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 PPT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 PPT
解毒除瘟,清热止痢,祛风通痹。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煎汤内服,用量1~3克。用治外感发热、热病烦躁、泄泻痢疾、负湿热痹。
11
中药大全展示
名称
来源
临床应用
功效与作用
乌药 wuyao。
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块根。
9

功效与作用
红景天 hongjingtian
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 Thoms.)H.Ohba的干燥根和根茎。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清肺止咳。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供应保障能力尚待强化
16
中药行业的发展
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水平不仅与中药工业快速发展严重不适应,甚至大幅落后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20-30年。[文件](1)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场化、合作社开始发展,中药工业企业开始建设[文件]原料基地,现代中药农业企业起步发展,但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交易为主。(2)规范化水平不高。按GAP严格实施规范化生产的基地不到中药材生产面积的10%。(3)产地初加工水平落后。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极度匮乏,产品质量难追溯。[文件](4)科技水平还很落后。良种推广率不足10%,良种繁育基本还是20世纪50-60年代农业的“自繁自用”;施肥、灌溉、植保等环节还处于主要依赖传统经验阶段,大部分种植药材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种类、量、时期,对水分需求量、时期特点不清楚。机械化刚刚起步,播种、除草、采收、清洗、干燥大部分环节依赖手工操作。
生产水平相对落后
17
中药行业的发展
中药材交易处于从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过渡的阶段。(1)传统中药材市场产品、交易方式落后,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突出。(2)流通环节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屡屡出现,部分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市场信息扭曲失真,生产与需求的协调、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3)新兴电子商务刚刚起步,交易规范、标准缺乏。

中国传统文化与医药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与医药PPT课件

老子,又称老聃、 李耳?, 春秋时期楚 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 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人,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存 世有《道德经》(又称 《老子》)。其学说对 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 影响。
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他认为,天地 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关于道生万物的过 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说:“道之为 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 中有物。”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归结起来, 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道是先于天地的 混成之物;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道无形无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易经》 《易经》原名《易》、《周易》,汉代 人统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 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易” 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所以有 人认为《周易》是周人筮占材料的总结。 汉代以后的人所说的《周易》,包括“ 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 解释。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 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 ”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 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近 代,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 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物,足以证明《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 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 说”,所据不一。
三、传统文化对医药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医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中华 民族的医药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伴随 着中华民族的产生、繁衍、发展、成长。是民族文化 的一朵奇葩。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学PPT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学PPT

中医药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发展前景
科技创新为中医药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深入挖掘中医药 学的科学内涵和价值。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进一步优化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提高中药制剂 的疗效和安全性。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更好地整理、分析和传承中医药学宝 贵的知识和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中医药学的重要性
01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预防 和治疗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03
总结词:传承发展
04
详细描述: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 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悠久历史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代 以来就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和智慧。
01
03
详细描述: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医 药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为
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04
总结词:现代发展
02
CATALOGUE
详细描述:中医药学是基于古代哲学思想和长期医疗实 践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 证论治,注重人体内外的平衡和谐。
详细描述:中医药学主张采用天然药物、针灸、推拿等 自然疗法手段来治疗疾病,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理身 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详细描述:中医药学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推拿按摩是中医药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手法按 摩、揉捏、拍打等手段,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气血循 环和新陈代谢,对于缓解疲劳和康复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PPT

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PPT

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需要借助多学科的力 量,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以拓展 中医药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国内发展
中医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
国外传播
中医药在国际上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引进和 应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逐 渐增多,促进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 发展。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中医药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内外专家学者就 中医药的理论、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
标准制定
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和标准化进程,保障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合作项目
开展中医药的合作项目,如联合科研、临床试验、教育培 训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国际竞争激烈
国际上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 护不够,导致一些核心技术和 秘方被盗用或流失。
标准不一
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中医药 的标准和规范不够统一,影响 了其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应用

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政策支持
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中医药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需求增长
文化传播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传播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国 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发 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05
中医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 展望
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挑战
传承断层
随着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逐渐 逝去,一些独特的诊疗技术和
秘方面临失传的风险。

