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医院的放射性污染管理制度

医院的放射性污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放射性污染管理,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的身体健康,预防环境污染,根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放射性污染源产生、运输、使用、储存、处置等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放射性污染的产生。

2. 安全第一,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放射性污染管理制度,确保放射性污染安全、有效控制。

3.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全体医护人员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放射性污染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放射性污染源管理1. 医院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采购、使用放射性药品和放射性同位素。

2. 放射性药品和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应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3. 医院应设立专门场所用于放射性药品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储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4. 医院应定期对放射性药品和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规定。

四、放射性污染防护措施1. 医院应设立放射性污染防护区域,对放射性污染源进行隔离。

2. 医院应配备放射性污染防护设施,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 医院应定期对放射性污染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医院应加强对放射性污染防护设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防护能力。

五、放射性污染事故处理1. 医院应建立健全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

2. 发生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3. 医院应组织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 医院应向相关部门报告放射性污染事故,接受调查和处理。

六、监督管理1. 医院应设立放射性污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放射性污染管理工作。

2. 医院应定期对放射性污染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医院应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放射性污染管理工作。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放射性污染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和防治一、放射性污染的种类: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3)、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4)、其它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其它辐射污染来源可归纳为两类:一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二、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

如在400rad 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

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

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放射性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放射性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会产生急性损伤。

轻者有脱毛、感染等症状。

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

在极高的剂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至直死亡。

中枢神经症状主要有无力、怠倦、无欲、虚脱、昏睡等,严重时全身肌肉震颤而引起癫痫样痉挛。

细胞分裂旺盛的小肠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很高,如果受到照射,上皮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很快会引起淋巴组织破坏。

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

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

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一、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活性的物质。

它们可以放出电子、中子、伽马射线等粒子或辐射,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必须高度重视。

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核能工业、放射性医疗、科研单位和自然环境。

其中,核能工业是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核能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放射性核素,如放射性碘、氡、铯、锶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发生泄露或事故,导致环境污染。

二、放射性物质的环境防治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

1.加强监测和控制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需要通过监测系统来实现及时发现和控制。

应建立全面、准确、及时的放射性监测网络,对可能泄漏的地点进行24小时监测,确保污染源能够及时被发现,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定期监测和评估,严格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规律。

2.控制污染源核能工业是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为了控制污染源,必须严格管理核能工业企业,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并建立一整套核安全制度和规范。

开展定期的核安全检查和审核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遵守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的相关规定。

3.加强处理和处置尽管我们已经控制了污染源,但是一旦放射性物质泄漏,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对于以旧换新的旧设备,需要加强维护和管理,避免由于松散的组件导致漏气和泄漏。

对于事故造成的放射性废物,需要采取专业的处理与处置方法。

4.宣传教育与技术交流专业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保护环境和增强公众意识尤其重要。

要加强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工作,推广放射性物质的环境防治技术,提高社会群众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语近年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心态日益浮躁,而经济建设需求、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增大了走向协作与合作的必要性。

在应对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时,需要加强多边、区域和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和技术标准。

多措并举,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控和预警机制,保障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

装修施工防治放射性污染方案

装修施工防治放射性污染方案

装修施工防治放射性污染方案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装修施工中可能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确保施工
过程中的安全及环保,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 确认装修工程所在区域是否存在放射性污染源,进行放射性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确定后续施工方案;
2. 对施工人员进行放射性防护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防护
规定;
3. 准备好必要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并保证其
有效性及完好度。

二、施工期间防治放射性污染
1. 严格遵守施工计划,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区域的扰动,避免污染物
扩散;
2. 使用封闭式施工方法,控制粉尘、废料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3. 建立施工现场监测系统,定期对空气、水源等进行监测,并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严格控制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防止
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三、施工后清理工作
1.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清理,保证没有留下任何放射性污染物;
2. 对施工区域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放射性污染物已经清除干净;
3. 对施工设备、防护装备等进行清洁消毒,保存好备用;
4. 将施工记录归档,留存相关证据,以备将来查验。

通过以上装修施工防治放射性污染的方案,可以有效保障装修工程的安全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确保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希望各位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并不断提高防治放射性污染的意识和能力,共同营造一个清洁、安全的施工环境。

预防放射性污染的措施

预防放射性污染的措施

预防放射性污染的措施放射性污染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放射性污染,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下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一些预防放射性污染的措施。

一、加强监测与预警为了及时发现和应对放射性污染事件,必须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这包括建立良好的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提高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小放射性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二、加强源头管理预防放射性污染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源头管理。

这包括加强核电站、医院、实验室、工厂等放射性物质管理,建立健全的放射性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定期检查放射性设备和材料的安全状况。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即使做到了充分的预防和源头管理,放射性污染事件仍有可能发生。

因此,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专项预案和措施,开展演练和实训,加强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和配备。

