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GC
1
发展 英国Martin等人于1941年首次提出了用 气体作流动相; 1952年第一次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复 杂混合物; 1955年第一台商品气相色谱仪; 近年电子计算机技术。
2
概念: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
是不动的(固定相),另一相(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过此
从色谱图得到的信息: 1.样品中所含组分数(峰个数) 2.定性分析(色谱峰的保留值) 3.定量分析(色谱峰面积或峰高) 4,评价色谱柱分离性能(区域宽度)
11
三、塔板理论
1.理论塔板数n:某一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半峰宽比值 的平方,乘以5.54的积为理论塔板数。
n=5.54(tR/Wh/2)2 色谱柱长L与理论塔板数n的比值为理论塔 板高度H。 H=L/n
固定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在同一推动力下,不同组分 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不同,依次从固定相中流出,又
称色层法,层析法。 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分类:
按固定相的聚集状态: 气固色谱(GSC)、气液色谱(GLC) 按分离原理: GSC属于吸附色谱,GLC属于分配色谱。 按色谱柱的粗细:柱色谱(分填充柱色谱 毛细管柱色谱)
44
45
3.柱的制备
柱的制备包括固定液的涂渍和柱的填装。当选定固定 液和担体后,还需确定固定液用量,原则是固定液应能均匀 覆盖担体表面形成薄的液膜,固定液的用量通常用配比来表 示(固定液与担体的质量比),一般在5%~25%之间。低配 比,柱效较高。分析速度快,但允许的进样量低。 固定液的涂渍是将选定的固定液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后 (溶剂用量以能完全浸没单体为宜),加入担体,缓慢蒸发 溶剂至干燥。 螺旋形柱的填充通常采用真空填充法,应注意填充均匀, 致密,但又不可使柱压太大。 4.色谱柱的老化 制备好的色谱柱在使用前要进行老化处理,即将柱子在 比其工作过程中的最高使用温度高25℃的情况下通载气加热 几小时。为防止污染检测器,需将柱出口与检测器脱离直接 引至室外。在老化过程中,填料中残存的溶剂以及固定相中 46 可能存在的低沸点组分随载气流出。此外,还有助于使担体
《气相色谱法》课件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利用不同物质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 异进行分离。
原理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之 间进行吸附、脱附、溶解、挥发的过 程,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 配系数,从而实现分离。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气相色谱法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 善的过程,逐渐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高分离效能
气相色谱法具有很高的分离效能,能够分离复杂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
快速分析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以实现快速分析,提高工 作效率。
ABCD
高灵敏度
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能够检测出低 浓度的物质,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应用广泛
气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 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
分离柱
常用的分离柱有填充柱和 毛细管柱,选择合适的分 离柱是关键。
分离温度
温度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 ,需根据被测物质性质选 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检测技术
热导检测器
基于热导原理,对气体或蒸气进行检测。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用于检测电负性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等。
信号处理
检测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处 理和记录,以便准确测量各组分的浓 度。
进样系统
功能
进样系统负责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类型
常见类型有直接进样、分流进样和不分流 进样等。
进样量控制
进样方式
进样量的大小和准确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 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进样量。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法。
2、气相色谱缺点要求样品气化,不适用于大部分沸点高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对于腐蚀性能和反应性能较强的物质更难于分析。
大约有15%-20%的有机物能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3、气相色谱仪的组成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记录系统。
4、气路系统包括气源、净化器和载气流速控制;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
5、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
气体进样器(六通阀):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液体进样器:不同规格的微量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μl;毛细管色谱常用1μ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
6、进样方式分流进样:样品在汽化室内气化,蒸气大部分经分流管道放空,只有极小一部分被载气导入色谱柱;不分流进样:样品直接注入色谱的汽化室,经过挥发后全部引入色谱柱。
7、分离系统色谱柱:填充柱(2-6 mm直径,1-5 m长),毛细管柱(0.1-0.5 mm直径, 几十米长)。
8、温控系统的作用温度是色谱分离条件的重要选择参数,气化室、色谱柱恒温箱、检测器三部分在色谱仪操作时均需控制温度。
气化室:保证液体试样瞬间气化;检测器:保证被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色谱柱恒温箱:准确控制分离需要的温度。
9、检测系统作用: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
指标:灵敏度、线性范围、响应速度、结构、通用性。
通用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专属型——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
检测器类型:浓度型检测器、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质量型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10、热导检测器的主要特点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对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响应,不破坏样品;灵敏度不高。
1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特点优点:(1)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2)通用型检测器(测含c有机物);(3)氢焰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响应迅速、死体积小、线性范围宽等特点;(4)比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出近3个数量级,检测下限可达10-12g·g-1。
气相色谱法
2.进样系统
作用:试样引入色谱柱系统 进样样品状态:液,气,固态 进样设备:注射器,进样阀,裂解器 进样方法:手动,自动
进样方式
分流进样:样品在加热的气化室内气化,蒸气大部分经分馏管道 放空,只极小一部分被载气带入 色谱柱. 特点: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样品;沸程宽,浓度差异大,化学性质 各异的样品不适用. 无分流进样:进样时样品没有分流.适用于痕量分析;进样时间 长,会造成初始谱带的扩展.-冷肼 柱头进样:样品直接进入预处理柱或柱入口,进样部分温度很低, 防止溶剂在进样时针头气化,样品在冷的柱壁上形成液膜,组分 在液膜上实现气化.—编程操作,适用于不同样品的分析. 顶空进样:采用气态进样.免除大量样品基体对柱系统的影响. 适用于血中毒物,酒,饮料中挥发性香精,食品添加剂的残留溶 剂,植物的芳香成分,聚合物中的挥发组分等.
