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三顾茅庐》教案六篇

《三顾茅庐》教案六篇

《三顾茅庐》教案六篇《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难点: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主要板书:7、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诚心诚意雄才大略教学过程: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引导学生接答:《三顾茅庐》,已板书好课题)师:三顾茅庐这则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师:第三次去隆中,刘备是凭什么打动诸葛亮.(引导学生说出刘备是凭他的诚心诚意来打动诸葛亮的)(板书:诚心诚意)教学板块之一师:刘备是怎样打动诸葛亮的?附:引导要点:生一:上路之前:当张飞嚷着要用一根麻绳把诸葛亮捆来时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比较朗读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

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刘备的语言,理解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和对贤才的渴求。

生:学生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读角色读,评读齐读生二:见面之前,刘备的所作所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引导学生读读,找出关键词语,反复诵读。

从而领悟刘备对诸葛亮态度认真,恭恭敬敬,体会他尊重人才、呵护人才,求贤若渴的品质。

)分析:你能找出一些关键词吗?(生找,师划)这些词反映了刘备什么样的心情?生答师:你们能读好这些话吗?请练几遍生:练读师:指名读评读,让学生体验刘备为了见到诸葛亮既急切又不得不等待的内心。

《三顾茅庐》参赛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三顾茅庐》参赛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三顾茅庐》参赛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三顾茅庐》参赛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三顾茅庐》参赛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学习《三顾茅庐》中的人物形象。

3.明确孔明对刘备的重要作用及其领导才能。

4.学会运用合理的语言表达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学习《三顾茅庐》中的人物形象。

3.明确孔明对刘备的重要作用及其领导才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深入了解《三顾茅庐》《三国演义》方可领会故事的真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史实意识。

通过讲述著名故事《诸葛亮三顾茅庐》引出本次课程主题。

2.讲解讲解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和情节,使学生明确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了解了解“玩世不恭、不张扬”的孔明形象,了解“仁义、节俭”等为人处事的风范,加强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

同时,通过解读孔明替代草船借箭的场景以及托孤之言,引出孔明对刘备的重要作用及其领导才能。

3.思考通过老师引导和学生思考,探讨怎样才能不魂飞九霄,留一份实在在世间。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举出具体的事例,引领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

4.讨论讨论孔明的领导才能及其对刘备的影响。

5.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复习精髓,检查课程效果。

四、教学方法1.激发兴趣,通过情境营造、启发思维、激发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故事中的人物。

2.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对学生的思考作进一步的引导与加强。

3.课前留居,听铃号上课,反思、记忆和拓展,共享新课。

五、教学手段1.课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2.多媒体视频,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3.教材,从故事本身讲解。

六、教学反思1.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认真听讲,并对自己的思考作出概括、归纳。

2.合作学习能力,合理分配分组,让学生彼此分享,尊重各自的思考,形成彼此交流、相互借鉴的氛围。

三顾茅庐名师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顾茅庐名师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顾茅庐名师教学设计三顾茅庐名师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顾茅庐名师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顾茅庐名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地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诚心诚意。

2、通过文章的环境描写,对诸葛亮的侧面描写等体会,初步认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阅读《三国演义》第37、38回。

观看《三顾茅庐》电视剧。

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刘备、诸葛亮的经典故事等。

2、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用上课文中的词句回答三顾茅庐什么意思?2、刘备第三次去隆中,凭什么打动诸葛亮?(板书刘备诚心诚意)二、学习课文板块一品刘备诚心诚意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画出相关语句,细细体会。

(默读时间2分钟)2、反馈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温馨提示:按点回答,能说出三点以上)A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第三次”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结合原著提示前两次拜访都没遇上诸葛亮)(板书第三次)B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板书生气地说)从“刘备生气地说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结合“桃园三结义”故事。

