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f6b8c8ad0d233d4b04e6904.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摘要本设计主要实现建立一个主站进行单工语音信号的发射和从站对主站语音信号的接收。
主站部分主要通过PT2262编码由发射芯片MC2833将语音信号传送到从站。
从站部分通过芯片由MC3362进行语音接收并通过PT2272解码。
通过该设计同时能实现主站对8个从站进行单呼和群呼功能,并通过LED进行显示。
ABSTRACTThe system that designs the main realization to build up a lord station to carry on the single work speech signal and stand to the lord from the station the speech signal receive. Shoot the part to mainly pass to shoot the chip MC2833 to deliver the speech signal through a coding of PT2262 from the station. Receive the part pass the chip to be carry on speech's receive by the MC3362 and pass the decoding of PT2272.Pass should design to can carry out the lor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ion to 8 receive the single work call sign to deliver the signal from the station of function ,and display by LED.一、方案设计与比较:1、 调频和调幅的选择:方案一:采用调幅的发射接收机。
调幅发射接收机具有结构简单、外接芯片 少等优点。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资料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735263b5f0e7cd184253655.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一、方案比较与论证1、编码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双音频(DTMF)信号发生器HT9200B将从单片机要发送的代码转换成双音频信号,该方案的优点是编码方式简单,可以选择串行和并行两种模式,编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编程思想进行选择工作模式。
方案二:采用双音频(DTMF)信号发生器HT9200A,该芯片只能是串行的工作模式。
经过比较,选择了方案一。
2、发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锁相频率合成器芯片MB1501和压控振荡器(VCO)MC1648构成锁相环进行频率合成后再进行发射。
优点:频率合成灵活,方便。
方案二:采用变容二极管和晶体管构成频率在30MHZ—40MHZ三点式振荡器进行频率发射。
方案三:采用晶振和晶体管构成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把频率调整在30MHZ—40MHZ再进行发射。
方案四:采用MC145152进行频率合成,MC145152是采用外接拨码开关的方法进行预置频率。
优点:不懂单片机的也能可以制作。
缺点:频率合成不够灵活。
经过比较和选择,再加上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最终选择了方案一。
3、接收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窄带接收芯片MC3363构成射频窄带接收机,接收来自主站的发射信号。
方案二:采用调频接收机接收,将调频接收机的接收频率范围调整在30MHZ—40MHZ之间,调节频率即可接收到来自主站的信息。
方案三:采用SONY公司的收音机专用芯片CXA1691作接收机,用该方案做接收机,其接收频带宽,是高保真的接收机。
考虑到从接收机下来的DTMF信号需要进行解码,而解码器MT8870对DTMF信号的电压幅值有一定的要求,再比较这三个方案,最后决定采用方案三。
4、译码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多音频接收芯片MT8870来完成DTMF信号的接收、分离和译码,输出由相应16种DTMF频率组合的4位并行二进制码。
解码过程简单、方便,且可靠性好。
方案二:采用CD22204芯片对接收来的DTMF信号进行解码,起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内部有前置放大。
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方案
![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b1d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9.png)
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呼叫系统应运而生。
无线呼叫系统可应用于各种场所,如医院、酒店、餐厅、办公室等。
本设计方案主要对一个适用于医院的无线呼叫系统进行设计。
1.1系统功能需求无线呼叫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医院患者呼叫与医护人员停止服务的互动。
患者可以通过操作手持终端向医护人员发起呼叫请求,医护人员则可以接收并处理这些请求。
同时,医护人员也可以向患者发送停止服务请求,告知患者当前服务已完成或需要暂停。
1.2系统性能需求(1)可靠性:系统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叫请求能够可靠地发送给医护人员,并且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地接收到这些请求。
同时,医护人员发出的停止服务请求也需要被患者可靠地接收到。
