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当今素质教育强调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力量,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它要求教师把所讲的知识讲在课堂,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消化在课堂,而有效教学正能够满足这一点。

有效教学的主题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谈谈化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一、有效教学策略实施案例案例:二氧化碳探究学习方案(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①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和方法。

②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③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④练习药品取用,装置气密性检验和排气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验在实验中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和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三)教法与学法的选择1、教法:采用“引导—探究—活动—发散”模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教给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选择药品—选择装置—收集气体。

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联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比较—获取结论。

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并解决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问题—制取二氧化碳—归纳总结—发散提高。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①“舞台云雾”录像②“人工降雨”动画③二氧化碳与人类关系的组图三个层次,激发学生想要获得二氧化碳的欲望,从而进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主题。

2、新课教学:围绕主题,分解内容,让学生思考,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概述在初中阶段,化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

但是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参与度不高、实验教学缺乏、教学手段单一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二、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内容过于抽象,缺乏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2. 学生参与度不高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不大,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实验教学缺乏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师资力量等原因,很多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不足。

4. 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上只使用一种教学手段,比如讲授、板书等,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对策研究1. 改变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增加实例分析和案例应用等方式来解决。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到化学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比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购买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器材,建立一些小型的实验室,定期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多样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手段,比如配合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四、对策实施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作为化学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化学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手段单一等。

对于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将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案例分析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提出适合当前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深度。

通过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影响,再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关键因素,探讨如何实施高质量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发展方向,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本研究旨在为化学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指导,为构建更高质量的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体系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初中化学课程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程标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们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探索也日益深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探讨一些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往往取决于老师对待课堂的方式和手段。

教师需要运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展示知识点,让学生亲身参与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教师们还可以结合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魅力,让他们懂得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目,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型实验,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观测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动手能力。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重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实验守则和实验规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安全和有效地进行操作。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化学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法,通过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

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10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10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10篇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教学的运用微课教学又名微型视频的课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并针对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具有多种优点的新式教学方法,此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一、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一)微课教学的含义微课教学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短小、紧密的教学视频的利用,帮助学生设计出可供情景化、多样化学习的网络课程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借助这种方法完成课本中的重难点学习任务。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学科中的运用有着多方面意义:一方面,微课教学更易于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初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因其抽象的特点,一直成为同学们学习的“老大难”。

例如在对物质的微粒形态进行学习时,肉眼难以看见的微粒、分子很难让学生形成具体认识。

而通过观看微课资源视频中水电解的过程,便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氢分子、氧分子以及其他粒子等都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整个观察学习的过程是生动、活泼的,同学们经过微课学习也会对化学知识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微课教学含有的丰富资源,能够为实验性教学提供巨大帮助。

初中化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实验必须要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而微课教学则能够为这种教学环节的安全漏洞做到有效弥补。

例如,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酸碱性实验,其实验内容中包含了浓硫酸液体,该物质不仅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而利用了微课教学,老师则可以通过对实验视频进行链接,实现实验环境的模拟,同样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以沪教版课程为例分析微课教学的具体应用(一)微课教育在沪教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溶解性》为例,要完成这一章节的微课教学,则需要按照以下步骤逐一进行:首先,老师预先要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深度的把握,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 . 备 钻 研 教 材 ,认 真 研 读 课
在 人 教 版 九年 级 化 学 第 四单 元 “ 题4 学 式 与 化 合 价 ” 这 课 化

课 题 中 ,有 许 多 内容 学 生 通 过 预 习就 能 解 决 ,如 :化 学
式 的定 义 ,化 学 式 的 意 义 ,各 种 数 字 的 意 义 ,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的计 算 ,根 据 化 学 式 计 算 组 成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质 量 分 数 的 计 算 等 。为 使 预 习具 有 较 高 的 有 效 性 ,老 师 要 布 置 预 习
课 的 重 要 环 节 。 备 课 时 我 们 必 须 了解 学 生 对 己 有 知 识 的 掌 握 情 况 , 了解 不 同 学 生 的 学 习 能 力 ,这 样 在 备 课 时 才 会 有

定 的梯 度 , 在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才 能 根 据 问 题 的难 易 程 度
置 明确 的 预 习 目标 以外 ,在 上 课 时 还 要 加 大 检 查 的 力 度 ,
确 保 预 习 的 有效 性 。
三 、 要 让 学 生 拥 有 学 习化 学 的 兴 趣
确 定 回答 问 题 的 对 象 ,避 免 冷 场 ,造 成 时 间 的 浪 费 ; 同 时
还 可 以通 过 让 不 同 层 次 的 学 生 回答 不 同 层 次 的 问题 使 每 一
0 ;~
~ 一…
教 研 新 干 线
~ 一… … … 一 … 一