�
色谱柱选择:第一根柱子是非极性,较大内径(甲基硅氧烷) 第二根柱子是中等极性或极性 检测器:FID,ECD 应用:石油样品,环境样品,农残,中药挥发油
气相色谱联用技术——GC-MS
MS:利用电磁学原理将样品分子转换为带电荷的气态离子,并按 照核质比将其分离并记录下来,从而获得分子结构的方法. 质谱单元:真空部分,电离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 气质联用:接口单元—色谱仪柱出口压力为105Pa,质谱仪必须保 证在高真空度下运行.为了解决压力的不协调性—接口. 接口方式:开口分流法—通入保护气流(He),使色谱柱的末端 保持常压,而不会降低系统的分离效率.限阻管具有适当的阻力, 仅有一小部分被引入质谱(大部分被放空). 分子分离器:通过分馏技术,使进入质谱的气流获得 富集,以保证较高的灵敏度. 直接连接法:毛细管柱内径细,柱流量小,即使色谱 出来的所有气流全部流入质谱系统,真空系统仍可以维持较好的 状态.
气相色谱法
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
7-2 气相色谱固定相
一 气-固色谱固定相 二 气-液色谱固定相
7-3 气相色谱检测器 7-4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一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二 样品衍生化方法
7-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关键部件: 色谱柱:是混合物中各组分能否分离的关键。 (色谱仪的“心脏” (色谱仪的“心脏”) 检测器:决定分离后的组分能否产生信号。 (色谱仪的“眼睛” (色谱仪的“眼睛”) 因此,色谱仪的核心是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 →☆←
7-2 气相色谱固定相
一 、气-固色谱固定相 、气固定相:多孔性的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吸附 剂颗粒。(易吸潮失活,使用前需活化) 分离对象:永远性气体及低分子量,低沸 点的烃类等。 →☆←
二、 气-液色谱固定相
1.载体(又称担体)
固定相:涂在载体表面上的固定液。
作用:提供一个具有较大表面积的惰性表面,使固定液 显均匀薄膜状地牢固保留在其表面上。 载体要求:(1 载体要求:(1)表面多孔且分布均匀; (2)表面积大; (3)化学惰性好; (4)热稳定性好; (5)机械强度好。 一般使用硅藻土载体。由天然硅藻土经锻炼制得,按制 造方法不同,可分为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 →☆←
一般选择气化室温度高于样品中沸点最高的 组分的沸点10-50℃。以保证样品在气化室中瞬 组分的沸点10-50℃。以保证样品在气化室中瞬 间气化。但温度不能高于各组分的化学稳定温度。 (2)柱温的选择 通常情况,比各组分平均沸点稍低。 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防止 固定液挥发流失。 柱温提高时:组分的保留时间缩短,扩散时 间减少,柱效提高,但各组分保留时间靠近,分 离度降低。 →☆←
3 衍生物的制备
衍生化试剂一般活性很高,需在无水条件进行 反应,且通常在密封体系内完成。 衍生反应结束后,可直接取样分析,必要时可 用干燥惰性气体吹去副产物及过量试剂。有时衍生 反应不能计量地转化,给定量分析带来误差。 可采用下列方法补救: 让衍生试剂大大过量,推动平衡向生成物方向 移动。 加入一个与样品性质接近的标准物,让两者都 与衍生试剂反应,假定两者转化率相同,由于衍生 前后二者比例不变,根据类比,进行定量。 →☆←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机理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气相色谱法的概述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是色谱法的一种,它是俄国学者茨威特于1906年首先提出的。
色谱分析是一种对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工具,它主要利用物质的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分离并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色谱法中有两个相,一个相是流动相,另一个相是固定相。
如果用液体作流动相,就叫液相色谱,用气体作流动相,就叫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由于所用的固定相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用固体吸附剂作固定相的叫气固色谱,用涂有固定液的担体作固定相的叫气液色谱。
按色谱分离原理来分,气相色谱法亦可分为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在气固色谱中,固定相为吸附剂,气固色谱属于吸附色谱,气液色谱属于分配色谱。
按色谱操作形式来分,气相色谱属于柱色谱,根据所使用的色谱柱粗细不同,可分为一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
一般填充柱是将固定相装在一根玻璃或金属的管中,管内径为2~6毫米。
毛细管柱则又可分为空心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两种。
空心毛细管柱是将固定液直接涂在内径只有0.1~0.5毫米的玻璃或金属毛细管的内壁上,填充毛细管柱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某些多孔性固体颗粒装入厚壁玻管中,然后加热拉制成毛细管,一般内径为0.25~0.5毫米。
在实际工作中,气相色谱法是以气液色谱为主。
二.气相色谱法所用仪器的结构机理及流程2.1结构机理气相色谱法所用的仪器为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是以气体做流动相的色谱过程,它包括气-固色谱(即气-固吸附色谱)和气-液色谱(即气-液分配色谱)。
用气体做流动相的主要优点是气体的粘度小,因而在色谱柱内流动的阻力小;同时因为气体的扩散系数大,因此组分在两相间的传质速度快,有利于高效、快速地分离。
和气-固色谱相比,气-液色谱由于它可供选择的固定液多,它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目前,气相色谱已广泛用于沸点在500℃以下、热稳定的各种组分的分离和测定。
气相色谱
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 的浓度(g· mL-1)比称为分配系数,以K表示。 待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发生的吸附,脱附 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组分在流动相中浓度 Cs K Cm K
(分配系数是色谱分析的依据)