(2)实时性:系统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叫请求和医护人员的停止服务请求能够实时地传输和处理,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3)扩展性:系统需要支持多个患者同时发起呼叫请求和医护人员同时接收和处理这些请求,以适应不同规模的医院使用。
(4)安全性:系统需要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信息能够安全地传输和存储,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二、系统设计2.1硬件设计(1)患者手持终端:每个患者可以携带一个手持终端,通过该终端发起呼叫请求。
终端应具备呼叫按钮和显示屏,用于患者发起呼叫和接收医护人员的服务状态。
(2)医护人员终端:每个医护人员可以携带一个手持终端,通过该终端接收和处理患者的呼叫请求。
终端应具备接收呼叫请求的功能,并且能够显示患者信息和服务状态。
(3)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分发患者的呼叫请求以及接收和分发医护人员的停止服务请求。
服务器应具备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安全的存储能力,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无线网络设备:用于连接患者手持终端、医护人员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应具备较大的网络带宽和稳定的信号传输能力。
2.2软件设计(1)患者端应用程序:患者手持终端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用于发起呼叫请求并接收医护人员的服务状态反馈。
电子设计大赛 单工无线呼叫 系统
![电子设计大赛 单工无线呼叫 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4ce5e35eefdc8d376ee32ee.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摘要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分为发送部分、接收部分。
发送部分主要由频率调制和晶振倍频电路组成。
接收部分主要包括:由高频双栅效应管3SK122组成的一混频电路;由低功耗FM解调集成芯片MC3361组成的二混频解调电路和由小功率、低电压、音频功放芯片LM386组成的功放电路。
由DTMF发送器UM91210和DTMF接收器CM8870实现文字信息的发送和控制,可以无线发送文字、数字、字母,可靠性高;无线发送语音时,通信距离远(可达到20米以上),接收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借助于单片机和继电器开关实现一点对多点的单工无线呼叫和文字发送,发射机具有拨号选呼和群呼功能。
发射和接收到的信息都可以在5*10中文模块系列液晶显示器OCMJ上显示出来,并且液晶上可以随时显示提示信息。
1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1.1 无线发送部分的设计方案一:使用单片调频发射集成芯片MC2833。
它由话筒放大器、可变电抗器、射频振荡器、输出缓冲器以及两个辅助晶体管构成。
能够实现放大、晶振倍频、频率调制。
这种电路比较简单,但由于时间上的限制无法及时拿到芯片。
方案二:使用分立的放大、晶振倍频、频率调制电路。
这种电路技术比较成熟,各电感、电容外接可以随时改变其值的大小,性能可控,容易达到大赛的要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选择了方案二。
1.2 无线接收部分的设计方案一:采用直放式接收方式。
直接将接收到的信号加到高频小信号检波(平方律检波)电路,这种接收方式的灵敏度较低。
方案二:采用超再生接收方式。
实现这种接收方式的电路比较简单,但是可靠性差,而且噪声也比较大。
方案三: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
将接收信号变频到一固定中频,在中频上放大信号,放大增益可以做的很高而不自激,电路工作稳定,可靠性非常好,技术成熟,灵敏度高。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选择了方案三。
1.3 传输方式的设计方案一:使用编码/解码芯片PT2262/PT2272。
发送方式为地址与数据的混合编码,将这个组合码通过无线电调制的方式发送出去。
zlg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
![zlg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4cf0d2aa00b52acfc7ca9c.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106_17 刘凯张璐高攀摘要:本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语音和英文短信的单工无线通信功能。
系统主站主要由单片机与双音多频(DTMF)信号编码器HT9200及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组成,从站由单片机与AM/FM立体声收音机芯片CXA1238及双音多频信号解码器CM8870组成。
系统实现语音和英文短信的远距离传输功能,传输距离大于25米,其发射功率为18mW。
衰减器连接主从站,从站接收波形清晰稳定。
从站采用电池供电。
主站对从站具有拨号选呼和群呼功能,从站地址可自由设定,人机交互界面友好。
关键字:MSP430单片机FM调制方式PLL频率合成双音多频编解码低功耗一、方案设计与论证总体思路:本系统主站由锁相环合成器生成40M的载波信号,采用FM调制方式将语音及双音多频信号调制载波,经过功率放大器,用天线发射出去;从站使用调频接收机CXA1238解调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其左右声道分别通过双音多频解码器与音频放大器,恢复语音信号与英文短信,实现单工无线通信功能。
1. 数字编码方式的选择方案一:直接采用单片机对数字编码。
编码后,采用ASK调制方式,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
采用该方案,数字与语音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进行传输,需用两路电路实现。
数据与语音信号的相互干扰达到最小,但是电路复杂度明显增加。
