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已知圆的半径为5,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3,那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A. 直线与圆相离B. 直线与圆相切C. 直线与圆相交D. 直线在圆内答案:C解析: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可以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2. 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A. C = 2πrB. C = πr²C. C = 2rD. C = rπ答案:A解析:圆的周长公式是C = 2πr,其中C表示周长,r表示半径。

二、填空题1. 半径为7的圆的面积是 __________。

答案:153.94解析:圆的面积公式是A = πr²,将半径7代入公式得A = π ×7² ≈ 153.94。

2. 如果一个扇形的半径为10,圆心角为30°,那么它的弧长是__________。

答案:5π解析:弧长公式是L = θ × r,其中θ为圆心角(以弧度为单位),r为半径。

将圆心角30°转换为弧度是π/6,代入公式得L = π/6× 10 = 5π/3 ≈ 5。

三、简答题1. 描述圆的切线的性质。

答案:圆的切线在圆上某一点处与圆相切,且与过该点的半径垂直。

解析:圆的切线是一条直线,它恰好在一个点上与圆接触,并且这个接触点处的切线与从圆心到接触点的半径形成90°的角。

四、计算题1. 已知圆的半径为8,求圆的面积。

答案:圆的面积为200π。

解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A = πr²,将半径8代入公式得A = π × 8² = 64π ≈ 200π。

2. 已知圆的直径为20,求圆的周长。

答案:圆的周长为20π。

解析:圆的周长公式是C = πd,其中d为直径。

将直径20代入公式得C = π × 20 = 20π。

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B.若有一点在圆外,则该点到圆心 距离不小于
C.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不大于
D.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可以大于
8.已知⊙O和直线l相交,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10cm,则⊙O的半径可能为().
A.10cmB.6cmC.12cmD.以上都不对
9.已知 的半径为 ,点 不在 内,则点 到圆心 的距离 满足()
详解】解:连接 , ,作 于点 ,
∵ 的半径为 ,则 的内接正八边形的中心角为: ,
∴ ,
∴ ,
∴ 正八边形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题目中没有作出边心距求面积是解答本题的亮点,难度一般.
15.正多边形的一个中心角为 度,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________度.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8 小题 ,共计60分 ,)
21.作一个圆,使它经过已知点 和 ,并且圆心在已知直线 上.
(1)当直线 和 相交时,可作几个?
(2)当直线 和 垂直但不经过 的中点时,可作出几个?
(3)你还能提出不同于(1),(2)的问题吗?
22.如图,过圆锥 顶点 和底面圆的圆心 的平面截圆锥得截面 ,其中 , 是圆锥底面圆 的直径,已知 , ,求截面 的面积.
5. 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且∠ABC=70°,则∠AOC的度数是( )
A. 35°B. 140°C. 70°D. 70°或140°
6.在⊙O中, 所对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5cm,则 的长为()
A. B. C. D.
7.关于半径为 的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有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为 ,则该点在圆外
A. 个B. 个C. 个D. 个
3.正六边形半径为 ,则它的边长、边心距、面积分别为()

小学圆形测试题目及答案

小学圆形测试题目及答案

小学圆形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A. 5厘米B. 15厘米C. 20厘米D. 25厘米答案:A2.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rB. C = 2πrC. C = πdD. C = 2πd答案:B3. 一个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A. 3厘米B. 4厘米C. 5厘米D. 6厘米答案:B4. 圆的面积公式是?A. S = πr²B. S = 2πrC. S = πd²D. S = 2πd答案:A5. 一个圆的直径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它的面积会增加到原来的多少倍?A. 2倍B. 4倍C. 8倍D. 16倍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7厘米,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厘米。

答案:147. 圆的周长是62.8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答案:108. 一个圆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答案:49. 圆的周长是31.4厘米,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厘米。

答案:1010. 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113.04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计算半径为8厘米的圆的周长。

答案:周长= 2πr = 2 × 3.14 × 8 = 50.24厘米12. 计算直径为14厘米的圆的面积。

答案:面积= πr² = 3.14 × (14/2)² = 153.86平方厘米13. 一个圆的周长是43.96厘米,求它的半径。

答案:半径 = 周长/ (2π) = 43.96 / (2 × 3.14) = 7厘米14. 一个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求它的直径。

答案:直径= 2 × √(面积/ π) = 2 × √(78.5 / 3.14) = 10厘米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一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圆综合训练(单元测试)-数学 六年级上册

圆综合训练(单元测试)-数学  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六上圆综合训练(四)一、填空题1.若一个外圆的直径是16厘米的环形铁片,它的内圆半径是5厘米,则它的面积是()2.从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 已知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厘米和3厘米,那么,他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4. 圆周率π是一个()小数.5.一根绳子将两个相同的瓶子捆在一起,正好捆了两周。

一个瓶子的半径是 5cm,这根绳子长()厘米。

二、选择题1. 把一个圆对折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样对折两次,两条折痕的交点是这个圆的()A.半径B.圆心C.直径D.圆周率2. 计算半圆的周长公式是()A..πrB.πr+2rC.2πr3. 车轮转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车轮的()A.周长B.直径C.面积D.都不是4. 画一个周长是15.7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在直尺上量取()厘米的距离.A.15.7B.5C.3.14D.2.55. 一个半圆,半径为r,直径为d,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A.πd÷2B.πr+dC.(πd+d)÷2三、判断题1.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2.要画一个直径是8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分开的距离应该是8厘米()3.半圆的周长大于圆周长的一半。

()4.两个圆的直径相等,它们的半径也一定相等;()5.圆上任意两点连成的线段中,直径最长;()四、解答题1.如图是一个直角梯形的街心花园的平面图,空白部分是健身场地,阴影部分打算铺上草坪.如果每平方米草坪按95元计算,铺好这块草坪需要多少元?2.圆形铁片的直径是10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 一根铜丝长12.56米,正好在一个圆形线圈上绕满50圈,这个线圈的半径是多少厘米?4.在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周长多少分米?5.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70厘米,如果每分钟转100圈,通过一座1099米的大桥需要多少分钟?6.长方形长3cm,宽2cm,在长方形中挖去一个最大的圆,求剩余部分的面积。