・宾 践 新 甩 路
提 高 初 中化 学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的策 略 探 究
曹 新
( 江苏省海 门实验学校 初 中部 ,江苏 海 门 260 2 10)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研究摘要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

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精析精练……。

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

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

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

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题假设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3.1 文献法: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

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开始关注和探究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和素养。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核心素养的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表现。

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启发性教学启发性教学是指通过情境体验、探究发现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比较适合化学这一实验性课程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设计相应的实验或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体验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融合式教学融合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融合,综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学科中,化学知识与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相互关联的部分,通过融合式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讲解酸碱性时,可以涉及到pH值的概念,结合数学中的指数运算等知识,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该知识。

三、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指将化学知识与实际情景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加以应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建立具有情境性质的实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认知化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运用化学概念。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结合现实情景中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探究式教学五、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问题解答、讨论、交流等方式开展互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答辩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等工具进行课堂扩展,让学生在学校外也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

以上为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提高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素质,助力初中化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摘要: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大困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

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策略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是普及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目前学生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名目繁多:课堂同步、精练导学、同步导学……大部分学生每天都要做到晚上12:00才能完成,在学生宿舍经常看到学生打着手电筒写作业,课业的繁重对学生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反对题海战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对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经过与实验班的跟踪对比,发现教学效果与之相差无几。

二、原因及分析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其原因是:课堂教学时仍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亲自体验、探究的时间,教材虽然是新的,但课堂教学的要求、理念、方法是传统的。

教师靠增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这说明教师上课前没有精心准备课堂设计,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的反思。

三、措施及策略(一)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初中启蒙化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精心设计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知识的神奇。

例如在上课时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二)转变教师角色,调整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教学策略探究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涉及许多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1.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前,许多初中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对科学学科的热情。

这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懂,缺乏趣味性和实际应用性。

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动力和信心。

2.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许多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依然沿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模式,课堂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

这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3. 实验教学不足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当前的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实验设备不齐全、实验操作不规范等,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欠缺。

二、有效教学策略探究1. 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可以通过举办化学科普知识竞赛、化学实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2.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示范、演示、实践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体验。

3.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适当增加化学实验课的比例,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课外作业、课外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化学是初中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课程。

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化学的教学特点初中化学的教学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象性较强:初中化学的内容晦涩难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和掌握。

2. 实验性较强: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大部分需要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大特点。

3. 逻辑性较强: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较为严谨,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能力才能进行思维建构。

4. 抽象性与实验性的结合:初中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验性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以上初中化学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时因其抽象性较强而产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2. 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拓展,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逻辑联系,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拓展,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科素养。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对抽象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能够逐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一、引入趣味性教学法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和大量的公式计算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

引入趣味性教学法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示范、趣味化的案例分析等方式,给学生展现化学知识的神奇、有趣和实用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轻松、富有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检验化学原理。

教师还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案例分析,展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实施交互式教学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师出一口,学生闭口”,教师大量传授知识,学生passively接受,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实施交互式教学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另一种重要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和课堂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注重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已经成为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将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等资源呈现给学生,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和深入人心。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讨论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以及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中进行了结论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教学、特点、方法、策略、教师角色、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培养、跨学科整合、实践教学、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化学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化学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开展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关注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了解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也要关注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角色转变,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1.2 研究意义初中化学课程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支持。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化学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一、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实验的结果和操作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这种观念,将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思维发展上。

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进行氧气制取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如何从空气中获取氧气?”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氧气制取的方法,还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具有实用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并思考如何改良酸性土壤。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可以让学生探究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化学科技前沿的实验内容,如纳米材料的制备、新能源的开发等,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我们也要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补充。

有些实验可能存在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等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例如,在进行铁钉生锈实验时,可以增加对比组,如将铁钉分别放在干燥的空气中、纯净的水中和有氧气和水的环境中,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铁钉生锈的条件。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余文森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中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课堂有效教学作为当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中。

但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值得探讨的空间。

笔者到各乡镇学校调研,听了不同课型的初中化学课,发现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了;多媒体“整合”多了,单一枯燥的活动少了;课堂气氛活了,不再死气沉沉。

整体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但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具体表现是教师只单一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二是教学设计粗,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且以讲解式为主。

三是教学过程虚,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初中生活动时间较少或者教学活动设计单一。

四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课堂上存在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

五是学生参与演示有效太少,学生有效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六是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