方案二:采用微控制器与PT2262/2272组成的编解码电路。
在发射端,单片机对PT2262的地址位进行预置(即设制台号),同时输入短信内容,通过单片机进行短信编码后产生相应的数据去预置PT2262的数据位后,再调制发射出去;接收端,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放大后,送至PT2272,解码后在数据位产生对应的数据,通过单片机进行短信解码后在液晶上显示所发送的短信内容。
方案三:采用HT9200/CM8870双音多频发生器/解码器。
HT9200将需传输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双音多频信号,调制载波再发送;从站解调后获得的双音多频信号经CM8870解码恢复数字信号,单片机控制LCD显示数据。
一种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
![一种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86fe7ba26925c52cc5bf3a.png)
[1]黄智伟.无线数字收发电路设计[M].北京: 电子工 业出版社, 2003. [2]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 航空航 天大学出版社, 1996. · 试验 · 测试[M].武汉:华中 [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 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马忠梅.单片机的 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王清波
-24-
键处理、定时器中断等。主程序在完成初始化工 作, 并给按键命令输入后, 进入循环显示。主功能 由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在键盘管理程序中, 每个键都赋以相应的地址, 以完成 设定 16 个键, 不同的任务。 调频接收端程序主要是数据接收程序。数据 接收程序根据拨码开关的设置状态确定频道接 收。 3 测试结果及功能分析 本系统, 目的是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 整个系统 音及数据的传输, 功能简单而又针对性。 流程只出现两种可能,即一对一传输语音及数据 由测试的结果显示, 当 和一对多传输语音及数据。 发射端选择按键,确认发射信号后,接收端的 TDA6509 正常工作, 但是 MC3356 工作频率有点 耳机接收到的信号有点失真但基本正确。 一 过高。 对一的单发和一对多的群发数据和语音都能够正 常工作。具体的指标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指标测试结果
图 1 调频发射与接收框图
2.2 调频发射电路。发射端以 TDA6509 为核 心器件。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混合后叠加在非线 性元件上, 即当语音发射出去后, 经过 TDA6509 共同作用把信号叠加送入混频器。混频器是非线 性元件, 通常采用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使其工作 在伏安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区[2]。由其非线性作用使 差频、 倍频等一系列信号, 可 输出端产生出和频、 用滤波器选取所需的差频信号,从而能达到混频 的目的。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是把变频得到的中 频信号加以放大, 然后送到滤波器滤波。 中频放大 电路对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通频带 等性能指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把信号经 过发射电路发射出去。 另外, 在本设计中还利用单片机进行智能控 制, 实现了一台发射多台接收以及信号群发功能。 测试结果信号稳定, 无明显失真。 2.3 调频接收电路。接收端除了 TDA6509 外, MC3356 也是核心器件, 片内包含振荡电路、 混 频电路、 限幅放大器、 积分鉴频器、 滤波器、 抑制 扫描控制器及静噪开关电路。 在此设计中首先 器、 经过接收电路接收到信号, 然后放大, 信号与本振 信号按发射的原理进入中频带宽选频。为防止信 号阻塞及对短波衰落,要求放大器的增益应能随 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 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3]。在 MC3356 芯片中有自动集成的增益控制( AGC ) 电 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放大、 解调、 输出就可 路。 以了。MC3356 芯片低功耗 (在 Vcc=6.0V, 耗电典 ) ; 极限灵敏度: 5.0uV (-3bB ) (典型 型值仅为 3.0mA 值 ) ; 它只有少量的外接元件。基本工作方式是: 首 先接收电路接收到信号后, 判断信号, 利用信号接 再滤波、 收判断电路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否完整。 放大, 最后由发射电路完成信号的输出。 2.4 单片机系统。在智能化仪器仪表中, 控制 核心均为微处理器, 而单片机以高性能、 高速度、 体积小、 价格低廉、 稳定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 是 设计智能化仪器仪表的首选微控制器。单片机结 合简单的接口电路即可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 它 是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基础, 也是测控、 监控的重要组成 部分。采用了 80C52 为核 心器件来完成这一功能。 2.5 系统的软件设计。 调频发射端由主程序和中 断服务程序组成[4], 包括按
2单工无线呼叫系统hust
![2单工无线呼叫系统hust](https://img.taocdn.com/s3/m/02fe146f84868762cbaed56b.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摘要本系统是基于专用DDS芯片AD9851和接收芯片LA1800的具有8个从站的点对多点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语音及英文短信数据传输业务,主站具有拨号选呼和群呼功能。