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5)在同圆中,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但同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不一定相等,正确;
故(2)(5)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径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9.如图,已知AB、AD是⊙O的弦,∠B=30°,点C在弦AB上,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D,∠D=30°,则∠BAD的度数是()
6.如图,以半径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顶点A,D在x轴上,则点C的坐标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连接OC.
∵∠COD=60°,OC=OD,
∴△COD是等边三角形,
∴OC=OD=2.
设BC交y轴于G,则∠GOC=30°.
在Rt△GOC中,∵∠GOC=30°,OC=2,
(1)请直接写出旋转角的度数;
(2)若BC=2 ,试求线段BC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所扫过部分的面积.
23.已知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于D,BC于E,连接ED.
(1)求证:ED=EC;
(2)若CD=3,EC=2 ,求AB的长.
24.如图,D是△ABC外接圆上的动点,且B,D位于AC的两侧,DE⊥AB,垂足为E,DE的延长线交此圆于点F,BG⊥AD,垂足为G,BG交DE于点H,DC,FB的延长线交于点P,且PC=PB,
(1)求证:DC是⊙O 切线;
(2)若⊙O半径为4,∠OCE=30°,求△OCE的面积.
20.如图,在△ABC中,∠ACB=90°,经过点C的⊙O与斜边AB相切于点P,AC=8,BC=6.
(1)当点O在AC上时,求证:2∠ACP=∠B;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圆》单元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弧AB的长度=弧CD的长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弧AB的度数等于弧CD的度数;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弧CD所对的圆心角;弧AB和弧CD是等弧;弧AB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等于弧CD所对的弦的弦心距.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是直线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的半径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点在外B. 点在外C. 直线与一定相切D. 若,则直线与相交3.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2,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3的点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在中,已知,是圆周上的一点,则为()A. B. C. D.5.如图,正六边形内接于圆,圆的半径为,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和的长分别为()A. 、B. 、C. 、D. 、6.高速公路的隧道和桥梁最多.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若它的形状是以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路面米,净高米,则此圆的半径A. 米B. 米C. 米D. 米7.已知和三点、、,的半径为,,,,经过这三点中的一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相交,这个点是()A. B. C. D. 或8.如图,,是的直径,的半径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则与围成的新月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A. B. C. D.9.如图,已知:是的直径,、是上的三等分点,,则是()A. B. C. D.10.如图,点,,在上,点在圆外,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DB. ∠C<∠DC. ∠C=∠DD. ∠C=2∠D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1.在,,,,点是的外心,现在以为圆心,分别以、、为半径作,则点与的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12.如下图,在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交小圆于和两点,,,则长为________.13.已知:如图,为半的直径,、、为半圆弧上的点,,,则的度数为________度.14.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顶点、在一个半径为的圆上,顶点、在圆内,将正方形沿圆的内壁逆时针方向作无滑动的滚动.当点第一次落在圆上时,点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15.已知中,,,,直线过点且与平行,若以为轴将旋转一周,则所得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不求近似值)16.如图,已知是的直径,为弦,度.过圆心作交于点,连接,则________度.17.如图,的边位于直线上,,,,若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地旋转,当第次落在直线上时,点所经过的路线的长为________(结果用含有的式子表示)18.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点、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顺着圆柱侧面绕圈到,求棉线最短为________.19.以矩形的顶点为圆心作,要使、、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外,如果,,则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20.如图,在中,是弦,,,那么圆心到的距离是________,弦的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60 分)21.一圆柱形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为,水面宽为.由于天气干燥,水管水面下降,此时排水管水面宽变为,求水面下降的高度.22.如图,在中,弦、于点,且.求证:.23.如图,在中,,,求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24.已知:如图,的外接圆,弦的长为,,求圆心到的距离.25.如图,已知为的直径,是弦,于,于,.求证:;求证:;若,,设,求值及阴影部分的面积.26.如图,内接于,,,.求的度数;将沿折叠为,将沿折叠为,延长和相交于点;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若,,求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弧AB的长度=弧CD的长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弧AB的度数等于弧CD的度数;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弧CD所对的圆心角;弧AB和弧CD是等弧;弧AB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等于弧CD所对的弦的弦心距.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分析】由在同圆或等圆中,的长度=的长度,根据弧长公式得到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再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以及它们对应的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则另外两组量也对应相等,即可对选项进行判断.【详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的长度=的长度,∴弧AB和弧CD所对的圆心角相等,∴的度数等于的度数;∴和是等弧;∴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等于所对的弦的弦心距.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以及它们对应的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则另外两组量也对应相等.在圆中经常利用此结论把圆心角、弧、弦之间进行转化.2.、是直线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的半径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点在外B. 点在外C. 直线与一定相切D. 若,则直线与相交【答案】D【解析】【分析】由P、Q是直线l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OP=5,⊙O的半径为5,可得点P在⊙O上,直线l与⊙O相切或相交;若OQ=5,则直线l与⊙O相交.【详解】∵OP=5,⊙O的半径为5,∴点P在⊙O上,故A错误;∵P是直线l上的点,∴直线l与⊙O相切或相交;∴若相切,则OQ>5,且点Q在⊙O外;若相交,则点Q可能在⊙O上,⊙O外,⊙O内;故B、C错误.∴若OQ=5,则直线l与⊙O相交;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题关键.3.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2,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3的点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垂径定理计算.解答:解:如图OD=OA=OB=5,OE⊥AB,OE=3,∴DE=OD-OE=5-3=2cm,∴点D是圆上到AB距离为2cm的点,∵OE=3cm>2cm,∴在OD上截取OH=1cm,过点H作GF∥AB,交圆于点G,F两点,则有HE⊥AB,HE=OE-OH=2cm,即GF到AB的距离为2cm,∴点G,F也是圆上到AB距离为2cm的点.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了垂径定理求解,注意圆上的点到AB距离为2cm的点不唯一,有三个.4.如图,在中,已知,是圆周上的一点,则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画出图形,然后在优弧上取点D,连接AD,BD,根据圆周角的性质,即可求得∠ADB的度数,又由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CB的度数.【详解】如图:在优弧上取点D,连接AD,BD,∵∠AOB=100°,∴∠ADB=∠AOB=55°,∵四边形ADBC是⊙O的内接四边形,∴∠ADB+∠ACB=180°,∴∠ACB=12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与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及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5.如图,正六边形内接于圆,圆的半径为,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和的长分别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连接OC,OD,∵正六边形ABCDEF是圆的内接多边形,∴∠COD=60°,∵OC=OD,OM⊥CD,∴∠COM=30°,∵OC=6,∴OM=6cos30°=3,∴=2π故选D.考点:1.正多边形和圆;2.弧长的计算.6.高速公路的隧道和桥梁最多.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若它的形状是以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路面米,净高米,则此圆的半径A. 米B. 米C. 米D. 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可知AD的长,设半径为r,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r的值即可.【详解】∵CD⊥AB,∴由垂径定理得AD=6米,设圆的半径为r,则OD2+AD2=OA2,即(9-r)2+62=r2,解得r=米.故选B.【点睛】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根据题意构造一个由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7.已知和三点、、,的半径为,,,,经过这三点中的一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相交,这个点是()A. B. C. D. 或【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O的半径为3,OP=2,OQ=3,OR=4,可以知道点P在圆内,点Q在圆上,点R在圆外,因而这三点中P的一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O相交.【详解】∵的半径为,,,,∴Q点在圆上;R点在圆外;P点在圆内,∴经过P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O相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准确判断P、Q、R三点与⊙O的位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的直径,的半径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则与围成的新月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新月形ACED的面积是圆O半圆的面积-弓形CED的面积,弓形CED的面积又=扇形BCD面积-三角形BCD 的面积,然后依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OC=OB=R,,∴BC=R,)∴新月形ACED的面积=S半圆-(S扇形BCD-S△BCD=-(-)=R2.故选B.【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看出:新月形ACED的面积是圆O半圆的面积-弓形CED的面积,然后逐一求面积即可.9.如图,已知:是的直径,、是上的三等分点,,则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先求出∠BOE=120°,再运用“等弧对等角”即可解.【详解】∵∠AOE=60°,∴∠BOE=180°-∠AOE=120°,∴的度数是120°,∵C、D是上的三等分点,∴弧CD与弧ED的度数都是40度,∴∠COE=8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10.如图,点,,在上,点在圆外,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DB. ∠C<∠DC. ∠C=∠DD. ∠C=2∠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BEC>∠BD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AC=∠BEC,得到答案【详解】如图:连接AE,∵∠BEA是△ADE的外角,∴∠BEA>∠D,∵∠C=∠BEA,∴∠C>∠D,故A选项正确,则B、C、错误,∵不确定D点的位置,∴∠C不一定等于2∠D,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应用,掌握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1.在,,,,点是的外心,现在以为圆心,分别以、、为半径作,则点与的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答案】圆外,圆上,圆内【解析】【分析】由点是的外心,可知O为△ABC的外接圆的圆心,因为∠C=90°,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B为外接圆的直径,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B的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知OC的长度,根据半径的长判断点C的位置即可.【详解】∵,点是的外心,∴AB为⊙O的直径,且O为AB中点,∵,,∴AB==5,∴OC=2.5,∵2.5>2;2.5=2.5; 2.5<3,∴以、、为半径作,则点与的位置关系分别是圆外、圆上、圆内.故答案为:圆外、圆上、圆内【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根据圆周角定理确定O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12.如下图,在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交小圆于和两点,,,则长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如图:作OE⊥AB于E,根据垂径定理可知CE=CD,AE=AB,根据AC=AE-CE求出AC的长即可.【详解】如图:作OE⊥AB于E,∴根据垂径定理得:CE=CD=3,AE=AB=5,∴AC=AE-CE=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关键.13.已知:如图,为半的直径,、、为半圆弧上的点,,,则的度数为________度.【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可知∠BOC的度数,即可求出∠AOC的度数.【详解】∵,∠BOE=55°,∴∠COD=∠DOE=∠BOE=55°,∴∠BOC=165°,∴∠AOC=180°-165°=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以及它们对应的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则另外两组量也对应相等.在圆中经常利用此结论把圆心角、弧、弦之间进行转化.14.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顶点、在一个半径为的圆上,顶点、在圆内,将正方形沿圆的内壁逆时针方向作无滑动的滚动.当点第一次落在圆上时,点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设圆心为O,连接AO,BO,AC,AE,易证三角形AOB是等边三角形,确定∠GFE=∠EAC=30°,再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设圆心为O,连接AO,BO,AC,AE,∵AB=,AO=BO=,∴AB=AO=BO,∴△AOB是等边三角形,∴∠AOB=∠OAB=60°同理:△FAO是等边三角形,∠FAB=2∠OAB=120°,∠DAF=120°-90°=30°,即旋转角为30°,∴∠EAC=30°,∠GFE=∠FAD=120°-90°=30°,∵AD=AB=,∴AC=2,∴当点C第一次落在圆上时,点C运动的路径长为=()π;故答案为:()π【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以及弧长公式的运用,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求出旋转角的度数.15.已知中,,,,直线过点且与平行,若以为轴将旋转一周,则所得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不求近似值)【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可求出△ABC的其余边长,表面积为一个圆锥的侧面积+一个圆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按照公式计算即可.【详解】∵Rt△ABC中,∠C=90°,∠A=30°,AB=10,∴BC=5,AC=5,∴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π×5×10+π×52+2π×5×5=75π+50.故答案为75π+50.【点睛】考查圆锥的计算;画出相关图形,判断出表面积的组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如图,已知是的直径,为弦,度.过圆心作交于点,连接,则________度.【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OD,再根据圆周角定理∠DCB=∠BOD即可得答案.【详解】∵OD⊥BC交弧BC于点D,∠ABC=30°,∴∠BOD=90°-∠ABC=90°-30°=60°,∴∠DCB=∠BOD=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圆心角的一半,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17.如图,的边位于直线上,,,,若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地旋转,当第次落在直线上时,点所经过的路线的长为________(结果用含有的式子表示)【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C=1,AB=2BC=2,∠ABC=60°;点A先以B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到A1,再以点C1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到A2,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两段弧长,从而得到点A第3次落在直线上时,点A所经过的路线的长.【详解】∵Rt△ABC中,AC=,∠ACB=90°,∠A=30°,∴BC=1,AB=2BC=2,∠ABC=60°;∵Rt△ABC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的翻转,且点A第3次落在直线l上时,有3个的长,2个的长, ∴点A经过的路线长=×3+×2=(4+)π.故答案为:(4+)π.【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与弧长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旋转的性质与弧长的计算方法. 18.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点、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顺着圆柱侧面绕圈到,求棉线最短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将圆柱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详解】圆柱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用一棉线从A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B的运动最短路线是:AC→CD→DB;即在圆柱体的展开图长方形中,将长方形平均分成3个小长方形,A沿着3个长方形的对角线运动到B的路线最短;∵圆柱底面半径为2cm,∴长方形的宽即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2π×2=4πcm;又∵圆柱高为9πcm,∴小长方形的一条边长是3πcm;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CD=DB=5πcm;∴AC+CD+DB=15πcm;故答案为:15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计算、平面展开--路径最短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此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19.以矩形的顶点为圆心作,要使、、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外,如果,,则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出矩形对角线的长,然后由B、C、D与⊙A的位置,确定⊙A的半径的取值范围.【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下所示:∵AB=CD=5,AD=BC=12,∴AC=BD==13.∵B、C、D中至少有一个点在⊙A内,且至少有一个点在⊙A外,∴点B在⊙A内,点C在⊙A外.∴5<r<13.故答案是:5<r<1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要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根据点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进行判断.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20.如图,在中,是弦,,,那么圆心到的距离是________,弦的长是________.【答案】(1). (2).【解析】【分析】过O作OC⊥AB交AB于C点,根据垂径定理可知OC垂直平分AB,根据OA=OB,∠AOB=120°可求出∠OAB=30°,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即可求得圆心到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求出AB的长.【详解】过O作OC⊥AB交AB于C点,如图所示:由垂径定理可知,OC垂直平分AB,∵OA=OB,∠AOB=120°∴∠OAB=30°∴OC=OA=cm∴由勾股定理可得:AC= =cm∴AB=2AC=5c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60 分)21.一圆柱形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为,水面宽为.由于天气干燥,水管水面下降,此时排水管水面宽变为,求水面下降的高度.【答案】水面下降了米.【解析】【分析】如图:过点O作ON⊥CD于N,交AB于M,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得AM、CN,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M、ON的长,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下降后的水面宽CD为6m,连接OA,OC,过点O作ON⊥CD于N,交AB于M.∴∠ONC=90°.∵AB∥CD,∴∠OMA=∠ONC=90°.∵AB=8m,CD=6m,∴AM=AB=4,CN=CD=3,在Rt△OAM中,∵OA=5,∴OM==3.同理可得ON=4,∴MN=ON-OM=1(米).答:水面下降了1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知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如图,在中,弦、于点,且.求证:.【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可证明,进而证明AC=BD,通过证明即可证明结论.【详解】∵,∴,,∴在与中,∵,∴,∴.【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是解题关键.23.如图,在中,,,求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解析】【分析】由于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出三个扇形的面积和,而三条弧与边AB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三个扇形的面积和,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ABC的面积,然后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C=90°,CA=CB=2,∴AC=1,S△ABC==2,∵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三个扇形的面积和==,∴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三个扇形的面积和=2-,【点睛】本题考查扇形面积,熟练掌握面积公式并明确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是解题关键.24.已知:如图,的外接圆,弦的长为,,求圆心到的距离.【答案】圆心到的距离为.【解析】【分析】连接,,过点作于点,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BOC=60°,进而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知CD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即【详解】连接,,过点作于点,∵,∴.∵,∴是等边三角形,∴,∵OD⊥BC,∴CD=BC=2,∴=,即圆心到的距离为.【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及垂径定理,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关键.25.如图,已知为的直径,是弦,于,于,.求证:;求证:;若,,设,求值及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x=5,.【解析】【分析】(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可知∠ACB=∠AFO=90°,由平行线判定定理即可证明OF//BC;(2)由可知∠CBE=∠FOA,利用,,即可证明;(3)在Rt△OC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根据OC=2OE可知∠OCE=30°,即可求出∠COD的度数,利用扇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面积即可.【详解】证明:∵为的直径,∴又∵∴证明:∵∴∠CBE=∠FOA∵,,∴解:连接.设,∵∴.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解得:,即,∵OC=5+5=10,∴OC=2OE,∴∠OCE=30°,∴,∴扇形的面积是:的面积是:∴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及扇形面积,熟练掌握定理和公式是解题关键.26.如图,内接于,,,.求的度数;将沿折叠为,将沿折叠为,延长和相交于点;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若,,求的长.【答案】(1);(2)见解析;(3).【解析】【分析】(1)连接和,由OE=BC,可知OE=BE,进而可知∠OBE=45°,同理可证∠OCE=45°,即可证明∠BOC=90°,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BAC的度数;(2)由折叠性质可知AG=AD=AF,∠AGH=∠AFH=90°,∠DAC=∠CAF,∠BAD=∠BAG,由∠BAD+∠DAC=45°,可证明∠GAF=90°,即可证明四边形AFHG 是正方形;(3)由折叠性质可知,;由(2)可知∠BHC=90°,设AD长为x,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解.【详解】(1)连接和;∵,∴;∵,∴,∴;∵,∴;由折叠可知,,,,,∴;∴;∴四边形是正方形;解:由得,,,,;设的长为,则,.在中,,∴;解得,,(不合题意,舍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及折叠性质,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初中数学《圆》综合能力测试