同时,还需要加强应急响应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

四、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预防放射性污染的重要保障。

因此,必须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放射性污染的认识和理解,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此外,还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支持和配合相关机构和部门的监测、预警、应急和源头管理工作。

总之,预防放射性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放射性污染对我们生存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的研究进展与防治策略

放射性污染的研究进展与防治策略

放射性污染的研究进展与防治策略放射性污染是一种全球性问题,它会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放射性污染的日益严重,科学家们开始加强研究,探索防治策略。

本文将对放射性污染的研究进展与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一、放射性污染的定义及来源放射性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活动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或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

常见来源包括核反应堆事故、核武器试验、医疗废弃物、矿产及加工等。

放射性污染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和细胞发生变化,并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生殖不育、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二、放射性污染的研究现状在放射性污染的研究方面,国际社会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多个角度对其影响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一些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放射性物质的散播和沉积,对于土壤、植物和动物等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放射性物质可以累积在土壤和植物中,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放射性物质可以致癌,对人类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等。

此外,放射线对人类造成损害的方式还有辐射皮炎、辐射性角膜炎、辐射性白内障等。

3.放射性污染的精细气象学:根据核爆炸、核事故或核污染源的释放时间、位置、方式以及气象条件等信息,建立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输送和扩散模型。

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常常被用于化验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三、放射性污染的防治策略针对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和研究现状,许多国家已开始探讨如何加强防治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策略:1.开展国际合作:放射性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共同应对。

2.加强监测:建立可靠有效的放射性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对污染源、食品农产品以及水、土壤污染状况的监控,及早发现并控制污染扩散。

3.污染治理:对于已经发生的污染,要采取合适的污染治理措施,清除和减缓污染物质的危害。

4.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放射性污染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前沿技术和改进措施,促进预防和控制污染。

水源放射性污染与防治对策

水源放射性污染与防治对策

生物处理法 适合 于数 量大 、 低浓度 、 有 机污染严 重且成分复 杂的放射性废水 。这种方法 主要是 指引入 或驯化 特性 菌属 , 使活 性污泥 的微 生物群体 逐渐形成具 有代谢特 定放射性废水 的酶系 统后 , 再利用其 同化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 。 用微生物菌体作为生物处理剂 , 来吸附富集 回收存在于水溶 液 中的 铀 等 放 射 性 核 素 , 该 处 理 方 法 的成 本 低 、 效 率高 、 没有二次 污染物 而且 耗能少 , 可 以实 现放射性废 物的减量化 目标 , 为核素 的再生 或地质处置创造有利条件。但是这种方法的选择也受到一 定 因素的影 响 , 比如菌属的选择 。经美 国研究人员发现 , 一种名为 G e o b a c t e r s u l f u r r e d u c e n s 的细菌 能够去 除地下水 中溶解 的铀 , 这种 细菌能降低金 属在水 中的溶解度 ,从 而使之 以 固体形式 沉淀下 来。 此外还能够还原金属离子。 所以 , 这种细菌有可能被用于放射 性 金属 的生 物 处 理 。 3 . 2 . 3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 以电位差 、 温度差 、 压力差等 为动力 , 借助选择性 透过薄膜 , 从 而使放射性废水混合物实现分离 。膜分离法是一项 新 兴的分离技术 , 具 有物料无 相变 、 适应性强 、 设备简单 、 能耗低 、 出水 水质好 和操 作方便等特点 。 同样膜 分离 技术这 种方 法 的选择也 受到 一定 因素 的影响 , 目前所 采用 的膜分离技 术 主要有 电化学 离子交 换 f E I X ) 、超滤 ( U F ) 、 微滤 ( MF ) 、 电渗析 ( E D ) 、 纳 滤( N F ) 、 膜 蒸馏 ( MD ) 、 反渗透 ( R O ) 等方法 。 经试 验考察证 明 , 膜蒸馏 在每天处理几 吨料 液的小型试 验 装置在考察 中 , 暂 时还没有达到工业应 用阶段 。 主要是因为膜 分 离技术一般需 要预处理 , 对原 水水质要 求较高 , 因此膜 分离法 要 与其 他 的废 水处理 技术相 结合 , 一般 有 吸附 、 离 子交换 、 絮凝 沉淀等 , 如果 要高度浓 缩 , 那 么还需要 进行蒸发 。 比如 S a v a n n a h R i v e r 流 出物处理设 施采用包 括离子交换 、 微滤、 反渗透 、 活性炭 有机物 吸附等 r艺 , 达到较 高的体积去 污系数和减容 倍数 , 同时 还 能进一步减 少了传 统处理工艺 中二次废物 的体积 。当然 , 不 同 的 膜 分 离 技 术 由 于 去 除机 理 不 同 ,所 适 用 的 现 场 条 件 及 水 质 也 不 尽 相 同

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方案1. 引言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有效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2. 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2.1 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放射性污染监测系统,对环境和人群进行定期的辐射监测和评估。

及时掌握污染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2 污染源控制- 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储存管理,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减少放射性物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泄漏和排放。

