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设计题目
专题复习: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遗传与进化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人类遗传病●考纲解读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8.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8.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遗传图谱分析考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础知识自主疏理1.实验材料——豌豆(1)豌豆是的植物,而且是,在自然状态下能避开外来花粉的干扰,永远是纯种,所以用豌豆做实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
(2)豌豆的一些品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3)豌豆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2.科学的实验方法(1)符号系列:符号P×F1F2♀♂含义(2)概念系列①性状类: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的不同。
显性性状: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②交配类:杂交: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的类型。
自花受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测交:杂种F1和杂交的过程。
③基因类:基因:控制性状的因子称为基因。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紫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显性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代表紫花因子)。
隐性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代表紫花因子)。
④个体类: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表现型:在遗传学上,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在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其表现型有时还要受到的影响。
版本差异的内容3.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中国地图版1恰当的选择实验材料;材料的选择与研究目的相适应是成功的前提。
2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通过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通过对的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孟德尔成功的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生物的遗传问题,把遗传学研究从单纯的描述推进到定量的计算分析,开拓了遗传学研究的新途径。
生物遗传题目计算典型例题
1.(09全国卷Ⅰ,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B.3/8C.1/16D.3/16答案 B解析 设抗病基因为A ,感病为a ,无芒为B ,则有芒为b 。
依题意,亲本为AABB 和aabb ,F1为AaBb ,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 ,1/4AAbb ,1/4aabb ,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b 自交得1/4 aabb )+1/4(aabb )=3/8。
故选B 。
2. (09江苏卷,10)已知A 与a 、B 与b 、C 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 、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
后代表现型为2x2x2=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2=1/8。
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4=1/32。
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2=1/16。
3.(09辽宁、宁夏卷,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实验设计类题目之规范作答课件(1)
若后代出现____矮__茎_____豌豆,则说明这株豌豆为杂合体。
解法二:
实验思路 :让_ 该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 _,观察 后代的表型 。 预期结果与结论 :
若后代全部都是__高__茎___豌豆,则说明这株豌豆为纯合体; 若后代出现_____矮__茎____豌豆,则说明这株豌豆为杂合体。
二、判断显隐性的实验设计 方法:自交法或杂交法
情境一
方法:自交法或测交法或花粉鉴定法或单倍体育种法
现有多株豌豆植株,其中有一株为高茎豌豆(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
我想知道它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请同学们完善下列实验设计。
解法一:
实验思路 :让_该高茎豌豆__自__交_____,观察 后代的表型
。
预期结果与结论 :
若后代全部都是___高__茎__豌豆,则说明这株豌豆为纯合体;
➢ 验证性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模板 :
①实验思路 :亲本表型,描述交配方式 (杂交、自交 、测交等), 观察......。 ②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 后代表型及分离 比......),(结论)。
【真题再现】
(2022年全国乙卷 改编)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 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微专题
遗传实验设计类题目之规范作答
壹 判断纯合体杂合体的实验设计 贰 判断显隐性的实验设计 叁 验证两大定律的实验设计
【真题再现】
(2022年全国乙卷)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 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
白色 酶1 红色 酶2 紫色
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基因 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卷
江苏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遗传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基因的表达B. 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C. 细胞分裂D. 物种进化2. 以下哪个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A. 分离定律B. 独立分配定律C. 连锁定律D. 显性定律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A. 确定人类基因的总数B. 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图谱C. 研究人类基因的功能D. B和C都是4. 下列哪项不是DNA复制的特点?A. 半保留性B. 双向性C. 随机性D. 准确性5. 以下哪个是基因突变的类型?A. 基因重组B. 基因缺失C. 基因插入D. 基因转座...(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自交时,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
