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案3.问: 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4.小结: 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5.问: 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6.启发学生回答: 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
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 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
(点击图片:主题音乐)(三)深入体验乐曲:1.聆听主题音乐: 边听边哼唱。
2.动一动: 教师示范表演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 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五.评价小结:(一)总结:小朋友, 今天, 我们从云南归来, 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 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 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点击图片:情系彝族)(二)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组织学生集体完成。
三.听赏《猜调》导入活动: 猜谜。
什么长, 长上天?什么长, 水中间?什么长, 街前卖?什么团, 团上天?什么团, 水中间?什么团, 街前卖?四.欣赏歌曲《猜调》。
第一遍完整欣赏:师: 歌曲里是怎么问的?答案是什么?这首歌与你们平时听到的歌有什么不同?介绍歌曲:这首歌曲叫《猜调》, 是我们云南小朋友游戏时唱的歌, 一人问, 另一人回答, 这种形式就是对歌。
第二遍完整欣赏, 感受歌曲诙谐的情趣。
第三遍完整欣赏, 模仿歌里的小朋友唱歌, 体验歌曲的诙谐。
听完后, 你们有什么感觉?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唱歌的?你们能模仿他们唱歌吗?(学生各抒己见)组织下课。
一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案2.师提醒旋律相同与不同, 乐句的连与断,师: 这首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一样的, 如(师唱)……你发现了吗?后面是怎样变化的, 唱一唱, 想一想。
师: 第三条线应该是断开的, 还是连起来的呢?听老师唱。
师: 好, 听你们的, 重画一下。
我们看着线条的提示来唱一唱。
生: (强)山谷, 你好——大家: (弱)山谷, 你好——生: 第一句向上弯, 第二句比较平, 最后一句向下。
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篇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第一课《小乌龟》教学目标:1. 理解歌曲《小乌龟》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习使用手指敲打节奏。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学光盘或录音机。
2. 图片或实物小乌龟。
教学过程:1. 听《小乌龟》音乐,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
2. 教师出示小乌龟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小乌龟”这个词。
3. 老师反复演唱歌曲《小乌龟》,学生跟着一起唱。
4. 学生分组,模仿小乌龟的慢慢爬行动作,配合歌曲的节拍进行活动。
5. 教师向学生解释《小乌龟》的歌词中涉及到的动作,如慢慢游来、慢慢游去等。
6. 让学生分角色唱歌,一部分学生演唱小乌龟,一部分学生演唱水草、小鱼等。
拓展活动:1. 学生利用小乌龟玩具或自己做的小乌龟进行游戏,模仿歌曲中的动作。
2. 学生自选一首喜欢的歌曲进行表演,并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跳舞。
3. 学生自由绘制小乌龟的形象,用音乐的节奏为小乌龟配上动作。
评价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鼓励和表扬。
第二课《一只小鸟》教学目标:1. 理解歌曲《一只小鸟》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习使用手指敲打节奏。
3. 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光盘或录音机。
2. 图片或实物小鸟。
教学过程:1. 听《一只小鸟》音乐,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扇动翅膀。
2. 教师出示小鸟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小鸟”这个词。
3. 老师反复演唱歌曲《一只小鸟》,学生跟着一起唱。
4. 学生分组,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配合歌曲的节拍进行活动。
5. 教师向学生解释《一只小鸟》的歌词中涉及到的动作,如飞到天空、在云朵上等。
6. 让学生分角色唱歌,一部分学生演唱小鸟,一部分学生演唱树木、花朵等。
拓展活动:1. 学生利用纸张、彩色笔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小鸟玩具。
2. 学生自选一首喜欢的歌曲进行表演,并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跳舞。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
2. 歌曲学习: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简单歌曲,如《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
3. 节奏感知:通过打击乐器或身体动作,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
4. 合唱练习:学生分组合唱,练习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符与节拍1. 引导学生认识音符和节拍的概念,通过简单的示范和讲解。
2. 给学生分发小乐器,教他们按照指定的节拍敲击乐器,让他们感受节拍的规律。
第二课:歌曲学习1. 听录音或老师示范,学生跟唱《小兔子乖乖》。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思和情感,通过讨论和表演等方式加深理解。
第三课:音阶练习1. 教学生唱《小星星》的音阶部分,帮助他们熟悉音阶的升降和音程的变化。
2. 练习唱准音高和节奏,可以使用简单的音乐游戏或练习曲目。
第四课:节奏感知1. 教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感知不同的节奏,如跳动、拍手等。
2. 给学生分发节拍器材,让他们按照指定的节奏演奏。
第五课:合唱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合唱练习。
2. 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练习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组织小组合唱比赛或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团队。
3.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录制自己唱歌或演奏的视频,评估他们在家中的练习情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音乐录音或演奏示范。
3. 小乐器和节拍器材。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播放音乐)
3、跟老师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4、听赏国歌。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5、听一听