2.3 污染清理和修复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土壤、水源等环境进行有效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以恢复受损区域的环境质量。

2.4 人员防护- 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培训,确保从事放射性物质接触的人员的安全。

-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体检和辐射剂量监测,保障其健康安全。

2.5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放射性污染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3. 监督与评估3.1 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3.2 评估与反馈定期进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的评估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4. 总结本方案提供了一套全面且系统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旨在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通过有效的监测、污染源控制、清理和修复、人员防护以及宣传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将降低放射性污染的风险,并保障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监督与评估机制将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从而更好地实现放射性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

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

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一、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的概述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它指的是放射性材料在环境中的扩散和沉积,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放射性物质定义为具有放射性核素的物质,它们不稳定的原子核会放射出高能电子、光子或粒子等,从而污染环境和影响健康。

放射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如核工业、医疗辐射、核武器试验等。

二、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的影响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放射性物质进入自然环境后会渗透到土壤、水、植物等中,由于它们的半衰期较长,会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也会进入人类身体内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癌症、脆弱骨病、贫血、生殖问题等。

三、防治措施研究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措施:1. 设立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储存设施针对核工业、医疗辐射等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应建立专门的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进入自然环境。

储存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监测和管理制度。

2. 采取核安全措施核安全是核能利用过程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一系列措施,该措施包括核设施的遴选、设计、批准、建设、运行、监督和管理。

采取这些措施能够保障核实验和核能工业的安全,从而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自然环境的可能性。

3. 开展开发利用替代技术为了减少放射性污染,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要。

以新能源技术为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它们不需要核燃料,因此减少了核能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放射性物质的产生。

4. 定期监控核设施周边环境对核设施周边环境的定期监控,能够及时发现排放、泄漏等情况,从而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落实环境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环境安全。

5. 加强社会宣传和科普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科学普及和环保宣传,提高公众对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的认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放射性物质进入自然环境中的情况。

放射性污染及防治

放射性污染及防治

放射性污染及防治放射性污染及防治2011-02-26 17:49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天然射线的辐射,有的来自宇宙射线,有的存在于土壤中、岩石中、水中和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

这些称为本地辐射,人类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进化发展的,它们对人类不构成危害。

近几十年以来,由于核技术的发展,随着放射性物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放射性污染事故频频发生。

1.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核工业产生的废弃物;核试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2.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放射性物质释放的辐射能被牺牲体吸收以后,会导致生物细胞的损伤。

这种损伤既有瞬间发生的,也有长期的损伤。

人体对放射性辐射最敏感的组织是骨髓、淋巴系统以及肠道内壁。

大剂量辐射造成的伤害可使人发生急性伤害。

核爆炸或核反应堆发生意外事故,其产生的辐射可使人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引起死亡。

放射性核物质排入环境后,由于大气扩散和水流输送不断在自然界迁移,可造成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动物、植物受到污染后,放射性物质在生物体中富集,其体内的浓度可达到周围环境的10万倍。

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空气、食品、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使人受到伤害。

这种伤害直接作用于人体细胞内部,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一般放射性物质在人体的持续作用的时间按6个半衰期时间计算长达50年左右。

此外,放射性污染看不见,摸不到,早期很难察觉。

人一旦受到污染,无法隔离。

即使受到小计量的辐射污染,也会造成不良后果。

放射性污染的长期后果是可诱发肿瘤、白血病和遗传障碍等疾病。

3.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主要应着重于预防,控制污染源。

一旦发生,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核工业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将安全运行放在首位,杜绝核物质泄漏事故。

核工业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要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无害标准后排放。

对放射性强的废物要放置在封闭的专门场所,并禁止人进入。

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也不容忽视。

居室中的一种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氡气。

高剂量的氡可导致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疾病,氡已经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致辞肺癌的因素。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1402032026孙小飞环境工程(2)班摘要:本文阐述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危害 , 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 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重点探讨了间接防治、直接治理、采用耐辐射微生物、超积累植物和森林等修复技术的防治对策。

只有通过有效方法进行治理和修复 , 才能起到阻截废气、废液、废渣进入土壤 ,控制污染源 , 使污染土壤恢复原有的功能。

关键词:放射性 ; 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 植物修复技术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土壤,其传统的修复方法常破坏环境,因此,对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或修复技术是要视污染情况而定。

目前釆取的方法,大致分为间接防治法、直接治理法和生物修复技术三种。

一.放射性污染防治1.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间接防治法间接防治就是先釆用机械物理、化学、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联合去污等方法对放射性污染水源、大型设备、车辆等进行去污。

然后将放射性污染物焚烧、固化、掩埋,不要让放射性污染物质进入土壤。

1.1.机械物理法目前主要有:吸尘法,用吸尘器吸除放射性污染物;擦试法,对污染面进行远距离擦试或打磨,并可配备排气净化系统;高压喷射法,利用高压喷头射出水或者蒸气,用机械力破坏污染层,达到去污目的;超声波法,该法利用18-l00kHz机械振动在固液交界面产生空化作用达到去污目的。