分配系数K是由组分及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决定的, 随柱温,柱压变化,与柱中气相、液相的体积无关。 当K=1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浓度相等; 当K>1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大于在流动相中的浓 度; 当K<1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小于在流动相中的浓 度。
(2-11)
1 1 m 1 k 1 S mM
组分和流动相通过长度为L的色谱柱所需时间分别
L tR us
(2 13)
tM
L u
(2 14 )
推导:t R t M (1 k )
' tR tM tR k tM tM
(2 15) (2 16 )
k可由实验测得。
死时间(dead time) tm 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 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时间。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 指被测样品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 间O’B。 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 retention time)tR’ tR’=tR-tm 某组分由于溶解或吸附与固定相,比不溶解或不被吸 附的组分在色谱柱中多滞留的时间。
图12.2 色谱流出曲线
(1)基线(base line)
当色谱柱中没有组分进入检测器时,在实验操 作条件下,反应检测器系统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线称 为基线。 (2)保留值(retention value)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
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用于分离和检测化合物混合物中的组分。
它基于样品中化合物在载气流动下通过固定相柱时发生的不同保留时间来实现分离。
其主要原理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样品蒸发:通过加热将样品转变为气态。
2.进样:将气态样品引入气相色谱仪中。
3.分离:样品在固定相柱中发生分离,不同组分根据亲和力大小分散在固定
相中。
4.检测:使用检测器检测样品组分的信号。
5.数据处理:分析和解释检测到的信号,得出化合物的含量和性质。
特点
•高分辨率:气相色谱法能够高效地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组分。
•快速分析:分析速度快,通常只需要几分钟。
•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极小浓度的化合物。
•广泛应用:可用于食品、环境、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分析。
•操作简便:相对于其他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的操作相对简单。
气相色谱法的定义
气相色谱法的定义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它利用气相色谱仪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柱对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
当混合物进入色谱柱时,不同化合物会因为其与固定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在色谱柱中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随后,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出来的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器实现对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的检测器包括质谱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学领域,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等。
在生物化学领域,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蛋白质结构分析等。
在环境科学领域,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等。
此外,气相色谱法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相色谱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新型的色谱柱材料、检测器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气相色谱法在分析精度、灵敏度和分辨率上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气相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技术的结合也为其应用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与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高效分析。
总之,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气相色谱法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和分离原理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和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环保等领域。
它通过样品在气体载气流动下的分离,利用化学物质在固定相上吸附的不同特性,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下面将介绍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和分离原理。
一、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步骤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进样、分离、检测和数据处理等几个环节。
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待分析的样品制备成可气化的状态。
对于固体或液体样品,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萃取和衍生化。