初中数学《圆》综合能力测试

第24章圆综合能力测试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已知AB是⊙O的弦,P是AB上一点,若AB=10cm,PB=4cm,OP=5cm,则⊙O的半径等于______cm.(第1题)(第2题)(第3题)2.如图,AB是⊙O的直径,若AB=4cm,∠D=30°,则∠B=______,AC=______cm.3.(易错题)如图,已知∠AOB=30°,C是射线OB上的一点,且OC=4,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射线OA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如果半径分别为2和3的两个圆外切,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______.5.如图,宽为2cm的刻度尺在圆上移动,当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两个交点处的读数恰好为“2”和“8”(单位:cm)则该圆的半径为______cm.(第5题)(第6题)(第7题)6.如图,⊙A的圆心坐标为(0,4),若⊙A的半径为3,则直线y=x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7.如图,△ABC内接于圆O,要使过点A的直线EF与⊙O相切于点A,则图中的角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8.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5cm,母线长为8cm,则它的侧面积为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0cm,母线长为90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_______.10.矩形ABCD中,AB=5,BC=12,如果分别以A,C 为圆心的两圆相切,点D在⊙C内,点B在⊙C外,那么⊙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如图,在⊙O中,P是弦AB的中点,CD是过点P的直径,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CD B.∠AOB=4∠ACDC.»»D.PO=PDAD BD(第11题)(第16题)(第17题)1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3.(易错题)半径分别为5和8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d,若3<d≤13,•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相交 B.相切 C.内切或相交 D.外切或相交14.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约长为()A.3cm B.6cm C.41cm D.9cm15.半径相等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长之比为()A.1:2:3 B.3:2:1 C.3:2:1 D.1:2:316.如图,已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5°,过C点的切线PC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则∠P等于()A.15° B.20° C.25° D.30°17.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为(-3,-2),⊙A的半径为1,P为x•轴上一动点,PQ切⊙A于点Q,则当PQ最小时,P点的坐标为()A.(-4,0) B.(-2,0)C.(-4,0)或(-2,0) D.(-3,0)圆周,C点是»BE上的任18.如图,»BE是半径为6的⊙D的14意一点,△ABD•是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P的取值范围是()A.12<P≤18 B.18<P≤24C.18<P≤D.12<P≤19.一个滑轮起重装置如图所示,滑轮半径是10cm,当重物上升10cm时,•滑轮的一条半径OA绕轴心O,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约为(•假设绳索与滑轮之间没有滑动, 取3.14,结果精确到1°)()A.115°B.160°C.57°D.29°(第18题)(第19题)(第20题)20.如图所示,在同心圆中,两圆半径分别是2和1,∠AOB=120°,•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4πB.2πC.4π3 D.π三、解答题(共60分)21.(8分)如图,CE是⊙O的直径,弦AB⊥CE于D,若CD=2,AB=6,求⊙O•半径的长.22.(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BC切⊙O于B,AC交⊙O于P,E是BC•边上的中点,连结PE,PE与⊙O相切吗?若相切,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切,请说明理由.23.(12分)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探究、归纳:(1)当r=_______时,⊙O上有且只有一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2)当r=_______时,⊙O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3)随着r的变化,⊙O上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的点的个数有哪些变化?并求出相对应的r的值或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计算过程).24.(12分)如图,石景山游乐园的观览车半径为25m,已知观览车绕圆心O顺时针做匀速运动,旋转一周用12分钟.某人从观览车的最低处(地面A处)乘车,问经过4分钟后,此人距地面CD的高度是多少米?(观览车距最低处地面高度不计)25.(8分)如图,两个半圆中,长为4的弦,AB与直径CD•平行且与小半圆相切,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多少?26.(12分)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M是半径OA的中点,点P在线段AM•上运动(不与点M重合),点Q在半圆O上运动,且总保持PQ=PO,过点Q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C.(1)当∠QPA=60°时,请你对△QCP的形状做出猜想,并给予证明;(2)当QP⊥AB时,△QCP的形状是________三角形;(3)由(1)、(2)得出的结论,请进一步猜想当点P 在线段AM上运动到任何位置时,△QCP一定是_______三角形.答案:1.7 2.30° 2 3.2<x≤4 4.5 5.1346.相交 7.∠BCA=∠BAE等 8.40 cm29.160° 10.1<r<8或18<r<2511.D 12.B 13.D 14.A 15.B 16.B 17.D18.C 19.C 20.B21.连接OA.∵CE是直径,AB⊥CE,∴AD=12AB=3.∵CD=2,∴OD=OC-CD=OA-2.•由勾股定理,得OA2-OD2=AD2,∴OA2-(OA-2)2=9,解得OA=134,∴⊙O的半径等于134.22.相切理由:证OP⊥PE即可.23.(1)2 (2)8(3)当0<r<2时,有0个点;当r=2时,有1个点;当2<r<8时,有2•个点;当r=8时,有3个点;当8<r时,有4个点.24.连接OA,由题意得OA⊥CD.设旋转4分钟后,此人到达B处,•连结OB,•则∠AOB=360°×412=120°,过B、O分别作BE⊥CD于E,OF⊥BE于F,•∴∠BFO=•90•°,•∴四边形OFEA为矩形.∴FE=OA=25,∠BOF=120°-90°=30°.在Rt△BFO中,OB=25,∴BF=12OB=252,•∴BE=BF+FE=252+25=37.5,∴人距地面37.5m.25.将小半圆向右平移,使两圆的圆心重合,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半环形面积.∴作OE⊥AB于E,连结OA.∴AE=1AB=2.2∴S阴=1π·OA2-12π·OE2=12π(OA2-OE2)2=1π·AE2=12·π·22=2π.226.(1)△QCP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连结OQ,则CQ⊥OQ,∵PQ=PO,∠QPC=60°,∴∠POQ=∠PQO=30°,∴∠C=90°-30°=60°,∴∠C=∠CQP=∠QCP=60°,∴△QCP是等边三角形.(2)等腰直角(3)等腰。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下册中考综合培优测试卷:圆的综合题【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下册中考综合培优测试卷:圆的综合题【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下册中考综合培优测试卷:圆的综合题一、单选题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3,BC=4,以点C 为圆心,CA 为半径的圆与AB 交于点D ,则AD 的长为( )A .B .C .D .18552245951252.如图,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中,C 是它的中点,若AC=2,则△ABC 的面积是( )A .1.5B .2C .3D .43.如图, 、 分别是 的直径和弦,且 , ,交 于点AD AC ⊙O ∠CAD =30°OB ⊥AD AC B ,若 ,则 的长为( )OB =3BCA .B .3C .D .3233334.如图,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A ,弦CD ∥AB ,若⊙O 的直径为5,CD=4,则弦AC 的长为( )A .4B .C .5D .6255.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若∠BOD=88°,则∠BCD 的度数是( )A .88°B .92°C .106°D .136°6.如图,AB 是⊙O 的直径, ,∠COD =38°,则∠AEO 的度数是( )BC =CD =DEA .52°B .57°C .66°D .78°7.将圆心角为90°,面积为4π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一个侧面,所围成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A .1B .2C .3D .48.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O 上,∠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交⊙O 于点E ,则与△ABD 相似的三角形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9.如图,已知点A ,B 在⊙O 上,⊙O 的半径为3,且△OAB 为正三角形,则 的长为( )ABA .B .π2C .D .3π2x 1=−163(舍去),x 2=010.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点P 是劣弧弧AB 上任意一点(与点B 不重合),则∠BPC的度数为( )A.30°B.45°C.60°D.90°AB=AC11.如图所示,在⊙O中,,∠A=30°,则∠B=( )A.150°B.75°C.60°D.15°⊙O ABCDE AE CD∠AOC12.如图,与正五边形的两边,相切于A,C两点,则的度数是( )108°120°144°150°A.B.C.D.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OCB=20°,则∠A= 度.14.如图①,在边长为8的等边△ABC中,CD⊥AB,垂足为D,⊙O的圆心与点D重合,⊙O与线段CD交于点E,若将⊙O沿DC方向向上平移1cm后,如图②,⊙O恰与△ABC的边AC,BC相切,则图①中CE的长为 cm.15.如图,△ABC 内接于⊙O ,D 是弧BC 的中点,OD 交BC 于点H ,且OH=DH ,连接AD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 ,连接EH ,BF ⊥AC 于M ,若AC=5,EH= ,则AF=  .3216.如图,⊙O 的半径为1,正方形ABCD 顶点B 坐标为(5,0),顶点D 在 ⊙O 上运动,则正方形面积最大时,正方形与⊙O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17.已知⊙O 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函数y=x 与⊙O 交与点A 、B ,点P (x ,0)在x 轴上运动,过点P 且与OA 平行的直线与⊙O 有公共点,则x 的范围是 .18.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10cm ,圆心角为144°的扇形,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cm .三、综合题19.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为⊙O 的切线,D 为⊙O 上的一点,CD=CB ,延长CD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CD为⊙O的切线;(2)若BD的弦心距OF=1,∠ABD=3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20.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边AB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与AC交于点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BF=BD.(1)求证:AC为⊙O的切线;(2)若CF=1,tan∠EDB=2,求⊙O的半径.21.如图,已知ʘO是Rt△ABC的外接圆,点D是ʘO上的一个动点,且C,D位于AB的两侧,联结AD,BD,过点C作CE⊥BD,垂足为E。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综合素养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综合素养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综合素养测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圆从点A开始,沿着直尺向右滚动一周到达点B,点B的位置大概在()。

A.9到10之间B.10到11之间C.11到12之间2.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

A.差B.商C.积D.和3.下图中从M到N,走路①与路②的结果是()。

A.路①远B.路②远C.一样远4.标准跑道是由两条直跑道和两个半圆跑道组成的,一圈是400米,已知最内圈半圆的半径是36.5米,跑道宽1.25m,举行200米赛跑时,每一道的起跑线要比前一道提前()m。

A.73πB.2.5πC.1.25πD.36.5π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A.4倍B.8倍C.16倍6.如图,半圆的周长是10.28cm,则半圆的面积是()cm2。

A.6.28B.4.07C.3.147.一个圆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A.3B.6C.9D.无法确定8.图中圆的半径为r,长方形的长为πr,图中甲、乙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A.甲的面积大B.乙的面积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二、填空题9.战国时期墨家所著的《墨经》一书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

”它表示圆上任意一点到的距离相等,也就是圆的都相等。

10.坐落于辽宁省沈抚新区的“生命之环”,无论是高度还是形式都是世界独有的。

它近似于一个圆环,它的外直径是170米,内直径是150米,则“生命之环”的面积约是平方米。

11.一种小汽车的轮子的直径是40厘米,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子每分钟大约转1000圈,这辆小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千米。

(取整千米数)12.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dm的圆,圆规的两脚在直尺上应量取cm的距离。

13.一块正方形铁皮,周长是80cm,要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cm。

14.画圆时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张开到3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π取3.14)15.一个圆的半径是6米,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在长2米, 宽1.4米的长方形三夹板上, 能裁出()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

A.20B.17C.152.圆周率π表示()。

A.周长与直径的比值B.周长与半径的比值C.直径与周长的比值3.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是()。

A.直径等于两个半径B.半径总是直径的一半C.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4.小明用一张长32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 最多能剪()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形纸片。

A.50B.40C.1605.把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3倍后, 圆的面积变为原来的()倍。

