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在人类建筑的发展历程中,高层建筑的崛起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篇章。

从最初的简单构造到如今的摩天大楼,高层建筑不仅是建筑技术进步的象征,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追溯到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但一些建筑已经展现出了向上发展的趋势。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虽然主要是作为陵墓而建,但它们的巨大高度和复杂结构显示了当时人们在建筑垂直方向上的努力。

进入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建筑材料和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出现了一批早期的高层建筑。

这些建筑采用了钢结构框架,使得建筑物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并且建造得更高。

其中,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

20 世纪中叶,高层建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成为了当时的标志性建筑,其高度达到了 381 米。

这座建筑不仅在高度上令人惊叹,其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设计也成为了经典。

在亚洲,日本在战后经济迅速崛起,也建造了不少高层建筑。

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涌现。

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仅是追求高度的突破,还体现在设计理念和功能的多样化上。

早期的高层建筑主要是作为办公场所,而如今,高层建筑涵盖了住宅、酒店、商业综合体等多种功能。

在设计方面,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高效的节能设备、绿色建筑材料,以及优化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消耗。

同时,高层建筑的外观设计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

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形状,而是融合了当地文化特色和艺术元素,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未来,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设备运行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更加深入。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层建筑将在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实现更加高效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如同璀璨的明珠,展现着人类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

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在国外,早在 19 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开始崭露头角。

美国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大楼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它采用了钢结构框架,开创了高层建筑的新纪元。

20 世纪初,纽约的帝国大厦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这座建筑不仅高度惊人,其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展现了当时美国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此后,世界各地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纷纷建造了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

在国内,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广州的中信广场等都是国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品。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建筑技术。

钢结构、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为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强度的钢材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和风力,而高性能的混凝土则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如塔吊技术的提升、预制构件的应用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

在设计方面,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和环保理念。

不再仅仅追求高度和外观的独特性,而是更加关注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等,不仅降低了建筑的能耗,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也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些建筑往往集中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对交通、消防、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高层建筑发展脉络

高层建筑发展脉络

高层建筑发展脉络随着工业革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结构逐渐替代了石材和砖砌体。

随着波特兰水泥成为建筑材料后,在高层建筑中,不仅全面替代了砖石,还成功替代了铸铁等材料,成为20世纪、21世纪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

现代高层建筑兴起于美国,1883年芝加哥建起了第一幢11层高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该结构采用铸铁和砖砌结构,第一次将外墙作为非承重隔墙,大大减少了墙体的厚度,有效增大了室内的可利用空间。

第一幢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是1903年建成的美国辛辛那提市的Ingalls大厦,高64m,16层。

虽然这两幢标志性高层建筑均已拆除,但其成功建造为市场注入了活力,随后一大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形成了高层建筑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1. 高层建筑的第一个发展高潮(1920年~1935年)1920年~1935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技术的高速发展,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成为高层建筑的代表性城市,相继建成了一批高层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结构体系主要是框架结构、内部框架外部砖墙结构等。

划时代的作品是1931年4月落成的美国纽约市的帝国大厦(图1-8),102层,381m,塔尖高度443m,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全部现场铆栓连接、中间设支撑形成电梯井筒,该大楼仅用了25个月建造完成,并位居世界第一高楼达41年,至今仍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典范。

在此期间,上海兴建了一批高层建筑,上海和平饭店,1929年建成,77m,12层;中国银行,1929年建成,77m,12层等。

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成为当时最高建筑,而黄浦江边的上海大厦成为上海名片(图1-9)。

该时期的结构承重材料外墙多为厚重的砖、石墙体,结构内部为单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或铸铁外砌砖墙结构体系;墙下条形基础,并用木桩加固。

随后世界经济大萧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高层建筑的发展停滞了近20年。

2. 第二个发展高潮(1950年~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用建筑出现了飞速的发展。

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1.3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1.3.1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