七是缺少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实践。

如此种种存在与教学当中的问题,一方面对课堂有效性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的宣传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让部分人对有效性教学的概念认识愈加模糊。

另一方面,似是而非或者说是浅尝辄止的“四不像”有效教学已经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最重要的是极少的实践运用已经削弱了化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的魅力,更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厘清学术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对化学的现象,化学的事实经过进行一定比较并综合分析,归纳出事实,类比要点,抽象相关的理性科学知识,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主要针对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

新课程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

新课程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然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

本人认为如何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才是当前我们这些基层教师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现就本人在化学课堂中的一些有效教学尝试与诸位共享。

一、何谓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有效“讲授”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

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

例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抽象的知识及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通过学生探究讨论,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这样费时、费力、费神还不算,而最终学生获得的顶多是一些表层的东西。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可通过活动探究,哪些知识要通过教师教授,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把握好分寸,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有效“提问”和“讨论、思考”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都是有限和零碎的或者说是辅助性的,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互动”的状态。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教学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有效教学理念产生于上世纪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

这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行为主义理念和实用主义理念。

有效教学是基于教学规律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化学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化学;导入有效教学是以教学规律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构思设定目标展开有效的教学训练,有效教学这一科学教学方法能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成果,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

有效教学的理念来源于上世纪末的教学科学运动,并且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良好验证。

此后,便得到了各国教育学家的重视,并被加以推广和发展。

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化学这一学科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遵循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导和初中化学教学课程的教学规律,提高时间利用率,以较少投入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及其化学素养。

本文基于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的措施。

一、有效课堂导入化学有效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

有效课堂导入,不仅能促进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立足于化学教材,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提高课堂导入的前提。

为了提高课堂导入的效率,应在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根据学生对相应的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设计导入形式。

例如,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第一节《化学与能源》的导入,笔者为了增加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在分析学生知识背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多媒体情境导入。

从燃烧的煤炭炉子到奔驰的汽车,再到屋顶上的太阳能面板,让学生总结来自身边的能源。

学生一下子总结了很多,如太阳能、地热能、电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

接着继续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化学知识,自主探究哪些是跟化学有关的能源,一下子就把这节课的难点铺开。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研究与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研究与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研究与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践探究教学策略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1. 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的意义实践探究教学是一种主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掌握重要的实验技能,并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践探究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的实施为了有效地实施实践探究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设计课前预习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布置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2) 进行精心设计的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与实践探究相关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实验、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 探究性学习项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的效果实践探究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

其次,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了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再次,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实践探究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实践探究教学策略的应用案例——“溶液的浓度计算”:(1) 案例描述:教师设计了一个以“溶液的浓度计算”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学生需要根据溶液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化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往往感到困惑和无趣。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利用实验引发学生兴趣利用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化学反应,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进行中和反应的示范实验。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亲手进行试剂的配制、反应物的混合,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或产物的生成,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二、启发学生探索和实践除了实验,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溶液的浓度时,可以给学生准备10%、20%、30%等浓度的溶液,并让他们观察不同浓度溶液的性质和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深入理解溶液浓度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PPT、实物模型、动画等工具,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离子键和共价键时,可以通过动画展示离子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键的本质和形成原理。

四、启发性提问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理。

例如,在讲解化学平衡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平衡反应的条件、影响平衡的因素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五、巧妙设计互动游戏互动游戏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

通过分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化学元素周期表时,可以设计一个元素周期表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图的方式加深对元素周期的理解。

六、设置案例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情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意义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中,由于某些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缺乏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认识,而导致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

因此本文根据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具体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化学课堂初中策略研究
A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Effective Class Teach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Ma Tiangang
Abstract In curriculum reform,due to the some teachers 'lack of systematical,overall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chemistry class teaching is not efficient.In accor -danc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effective teaching and students 'effective learning,as well as the teaching idea of the new curriculum,this paper proposes concrete and practical strategy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chemistry class teaching.
Key words effective teaching;chemistry class;junior middle school;strategy research
Author 's address Ping 'an Middle School in Zhangjiachuan County of Tianshui City,741500,Tianshui,Gansu,China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形成好的教学过程。

课堂上,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启发,公式推导精彩,理论运用到位,举例恰如其分,就能使学习变得快乐有趣、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有效的教学过程的生动写照。

正是这种教学过程,给予了学生心灵的启迪,精神的升华。

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学习,培养了能力、扩展了视域,增强了信心、蕴育了不断创新的意识。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为了使学生的更好发展,教师应当运用教育教学规律,运用整体性的观点、系统论的方法、最优化的理论来研究教学过程,考察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好的教学过程最优功能。