A.3B.6C.96.小明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5. 12厘米的圆,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确定为()厘米。

A.4B.8C.6.28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半圆的周长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

()2.半径2厘米的圆, 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大于圆的面积。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圆的面积最大。

()5.通过圆心的线段, 叫做圆的直径。

()6.圆周率就是3.14。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2分)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 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

2.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 它的直径是()厘米, 半径是()厘米。

3.如图像∠AOB这样, 顶点在()的角叫做圆心角。

4.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表示。

()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两个圆的半径比是1:4, 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

6.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倍, 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

四.计算题(共1题, 共6分)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 厘米)(1)(2)五.解答题(共6题, 共39分)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外直径是50厘米, 这辆自行车通过一条314米长的桥时, 车轮要转多少周?2.一种铝制面盆是用直径30厘米的圆形铝板冲压而成的, 要做1000个这样的面盆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铝板?3.要在底面半径是14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 接头部分是6厘米, 需用铁丝多少厘米?4.摩天轮的半径大约是10米, 笑笑坐着它转动5周, 她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5.小华量得一根树干的周长是75.36厘米, 这根树干的横截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6.先算出下面各题中圆的面积, 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人教版初三圆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圆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半径为2的圆的面积是多少?A. 4πB. 6πC. 8πD. 12π2.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rB. C = 2πrC. C = 4πrD. C = 8πr3. 若圆的半径是3,圆心角为60°,那么这个弧长是多少?A. πB. 3πC. 6πD. 9π4. 点P到圆心O的距离是5,圆的半径是3,那么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是:A. 在圆上B. 在圆内C. 在圆外D. 无法确定5. 圆的切线与半径垂直,且切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A. 半径B. 直径C. 周长的一半D. 面积的平方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半径为4的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7. 若圆的周长为12π,那么圆的半径是_________。

8. 圆心角为120°的弧所对的圆心角是_________。

9. 点P到圆心O的距离是2,圆的半径是4,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10. 圆的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点到圆心的距离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已知圆的半径为5,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12. 已知圆的周长为16π,求圆的半径。

13. 若圆的半径为7,圆心角为45°,求该弧长。

14. 已知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10,圆的半径为8,求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某圆的半径为6,圆心角为30°,求该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弧长。

16. 已知圆的切线在点M处与圆相切,OM=6,半径为4,求切线PM的长度。

五、综合题(15分)17. 某工厂需要在一块半径为10米的圆形场地上安装一个直径为4米的圆形水池,水池的中心与场地的中心重合。

求水池的半径占场地半径的比例,以及水池的面积占整个场地面积的比例。

六、结束语本测试题覆盖了圆的基本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对圆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E=∠ADC -∠DCE= 70 -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及圆心角、弧、弦的关系,需灵活运用各知识求解.
5.如图,在⊙O中,AC∥OB,∠BAC=25°,则∠ADB的度数为( )
A. 55°B. 60°C. 65°D. 7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O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COB=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O=∠C= ,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A.55°B.110°C.125°D.72.5°
3.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P点为其半圆上一点,∠POA=40°,C为另一半圆上任意一点(不含A、B),则∠PCB的度数为( )
A. 50°B. 60°C. 70°D. 80°
4.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F是 上一点,且 ,连接CF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C.若∠ABC=110°,∠BAC=20°,则∠E的度数为( )
AE=OE=2cm.
AB=2AE=2x2=4cm.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经定理,后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答案.
7.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 的中点,若AB=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ACB= ,则可判断△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接着判断△AOC和△BO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 ,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
根据平角定义,得∠BOP= -∠AOP= ,再根据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得∠PCB= ∠POB= .

