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课程论文 RNA的起源
RNA世界假说与生命起源的研究进展
![RNA世界假说与生命起源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c617f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7.png)
RNA世界假说与生命起源的研究进展生命起源一直是自然科学中最古老、最基础、最艰难的研究领域之一。
自1960年代初,化学家伦纳德·霍德和埃门·苏特彻尼克提出RNA世界假说之后,RNA生物学的发展进程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RNA世界假说认为,生物起源时,RNA具有核酸和酶双重功能,RNA是自我复制的模板,从而促成了化学信息到生物分子的转换。
怀着对生命起源深入了解的热情,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试验RNA 生物学的各个方面,以期增进对 RNA 世界的认识。
相信读者们一定对 RNA 学科有所了解,即 RNA 作为生物大分子扮演着诸多重要生物学角色的同时,RNA 也是一种关键的催化剂,因为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催化多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了 RNA 用于自我复制和自我催化反应的可能性。
同时,也有实验证据表明 RNA 参与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许多重要步骤,并且这一功能可能是逐渐失去或分化到更复杂分子的必然结果。
在此基础上,从宏观演化的角度考虑,RNA 的自组装行为在实验中已被证明是生物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础,这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在生命起源初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组成更大、更稳定的分子结构。
众所周知,生命的起源可追溯到恒星起源的历史时期。
尽管在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中RNA的确扮演起了关键的作用,但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不断的进化、分化和适应,RNA也逐渐演化成了更复杂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DNA、脂质等,这就导致生命从单一的 RNA 世界起源,逐渐发展演化成为多样化的生命体的现实。
近期,一系列高质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了 RNA 生物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充满许多有待改善的研究问题。
例如,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或体外选择有效构建 RNA 催化剂,如何寻求不同的入侵性方法,以便发展出具有创新性、更有效率的RNA 合成方法,这些问题也在 RNA 生物学研究的探索之中。
除了自上而下的实验验证 RNA 世界的假说之外,还可以借助生命起源的前体化合物方法,来寻找 RNA 催化前处理的可能性。
rna起源学说
![rna起源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309919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7.png)
rna起源学说
关于 RNA 起源的学说有多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是“RNA 世界”假说。
该假说认为,在生命起源的早期阶段,RNA 同时承担了遗传信息存储和催化化学反应的双重功能。
根据“RNA 世界”假说,原始的生命体系可能是由一系列能够自我复制的 RNA 分子组成的。
这些 RNA 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可以编码遗传信息。
同时,一些 RNA 分子还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类似于现代生物中的酶。
在这个假说中,RNA 分子通过自我复制和演化,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功能和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 RNA 分子可能演化出了蛋白质合成的能力,从而逐渐形成了现代生物中的中心法则(DNA 转录为 RNA,RNA 翻译为蛋白质)。
虽然“RNA 世界”假说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但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他学说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肽核酸世界”假说认为,最初的遗传物质可能是由肽和核酸组成的复合物。
总的来说,RNA 起源的学说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正在努力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来进一步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
生命起源的RNA世界假说
![生命起源的RNA世界假说](https://img.taocdn.com/s3/m/2bf981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e.png)
生命起源的RNA世界假说生命起源是一个备受科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追溯到数十亿年前的地球,我们不禁要问,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是RNA世界假说。
RNA世界假说是基于核酸分子RNA在生命起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假设。
在此假说中,RNA被认为是最早的生物分子,它既具备了基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功能,又具备了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相对于DNA,RNA的分子结构更加简单,更容易形成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的复制反应。
RNA世界假说认为,在地球上生命起源初期,存在一种由RNA分子构成的原始生物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RNA能够通过基因复制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产生更多的RNA分子。
同时,RNA还具备酶的功能,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这就使得RNA不仅仅是存储和传递基因信息的分子,而且还可以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这种由RNA构成的原始生物系统为后来的生命演化提供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原始的RNA系统逐渐发展演化,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生物分子,如DNA 和蛋白质。
DNA逐渐取代RNA成为存储基因信息的主要分子,而蛋白质则承担了更多的催化和功能性角色。
RNA世界假说得到了一系列实验证据的支持。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RNA确实具备催化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能力。
研究人员还成功合成了一些简单的RNA分子,使其具备了自我复制的能力。
这些实验证据进一步证明了RNA世界假说的可行性。
然而,RNA世界假说并不是没有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RNA如何从一个外源物质演化为构成生命的关键分子。
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其他的理论,如泥炭世界假说和酸瀑泪假说,试图解释RNA起源的问题。