1.2.化学法化学法就是利用化学清洗剂溶解、疏松、剥离设备表面放射性拔紊污腻物,涂层,氧化膜层等,从而达到去污目的。

所用化学药品包括无机酸类、有机酸类、氧化还原类,螯合剂类、碱类、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盐、烷基吡啶等)以及溶剂、缓蚀剂、促进剂等。

清洗方式可用浸泡法、循环法、剥离膜法,从而去除放射性污染物。

1.3.电化学法该法将去污部件作阳极,电解槽作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污染表面层均匀溶解,污染核素进入电解液中。

该法去污效率高,电解液可重复使用,二次废物量少,可用于结构复杂部件去污,可远距离操作。

1.4物理——化学联合去污法该法利用化学药剂的溶解作用加之机械力去除放射性污染物,例如,在化学浸泡法清洗时配以超声波,在高压射流水中加入化学药剂等。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发射性物质具有许多特别性质,某些发射性元素毒性大,其处理困难且要求严格。

存在于废物中的发射性物质会使废物温度上升,处理时需实行屏蔽、封闭、冷却等措施。

发射性物质会因为内照耀、外照耀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需远距离操作。

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并不能削减发射性物质的量,而仅使其衰变直至消逝。

发射性污染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国家和个人都必需实行一定的防护措施,以使其危害降到最低。

大型核工业企业、核科学讨论单位、大量应用发射性元素的部门均有可能成为危急的发射性污染源,故居住在污染源附近的居民和在单位职员需注重观看周围的水、土壤、空气、农作物等与人类疏远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否已被发射性污染或被污染的情况,若发觉污染,则据实际状况和国家有关防护规定,必需准时实行有效措施。

此外,某些工厂也是发射性污染源,如磷酸、磷肥创造厂产生的三废中均含铀,也需注重防范。

发射性污染的防治详细涉及发射性固体废物、废气、废水的防治以及个人防护等几方面。

一、发射性固体废物与废液的防治发射性固性或液性废料主要来源于核反应器或核武器行业的副产品,或来源于某些工厂的废物,如铀矿矿渣及精炼厂废物。

发射性固性或液性废料可分为两类:低发射性和高发射性。

低发射性废固或废液是指含有少量发射性的废弃物。

低发射性液性废料在处置之前,需先固结或吸附在另一种材料中。

低发射性废料不会产生大量热,但若使这种物质丧失发射性损害,需和环境隔离约500年。

若监控严密,低发射性废料可平安埋葬在地表附近,利用水文与地质条件就可严格限制其产生的发射性迁移,但需要注重防止渗漏以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严峻后果。

高发射性废料主要包括核反应器产生的85氪、90锶和137铯,半衰期分离为10年、28年和30年,且分离需经过100年、280年和300年对健康的危害才会消逝,因此须与生物圈隔绝数百年以上。

另外,核反应器产生的少量239钚(半衰期为24000年),239钚及其分裂产物须与生物环境隔离几万年。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案例分析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案例分析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案例分析放射性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超过一定标准,对生物体或生态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环境生态部的工作人员不断努力,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对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分析。

案例背景某地区位于核电站附近,受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环境污染。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并决定制定一套综合措施,防治放射性污染对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危害。

综合措施一:紧急疏散和封锁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首先组织人员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紧急疏散和封锁。

他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利用警戒线进行区域隔离,并指导居民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以减少受到污染的人数。

综合措施二:监测与评估为了了解放射性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快速搭建起监测系统。

他们在事发区域周边设置大量监测站点,定期采样并分析样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他们还协助专业机构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措施三: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放射性物质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为此,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采取了土壤修复措施。

他们引入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技术手段,通过菌类和植物的作用,将放射性物质转化或吸附,从而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此外,他们还进行了植被恢复工作,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加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稳定。

综合措施四:健康风险管理为了保障居民的健康,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开展了健康风险管理工作。

他们与卫生部门紧密合作,通过控制污染物传播途径,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行健康评估等方式,科学规划和管理居民的健康风险。

综合措施五: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在防治放射性污染的过程中,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重视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工作。

他们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解答居民疑问,提供科学指导,减少恐慌情绪的产生。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针对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如何防治放射性污染

如何防治放射性污染

如何防治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通过射线的照射危害人体和其他生物体,造成危害的射线主要有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那么,如何防治放射性污染呢?就让的其次,从建筑场地到使用全过程,如从地基勘察、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内部装饰和使用等环节都应注意到。

在勘察地基时要尽量避开断裂带,避开高氡地区,地层深处的氡还可以通过地层间隙,特别是断裂带和地下水扩散进大气圈,在这种裂隙带上或断裂带上建造的房屋很易富集这种氡气,长期以来在这样的地方居住,自然人丁不旺。