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校园升旗
教学内容:
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国歌》并能体会他的激昂情绪。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具准备:
电脑、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新湘版一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新湘版一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演唱认识音阶“低-低-高-低-低-高-高”;2.能分辨出比较熟悉的听音乐,认出简单的旋律,并能跟随节拍摆动;3.能通过听、唱、做、说等基本语言方式,理解表达一些基本情感;4.能助学生养成好听音乐,欣赏音乐的习惯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音阶“低-低-高-低-低-高-高”教学步骤1.教师先在琴键上示范一轮唱出音阶:“低-低-高-低-低-高-高”;2.让学生试着模仿这个节奏,如果有一些同学忘记了,可以再帮助他们演唱一遍;3.在学生能够熟练说出这个音阶后,引导他们敲打节奏,将声音和动作统一;4.最后,让学生每人都唱出来这个音阶,并根据音高和节拍进行上下动态调整,形成音色丰富、节奏感强的效果。
2. 比较熟悉的听音乐,认出简单的旋律教学步骤1.教师播放一段生活中常见的节奏或简单的小调;2.让学生暂时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这段音乐的节奏和旋律;3.让学生面对老师,一起尝试复唱这个旋律;4.在一段时间后内,教师加快或减缓音乐的节奏达到调整学生反应时间的目的;5.通过如此的不断练习,鼓励学生自行尝试模仿和发现音乐当中的小巧思维,开发其对音乐智力的提高作用。
3. 语言表达表达基本情感教学步骤1.教师通过简单情境引入、带感情的短语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感性学习和互动交流中让学生体验简单的基本情感;2.引入适合差异化的多重媒介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与探究的能力;3.创造有趣和适合学生交流的环境,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4.在课程结束前,让每位学生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感,并在发言中指出与音乐作品中相似元素。
三、教学评价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改和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创造能力。
对于评价结果的定期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进程,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 和语言的交际能力 = 以及在上课过程中的心理表现等方个面。
新版湘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二、听赏:
钢琴独奏:《星光圆舞曲》。
三、歌表演《快起床》。
1、A、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
B、谁能用动作学学星星发光的样子?
(手臂伸直,五指分开,抖动手腕;手臂伸直,手有规律伸掌)
2、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学学闪烁的星星。
2、唱准歌曲旋律。
情境导入一、导入
1、唱一唱下面的五个音。
1 2 3 5 6
2、随着老师的手势唱一唱下面的音组。
5 5 3 5 6 5 6 6 3 5 3 2
3、认识ī(do)。
二、视场与听辨
1、跟随老师的手势唱一唱。
5 ī 6 5 5 6 5 2
2、学生自己唱一唱。
6 5 3 2 3 5 2 5
3、听辨老师弹奏的是哪组音。
(5)、问: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6)、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
(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点击图片:主题音乐)
3、深入体验乐曲:
(1)、聆听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
(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
(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第二课跳呀,快来跳舞
教学目标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重点: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第一课时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计划教案设计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计划教案设计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计划教案设计1一、指导思想: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十九课。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造型表现方面: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方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1、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鼓励儿童用绘画和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他们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3、教会学生认识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并学习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画法。
4、指导小朋友学习拼贴,泥工,纸工等基本的制作方法。
5、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作画和制作,培养动脑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计划教案设计2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课的题目是“分蛋糕”但实际是圆形的分割、重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寒王学校白亚琴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如第六课《飞呀飞》中歌词从小鸟和飞机拓展到还有什么能飞?让学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二、教学目标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教案含教学计划

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教案含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丰富,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唱歌、听音乐、学习乐理、音乐游戏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并理解简单的音乐作品。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2.音乐技能的培养,如唱歌、跳舞、演奏等。
3.音乐欣赏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提高音乐素养。
3.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材。