将样品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或者利用萃取剂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基质中提取出来。
对于一些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化合物,可以通过衍生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易于挥发的衍生物。
2. 进样样品制备完成后,需要将样品进样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气相色谱仪通常采用自动进样装置,将样品定量地引入分析系统。
常用的进样方式包括气态进样、液态进样和固态进样。
3. 分离分离是气相色谱法的核心步骤。
分离是基于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上吸附的不同特性进行的。
气相色谱仪中的色谱柱是关键设备,其中填充有固定相材料。
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程度不同,由此实现了分离。
4. 检测气相色谱法的检测方式多样,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质谱检测器(MS)等。
这些检测器通过检测色谱柱出口的化合物,给出样品中各组分的信号,从而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
5. 数据处理最后,根据检测器给出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峰面积计算、质谱图解析等。
通过与标准品比对,可以得到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二、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基于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色谱柱中的固定相通常是高表面活性的吸附剂,如硅胶、活性炭等。
移动相是气体载气,常用的有氦气、氮气等。
在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样品在气相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和定量。
本文将介绍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层析技术,原理是通过样品在一个固定相(色谱柱内涂层的液体或固体)和一个惰性气体流动的气相之间的分配来进行分离。
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通过进样口被注入到气相色谱柱中,柱温控制使得样品能够在柱内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检测器检测,得到相应的信号图谱。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有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凝聚相分离等方式。
其中最常用的是吸附分离,即通过固定相对不同组分的吸附性能进行选择性分离。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原理气相色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载气系统、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进样系统用于将样品引入到气相色谱柱中,色谱柱进行分离,载气系统用于将惰性气体送入色谱柱以推动样品的迁移,检测器用于检测组分的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则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气相色谱仪中,进样系统的关键部分是进样口、进样器和进样针。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法中的核心装置,决定了样品的分离效果。
检测器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火焰光度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等。
三、气相色谱法的应用领域气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化学领域,气相色谱法可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有机物、无机物等;在生物领域,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激素等;在环境领域,可用于监测空气、水、土壤中的有机物、农药、挥发性物质等。
总之,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分析效率、分辨率高、样品消耗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不断改进仪器设备和方法,气相色谱法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固定相 及其选择
• 气液色谱固定相: 载体(担体)和固定液组成 气液色谱固定相 • 决定气相色谱分离的主要因素是:组分与固定 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一、固定液 :是高沸点有机物,涂布在惰性载 体表面构成固定相。 • 1.要求首先是选择性好(),还要求固定液有 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试样各组分 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在操作温度下有较低蒸气 压,以免流失太快;粘度小,凝固点低(利于涂 布均匀)。
检测系统
• C.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 • l)桥电流 桥电流增加,使钨丝温度提高,钨丝和热导 池体的温差加大,气体就容易将热量传出去,灵敏度 就提高。响应值与工作电流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 增大电流有利于提高灵敏度,但电流太大会影响钨丝 寿命。 • 2)池体温度 池体温度降低,可使池体和钨丝温差加大, 有利于提高灵敏度。但池体温度过低,被测试样会冷 凝在检测器中。池体温度一般不应低于柱温。 • 3)载气种类 载气与试样的热导系数相差愈大,则灵敏 度愈高。故选择热导系数大的氢气或氦气作载气有利 于灵敏度提高。如用氮气作载气时,有些试样 (如甲烷) 的热导系数比它大就会出现倒峰。 • 4)热敏元件的阻值 阻值高、温度系数较大的热敏元件, 灵敏度高。
气相色谱固定相 及其选择