由单片机和DDS芯片结合实现语音信号软件FM调制衣机数据信号的FSK调制;从站使用双频接收机,提取并恢复语音与数据信息。
AbstractThe system is base on the special DDS chip AD9851 and receiver chip LA1800.With the help of DSS, the frequency stability is advisable. The radio is frequency modulated while the data is frequency shift keying. The system uses DDS and MCU to modulate the different singal.The super heterodyne receiver is very sensitive. The using of multiple sending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display and data input was fulfilled by the LCD and keyboard which is controlled by AT89S52, provided good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and the system.(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系统设计要求分析本题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
发射频率要求在30MHz~40MHz之间,发送功率不大于20mW,需要在主站与从站间进行间距不小于5米的单工通信。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7bc6762ddccda38376bafa4.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时间:指导老师:本系统采用调频方式实现了主站至从站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
发射机以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采用MC145151锁相环完成FM调制等功能;接收机采用CXA1691完成FM解调功能;引入双音频编解码完成数据传输;利用市售红外遥控器实现了发射机英文字符的输入。
一、方案论证1、调制方式选择方案一:采用调幅方式(AM),发端用音频调制载波,载波的包络即变为音频信号,收端利用包络检波技术恢复音频信号,若调制信号变为数字基带信号,则称为振幅键控(ASK)。
其特点是调制后的载波占有带宽小,缺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
方案二:采用调频方式(FM),发端用音频调制载波,载波的频率会随着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收端利用鉴频器将调制信号恢复,对应的数字调制方式为频移键控(FSK)。
其特点是占有带宽宽,但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AM方式。
综上,题目要求载频在30MHz~40MHz之间,可用AM方式,亦可用FM方式,考虑到要保证发挥第2项短信功能的正确性,系统必须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因此本系统采用FM方式实现。
2、编码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常规的数字调制。
所有的控制指令(单呼、群呼等)和英文短信的编码均为数字基带信号,将此基带信号稍做平滑后直接对载波进行调制,即FSK调制;收端解调后经整形恢复为数字基带信号,再做进一步处理。
若采用此方案,必须在发端插入相应的帧同步字,发端进行相应的帧同步提取,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方案二:发端预先利用双音频编码器将欲传输的数据变为相应的双音频信号,然后进行调制,接收端经FM解调后的双音频信号,经双音频译码器翻译成相应的数字信号,送给CPU处理,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第一种方案传输可靠,但实现难度较大。
第二种方案较容易实现,但每次只能传送四位二进制数,本系统采用两次传送一个英文字符的方法实现。
3、发射机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变容二极管和晶体管构成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使其振荡频率在30MHz-40MHz之间,调频后进行发射。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d085d3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a.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dddda533687e21ae45a971.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体设计方案 (2)1.1 设计思路 (2)1.2 方案论证与比较 (2)1.3 系统组成 (8)2 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9)2.1 发射部分电路的设计 (9)2.1.1压控振荡器的设计 (9)2.1.2 锁相环电路设计 (10)2.1.