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PPT

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PPT

预防为主
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提倡“治未病”,通过调 理身体状态来预防疾病的 发生。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以中药材为主要治疗手段 ,根据患者的证候和体质 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剂和 药物。
非药物治疗
包括针灸、推拿、拔罐、 刮痧等,通过刺激经络和 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 平衡。
食疗与养生
强调饮食调理和养生保健 的重要性,提倡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健康生活方式。
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的医学 智慧和经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如中药名称、中医典 籍、中医养生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 进步做出了贡献。
高血压
中医药通过整体调节,改善人体内环境,缓解高血压症状,降低 血压波动。
糖尿病
中医药通过综合治疗,调节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症状,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关节炎
中医药通过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治疗措施,缓解关节炎疼痛,改 善关节功能。
中医药在康复和保健领域的应用
养生保健
01
中医药通过食疗、按摩、针灸等手段,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
03 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方式
文献整理与出版
系统整理中医药古籍、文献,推 动其数字化保存和出版,让更多 人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深厚底
蕴。
师承教育
鼓励师承教育模式,通过师徒传承 的方式,培养中医药人才,传承中 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
民间挖掘
深入挖掘民间中医药知识和技术, 整理和传承散落在民间的中医药瑰 宝,保护和抢救濒临失传的中医药 技艺。

(2024年)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2024年)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安全有效。
2024/3/26
18
05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
2024/3/26
19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根据季节、气候 的变化调整生活起居。
阴阳平衡
保持体内阴阳平衡,避免过度偏 颇导致疾病。
形神共养
注重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平衡 发展,形神兼备。
2024/3/26
20
饮食起居有序有节
互补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
增强了疗效
03
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治未病”、“养生保健”等理念,与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5
中医药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
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 化课件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 中医药基本理论 • 中药与方剂 • 针灸与推拿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 • 中医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
影响
2
01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2024/3/26
3
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远古时期
9
辨证论治原则
2024/3/26
01
四诊合参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收集病情资料。
02
辨证论治
根据病情资料,分析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盛衰 ,确定治疗方法。
03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发病时间、地域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养生之道ppt课件

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养生之道ppt课件

太极拳
太极剑

林 功 夫
中医药学养生方法
饮食养生
不不救安
明知疾身
药食之立
性宜道本
者者惟必
不缺在需
能乏于于
以以药食
扁 鹊
除全,, 病生
。,
--
中医药学养生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习惯 药食两用 饮茶养生
中医药学养生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习惯
陈立夫〔101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多食果菜,少食肉类;物熟始食,水沸始 饮……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学的养生观
养生应注重调摄精神
不良的精神情志活动可减弱人的抗病才干, 干扰脏腑气血的机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引 发疾病,加速病症恶化
<吕氏春秋·展数>: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淮南子>: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嵇康·<养生论> :故须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中医学的养生观
养生防患乃医学之要道 中医学以为人的“天年〞,即正常寿命延 续的时间
大约在100-120岁
<内经>提出 “春秋皆度百岁〞的长寿境界 <灵枢·天年>:“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乃 得终。〞并详细论述了各个阶段的生理、体态、 行为和性情等方面的特点
中医学的养生观
养生防患乃医学之要道
唐代名医王冰在注释<内经>时说:“度百岁, 谓至一百二十岁也。〞
中医学的养生观
养生应注重调摄精神
庄子·<庚桑楚>篇中指出: 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容易扰乱人的意志; 容、动、色、理、气、意六者,容易束缚人的心灵; 恶、欲、喜、怒、哀、乐六者,容易影响人的品德; 去、就、取、予、知、能六者,容易阻塞人的大道。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那么正,正那么静,静那么明, 明那么虚,虚那么无为而不为也。〞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ppt课件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ppt课件