2.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是______,它属于______遗传。
3.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包括______和______。
4.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_____等。
5.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有______个基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区别和联系。
2. 解释什么是连锁和基因重组,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对基因A和a,A是显性,a是隐性。
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另一个Aa的个体杂交,计算后代中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2. 假设一个基因座上有两个等位基因,B和b,B是显性。
一个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与一个bb的个体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什么?如果这些后代再自交,它们的后代又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2. 讨论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潜在的伦理问题。
六、实验设计题(15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请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和预期结果。
七、附加题(10分)讨论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分裂的特点?A. 遗传物质的复制B. 有丝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2.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基因C. 细胞D. 有丝分裂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孟德尔遗传法则B. 子代整体基因组变化C. 随机性D. 变异性4. DNA分子的结构中含有哪几种碱基?A. A、T、C、GB. A、T、C、PC. A、T、G、PD. A、Z、C、G5. 经常参与细胞分裂的是细胞的哪种器官?A. 核膜B. 核C. 线粒体D. 核仁6. 现代细胞分裂学最早确定的是细胞分裂的某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7. 遗传信息的用途不包括什么?A. 遗传学研究B. 判定亲子关系C. 确定物种进化的程度D. 增强人类智力8. 哪个法则是在染色体动态过程中排斥、受精并育苗后都能得到保持的?A. 孟德尔第一法则B. 孟德尔第二法则C. 孟德尔第三法则D. 孟德尔第四法则9. 染色体是由DNA和什么组成的?A. 细胞质B. 蛋白质C. 核酸D. 水分10. 细胞分裂的功能是什么?A. 维持生物体的稳定性B. 增加DNA链长度C. 更新遗传信息D. 生成新的基因二、填空题1. 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是(1)细胞,(2)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3)细胞相同,染色体的形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4)和(5)等变化。
2. 首次发现核与质官(细胞内的独立细胞器官)之间的染色体运动的是(6) 。
3. 遗传物质是指生物的染色体上存在的(7) ,它是规定生物遗传基础的一个分子。
4. 适当选用下表中的字母填空:% | A | T | G | C------------- |A | | | |T | | | |G | | | |C | | | |A上连接的是(8) ,T上连接的是(9) ,G上连接的是(10) ,C上连接的是(11) 。
人类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医学遗传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人类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目的】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常用方法及G分带的带型特征,会初步识别G分带人类染色体。
【实验原理】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的图像称为该细胞的核型(karyotype),这通常是用显微摄影得到的染色体相片剪贴而成。
在显带技术问世以前,人们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顺次由1编到22号,并分为7组。
但要想精确、有把握地鉴别每条染色体是比较困难的。
70年代初出现了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解决了染色体识别困难的问题,而且为深入研究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
将染色体标本用显带方法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这类技术称为G分带,通过显微摄影,就可得到G带染色体的显微相片。
【实验方法和步骤】(1)胰酶液的配制:称取胰酶0.2g溶于100mlHanks液中,搅拌30min,用1mol/L NaOH调pH值至7.0~7.2,冷冻保存(最好现配现用)。
(2)先将胰酶液水浴加热到37℃。
(3)将染色体标本浸入胰酶液中,作用时间几秒到几十秒不等,依标本存放时间长短而定(标本需预先经60℃~70℃烤2h,或37℃恒温老化5~7d。
若标本太新鲜,则染色体有些毛糙)。
(4)取出玻片标本,在生理盐水中过一下,再用蒸馏水洗。
(5)Giemsa染液染色8min。
(6)自来水洗、晾干。
(7)镜检:选择分散及显带良好的分裂象,在油镜下观察。
如观察到染色体变粗并显得边缘毛糙,有时甚至呈糊状,是处理过度了。
观察细胞的标准:1)细胞完整,轮廓清晰,染色体在同一平面上均匀分布。
2)染色体形态和分散良好,最好无重叠现象,即使染色体个别重叠,也要能明显辨别。
3)所观察的染色体长短大致一样,处于同一有丝分裂时期。
4)在所观察的染色体周围没有多个或单个散在的染色体。
(8)显微摄影,将相片上的染色体逐个剪下,按丹佛和人类染色体遗传学命名的国际机制(ISCN)排列编号。
高考生物真题解析及拓展训练—遗传实验中相关推理分析
高考生物真题解析及拓展训练—遗传实验中相关推理分析一、真题解析(2020·山东,23节选)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 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
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
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位于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 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此类题目的语言表达,常涉及基因的基本传递过程中的相关规律的考查,此类题目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假说—演绎法”,突破此类题目要从根本上掌握相关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基因型和表型的推导、基因位置的推断、基因传递规律的判断等。