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1)2.2 接收部分电路的设计 (12)2.2.1 CXA1238S芯片 (12)2.2.2 高放选频回路 (14)2.2.3 本机振荡器 (15)2.2.4 中频窄带滤波器 (15)2.2.5音频功率放大器 (16)2.3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设计 (17)2.3.1 PT2262/2272芯片介绍 (17)2.3.2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 (18)2.4 抗干扰措施 (19)3软件和硬件测试流程3.1 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的关系 (20)3.2 发射部分程序设计 (20)3.3 接收部分程序设计 (21)4 系统测试 (22)4.1 测试使用的仪器 (22)4.2 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2)4.2.1发射部分的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2)4.3 波形观察及距离测量 (22)4.4 结果分析 (23)致谢 (23)附录1 使用说明 (23)附录2主要元器件清单 (24)附录3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图 (25)附录4部分程序清单 (33)1. 总体设计方案1.1 设计思路题目要求设计一个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
设计分发射和接收两大模块,方框图如图1.2.1所示。
发射部分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由变容二极管和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实现振荡频率的电压控制及对载波的调频调制;加入由频率合成芯片、高速分频器、运算放大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组成的数字锁相环路,使输出频率稳定度达到与参考晶振同等水平;收音电路以超大规模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芯片为主体,用一个固定的电压值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使其接收频率与发射频率对应。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1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1](https://img.taocdn.com/s3/m/a26bf934a32d7375a4178049.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作者:王志伟何彪胜付明摘要本系统实现1个主站至8个从站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
主站具有拨号选呼和群呼功能,从站身份号码可以任意改变。
在ARM7和AD9851的平台上利用DDS原理实现直接数字调频,载波频率、频偏可以自由设定。
FSK调制实现数据传输业务。
窄带调频调解专用芯片MC13135实现接收端解调功能。
接收端数字业务处理由FSK解调芯片XR2211和微控制器F020配合完成。
本系统功能完备,完成题目所有要求。
关键字:单工、DDS 、窄带调频、数据传输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调制方法选择方案一:调幅方式,发送端用调制信号直接对载波进行幅度调制,接收端用包络检波技术恢复原调制信号。
此法载波占有带宽小,频率资源利用效率高,但抗干扰能力差。
方案二:调频方式,发送端用调制信号直接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接收端用鉴频器将调制信号恢复。
此法占有一定带宽,但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
题目要求传输数字信号,为减少误码率,选择抗干扰较强的调频制。
2、数字信号传输方案选择方案一:直接把数字信号进行幅度处理后加到音频信号上,再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
;接收端解调、滤波、整形后恢复数字信号,再做进一步处理。
方案二:先用数字信号对4.5kHz的载波进行调制,再把4.5kHz的次级载波加到3.4kHz以下的音频信号上,对主载波进行调制;接收端经两次解调可恢复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的频带较宽,如果直接与音频信号相加需要很大的基频才能让数字信号落在语音频率之外而不受其干扰,对窄带调频不合理,舍弃实现简单的方案一;而方案二的二次调制就可以不需很大带宽的情况下,准确的恢复数字信号,故选方案二。
3、发射机方案方案一:锁相调频。
只要把调制信号加在锁相环路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控制端,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即达到调频目的。
能实现调制的条件是调制信号的频谱要处于低通环路滤波器的通带之外。
这样调制信号对锁相环路无影响,锁相环路的中心频率锁定在稳定的参考分频上,稳定度很高。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https://img.taocdn.com/s3/m/b623ed00bed5b9f3f90f1c3c.png)
2,技术指标的分析,技术指标的分配,核心器件的选择 ,技术指标的分析,技术指标的分配,
指标1 发射频率范围:30MHz—40MHz 指标1,发射频率范围:30MHz 40MHz 发射频率的选取要与发射效率,基带信号带宽, 发射频率的选取要与发射效率,基带信号带宽,信道 间干扰,中频干扰 三阶互调干扰 干扰, 干扰等因素结合在一 间干扰,中频干扰,三阶互调干扰等因素结合在一 起综合考虑. 起综合考虑. 对于语音信号和数字信号传输 方案一:基带频分复用,采用同一个载频.优点: 方案一:基带频分复用,采用同一个载频.优点:共 套模拟前端. 用一 套模拟前端. 方案二:采用不同载频.优点:两路信号间干扰小. 方案二:采用不同载频.优点:两路信号间干扰小.
指标2 发射功率: 指标2,发射功率:<20mW Pmax = U有效2 / R = Up-p2 / R / 8 < 20mW 由于 R = 50 因而 Up-p < 2.828V 输出电流Io 输出电流 >=56mA 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分离元件 & 集成高频放大器 器件选择:发射功率不大;高速缓冲运放HA1110 器件选择:发射功率不大;高速缓冲运放 超高速运放AD811 的输出电流可达 超高速运放 100mA,且输出摆幅为正负 摆幅为正负4.5V,可以满足要 ,且输出摆幅为正负 , 求.
