务中遇到舞弊行为。
3.结合此案例,说明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征。
三、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1、为了降低信息风险,报表使用者需要使用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
信息失真风险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1)信息的间接性,即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形成了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所有者难以直接获得财务信息,往往只能通过财务报表等渠道获得间接财务信息。
《审计学》教案2-12
导入新课: 教师以讲 授法为主, 讲述审计 程序的概 念及种类。
讲解时注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流水号: 程 编号:YJJX-QD-15-13 版本号:C/0
意将学生 们直观地 进行讲解
广东省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 教 案
(5)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 3、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1)签约双方的名称。 (2)委托目的。 (3)审计范围。 (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5)签约双方的义务。 (6)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7)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8)审计收费。 举例分析 (9)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 (10)违约责任。 (11)签约时间。 (12)其他有关事项。 (三)初步执行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和趋势进行分析, 以便对审计的重点区域及风险作出初步判断。 1、确定将要进行的计算或比较。常用的包括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横向分 析、纵向分析和比率分析,以及对重要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之间关系的综 教 师 作 本 合分析。 2、估计期望值。 课课堂小 3、执行计算或比较。 结 4、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 5、调查重大的非预期差异。 6、 确定对审计方案的影响。 案例分析 布 置 本 课 (四)初步评估重要性水平 作 1、重要性的概念。 所谓重要性, 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 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 2、初步评估重要性水平考虑的因素 (1)以往的审计经验; (2)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3)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3、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1)判断基础。 (2)计算方法:固定比例法;变动比例法。 对于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用来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参考数值 一般是: 净利润的 5%-10%,资产总额的 0.5%-1%,净资产的 1%,营业 收入的 0.5%-1%。 (3)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4、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和审计准则,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审计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材料:教材《审计学原理与应用》,相关审计案例和参考资料。
二、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 教学内容:a. 审计的定义和目的b. 审计的类型和范围c. 审计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d. 审计的历史和发展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审计的类型和范围,了解审计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要求。
三、第二章审计程序与审计准则1. 教学内容:a. 审计程序的步骤和内容b. 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c. 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四、第三章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1. 教学内容:a.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b.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评估c. 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d. 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掌握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方法,了解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措施。
五、第四章审计方法与审计技术1. 教学内容:a. 审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b. 审计技术的原理和操作c. 审计抽样的方法和技巧d. 审计分析的方法和工具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掌握审计技术的原理和操作,学会审计抽样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审计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六、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1. 教学内容:a. 财务报表的构成和编制b.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程序c.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审计d.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表达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和编制过程,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程序,学会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理解审计意见的形成和表达。
七、第六章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1. 教学内容:a. 审计实务的流程和操作b. 审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c. 审计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d. 审计案例的编写和分享2.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审计实务的流程和操作,通过审计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计案例编写和分享能力。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审计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审计学》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审计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在审计实践中的操作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审计的概念、目标、方法和程序,让学生了解审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课程目标1、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和职能。
2、熟悉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3、掌握审计报告的撰写技巧。
4、提高学生对审计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审计概述1、审计的定义和分类2、审计的历史和发展3、审计的地位和作用2、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1、审计目标2、审计责任3、财务报表及其可靠性3、审计程序与方法1、审计计划2、内部控制评价3、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4、审计抽样4、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2、审计报告的撰写3、审计意见的类型与表达方式5、审计法规与职业道德1、审计法规2、审计职业道德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审计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上机实验: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掌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评价。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难点与重点1、审计程序与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审计程序和方法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要点,特别是对审计抽样的理解和应用。
2、审计报告:学生需要了解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撰写流程,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符合规范的审计报告。
3、审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学生需要了解相关审计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道德标准。
