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件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冷战的终结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圣才出品】
第十章冷战的终结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一、名词解释1.超越遏制战略答:“超越遏制”战略是指1989年乔治·布什入主白宫后,提出的越出遏制阶段进而为90年代制定的新政策。
其基本内容包括:①要求苏联调整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朝着开放的社会演进,回到世界秩序中来;②要求苏联保证支持东欧和中欧各国自决,拆除铁幕和推倒柏林墙,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③要继续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基本方针,坚持威慑战略和联盟战略,以保持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强大,以此作为推行超越遏制战略的基础。
超越遏制战略是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超越遏制的目标要比简单地遏制共产主义大得多,它不仅要在“铁幕”外面遏制苏联,而且要把斗争推进到“铁幕”里面去。
“超越遏制”并不是要放弃遏制,而是要在继续保持军事遏制的同时,对苏联发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攻势。
2.海湾战争答:海湾战争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凌晨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对伊进行连番轰炸。
伊军抵抗无效,请求停火。
28日,历时43天的海湾战争以多国部队的全胜而结束。
海湾战争是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区域演示,是在世界战略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整个中东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①伊拉克从此陷入遭受孤立和受制裁的困境,内源耗尽,外债累累,社会经济严重倒退。
这一仗彻底断送了伊拉克10年来称霸中东的梦想。
②美国通过这场战争不仅巩固了对沙特、科威特等主要石油大国的政治影响,而且实现了其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
③战争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并使以伊拉克为首的阿拉伯激进派严重受挫,这正是美国求实不得的。
④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遭到了进一步削弱,自此之后,在中东已无稳定的阵地。
而美国则赢得了这场全球霸权主义与地区霸权主义较量的胜利,在中东地区演示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的实力与地位。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_答案、优化版
东亚封贡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
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
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
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
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
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
2016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参考书讲解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笔记讲义资料答题技巧真题解析-育明教育
2016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参考书讲解国关史笔记-育明教育一、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育明课程中心资料)考试科目:“711政治学综合一”参考书①《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王帆、曲博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14年新加)②《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③《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年新加)育明教育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这本书是2014年新增的一本参考书,在14年和15年的考试中对于这本书的考察基本都是书中的重点章节,课后的思考题需要作为复习重点。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阅读这本书难度并不大,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好试题。
这本书中有很多的内容是和《权力·制度·文化》这本书相重合的,对于重合的部分建议考生以《权力·制度·文化》中的内容为主进行记忆。
《权力·制度·文化》这本书几乎囊括了秦亚青老师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从功利的角度分析秦亚青是我们外交学院的院长,他的这边论文集基本每年都会作为出题参照的重点。
对于这本书的考察经常会出现论述题,但是作为一本论文,书中部分章节间的联系还是欠缺紧密度的,建议考生在研读这本书的时候要通过整理笔记和专题来帮助自己理清整本书的脉络。
最后关于书中两大模块:理论和方法,建议考生要侧重于“理论部分”。
《政治学基础》这本书是在2014年代替《政治科学基础》加入到指定参考书之中,更确切的说应该的“回归”到参考书之中,因为在2008年以前这本书一直是指定参考书之一。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政治学基础》这本书是最难的一本,总是感觉读了好多遍还是没有吃透。
建议考生第一遍阅读之后要通过全书的目录来把脉络和框架整理清晰:书中分6篇,每篇下3章,每章一般都是3节,一节下两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再用关键词法进行填充。
北大、人大国关院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