这些理论认为,矿物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在地球早期环境中的作用可能是RNA起源的关键。
另外一个问题是RNA世界如何演化为DNA和蛋白质世界。
RNA虽然具备了催化反应和存储基因信息的功能,但它相比于DNA和蛋白质,具备的功能还是比较有限。
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试图揭示RNA世界向DNA和蛋白质世界的过渡过程。
RNA的酶及遗传信息载体两重性与生命起源
![RNA的酶及遗传信息载体两重性与生命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7e4e148f02d276a200292e8e.png)
RNA的酶及遗传信息载体两重性与生命起源潘正军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223001) 1953年ler的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上可生成简单的小有机分子。
而根据Fox等人的大量实验,原始地球上这些简单的化合物可以合成更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现代分子生物学阐明,核酸、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核酸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而蛋白质是执行功能的分子。
只有当核酸和蛋白质系统获得信息贮存、自我复制、变异以及在选择下适应进化的能力时,才可能出现生命。
在生命起原中是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质?这曾被人认为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蛋鸡悖论”。
目前,有一系列的实验证据支持了生物大分子起源之初是“RNA世界”之说(G ilbert,1986)。
1 RNA功能的二重性1.1 RNA与酶 1981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Cech的研究组证明四膜虫rRNA前体能自动切除413个核苷酸的内含子,这一过程完全没有蛋白质参加,称之为自我拼接。
Cech首次提出了ribozyme这一名词,用以指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1984年美国Altman证明,细菌加工t RNA的酶RNAaseP中的RNA单独也能切断t RNA前体的5′-末端,只需提高Mg2+浓度。
Cech与Altman发现RNA具有催化功能而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6年Cech证明,rRNA还具有核苷酸转移酶、磷酸二酯酶、RNA限制性内切酶、磷酸转移酶等多种活性。
后来又发现不少RNA具有催化功能。
1989年Uhlenbeck实验室人工合成具有催化活性的由19个核苷酸组成的寡聚核糖核苷酸。
RNA具有酶的催化活性,动摇了以前认为核酸缺少一种催化能力和最早出现的是蛋白质的说法,改变了人们“只有蛋白质才具有酶的活性”的传统观念。
1.2 RNA与核糖体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人所共知的,RNA占核糖体的60%,长期以来它仅仅被看做是r蛋白的组织者,即形成核糖体的内部结构框架和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RNA配对碱基有关。
RNA病毒的进化机制和致病机理
![RNA病毒的进化机制和致病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1b95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1.png)
RNA病毒的进化机制和致病机理RNA病毒是一类通过RNA作为基因材料的病毒。
它们会在感染宿主细胞之后依赖于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并产生新的病毒颗粒。
这个过程在进化史上发生过多次,从而使得RNA病毒在其进化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进化机制和致病机理。
RNA病毒的进化机制和繁殖过程RNA病毒的基因组是RNA,而不是常见的DNA。
与DNA病毒不同,RNA病毒的基因组是单链的,没有双链的保护,其易于变异。
这种变异性有利于RNA病毒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由于RNA病毒的基因组不是双链的,因此没有复制检查机制,导致了繁殖过程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错误数量很大且分布不均,为RNA病毒的进化开辟了道路。
当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病毒RNA将被纳入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中。
这种机器使用RNA作为模板,复制RNA病毒的基因组。
由于RNA病毒的基因组容易出错,铸就了RNA病毒的繁殖多样性。
在复制过程中,错误的复制可能导致RNA病毒发生变异。
这种变异可能会产生一种具有新功能的病毒,例如可以在新的细胞类型中感染或抵抗宿主免疫系统的病毒。
因此,RNA 病毒的进化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其环境。
RNA病毒的致病机理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并导致疾病的机制是多方面的。
一些RNA病毒直接针对宿主细胞内的特定分子,例如蛋白质或核酸,而其他RNA病毒会改变细胞的生理状态,进而导致疾病。
在宿主细胞中,RNA病毒组装成病毒颗粒,并通过基于膜的分泌方式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不仅侵蚀了细胞的功能,还导致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的问题。
RNA病毒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是RNA病毒的hijackers(是指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转录机制以实现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利器),是一种利用宿主RNA聚合酶复制自身基因组的感染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存在于反转录病毒,例如艾滋病毒。
这种病毒感染细胞后,其RNA 基因组会被转换为DNA,然后通过细胞内的复制机器进行复制。
RNA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RNA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a41e0c4a7302768e993951.png)
分子生物学课程论文题目:RNA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者:付亚茹RNA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者:付亚茹摘要:核酸是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界中有两种核酸,DNA、RNA。
其中RNA是唯一的一种既能够携带遗传信息又能够行使酶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RNA在生物进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生物进化,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RNA的种类多样,包括mRNA、hnRNA、rRNA、tRNA、snRNA和snoRNA,它们均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在生物体内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现在,在疾病治疗中RNA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就是使用RNA干扰。
特别是在治疗乙肝病毒感染,以及癌症的治疗中应用也已经开始起步。
关键字:RNA、进化、snRNA、rRNA、 RNA干扰、疾病治疗。
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生物界中有两种核酸,DNA、RNA 。