二、强化训练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研究的该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2、测交法可用于检测F1基因型的关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孟德尔定律为什么别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别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遗传因子的别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别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9、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 〕杂交, F2 结果如下:紫茎缺紫茎马铃绿茎缺绿茎马铃刻叶薯叶刻叶薯叶247908334(1〕在总共 454 株 F2 中,计算 4 种表型的预期数。
(2〕进行2测验。
(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观测值〔O〕预测值〔e〕(四舍五247255908583853429入)2(o e)2(247 255)2(90 85) 2e25585(83855)2(34 29)28529当 df=3 时,查表求得: 0.50 <P< 0.95 。
这里也可以将与临界值7.81 比拟。
2可见该杂交结果符合F2的预期别离比,因此结论,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11、如果一个植株有 4 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
另一植株有相应的 4 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 F2 中:〔 1〕基因型,〔 2〕表型全然象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解:(1) 上述杂交结果, F1为 4 对基因的杂合体。
于是, F2 的类型和比例可以图示如下: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 8。
(2)因为,当一对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时,表型同于显性亲本的占 3/4,象隐性亲本的占 1/ 4。
所以,当 4 对基因杂合的 F1自交时,象显性亲本的为 (3/4) 4,象隐性亲本的为 (1/4) 4=1/2 8。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 12 对,问以下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 2〕花粉管的管核;〔 3〕胚囊;〔 4〕叶;(5〕根端;〔 6〕种子的胚;〔 7〕颖片;答;〔1〕36;〔 2〕12;〔 3〕12*8 ;〔4〕24;〔 5〕24;〔 6〕24;(7〕 24;3、用基因型 Aabb 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 AaBb 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答:雄配子雌配极核Ab ab子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b aabb AaaBBb AaabbbaaaBBbaaabbb即下一代胚乳有八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 反交:P 白花♀×红花♂↓↓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完整版)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一、显、隐性性状判断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三、基因位置的确定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一、显、隐性性状判断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例1;答案:(1)不能确定。
(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an h 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已知亲本为纯合子: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未知亲本是否纯合: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量大)→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例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
遗传学实验报告题目:人类巴氏小体的观察姓名:学号:班级:时间: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体性染色质的检测方法;2.观察人体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及存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3.了解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二、实验原理: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
女性为XX,男性为XY。
X与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在减数分裂时可以相互配对,其余部分则不同源。
Y染色体含有很少的基因,而X染色体则含有大量的基因。
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所含有的基因数目也相等;但是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一条X一条Y,因此女性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剂量远高于男性,然而研究发现女性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剂量与男性是大体相同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定义: 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雌、雄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也就是说,在雌性和雄性细胞里,由X染色体基因编码产生的酶或其它蛋白质产物在数量上相等或近乎相等。
剂量补偿存在两种情况,雌性哺乳动物一条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失活),只有一条X染色体具有活性,使雌雄动物虽然X染色体数目不同但基因产物的剂量是平衡的;另一种是X染色质的转录速率不同,如果蝇雌性细胞中两条X 染色体都有活性,但它们的转录速率低于雄性细胞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
1949年M.L.Barr等研究发现雌猫神经元细胞核膜内有凝缩的深染小体,而雄性个体细胞中则没有,这一结构被称为巴氏小体(Barr body)。
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哺乳类雌体细胞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结构。
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染色质随机失活形成的,在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