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近五年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2014年北大国关院考研攻略北大国关院考研-《国际关系史》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刘德斌目录国际关系史导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讲学科·理论·叙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理论的开放意识: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家间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叙事的整体观念:对宏大叙事的批判与多元论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讲大国外交思想·欧洲经验·全球视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英国与均势外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法国与欧陆霸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德国与东西方政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三皇同盟<p>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p><p>(1)1873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p><p>①背景:俾斯麦认为孤立法国的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俄奥则都打算利用德国加强自己的力量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p><p>②过程:1872年9月三皇柏林会晤;1873年德皇访问彼得堡,德俄缔结军事协约;之后俄皇访问维也纳,俄奥签订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由此三皇同盟形成。
</p><p>③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
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
俾斯麦鼓励法国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
由于三国目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脆弱。
</p><p>(2)1881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p><p>①背景:俄奥关系因近东危机而破裂,德俄关系则因柏林会议使俄国利益受损而恶化,维系普法战争后欧洲政治秩序的三皇同盟已经是分崩离析了。
但三皇同盟是俾斯麦组建大陆同盟体系关键的一环,是大陆同盟体系的支架。
特别是德国想与英国结盟的计划受挫后,重建三皇同盟显得更为迫切。
</p><p>②过程:1880年俄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建议得到德国的认同;1881年德俄奥签订《三皇同盟条约》及附加的议定书。
</p><p>③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
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维也纳体系)【圣才出品】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一、名词解释1.《提尔西特条约》答:《提尔西特和约》是指法俄于1807年7月7日签订的条约。
两国结成同盟,俄国牺牲盟友普鲁士换取自己的利益,英国的反法政策反而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孤立了。
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联盟后,于1806年7月建立莱茵联盟,欧洲列强更感受到法国的过分强大实力对自身安全的威胁。
随着拿破仑对德意志野心的显露,普鲁士向英俄寻求保护。
1806年10月结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之后普法交战,法军大败普军,拿破仑乘胜进逼俄国。
7月9日,普鲁士也和法国签订了屈辱的《提尔西特和约》接受了领土变更和赔款的惩罚条件。
《提尔西特和约》的缔结宣告了第四次反法同盟的瓦解。
2.《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答:(1)《肖蒙条约》《肖蒙条约》是指反法同盟各国于1814年3月9日签订的,规定了对法作战的条件和对欧洲未来疆界与政权的安排的条约。
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1813年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帝国迅速崩溃,如何处理战败的法国成了争论的焦点,拿破仑又拒绝接受“法兰克福提议”;为了最终打败拿破仑,在英国提议下,反法同盟各国就战后欧洲安排问题进行了会谈和协商。
该条约缓和了同盟各国内部的分歧与矛盾,加强和巩固了同盟对法作战的团结,同时也反映出列强恢复欧洲旧秩序的企图。
它的基本原则后来在维也纳会议上得到了贯彻和确认。
(2)《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是指1814年3月20日,反法同盟攻入巴黎,波旁王朝复辟,5月30日,同盟国与波旁王朝签订的一个法、奥、俄、英、普的和平条约。
这是维也纳会议前的一个重要条约。
在条约中,同盟各国的目的是让欧洲回到拿破仑以前的状态,而没有对之采取报复和惩罚的措施,没有割地和赔款,甚至拿破仑从欧洲各国掠去的艺术品仍被保留在巴黎。
该条约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称霸欧洲的计划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法国的失败。
竭尽全力打败拿破仑的大陆各国也和法国一样衰弱,只有英国和俄国没有遭到严重削弱,它们逐渐掌握了欧洲的主导权。
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考研笔记
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考研笔记说明:育明教育咨询师汇编,仅供参考。
国际关系史导言第一讲学科·理论·叙事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问国际关系史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学问,它与外交史、世界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的描述对象都超越了某一特定国家的范围(即使是以某一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外交史也涉及到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具有与国别史相区别的特质。
然而,三者之间的学科分野却也非常显著。
外交史的叙述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的外交行为上,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几乎不加涉及;世界史的叙述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各国的外交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并非叙述主体;而国际关系史则介于外交史和世界史之间,它既需要具有世界史的全球视野,又需要以外交史作为它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只见树木”或“只见森林”两种有失偏颇的窠臼,才能避免体例上的僵化与空泛。
但是,光区分了三者之间的差异还不足以建构国际关系史自身的学科自律性,它需要在广泛吸取外交史和世界史理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国际关系史的旧有体例,并对其进行新的建构。