2.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教学课件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捉迷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一首生动有趣的音乐作品,如《小星星》,让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节奏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教授唱名、音高、节奏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音乐技能。
2024年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湘教版电子书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2024年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湘教版电子书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提高音乐实践水平。
二、教学内容1.《火车开了》2.《小白船》3.《小毛驴》4.《两只老虎》5.《数鸭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火车开了》1.导入(1)教师播放火车行驶的声音,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声音。
(2)引导学生说出火车的特点,如:长、大、快等。
2.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火车开了》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旋律。
(3)教师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指导。
3.活动设计(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火车的行驶,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第二课:《小白船》1.导入(1)教师展示一幅小白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小白船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白船的用途,如:载客、载货等。
2.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小白船》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
(3)教师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指导。
3.活动设计(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划船”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小白船的行驶,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第三课:《小毛驴》1.导入(1)教师展示一幅小毛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小毛驴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毛驴的用途,如:耕地、拉车等。
2.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小毛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
新湘版一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新湘版一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如节奏、音阶、旋律等。
2.能够通过歌曲和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合唱和舞蹈等形式,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4.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新湘版一年级音乐下全册,包括以下部分: 1. 第一单元:音乐和我们 2. 第二单元:音乐是我的朋友 3. 第三单元:音乐的语言 4. 第四单元:音乐的韵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节奏、音阶、旋律等。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
2. 如何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
2.学生准备音乐相关的教材和乐器(如小型乐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音乐和我们1.导入: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
2.引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
3.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一起唱一首简单的儿歌。
–进行游戏环节,例如“跟着音乐走”,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随意舞动。
4.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
第二课:音乐是我的朋友1.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习已学的歌曲和游戏。
2.引入:通过图片展示或讲解,让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音乐和乐器。
3.教学活动:–学生跟着教师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并进行合唱。
–分组让学生通过乐器模拟各自喜欢的国家的音乐。
4.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
第三课:音乐的语言1.导入:播放一首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拍手。
2.引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并简单解释这些概念。
3.教学活动:–学生跟着教师教唱一首包含节奏和旋律的歌曲。
–分组让学生自由组合旋律和节奏,并互相演奏。
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用优美的声音,自然、放松地演唱歌曲。
教具:琴,铝板琴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感受音乐导入播放《布谷》音乐,学生拍手走进教室,师生律动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布谷鸟叫声师:布谷鸟儿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观看课件:春天景象3、再次聆听音乐,模仿布谷鸟呼唤春天的叫声二、技能渗透,体验音乐节奏练习师:我们来为布谷鸟的叫声加上节奏2/4 | x x | x x |布谷布谷2、音高练习师:我们来为布谷鸟儿的叫声加上音符宝宝“5和3”,让它的声音更加动听2/4 | 5 3 | 5 3 |布谷布谷师生用“5、3”音高共同模仿布谷鸟的叫声铝板琴练习师:你们模仿的真好听,下面我们用铝板琴为布谷鸟说话的声音伴奏吧ppt出示旋律,学生用铝板琴敲2/4 | 5 3 | 5 3 |布谷布谷老师来演唱旋律和学生合作三、新课教学,理解音乐1、发声练习2、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领读3、模唱歌曲,教师弹琴伴奏,学生用“lu”模唱4、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师生回声练习,提示学生轻声演唱师:孩子们,注意不要吓跑小鸟,要轻声唱全体学唱歌曲,找出不易演唱的乐句,师生共同帮助解决,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拓展运用,表现音乐加入响板师:同学们,有一位小乐器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用歌声把它请它出来好吗?......响板师:响板想为布谷鸟的叫声伴奏,谁来帮帮它试一试?(请学生试着用响板),教师再正确演示一次表现歌曲,分小组:响板、铝板琴、演唱师生小结,总结音乐师:孩子们,布谷鸟那么可爱,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从每一个人做起,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伴随音乐,走出教室。