(汉末年,朝政府的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案、教学设计
3.交流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赏析。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建议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相关习题,如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
2.创作一篇关于《三顾茅庐》的短文,要求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体现文章主题。
3.小组合作,编写一个关于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小品,展示人物形象和文章寓意。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文章寓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方法方面: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作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顾茅庐》这一历史典故的基本情节,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历史背景。学习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成语、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探讨文章,提炼关键信息,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思维逻辑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三顾茅庐》情景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画面中的内容。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历史典故吗?这个故事背后有哪些有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依据“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抓手,打破历史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的教学模式,将其设计成先读再编后演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的学习中飞扬。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随文理解“仰慕、谒见”等词语的意思,简要复述课文。

2、体会抓住人物言行、环境烘托以及通过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3、初步学习根据范例合作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三课时完成教学,每课时的重点分别为读、编、演。

教学过程:一、紧扣“诚意”,质疑导读1、课题质疑,初知大意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可能提问:谁三顾谁的茅庐?为什么三顾茅庐?结果怎样?)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而后用一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说得完整、连贯、有条理。

“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常指什么意思呢?(明确: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由此引出探究重点: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2、重点质疑,读中感悟(1)自由朗读全文,用符号在文中画出表现刘备“诚意”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些词句。

(2)围绕“诚意”,品读明意。

哪些词句体现出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诚意呢?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后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指导)△可从刘备的语言方面来探究:如称孔明为“大贤”,自称“谒见”等,反映出刘备态度谦恭,很有诚意。

教学时重点抓好朗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悟所得读好刘备的话。

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 的精神。

4.品味文章语言,体会其精炼畅达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情节的曲折。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1)理解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刘备的求贤若渴。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展示歌词。

2.提问:同学们,从这首歌曲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明确: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豪情。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三顾茅庐》,就选自这部经典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人物魅力和历史情怀。

二、知人论世1.介绍作者罗贯中。

提问:谁能介绍一下罗贯中?(明确: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2.探寻背景。

讲述: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

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

司马徽说:“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 刘备打听后得知“卧龙” 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之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的人才。

于是刘备专程到隆中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 的故事。

三、基础梳理1.字音字形。

展示词语:拜谒(yè)、鹤氅(chǎng)、愧赧(nǎn)、沔水(miǎn)、末胄(zhòu)、挟持(xié)、箪食壶浆(dān)、存恤(xù)、殷实(yīn)。

提问: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明确:“谒”“赧”“胄”“挟” 等字的读音容易读错。

初中三顾茅庐获奖教学设计优秀5篇

初中三顾茅庐获奖教学设计优秀5篇

初中三顾茅庐获奖教学设计优秀5篇初中三顾茅庐获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塞”。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体会刘备求才若渴的心情。

朗读出刘备虔诚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揭题,基础性诊断1、板书课题,解题:“茅庐”即“草房子”;“顾”即“拜访”2、你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中的生字,语句。

2、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朗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3、集体朗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多媒体课件。

注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2、讨论:张飞鲁莽刘备对诸葛亮敬重3、读课文,同桌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4、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张飞:嚷、捆刘备:第三次拜访,训斥张飞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环境烘托:a、看图,感受景色宜人,出示比喻句“那天的山冈……卧龙”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诸葛亮的性格及胸才大略。

b、感情朗读。

细节描写:a、从哪些词看出(诸葛亮是刘备访求的贤士)刘备对人才的尊重。

虔诚。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进、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b、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感受。

c、指导朗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三顾茅庐》示范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三顾茅庐》示范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三顾茅庐》示范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顾茅庐》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的课文,讲述了刘备为求得诸葛亮帮助,三次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品质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人才的重要性和为国家效力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历史人物和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人才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塑造正处于关键时期,本文的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家效力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难点:对课文中所体现的人才观和国家观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发生背景。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案例教学法:以刘备和诸葛亮为例,分析他们的品质和智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历史背景,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人物关系,查阅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刘备要三次到茅庐邀请诸葛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解析字词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语言、动作,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刘备三次到茅庐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为何最终答应出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顾茅庐》 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 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理解文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3)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文中的空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人才的意识。

(2)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淡泊名利的品质,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一些文言词汇和句式,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

(2)引导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理解“三顾茅庐”这一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增强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段视频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引导学生回答“三顾茅庐”。

3、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你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如“拜谒”“半晌”“纶巾”等。