作用机制是由于汞离子能和病菌呼吸酶中的硫氢
基结合,使之凝固而失去原有活动力终致病原菌
不能呼吸趋于死亡
硝酸汞与水分解而成酸性溶液,对人体组织有缓
和的腐蚀作用,可使病变组织与药物接触面积的
蛋白质凝固坏死,逐渐与健康组织分离而后脱落,
产生了所谓“祛腐 ”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23来自教对中医药的影响医学理论
完整版ppt课件
19
道文化对中医治疗思想的影响
道学中的“德”就是 以“中和”为基本特征, “中”、“和”二字的含义相通。 《老子》:多闻善变 ,不如守中 (第五章)
道 ,中之用也,或不盈 (第四章) 知常为和、和之至…… 万物法自然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庄子》:和之以为天倪、游心乎德之和、以和为量
完整版ppt课件
20
道文化对中医治疗思想的影响
中医和法的概念,最初由清·成无己《医学启源》 提出,专门针对少阳证,特指小柴胡汤而言。
少阳证半表半里,正邪相争,非汗下所宜,唯有和 解一法乃为“正道”。
后世医家又将其拓展为治疗肝脾、胆胃、肠胃、寒 热、虚实、表里等不和证,是对和法的发展。
广义和法:组方遣药的原理
大寒生手所可石己不常疥服
须暑冷足以服在事安患癣石
服,,温常五身不,,温,
。不举暖须石中康兴 疫庶
著措,服也,,居 疟事
诸轻骨石。万生常 疾不
病便髓, 事子恶 ,佳
完整版ppt课件
22
道文化对药物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科学证明,升丹化学成分主要为汞化合物 ,
如氧化汞、硝酸汞等 ,红升丹中还含有氧化铅。
汞化合物多含有毒,能杀菌,起消毒作用,药理
完整版ppt课件
11
★汉字---中医药文化的载体

2024中国传统医药文化ppt优质课件

2024中国传统医药文化ppt优质课件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ppt优质课件•引言•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概述•中药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知识•传统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总结与展望01引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提高人们对传统医药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目的和背景中药的基本知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现代应用和发展课件内容概述0103020405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02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概述定义传统医药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发展的,以中医药学为核心,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总结。

特点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强调预防为主,重视养生保健;实践经验丰富,疗效确切。

远古时期,人们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

起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出现了《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

形成阶段秦汉以后,中医药学不断得到发展,涌现出张仲景、孙思邈等著名医家,以及《伤寒杂病论》、《千金方》等重要著作。

发展阶段近现代以来,传统医药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逐渐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传承与创新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方式,将传统医药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

建立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医药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潜在价值。

加强与国际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传统医药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传承教育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03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的分类根据药物性质及功效,中药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等。

中药的功效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如解表散寒、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消食化积、驱虫止痒等。

不同药物可针对不同病症进行治疗。

中药的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特定工艺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等步骤。

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PPT

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PPT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各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心主血 脉,肺主气,脾主运化等。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它连接着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
病因病机理论
六淫七情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的六淫(风、寒、暑、湿、燥 、火)和内部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有关 。
随着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逐渐逝去,一 些独特的诊疗技术和秘方可能面临失传
的风险。
国际化难题
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西方医学的 竞争和排挤,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和
接受。
信任危机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的争议和质疑声 不断,导致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度有 所下降。
政策支持不足
在现行医疗体制下,中医药的特色和 优势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政策支 持力度有待加强。
D
方剂组成与配伍原则
君药
针对主症或病因的核心药物,起主要 治疗作用。
臣药
辅助君药,增强疗效或针对次要症状 的药物。
佐药
协助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于消除 或缓解君药与臣药的烈性,或针对兼 症的药物。
使药
引导药物到达病所的药物,也有调和 药性的作用。
常用中药与方剂介绍
四君子汤
六味地黄丸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 是治疗脾胃气虚的基础方,也是补气剂的 代表方。
05 中医药文化内涵与价值
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思考
01
02
03
整体观念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 机整体,各个器官相互关 联、相互影响,治疗需综 合考虑。
辨证施治
根据个体差异、病情变化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强调个体化治疗。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ppt课件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ppt课件