RNA有其独特的特性,在生物进化中、在生物体内、在疾病治疗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RNA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关于RNA进化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1981年,CechT发现了四膜虫的RNA前体能够通过自我拼接切除内含子,因而表明了RNA 具有催化能力,成为核酶。
在3种生物大分子中,RNA是唯一的一种既能够携带遗传信息又能够行使酶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因此有科学家预测RNA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生物大分子,而且有人预测,是在RNA的催化指导之下形成了另外两个生物大分子DNA、蛋白质。
但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由DNA 取代了RNA,原因有二:1、DNA双连比RNA单链更加稳定2、DNA链中的胸腺嘧啶取代了RNA链中的尿嘧啶使得遗传物质的修复成为了可能。
蛋白质也取代了大部分的RNA酶的催化功能,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多样、构象多变与RNA相比蛋白质能够更为有效的催化多种生化反应,催化具有更高的专一性。
RNA的多样性与生物演化
![RNA的多样性与生物演化](https://img.taocdn.com/s3/m/d48fd5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0.png)
RNA的多样性与生物演化RNA(核糖核酸)是一种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密切相关的分子。
除了在传递遗传信息和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外,近年来的研究还揭示了RNA在生物体内多样的功能和多样性体现。
本文将探讨RNA的多样性如何影响生物演化,并介绍一些与该话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1. RNA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遗传差异和生态系统的丰富性。
而RNA的多样性则是作为生物分子的一种特征,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
RNA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核糖体RNA(rRNA)、传递RNA (tRNA)、信使RNA(mRNA)和非编码RNA(ncRNA)等。
这些RNA在细胞内发挥不同的功能,调控着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网络。
2. RNA的多样性与基因表达调控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外,其他类型的RNA也参与到基因表达调控中。
例如,某些ncRNA可以通过与mRNA结合来影响其稳定性和翻译过程,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此外,一些miRNA可以与mRNA相互作用,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这种RNA介导的基因调控机制在生物体内的细胞发育、组织形成以及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3. RNA的多样性与基因重组生物演化过程中,基因重组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机制。
在原核生物中,RNA参与到基因重组的过程中,通过嵌合和剪接等方式可以促进基因的多样性。
另外,反转录酶这一种催化剂的存在使得RNA具备了反转录功能,可以将RNA逆转录为DNA,然后插入到宿主基因组中,从而改变宿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逆转录的过程在病毒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4. RNA的多样性与进化隔离RNA的多样性也与生物进化中的进化隔离相关。
进化隔离是指阻碍不同种群间基因交流的现象,这种隔离可以导致种群分化和新的物种形成。
RNA通过差异的表达和不同的功能在进化隔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不同种群中存在差异的miRNA可以调节基因表达,影响个体的表型。
RNA的生物学论文
![RNA的生物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d704d5aeaad1f346933f3a.png)
生命起源之谜RNA自我复制理论
![生命起源之谜RNA自我复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7b695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1.png)
生命起源之谜RNA自我复制理论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生命起源的问题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生命究竟是如何诞生的,一直是科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在探索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RNA自我复制的理论。
RNA自我复制理论是指RNA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自行复制、进化和变异,从而成为生命起源的关键步骤之一。
这一理论的提出源于对生命起源研究的深入探索,以及对早期地球环境的重建。
在地球约40亿年前的原始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有机物和稳定的温度、压力等适宜生命诞生的条件。
科学家们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RNA分子具备了自我复制的能力。
RNA(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链组成的分子,含有葡萄糖胺基、磷酸基团和碱基,是DNA的近亲。
然而与DNA不同的是,RNA既可以作为遗传物质,又可以具备催化反应的功能,因此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可能起点。
RNA自我复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原始环境中的有机物提供了RNA分子复制所需的基本元素,如核苷酸、碱基等。
当RNA分子与这些有机物结合时,可以形成新的RNA链,实现自我复制。
这种自我复制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催化剂,即催化反应的酶。
在早期地球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与RNA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短链核酸,它们能够催化RNA的复制过程,使之可以自我复制形成新的RNA分子。
在早期地球环境中,RNA分子的自我复制过程可能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循环反应。
首先,原始环境中的有机物与已有的RNA分子相结合,形成新的RNA链。
随着RNA分子的复制,新的RNA链可以具备催化反应的功能,促进更多 RNA的复制。
这种循环反应的结果是,RNA分子数量不断增加,即使其中出现了变异,也能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保持稳定,从而为生命起源提供了基础。
除了自我复制外,RNA还可以具备其他重要的功能,如催化反应。
实验也证实了RNA分子具有催化剂活性,即RNA酶。
这一发现被称为“RNA世界”的支持,即在早期生命起源过程中,RNA分子兼具遗传信息和催化反应的功能。
生命起源中的RNA世界假说
![生命起源中的RNA世界假说](https://img.taocdn.com/s3/m/d722e8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f.png)
生命起源中的RNA世界假说生命是宇宙中最神妙的现象之一,我们的身体由无数微小的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精密有序地完成着各种生命活动。
但是,人类对于生命的起源却一直研究不透,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被称为RNA世界的假说悄然诞生,它深刻地在我们的认知中改变了生命起源的故事。
一、RNA和DNA的区别在谈论RNA世界假说前,我们需要了解RNA和DNA的区别。