三,接收机的设计方法
2,FM ,FSK解调 , 解调
语音信号 接收解调
LPF
通道开关
音频放大
FSK接收解调
门限 判别
单片机 蓄电池
LCD显示
四,其他的设计考虑
1,信道编解码 ,
短信数据 组包成帧 并串转换 16位CRC 校验码 UART 数 据 格式转换 56 位 数 据 UART 数 据 格式转换 16位CRC 校验 协议分析 短信数据 FSK接收 FSK解调
一种简易的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简易的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97643e2af111f18583d05aff.png)
信息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94目前,移动通信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多功能、智能化、多媒体的通信系统是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但是,大部分的通信设备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通信设备成本太高;(2)成本相对于较低的设备却没有短信收发功能;(3)使用方式太复杂。
在这里介绍了一种基于MC3363芯片为核心简易的无线呼叫系统,可用于解决类似问题,以供大家交流学习之用。
1 系统方案该系统主要由两个模块组成。
分别为发射机模块,接收机模块。
设计流程为从信号源注入一个语音信号,第一级放大后经过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经过两级调谐放大选出5倍频38.46 MHz,最后经过功率放大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数字信号不需要经过放大直接进行调频即可[1]。
接收部分主要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是一个小信号,首先经过调谐放大,然后与第一本振27.7 MHz 混频得到第一中频10.70 MH z;经过10.70 MHz 陶瓷滤波器再与10.245第二本振混频,产生第二中频455 K H z,最后通过检波电路还原出信号,数字信号通过比较器对波形进行整形[2]。
数字信号主要由51单片机控制和LCD1602液晶显示。
2 电路硬件设计以及参数计算选择2.1 发射机硬件电路设计发射机采用7.68 M HZ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通过选频放大选取5倍频38.46 MHZ。
最后经过功率放大。
发射机原理图如图1所示。
2.2 发射机参数计算(1)变容二极管正端电压。
根据计算出的电压值我们选取1-8V电压范围变化的V149变容二极管,其电容变化范①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CDIO教学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湘教 通[2016]400号/700)2016年武陵山片区生态农业智能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面向武陵山片区油茶种植的精细农业专家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a68664011ca300a6c390a4.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摘要:一个完整的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
发射部分采用锁相环频率合成器技术,由MOTOROLA公司生产的MC145152集成芯片作为锁相环电路的核心,将载波频率精确锁定在35MHz。
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实现对载波的调频调制。
末级功放选用三极管2SC1970,使其工作在丙类放大状态,提高了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达到设计要求的40mW。
接收部分采用低功率双变频接收机电路,以全单片化集成的芯片MC3363为核心,性能指标灵敏度达到100dB。
接收机采用电池供电,稳压电路提供稳定电压。
利用单片机扩展键盘和液晶显示器,采用PT2262/2272芯片电路实现语音通信和英文短信业务的编码/解码,以及对台号的选择功能。
经过分析与计算,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关键词:锁相环;压控振荡器;编码/解码;单片机IThe Design of Simplex Wireless-calling SystemAbstract:A integrated simplex wireless-calling system consists of two parts: transmission part and receive part.The transmission part adopts the phase-locked loop of frequency synthesizing technology and uses the chip of MC145152 made by MOTOROLA to compose the core.It locks the frequency of the carrier-wave at 35MHz.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is realized by the integration 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 chip of MC1648.The end power amplifier uses the audion 2SC1970 working in the third magnifying state,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gnifier and the power of the output matches the requirement 40mW.The receive part uses low power dual coneversion FM receiver, the chip MC3363 is the core of radio reception integration,The sensitivity reaches 100dB. The pile keep up receiver working,stable circuit afford the voltage. It uses MCU extended with keyboard and LCD and PT2262/2272 coding/decoding circuit to realize the data transmission 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platform-choosing function.After analyzing and calculating,every demand can be realized. Key word: PLL;VCO; Coding/Decoding; MCU第1章绪论1.1 本课题的意义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中包含有通信的原理和技术,不仅是信息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需掌握的,也是从事相关产业的普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应当了解的,并把它应用于信息产业中。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呼叫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6438dafc4ffe473368abd0.png)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呼叫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呼叫系统设计专业班级:电信1003学号:0121009310320 姓名:余伟炜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呼叫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在消费中得到的服务更加快捷、方便、舒适;同时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服务性企业也需要进一步吸引顾客,提高企业自身的服务档次和形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呼叫系统。
传统的呼叫系统多是有线的,比如采用分布控制方式的单片机系统,主机和呼叫器的应答通过一根三芯导线,包括电源线、信号线、地线来完成,各呼叫器并行挂接。