理论的开放意识:国际体系、国际格局(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名词解释)、国家间关系本课程是以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的比喻来说明:国际体系宛如星光灿烂的夜空,国际格局就是夜空中的星座,而国家间关系就像每个星星与另一个星星的关系。
要想清晰地认知夜空,必须确认每一个星座,而每一个星座的确定又与具体的星星密切相关。
国际体系通常包括体系的层次(level)部门(sector),其中层次中包括体系、次体系、单位、次单位和个人(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聚焦于单位层面),部门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注重政治—军事部门)。
国际关系史课后题 刘德斌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名词解释: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尼德兰革命简答题:1、概述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2、简述西欧的兴起。
思考题: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名词解释:“掷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乌得勒支条约》《航海条例》简答题:1、简述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3、试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历史意义。
4、简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5、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思考题:1、结合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4、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名词解释:《提尔西特条约》大陆封锁体系《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二次巴黎和约》《最后议定书》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东方问题路易·波拿巴克里米亚战争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铁血政策”安政五国条约第二次美英战争“门罗宣言”阿拉斯加购买“门户开放”政策“大棒政策”“金元外交”简答题:1简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2试析大陆封锁制度失败的原因。
3试析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4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5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思考题:1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2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形成的动力与原因有那些?3结合第一章的相关内容试述美国对外政策思想的演变。
第四章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名词解释:三皇同盟《地中海协定》《再保险条约》巴格达铁路问题复习题:1、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2、试述大陆联盟体系得以维持的机制。
3、试述德国19世纪90年代外交政策的转变。
思考题:1、结合史实总结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特点。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圣才出品】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名词解释1.掷出窗外事件答:“掷出窗外事件”是指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这一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波西米亚于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
在1419年“胡斯战争”后,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609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
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2.三十年战争(中山大学2013年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研)答:三十年战争是指欧洲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它的导火线是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三十年战争一般被分为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国阶段。
三十年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3.七年战争答:“七年战争”是指1756~1763英法双方持续了七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分为欧陆战场和海外殖民地战场两条战线。
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法国最终战败。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详解(9-11章)【圣才出品】
第九章缓和:由两极到多元化时期的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1.尼克松主义答:“尼克松主义”即“共同承担责任”,是指在美国国际地位衰落的情况下为挽救美国霸权地位所作的一种必要的战略调整,是一种面对现实而将意识形态排挤到次要地位的作法。
尼克松入主白宫之时,美国正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以及由此引发和加重的一系列问题使美国的综合实力明显下降。
在这种情况之下,尼克松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
“尼克松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出台。
尼克松主义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政府不得不作出的具有战略收缩性质的选择。
尼克松、基辛格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而制定实施的均势战略,改变了战后杜鲁门和艾奇逊僵硬的遏制政策。
美国力量的衰落和尼克松主义的出现为苏联提供了缓和的外部条件。