RNA和DNA都是由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的核酸,它们的碱基分别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
但是,它们之间还存在两点显著区别。
首先,RNA和DNA的核糖不同,RNA的核糖是核糖糖分子,而DNA的核糖是去氧核糖糖分子。
这使得RNA的空间构型比DNA更多样化,RNA分子可以通过自身的特定结构和电荷来与其他生物分子进行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其次,RNA是单链的核酸,而DNA是双链的核酸。
RNA的单链性质赋予了它更高的反应活性,因为它可以更容易地与其他生物分子形成相互关系。
二、RNA世界假说的提出RNA世界假说最早由美国生物学家Crick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他认为最初生命起源的异构体是RNA分子,它既具备存储信息的能力,又能表现出催化和信仰的活性,同时也是进化的动力源泉。
RNA世界假说是一种令人激动的科学假说,它打破了生命的唯一起源是自我复制的DNA假说。
最早的生物必须了解如何存储和使用信息,现有的DNA无法自主工作并必须钦定一对编码和复制的蛋白质来共同工作。
而RNA可以单独为存储信息和催化反应而存在,因此RNA可能是最初的生物分子。
三、RNA世界的演化RNA世界的起源是通过生命产生的前生物物质,它们存在于许多化学环境中,例如海洋和热液喷口。
由于过去有限的证据,我们无法对RNA世界的起源和演化留下确凿的证据。
但是,根据RNA世界假说,生命起源的过程经历了以下阶段:1. RNA分子在漫长的时间里自发结合形成RNA酶,RNA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
生命起源和演化中RNA世界假说及其实验验证
![生命起源和演化中RNA世界假说及其实验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49f07f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d.png)
生命起源和演化中RNA世界假说及其实验验证在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过程中,RNA世界假说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理论,它提出RNA可能在早期地球上充当了自我复制和催化反应的核酸分子。
本文将探讨RNA世界假说的基本概念、支持证据以及相关实验验证。
RNA世界假说认为,在地球形成和早期生命出现之前,RNA是最早出现的生物分子之一。
据假说,早期地球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基础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一系列反应逐渐合成了RNA分子。
由于RNA分子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可以通过互补配对形成复制副本,因此将RNA视为起源于生命的基础分子。
支持RNA世界假说的证据有多个方面。
首先,研究发现RNA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这意味着RNA分子可以通过模板复制生成新的分子。
此外,RNA还可以通过互补配对形成双链结构,这种配对结构可以使RNA分子具备催化反应的能力。
这些证据表明RNA具备了在起源和演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潜力。
为了验证RNA世界假说,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其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是Thomas Cech和Sidney Altman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
他们发现世界上第一个催化剂 RNA酶的存在,证明了RNA可以具备催化反应的功能。
这项实验为RNA在起源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另一项实验证据是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RNA分子。
科学家们通过将适当的原始化学物质放置在实验室中的类似早期地球环境的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RNA分子。
这些实验表明,早期地球上存在的条件可能促使了RNA的合成。
此外,科学家们还通过分析现代生命中的RNA使用情况来支持RNA世界假说。
研究发现,现代生命中许多基本的生物过程都依赖于RNA的存在,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调控和细胞信号传递等。
这种广泛的RNA功能表明RNA在生命起源和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有着许多支持证据,RNA世界假说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如何解释早期地球上所需要的条件以促进RNA的合成仍然是一个谜。
RNA加工过程的进化及其分子机制
![RNA加工过程的进化及其分子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a83de43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e.png)
RNA加工过程的进化及其分子机制RNA加工是指在转录后RNA分子的修饰、加工、调控等生物化学过程。
这个过程在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保证蛋白质合成的正确性、稳定性及数量的重要环节。
RNA加工的进化历程在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中,RNA分子的加工方式逐步演化,从简单到复杂,发展出了许多科学有用的方法和技术。
最开始,生物体只能合成简单的RNA,并通过基因重复、点突变等方式进行变异和演化,从而产生了多样性。
后来,生物体开始利用不同的RNA对蛋白质合成进行调控,这些RNA的产生用到了一些特殊的转录方式以及加工、修饰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RNA加工的方式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到生物体的生长和生命进程。
一方面,生物体利用RNA的剪切过程,将不同长度的片段剪接在一起,生成在编码DNA上没有预设的独特序列。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RNA修饰、选择性准确地调控RNA的存在与否,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的量与质。
RNA加工的分子机制RNA加工过程需要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和大量的辅因子。
从一系列的转录后纠错到RNA修饰和调控,生物体内有数以百计的蛋白质协助RNA加工过程。
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多种酶和切割蛋白,以及引导RNA合成、分配和调节的因子等。
在RNA加工过程中,许多辅助因子通过实时检测RNA分子的三维结构和判断RNA中的神经元所包含的功能序列,从而识别RNA并进行近点求偏,以实现准确的RNA剪切和修饰。
同时,还需要具有协调作用的RNA策略,以便RNA分子在适当的时候被消极地销毁或转移。
另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RNA剪接。
RNA剪接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mRNA,在控制基因表达和调控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剪切过程发生在RNA的前体mRNA分子上,通过焦点特异的切割酶,将RNA分子从连续的剪接位点处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片段,并将这些片段重新拼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新的mRNA。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RNA加工过程,包括RNA修饰和稳定性调节等。
RNA编辑与生命的起源
![RNA编辑与生命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76ff0e7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7.png)