莱昂假说(Lyon hypothesis)1961年,Mary Lyon 提出了阐明哺乳动物剂量补偿效应和形成巴氏小体的X染色体失活的假说。
高中生物遗传经典题
高中生物遗传经典题在生物学的世界中,遗传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遗传规律和特性。
对于高中生来说,遗传学也是他们学习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高中生物遗传学的经典题目。
一、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是遗传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
这个实验通过观察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性,揭示了遗传的规律。
孟德尔发现,豌豆种子的形状和颜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在繁殖时会进行分离,并随机组合。
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是另一个经典的遗传学实验。
摩尔根通过观察白眼果蝇的繁殖规律,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是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红绿色盲等都是人类遗传病的例子。
这些疾病的遗传模式和机制各不相同,学生需要理解并应用遗传学原理来解释这些疾病的遗传方式。
四、基因重组和突变基因重组和突变是生物体内基因变化的重要机制。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而基因突变则是由于DNA序列的变化引起的,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五、基因表达和调控基因表达和调控是遗传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体将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而基因调控则是指生物体对基因表达过程的调节,以确保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上这些题目都是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经典题目,它们不仅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他们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遗传规律和特性,为他们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遗传题练习题标题:护士条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护士条例中规定的护士的权利?A.按照规定获得职业技能提升B.按照规定获得执业证书C.依法获得工作报酬D.依照护士条例获得奖惩2、根据护士条例,下列哪项不是护士的义务?A.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B.和尊重患者隐私C.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D.拒绝执行医嘱,保证患者安全3、在护士条例中,关于护士执业注册的规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B.注册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予以注册C.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到期后应提前30日重新注册D.被吊销执业证书的护士,重新申请执业的,应当重新进行注册二、简答题1、请简述护士条例中对护士的定义和要求。
遗传学习题试题库 1(0803)
遗传学动态试题/习题库上网申明1.题库来源于网上下载或其它来源的资料,并非“原创”成果。
不计入科研成果或工作量。
目的完全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2.正因为不是正式出版,所以免去了考虑知识产权的麻烦。
就情理而言,我们仍然就已经大量使用或将要录入的试题习题,向有关同行表示感谢。
3.在编辑中对于某些部分做了修改或更正。
4.试题库按章编写,其结构利于随时扩增内容。
对于质量不高的题目也可删减。
建库重在系统性和质量,不在于多。
5.试题库的目的还在于增强条理性、趣味性,便于贯通、比较、选择和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在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丰富遗传学常识或知识。
不提倡题海战术。
6.不提供标准答案,鼓励独立思考。
提倡讨论;鼓励对题目中的错误或漏洞进行质疑。
必要时可提供解答提示。
7.欢迎建议;欢迎补充。
e-mail zhaxd@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课程组2007-12-31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目录一、解释名词二、简答三、判断四、选择五、填空六、分析计算七、英文题一、解释名词并写出相应的英文。
遗传学遗传变异基因型纯合体杂合体分离性状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隐性杂交回交测交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反应规范外显率表现度表现型表型模拟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隐性上位显性上位上位效应互补作用基因互作抑制作用积加作用致死基因一因多效多因一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世代交替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周期染色体染色体组联会二倍体着丝粒交叉端化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双受精花粉直感重组合亲组合二、简答题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性、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所以能取得成果的原因是什么?3. 简要说明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4.简要说明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5. 显性作用和上位作用有什么区别?6. 简述遗传和变异之间的关系。
7. 简述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三者之间的联系。
8. 为什么说表型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基因型的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举例说明。
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种的遗传变异、遗传跨代传递等重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生物的遗传特征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遗传学研究中经常采用各种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1. 单基因分离实验设计:单基因分离实验设计是遗传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之一。
通过选择两个不同的个体交配,例如一个纯合个体和一个杂合个体,可以产生一个F1代的杂合个体。
然后将F1代杂合个体进行自交,得到F2代个体。