• 2.组分分子与固定液间的作用力 • 在气相色谱中,载气是情性的,且组分在气相中浓度很低,组 分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可忽略。在液相中,由于组分浓度低, 组分间的作用力也可忽略。液相里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组分与 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反映了组分在固定液中的 热力学性质。作用力大的组分,由于溶解度大,分配系数大。 • 这种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较弱的分子间的吸引力,包括: • 定向力:存在极性分子之间; • 诱导力:存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环己烷和苯,由于 苯比环己烷容易极化,诱导力较大) • 色散力:存在非极性分子之间; • 氢键作用力:特殊定向力。 • 此外,固定液与被分离组分间还可能存在形成化合物或配合物 等的键合力,如银离子与不饱和化合物形成松弛的夹合物用来 改善分离。
气相色谱法
要求:化学上惰性。
常用载气:He,H2 ,N2 ,Ar 。 选择:据其对检测器的灵敏度。
2. 色谱柱
2.1 按柱体分类
金属柱 柱体 玻璃柱 聚四氟乙烯 形状 U形 螺旋型 直型
2.2 按固定相分类
◇气固色谱柱 固体(吸附剂)固定相 缺点:峰拖尾严重、重现差、应用范围少。 ◆气液色谱柱 液体固定相
2.4 对检测器的要求
主要:⑴ 准确:a.足够的灵敏度;b.线性范围宽;c. 最小检测量低;d.稳定性好。 ⑵ 及时、连续:a.死体积小;b.响应迅速。 次要:⑶ 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⑷ 抗干扰或能确定特种官能团
通用型检测器要求适用范围广
选择型检测器要求选择性好
3. 常用检测器
3.1 热导检测器
⑷ 对难分离的样品采用混合固定液 对难分离的样品采用混合固定液,调节比例 ◆注意:要考虑最高和最低使用温度。最高使用温度 要比混合固定液的低150~200℃。 ◆一般固定液在P<13.33Pa(0.1mmHg)时寿命较长; 若P>68.66Pa(0.5mmHg)时固定液流失,影响柱寿
命及数据稳定性。
§3 检测器(Detector)
检测器能连续地监测从色谱柱馏出的气体组成的变 化,并把这种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转变为可测量的 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的处理,可获得色谱分析的 定量和定性结果。
1. 检测器的分类
1.1 按响应特征分
浓度型 检测组分浓度的瞬时变化,响应信号取决于 载气中组分的浓度。如:热导检测器(TCD)、电 子捕获检测器(ECD) 质量型 检测组分进入检测器的质量流速变化,响应
③载气性质 TCD的灵敏度取决于 △λ=∣ λ 载气- λ 载气+组分∣ △λ增大,信号增大,灵敏度变大 ∴常用H2( λ =39.2)或He( λ =33.6)作为载气。 N2( λ =5.66) λ较小,灵敏度小,当λ样品> λN2时,图谱会出现倒峰。
4.4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多用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涂渍在惰性载体 上作为固定相,一般只要在450℃以下有1.5KPa-10KPa 的蒸汽压且热稳定性好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都可用气液 色谱分离。由于在气液色谱中可供选择的固定液种类很
多,容易得到好的选择性,所以气液色谱有广泛的实用
价值。 气相色谱仪是生产、教学、科研单位所用的重要分 析仪器之一。
与色谱分配过程,对各类样品呈化学惰性,比表面积大,
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好,粒度均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常用的担体分硅藻土和非硅藻土两类。
① 硅藻土类担体
天然硅藻士经煅烧等处理,得到具有一定粒度的多孔性 颗粒,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少量无机盐。按其制造方法
的不同,可分为红色担体和白色担体两种。
红色担体因煅烧后含有少量氧化铁而呈红色,如201、 202、6201、C一22保温砖和Chromosorb—P(A,R)等担 体都属此类。 白色担体是在煅烧时加入了少量的Na2CO3助熔剂,使红
(6) 进样条件的选择
进样量随柱内径、柱长及固定液用量的不同而异,柱内
径大,固定液用量多,可适当增加进样量。但进样量过大,
会造成色谱柱超负荷,使柱效下降、峰形变宽;进样量太少, 则会使含量少的组分因检测器灵敏度不够而不出峰。因此, 最大允许进样量应控制在峰面积或峰高与进样量呈线性关系 的范围内。液体试样一般进样0.5~5μ l,气体试样O.1~
样品,可采用高配比;当样品的沸点范围很宽时,宜采
用高配比。
(4)
担体的选择
当固定液配比不变时,担体粒度越小,
表面积越大,液膜厚度越小,柱效越高;但 担体过细会使柱渗透性变坏。 一般是根据柱径来选择担体的粒度,保 持担体的直径约为柱内径的1/20为宜。常用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
短,两者的乘积不变。在理论上VR要比
tR准确,但测量VR没有测量tR方便。
(2)死体积VM(dead volume) 是
指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惰性物质通过色谱 柱后出峰时所需的载气体积。也就是从
样进器经色谱柱到检测器出口的流路中,
由气相所占有的体积。即
线相交部分的宽度。
W
在理想状态下,色谱峰呈正态分布。根 据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在两拐点之间的距
离(此处峰高为0.607 h)为两倍标准偏差
()
W0.607h 2
Wh / 2 2 2 ln 2
W 4
色谱峰宽度是衡量色谱柱分离效能
的参数。标准偏差 的大小表示经色谱 柱分离后组分流出色谱柱的分散程度。
(四)色谱峰区域宽度
半峰宽Wh/2 (peak width at half height)
即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又称半高峰宽。
Wh/2
h h/2
基线宽度Wb(peak width at the baseline) 又称峰底宽度(peak width at the base),
是通过色谱峰两侧的拐点所作的切线与基
气相色谱仪由五部分组成 1.载气系统 包括气源、气体净化和 气体流速控制等装置。
2.进样系统 包括进样器、气化室和
温控装置。
3.分离系统 包括色谱柱、柱箱和温
控装置。
4.检测系统 包括检测器和温控装置。 5.记录系统 包括放大器、数据处理
装置及记录仪。
6 2
8
9 10
13
3 5 7
1
11
4
12
14
力有关。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设计实验流程
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 合理的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进 样、分离、检测等步骤。