这样的系统存在着布线繁琐,安装麻烦、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无线呼叫系统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无线领域。
1・系统设计方案低功耗无线呼叫系统的发送和接收模块的框图如图1所示。
采用相同的模块,可以做出多个系统进行通讯,采用了STC89C52RC作为主控芯片,作为电路的核心,采用I1RF905作为无线传输模块,键盘控制接收呼叫,做成半双工的无线呼叫系统。
呼叫:当处于呼叫模式时,AD模块从麦克风提取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到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发给无线模块进行传送。
接收:当处于接收模式时,从无线模块接收的数据传到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传到DA模块转换成模拟信号,最后在放大输出。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2.13.3V供电电源模块该设计可用3・3 V电压供电,故采用ASM1117-3.3电源供电系统,如图2 所示。
无线发送模块和STC89C52RC单片机皆为低功耗器件。
核心部件LM1117-3.3是一个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系列。
压差在1・2V输出,此时相应的负载电流为800mA。
囱3.3 V供电电源模块2.2单片机控制电路从电源供给及功耗等各方面的考虑,数据处理部分釆用STFC89C51RC/ RD+系列的STC89C52RC单片机。
STC89C52RC 单片机除具有MCS-51系列单片机FLASH. RAM.分频器.位定时器/计数器等结构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加密性强,无法解密;超强抗干扰;对外部的电磁辐射低;超低功耗,正 常工作模式时典型功耗为4〜7mA 。
单工无线语音信息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单工无线语音信息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329d8774561252d380eb6e97.png)
单工无线语音信息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摘要:本系统基于单片机,使用模拟调频技术,设计了单工无线呼叫数据阐述系统。
在30~40M频率上,实现了话筒输入和线路输入语音信号的小功率单工传发与接收。
关键词:单工无线模拟调制技术Abstract: Based on MCU, a simplex wireless data transimit system is designed by analog frequency modulation technique. In the frequency of interval of 30~40MHz, transmit by small power that voice signals are inputted through microphone and line is realised.Key words: simplex wireless call,frequency modulation1.系统方案论证与比较1.1调制方式选择调试方式有模拟调制方式与数字调制方式。
模拟调制方式:普通调幅(AM)双边带调幅(DSB)单边带调幅(SSB)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下表1是各种模拟调制方式性能比较表1平相位调制(MPSK)多电平正交振幅调制(MQAM)新型的相位连续的最小频移键控(MSK)等。
比,接受灵敏度。
1.2数字模块选择单片机显示器1.3 系统设计原理1.3.1 发射机设计原理图1 发射机系统框图预加重电路图2图3预加重频率特性1.3.2 接收机设计原理图4 接收机原理框图1.3.3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图5 单片机控制系统框图2.硬件电路设计2.1发射机设计 2.1.1输入放大电路图6 输入放大电路在本电路中,话筒放大器同相放大100倍左右,混合线路放大反相放大7倍左右本电路有晶体振荡器(电容三点式),倍频器(2倍频),二级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T型低通网络(消除丙类功放谐波分量)组成。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ab514406294dd88d1d26b14.png)
设计题目: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学 院:学 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机电12151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
诚信责任书
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1.2
1837年莫尔斯(Samuel Morse)发明了电报码,即莫尔斯电码,从而使电子通信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虽然此前已经出现了电子信息传送系统,但他第一次成功地开始了其商业化运作。莫尔斯的电报系统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传输信道,具备了通信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其中发射机由电话键盘和电池组成,可以将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者也可以记录在纸带上),传输信道就是电线。从1866年开始,电报线路也可以在水下铺设,到1898年,已经有12条海底电缆横跨大西洋。
无线通信是通信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于1865年建立了其理论框架,而赫兹(Heinrich Rudolph Hertz)于1887年通过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无线电话开始投入实际使用,当时主要用于航船和海岸、航船和航船之间的通信联系。1901年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摘要
本系统收发电路揉合了LC振荡电路,麦克风放大器以及RF功率放大器;低噪音放大器,IF放大器,频率解调器以及数字比较器.它们的巧妙结合便可完成短距离的FM/FSK模式的通讯.该电路的发射频率为38MHz左右,从而能提供所需通信信道。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ea5167852458fb770b566d.png)
目录摘要 (II)前言 (1)1 系统设计 (2)1.1 设计要求 (2)1.2 总体设计方案 (3)2 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13)2.1 发射部分电路的设计 (13)2.2 接收部分电路的设计 (20)2.3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设计 (26)2.4 抗干扰措施 (28)2.5 20dB衰减器的制作 (29)3 软件设计 (30)3.1 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的关系 (30)3.2 发射部分程序设计 (30)3.3 接收部分程序设计 (31)4 系统测试 (32)4.1 测试使用的仪器 (32)4.2 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32)4.3 波形观察及距离测量 (38)4.4 结果分析 (39)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2)致谢 (43)附录1 使用说明 (44)附录2主要元器件清单 (45)附录3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图 (46)附录4程序清单 (54)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摘要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分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
发射部分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技术, MC145152和MC12022芯片组成锁相环,将载波频率精确锁定在35MHz,输出载波的稳定度达到4×10-5,准确度达到3×10-5,由变容二极管V149和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实现对载波的调频调制;末级功放选用三极管2SC1970,使其工作在丙类放大状态,提高了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达到设计要求。