通过观察F2代个体的表型和基因型,可以揭示出该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显性和隐性的性状表达。
2. 杂交实验设计:杂交实验设计用于研究杂种的特性和杂种优势。
一般情况下,选择两个纯合个体(即纯合即两个等位基因都相同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授粉或杂交。
随后,观察和比较杂种与亲本的表型和性状,以确定是否存在杂种优势(杂种比亲本更强壮、生长更快或更抵抗病害等)。
3. 突变实验设计:突变实验设计用于研究基因突变对生物表型的影响。
通过使用突变体(基因突变导致的特殊表型的个体)和正常个体进行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和性状。
与正常个体相比,突变体的特殊表型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关基因功能和表达的重要信息。
4. 连锁实验设计:连锁实验设计用于研究遗传连锁现象以及基因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通过选择两个或多个与目标特征相关的基因,进行交叉杂交实验。
在分离后代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基因组合的频率,可以确定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5. 基因组实验设计:基因组实验设计用于研究整个基因组(一个生物体所有基因的集合)的特性和遗传机制。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基因组学的方法逐渐增多。
通过对多个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比较,可以揭示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以及与表型相关的遗传变异。
总结:遗传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对于揭示基因的遗传规律、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分离及观察
果蝇唾液腺染⾊体的分离及观察姓名班级同组⼈科⽬遗传学实验题⽬果蝇唾腺染⾊体标本制备和观察组别⼀、研究背景1.发现1881年,意⼤利的细胞学家巴尔⽐尼(Balbiani)在双翅⽬昆⾍摇蚊幼⾍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种巨⼤的染⾊体,由于存在于唾腺细胞中,所以⼜称为唾腺染⾊体。
1933年,美国学者贝恩特(Painter)等⼜在果蝇核其它双翅⽬昆⾍的幼⾍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巨⼤染⾊体。
这种染⾊体宽约5µm,长400µm,相当于普通染⾊体的100-150倍,因⽽⼜称为巨⼤染⾊体。
2.原因(1)染⾊体螺旋化程度不⾼。
(2)果蝇幼⾍的唾腺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多次复制,但细胞、细胞核不分裂,复制后的染⾊单体DNA也不分开,形成了多线染⾊体。
(3)同源染⾊体相互靠拢在⼀起呈现⼀种联会状态,使其⽐⼀般的体细胞染⾊体粗⼤。
3.基本概念核内有丝分裂:不伴随核分裂和细胞分裂的染⾊体分裂。
核内复制;不伴随细胞内核分裂的染⾊体复制现象。
体联会:唾腺细胞中的染⾊体复制后,所有同源染⾊体⼀直处于紧密配对的前期状态,如同减数分裂的联会,这种现象称为体联会。
4.果蝇的染⾊体组成由于在唾腺细胞中8条染⾊体之间以着丝粒相互连结在⼀起形成染⾊盘或异染中⼼和同源染⾊体之间的假联会,经碱性染料染⾊后,可以观察到⼀个染⾊较深的染⾊盘和以染⾊盘为中⼼向外辐射出的5条染⾊体臂。
在这些染⾊体臂上可以看到染⾊深浅不同,被称为明带和暗带的横纹,这些横纹的位置、宽窄、数⽬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不同物种,不同染⾊体的不同部位形态和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根据染⾊体各条臂带纹特征和各条臂端部带纹的特征能准确识别各条染⾊体。
在染⾊体臂上还可看到某些带纹通过染⾊体的界旋、膨⼤形成的疏松区和巴尔⽐尼环,其富含转录出来的RNA ,因此不着⾊,是基因活动的区域。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疏松区或巴尔⽐尼环在染⾊体上出现的部位不同,因此可以研究基因的表达,开展各种染⾊体变异的研究等等。
遗传系谱图题例析
遗传系谱图题例析例题: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请判断:(1)甲病是___ 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 染色体上 (2)乙病是__ 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 染色体上。
(3)Ⅲ-2的基因型是 ___ 。
(4)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一个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同时患两种病的是 ,正常的概率是 , 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
A.15/24 B.1/12 C.7/12 D.7/24答案:(1)显 常 (2)隐 X (3)AaXbY (4)C B D A变式练习: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的系谱图,据图回答问题:(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___________;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结婚,其中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性基因,乙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遗传。
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答案:(1)常;显(2)世代相传;患病;1/2(3)X;隐;隔代交叉,aaXbY;AaXb Y;1/4。
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一、判断基因的位置 。
1、判断基因在细胞质还是在细胞核 对真核生物来说,既有细胞质基因,又有细胞核基因,而细胞核基因又有两个位置,分别在性(X和Y)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确定基因的位置是判断遗传方式的一个环节,是解答遗传题的基础。
高中生物遗传题经典例题
高中生物遗传题经典例题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生物个体及其后代的性状传递规律。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遗传题是一种常见的考察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生物遗传题的经典例题,并进行详细解析。
1. 【考题】在小麦中,白叶色和叶绿色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白叶色(m)是显性基因,叶绿色(M)是隐性基因。
某农民从一个自交纯合白叶色品种中获得了50个白叶色的植株,将它们进行互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如下:25个白叶色,25个叶绿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 白叶色植株的基因型是什么?(2) 后代白叶色植株的基因型是什么?(3) 请找出该农民每次自交所利用的配子类型。
【解析】(1) 白叶色植株的基因型是mm,因为白叶色是显性基因,所以只需要带有白叶色基因的个体即可表现为白叶色。
(2) 后代白叶色植株的基因型是Mm,因为叶绿色是隐性基因,所以需要两个基因都是叶绿色基因才能表现为叶绿色,而这些后代植株的父母都是白叶色,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必然是Mm。