《圆》精选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圆》精选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圆精选测试题(一)一、填空题̂=CD̂=BD̂,M是AB上一动点,则CM+DM的最1.在⊙O中,AB是⊙O的直径,AB=8cm,AC小值为____________.2.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D、E、F分别为BC、CA、AB的中点,以A、B、C三点为圆心,半径为1作圆,则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3.如图,在△ABC中,∠C=90°,∠A=25°,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的度数为.交AC于点E,则BD4.如图,AB是⊙O的直径,BD,CD分别是过⊙O上点B,C的切线,且∠BDC=110°.连接AC,则∠A的度数是.5.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若⊙O的半径为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 .6.如图,P为⊙O的直径BA延长线上的一点,PC与⊙O相切,切点为C,点D是⊙上一点,连接PD.已知PC=PD=BC.下列结论:(1)PD与⊙O相切;(2)四边形PCBD是菱形;(3)PO=AB;(4)∠PDB=12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7.如图,半径为2,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中,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二、解决问题1.如图,点D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点C在⊙O上,AC=CD,∠ACD=120°.(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如图,AB是⊙O的直径,OD垂直于弦AC于点E,且交⊙O于点D,F是BA延长线上一点,若∠CDB=BFD.(1)求证:FD是⊙O的切线;(2)若AB=10,AC=8,求DF的长.3.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为5cm,D、E分别是∠ACB的平分线与⊙O,AB的交点,P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1)求AC、AD的长;(2)试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0O上,连接BC,AC,作OD∥BC与过点A的切线交于点D,连接DC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CEDE =23,求tan∠E和cos∠ABC的值.5.如图,AB,AC分别是半⊙O的直径和弦,OD⊥AC于点D,过点A作半⊙O的切线AP,AP 与OD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PC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PC是半⊙O的切线;(2)若∠CAB=30°,AB=10,求线段BF的长.6.如图,AB 是⊙O 的直径,延长AB 至P ,使BP=OB ,BD 垂直于弦BC ,垂足为点B ,点D 在PC 上.设∠PCB=α,∠POC=β.(1)下列结论:①BD ∥AC;②tan β2=BC AC ;③△PBD ∽△PAC.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2)求证:tan α• tanβ=137.如图1,在⊙O 中,E 是弧AB 的中点,C 为⊙O 上的一动点(C 与E 在AB 异侧),连接EC 交AB 于点F ,r 是⊙O 的半径,EB=2r3,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 (1)下列结论:①若DC=DF ,直线DC 是⊙O 的切线;②△EBF ∽△ECB;③EF•EC = 49r 2.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若F 是AB 的四等分点,求EF 和EC 的值.圆精选测试题(二)一、填空题1.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点O 为圆心,OA=5,弦AC=8,OD⊥AC,垂足为E ,交⊙O 于D ,连接BE .设∠BEC=α,则sinα的值为____________.2.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直径是1m ,其中水面的宽AB 为0.8m ,则排水管内水的深度为____________.3.如图,等腰直角△ABC 中, AB = AC = 8,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交斜边BC 于D ,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π).4.如图,要制作一个圆锥形的烟囱帽,使底面圆的半径与母线长的比是4:5,那么所需扇形铁皮的圆心角应为____________.5.图,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以其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6.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A ,弦CD∥AB,E ,F 为圆上的两点,且∠CDE=∠ADF.若⊙O 的半径为52,CD=4,则弦EF 的长为____________. BA7.菱形ABCD 的边长为2,∠A=60°,以点B 为圆心的圆与AD ,DC 相切,与AB ,CB 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8.AB 是⊙O 的直径,且经过弦CD 的中点H ,过CD 延长线上一点E 作⊙O 的切线,切点为F.若∠ACF=65°,则∠E=____________.二、解决问题1.如图,⊙O 的半径为1,A ,P ,B ,C 是⊙O 上的四个点,∠APC=∠CPB=60°.(1)判断△ABC 的形状:______________;(2)试探究线段PA ,PB ,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当点P 位于AB̂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PBC 的面积最大?求出最大面积. B C P OA ACB O ABCHO D2.已知在△ABC 中,∠B=90o,以AB 上的一点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的圆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1)求证:AC ·AD=AB ·AE ;(2)如果BD 是⊙O 的切线,D 是切点,E 是OB 的中点,当BC=2时,求AC 的长.3.如图,在△ABC 中,BA=BC,以AB 为直径的⊙O 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BC 的延长线与⊙O 的切线AF 交于点F.(1)求证:∠ABC=2∠CAF ;(2)若AC=2√10,CE:EB=1:4,求CE 的长. 4.如图,在△ABC 中,AB=AC ,以A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1)求证:BE=CE ;(2)若BD=2,BE=3,求AC 的长.5.如图,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O 上,点D 是半圆AB 的中点,连接AC ,BC ,AD ,BD ,过点D 作DH ∥A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H.(1)求证:直线DH 是⊙O 的切线;E DA O(2)若AB=10,BC=6,求AD ,BH 的长.6.如图,A 为⊙O 外一点,AB 切⊙O 于点B ,AO 交⊙O 于C ,CD ⊥OB 于E ,交⊙O 于点D ,连接OD .若AB=12,AC=8.(1)求OD 的长;(2)求CD 的长.参考答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 82. √3−π23. 50°4. 35°5. 16π36. ①②③④7. π2−1 二、解决问题1(1)提示:计算∠OCD=90°(2)2√3−2π32(1)提示:证明FD ∥AC(2)提示:相似,DF=203 3(1)AC=5√3,AD=5√2(2) 提示:计算∠OCP=90°4(1) 提示:证明△OCD ≌△OAD(2) tan ∠E=√24,cos ∠ABC =√335(1) 提示:证明△OCP ≌△OAP(2) BF=56(1) ①②③(2) tan α• tanβ=BD BC ∙BC AC =BD AC =13 7(1) ①②③(2) EF=2√3r 9,EC=2√3r 3测试题(二)一、填空题1. 3√313 提示:连接BC ,sin α=BC BE2. 0.8m3. 4π+244. 288°5. 24√3−4π6. 2√57. 3π+2√348. 50°二、解决问题1(1) 等边三角形.(2)PC=PA+PB 提示:在PC 上截取PD ,使PD =PA ,证明△PAB ≌△DAC.(3)中点,最大面积是√3.2(1) 提示:接连DE,证明△ADE ∽△ABC.(2) 30°3(1) 提示:接连BD,证明∠CBD=∠ABD ,∠ABD=∠CAF.(2) CE=2.提示:设CE=x,则BE=4x,AB=5x,勾股定理列方程可解. 4(1) 提示:三线合一.(2) AC=9.提示:连接DE ,△BDE ∽△BCA .5(1)提示:平行法.(2)析:∠CAD=∠DBH ,∠ACD=∠BDH, △ACD ∽△BDH,AD BH =AC BD ,BH=254. 6(1) AC=5.提示:设半径是x,勾股定理.(2)析: CE∥AB ,△OEC∽△OBA,∠CAD=∠DBH ,∠ACD=∠BDH, △ACD ∽△BDH,CD=201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与三角形的综合(圆的综合问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与三角形的综合(圆的综合问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与三角形的综合(圆的综合问题)》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 O 是ABC 的外接圆 AB 是O 的直径 FH 是O 的切线 切点为F FH BC ∥ 连接AF 交BC 于E 连接BF .(1)证明:AF 平分BAC ∠(2)若ABC ∠的平分线BD 交AF 于点D 4EF = 6DE = 求tan EBF ∠的值.2.如图① OA 是O 的半径 点P 是OA 上一动点 过P 作弦BD ⊥弦AC 垂足为E连结AB BC CD DA .(1)求证:BAO CAD ∠=∠.(2)当OA CD ∥时 求证:AC BC =.(3)如图① 在(2)的条件下 连结OC .①若ABC 的面积为12 4cos 5ADB求APD △的面积. ①当P 是OA 的中点时 求BD AC 的值.3.如图 ABC 内接于O AB ,是①O 的直径 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BE CD ⊥ EB 的延长线交O 于F CF ,交AB 于点G BCF BCD ∠=∠.(1)求证:BE BG =(2)若1BE = 求O 的半径.4.如图 O 是ABC 的外接圆 AB 是O 的直径 BD 是O 的切线 连接AD 交O 于点E 交BC 边于点F 若点C 是AE 的中点.(1)求证:ACF BCA ∽△△(2)若1CF = 2BF = 求DB 的长.5.如图1 锐角ABC 内接于O 点E 是AB 的中点 连结EO 并延长交BC 于D 点F 在AC 上 连结AD DF BAD CDF ∠=∠.(1)求证:DF AB .(2)当9AB = 4AF FD ==时①求tan CDF ∠的值①求BC 的长.(3)如图2 延长AD 交O 于点G 若::1:4:3GC CA AB = 求BED DFC S S△△的值.6.如图 AB 为O 的直径 弦CD AB ⊥于点E 连接AC BC .(1)求证:CAB BCD ∠=∠(2)若4AB = 2BC = 求CD 的长.7.如图 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BC 为O 的直径 O 的切线AP 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1)求证:PAB ACB ∠=∠(2)若12AB = 4cos 5ADB求PB 的长.8.在Rt ABC 中 90BCA ∠=︒ CA CB = 点D 是ABC 外一动点(点B 点D 位于AC 两侧) 连接CD AD .(1)如图1 点O 是AB 的中点 连接OC OD 当AOD △为等边三角形时 ADC ∠的度数是______(2)如图2 连接BD 当135ADC ∠=︒时 探究线段BD CD DA 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3)如图3 O 是ABC 的外接圆 点D 在AC 上 点E 为AB 上一点 连接CE DE 当1AE = 7BE =时 直接写出CDE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线段BD 的长.9.如图 AB 为O 的直径 AB AC = BC 交O 于点DAC 交O 于点E 45BAC ∠=︒.(1)求EBC ∠的大小(2)若O 的半径为2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0.如图 点C 是弧AB 的中点 直线EF 与O 相切于点C 直线AO 与切线EF 相交于点E 与O 相交于另一点D 连接AB CD .(1)求证:AB EF ∥(2)若3DEF D ∠=∠ 求DAB ∠的度数.11.如图1 BC 是O 的直径 点A 在O 上 AD ①BC 垂足为D AE AC = CE 分别交AD AB 于点F G .(1)求证:FA FG =(2)如图2 若点E 与点A 在直径BC 的两侧 AB CE 的延长线交于点G AD 的延长线交CG 于点F .①问(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 请证明 如果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①若2tan3BAD∠=求cos BCE∠.12.如图1四边形ABCD内接于O连结BD AC交于点G点E是AB上一点连结CE交BD于点F且满足ACD ACF∠=∠.(1)求证:ACE ABD∠=∠(2)若点C是BD的中点①求证:CE CD=②若34CFCD=3tan4BDC∠=时求EFFD的值.(3)如图2当点F是BG的中点时若2AB=3AC=求CG的值.13.如图 四边形OABC 中90OAB OCB ∠=∠=︒ BA BC =.以O 为圆心 以OA 为半径作O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连接BO 形延长交O 于点D 延长AO 交O 于点E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①补全图形①若AD AC = 求证:OF OB =.14.如图 在ABC 中 AB AC = AO BC ⊥于点O OE AB ⊥于点E 以点O 为圆心 OE 为半径作圆O 交AO 于点F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60AOE =︒∠ 3OE = 在BC 边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F PE +有最小值 如果存在请求出PF PE +的最小值.15.如图1 在O 中 P 是直径AB 上的动点 过点P 作弦CD (点C 在点D 的左边) 过点C 作弦CE AB ⊥ 垂足为点F 连接BC 已知BE ED =.(1)求证:FP FB =.(2)当点P 在半径OB 上时 且OP FB = 求FPFC 的值.(3)连接BD 若55OA OP ==. ①求BD 的长.①如图2 延长PC 至点G 使得CG CP = 连接BG 求BCG 的面积.参考答案:1.(1)解:连接OF 如图所示:FH 是O 的切线OF FH ∴⊥①FH BC ∥OF BC ∴⊥BF CF ∴=BAF CAF ∴∠=∠AF ∴平分BAC ∠(2)解:如图作出ABC ∠的平分线BD 交AF 于点DABD CBD ∠=∠ BAF CAF CBF ∠=∠=∠ 且FBD CBD CBF ∠=∠+∠ BDF ABD BAF ∠=∠+∠FBD BDF ∴∠=∠4610BF DF EF DE ∴==+=+= AB 是O 的直径90AFB ∴∠=42tan 105EF EBF BF ∴∠===.2.(1)解:延长AO 交圆O 与F 连接BF .①90ABF ∠=︒①BD AC ⊥与E①90AED ABF ∠=∠=︒又AOE AFB ∠=∠①ABF AED ∽①BAF EAD ∠=∠即BAO CAD ∠=∠.(2)连接CF①AF 是O 的直径①90ACF ∠=︒①90AFC FAC ∠+∠=︒①OA CD ∥①FAC ACD ∠=∠①BD AC ⊥与E①90AED ∠=︒①90CDE ACD ∠+∠=︒①AFC CDE ∠=∠又①AFC CBA ∠=∠ CDE CAB ∠=∠①CBA CAB ∠=∠①AC BC =.