再次,要研究和推广有效的防护措施。

室内油漆墙面,水泥砂浆抹面,涂料喷涂墙面塑料地板、木质地板、地板漆等对于来自墙体和地板的氡有明显的隔离效果,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排除室内氡的有效措施。

开窗通风、用排气风扇效果最好,而空调机排氡效果并不明显,电风扇可以净化氡子体,但只能用于夏季,使用空气净化器能有效的降低室内氡及其子体浓度,特别是集过滤、净化除尘、活性炭吸附以及负离子发生于一体的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具有较好的除氡效果。

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购买岩石建材时,要审核其有无当地放射卫生防护管理部门发放的生产许可证、放射卫生合格证,每种建筑材料成品有无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定期的放射卫生检测报告和当地市级放射卫生防卫监督监测机构的抽检报告。

此外,对于花岗岩而言,颜色愈红含放射性元素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控制岩石建材中放射性核素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室内氧气浓度。

而影响室内氡气浓度的因素有很多,要确定室内环境的放射性因素的安全性,其关键在于测量和限制氡气的来源与浓度。

环境中的放射性来源及其浓度极难控制,若对自己居室氡气水平放心不下,请有关单位测量一下也是一个好方法。

希望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辐射污染小知识及环境污染小知识请您多多关注!。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未定
专用单位 居里(Ci) 1居里=3.7×1010·秒-1 (1Ci=3.7×1010s-1) 伦琴(R)
1伦=2.58×10-4库伦·千克-1 (1R=2.58×10-4C·kg-1)
戈瑞(Gy)
1戈瑞=1焦耳·千克-1=100拉 德(1Gy=1J·kg-1=102rad)
希沃特(Sv)
拉德(rad)
例如在数千拉德(rad)高剂量照射下,可以在几分钟或几小 时内将人致死;受到600rad以上的照射时,在两周内的死亡 率可达100%;受照射量在300~500rad左右时,在四周内死 亡率为50%。
三、放射性对人类的危害
在急性放射病恢复以后,经一段时间或在低剂量照射 后的数月、数年、甚至数代后还会产生辐射损伤的远 期效应,如致癌、白血病、白内障、寿命缩短、影响 生长发育等,甚至对遗传基因产生影响,使后代身上 出现某种程度的遗传性疾病。
除了在核反应条件下,任何化学、物理或生化的处 理都不能改变放射性核素的这一特性。
注: SI,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国际单位制,来自法语
二、辐射量及单位
(一)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简称活度,指
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次数。
一、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环境中天然辐射源主要由宇宙射线、宇 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这三部 分组成:
1、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主要来源于地球的外层空间。由外 层空间射到地球大气层的高能粒子称为初级 宇宙射线,主要由高能质子组成,具有极大 的动能;这些粒子与大气中的氧、氦原子核 碰撞产生了次级宇宙射线粒子。
rem。1Sv=1J/kg=100rem。1rem=10-
2J/kg。

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影响与对策

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影响与对策

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影响与对策随着各种经济建设的逐渐加强,我国的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各种放射性的污染对我们的健康会带来很大影响。

环境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害。

因此近年来环境放射性污染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

本文对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危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方式,旨在不断加强人体健康的保护。

标签:环境放射性污染;危害;防治引言:放射性污染源指的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排放的各种放射性的污染源对环境以及人体造成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核能的利用逐漸增多,放射性的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多,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健康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

当前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放射性污染源的处理,对于放射性污染源的控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当前对于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各种防治措施在不断地完善。

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会带来严重的损坏,因此在加强各种能源的利用时,应该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放的控制。

一、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对于放射性污染源而言,人们是熟悉也是陌生的,放射性危害一般会与原子弹、核能等概念进行联系,当前世界上的各种核武器以及核试验变得越来越少,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的放射性危害相对较小,但是随着近年来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加强,放射性污染又变得严重。

(一)放射性污染源对食品会造成污染,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如果一直存在,而且量逐渐加大,最终会逐渐进入到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中,最终进入到人体内,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和影响。

放射性污染物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是当前我国放射性污染源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危害的影响范围比较广,被人摄入的几率比较大,而且放射性元素能够在人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对人体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消除这种影响一般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二)贫铀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当前世界中,核污染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核污染的危害很大,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很多遭受过核辐射的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增加很多。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一、引言放射性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放射性物质,而它们的活动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本文将就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背景、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二、背景放射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能源、工业等许多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了放射性污染的风险。

事故核电站泄漏、核武器试验、放射性医疗废物排放等都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

此外,某些工业和军事设施的正常运营以及水土地质特征也可能引起放射性污染。

面对这些威胁,各国为了确保公众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纷纷制定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三、原则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制定通常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原则:注重事前的防范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泄露和污染事件的发生;2. 控制原则:依法设立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标准,限制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数量;3. 追责原则: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对放射性物质的非法使用和排放行为进行追责;4. 公众参与原则:强化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公众对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识和参与度。