⑴近代(形成期)1819年,美国芝加哥16层Monadnock大楼,砖承重墙体系,底部八层砖墙1.8m厚1801年,美国曼彻斯特7层棉纺厂房,厂房内部采用铸铁框架承重1854年,美国长岛黑港采用熟铁建造灯塔1883年,美国11层保险公司,生铁柱,熟铁梁(世界第一栋高层建筑)1889年,9层 Second Rand Merally大楼,全钢框架(第一栋高层钢建筑)⑵现代(发展期)帝国大厦20世纪,钢结构技术的进步、电梯的发明,房屋建筑高度越来越高框架抗侧力体系-加竖向支撑或剪力墙来增强抗侧刚度和强度。

1905年,50层Metrop Litann大楼1913年,60层高234m的沃尔沃斯(Woolworth)大楼1929年,319m的Charysler大厦1931年,102层381m帝国大厦(采用平面结构理论,用钢量为206kg/m2)⑶二战结束后地价昂贵、平面结构理论——三维立体结构理论、轻质材料。

1972年,世界贸易中心(Twin Towers)高402m,110层——钢结构1974年,西尔斯大厦 442m(立体结构-框筒束体系,用钢量161kg/m2,与帝国大厦相比减少20%)——钢结构1996年,吉隆坡建成石油大厦,88层,高450m,是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2003年,10月中国台北101大厦,101层,高508m,首次突破500m高度。

全世界前10幢已建的最高建筑物1.3.2 我国高层建筑概况我国的现代高层建筑起步较晚,解放前,仅在几个大城市有为数很少的高层建筑。

解放以后,在20世纪50至60年代,陆续建造一些;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建设加快了步伐,开始大批建造;进入80年代后,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

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

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
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建造高大的金字塔和神庙。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现代城市化的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开始建造越来越高的建筑。

第一代现代高层建筑被称为“钢铁巨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芝加哥的肯尼迪大厦。

这些建筑使用钢铁骨架和电梯技术,使得建筑物的高度不再受限制。

随着钢铁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水平越来越高。

20世纪上半叶,纽约的埃默里克大厦、伦敦的帝国大厦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代表性的高层建筑。

20世纪中叶,随着玻璃幕墙技术的出现,高层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技术使得建筑物能够拥有更大的窗户和透明度,提供更好的采光和景观。

同时,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也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21世纪初,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成为新的潮流,代表性的有迪拜的哈利法塔和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

这些超高层建筑不仅在高度上创造了新的纪录,同时也运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可能会继续朝着更高、更环保和更智能
的方向发展。

新材料、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科技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变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式,使其更加适应未来城市的需求。

超高层建筑起源及发展

超高层建筑起源及发展

2、第二阶段:1950-197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逐步繁荣,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以简洁实用、不受传统 建筑形式束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主义超高层建筑成为发 展主流。 希尔斯大厦(Sears Tower) 楼高442.3m,地上108层, 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 418000m2,底部平面 68.7×68.7m,由9个22.9m 见方的正方形组成。保持 了世界上最高建筑物的纪 录25年。
广州新电视塔(海心 塔)于2009年九月 建成,包括发射天线 在内,高达600m。 海心塔别名小蛮 腰,以“广州新气象 ”为主题;塔身有“ 纤纤细腰”,呈由下 至上逐渐变小的形状 ,形态优美。
广州新电视塔
国外建筑实例----迪拜塔
六、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 1976年,广州白云宾馆建成,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 高层建筑高度开始突破100m,进入超高层建筑发展阶段。 • 20世纪80年代我国超高层建筑发展进入兴盛时期。 • 1985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50层、160m)。20世纪80年 代最高的建筑。 • 1990年,北京京广中心(57层、208m)。我国大陆首栋突
3、第三阶段:1980-至今 • 超高层建筑迅猛发展,亚洲成为高层建筑的生力军, 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筑的前10名大多集中在亚洲。 • 世界高层建筑数量在持续增加,世界最高建筑记录被 迅速竞相突破 • 超高层建筑凭借其高度高、外形美观而成为地区的标 志性建筑。 • 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实例高度比较
我国超高层实例
超高层建筑产生及发展趋势
一、超高层产生及发展源动力
• 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土地供应紧张,价 格上扬,促使人们向高空发展,拓展生存 空间,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大面积 的建筑。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在人类文明的漫长进程中,建筑始终是见证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

而高层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璀璨明珠,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断刷新的高度,展现着人类的智慧与勇气。