(3)①①4cos 5ADB①45DE AD = ①45DE AD =①2235AE AD DE AD =- ①ACB ADB①45CE BC = 设4CE a = 则5BC a AC == ①223BE BC CE a -①5BC AC a ==①AE AC EC a =-=①53AD a = 43DE a = ①OP CD ①14OE AE DE CE == ①13PE a = 53PD a = ①211552236APD SPD AE a a a =⋅=⨯⨯= ①11531222ABC S AC BE a a =⋅=⨯⨯= 解得:22415a = ①25524466153APD S a ==⨯=. ①过点O 作OH AC ⊥于H①22AC AH CH ==①PE AC ⊥①PE OH ∥①P 是OA 的中点①E 是AH 的中点设AE k = 则2AH k = 4AC k= 3CE k = 4BC AC k ==①BE①ADB ACB ∠=∠ AED BEC∠=∠①AED BEC ∽ ①AEDEBE CE =①AE CEDE BE ⋅===①BD =①74BD AC k ==故BDAC3.(1)证明:如图 连接OC①CD 是①O 的切线①OC CD ⊥①90OCB BCD ∠+∠=︒①OC OB =①OCB OBC ∠=∠①BCF BCD ∠=∠①90BCF OBC ∠+∠=︒①90BGC ∠=︒ 即BG CF ⊥①BCF BCD ∠=∠,BE CF ⊥①BE BG =(2)解:①AB 是O 的直径 CF AB ⊥①BC BF =①BC BF =①BCF F ∠=∠①BE CD ⊥ BCF BCD ∠=∠①30BCF BCD F ∠=∠=∠=︒①60OBC ∠=︒①1BE =①2BC =①60OB OC OBC =∠=︒,①OBC △为等边三角形①2OB BC ==即O 的半径为2.4.(1)解:①AB 是O 的直径①090ACB FCA ∠=∠=①点C 是AE 的中点①AC EC =①CAE CBA ∠=∠①ACF BCA ∽△△(2)ACF BCA ∵∽△△2AC CF CB =⋅∴1CF = 2BF =23AC CF CB =⋅=∴AC ∴090ACB ∠=AB ∴==1sin 2CA ABC AB ∴∠=== 30CAE CBA =︒∠=∠∴903060BAC ∴∠=︒-︒=︒603030BAD ∴∠=︒-︒=︒BD 是O 的切线 90ABD ∴∠=︒tan D B B BA D A ∠==∴2DB ∴=5.(1)证明:①点E 是AB 的中点 且DE 过圆心①AB DE ⊥①AD BD =①B BAD ∠=∠有①BAD CDF ∠=∠①B CDF ∠=∠①DF AB . (2)①DFAB ①CDF CBA △△∽①DF CF BA CA=即:494CF CF=+ 解得:165CF = 又①AF FD =①CAD FDA ∠=∠①DF AB①FDA BAD CDF ∠=∠=∠①CAD CDF ∠=∠又C C ∠=∠①CDF CAD ∽ ①=CD CA CF CD①2161657645525CD CF AC ⎛⎫=⋅=⨯+= ⎪⎝⎭ ①245CD = ①CDF CBA △△∽①DC DF BC BA= 即24459BC = ①545BC = ①5424655BD BC DC =-=-= ①1922AE AB == 在ADE 中222293762DE AD AE ⎛⎫=-=- ⎪⎝⎭①3772tan tan 92DE CDF EAD AE ∠=∠=== 综上 17tan CDF ∠ 545BC =. (3)①::1:4:3GC CA AB =①它们所对圆心角度数比为1:4:3.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为原心角的一半 可知它们所对的圆周角度数比为1:4:3 即1::1:4:3B C ∠∠∠=设1∠=α 则4B α∠= 3C α∠=则14ADB C α∠=∠+∠=①AD BD =①4BAD B α∠=∠=①4ADB BAD B α∠=∠=∠=①ADB 为等边三角形①460α=︒①15α=︒①345C α∠==︒过点E 作EM BC ⊥交BC 于M 过点A 作⊥AP BC 交BC 于P 过点F 作FN BC ⊥交BC 于N设2BD m =①=60B ∠︒ 90BED ∠=︒①1cos6022BE BD m m =⋅︒=⨯= sin sin 60EM BE B m m =⋅=⋅︒==①211222BED S EM BD m =⋅=⋅=同理sin 2sin 602AP AB B m m =⋅=⨯︒== ①45C PAC ∠=∠=︒①PC AP == ①12PD BD m ==①)1CD PC PD m =-=①45C NFC ∠=∠=︒设FN CN n ==①DF AB60FDN B ∠=∠=︒ ①3tan 60FN DN ==︒ 又①CD DN NC =+ 即)331m n =+ 解得:()233n m = ①)()211953313322DFC S DC FN m m -=⋅=⨯⨯= ①2253332953BED DFC S m S -+△△. 6.(1)证明:①直径AB CD ⊥①BC BD =.①A BCD ∠=∠(2)解:连接OC①直径AB CD ⊥①CE ED =.①直径4AB =①2CO OB ==①2BC =①OCB 是等边三角形①60COE ∠=︒①30OCE ∠=︒ ①112OE OC == 在Rt COE △中①CE①2CD CE ==7.(1)证明:如图 连接OA①AP 为O 的切线①OA AP ⊥①90OAP ∠=︒①90OAB PAB ∠+∠=︒①OA OB =①OAB OBA ∠=∠①90OBA PAB①BC 为O 的直径①90ACB OBA ∠+∠=︒①PAB ACB ∠=∠(2)由(1)知PAB ACB ∠=∠ 且ADB ACB ∠=∠ ①ACB PAB ADB ∠=∠=∠ ①4cos cos cos 5ACB PAB ADB ∠=∠=∠= 在Rt ABC 中 3tan 4AB ACB AC ∠== ①12AB =①16AC =①2220BC AB AC +=①10OB =过B 作BF AP ⊥于F①ADB FAB ∠=∠ 4cos 5ADB①4cos 5FAB ∠=①3sin 5FAB ∠= ①在Rt ABF 中 36sin 5BF AB FAB =⋅∠=①OA AP BF AP ⊥⊥,,①BF OA ∥ ①PBF POA ∽①BF PB OA PO ①3651010PB PB =+①1807PB = 故PB 的长为1807. 8.(1)解:90BCA ∠=︒ BC AC = 点O 是AB 的中点 90COA ︒∴∠= 12CO AB OA == AOD 是等边三角形OD OA ∴= 60ODA DOA ∠=∠=︒OC OD ∴= 906030COD COA DOA ∠=∠-∠=︒-︒=︒ ()()11180180307522ODC COD ∴∠=︒-∠=⨯︒-︒=︒ 7560135ADC ODC ODA ∴∠=∠+∠=︒+︒=︒故答案为:135︒(2)解:线段BD CD DA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BD DA =+ 理由如下: 过点C 作CH C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如图2所示:则180********CDH ADC ∠=︒-∠=︒-︒=︒ DC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H CD ∴= HD90BCA ∠=︒ACH BCD ∴∠=∠()ACH BCD SAS ∴≌BD AH HD DA AD ∴==+=+ (3)解:连接OC 如图3所示:90BCA ∠=︒ BC AC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ABC ∴∠=︒ O 是ABC 的外接圆O ∴是AB 的中点OC AB ∴⊥ ()()111174222OC OA AB AE BE ===+=⨯+= 413OE OA AE ∴=-=-=在Rt COE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22435CE OC OE ++ CE 是定值∴点D 到CE 的距离最大时 CDE 面积的面积最大 AB 是O 的直径过点O 作ON CE ⊥于N 延长ON 与O 的交点恰好是点D 时 点D 到CE 的距离最大 CDE 面积的面积最大1122OCE S OC OE CE ON =⋅=⋅431255OC OE ON CE ⋅⨯∴===4OD OC ==128455DN OD ON ∴=-=-=此时 在直角CNO 中 222212164()55CN OC ON =-=-=在直角CND △中 222216885()()55CD CN DN +=+=在直角ABD △中 222228BD AB AD AD =-=- 由(2)知 8581022BD CD AD AD AD =+==2228108()AD AD ∴-=+610AD ∴=8108106101410BD AD ∴+=即CDE 面积的面积最大值为4 此时 1410BD .9.(1)解:①AB 为O 的直径①90AEB ∠=︒又①45BAC ∠=︒①=45ABE ∠︒.又①AB AC =①67.5ABC C ∠=∠=︒①22.5EBC ∠=︒.(2)解:连接OE 如图所示:①45ABE BAE ∠=∠=︒①AE BE =①OA OB =①OE AB ⊥①2OA OB OE ===①OBE OBE S S S =-阴影扇形29021223602π⨯⨯=-⨯⨯2π=-.10.(1)证明:连接OC 如图①直线EF 与O 相切于点C①OC EF ⊥.①点C 是AB 的中点①OC AB ⊥.①AB EF ∥.(2)解:①OC EF ⊥①90OCE ∠=︒.①90DEF EOC ∠+∠=︒.①2EOC D ∠=∠ 3DEF D ∠=∠①590D ∠=︒.①18D ∠=︒.①331854DEF D ∠=∠=⨯︒=︒.①AB EF ∥①54DAB DEF ∠=∠=︒.11.(1)证明:BC 为直径90BAC ∴∠=︒90ACE AGC ∴∠+∠=︒AD BC ⊥90ADB ∴∠=︒90ABD DAB ∴∠+∠=︒①AE AC =ACE ABD ∴∠=∠DAB AGC ∴∠=∠FA FG ∴=(2)解:①(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 BC 为直径90BAC ∴∠=︒即:=90GAC ∠︒90ACG AGC ∴∠+∠=︒AD BC ⊥90ADB ∴∠=︒90ABD DAB ∴∠+∠=︒①AE AC =ACG ABD ∴∠=∠DAB AGC ∴∠=∠FA FG ∴=①如图2 过点G 作GM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M90GMB ADB ∴∠=∠=︒又ABD GBM ∠=∠GBM ABD ∴∽ ∴BMMGBD DA = ∴BM BDMG DA =90BAD ABD ∠+∠=︒90BAD DAC ∠+∠=︒ABD DAC ∴∠=∠ACE ABD ∠=∠DAC ACE ∴∠=∠AF CF ∴=又AF GF =CF GF ∴=∴点F 为CG 的中点2tan 3BD BAD AD ∠== ∴23BMBD MG DA ==90ADB ADC ∠=∠=︒ABD CAD ∴∽ ①23BDAD AD CD ==设2BD x = 则3AD x =①233x x x CD= 解得:92CD x =AD BC ⊥ GM BC ⊥AD GM ∴∥①点D 为CM 的中点29CM CD x ∴==92DM CD x ∴== BM DM BD ∴=-52x = ①23BM MG = 32MG BM ∴=154x = CG ∴22MG CM +()221594x x ⎛⎫+ ⎪⎝⎭394x = cos BCE ∴∠CM CG =. 9394xx = 1213=. 12.(1)①ACD ACF ∠=∠ ACD ABD ∠=∠ ①ACE ABD ∠=∠(2)①①点C 是BD 的中点①BAC DAC ∠=∠ BC DC =①BAC DAC DBC ∠=∠=∠①BEC BAC ACE ∠=∠+∠ ABC ABD DBC ∠=∠+∠ ①BEC ABC ∠=∠①CE BC =①CE CD =②延长CE 交O 于点P 连接PB 连接CO 交BD 于点M由①得BAC DAC DBC ∠=∠=∠ BC DC = ①CM BD ⊥ ①12DM BM BD ==①BAC BPC ∠=∠①DBC DPC ∠=∠①BCF PCB ∠=∠①CBF CPB ∽ ①CB CF CP CB = ①34CF CD = 设3CF k = 4DC CE CB k === 则EF k = ①434k k CP k= 则163PC k = ①43PE PC CF EF k =--=①在Rt CMD 中 3tan 4CM BDC DM ∠== 设BDC ∠的对边为3CM m = 则4DM m = ①由勾股定理得5CD m = ①44cos 55DM m BDC CD m ∠=== ①4cos 5DM BDC DC ∠==①165DM k = 由12DM BM BD == ①3225BD DM k ==①BPF CDF ∠=∠ PBF DCF ∠=∠ ①BPF CDF ∽ ①PF BF DF CF= 设DF y = 由4733PF PE EF k k k =+=+= 325BF BD DF k y =-=- ①732353k k y y k-= 解得15y k = 275y k = ①155EF k DF k ==或5775EF k DF k == 综上可知EF DF 的值为15或57(3)过F 作FH AB ∥ 交AC 于点H同理FHG CHF ∽ ①FH HC HG FH= ①点F 是BG 的中点则设AH HG a == ①FH HC HG FH = 即131a a -= 整理得2310a a -+= 解得:135a +=(舍去) 235a -=①325CG a =-13.(1)证明:如图 连接BO90OAB OCB ∠=∠=︒ BA BC = BO BO =①()Rt Rt HL ABO CBO ≌①AO CO =CO ∴是O 的半径又①90BCO ∠=︒①BC 是O 的切线(2)①解:依照题意画出图形 如图所示①证明:①Rt Rt ABO CBO ≌ ①AOB BOC ∠=∠①AOD COD ∠=∠①AD AC =①AOC AOD ∠=∠①120AOC AOD COD ∠=∠=∠=︒ ①60AOB BOC ∠=∠=︒①90BCO ∠=︒①30OBC ∠=︒①60AOB OBC F ∠=∠+∠=︒①30F OBC ∠=︒=∠①OB OF =.⊥与点D如图14.(1)证明:过点O作OD AC⊥=AO BCAB AC∠∴平分BACAO⊥OE AB⊥OD AC∴=OD OEOE是圆的半径OD∴是圆的半径这样AC经过半径OD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OD∴是O的切线AC(2)解:在BC边上存在一点P使PF PE+有最小值.延长AO交O于点G连接EG交BC于点P连接PF则此时PF PE+最小连接EF过点E作EH AO⊥于点H如图∠=︒OE OFAOE60=∴为等边三角形OEF∴===3EF OE OF⊥EH OF1322OH HF OF ∴=== 39322GH OG OH ∴=+=+= 在Rt EHO 中sin EH AOE OE ∠=EH OE ∴=在Rt EHG △中EG BC FG ⊥ OG OF = PG PF ∴=PE PF PE PG EG ∴+=+==∴在BC 边上存在一点P 使PF PE +有最小值.PF PE +的最小值为 15.(1)①BE ED = ①BCE DCE ∠=①CE AB ⊥①90CFP CFB ∠=∠=︒ 在CPF 和CBF 中 DCE BCE CF CFCFP CFB ∠=∠⎧⎪=⎨⎪∠=∠⎩①()ASA CPF CBF ≌ ①FP FB =.(2)由(1)得 FP FB = ①OP FB =①OP FB FP ==设3OA a =①OP FB FP a === ①2OF OP PF a =+= 连接OE①在Rt OFE △中 ()()225FE OE OF a - ①AB 为O 的直径 CE AB ⊥ ①5CF EF a == ①55FP FC a ==(3)①连接OE 如图①AB 为O 的直径 CE AB ⊥ ①CB BE =①BE ED =①BE ED CB == ①CB BE BE BD +=+ ①CE BD =①CE BD =①55OA OP == ①1OP =①FP FB = 5FP FB OP ++= ①2FP FB ==①3OF =在Rt OFE △中 FE =①4FE =①12CF FE CE == ①8CE = ①8BD = ①①CG CP = FP FB = ①点F 点C 是线段PB GO 的中点 ①CF 为PGB △的中位线 ①12CF GB = 12CF GB ∥ ①4CF = ①8GB = ①CF AB ⊥ ①BG AB ⊥ ①BCG 中BG 边上的高等于BF 的长①BCG 的面积为:1182822BG BF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20.如图,点A,B,C,D在⊙O上,连结AB,CD,BD,若AB=CD.求证:∠ABD=∠CDB.
21.已知:如图,在 中, ,以 为直径的 交 于点 ,过点 作 于点 .求证: 是 的切线.
四、综合题(共6题;共56分)
22.已知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于D,BC于E,连接ED.
∴点P在圆外.
故选C.
【点睛】考查的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知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当d<r时,点P在圆内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如图,已知圆心角∠AOB=118°,则圆周角∠ACB=( )
A.59°B.118°C.121°D.12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周角定理进行求解.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3分米B.4分米C.5分米D.10分米
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
13.如图,小明做实验时发现,当三角板中30°角的顶点A在⊙O上移动,三角板的两边与⊙O相交于点P、Q时, 的长度不变.若⊙O的半径为9,则 长为________.
14.如图,△ABC内接于⊙O,∠ACB=90°,∠ACB的角平分线交⊙O于D.若AC=6,BD=5 ,则BC的长为_____.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判断即可.
【详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
∴∠A+∠C=180°=∠B+∠D,
故选D.
【点睛】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的性质解答.
5.如图,Rt△ABC中,∠ACB=90°,CA=CB=2,以AB的中点D为圆心DC为半径,作圆心角为90°的扇形DE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圆综合测试题(含详细解析及答案)