2.勃列日涅夫主义答:“勃列日涅夫主义”是指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发表的一系列宣扬苏联扩张主义的宣言和声明。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有限主权论”,即“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个别利益”,保卫社会主义共同利益是“最高主权”,苏联进而有权决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
苏联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对第三世界的侵略中;②“国际专政论”,要求东欧各国不折不扣地接受苏联的指挥;③“国际分工论”,即旨在通过经济职能划分,把东欧各国死死地拴在苏联身上;④“大国特殊责任论”,苏联领导人通过“大国特殊责任论”宣扬苏联的世界大国地位,并由此认为苏联“对外活动负有特殊责任”,对任何地区都不能漠不关心。
在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指导下,苏联常常干涉别国内政。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典型事件。
此外,苏联在东欧增加驻军,并控制了东欧国家军队的指挥权。
3.里根主义答:“里根主义”是指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面对苏联在全世界扩张的严重挑战,里根政府制定的美国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重新支配世界的“里根战略”的政治核心。
“里根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认为世界上所有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终极笔记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第十一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根据新的力量对比建立了旨在调整彼此关系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便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矛盾:苏维埃俄国因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被排除在外;美国在国内孤立主义的喧嚣声中退出凡尔赛会议的在种种安排;对德国的惩罚深埋下强烈的复仇心理;已经觉醒的亚非拉人民开始不断冲击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
所有这一切都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种种危机。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列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通过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与华盛顿会议(Washington Conference)建立起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力解决德国问题与裁军(disarmament)问题,加上美国退出凡尔赛体系,使得该体系从一开始便充满了矛盾与不稳定。
1919年1月18日,27个战胜国的代表云集法国巴黎,召开关于结束战争、安排世界新秩序的和平会议。
由于美国及亚洲国家的出席,使这次会议超出了欧洲范围,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和约的会议。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乔治·克里孟梭(George Clemenceau)这“三巨头”决定着一切重大问题。
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充满了怀疑和猜忌,德国的疆界和战争赔款问题,殖民地委任统治问题,阜姆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成为巴黎和会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
三个多月的争吵使参加和会的诸国感到疲惫不堪,它们均感到再拖下去会弊多利少。
此时欧洲革命的不断发展更迫使它们达成协议,以空出手来镇压革命。
1919年6月28日,德国代表不得不在协约国强加给它的苛刻的《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简称《凡尔赛和约》(the Treaty of Versailles)上签字。
这一和约与此后战胜国陆续与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等签订的条约一起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体系,是协约国建立战后秩序的基石。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圣才出品】
第五章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一、名词解释1.“门户开放”政策答:“门户开放”政策是指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两次向各国政府提交的针对中国“门户开放”照会。
1899年9月至12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驻英、俄、德、法、日、意六国的美国大使向驻在国政府递交了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六国政府发表声明,承认三个原则。
该照会是以承认和维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为前提的,美国要求的是在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中国境内享有与列强相同贸易地位。
各国均先后给予美国不同程度的答复。
1900年7月3日,海约翰再一次向各国提交照会,主张保持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公正平等的贸易原则。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提出的独立的对华政策,在不再追随英国对华政策的同时,该政策体现了美国积极向远东渗透和扩张势力的战略意图。
该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认可,是因为当时谁都无法独占中国,打破它们在华势力相对均衡的局面。
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获取了巨大利益,并声称该政策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危机。
但实际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通告这次外交活动的对象中国,也没有向中国作出解释。
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主权严重而粗暴的侵犯。
2.“大棒政策”答:“大棒政策”是指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又称老罗斯福,1901~1909年在任)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的目的提出的政策。
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发挥和解释。