回顾历史,高层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那个时候,虽然技术条件有限,但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建造相对较高的建筑。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尽管其主要目的是作为法老的陵墓,但它们高大而雄伟的身姿,无疑展现了当时人们在建筑高度上的追求。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变革,为高层建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钢铁产量的大幅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使得钢结构成为可能。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为建筑向高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电梯的发明和改进,解决了人们在垂直交通上的难题,使得高层办公和居住成为现实。

20 世纪初,美国成为了高层建筑发展的先驱。

纽约的伍尔沃斯大厦于 1913 年建成,高度达到 241 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这座建筑采用了钢结构和哥特式风格的装饰,展现了新技术与传统美学的结合。

此后,美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31 年,纽约的帝国大厦竣工,其高度达到 381 米,再次刷新了世界记录。

这座建筑不仅在高度上令人瞩目,其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外观设计,也成为了现代高层建筑的经典之作。

在 20 世纪中叶,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欧洲、亚洲等地纷纷开始建造自己的高层建筑。

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在设计和技术上不断创新。

例如,玻璃幕墙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和视野,还赋予了建筑更加现代化的外观。

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建筑结构的计算和设计更加精确和复杂。

进入 21 世纪,高层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一方面,高度的竞争依然激烈。

中东地区的迪拜成为了这一竞争的焦点。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领土结构、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代替传统的砖、石、木结构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建筑高度的增加、层数的增多、跨度的增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

回顾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代表建筑是美国1931年建成的纽约帝国大厦、1972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姊妹楼和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前苏联和波兰与1953年和1955年分别渐层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华沙科学文化宫,1978年澳大利亚悉尼建成的MLC中心。

1985年以来,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朝鲜及中国等国家迅速发展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其中有1996年建成的深圳的帝王大厦、广州中信广场,1998年建成的吉隆坡石油大厦上海金茂大厦。

随着时间推移20世纪中,北美洲在前100幢高层建筑中所占的数量多变少,而亚洲则从无到有,有少变多。

并此推论在21世纪中亚洲将成为世界建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中心。

2022年竣工的哈利法塔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楼。

高层建筑的发展,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建筑师从过去强调艺术效果转向重视建筑特有功能与技术因素。

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朝着技术功能先进和艺术完美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高层建筑的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在数量、质量、新材料、超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

现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已经达到C100以上。

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混凝土有利于减小结构构件的尺寸,减轻结构的自重,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同时,为了达到轻质高强的目的,必须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发展轻骨料混凝土、轻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侧限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必将给高层建筑结构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从强度和塑性方面考虑,钢是高层建筑结构的理想材料,增进或改善钢材的强度、塑性和可焊性性能的工作人们从未停止过。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在人类建筑的漫长历程中,高层建筑的崛起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篇章。

从最初的简单堆叠到如今的摩天大楼林立,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见证了人类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早期的人类居住形式多为低矮的房屋,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人口的增长,对空间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人们开始探索垂直方向的建筑可能性。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限制,高层建筑的发展十分缓慢。

真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工业革命带来了钢铁生产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为高层建筑的建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1885 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采用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家庭保险大楼。

这座大楼虽然只有 10 层,但它标志着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 世纪初至中叶,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逐渐兴起。

美国在这一领域继续引领潮流,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成为当时的标志性建筑。

克莱斯勒大厦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和优美的线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而帝国大厦则以其高达 381 米的高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世界最高建筑的纪录。

在这一时期,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不断改进。

电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便捷地上下楼层,从而促使建筑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同时,建筑结构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也日益完善,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战后,全球经济复苏,高层建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大规模建设高层建筑,以满足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

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东京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在欧洲,伦敦、巴黎等城市也出现了具有特色的高层建筑。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建筑材料的创新,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高强度钢材、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出现,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风力,从而可以建造更高、更复杂的结构。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崛起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们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不断进步的有力见证。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定义,通常是基于建筑物的高度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指的是高度在 24 米到 100 米之间的建筑,而超高层建筑则是指高度超过 100 米的建筑。

回顾历史,国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早。

早在 19 世纪末,美国就开始建造高层建筑。

1885 年,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大楼建成,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

这座大楼采用了钢铁框架结构,开启了高层建筑发展的新纪元。

20 世纪初,美国的高层建筑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纽约的帝国大厦于 1931 年竣工,其高度达到了 381 米,在当时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帝国大厦的建成,展示了美国在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方面的强大实力。