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师徒传承、经典著作等方式不断传承发 展。
传统文化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中医药中 得到广泛应用。
2024/2/29
18
中医药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01
02
03
医学体系
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医学体 系,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 要地位,为中华民族的繁 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14
中医药的诊疗方法与特色
四诊法
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药配伍
君臣佐使的用药原则及药物七情配伍 关系
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进 行辨证的方法
2024/2/29
15
中医药的诊疗方法与特色
针灸疗法
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治疗疾病的 方法
推拿按摩
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以调 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方法
元明清时期
文化保守,戏曲、 小说成为主要文学 形式。
8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和谐精神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和谐。
中庸精神
主张折中调和,追求平衡与稳定。
包容精神
兼收并蓄,尊重多元文化。
2024/2/29
9
03
中医药文化概述
2024/2/29
10
中医药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有助于推动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 传播和应用,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的起源 周易简介 《易经》中固有的医学思想 《易》医关系
中医药与周易
易经的起源
《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 《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传说伏羲氏时期,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 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 氏根据“图”、“书”画成八卦
张其成,原名张其枨,1959年生,安徽歙县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 药大学教授,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兼任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客座教授、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 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周 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专著:《易道:中华文化主干》《易符与易图》《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 医》《象数易学》《守护生命——中国养生文化》《阳阳五行——从哲学到医 学》;主编有:《易学大词典》《易经应用大百般科》《医易文化与应用》 《医古文》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易经的起源
中医药与周易
《易传》解释说:古有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 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之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的起源
中医药与周易
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年-公元前1117年)史 称西伯,是商末周族的领袖,他广施仁德,礼贤下 士,发展生产,深得人民的拥戴。 引起商王纣(后称殷纣王)的猜忌和不满,昏庸残暴的 纣王听信谗言,将姬昌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羑里 城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周易》一跃而为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首要代表作
易经的起源
中医药与周易
每一种文化的“根”都是巫术
北京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坤
中医药与周易
周易简介
《周易》--“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美称, 要旨:指导人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 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易经的起源
中医药与周易
《周易》原本是一部卜筮书籍,那自然都是主 管卜筮事务的官员所创造和撰著
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将《周易》演化为一部哲学 书籍,用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易传》
中医药与周易
易经的起源
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们熟读《周易古经》,创作《周 易大传》,把蕴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提升上来,并且发 挥得淋漓尽致,使《周易》成为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类的 充满伟大哲理的书,标志着哲学从神学中脱胎而出的人 类新觉醒
周易简介
卦画--卦的符号
乾—卦名:卦画六个符号皆为阳,故乾有刚健之义 卦辞(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 ): 元亨利贞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中医药与周易
周易简介
历代易学家大抵分为“象数”及“义理”两派: “象数派”--以《易》象(八卦的众多卦象,比如, 乾为天,坤为地之类)及《易》数(阴阳奇偶之数, 比如,1,3,5为阳,2,4,6为阴)来作为解读 《周易》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哲理 “义理派”--主阐明《周易》的哲学思想,不很看 重于象数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指导人们和 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 《易经》成书于商末周初,传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 卦辞,周公旦作爻辞 《易传》相传为春秋末期的孔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 战国时期或秦、汉间的作
中医药与周易
周易简介
《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 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 “卦” 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 《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 《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 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 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等诸 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 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 乃得为大医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中医药与周易
汉代的易学者,“象数派”为主 魏晋以后,“义理派”为主 清朝时,“象数派”又占上风
周易简介
孔子曾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 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 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周易简介
17世纪德国大赖布尼兹哲学家兼数学家: 微积分和二进位(二元式)
•我的不可思议的发现,就是六千多年前中国伏羲 氏,古代文字秘密发现 •易图真是宇宙间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
中医药与周易
周易简介
八卦: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 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 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叫经卦或单卦
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 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 其卦名同单卦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与周易
内容提示: 易学与中医药的渊源
要求: 了解中医药对易学经典内容批判吸收
学医而不学易的人,必定思路狭窄,不能从宇宙大道上把 握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而只知易不知医的人,必定满 足于玄学空谈,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由于不能在身体上有 所体证,因而对天地大道的把握也必定不够深刻全面。只 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弥补各自的不足, 否则就会错过一生珍贵的时光。
易经的起源
中医药与周易
伏曦八卦图(先天图)
标准的文王八卦图,又名后天八卦图
中医药与周易
易经的起源
易字的由来
许慎《说文解字》解“易”原为蜥蜴之类爬行动物;或谓 “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易纬·乾凿度》解“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 《系辞传》解“生生之谓易”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以日月解“易”,主张“日月为易” 认为“易”在字源上与天象存在密切关系 《国语·晋语》:“子常易之”注“易,变也” 《左传》昭元年“子常易之”注“易,尤反也”,反亦改变 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