“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美国依仗其日益增强的军事经济实力,向拉美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
老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申再后来被称为“老罗斯福主义”。
“大棒政策”提出后,美国开始把它付诸实践:古巴、巴拿马、多米尼亚,美加关于阿拉斯加边界问题的讨论、1905年法德之间的摩洛哥纠纷。
3.“金元外交”答:“金元外交”是指威廉·塔夫脱总统执政时期(1909~1913年)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的目的提出并实行的,旨在鼓励金融资本向海外投资以实现海外扩张的对外政策,即“以金元代替枪弹”的外交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第八讲维也纳体系的衰落与“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欧洲协调体制的裂痕愈大。
至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欧洲的均势被打破,维也纳体系终于解体。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通讯手段的革新,把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欧洲先进国家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体系,“中心—边缘”结构逐步建立起来。
在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侵略扩张中,穆斯林世界衰落了,东亚封贡体系解体了,欧洲霸权时代降临了。
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在欧洲,两个欧洲侧翼国家——海上霸主英国和陆上强国俄国是侵略扩张的先锋,英俄两国争霸也是19世纪中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之一。
在北美,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在自己独立不久就敢于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抗欧洲势力;在东亚,古老而庞大的“中央帝国”衰落了,边缘地区的岛国日本却借机而起,通过明治维新跃进列强的行列。
美国和日本的加入,对欧洲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也扩大了欧洲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激烈反抗,对西方的抵制和造反开始兴起。
1.克里米亚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
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
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
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1853年11月30日,俄国舰队在锡诺普港全歼了土耳其舰队。
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驻黑海保护土耳其。
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
2月27日,英法向俄国下最后通牒,要求俄国退出所占领的两公国,俄国对此不加理睬。
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盟并于3月28日对俄宣战。
此时,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正在寻求时机把奥地利势力驱逐出意大利。
他看到如果与英法结成同盟,将会给意大利的统一带来希望。
1855年1月撒丁王国终于也加入了英法同盟与俄国作战。
这次战争本质上仍是欧洲列强间的争夺,至此,俄土战争已变成一场欧洲大战。
等到战争进行到1855年9月,俄军败局以定。
10月中旬,奥地利又趁火打劫,向俄国再次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同英法议和,如拒绝接受建议,奥地利将参加对俄作战。
新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被迫接受议和。
1856年3月30日,各国签署《巴黎和约》。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国的国际地位与战前相比判若云壤,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被削弱。
在英法的遏制下,俄国的西进之路受阻,它的扩张矛头不得不转向中亚和远东,以弥补在欧洲和近东的损失。
法国通过战争洗刷了1814年战败的耻辱,将俄国从欧洲大陆的权力之巅拉了下来并取而代之;同时,法国又能与英俄都保持着较和谐的关系,这一结局可以说是法国的外交胜利,也是拿破仑三世“对威望追求的胜利”。
英国从克里米亚战争中获益非浅,《巴黎和约》的有关黑海中立化等条款扼阻了俄国的南进企图,对英国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扩张形势更加有利。
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和随后的巴黎和会上获取了不少实际利益,它摆脱了俄国的直接威胁。
但从国际战略方面来看却棋输一着。
它唯利是图的外交作风不但恶化了俄奥关系,失去了俄国这一盟友,而且引起英法的不满,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的外交舞台上陷入了孤立之中。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是战胜国,但得到的唯一战果是“维持现状”。
与此相伴行的是,它对其在欧洲的附属国的控制进一步被削弱,塞尔维亚由列强保证其自由,多瑙河两公国于1859年建立了统一的罗马尼亚国家,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变得更为复杂起来。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普鲁士、撒丁王国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着手解决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问题。
2.“铁血政策”与德国统一有两件事对德国的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法国大革命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
其次,在1848年革命中,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付诸实践。
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俾斯麦于1862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上任之初就以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表达了他的行事原则,他说:“当今的重大问题已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他也因此被称为“铁血宰相”(Iron Chancellor)。
他是一个“重行动,富于感情,意志坚强的人,性情暴烈、干劲十足。
无论爱和恨,都没有人可与他相比”。
他自称是一个忠于普鲁士国王的贵族。