在欧洲,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轨迹。

例如,英国伦敦的“碎片大厦”,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高度成为了伦敦的新地标。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上海的金茂大厦是我国早期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先进的建筑技术,成为了当时的建筑杰作。

近年来,我国的超高层建筑更是不断刷新着纪录。

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上海的中心大厦等,不仅在高度上令人瞩目,在建筑设计、绿色环保、智能化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在结构设计方面,从最初的简单框架结构,到后来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框架结构等,使得建筑物能够承受更大的风力和地震力,同时也为建筑的高度提升提供了可能。

在施工技术方面,现代化的塔吊、泵送混凝土技术、预制构件技术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

高层建筑的发展

高层建筑的发展

第一次高层建筑时期(1890~1900 年)一、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成就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

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

为了在s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

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

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

19世纪初,英国出现铸铁结构的多层建筑(矿井、码头建筑),但铸铁框架通常是隐藏在砖石表面之后。

1840年之后的美国,锻铁梁开始代替脆弱的铸铁梁。

熟铁架、铸铁柱和砖石承重墙组成笼子结构,是迈高层建筑结构的第一步。

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具有横向稳定能力的全框架金属结构。

幕墙概念产生,房屋支撑结构与围护墙分离。

在建筑安全方面,防火技术与安全疏散逐步提高。

六十年代,美国已出现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和蒸汽机通风系统,1920年代出现空调系统。

由于乘客电梯的出现,建筑突破5层的高度限制(徒步可行的登高距离)。

1845年奥迪斯在纽约举办安全电梯展览。

奥迪斯令人信服地演示他的发明,切断缆绳,电梯箱仍安全地悬挂在半空中。

1857年在纽约城百货公司安装了第一台蒸汽驱动安全电梯。

18世纪70年代,蒸汽电梯被更快的水力电梯取代。

1890年奥迪斯发明了现代电力电梯。

1870 年后,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纽约公正生命保险大厦被认为是高层建筑的早期版本,因为除了高度和结构外,它采用了几乎全部必需的高层建筑技术元素。

建筑采用装饰性的法国双重斜坡屋顶,虽只有5层,但高度达到130英尺,并且在办公楼中首次使用电梯。

可以说它是电梯建筑或原始高层建筑的最早实例。

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建筑中铁部件的失败教训促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进步。

建造者开始在铁梁和铁柱外面覆盖面砖,并应用空心砖楼板,提高金属骨架的耐火性能。

1879年,威廉·詹尼设计第一拉埃特大厦,这个七层货栈是砖墙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高层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高层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高层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同一座座挺拔的巨人,展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还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高层建筑的现状1、数量与高度的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不断地扩张和发展。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土地资源有限的矛盾,高层建筑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如纽约、东京、上海等,摩天大楼鳞次栉比。

同时,高层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刷新纪录,从最初的几十层到如今的上百层,甚至超过千米,如迪拜的哈利法塔,其高度达到了 828 米。

2、功能多样化现代高层建筑不再仅仅是办公场所,而是融合了多种功能,如住宅、酒店、商业、娱乐等。

这种多功能的整合使得高层建筑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生活空间,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例如,一些高层建筑内部设有购物中心、电影院、健身房等娱乐设施,为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了便利。

3、建筑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建筑技术。

如今,钢结构、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玻璃幕墙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高层建筑更加稳固和美观。

同时,电梯技术的不断改进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在高层建筑中上下移动。

此外,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提高了高层建筑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4、能源消耗与环境问题然而,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能源消耗的增加,高层建筑需要大量的电力、水等资源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其次,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高层建筑的密集分布可能会影响城市的通风和采光,对城市微气候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环保将成为高层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更加注重能源的节约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史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史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史在人类建筑的发展历程中,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篇章。

从最初的简单堆叠到如今的摩天大楼林立,高层建筑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也展现了人类对空间利用和城市发展的不断探索。

在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但一些建筑已经展现出了向上发展的趋势。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它们以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高度令人惊叹,但其主要目的是作为法老的陵墓,而非功能性的居住或办公空间。