RNA编辑与生命的起源在我们的生命中,基因和DNA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对于另一种类似于DNA的分子RNA相对较少了解,RNA编辑的发现为RNA的作用和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RNA,即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是一种介于DNA和蛋白质之间的分子。
在细胞内,RNA起到了转录、翻译、调节等多种重要功能。
而RNA编辑是指从RNA前体中剪切出位于mRNA(信使RNA)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脱氨酶核苷酸(Inosine,I),并且将其转化为胸腺嘧啶核苷酸(Uracil,U)或其他的核苷酸,以改变mRNA的序列。
这种改变虽然不会改变基因信息的总量,但会导致丰富多样的基因表达。
在研究RNA编辑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动物如鸟类和啮齿类动物的RNA编辑程度要高于其他的生物,这启发了我们探寻RNA编辑与生命起源之间的关系。
RNA编辑的作用与生命起源RNA编辑让我们对于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早在1993年,研究人员就在大肠杆菌的RNA片段中发现了RNA编辑的痕迹,这为RNA的复杂性和生命起源的谜题提供了线索。
此外,RNA编辑也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RNA编辑的“剪切”作用,可以改变某些基因的编码方式,从而使生物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或扩大其生存优势。
例如,通过RNA编辑,鸟类能够有效地适应高海拔环境;啮齿类动物的脑部神经系统也是通过RNA编辑调节的,这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它们独特的生存环境。
RNA编辑这一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在进化历史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为我们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RNA编辑也为探寻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的路径产生了新的方向和策略。
总结RNA编辑这一现象使我们重新思考了在生命起源中其他的物质和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RNA编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而且也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其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它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机会,为我们推进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思路。
进化生物学课程论文 RNA的起源
![进化生物学课程论文 RNA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a5392604cc7931b765ce1550.png)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关于生命起源于RNA 的研究完成时间2016年1月4日 课程名称进化生物学任课老师 赵勉 专业生物技术年级2012级关于生命起源于RNA的研究摘要生命起源于RNA世界是目前生命起源的一个广为流行的观点,在现存的生命现象中存在大量的所谓“化石”证据。
本文旨在综合各项从生命现象中心法则、基因组结构、RNA 的生物学功能、DNA合成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分析RNA现存的广泛功能及作为生命起源的证据。
关键词:生命起源 RNA世界一、RNA世界学说关于独立的RNA生命型态概念,是在1968年由卡尔•沃斯(Carl Woese)所著的《遗传密码》(The Genetic Code)一书中所建立。
此外亚历山大•里奇(Alexander Rich)也曾于1963年提出类似想法。
米勒曾提出:“生命和非生命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就是复制”。
大多数生物细胞靠DNA的自我复制在细胞世代间传递遗传信息,DNA将遗传信息转录给RNA,以RNA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包括各种酶类。
但少数RNA病毒靠RNA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某些RNA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充当酶(核酶,ribozyme)的角色,催化蛋白质合成,还能催化新的RNA(rRNA、tRNA和mRNA)合成;核酶对RNA的剪切和短链RNA的聚合也有催化作用。
由于RNA有多重功能,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出现的第一批基因和酶,不是DNA和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而是在非生物世界中能开始自我复制的短链RNA。
实验也证实核苷酸单体在黏土表面可形成短链RNA分子,新合成的RNA分子还可与原始RNA分子互补配对。
人们推测某些混合的核苷酸单体,,可自发结合成短链RNA,短链RNA作为第一基因,又以自身编码的信息为模板,依靠RNA的催化功能进行自我复制,这种以RNA同时作为第一个基因和唯一具有催化功能的分子的学说,被称为“RNA世界假说”。
“RNA世界”一词是由诺贝尔奖得主沃特•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于1986年提出,是依据现今RNA具有各种不同型态的催化性质所做的推论。
RNA是生命的起源
![RNA是生命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a033ffa502768e9950e73811.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核苷酸-多肽假说
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最初为这样一 个问题所困惑:在进化中要求多核苷酸和 多肽必须协调作用,才能形成自身复制的 生化系统。因为蛋白质是催化生化反应所 必需的,但它自身不能复制;多核苷酸能 自身复制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上述功 能都必需蛋白质的辅助。
精品课件
在体外实验中,人工合成的RNA分子已经证 明可以合成核糖核苷酸,合成和复制RNA分 子,合成多肽等。这些催化性质的发现解 决了多核苷酸-多肽假说的困境,它表明最 初的生化系统可能完全是以RNA为核心的。
rnadna小核糖核苷酸病毒包括甲肝病毒hav肠道病毒鼻病毒口蹄疫病毒感冒病毒等丙肝病毒hcv黄热病毒风疹病毒rna核酶是指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R N A
是 生 命 的 起 源
精品课件
生命的起源学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断裂基因和RNA剪接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 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 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 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精品课件
RNA剪接:从DNA模板链 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 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 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 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自然发生说
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
精品课件
宇生说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完全有可能来自宇宙空间.