3、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优秀教学案例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诵、表演、写作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三顾茅庐》,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敬业精神、礼仪之道和忠诚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2.借助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古人的礼仪之道,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例如:“刘备为什么一定要请到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一开始拒绝刘备,后来又答应了他?”“从三顾茅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课堂问题。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
2.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总结归纳
4.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文学世界的热情,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三顾茅庐》这一课时,我将充分运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历史场景。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图片、音乐以及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更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刘备三顾茅庐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人的礼仪之道,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5篇)《三顾茅庐》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大著作?你知道《三国演义》里哪些人物的故事?2、板书课题,指导写好“顾”、“茅”,齐读课题。

二、质疑导读,理解词意。

1、自由读文,文与题对照,思考用一句话解释课题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课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呢?3、默读第二节课文,思考:这段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刘备、张飞、关羽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4、张飞是以怎样的态度邀请诸葛亮的呢?这一节中,作者把张飞与刘备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对比着来写,从这样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1)指名读第三节中描写卧龙山岗景色的部分,体会第一句话的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通过偏旁,引导学生理解“蜿蜒起伏”词意;通过文中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秀丽宜人”意思。

(2)学习第三节后面部分课文,其他同学画出描写刘备邀请诸葛亮时“诚心诚意”的词句。

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刘备是个怎样的人(重点抓住“恭恭敬敬”一词)?6、学生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手法的运用。

7、齐读最后一节,引导体会“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三、赏读回归整体。

1、自由朗读全文,再次感受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虔诚态度。

2、总结延伸:《三顾茅庐》的故事从遥远的三国走来,走过了千年,多少风流人物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了,但在这个时代它给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从而归纳到“尊重人才”这一主题上,最后老师做简短发言:同学们,要想赢得尊重,从现在起让我们首先努力做一个人才吧!四、作业布置:1、把本课生字认真描红后再每字临写两遍;2、练习感情读文,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有改动。

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学习本文精炼畅达的语言。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4.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理解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3)体会本文情节的一波三折和精炼畅达的语言。

2.教学难点:(1)理解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及作用。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三顾茅庐》。

(展示相关图片,如刘关张的形象、诸葛亮的形象等)二、知识备查1.作者介绍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2.作品介绍《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 之称。

该书记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其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文体常识古典白话小说:白话小说,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后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到明代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 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

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宋末及元代,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三顾茅庐》教案设计7篇

《三顾茅庐》教案设计7篇

《三顾茅庐》教案设计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顾茅庐》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三顾茅庐》教案设计1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重点: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难点: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突破措施:1.留给学生充足背诵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检查。

2.小组通过读课文,交流讨论并发表自己意见。

四、导学准备:《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故事的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通过课前阅读《三国演义》,回忆其中的有名人物性格:如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张飞__________________、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说一说:本剧都介绍过哪些故事?(可列举五例)2.导学案(1)课件导入,引出主题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的故事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你们都看过吗?生答。

谁还能列举出三国演义中的几个故事?生答。

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名叫三顾茅庐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看一看三顾茅庐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示课题:三顾茅庐(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故事主要涉及到哪几个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主要讲了什么内容?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

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三顾茅庐教案(通用11篇)

三顾茅庐教案(通用11篇)

三顾茅庐教案(通用11篇)三顾茅庐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顾茅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顾茅庐教案篇1目标点击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感知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用,尝试仿写。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感知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教学难点: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用,尝试仿写。

课堂流程一、诵读名言: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提问:谁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谁还看过小说《三国演义》?2、研讨题意:(1)“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2)“三”指的是刘备他们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还是特指第三次?为什么?(3)作为课题来讲,“三顾茅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4)作为成语来讲,“三顾茅庐”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刘备为什么要诚心诚意地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呢?(可用文中的一句话作答)3、反复读,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找出刘备责怪张飞的话。

(交流: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最最要紧,最最关键的是要懂得什么。

)4、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按“出发前、将到时、到达后、出山后”的顺序说说在刘备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出了他对诸葛亮的十分尊重。