优化实验条件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技巧
样品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 据,生成报告。
软件要求
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基线校 正、峰识别、定量计算等操作。
硬件配置
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需满足数据处理速 度和存储需求。
输出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输出方式,如 文本、图表等,方便结果展示和交流。
03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 气相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气相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 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浓缩
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分析。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衍生化
将某些不易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更易检测的化合物。
气化与进样
气化
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体,以便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进样
气相色谱
气化温度 进样后要有足够的气化温度,使液体试样 迅速气化被载气带入柱中,在得证试样不分解 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气化温度对分离及定量有 利。 气化温度比柱温高30~70℃。
对固定相的要求:
①挥发性小,操作温度下有较低蒸气压,以
免流失;
②热稳定性好,操作温度下不发生分解;
③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
假设试样中有n个组分,每个组分的质量分别为m1, m2,……,mn各组分含量的总和m为100%,其中组分i的质量ωi 分数可按下式计算:
mi mi Ai f i i 100% 100% 100% m m1 m2 mn Ai f1 A2 f 2 An f n
3、分离系统
色谱柱(心脏部分)、柱箱和恒温控制装置。
色谱柱:填充柱、空心毛细管柱。
填充柱:
制备简单,可供使用的单体、固定液、吸附剂繁多, 可解决各种分离分析问题。 填充柱外形有U型、W型和螺旋型三种,内径均为2~ 6mm,长度在1~10m之间,通常2~4m。不锈钢、玻璃、 聚四氟乙烯。
空心毛细管:
气相色谱法
信 号
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气体作为
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析法。在此法 中,载气(不与被测物作用,用来 载送试样的惰性气体,如氢气、氮 气等)载着欲分离的试样通过色谱 柱中的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 离,然后分别检测。检测器信号由 记录仪记录,得到“色谱图”。
时间
气相色谱的工作流程
6 7 9 2 4 5 8 3 1
现今,“色谱”这一名词仍沿用下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 色谱法研究的对象已不局限于有色物质。
Tsweet的实验
色谱法的原理
分离原理: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
一相是不动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混合物流
气相色谱法
而取决于组分及两相的性质,并随柱温、柱 压变化而变化。
容量因子k 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
随柱温、柱压的变化而变化,还与流动相及 固定相的体积有关。
理论上可以推导出:
VS 1 kK K VM
t VR R k t M VM
相比(Phase ratio) =VM / VS: 反映各种色谱柱柱型及其结构特征
2、柱温的选择 能使沸点最高的组分达到分离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 形不托尾为度。 3、固定液与担体的选择 由实验手册查出参考值,再由实验选择。 4、汽化室与检测室温度 汽化温度、检测室温度高于柱温30-70度。 5、进样量 根据担液比及柱子形式决定进样量,进样 时间要短(1秒内完成)。
二、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 设两相邻峰的峰宽相等,即w1=w2,则
R
又知
2(t R ( 2) t R (1) ) w1 w2
t R ( 2 ) t R (1) w2
tR 2 n 16( ) W
W2
16t
2 R ( 2)
n
4t R ( 2 ) n
另
t ( 2) R tM
k2
§2-4 固定相及其选择 一、固定相的类型:
吸附剂型固定相
固定相{
担体+固定液型固定相
常用吸附剂型固定相有:
常用担体+固定液型固定相中: 常用担体有: 1、红色担体:(101型担体)
特点是:表面空隙小、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 高、担液能力强、表面有吸附中心。
2、白色担体:(6201型担体)
特点是:表面空隙较大、比表面积较小、机械 强度较差、担液能力中、表面无吸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醇中少量甲醇含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外标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 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 学习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醇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丁醇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甲醇产生。