精品课件
陨石坑
深海热泉生态系统
深海热泉指海底深处的喷泉,原理和火山 喷泉类似,喷出来的海水像烟囱一样。 部分学者认为,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 的理想场所。
RNA的起源和演化历程研究
![RNA的起源和演化历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264f1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b.png)
RNA的起源和演化历程研究RNA是生命中最基本的分子之一,可以担任多种生物学功能。
为了理解RNA 的功能和多样性,我们需要了解RNA分子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RNA可能是生命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早期的生物学家Louis Pasteur曾经证明的那样,现代生命一定是起源于非生命状态下的化学物质反应过程。
一些实验表明,RNA具有自身复制的能力,这表明RNA可能是在早期生命起源时先进化出来的一种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在早期的生命,RNA靠化学反应得以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加复杂和功能性的结构。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RNA具有最初版本的翻译功能,这为生命在RNA世界中的起源提供了可能的线索。
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RNA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RNA在刚开始的时候起到了关键的功能, 後来又因为其他蛋白质的抵制而被逐渐替代。
尽管如此,它在细胞基本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深远影响着我们的生命。
在现代生命中,RNA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从DNA复制DNA信息,还参与了蛋白质合成(翻译)。
通过不断地进化,RNA发展出了越来越复杂的结构,这些结构提供了RNA的多样性功能。
一些特定的RNA分子至关重要,如转运RNA在生物体内传递氨基酸,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其他的RNA 分子则可能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和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RNA的起源和演化历程,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比较文献学和实验室技术。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努力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以便更好地了解RNA的各种方面。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更复杂的RNA分子结构,并探究RNA在不同类型生物体中可能发挥的不同功能。
总之,RNA是生命中最基本的分子之一,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研究其起源和演化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RNA分子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这对于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RNA编辑在起源和演化中的作用研究
![RNA编辑在起源和演化中的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c49c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7.png)
RNA编辑在起源和演化中的作用研究RNA编辑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调控机制,它通过改变RNA序列来达到调节蛋白质表达的目的。
过去几十年中,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RNA编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起源和演化的研究中,RNA编辑也成为了热门的话题,其在这个领域的作用备受关注。
RNA编辑在起源中的作用RNA编辑在生物起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起源生物可能具有非常简单的基因组,而RNA编辑机制可以帮助这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据研究发现,RNA编辑在古菌和古细菌中普遍存在,这表明RNA编辑可能是生命在早期模式中一种普遍的遗传调节方式。
而事实上,RNA编辑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为生物提供一种适应性优势。
比如在某些热带鱼类中,RNA编辑可以改变细胞膜离子通道的活性,从而帮助它们适应各种水质环境。
RNA编辑在演化中的作用除了在起源中的作用,RNA编辑在生物演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物的演化过程中,突变是种主要驱动力。
而RNA编辑通过影响RNA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不引入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对蛋白质表达模式进行了调节。
因此,RNA编辑可以帮助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增加适应性和多样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RNA编辑可以为生物在适应环境、对抗病原体以及提高繁殖成功率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优势。
RNA编辑与自然选择的关系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理论,它是指一种物种中适应环境、繁殖成功的个体的优胜劣汰过程。
与自然选择有关的基因是那些能够产生有利性状的基因。
过去的研究表明,在很多生物中,RNA编辑可以调节基因表达、改变蛋白质功能,从而具有适应环境和适应生物的特点。
因此,RNA编辑可以帮助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并体现出自然选择的作用。
RNA编辑的未来随着RNA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许多项目将与RNA编辑有关。
例如,科学家可以利用RNA编辑技术来研究基因组转录和蛋白质调控的机制。
这些技术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式,并加速创新。
RNA生命起源学说的佐证与思考
![RNA生命起源学说的佐证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9fc5ad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7a.png)
RNA生命起源学说的佐证与思考
赵小宁;惠宏襄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1997(018)010
【摘要】DNA、RNA和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但关于何者是生命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
近来的研究表明,RNA可能是生命的起源。
本文简述了有关此学说的一些主要证据,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总页数】3页(P531-533)
【作者】赵小宁;惠宏襄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0
【相关文献】
1.对传统地球生命起源学说的质疑 [J], 张颖;张民