圆综合测试题(含详细解析及答案)

《圆》的综合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用半径为3cm,圆心角是120°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A .2cmB .1.5cmC .cmD .1cm2.已知⊙1O 的半径为5cm ,⊙2O 的半径为3cm ,两圆的圆心距为7cm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 外离 ,B 外切 ,C 内切 ,D 相交3.如图是某公园的一角,∠AOB=90°,弧AB 的半径OA 长是6米,C 是OA 的中点,点D 在弧AB 上,CD∥OB,则图中休闲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91032π⎛⎫- ⎪⎝⎭米2B .932π⎛⎫- ⎪⎝⎭米2 C .9632π⎛⎫- ⎪⎝⎭米2 D .()693π-米24.如右图,圆心角∠AOB=100°,则∠ACB 的度数为( )OA BCA 、100°B 、50°C 、80°D 、45°5.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已知∠ABO=30º,则∠ACB 的大小为( )A .30ºB .45ºC .50ºD .60º6.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CDB =30°,⊙O 的半径为3cm,则圆心O 到弦CD 的距离为( )A .错误!cmB .3 cmC .3错误!cmD .6cm7.圆心角为120°,弧长为12π的扇形半径为( )A .6B .9C .18D .368.⊙O 的直径AB =10cm ,弦CD ⊥AB ,垂足为P .若OP :OB =3:5,则CD 的长为( )A .6cmB .4cmC .8cmD .91cm 9.如图,在△ABC 中,∠A =90º,AB =AC =2.以BC 的中点O 为圆心的圆弧分别与AB 、AC 相切于点D 、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1-4πB .4πC .1-2πD .2-2π 10.如图,PA 、PB 切⊙O 于A 、B 两点,CD 切⊙O 于点E ,交PA,PB 于C 、D ,若⊙O 的半径为r ,△PCD 的周长等于3r ,则tan ∠APB 的值是( )A 51312.125 C 3135 D 2133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1.母线长为4,底面圆的半径为1的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圆》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圆》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圆》综合测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一个半圆形的半径是r,周长是()A.兀r B.2兀r÷2C.兀r+r D.(兀+2)r2.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绕花坛走一周,长度是()。

A.25.12米B.12.56米C.12.56平方米D.25.12平方米3.如图,从甲到乙的两条路,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号路长B.②号路长C.一样长4.(2024六上·金东期末)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它的周长用式子表示正确的是()。

A.Πr B.πr+r C.πr+2r D.πr25.(2024六上·黄岩期末)下图中,三张正方形纸片边长都是36cm,分别按下面方式剪出不同规格的圆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①、圆②、圆③的周长比是3:2:1B.圆①的面积是圆②的4倍C.圆③的面积是圆②的23D.三张纸片中第一张的空白部分面积最大、二、判断题6.在同一个圆内,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的线段叫做半径。

()7.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8.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9.大小两个圆的半径都增加1m,那么它们的周长各增加6.28m。

()10.(2023六下·东兰期末)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0.56分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41.12平方分米。

()三、填空题11.大圆的半径与小圆的直径相等,那么大小两个圆的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比是。

12.量得一个树桩的直径是32cm,这个树桩的横截面的面积是。

13.如图,正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的比是。

14.一个半圆形的直径是12厘米,这个半圆形的周长是厘米。

15.(2024六下·期中)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16.(2024六上·平湖期末)如图,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是3:2,则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是,大圆与小圆的面积比是。

17.(2024六上·平湖期末)如图,半圆的直径AB长12厘米,AC=CD=DB。

六年级圆的综合测试题

六年级圆的综合测试题

六年级圆的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倍。

A. 3B. 6C. 9D. 12解析:圆的周长公式为公式,当半径公式扩大3倍变为公式时,新的周长公式。

公式,所以周长扩大3倍,答案是A。

2.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 314B. 78.5C. 31.4D. 15.7解析:圆的面积公式为公式,已知直径公式厘米,那么半径公式厘米。

所以公式,公式取3.14时,公式平方厘米,答案是B。

3.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倍。

B. 公式C. 3D. 6.28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公式,所以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公式倍,答案是B。

4. 一个半圆的半径是公式,它的周长是()。

A. 公式B. 公式C. 公式D. 公式解析:半圆的周长为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圆的周长公式,圆周长的一半是公式,直径是公式,所以半圆的周长是公式,答案是C。

5. 在一个边长为公式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 50.24B. 200.96C. 64解析:在正方形内画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公式厘米,所以半径公式厘米。

圆的面积公式,公式取3.14时,公式平方厘米,答案是A。

6.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A. 半径B. 直径C. 周长D. 周长的一半解析: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答案是D。

7. 一个圆的半径由公式厘米增加到公式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A. 15.7B. 12.56C. 28.26D. 18.84解析:原来圆的面积公式平方厘米,后来圆的面积公式平方厘米。