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学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学歌》2、让学生感受上学时心情愉悦心情。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4、能用身边的材料模拟大雨和小雨的音效,与小组同学合作编创表演。
教学重难点:了解并能够掌握2/4拍的强弱规律。
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准备:CD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上学歌》,感受歌曲情绪。
2、学唱歌曲《上学歌》(1)聆听歌曲范唱(2)老师分句教唱歌曲3、聆听、辨别声音老师播放雨的音效,请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4、表现歌曲(1)请学生注意分辨大鱼和小雨的声音又什么不同。
(2)老师提示学生:注意曲谱上方的雨滴图示,大雨的声音应该怎么唱?小雨的声音应该怎样唱?(3)学生分组边唱边模拟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拟音效或编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2】教学内容:1、演唱《蚂拐歌》和《青蛙合唱团》2、音乐活动《鸡崽和鸭崽》3、演唱《大母鸡,花公鸡》,听赏《母鸡和公鸡》和《劳动最光荣》4、演唱《走路》和活动《谁来了》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做一些儿歌游戏等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多声部音乐,并能完成简单的两声部教学任务。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关心动物、热爱劳动的感情。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4、认识打击乐器“响版”,并能为儿歌和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能初步分清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并能按节奏念准《青蛙合唱团》和《鸡崽和鸭崽》,能初步感受和体验声部的交织。
2、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大母鸡,花公鸡》、《劳动最光荣》和《走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1、“小朋友,我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
谁能根据我的提示最先猜出答案,谁就是小赢家!”(猜青蛙)2、“对了,就是我们的小青蛙!你们知道柳州话的青蛙怎么说吗?(蚂拐)”恩,不仅仅是我们柳州,这也是西南地区的方言。
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湘教版通用

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湘教版通用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湘教版通用〔一〕教学目的:1、可以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可以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保护之情。
3、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种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细心的好习惯。
4、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究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5、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教学内容:1、聆听《三只小猪》。
2、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3、表演《动物说话》。
4、创编与活动——认识木鱼。
5、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
6、编创与活动。
——认识碰钟。
教学重点:学习创造,表现音乐的才能教学难点:1、学习歌曲,并能配合拍、踏、声势律动来表达。
2、节奏、歌词的创编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挂图、动物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聆听音乐,想像表演1、播放表现小兔子〔袋鼠、青蛙〕大象〔熊猫、狗熊〕形象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想像,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学生仔细聆听跳跃的、缓慢的音乐,展开想像。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可以自然做出体态反响。
二、学习歌曲《动物说话》1、节奏导入2、欣赏歌曲《动物说话》第一段。
3、由学生做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按例题节奏朗读歌词。
4、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拍手听、默唱,小声跟唱。
5、演唱歌曲。
老师提示:怎样演唱可以表现出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
用你的声音告诉我,〔启发学生演唱时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6、分配角色演唱,叫声要唱得轻快而有弹性。
三、创编活动,开展个性1、创编节奏。
①老师变拍节奏"____×",让学生模拟②学生自己创编新的拍踏节奏。
③播放歌曲《动物说话》,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拍、踏节奏、声音律动。
④挑出一种的拍踏伴奏方式,随音乐在老师的带着下进展拍踏。
2、创编歌词。
①学生分组运用各种动物的叫声,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
2024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篇)

2024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小白兔找妈妈》目标:1. 认识歌曲《小白兔找妈妈》。
2. 学唱歌曲《小白兔找妈妈》。
3. 能够分辨歌曲中的高低音。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兔找妈妈》。
2. 教学生学唱歌曲《小白兔找妈妈》。
3. 练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4. 利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高低音。
第二课:《小螺号》目标:1. 认识乐器小螺号。
2. 听辨小螺号的声音。
3. 学习演奏小螺号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小螺号的外形、大小、颜色等特点。
2. 让学生分组自己制作一个小螺号。
3. 学习和模仿小螺号的声音。
4. 老师演示演奏小螺号的基本方法,学生跟着模仿。
第三课:《小燕子》目标:1. 认识歌曲《小燕子》。
2. 学唱歌曲《小燕子》。
3. 学习歌曲中的呼吸方法。
教学活动:1. 播放歌曲《小燕子》,引导学生欣赏。
2. 教学生学习歌曲《小燕子》。
3. 练习歌曲,注意呼吸方法。
4. 利用手语配合歌曲演唱。
第四课:《小蜜蜂乐园》目标:1. 认识歌曲《小蜜蜂乐园》。