2.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及其论据 [J], 勾云清
3.耗散结构论与生命起源:对生命起源自组织形态的哲学思考 [J], 薛晓东
4.生命起源的现代探讨──基于磷酰化氨基酸的核酸和蛋白质共起源学说评述 [J], 王亚辉
5.生命起源的RNA学说 [J], 张无敌;刘士清;文孟良;彭谦;周斌;何彩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NA病毒进化的机理与演示
![RNA病毒进化的机理与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e54929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9.png)
RNA病毒进化的机理与演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整个人类社会都开始为抗击病毒而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病毒的进化和变异是此次疫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RNA病毒是如何进化的呢?这就需要了解RNA病毒进化的机理与演示。
任何生物体都是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而来,病毒也不例外。
病毒的进化是通过基因的变异和选择来实现的。
在复制过程中,病毒的RNA基因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基因的遗传特征发生变化。
在这个基础上,病毒会通过选择机制进行筛选,只有适应环境的病毒才会生存下来,继续进行适应性进化。
这个过程可以用道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
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例,它是一种具有RNA基因的病毒。
基因序列的变异和选择是导致病毒变化的主要因素。
据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这也是导致它变得更容易传染和更加致命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了解RNA病毒进化的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RNA病毒的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点突变和框架转移。
点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一个碱基的发生突变,使得该碱基的DNA或RNA序列发生改变。
这种变异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病毒的突变率本身较高。
另外,一些病毒可能会发生框架转移。
这种转移是指RNA基因的序列中删除或添加一个或多个碱基,从而导致整个突变的序列发生改变。
这些突变对于病毒的进化和适应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RNA病毒的进化过程还与选择和遗传漂变有关。
选择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只有适应性较高的病毒才能生存下来。
例如,针对某种药物或疫苗的病毒变异和选择,会导致该药或疫苗对该病毒的有效性下降。
而遗传漂变则是指由于机会事件而发生的变异。
遗传漂变通常是由于病毒基因的粒子数量过少而发生的,这导致了基因序列的变异。
总之,RNA病毒在进化和变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着病毒的传播和毒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病毒基因序列的测序。
这不仅为研究病毒进化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关于生命起源于RNA 的研究完成时间2016年1月4日 课程名称进化生物学任课老师 赵勉 专业生物技术年级2012级关于生命起源于RNA的研究摘要生命起源于RNA世界是目前生命起源的一个广为流行的观点,在现存的生命现象中存在大量的所谓“化石”证据。
本文旨在综合各项从生命现象中心法则、基因组结构、RNA 的生物学功能、DNA合成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分析RNA现存的广泛功能及作为生命起源的证据。
关键词:生命起源 RNA世界一、RNA世界学说关于独立的RNA生命型态概念,是在1968年由卡尔•沃斯(Carl Woese)所著的《遗传密码》(The Genetic Code)一书中所建立。
此外亚历山大•里奇(Alexander Rich)也曾于1963年提出类似想法。
米勒曾提出:“生命和非生命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就是复制”。
大多数生物细胞靠DNA的自我复制在细胞世代间传递遗传信息,DNA将遗传信息转录给RNA,以RNA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包括各种酶类。
但少数RNA病毒靠RNA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某些RNA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充当酶(核酶,ribozyme)的角色,催化蛋白质合成,还能催化新的RNA(rRNA、tRNA和mRNA)合成;核酶对RNA的剪切和短链RNA的聚合也有催化作用。
由于RNA有多重功能,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出现的第一批基因和酶,不是DNA和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而是在非生物世界中能开始自我复制的短链RNA。
实验也证实核苷酸单体在黏土表面可形成短链RNA分子,新合成的RNA分子还可与原始RNA分子互补配对。
人们推测某些混合的核苷酸单体,,可自发结合成短链RNA,短链RNA作为第一基因,又以自身编码的信息为模板,依靠RNA的催化功能进行自我复制,这种以RNA同时作为第一个基因和唯一具有催化功能的分子的学说,被称为“RNA世界假说”。
“RNA世界”一词是由诺贝尔奖得主沃特•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于1986年提出,是依据现今RNA具有各种不同型态的催化性质所做的推论。
二、生命起源于RNA世界的现存证据1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中心法则阐明了现存生命形式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多数生命形式特别是高等生命形式是以DNA为遗传信息载体的,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RNA,再由RNA指导蛋白质合成,蛋白质通过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反映出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所编码遗传信息的物理化学意义。
在某些低等的病毒中还存在从RNA到DNA的逆转录形式,中心法则因此被修正为“广义中心法则”。
可以看出,在生命形式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只有RNA才具有既联系DNA同时又联系蛋白质的能力,DNA分子和蛋白质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但RNA与蛋白质形成的核糖核蛋白体是最基本的细胞器,RNA作为更为古老的大分子,应当早于DNA和蛋白质分子出现于原始地球。
随着生物物种的不断进化,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稳定性相互矛盾地运动,使得容易变异、结构和功能简单的RNA分子无法继续扮演原有的角色,随之将其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赋予了具有更加稳定的分子结构和复制机制的DNA,而将其具有的催化及其他生物功能交付于更具结构多样性的蛋白质去完成。
RNA通过联系DNA和蛋白质,广泛地控制着遗传信息的传递、流向以及表达,不但给自己在生命形式中留有一席之地,而且继续充当重要的角色[1]。