接收部分以超大规模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芯片CXA1238S为主体,灵敏度、镜像抑制、信噪比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音频功率放大器采用集成芯片LM386,电压放大倍数最大为200。
采用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实现了数据传输业务以及对台号的选择等功能;音频输入和数据输入可自动转换;AT89S52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在KEIL51的编译器上编程实现;显示采用128×64点阵型液晶显示。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文档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70d6c4e852458fb770b56df.png)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设计与总结摘要:采用两块集成电路MC2833和MC3633作为接收和发射系统的集成控制块。
其中用MC2833实现了话筒放大电路,压控振荡,音频调制和射频放大等功能,辅与外部直接调频振荡器,预加重网络等电路实现了高频信号的发射;MC3363集成了高放晶体管,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场强指示驱动及载频检波等电路,辅与移相网络、去加重网络等外部电路实现了信号的接收。
在实际的调试过程中,我们在话筒的前端加入了放大电路,有效的提高了音频输入功率,达到了提高接收端音质清晰的目的。
另外,实现了用89C51单片机存储音源,通过串行口输出发射、接受,实现了短信传输功能。
关键词:MC2833,三倍频,MC3633,二次变频,Abstract: The receive and transmit system is controlled by two integrate circuit MC2833 and MC3633. The mike amplify circuit,monofier controlled by pressure, audio modulate and RF amplify etc,is realized by MC2833, combined with modulate monofier and other network,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transmit system is realized.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receive system is made up of MC3363 which contain transistor, monofier circuit ,mixing frequency circuit ,range limit amplifier, integral inspect frequency, field drive carrier frequency demodulation circuit and shift phase network etc. In the course of debug, we added amplify circuit in the former end of mike, so the power of the audio frequency input is enlarged, and the tone is clear. Aside, we can use 89C51 to store sound information, and we can transmit and receive short message with serial port.KEY WORD: MC2833,treble frequency,MC3633,double frequency1.系统要求1、1 基本要求a、主站发射频率在30MHz~40MHz之间,发射功率≤20mW,主站输入采用话筒和线路两种方式;b、从站接收频率与主站相对应,采用电池组供电,用耳机收听语音信号;c、传送信号在300Hz~3400Hz的正弦波时,采用一个功率衰减在20dB左右的衰减器连接主、从站天线端子,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波形,波形应无明显失真;d、主、从站通信距离≥5m;e、主、从站收发天线采用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1m1、2 发挥部分a、从站数量扩展至8个(实际制作1个从站),构成一点对多点的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学生姓名王敏系别专业班级
课题类型工程设计类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高频、通信电路
课题来源科研研究项目
名称编号
课题意义、基本要求、重点需要研究的问题
课题意义: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是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言及数据传输业务。
即主站只管发射信息,从站只管接收信息,单向传输,不需要返回。
主站传送信息,多个从站接收信息,可做一个接收机,但具有单呼和群呼功能。
基本要求:本课题的技术指标:
(1)设计一个主站,传送一路语言信号,其发射频率在30~40MHz之间自行选择,其发射峰值功率不大于20mW(50Ω假负载上测定)信号带宽及调制方式自定,
(2)设计一个从站,其接收频率与主站相对应,从站必须采用电池组供电,用耳机收听语音信号,
(3)主、从站室内通信距离不小于5m,
(4)主、从站收发天线采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1m
需要研究的问题:
(1)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电路理论知识,设计出总体方案,
(2)进行理论设计和可行性方案论证,
(3)完成电路研制。
电路实现。
计划与进度要求论文题目下发——寒假期间阅读参考文献、查阅相关资料。
1 — 4 周实习并准备开题报告,了解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红的工作原理。
5 —
6 周学习并深入理解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相关知识,理解发射、接
收系统工作基理,分解各单元电路的技术指标,进行初步的方
案论证,完成论文的开题。
7 — 8 周根据设计指标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分别对发射、接收系统电路
进行理论设计,
9 — 10 周对设计方案中相关电路进行仿真
11— 12周对软件设计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修正理论设计,并进行部分硬件电路的搭建工作。
13— 14周完成该系统设计并进行相关电路调试,完成电路试验。
撰写论文15— 16周整理论文,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
文献及资
料收集准
备
高吉祥《高频电子线路设计》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
王松武《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
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
版社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3.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
备注
选择该题的学生要求对通信系统有所掌握,且对电路设计有一定兴趣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电路实现、程序仿真系统
主要要求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课题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说明:如电路实现、程序仿真系统、学术论文或创新等)
课题类型:工程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电路设计类,其它类
课题来源:科研,教研,预研,生产实践,其它类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顾涓涓
年月日年月日2011年10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