他的政治哲学也很独特,他坚信“普鲁士权力的任何扩大都对德意志有利,对普鲁士的独立和力量的任何限制都对德意志有害”,他相信“国内问题应从属于对外政策问题”,“强权是一切政治问题的决定因素。
”德意志统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易北河两公国——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问题。
1848年的法兰克福议会曾主张将这两公国并入德意志联邦,但没有成功。
但这次不同,普鲁士是下了决心要得到这两个公国。
1864年普奥联军向丹麦开战。
丹麦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援助,被普奥联军击败了。
俾斯麦向来都将奥地利视作统一大业必然要冲破的障碍。
在普奥战争来临之前,俾斯麦外交活动的重点是在国际上孤立奥地利。
在普奥战争中最可能施以干预的不外是法国和俄国。
1866年6月16日普奥开战。
战争出奇地迅速,仅用7周就结束了,因而被称为“七周战争”。
1866年8月23日,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布拉格正式签订和约。
1867年,普鲁士建立了北德意志联盟,为全部统一德意志奠定了基础。
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
9月2日色当陷落,拿破仑三世和10多万法军当了俘虏。
9月4日巴黎公社起义夺取了巴黎。
巴黎公社失败后,上台的梯也尔政府与德国于1871年2月26日在凡尔赛(Versailles)签订了以法国割地赔款和军事占领为主要内容的预备和约。
5月10日,德法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
《法兰克福和约》是一个掠夺性条约,因此,普法战争在德法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法德之间的敌对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标志着德国的统一。
德国的统一打破了欧洲的均势格局,因为一个崛起的中欧将不可能满足于继续在东西强邻之间苟存。
均势的前提已经失去,强国之间不再有什么缓冲地区,不再有制造纷争战乱的温床。
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和近代国际关系演绎的地缘基础。
“它不仅推翻了维也纳和平宣言,还推翻了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宣言”。
法国由于战败,从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时的欧洲霸主地位跌落下来。
在中欧俄法边界上出现了统一的德国,加之在南欧法奥边界出现了统一的意大利,彻底改变了以往俄、法、奥三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
德国的统一也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国的统一使“欧洲失去了一个主妇,却得到了一个主人,在俾斯麦灵巧的安排下,1870年以后整整20年中,大国体制将被德意志支配。
”另外,德国的统一是通过战争手段完成的统一,也加深了德意志民族本身所固有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成为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
3.美国的加入从美国独立一直到内战爆发前夕,巩固国家独立与安全,争取扩大国外市场,是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则。
美国的早期扩张、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1823年的门罗宣言以及向西部大规模扩张领土是这一时期美国史的主要内容。
美国独立后不久,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欧洲开始进入拿破仑战争时期。
美国政府为了避免卷入欧洲的冲突,奉行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美国先后通过《约翰·杰伊条约》和《莫特枫丹条约》与英法两国保持紧密的商业关系。
同时,利用这一时期有利的国际环境,美国从西班牙手里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上自由航行权和在新奥尔良3年的“存栈权”。
随后,美国于1803年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领土扩大了一倍。
美国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就此止步,利用欧洲战争和西班牙的衰落,又于1810年、1813年进占了佛罗里达。
除了在美洲大陆进行扩张外,美国的触角也伸展到了非洲和亚洲。
1805年美国军舰入侵北非的的黎波里,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最惠国待遇;1815年侵占了阿尔及尔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1820—1822年在西非建立了美国在非洲的殖民据点——利比里亚。
1812—1814年爆发了被美国人视为又一次独立战争的第二次美英战争。
第二次美英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1812年9月,沙皇俄国出于不愿英国分兵美洲,削弱反法同盟的力量,同时又影响俄美之间贸易的目的,出面调停。
1813年3月,美国接受调停,但为英国所拒绝。
9月,英国又一次拒绝俄国的调停,但英国提出可以在中立国与美国代表谈判。
经过艰苦的谈判,美英两国于1814年12月24日签订了《根特条约》。
条约解决了两国的诸多领土和边界争端问题。
《根特条约》签订后,美国终于得以完全摆脱英国的控制,国家的独立得以巩固。
战后美国政治上的殖民地意识开始迅速消失,经济上开始从殖民地经济向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经济过渡。
同时,第二次美英战争摧毁了印地安人部落联盟,为美国向西部扩张创造了条件。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恢复了正统秩序,英国的海上霸权如日中天。
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解放运动,衰落已久的西班牙殖民帝国迅速解体,欧洲列强乘机向美洲地区渗透扩张。
面对沙皇俄国在北美地区的南下政策、欧洲神圣同盟1823年冬对拉丁美洲的武装干涉、英国向拉美渗透的逼人气势,“门罗主义”应运而生。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或称为“门罗主义”)。
“门罗宣言”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
“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在限制和约束欧洲国家在美洲扩张的同时,保留了美国在美洲扩张的权利。
“不干涉”原则包含着不干涉和干涉两个方面:不干涉欧洲事务是美国既定的原则方针,但对涉及到美国切身利益和权利的南北美洲事务,美国不能置之不理。
换言之,美国反对欧洲各国干涉美洲事务,但美国却有干涉美洲事务的权利。
“美洲体系”原则宣扬美洲的共和主义,把共和制的美洲与君主专制的欧洲截然分开。
“美洲体系”的含义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它的潜台词和核心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尽管“门罗宣言”的三个基本原则客观上支持了拉美各国的独立,但实际上也等于宣布了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