七、教学展望1、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紧密结合实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审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审计思维和审计技能。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2)掌握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熟悉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4)了解审计风险评估和管理;(5)培养学生具备审计实务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审计的基本理论(1)审计的定义和特征;(2)审计的起源和发展;(3)审计的目的和作用。
2.2 审计程序和方法(1)审计计划和准备;(2)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2.3 财务报表的审计(1)资产负债表的审计;(2)利润表的审计;(3)现金流量表的审计。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审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审计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审计实务能力。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审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审计学》教材,作者:张红军。
4.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操作。
4.3 案例资料收集或编写一些审计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占总评的30%。
5.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审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5.3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审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40%。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分别为4个学时/周,共8周完成。
6.2 教学计划(1)第1-4周: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和方法;(2)第5-8周:财务报表的审计、审计风险评估和管理。
七、教学活动7.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PPT等形式进行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的讲授。
【8A版】《审计学》课程各章教学案例
《审计学》课程各章教学案例第1章对审计及鉴证业务的需求2第2章注册会计师职业5第3章审计报告10第4章职业道德16第5章法律责任18第6章审计责任和目标28第7章审计证据38第8章审计计划和记录41第9章重要性和风险43第10章内部控制和控制风险59第11章审计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影响64第12章总体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72第13章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控制测试和对经济业务的实质性测试75第14章控制测试和对经济业务实质性测试中的审计抽样75第15章完成销售和收款循环中的测试:应收账款97第16章对详细余额进行测试的审计抽样97第17章工薪与人力资源循环的审计101第18章采购和付款循环审计:控制测试、交易实质性测试以及应付账款103 第19章完成采购和付款循环中的测试:核实选定的账户110第20章存货和仓储循环的审计116第21章资本取得与返回的审计121第23章结束审计工作129第24章其他审计,证实服务,以及资料汇编业务132 第25章内部财务审计,政府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138第1章对审计及鉴证业务的需求——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一、南海公司案例概述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
公司董事会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
事情败露后,英国议会聘请了一位懂会计的人,审计了该公司的账簿,然后据此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民间审计从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一)大肆造假1710年,英国政府用发行中奖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经过近10年的经营,该公司业绩依然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审计学》课程
案例课程:审计基本要求一、课程简介《审计学》作为财务管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在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打好专业基础之后开设,因此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讲授。
学生有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重要前导知识后进行学习,可以将会计准则应用到审计过程的判断分析中。
对于课程中的思政因素而言,学生只有了解了专业基础性质和内容后,才能理解审计课程中提到的行业准则、职业审慎原则、职业道德规范等更高层次的职业要求,从而在此基础上对于审计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真正的提高。
二、案例展示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本案例为《审计学》第一章第五节审计基本要求——独立性如何界定和保障,与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在课程中直接涉及未来从业的道德要求,本节课内容充分体现审计知识与育人的紧密融合,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本节课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按照“课前案例导读——课中案例分析,逐条逻辑梳理——课后讨论练习”的逻辑展开。
(1)案例导读:布置线上案例阅读任务,让学生课前通读案例并思考问题。
线上线下教学使得学生在教师督促下的预习成为了必然,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讲课注重内在逻辑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包括“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职业怀疑和判断”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具有程度逐级递进的逻辑关系。
职业道德守则分条、分款讲解,通过大量的案例,逐一分析道德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应对措施。
(3)课后总结及思政:课程结束后系统总结本课内容,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培养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3、教学改革成效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同时,对于本学科的特点把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所提升,本课程学生评价结果为优秀;同时得到督导老师的肯定,得分为98分。
课前案例导读完成率达到98%以上,课后作业完成率达到100%,课程参与度大大增加,改变了原来课时紧张、看完案例后没时间思考,讨论参与度低的状况,老师教学互动效果得到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案例:审计目标与管理当局认定
一、本案例学习目标
通过本案例,学生应能够解释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认定和审计目标的含义,说明常规财务报表审计目的,理解审计总目标、一般目标及审计的具体目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掌握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李林在工作底稿中记录所了解的甲公司的情况,并确认了相关审计目标和认定,部分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如下:
(二)案例分析要求
1.解释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2.管理当局认定与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之间有何联系?
3.指出与余额相关的各个具体审计目标对应的管理当局认定,补充完成审计工作底稿。
三、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独立审计的目标包括总目标、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01号准则所确定的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2.管理当局认定
管理当局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例如,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货账户余额是500万元,这个余额表示在报表中没有关于存货的其他信息时,管理当局确认存货的价值是500万,不存在价值损耗,同时这些存货的所有权归公司所有,其使用不受限制。
管理当局认定包括:存在或发生、完整性、计价或分摊、权利与义务、列报。
3.审计目标与管理当局认定间的联系
由于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责任是确定管理当局的认定是否恰当,因此审计具体目标沿袭了管理当局认定的主要内容并与管理当局认定紧密相关。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某一业务记录或余额的管理当局认定是否恰当前必须满足多个审计目标。
例如:注册会计师可以由管理当局与业务相关的认定推定下述一般审计目标:
(1)由“存在或发生”认定可推出审计目标:报表金额确实存在或已记录的业务是真实的。
(2)由“完整性”认定可推出审计目标:已经存在的金额或已经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
被记录。
(3)由“计价或分摊”认定可推出审计目标:会计要素以恰当的金额记录于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已恰当记录,已经记录的交易金额正确。
(4)由“权利与义务”认定可推出审计目标: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
(5)由“列报”认定可推出审计目标:被审计单位资产或负债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确定了一般审计目标后,就可以确定与业务和报表余额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是一般审计目标在具体业务或报表余额上的应用。
例如,本案例中,与审计目标向对应的认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