(3) 该农民每次自交所利用的配子类型是m,因为自交是将自身配子和自身配子结合,所以只有m配子可以与m配子结合。
2. 【考题】某种动物中,黑色皮毛是一种显性性状,白色皮毛是一种隐性性状。
某黑色皮毛个体与白色皮毛个体杂交,得到了60个黑色皮毛的后代。
请回答以下问题:(1) 黑色皮毛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2) 白色皮毛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3) 请找出该动物每次杂交所利用的配子类型。
【解析】(1) 黑色皮毛个体的基因型是Hh,因为黑色皮毛是显性基因,所以只需要带有黑色皮毛基因的个体即可表现为黑色皮毛。
(2) 白色皮毛个体的基因型是hh,因为白色皮毛是隐性基因,需要两个基因都是白色皮毛基因才能表现为白色皮毛。
(3) 该动物每次杂交所利用的配子类型是h,因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杂交时,它们只有一个配子可以提供给后代,而这个配子就是h配子。
3. 【考题】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材料,有关其遗传的研究也较为深入。
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期末设计实验报告题目污水对蚕豆根尖微核的影响班级 2012级生物本科班队员朱兰聂艳梅方洪赵英松指导老师蹇黎老师完成日期 2015年6月9日污水对蚕豆根尖微核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微核测定的方法和意义2. 了解污水对蚕豆根尖的影响3. 了解毒性遗传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意义二、实验原理微核(micronucleus, 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
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合成DNA的能力。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
有实验证明,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
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
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是和作用因子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
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使人们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的变化。
只有真核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且有研究显示以植物进行微核测试与以动物进行的一致率可达99%以上。
目前微核测试已经广泛应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染色体遗传疾病及癌症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利用蚕豆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微核测试,可准确的显示各种处理诱发畸变的效果,并可用于污染程度的监测。
微核产生的概率可与诱变因子的剂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微核出现的频率来评价环境诱变因子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
三、实验材料1. 蚕豆——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大,DNA含量高,因而对诱变因子反应敏感。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作及观察
姓名系年级学号日期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观察摘要:多线染色体,又称作唾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唾腺细胞数目不增加,但体积增大,每条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的核蛋白纤维(染色质纤维)不断复制,其复制产物不分开,成千上万条染色质纤维平行而精巧地排列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
本次实验意在了解并掌握果蝇三龄幼虫唾腺的剥离技术,掌握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以及了解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点。
本次实验以果蝇三龄幼虫为实验材料,经过剥离唾腺、解离、水洗、染色、压片和镜检六个步骤,在显微镜下找了果蝇唾腺染色体,使我们对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引言1881年,意大利的细胞学家巴尔比尼(Balbiani)在双翅目昆虫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染色体,由于存在于唾腺细胞中,所以又称为唾腺染色体。
通过切出的片子很难推测整体结构,人们误认为这种结构是一条具有很多横纹特征的线状结构缠绕而成,故命名为“spireme”。
1930年,Kostoff提出遗传物质可能位于spireme横纹上的假设。
1932年,Emil Heitz与Hans Bauer通过压片法,发现“spireme”是由多个独立的小体连结在一个中心形成的,并证明它的本质上是染色体。
1933年,美国学者贝恩特(Painter)等在果蝇和其它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巨大染色体(giant chromosome)。
目前,对于唾腺染色体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已经有人对唾腺染色体进行了详细的分区研究,将整个唾腺染色体分为102个区,每个区分为6个段,每个段又分为若干条横纹。
横纹可以作为基因定位的依据,横纹数目和排列的变化可以作为染色体结构改变的依据。
1935年遗传学家Bridges 就是用基因定位的方法绘制了第一张唾腺染色体细胞学图。
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
姓名系年级学号日期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摘要: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在间期细胞核中形成的呈异固缩状态,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在遗传学、细胞观察方面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实验掌握鉴定人类X染色质的方法,在显微镜下正确识别X染色质,即Barr小体的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了解X染色体失活的有关假说以及为失活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地特点。
本实验中通过取人口腔颊部上皮细胞与发根毛囊细胞进行硫堇染色、显微观察识别巴氏小体并进行计数,来描述巴氏小体的形态,并统计其在不同性别人体细胞中的出现率。
引言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在雌性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染色很深的小体,而在雄性猫中则极少出现。
他以更多的动物组织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有袋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包括人类)等动物的不同组织的体细胞中,同样显示这种性别差异。