四、主要内容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放射性物质的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并进行评估,确保不超过安全标准;2.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确立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标准,要求相关单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管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露和污染;3. 放射性事故应急响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事故预警、疏散计划、救援措施等,提高对放射性事故的响应能力;4. 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定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和处理标准,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和公众造成潜在危害;5. 违法行为处理:明确对非法使用和排放放射性物质行为进行处罚和追责,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五、实施效果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泄露和污染,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放射性污染问题;通过限制使用和排放放射性物质的数量和浓度,可以减少放射性污染的危害程度;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和加强违法行为处理,可以提高应对放射性事故的能力和防止相关违法行为。

放射性疾病实施方案

放射性疾病实施方案

放射性疾病实施方案放射性疾病是一种由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疾病,其危害性较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针对放射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放射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放射性疾病实施方案。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

对于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地区,我们将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空气、水质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提醒民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加强宣传和教育。

加强对放射性疾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放射性疾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放射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教育公众如何正确应对放射性污染,避免暴露于放射性物质中。

三、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的放射性疾病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一旦发生放射性疾病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护。

加强对放射性疾病的医疗救治和防护工作。

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放射性疾病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医疗救治。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培训,确保其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不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侵害。

五、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放射性疾病的挑战。

通过开展技术交流、经验分享、联合研究等方式,提高我国在放射性疾病防治领域的水平,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总之,放射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广大民众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我们将严格按照上述实施方案,全力以赴做好放射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有效遏制放射性疾病的传播,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放射性污染土壤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解析

放射性污染土壤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解析

放射性污染土壤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解析放射性污染是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现象,但由于工业、矿产开采、核能源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加剧,放射性污染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

这种污染不仅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产生危害,而且可能会导致环境生态系统的威胁。

本文将讨论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常见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放射性污染物:1.铀和钍等天然放射性样品。

2.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如放射性乙酸。

3.放射性同位素的粉末,如氦、铍、锇等。

4.放射性同位素的食品和饮料,如放射性瓶装水等。

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危害当土壤受到放射性污染,它可能会释放出放射性物质,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危害:对人类的危害1.导致细胞凋亡,增加癌症的风险。

2.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引起感染和疾病。

3.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生育问题。

对生态系统的危害1.偏离物种适应环境的范围,导致生物体的数量下降或生活条件恶化。

2.引起环境的污染,导致可能影响大气、水和土壤。

放射性污染土壤的防治对策如何防治放射性污染土壤?放射性样品的管理1.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制定和实施放射性样品安全保障制度和管理措施,保证事故的实时监控和应急响应系统。

2.确认和管理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实施管控。

例如,开展工业污染源的污染评估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制定食品安全体系的规定,确保安全质量。

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处理1.在防治放射性污染土壤方面,一个重要的策略是进行土壤修复。

例如,利用微生物分解放射性污染物,或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土壤中的放射性污染物。

还有其他方法,包括地下水和土层的深度处理,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的重建,均有很好的效果。

安全的管理放射性污染物的方法为了防止放射性污染的发生,需要在源头上进行管理。

例如,限制、监管或禁止放射性污染物的使用,确保放射性污染物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严格监管,并要求有疾病预防及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针对放射性污染问题而制定的一部法律法规。

该法律的出台,旨在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放射性污染的定义、原因、危害以及法律的相关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放射性污染的定义与原因放射性污染是指人为或自然的活动导致环境中放射性物质含量超过正常水平的现象。

这些放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如铀、钛、镭等,以及放射性辐射,如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和伽玛射线等。

放射性污染的产生与核能开发利用、医疗诊断治疗、核工业生产等活动有关。

核能开发利用是放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核电站的运营、核试验的进行,以及核能武器的制造与使用都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和扩散。

另外,医疗诊断治疗中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和射线疗法,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放射性污染。

此外,核工业生产和放射性废物处理的不当也是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放射性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都产生着巨大的危害。

首先,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组织具有辐射损伤作用,可导致放射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其次,放射性物质可以影响遗传基因,导致后代遗传性疾病的出现。

此外,放射性物质还会影响环境中的生物链,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对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制定与内容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于年前在我国正式颁布实施,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法律的出台,旨在规范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行为,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该法律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放射性污染防治活动,并明确了对环境保护、健康保护、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保护原则。

2.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法律规定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责任和义务。

3.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对涉及放射性污染的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1402032026孙小飞环境工程(2)班摘要:本文阐述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危害 , 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 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重点探讨了间接防治、直接治理、采用耐辐射微生物、超积累植物和森林等修复技术的防治对策。

只有通过有效方法进行治理和修复 , 才能起到阻截废气、废液、废渣进入土壤 ,控制污染源 , 使污染土壤恢复原有的功能。

关键词:放射性 ; 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 植物修复技术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土壤,其传统的修复方法常破坏环境,因此,对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或修复技术是要视污染情况而定。