1初中化学课提问行为策略
提问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手段,但并不是避免课堂毫无生气和活力、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也不是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发问使其难堪,进而对其批评、惩罚的管理手段措施。

相反,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学生成绩的有效手段。

有效的提问策略通常有:①提问具有针对性。

从教学目标出发熟练选择合适的问题。

②程序性问题。

在教学中有许多问题与课堂的管理、方向的澄清、修辞的需要有关。

这些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寻求学生想法时的时间上的一点补白。

例如:谁还有问题吗?你们准备回答好下一个问题了吗?有谁愿意回顾一下我们计划要做的事情?谁能做一个总结?③反思性或思辨性问题。

反思性问题是没有结论的,而且它需要高层次的思考过程。

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一个反思性问题没有什么唯一的标准答案。

反思性问题则经常与批判性思维和制定决策相关联,它需要多方面的和对每个结果的考虑。

反思性思考通常包括这样一些心理过程如分析、综合、运用和评价。

例如:(1)高聚物的制取,通常采取什么方法?高聚物的优点与缺点是什么?(2)有机推断题的解法有规律吗?(3)解完一道题后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更简便的方法?
2初中化学课重视图像图景的策略
不同的信息会对大脑皮层不同的部位产生相应刺激作用,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像形成概念,逻辑推理,数学计算和演绎等,主要处理文字信息;而大脑右半球占优势的是形象思维,形成空间知觉,主要处理图形信息。

我们在学习中把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交替传送到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和抑制中心在左、右半球交替出现相互补充,人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锻炼提高。

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是通过图像图景教学,建立情景—模型的有机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

(1)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构建化学理论模型。

(2)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过程的基本训练。

解决问题思维过程大致分为六步,即审题→信息→抽象→寻找规律→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大致过程是先从问题中提取出有关的文字信息,将其概念化、代码化、简单化。

其次建立情景,运用图形信息帮助理解,建立各信息之间的联系。

通过审题、画图,建立联系,使问题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使图像成为思维的载体。

实际上由文字到图形的思维跨度非常大,当学生问问题时,教师无意中画出的图形,会使学生的问题立即得到解决,说明图像的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法指导上,应重视图像图景的教学。

教会学生如何审查题意、提取文字信息、综合信息、提取图像信息、画出图景。

学习过程应注意从易到难,逐渐提高思维能力,这一过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画图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会学生变“化学”为“画”学。

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建立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的联系,使学生能从静态图景中发散联想到动态变化过程,从动态过程看到瞬时的状态图景。

化学平衡概念与平衡图像的训练就是很好的范例。

要不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建立正确模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中化学课营造课堂情境的策略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反应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随着科学知识的习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情绪体验,它是学习有效性的灵魂,也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如下例:学生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教师让学生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学生根据钠与铜的金属活泼性顺序迅
速写出:2Na+CuSO4=Na2SO4+Cu,
接下来,教师安排了一个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6-0116-02
116
个实例中,教师设计了两个认知应用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知识应用的疑惑: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是作为活泼金属置换出铜,还是作为碱金属单质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从而引起了新的学习探究活动。

有效的教学过程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某学科时,总是带有一定情感的,而且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给予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给予忽略和抹杀。

4运用合理的问题表征和问题解决策略
许多教师喜欢使用通用公式和化学式,用标准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缺乏对问题细致和深入的推理、分析、判断。

针对这种在化学学习中学生过于依赖于通式算法来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概念本身理解的现状,已有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专题性探讨。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口诀”、“顺口溜”或者“解题标准步骤”等就是一种误区。

研究表明,这些通过“记忆术”、“口诀”、“通式算法”等来帮助学生记忆、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实在形式上一定程度地有助于学生思维,它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平台,使思维有了依托方式,从而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情感被逐渐地磨灭消失。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面前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表征。

问题表征是学生通过审题认识并了解问题结构,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相关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对要解决问题的完整的印象。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做:(1)尽可能以外在形式表征问题,有意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充分注意到教师的表征方式,进行有意或无意地模仿,从而学会应用;同时也让学生暴露其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进行外在表征的习惯。

(2)经常对学生进行重构问题表征训练,即对于同一个问题,以多种形式来进行表征。

进行表征训练时,还要注意让学生之间多交流,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表征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参考文献
[1]文喆.改进教师工作方式,促成学生有效学习[J].人民教育,2006(5):5-10.
[2]王德勋.自主学习新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4(2):45-48.
[3]陈建翔.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5-56.
编辑胡俊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