甲醇是无色透明的具有高度挥发性的液体,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甲醇在人体内氧化为甲醛、甲酸,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视神经损害严重,人食入 5 g 就会出现严重中毒,超过 12. 5 g 就可能导致死亡,在白酒的发酵过程中,难以将甲醇和乙醇完全分离,因此国家对白酒中甲醇含量做出严格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GB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1g•L-1(优级)或0.6 g•L-1(普通级)。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而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具有极强的分离效能。
一个混合物样品定量引入合适的色谱系统后,样品被气化后,在流动相携带下进入色谱柱,样品中各组分由于各自的性质不同,在柱内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不同,导致在柱内的迁移速度不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先后离开色谱柱得到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物质的浓度或质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给记录仪或显示器,得到色谱图。
利用保留值可定性,利用峰高或峰面积可定量。
外标法是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用纯组分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准确进样,根据色谱图中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对组分含量作标准曲线。
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依据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相应含量。
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丁醇中的甲醇含量,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分别将等量的试样和含甲醇的标准样进行色谱分析,由保留时间可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甲醇,比较试样和标准样中甲醇峰的峰面积,可确定试样中甲醇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美CG7900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FID),色谱工作站,毛细管柱,10µL微量注射器1支,100mL容量瓶1只,25mL容量瓶5只,5mL吸量管1只。
2. 试剂甲醇(色谱醇),60%乙醇水溶液(不含甲醇)。
取1μL进样无甲醇峰即可。
四、实验步骤1. 色谱柱的准备将内径为0.32mm、长为30m,液膜厚0.5µm的石英毛细管柱安装调试正常。
2. 色谱操作条件: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00℃;柱温50℃。
3. 甲醇标准溶液的配制100mL 容量瓶中装有少量 60%的丁醇溶液, 然后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 0.5000g 的色谱甲醇于此容量瓶中, 最后用60%的丁醇溶液定容, 此溶液为 5g/L 的甲醇储备液。
准确吸取标准甲醇储备液 1.0,2.0,3.0,4.0,5.0mL, 分别置于 5个 25mL 容量瓶中, 用 60%乙醇稀释到刻度, 混匀,分别得到0.2,0.4,0.6,0.8,1.0 mg/mL 的甲醇标准溶液系列,。
4. GC-7900气相色谱使用方法(1)打开气体发生器,确认净化器上各开关阀处于全开的位置(ON),等到氮气,氢气,空气的压力达到相应的值后(约30-40min),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进入D-7900工作站,设定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00℃,柱温50℃。
点开对应的检测器信号通道(FID:1通道),等仪器升温稳定。
(2)点火:查看检测器温度,等检测器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确认仪器右侧下面气路面板上对应检测器的空气和氢气阀处于全开的位置。
按点火键,确认所使用的检测器火已点着(看是否有水蒸气产生和基线是否有变化)。
等基线水平后,依次进样分析。
(3)实验结束后,应当先将氢气发生器关闭,然后把柱箱温度设为30度,把进样器和检测器关闭,降温,等柱箱温度低于50℃以下才能退出软件,关闭仪器电源开关,关闭气体发生器。
4.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用微量注射器吸取1µL各色谱级甲醇注入色谱仪,获得色谱图,以保留时间作为对照定性,确定甲醇色谱峰。
在色谱工作站建立新方法(面积外标法),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 依次由低到高分别用注射器准确取 1μL 标准使用液进行分析, 每个浓度点用色谱仪分析3次,测得它们的峰面积, 结果以甲醇平均峰面积为纵坐标Y,甲醇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5. 丁醇样品中甲醇含量的测定在相同色谱条件下, 吸取1µL白酒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由色谱工作站直接计算得出。
样品重复测定3 次, 取平均值, 便可得到白酒样品中甲醇的含量。
思考题:1.为什么甲醇标准溶液要以60%丁醇水溶液为溶剂配制?配制甲醇标准溶液还需要注意些什么?答:因为待测的为丁醇,所以为了排除其他因素,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变量,则需要标准溶液中也含有等量的丁醇。
配制甲醇溶液需要润洗移液管,读刻度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在一个水平面上面,向容量瓶中加入60%丁醇水溶液时到最后1-2毫米时要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
2.外标法定量的特点是什么?外标法定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答:(1)将未知样品中某一物质的峰面积与该物质的标准品的峰面积直接比较进行定量。
(2)待测样品中所含的测定物质含量过少,仪器无法分析得到结果;在加入物质到色谱仪中时,加入的体积没有掌握好,加入的体积有误差。
气相色谱法概述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法称为气相色谱法。
一. 气相色谱法的分类根据所用的固定相不同可分为:气—固色谱、气一液色谱。
按色谱分离的原理可分为: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
根据所用的色谱柱内径不同又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二.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它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用样量少等特点,还可制备高纯物质。