目前釆取的方法,大致分为间接防治法、直接治理法和生物修复技术三种。

一.放射性污染防治1.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间接防治法间接防治就是先釆用机械物理、化学、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联合去污等方法对放射性污染水源、大型设备、车辆等进行去污。

然后将放射性污染物焚烧、固化、掩埋,不要让放射性污染物质进入土壤。

1.1.机械物理法目前主要有:吸尘法,用吸尘器吸除放射性污染物;擦试法,对污染面进行远距离擦试或打磨,并可配备排气净化系统;高压喷射法,利用高压喷头射出水或者蒸气,用机械力破坏污染层,达到去污目的;超声波法,该法利用18-l00kHz机械振动在固液交界面产生空化作用达到去污目的。

1.2.化学法化学法就是利用化学清洗剂溶解、疏松、剥离设备表面放射性拔紊污腻物,涂层,氧化膜层等,从而达到去污目的。

所用化学药品包括无机酸类、有机酸类、氧化还原类,螯合剂类、碱类、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盐、烷基吡啶等)以及溶剂、缓蚀剂、促进剂等。

清洗方式可用浸泡法、循环法、剥离膜法,从而去除放射性污染物。

1.3.电化学法该法将去污部件作阳极,电解槽作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污染表面层均匀溶解,污染核素进入电解液中。

该法去污效率高,电解液可重复使用,二次废物量少,可用于结构复杂部件去污,可远距离操作。

1.4物理——化学联合去污法该法利用化学药剂的溶解作用加之机械力去除放射性污染物,例如,在化学浸泡法清洗时配以超声波,在高压射流水中加入化学药剂等。

2.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直接治理法目前土壤放射性污染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减消除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填埋法。

2.1.自然衰减消除法自然衰变可使放射性污染土壤降至可接受的程度。

达到这种程度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作为污染作用的一种或多种特定同位素的衰变率。

对于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同位素,自然衰减消除是特别有效的。

如 89 Sr( 50.5d ) 、95Zr( 64d ) 、1〇3Ru( 39.35d)、1〇6Ru( 368d)、 131 I( 8.02d) 、144Ce( 284.8d)等经过若干年后已经全部消亡,残留下来的是90Sr( 28.5a), 137 Cs( 30.17a)以及铀、钚等寿命较长核素,在偏僻的试验区、核事故场地均可釆用自然衰减消除法。

2.2.化学处理法对于小规模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处理,如一般核事故、核工业污染土壤,釆用化学处理法速度快,效果好。

由于化学处理法成本高,对土壤的结构破坏大,不能单独用于大区域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治理,通常需要与其他修复技术结合使用,同时,对处理产生的污水不得产生二次污染。

土壤生物修复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可利用耐辐射微生物、超积累植物和森林的吸附、截持作用等修复技术。

2.4.1利用耐辐射微生物的作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包括耐辐射微生物在内的极端微生物的特殊生命现象、生理特征、代谢机制等备受世界各国科技界的重视。

如接种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植株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能够调整植物吸收、运输和对核素的耐受性,从而提高其富集放射性核素的能力。

Entry JA 等发现,巴哈雀稗,宿根高粱和柳枝稷自身能吸收土壤中的137 Cs和9°Sr,接种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后,能增加每种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提高植物组织中137Cs和90 Sr的浓度和积聚率,尤其以摩西球囊霉接种宿根高粱效果最为明显。

接种后的草类有效除去了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

2.4.2利用超积累植物的特性资料表明,适用于植物修复技术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137〇8、9°3「以及卩1和口的同位素等。

目前对超积累植物研究较多的是137Cs和90Sr,主要是因为137Cs和90Sr都是水溶性的长寿命金属核素,分别与营养元素Ca K的化学行为相近,而对Pu U的超积累植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特殊,研究较少。

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对137Cs和9°Sr的植物修复进行了许多研究和试验。

发现反枝苋在大面积土壤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时可富集土壤中20. 7%的137 Cs,对发生切尔诺贝利事故附近的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后发现,唇形科、菊科、木灵藓科、蔷薇科等科属中的植物对Cs的积累量大于1000Bq/kg.2..4.3 利用森林的吸附和截持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有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富集大量的放射性核素和阻止放射性核素向周边地区扩散,因此,利用森林修复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土壤具有重要的意义。

森林生态系统对放射性核素的容量大,当风经过林缘时,一部分越过林冠层,另一部分则透过林冠层,经林冠层过滤,由于林冠接触面大,能够有效地吸附和保持放射性核素,并且绝大部分的放射性核素沉降在离林缘 500m的范围内,产生所谓的边缘效应。