)5、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景色秀美先整体后部分的写法,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感悟,从张飞与刘备的对话中,从三请诸葛亮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2、品析人物特点。

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三顾茅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

3.学习本文通过人物言行、对比、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特点的写法。

4.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练畅达的语言。

难点: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导入“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是妇孺皆知的三国故事,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是怎样的的情形?诸葛亮给刘备出了怎样的“金点子”?本单元的课文《三顾茅庐》会真实地展现当时的场景。

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

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

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

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现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等。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二)了解背景。

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1.《三国演义》创作的背景:《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到了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

宋元时期三国故事被大量搬上舞台,《宋史·范纯初传》及南宋姜白石《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历史材料以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九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案

九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案

教案:《三顾茅庐》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故事《三顾茅庐》的内容。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够理解《三顾茅庐》的内容和含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三顾茅庐》课文。

2.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故事《三顾茅庐》,带领学生了解故事大致内容。

2.引导学生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第一印象,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2:阅读理解(30分钟)1.让学生阅读课文《三顾茅庐》,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刘备为什么要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2)诸葛亮为什么一直不愿意出山?(3)诸葛亮最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他的回答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组讨论学生的答案,并带领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Step 3:词汇学习(20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出现的重要生字词,引导学生猜测词意。

2.教师解释并讲解重要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学生进行词汇操练,包括词义辨析和造句练习。

Step 4:写作训练(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撰写一篇关于“勤奋”的作文。

2.讨论并改进作文,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进行互动和点评。

Step 5:概括课文(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概括出一个简短的故事梗概。

2.学生齐诵故事梗概,检查并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故事《三顾茅庐》的内容,还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通过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和写作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6篇)顾茅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贤、辅佐”等词的意思。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1、谈话。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

时代。

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英雄是谁?2、揭题。

3、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2、交流反馈: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呢?3、教师小结。

4、教学复姓。

5、介绍古人名号中的“字”。

三、细读课文,推敲重点1、学生读课文,圈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互学互促。

3、交流反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随机教学。

主要抓词:“立即”、“斥责”、“大声斥责”、“下马步行”、“恭恭敬敬”、“赶紧下拜”、“谒见”。

句:“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昌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

你怕冷,自己回支吧!”“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来理解刘备在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训练点:1)、抓住人物对话进行朗读训练。

2)、抓重点句进行思维训练。

3)、写话训练。

四、小结过渡。

五、课外延伸,拓宽文路(师出示多媒体。

课件并深情朗读)“臣本布衣,躬耕干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自由朗读。

2、这段短文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六、总结全文,引向课外。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字词。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并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并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导入新课: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

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

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一、引导自学(8分钟)明确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合作探究: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自学要求:(大屏幕出示)(一)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

(二)画出生字词语。

(三)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二、展示反馈(时间:7分钟)(一)文学常识1.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2.作品:《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3.补充背景介绍:《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

第三次终于相见。

《三顾茅庐》优秀教案(通用5篇)

《三顾茅庐》优秀教案(通用5篇)

《三顾茅庐》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顾茅庐》优秀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顾茅庐》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呵斥”“拜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只有尊重人才,才干大有作为。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开放文本,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1、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同学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2、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教学准备:投影设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了《三国》吗?你知道刘备是什么人吗?(相机示刘备图片,介绍刘备资料)2、今天俺们就来学一个关于刘备的故事---(示课题)《三顾茅庐》。

课题中“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谁能来解题?(提示说清人物、地点、事件)二、初读课文1、汉室皇叔刘备为什么要一请、二请、三请这个一介草民诸葛亮?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将读不准,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是什么原因?书上是怎么说的?哪一小节告诉俺们?(指名读第一小节)三、聚焦刘备1、请你读读2---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考虑:(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预设交流:A:“俺冒着风雪,就是为了让孔明知道俺的诚意。

你怕冷,自身回去吧!”天气这么冷,还去——说明诚心诚意。

(还有那些写天气的词?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还有天寒地冻)B:“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

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fen)辅(fufu)晌(xiangshang)
辰(chengchen)诸(zhuzu)卧(wowu)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

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

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

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
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________。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尊恭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六、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