Barr称这种小体为核仁随体,现在我们通常称之为巴氏小体。
Barr推论这种小体是由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衍化来的。
20世纪60年代前后,根据对性染色体异常病人的X染色体与X染色质数目的关系的研究发现,X染色质数等于一个个体的X染色体数减1。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一个X染色质是一条异染色质化的X染色,在间期其DNA的复制要比其他的染色体晚(Morishima,1962)。
在一个个体中,究竟是来自父本还是来自母本的X染色体失活,则是随机的,这种随机失活是生物体内的剂量补偿机制(Lyon,M.,1962)。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X染色质是一种包含结构基因的异染色质,这种异染色质通常称为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chromatin)。
因为X染色体的失活是个比较复杂的生物学问题,目前对这一现象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疑点。
例如:是否所有组织的全部细胞中,在任何时间都存在这种X小体?失活的X小体是如何进行复制的?虽然对X小体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但目前X染色质的检查,在医学遗传的研究中,临床和法医诊断上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中实验题归类解题及训练例1 : 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
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
解析纯合子、杂合子鉴定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自交法与测交法。
采用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
采用测交法,如果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
一般来说,动物常用测交法,而植物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自交法。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X B Y(红眼)、X b Y(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3种:X B X B(红眼)、X B X b(白眼);雌雄果蝇可以通过观察成体的第二性征的差别来直接鉴定。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唯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 B X B和X B X b两种基因型)需要鉴别。
采用测交法,可选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直接交配,若后代有白眼果蝇,说明该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 B X b;若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说明该红眼果蝇是纯合子,基因型为X B X B。
答案先根据第二性征鉴别3支试管内果蝇的性别,若某试管内为红眼雄性果蝇,则该试管内果蝇基因型为X B Y;再用白眼雄性果蝇分别与另两支试管内的红眼雌性果蝇交配。
若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该试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该试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
一、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例2 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解析判断显、隐性状的方法: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这个性状为显性;若子代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某一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隐性),按照假设的条件去推算,若与假设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可判断出亲本的显隐性;若与事实相符,应再假设另一亲本的性状推算是否与事实相符,如果也与事实相符,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可再设计实验予以确认,设计的原则一般是选用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后代一旦出现不同性状(除了基因突变),则这一不同性状一定是隐性。
本题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作为知识载体,一方面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另一方面考查根据表现型来分析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牛的有角和无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的相对性状,但不知哪个性状为显性,哪个性状为隐性;要鉴定牛的有角与无角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通过具有相对性状的公牛与母牛交配,如果只出现其中的一个性状,则出现的这个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通过两个具有相同性状的公牛与母牛交配,如果产生的多个后代出现两种性状(即性状分离),与两亲本不同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要确定牛的有角和无角的显隐性关系,若选两种不同性状的育龄异性牛交配繁殖,因为显性性状有两种基因型,会出现其后代中两种性状的牛的个体数目差不多,那就不太好判断其显隐性了;如果当两个具有相同性状的育龄公牛、母牛(或具有很多对相同性状的育龄异性牛)交配,产生的多个后代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性状(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这样就能分辨出显隐性了,即与两亲本性状不同的性状为隐性(也就是相当于“无中生有”),与两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
答案 (1)不能确定。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无角,概率各为1/2。
6个组合后代合计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为1/2。
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含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和3头有角小牛。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规律:⑴确定显隐性性状时首选自交,看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若有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⑵其次,让具有相对改善的两亲本杂交,看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表现一种亲本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⑶考虑各种情况,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⑷隐性性状的亲本自交后代都是隐性性状。