小块森林比大面积的森林截持量大,有时高30多倍。

有数据证明,放射性核素(32P、4°K、6°Co 9°Cr、106Ru 106Rn、137 Cs、144 Ce)往往通过森林植物体表面吸附而被森林截持,在放射性核素刚开始释放的一定时期内,森林能截持95%-97%的放射性核素,特别对气态和颗粒状的放射性核素截持效果特别好;落叶树种能截持年空气沉降放射性核素总量的10%-20%,针叶树种能截持20%-30%,因此,森林对放射性核素的截持和容量是相当大的。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举例1.由于非均匀分布的放射性核素,动物和植物内照射剂量评估的不确定性用于评估动植物中内部吸收剂量率的计量转换系数(DCCs)通常参考假设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均匀分布来计算.内照射的现实状况必须说明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在特定器官或组织中浓缩的倾向.为了研究这种不均匀分布的影响,假设中央点源和偏心点源计算内 DCCs.结果分析表明,对于所有考虑的生物体,由于非均匀放射性核素分布全身DCC勺不确定性,光子和电子少于30 %.对于电子,某种能量下的不确定性是可以忽略的,它依赖于生物体的大小.此外,由于放射性核素在器官中的积累,本文也描述了器官计量并对器官/全身计量率做了估计. 2.锆英砂粉磨车间中天然放射性的职业暴露原料锆英砂是一种广泛用于陶瓷工业的物质(通常出现放射性物质,NORM).这个砂含有不同浓度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大多数是U238但也有Th232和U235,与它们的子体一起,因此需要用指令96/29/EURATOM来规范.本文描述了用于在锆英砂粉磨车间中执行放射性研究的方法并展示了得到的结果.用来自砂,气载尘埃,中间材料和终产物的放射性毒物来评价内外照射剂量.总的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需要控制此类型的工业,因为得到的值接近1mSv.3.从矿山废水地下处理设施中去除镭坚硬煤层的地下开釆广泛分布于西里西亚煤盆地(波兰南部)上层.在深井中,含有镭同位素的高矿化水流非常大.由于盐分,这些水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又另外发生了放射性污染.由于该区域是居民点稠密的地区,因此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去除镭的方法已经应用在两个工业规模煤矿中并取得良好效果:其中一个煤矿的含镭水在大约0.1m3 s -1的流速下被处理,而另一个煤矿的含盐水在0. 1m3 s -1的流速下被净化.净化发生在特定的地下通廊中,在处理过程中矿工不与产生的放射性沉积接触.结果表明,镭的释放显著降低,每天超过200MBq 的226 Ra和228 Ra在地下残留.3.土壤向卷心菜转移放射性铯和放射性锶时应用钾和钙的影响在温室中进行盆栽试验来考察如何通过同时给土壤应用K和ca来减少从土壤向卷心菜有效转移放射性铯和放射性锶的问题.试验釆用农用化学品级的Kci 和ca (OH) 2 .本文试验了不同剂量的K和ca来调节在播种前3天和播种后32天两个不同时间用137 cs和85 Sr混合溶液处理过的酸性壤土 .对于播种前的沉淀,137 cs从土壤到植物的转移随着Kffica ( K/ca ,g m-2 ) 剂量从 4. 8/46 到22. 4/215 的增加而急剧降低,但在12. 8/123 的剂量下,85 Sr 的转移削减最大.在此剂量下,每种放射性核素发生大约 60 %的削减.在剂量22. 4/ 215 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高于所有植物在未长成时死亡的剂量.生长期沉淀大约削减95 %的137cs和50 %的85 Sr之后试验了 4. 8/ 46和12. 8/ 123 的剂量.在12. 8/123应用的第二年,85 Sr的影响几乎与第一年一样,而137cs 的影响是比播种前沉淀稍微减少,比生长期沉淀显著减少.在无生长抑制下对于可获得的最大TF 削减是允许剂量显著(K)或稍微(ca)比12. 8/123 高。

土壤和空气、水一样,是人类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

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土壤:一是釆取间接防治法,利用机械物理、化学、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联合去污等方法,然后将放射性污物染焚烧、固化、掩埋,不要让放射性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二是釆取自然衰减消除、化学处理和物理填埋等直接治理法,能够有效地将污染土壤与生态系统隔离,不要产生二次污染;三是利用耐辐射微生物、超积累植物和森林的吸附、截持作用等修复技术,有些耐辐射细菌、放线菌、真菌能耐10000Gy-30000G辐射,某些超积累植物对CS 的积累量大于1000Bq/kg,森林能截持95%-97%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综合性防冶,就能达到对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1] 蒋江波,张立柱,唐谋生等.港口环境放射性污染与监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 35-38.[2] 查普曼等著,核废物的地质处置,谢运棉等译。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2[3] 田军华,曾敏,杨勇等.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J].四川环境,2007,26(5):93-95.[4] V P Krasnow. The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of 137Cs fluxes in forestecosystems[J] . Contaminated Forest,1999.[5] 潘自强等著.中国核工业三十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6] 潘自强等著.辐射防护的现状与未来.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7] 刘森林等.环境辐射影响评价方法讨论一一公众照射源相关剂量负担模式基础.辐射防护,1997,17 (3); 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