2. 学唱歌曲《小蜜蜂乐园》。
3. 学习和模仿歌曲中的节奏。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小蜜蜂的形象,并欣赏歌曲。
2. 教学生学唱歌曲《小蜜蜂乐园》。
3. 练习歌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 利用打击乐器,模仿歌曲中的节奏进行演奏。
第五课:《欢快的锣鼓声》目标:1. 认识锣鼓乐器。
2. 听辨锣鼓乐器的声音。
3. 学习演奏锣鼓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锣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
2. 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制作一个小锣鼓。
3. 学习和模仿锣鼓的声音。
4. 老师演示演奏锣鼓的基本方法,学生跟着模仿。
第六课:《小兔子乖乖》目标:1. 认识歌曲《小兔子乖乖》。
2. 学唱歌曲《小兔子乖乖》。
3. 学习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教学活动:1. 播放歌曲《小兔子乖乖》,引导学生欣赏。
新湘版一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新湘版一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之声的来源及其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2.唱出《歌唱祖国》、《大海啊故乡》等歌曲
3.模仿声音,感受语音的律动和人声的色彩
教学重点
1.《歌唱祖国》、《大海啊故乡》等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模仿声音,感受人声的色彩
教学难点
1.模仿声音,感受语音的律动和人声的色彩
2.理解音乐之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由“听”入手,感受音乐之声
1.放一段大自然中的声音(比如鸟鸣、海浪声、风声等),请学生关闭眼睛,
用耳朵聆听,引导学生表达感受。
2.老师可以用手拍节奏或者引导学生和他一起拍节奏。
3.老师播放各种乐器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每个乐器的音色和风格。
二、学习《歌唱祖国》、《大海啊故乡》等歌曲
1.老师播放每首歌曲的曲调,让学生跟着唱。
2.逐句学习歌曲的歌词,并跟着音乐唱出来。
三、模仿声音
1.引导学生模仿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汽车喇叭声、警车声、电影中的音效等。
2.老师可以出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声音。
3.引导学生观察唱歌时嘴唇、舌头等部位的运动,并尝试模仿。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音乐之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知道了音乐的来源
以及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同时,通过唱歌和模仿声音的训练,学生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其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较短,对于深入的音乐知识学习仍需在今后的课堂上不断进行。
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2.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达。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湘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音乐器材:小型打击乐器、音乐CD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乐播放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
二、学习音乐基本概念(10分钟)1. 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符、节奏等。
2.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奏,感受不同的音高和节奏。
三、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15分钟)1. 教师示范简单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敲打小型打击乐器。
2. 分组让学生合作演奏简单的乐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音乐欣赏(15分钟)1.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传达。
五、巩固和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和表演。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对音乐保持兴趣和热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俱乐部或音乐比赛,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表演,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禹智英二〇一四年三月一日一年级音乐第一课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难点:1.歌曲中“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教师:节奏卡片、录音机学生: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音乐《快乐的罗嗦》律动,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师:我们在“五十六朵花”这个单元学习了少数民族的民歌、民乐,还记得刚学唱过的哈尼族民歌叫什么吗?《其多列》2.学生跟琴复习演唱《其多列》,请在音高相同的地方“5 3 1”加入拍手。
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板书)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请同学们打开书,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问: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么样?(寒冷)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像歌中唱的那样:一匹马,一杆猎枪,勇敢的鄂伦春肩负着狩猎、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马蹄声。
(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
5.跟范唱录音轻声练唱,听完后问:谁会唱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学的?请你到前面来当小老师好吗?6.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
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7.看学生掌握情况:(小老师(或教师)教得好吗?请你再教一遍。
)8.生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9.生生交换接唱歌曲。
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 X X ,请回座位上。
10.分两大组接唱歌曲。
11.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12.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13.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曲,你可以试着加上动作演唱。