2简单的基因组结构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规律,作为现存生命最简单形式的病毒,可能是低等古老的生命类群。
现存病毒中RNA病毒类型众多,DNA病毒种类相对较少。
比较它们的基因组结构,RNA病毒基因组比较简单,多为一个读码框,编码一个由多个蛋白单位组成前体蛋白,前体蛋白被剪切成功能蛋白;DNA病毒一般有多个读码框,往往含有基因重叠现象,而且有调控序列。
这反映了RNA病毒基因组结构的简单性,编码蛋白只是满足病毒生活史的最低要求;而DNA病毒有着更为复杂的基因组结构,编码的蛋白也有了更多的功能分化。
另外从分子结构上看,DNA有着更为精细的组织结构,其结构的复杂性可从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上略见一斑,而RNA只是一种组成单一、结构简单的单链分子。
另外,相对于RNA,DNA复制有着更加完善的复制系统和防止变异的“纠错”机制,而RNA合成的体系相对简单,RNA复制酶因没有校对功能,使RNA病毒具有更高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正好为生物多样性的建立奠定了内在机制。
从基因组结构上看,类病毒是最简单的RNA病毒,而逆转录病毒应当是高等的RNA病毒。
3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作为古老分子,RNA功能的多样性远超过DNA。
虽然RNA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被DNA取代,生命执行功能(包括催化)“让位”于蛋白质,但其功能的多样性仍然延续到现存的生命形式中,例如:DNA合成中RNA引物保证DNA分子能够完成半保留复制;端粒酶中RNA分子保证DNA分子复制的完整性;snRNA通过参与RNA的后加工,决定外显子的完整拼接;通过mRNA, tRNA , rRNA等直接参与蛋白质表达;通过micRNA及RNAi等小分子形式调控功能性基因的表达(或沉默)[2]。
此外,除了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外,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着功能性的核昔酸小分子。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小分子都是以核昔酸作为原料而非脱氧核昔酸,如作为辅酶或辅基参与代谢的NADP、FAD,CoA等,能量通用货币ATP,参与代谢的GTP,UDPG,典型的细胞信号分子cGMP, cAMP等等。
这间接反映出RNA及各种单体形式曾经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分子形式存在于生命起源的某一时期,致使其中的一些未被替代的功能分子遗留到现在,成为从RNA世界继承下来的“活化石”。
4 DNA合成依赖于RNA经典生物化学研究揭示,DNA合成以RNA以及核糖核昔酸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由于DNA 聚合酶没有合成的起始功能,DNA链的合成需要RNA引物提供可延长的3'-OH末端。
作为DNA 合成原料dNTP(脱氧核昔三磷酸),又是经过还原酶催化,在NDP水平上(即核昔二磷酸)脱氧转化而来[3]。
这与原始地球上化合物都以氧化态的形式存在的事实相吻合,先存在核糖,后出现脱氧核糖。
在碱基组成上,DNA只有4种碱基,RNA却含有多种碱基形式,即使构成DNA的T,可以认为是构成RNA的U通过甲基化作用转化而来,而甲基化作用在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4],DNA的4种碱基是环境对遗传分子稳定性要求选择的结果,是从RNA多种形式的碱基进化而来。
三、关于核糖体的研究支持生命起源的“RNA世界”模型核糖体是将所有的生命中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分子工厂,首次得到的原子分辨率的一个大的核糖体子单位(ribosomal subunit)的结构图展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细节,增强了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RNA世界”模型的支持。
《科学》杂志上有两篇研究文章,一篇报告和一篇研究评述描述了这一结构,以及其深远的意义。
长期从事核糖体研究的科学家Peter B. Moore和Thomas A. Steitz以及他们的同事们报告了来自嗜盐细菌Haloarcula marismortui上的一个大的核糖体子单位的分辨率为2.4埃的完整的原子结构。
这一子单位包括两个核糖体RNA(rRNA)分子和31个蛋白质。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rRNA域(domain)象核糖体中的3维拼图玩具的组成部分那样互琐,从而构成一个单一的实体。
伴随的球状蛋白质在核糖体外部围绕着rRNA,有些蛋白质的奇形怪状的延伸进入到核糖体的实体中。
但核糖体上的活性部位(active sites)--那些催化蛋白肽链形成的地方--只包括rRNA[5]。
研究人员们说,核糖体蛋白质本身似乎不参与将遗传信息变成蛋白质的反应,它们的作用也许类似于粘土或砂浆,将关键的rRNA“砖”粘在一起。
这些研究人员的第二篇文章指出,上述结构意味着核糖体实际上是一种核酶,既一个可以催化自身化学反应的RNA分子。
这个大的核糖体子单位包括了一个从它和一个小的核糖体子单位的接触点到它后面的隧道(tunnel),这个隧道是核糖体工厂“装配线”的主要出口,在更多的氨基酸被加上去后,它将多肽链不断地送出[6]。
在隧道的入口处一个深的裂缝的底部是肽链形成的活性部位,研究人员在这里仔细观察了这个全RNA域的催化性能。
这些核糖体上的部位是从哪里、怎样获得催化能力的?根据嗜盐细菌的研究者和Gregory W. Muth及其同事对大肠杆菌(E. Coli)核糖体的活性部位的相应的工作,rRNA上一个似乎所有活着的物种都保留下来的位置上的单一的核苷酸硷基,具有正合适的酸硷性质从而能做肽键形成的质子的供体和受体。
这些核糖体中RNA的独立和主角的作用可能进一步支持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RNA的观点,因为RNA是一个即能存储遗传信息又能催化反应来繁殖其它分子的分子。
Thomas R. Cech因为发现RNA的催化性能而共享了诺贝尔化学奖,他在相关的研究评述中讨论了这些发现,以及RNA世界的可能性。
四、真正的分子祖先新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芝加哥大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副教授 Jonathan Staley 博士说:“真核基因表达的三个重要过程,其中有两个——剪接和翻译现在被证实是由 RNA 催化。
真核基因表达信号通路与其说是一条基于蛋白质的信号通路,不如说是一条基于 RNA 的信号通路。
”为了实现基因表达,必须将 DNA 翻译为蛋白质,这些结构和功能分子催化了生命所需的化学反应。
为此,储存在 DNA 中的遗传信息首先会被复制到信使 RNA (mRNA)链中,随后这些 mRNA 被用于制造蛋白质。
在真核生物中,几乎所有的基因都进行选择性剪接, mRNA 前体按许多不同的组合进行切割再连接到一起。
这显著地增加了单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数量,被认为是导致高等生物体大量复杂性的原因。
剪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生物学机制——至少15%的人类疾病是由于剪接错误所致。
剪接体是由蛋白质和短非编码 RNA 片段构成,其通过催化作用来完成剪接。
在生物过程中催化作用通常被认为是以蛋白质为基础的酶所为。
然而,以往的研究则提示对之负责的有可能是剪接体中的 RNA 。
尽管经历了数十年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未获得答案。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Staley 和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教授 Joseph Piccirilli,与论文的共同主要作者、研究生 Sebastian Fica 及 Nicole Tuttle 展开了合作。
研究人员首先使得剪接体丧失了自我纠正剪接错误的能力。
随后他们改变了剪接过程中已知被切割的 mRNA 前体位点上的单个原子,以及被猜测对催化作用极其重要的剪接体RNA 亚基——U6 上的几个原子。
其中的一些改变导致了剪接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