在仪器允许的气化条件下,凡是能够气化且稳定、不具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都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有的化合物沸点过高难以气化或热不稳定而分解,则可通过化学衍生化的方法,使其转变成易气化或热稳定的物质后再进行分析。
1. 高效能、高选择性性质相似的多组分混合物: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分离制备高纯物质,纯度可达99.99%。
2.灵敏度高可检出10-13-10-11g的物质;3.分析速度快几分钟到几十分钟;4.*应用范围广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气体)。
局限性:不适于高沸点、难挥发、热稳定性差的高分子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分析。
三. 气相色谱仪主要组成部件及分析流程一般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1. 气路系统: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量控制和测量装置。
2. 进样系统:进样器、气化室和控温装置。
3. 分离系统:色谱柱、柱箱和控温装置。
4. 检测系统:检测器和控温装置。
5. 记录系统: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
载气(常用N2 和H2、Ar)由高压钢瓶供给,经减压、净化、调节和控制流量后进入色谱柱。
待基线稳定后,即可进样。
样品经气化室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在柱内被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依次从色谱柱中流出,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变成电信号(电压或电流)。
经放大器放大后,由记录仪或微处理机记录电信号-时间曲线,即浓度(或质量)时间曲线即色谱图。
根据色谱图,可对样品中待测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由此可知:色谱柱和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两个关键部件。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一.载气及流速1. 载气对柱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分在载气中的扩散系数D m(g)上,它与载气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同一组分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中有较小的D m(g) 。
根据速率方程:u D d k qk u D d u D d H sf m p m p 222)1(22++++=ωγλ (1)涡流扩散项与载气流速无关;(2)当载气流速 u 小时,分子扩散项对柱效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选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如 N 2、Ar ,可使组分的扩散系数 D m(g)较小,从而减小分子扩散的影响,提高柱效;(3)当载气流速 u 较大时,传质阻力项对柱效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因此选用分子量较小的气体,如 H 2、He 作载气可以减小气相传质阻力,提高柱效。
2. 流速(u )对柱效的影响:从速率方程可知,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成反比,传质阻力项与流速成正比,所以要使理论塔板高度H 最小,柱效最高,必有一最佳流速。
对于选定的色谱柱,在不同载气流速下测定塔板高度,作 H-u 图。
由图可见,曲线上的最低点,塔板高度最小,柱效最高。
该点所对应均流速即为最佳载气流速。
在实际分析中,为了缩短分析时间,选用的载气流速稍高于最佳流速。
图1 H -u 曲线二. 固定液的配比 又称为液担比。
从速率方程式可知,固定液的配比主要影响C s u ,降低d f ,可使C s u 减小从而提高柱效。
但固定液用量太少,易存在活性中心,致使峰形拖尾;且会引起柱容量下降,进样量减少。
在填充柱色谱中,液担比一般为 5%~25%。
三. 柱温的选择重要操作参数,主要影响来自于K 、k 、D m(g) 、D s (l) ;从而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
柱温与 R 和 t 密切相关。
提高 t ,可以改善 Cu ,有利于提高 R ,缩短 t 。
但是提高柱温又会增加B/u 导致 R 降低,r 21变小。
但降低 t 又会使分析时间增长。
在实际分析中应兼顾这几方面因素,选择原则是在是在难分离物质对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分析时间适宜且峰形不托尾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同时,选用的柱温不能高于色谱柱中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通常低20-50℃)。
对于沸程宽的多组分混合物可采用“程序升温法”,可以使混合物中低沸点和高沸点的组分都能获得良好的分离。
四. 气化温度的选择气化温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待测试样的挥发性、沸点范围。
稳定性等因素。
气化温度一般选在组分的沸点或稍高于其沸点,以保证试样完全气化。
对于热稳定性较差的试样,气化温度不能过高,以防试样分解。
五. 色谱柱长和内径的选择能使待测组分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尽可能使用较短的色谱柱。
一般常用的填充柱为l~3m。
填充色谱柱内径为3~4mm。
六.进样时间和进样量的选择1. 进样迅速(塞子状)——防止色谱峰扩张;2. 进样量要适当:在检测器灵敏度允许下,尽可能少的进样量:液体样0.1~10ul,气体试样为0.1~10ml色谱柱一. 气相色谱柱的分类色谱柱是由柱管和固定相组成,按照拄管的粗细和固定相的填充方式分为(1)填充柱;(2)毛细管柱。
二. 填充柱气相色谱固定相在影响色谱柱分离效果的诸多因素中选择适当的色谱固定相是关键。
必须使待测各组分在选定的固定相上具有不同的吸附或分配,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
(一)气-液色谱(分配色谱)固定相气-液色谱的固定相是由高沸点物质固定液和惰性担体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