面积增加了公式,公式取3.14时,公式平方厘米,答案是A。

8. 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

A. 直径B. 周长C. 面积D. 半径解析:车轮滚动一周的路程就是车轮边缘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车轮的周长,答案是B。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24章圆》单元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24章圆》单元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圆单元综合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已知⊙O中最长的弦为8cm,则⊙O的半径为()cm.A.2 B.4 C.8 D.162.如图,AB是⊙O的直径, BC是⊙O的弦,已知∠AOC=80°,则∠ABC的度数为()A.20°B.30°C.40°D.50°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ABC=30°,AC=4,则⊙O的半径为()A.4 B.8 C.D.4.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O上的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直径AB的延长线于点D;若∠A=23°,则∠D的度数是()A.23°B.44°C.46°D.57°5.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cm,D,E,F分别为BC,AC,AB的中点,以A,B,C三点为圆心,2cm长为半径作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π)cm2B.(π﹣)cm2C.(4﹣2π)cm2D.(2π﹣2)cm2 6.如图,将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圆心O上,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与⊙O相交于A、B两点,P是优弧AB上任意一点(与A、B不重合),则∠APB的度数为()A.60°B.45°C.30°D.25°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若点P的坐标是(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外B.点P在⊙O内C.点P在⊙O上D.点P在⊙O上或在⊙O外8.已知⊙O的半径为4,直线l上有一点与⊙O的圆心的距离为4,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相交均有可能9.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AB,BC,CA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D=2,BC=5,则△ABC的周长为()A.16 B.14 C.12 D.1010.如图,在矩形AB CD中,AB=8,AD=12,经过A,D两点的⊙O与边BC相切于点E,则⊙O的半径为()A.4 B.C.5 D.二.填空题11.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120°,则∠C的度数是.1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C=130°,则∠BOD的度数是.1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B=60°,AB=1,扇形AEF的半径为1,圆心角为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4.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B=2,C、D是圆周上的点,且∠CDB=30°,则BC的长为.15.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与边BC相交于点E,过点E作EF⊥AB 于点F,延长FE、AC相交于点D,若CD=4,AF=6,则BF的长为.16.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6cm,AC=8cm.若动点P以2cm/s的速度从B点出发沿着B→A的方向运动,点Q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C的方向运动,当点P 到达点A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当△APQ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三.解答题17.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E于点D,AC平分∠DAB.(1)求证:直线CE是⊙O的切线;(2)若AB=10,CD=4,求BC的长.18.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8cm,∠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连接AD,BD,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19.如图,在△ABC中,AB=AC,∠BAC=54°,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过点B作直线BF,交A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BE=CE;(2)若AB=6,求弧DE的长;(3)当∠F的度数是多少时,BF与⊙O相切,证明你的结论.20.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连接AC,BC.(1)求证:∠A=∠BCD;(2)若AB=10,CD=6,求BE的长.21.如图,在圆O中,弦AB=8,点C在圆O上(C与A,B不重合),连接CA、CB,过点O 分别作OD⊥AC,OE⊥BC,垂足分别是点D、E.(1)求线段DE的长;(2)点O到AB的距离为3,求圆O的半径.22.如图,AB=AC,CD⊥AB于点D,点O是∠BAC的平分线上一点,⊙O与AB相切于点M,与CD相切于点N(1)求证:∠AOC=135°;(2)若NC=3,BC=2,求DM的长.23.如图,AB是⊙O的直径,C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CD,D为切点,点F是的中点,连接OF并延长交CD于点E,连接BD,BF.(1)求证:BD∥OE;(2)若OE=3,tan C=,求⊙O的半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O中最长的弦为8cm,即直径为8cm,∴⊙O的半径为4cm.故选:B.2.解:∵=,∴∠ABC=∠AOC=×80°=40°,故选:C.3.解:∵AB是直径,∴∠C=90°,∵∠ABC=30°,∴AB=2AC=8,∴OA=OB=4,故选:A.4.解:连接OC,如图,∵CD为⊙O的切线,∴OC⊥CD,∴∠OCD=90°,∵∠COD=2∠A=46°,∴∠D=90°﹣46°=44°.故选:B.5.解:连接AD,∵△ABC是正三角形,BD=DC,∴∠B=60°,AD⊥BC,∴AD=AB=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2﹣×3=(4﹣2π)cm2故选:C.6.解:由题意得,∠AOB=60°,则∠APB=∠AOB=30°.故选:C.7.解:∵点P的坐标是(3,4),∴OP==5,而⊙O的半径为5,∴OP等于圆的半径,∴点P在⊙O上.故选:C.8.解:∵若直线L与⊙O只有一个交点,即为点P,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相切;若直线L与⊙O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为点P,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相交;∴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相切.故选:D.9.解:∵△ABC的内切圆⊙O与AB,BC,CA分别相切于点D,E,F,∴AF=AD=2,BD=BE,CE=CF,∵BE+CE=BC=5,∴BD+CF=BC=5,∴△ABC的周长=2+2+5+5=14,故选:B.10.解:如图,连结EO并延长交AD于F,连接AO,∵⊙O与BC边相切于点E,∴OE⊥BC,∵四边形ABCD为矩形,∴BC∥AD,∴OF⊥AD,∴AF=DF=AD=6,∵∠B=∠DAB=90°,OE⊥BC,∴四边形ABEF为矩形,∴EF=AB=8,设⊙O的半径为r,则OA=r,OF=8﹣r,在Rt△AOF中,∵OF2+AF2=OA2,∴(8﹣r)2+62=r2,解得r=,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11.解: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180°,∴∠C=180°﹣∠A=60°,故答案为:60°.12.解:∵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180°,∵∠C=130°,∴∠A=50°,∴∠BOD=2∠A=100°,故答案为100°.13.解: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 =∠D =60°,AB =AD =DC =BC =1, ∴∠BCD =∠DAB =120°,∴∠1=∠2=60°,∴△ABC 、△ADC 都是等边三角形, ∴AC =AD =1,∵AB =1,∴△ADC 的高为,AC =1,∵扇形BEF 的半径为1,圆心角为60°, ∴∠4+∠5=60°,∠3+∠5=60°, ∴∠3=∠4,设AF 、DC 相交于HG ,设BC 、AE 相交于点G , 在△ADH 和△ACG 中,,∴△ADH ≌△ACG (ASA ),∴四边形AGCH 的面积等于△ADC 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 扇形AEF ﹣S △ACD =﹣×1×=﹣.故答案为﹣. 14.解:∵AB 是直径,∴∠ACB =90°,∵∠A =∠CDB =30°,∴BC =AB =1,故答案为1.15.解:如图,连接AE,OE.设BF=x.∵AC是直径,∴∠AEC=90°,∴AE⊥BC,∵AB=AC,∴∠EAB=∠EAC,∵OA=OE,∴∠OAE=∠OEA,∴∠EAB=∠AEO,∴OE∥AB,∴=,∴AF=6,CD=4,BF=x,∴AC=AB=x+6,∴OE=OA=OD=,∴=,整理得:x2+10x﹣24=0,解得x=2或﹣12(舍弃),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BF=2.故答案为2.16.解:如图,∵AB是直径,∴∠C=90°.又∵BC=6cm,AC=8cm,∴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10cm.则AP=(10﹣2t)cm,AQ=t.∵当点P到达点A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0<t≤2.5.①如图1,当PQ⊥AC时,PQ∥BC,则△APQ∽△ABC.故=,即=,解得t=.②如图2,当PQ⊥AB时,△APQ∽△ACB,则=,即=,解得t=.综上所述,当t=s或t=时,△APQ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是: s或s.三.解答题(共7小题)17.(1)证明:连接OC.∵OA=OC,∴∠OAC=∠OCA,∵AC平分∠DAB,∴∠CAD=∠CAB,∴∠DAC=∠ACO,∴AD∥OC,∵AD⊥DE,∴OC⊥DE,∴直线CE是⊙O的切线;(2)解:∵AB是直径,∴∠ACB=90°,∵AD⊥CD,∴∠ADC=∠ACB=90°,∵∠DAC=∠CAB,∴△DAC∽△CAB,∴=,∴BC•AC=40,∵BC2+AC2=100,∴BC+AC=6,AC﹣BC=2或BC﹣AC=2,∴BC=2或4.18.解:∵AB为直径,∴∠ADB=90°,又∵CD平分∠ACB,即∠ACD=∠BCD,∴=,∴AD=BD,∵直角△ABD中,AD=BD,则AD=BD=AB=5,则S△ABD=AD•BD=×5×5=25(cm2),在直角△ABC中,AC===6(cm),则S△ABC=AC•BC=×6×8=24(cm2),则S四边形ADBC=S△ABD+S△ABC=25+24=49(cm2).19.(1)证明:连接AE,如图,∵AB为⊙O的直径,∴∠AEB=90°,∴AE⊥BC,∵AB=AC,∴BE=CE;(2)解:∵AB=AC,AE⊥BC,∴AE平分∠BAC,∴∠CAE=∠BAC=×54°=27°,∴∠DOE=2∠CAE=2×27°=54°,∴弧DE的长==π;(3)解:当∠F的度数是36°时,BF与⊙O相切.理由如下:∵∠BAC=54°,∴当∠F=36°时,∠ABF=90°,∴AB⊥BF,∴BF为⊙O的切线.20.(1)证明:∵直径AB⊥弦CD,∴弧BC=弧BD.∴∠A=∠BCD;(2)连接OC∵直径AB⊥弦CD,CD=6,∴CE=ED=3.∵直径AB=10,∴CO=OB=5.在Rt△COE中,∵OC=5,CE=3,∴OE==4,∴BE=OB﹣OE=5﹣4=1.21.解:(1)∵OD经过圆心O,OD⊥AC,∴AD=DC,同理:CE=EB,∴DE是△ABC的中位线,∴DE=AB,∵AB=8,∴DE=4.(2)过点O作OH⊥AB,垂足为点H,OH=3,连接OA,∵OH经过圆心O,∴AH=BH=AB,∵AB=8,∴AH=4,在Rt△AHO中,AH2+OH2=AO2,∴AO=5,即圆O的半径为5.22.解:(1)如图,作OE⊥AC于E,连接OM,ON.∵⊙O与AB相切于点M,与CD相切于点N,∴OM⊥AB,ON⊥CD,∵OA平分∠BAC,OE⊥AC,∴OM=OE,∴AC是⊙O的切线,∵ON=OE,ON⊥CD,OE⊥AC,∴OC平分∠ACD,∵CD⊥AB,∴∠ADC=∠BDC=90°,∴∠AOC=180°﹣(∠DAC+∠ACD)=180°﹣45°=135°.(2)∵AD,CD,AC是⊙O的切线,M,N,E是切点,∴AM=AE,DM=DN,CN=CE=3,设DM=DN=x,AM=AE=y,∵AB=AC,∴BD=3﹣x,在Rt△BDC中,∵BC2=BD2+CD2,∴20=(3﹣x)2+(3+x)2,∴x=1或﹣1(舍弃)∴DM=1.23.(1)证明:∵OB=OF,∴∠1=∠3,∵点F是的中点,∴∠1=∠2.∴∠2=∠3,∴BD∥OE;(2)解:连接OD,如图,∵直线CD是⊙O的切线,∴OD⊥CD,在Rt△OCD中,∵tan C==,∴设OD=3k,CD=4k.∴OC=5k,BO=3k,∴BC=2k.∵BD∥OE,∴.即.∴DE=6k,在Rt△ODE中,∵OE2=OD2+DE2,∴(3)2=(3k)2+(6k)2,解得k=∴OB=3,即⊙O的半径的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综合测试题(时间:_______ 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圆是轴对称图形B.圆的对称轴是直径C.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D.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2.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的长为2,则其内切圆半径的长为( ) A.2 2 2 23.如图,在⊙O 中,∠ABC=50°,则∠AOC 等于( ) ° ° ° °4.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ABC 内接于⊙O ,BD AC ⊥于点D ,OM AB ⊥于点M ,则sin CBD ∠的值等于( )A .OM 的长B .2OM 的长C .CD 的长 D .2CD 的长5.若两个扇形满足弧长的比等于它们半径的比,则称这两个扇形相似.如图,如果扇形AOB 与扇形1110A B 是相似扇形,且半径11:OA O A k =(k 为不等于0的常数).那么下面四个结论: ①∠AOB =∠1110A B ;②△AOB ∽△1110A B ;③11ABk A B =;④扇形AOB 与扇形1110A B 的面积之比为2k ,其中成立的个数为( ) 个 个 个 个BOO 1B A1第5题图6.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 =68°,则∠OBC 的大小是( ) A .22° B .26° C .32° D .68° O A B C第3题图 O C B A DM 第4题图第6题图OCA第6题图7.如图,PA 和PB 是⊙O的切线,点A 和B 是切点,AC 是⊙O 的直径.已知∠P =40°,则∠ACB 的大小是( ) ° ° ° °8.如图,PA,PB 分别与⊙O 相切于A,B 两点.若∠C=65°,则∠P 的度数为( ) ° ° ° °9.如图是一块△ABC 余料,已知AB=20cm ,BC=7cm ,AC=15cm ,现将余料裁剪成一个圆形材料,则该圆的最大面积是( )A.πcm 2 π2 Cπcm 2 πcm 210.将一盛有不足半杯水的圆柱形玻璃水杯拧紧杯盖后放倒,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水杯的底面如图所示.已知水杯内径(图中小圆的直径)是8cm ,水的最大深度是2cm ,则杯底有水部分的面积是( )A.(316π﹣43)cm 2 B.(316π﹣83)cm 2 C.(38π﹣43)cm 2 D.(34π﹣23)cm 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已知△ABC 的边BC=4cm ,⊙O 是其外接圆,且半径也为4c m ,则∠A 的度数是____. 12.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8,点M 在⊙O 上,∠MAB=20°,N 是MB 的中点,P 是直径AB 上的一动点.若MN=1,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 .13. 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内接于⊙O ,⊙O 的半径为4,则AB 的长为 ,边心第8题图P OA BC第7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2题图第13题图距OM=.14.如图,已知AB是⊙O的一条直径,延长AB至C点,使AC=3BC,CD与⊙O相切于D点.若CD=3,则劣弧AD的长为.15.如图,⊙O的半径OA=5 cm,弦AB=8 cm点P为弦AB上一动点,则点P到圆心O的最短距离是cm.16.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直径是1m,其中水面的宽AB为0.8m,则排水管内水的深度为m.17.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连接AC.若∠CAB=°,CD=8cm,则⊙O的半径为cm.18.赵洲桥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它距今约1400年,历经无数次洪水冲击和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若桥的跨度AB约为40米,主拱高CD约10米,则桥弧AB所在圆的半径为米.三、解答题(共58分)19.(10分)如图是一个半圆形桥洞截面示意图,圆心为O,直径AB是河的底线,弦CD是水位线,CD∥AB,且CD=24m,OE⊥CD于点E.已知1312DOEsin=∠.(1)求半径OD;(2)根据需要,水面要以每小时0.5m的速度下降,则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将水排干?OA P B第15题图第14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20.(10分)如图,AC是⊙O的直径,点B在⊙O上,∠ACB=30°.(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E,交⊙O于点D,连接C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形中,求△ABE与△CDE的面积之比.21.(12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O经过A,B,D三点,过点B 作BE∥AD,交⊙O于点E,连接ED.(1)求证:ED∥AC;(2)若BD=2CD,设△EBD的面积为S1,△ADC的面积为S2,且S12-16S2+4=0,求△ABC的面积.22. (12分)如图,点O为Rt△ABC斜边AB上的一点,以OA为半径的⊙O与BC切于点D,与AC交于点E,连接AD.(1)求证:AD平分∠BAC;(2)若∠BAC=60°,OA=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第21题图AOBEC D第19题图第20题图23.(14分)如图,形如量角器的半圆O 的直径DE=12㎝,形如三角尺的△ABC 中,∠ACB=90°,ABC=30°,BC=12㎝,半圆O 以2㎝/s 的速度从左到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D ,E 始终在直线BC 上.设运动时间为t (s ),当t=0s 时,半圆O 在△ABC 的左侧,且OC=8㎝.当t 为何值时,△ABC 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 所在的圆相切?BC EAOD第22题图OABC ED 第23题图圆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二、°或150°13.3π14.π3216.0.8 2三、19.解:(1)因为OE⊥CD,CD=24,所以12CD21DE==.在R t△DOE中,因为1312DOEsin=∠,所以OD=13.所以半径OD的长为13 m.(2)由题意,得512-13ED-ODOE2222===.所以将水排干需:5÷=10(小时).20.解:(1)如图①所示;(2)如图②,连接OD.设⊙O的半径为r.因为∠ABC=90°,∠ACB=30°,所以AB=21AC=r.因为∠ABD=∠ACD=45°,OD=OC,所以∠ODC=∠CCD=45°,所以∠DOC=90°.在Rt△ODC中,DC=222=+OCOD r.因为∠BAE=∠CDE,∠AEB=∠D EC,所以△ABE∽△DCE.所以===21.第20题图21. (1)证明: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BAD =∠DAC.因为∠E=∠BAD,所以∠E =∠DAC.因为BE∥AD,所以∠E =∠EDA.所以∠EDA =∠DAC.所以ED∥AC.(2)解:因为BE∥AD,所以∠EBD =∠ADC.因为∠E =∠DAC,所以△EBD∽△ADC,且2BDkDC==.所以2124SkS==,即124S S=.因为2121640S S-+=,所以222161640S S-+=,即()22420S-=.所以212S=.因为332==+==∆CDCDCDCDBDCDBCSSABC,所以S△ABC=23.①②22.(1)证明:连接OD.因为BC 是⊙O 的切线,D 为切点, 所以OD ⊥BC.又因为AC ⊥BC ,所以OD ∥AC ,所以∠ADO=∠CAD.因为OD=OA ,所以∠ADO=∠OAD ,所以∠CAD=∠OAD ,即AD 平分∠BA C. (2)解:连接OE ,ED.因为∠BAC=60°,OE=OA ,所以△OAE 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OE=60°,所以∠ADE=30°.又因为1302OAD BAC ∠=∠=,所以∠ADE=∠OAD ,所以ED ∥AO ,所以S △AED =S △OED .所以S 阴影=S 扇形OED =ππ323602602=⨯. 23.解:如图①,当点C 与点E 重合时,半圆O 所在的圆与AC 相切,此时,t=2÷2=1(s );如图②,当点O 运动到点C 时,过点O 作OF ⊥AB ,垂足为F.在Rt △FOB 中,∠FBO=30°,OB=12cm ,则OF=6cm ,即OF 等于半圆O 所在圆的半径,所以AB 与半圆O 所在的圆相切,此时点O 运动了8cm ,所求运动时间为t=8÷2=4(s );如图③,当点O 运动到BC 的中点时,OC=OD=6cm.又∠ACB=90°,所以AC 与半圆O 所在的圆相切,此时点O 运动了14cm ,所求运动时间为t=14÷2=7(s );如图④,当点O 运动到B 点的右侧,且OB=12cm 时,过点O 作QO ⊥直线AB ,垂足为Q ,在Rt △OQB 中,∠OBQ=30°,则OQ=6cm ,等于半圆O 所在圆的半径,所以直线AB 与半圆O 所在的圆相切,此时点O 运动了32cm ,所求运动时间为t=32÷2=16(s ). 综上,当t 为1s,4s,7s,16s 时,△ABC 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 所在的圆相切.第23题图O ABCE D O AEC BD ②O ABCE D ③① O ABCED 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