四、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过渡语: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能一起把歌唱下来,如果你能把歌词背下来唱那就更棒啦!同桌之间背歌词!一会儿要进行男、女生的歌唱比赛。
1.同桌之间背歌词练唱2.男、女生分别演唱,老师评价。
3.一组男生、女生到前面演唱。
跟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演唱,看这轮比赛谁最棒。
4.个别反馈,一男生、一女生……其他同学评价。
看谁自己敢到前面唱一遍。
为“小歌手”鼓掌5.跟电子琴的范唱录音学生自编动作。
6.全体起立,师生一起跟范唱录音演唱全曲并表演。
注意:接好两小节的|111 51|111 51|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第二课跳呀,快来跳舞教学目标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重点: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第一课时一、情境定向: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A、X X ︱X X ︱B、X X X X ︱X X X ︱C、X X X ︱X X X ︱D、X X XXXX ︱X X XXXX ︱E、X X XXXX ︱X X ︱二、导入引趣: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
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
(录像课件:九乡村寨)三、激趣体验(一):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
1、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2、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4、深入体验歌曲:(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5、情感激发:(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
6、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听云南童谣猜调五、评价小结:第三课(活动)做做敲敲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
2、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重点:学唱歌曲难点:能用碰铃和沙锤给歌曲伴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讨论式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在晴朗的夏夜里,每当你们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小结:是啊,夜空非常的美丽而且神奇,今天啊,梁老师就带你们进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参观浏览,好吗?(好)那我们怎样去呢?(坐飞机、坐飞船、坐火箭……)准备好了吗?(好了),现在出发啦!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飞吧。
二、新歌教学1、A、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B、谁能用动作学学星星发光的样子?(手臂伸直,五指分开,抖动手腕;手臂伸直,手有规律伸掌)2、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学学闪烁的星星。
3、这首歌好听吗?(好听)现在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
4、小朋友们真棒,学得这么快,你能跟着伴奏演唱这首歌吗?(提示:同学闭上眼睛想一想,夜空中星星闪烁,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注意表现出夜晚的氛围)5、分组表现歌曲(甲组:唱;乙组:跳;丙组:演奏(由学生选择碰铃和沙锤。
)三、课堂小结:《快起床》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感受一下圆舞曲的节奏特点。
2、用轻快的声音演出歌曲《快起床》二、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快起床》的歌词内容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出来。
用律动的方式体会《星光圆舞曲》的节怕感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是几点起床的?生:……师: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起那么早,但为想着你们起床那会儿肯定是你们的妈妈喊了一遍又一遍,你们才懒洋洋的起来吧!师:同学们起床其实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呢,以前老师也不那么认为,可是自从听了一首之后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那是什么歌呢?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让老师的想法改变了。
我想你们听后也会改变你们的想法的。
那就让我们来听听学学这首歌。
1、听《快起床》旋律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有没有感觉到这位小朋友懒洋洋的,不想起床。
生:……那我们看看什么吸引他,那么开心的起床了。
2、出示歌曲歌词师:同学们看看,读读歌词里都写了些什么?3、学唱歌曲师:小朋友都那么高兴,那我们也跟着他一起高高兴兴的把歌唱吧!(1)跟琴学唱歌曲第一段(2)听一遍音乐范唱1、接着学习二、三段跟着音乐《快起床》做律动2、听赏钢琴曲《星光圆舞曲》(1)歌曲简介边听教师边对歌曲进行分析同学们我们是快乐的天使,唱着快乐的歌。
我们不做像树懒一样懒惰的动物,所以以后爸爸妈妈喊我们起床时就要毫不犹豫的起床,做个好孩子。
第三课农场的早晨教学内容:1.农场的早晨(音乐故事)。
2.母鸡叫咯咯(歌表演)。
3.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听赏)。
教学目标:1.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
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走一走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激情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
请看大屏幕。
二、引导掌握(故事设计)1.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
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
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
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师:看小鸡也来了。
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2.唱一唱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
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3.听赏(1)初听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2)复听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边听,边画颜色)(3)再听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第五课山谷回声真好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初步感受声音的强弱②会唱《山谷回声真好听》,并唱出歌曲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