规律:⑴确定显隐性性状首先自交,看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若有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⑵其次,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看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只表现一种亲本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⑶考虑各种情况,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是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⑷隐性性状的亲本自交后代都是隐性性状。
2.纯合子、杂合子鉴定的实验设计例3 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性杂合子(即XY),雄株是性纯合子(即XX)。
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1)表现型为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
(2)子代中表现型为的是雌株。
子代中表现型为的是雄株。
解析要通过性状来判断性别,应用伴性遗传规律,即选择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题中已知,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并且也已知控制叶片有斑点与无斑点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不同于一般XY型性别决定的是:雌株是性杂合子,雄株是性纯合子。
由题意可知:雌株基因型为X B Y、X b Y,表现型为无斑点、有斑点。
雄株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表现型分别为无斑点、无斑点、有斑点。
通过6个杂交组合的分析,可知要通过性状判断性别,则应选无斑点的雌株(X B Y)与有斑点的雄株(X b X b)杂交,这样在苗期表现为有斑点(X b Y)的则为雌株,表现为无斑点(X B X b)的则为雄株。
要通过性状判断生物性别,在选择亲本时,只要让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的个体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具有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的个体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即可。
这样在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的个体表现型是显性,具有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的个体表现型是隐性性状。
答案 (1)无斑点 X B Y 有斑点 X b X b (2)有斑点无斑点4.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例6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
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解析 (1)由条件可知,突变型是显性性状,野生型是隐性性状;该突变型雌鼠是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a或X A X a,野生型雄复习资料的基因型为aa或X a Y。
(2)确定F1的基因型。
可见,不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F1的雌雄鼠中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证明前面两点的推论是正确的。
验证:若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一种可能:AA×aa其后代无论雌雄全为显性;第二种可能:AA×aa雌雄鼠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
若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 a X a×X A Y其后代雌鼠全为显性性状,雄鼠全为隐性性状。
所以,用隐性性状的雌鼠与显性性状的雄鼠杂交时,若后代雌鼠全为显性性状,雄鼠全为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鼠中都有显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故正确答案为A。
规律:⑴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正交与反交后代有时结果不一样,性状的出于现往往与性别有关。
⑵找准同一生物的同一性别群体,看其显性与隐性性状出现的比例是否为1:1,若是则最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若不是则最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⑶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某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应选择的杂交组合为:隐性性状的雌性与显性性状的雄性。
5.环境因素(外因)和遗传因素(内 )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例5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1000m处的同一山坡上。
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
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10m处。
(2)实验对照:生长于 m处的野菊。
(3)收集数据:第2年秋天。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解析本题已知的信息是: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变矮,即10m处的高于500m处的,500m的高于1000m处的野菊株高。
未知的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也即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实验的目的: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变矮,这种现象是环境的影响,还是遗传因素的影响,或者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而明确实验研究的问题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根据实验目的做出假设:(1)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的影响;(2)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3)野菊株高的变化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
实验的结果应与对照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要确定观测的指标。
本题是为验证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所以观测的指标应是野菊的株高。
在实施实验前,需要根据假设,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
对于不同的假设,预测不同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