而真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紧张。

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建筑师们开始尝试建造更高的建筑。

1885 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了家庭保险大楼,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

这座大楼采用了钢铁框架结构,外部则是砖石墙面,共 10 层,高约 55 米。

钢铁框架结构的应用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从而实现更高的楼层。

在 20 世纪初期,高层建筑的发展逐渐加速。

美国纽约的伍尔沃斯大楼于 1913 年竣工,它高达 241 米,共有 57 层。

这座大楼采用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装饰华丽,成为了当时的建筑杰作。

20 世纪中期,随着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刷新纪录。

1931 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其高度达到了 381 米,共 102 层。

这座大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它不仅是建筑技术的胜利,也是美国经济繁荣的象征。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也开始建造高层建筑,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

20 世纪70 年代,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富国开始投资兴建高层建筑。

例如,迪拜的哈利法塔,于 2010 年建成,高度达到了 828 米,共有162 层。

这座大楼不仅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还融合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史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史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史自人类文明发展以来,高层建筑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

随着科技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地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史,展示人类在建筑领域的伟大成就。

一、古代高层建筑在古代时期,高层建筑主要体现为宗教建筑和宫殿。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高层建筑中的瑰宝,代表了古老文明的辉煌。

金字塔采用了巧妙的构造方式,使其能够承受巨大的重量。

此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神庙以及中国的宫殿也是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还表达了对神圣力量的崇敬。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建筑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教堂成为人们研究建筑技术和创新的中心。

巴黎圣母院是中世纪建筑的代表,其雄伟的尖塔和拱顶成为后来高层建筑的灵感之源。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其巨大的圆顶是当时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

三、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成为可能。

在19世纪末,美国的芝加哥和纽约成为了高层建筑的实验场。

芝加哥的十六层考伯特大厦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摩天大楼,为高层建筑开辟了新的时代。

纽约的洛克菲勒大楼和帝国大厦更是将高层建筑推向了新的高度。

四、现代高层建筑的创新与竞争进入20世纪,高层建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世界各地纷纷兴建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力图在高度、设计和技术上超越其他建筑。

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高度令人惊叹,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建筑技术的卓越成就。

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和吉隆坡的双子塔也是现代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它们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建筑材料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五、未来高层建筑的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高层建筑将继续刷新人类的想象力。

无论是更高的建筑高度还是更复杂的设计,未来的高层建筑都将展示出人类在建筑领域的突破。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体验高层建筑的壮丽和创新之处。

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共3篇

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共3篇

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进步趋势共3篇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进步趋势共3篇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进步趋势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息提高,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地标和时代光辉。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人类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崛起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们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代表着人类在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巨大成就。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

在古代,世界各地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层特征的建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宝塔等。

然而,这些建筑更多地是出于宗教、纪念等目的,与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

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开始在欧美国家崭露头角。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出现,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路易斯·沙利文为代表的建筑师们,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主张建筑的外观应该反映其内部的功能和结构。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芝加哥诞生了一批早期的高层建筑,如家庭保险大楼。

20 世纪中期,钢铁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以及电梯技术的不断完善,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成为了当时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品。

这些建筑不仅在高度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上也各具特色。

在欧洲,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由于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原因,欧洲城市对于高层建筑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欧洲城市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如英国伦敦的“碎片大厦”。

在亚洲,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高层建筑也随之蓬勃发展。

东京的新宿、涩谷等地出现了众多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

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涌现。

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广州的中信广场等,都是中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杰出代表。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它们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高层建筑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功能,减少城市的扩张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高层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层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层建筑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有史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

现代房地产业发展中高层建筑占有逾益明显的地位,直插云霄的摩登大楼体现了现代人的远大抱负。

19世纪末,载客电梯的发明和使用,以一下子把楼层高度从人体能攀登高度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为高层建筑的问世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随着材料、结构、设备、消防等方面技术的发展,美国高层建筑的高度记录几乎已每10年提高10层左右的速度增长。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建筑大师莱特在20世纪初所设想的1英里高的摩登大楼方案,也许在20世纪末付诸实现。

1) 高层建筑的划分关于高层建筑层次的概念,一般以层数来确定,但各国标准不统一。

当然,用层数来定并不合理,因为每层的高度出入很大,从2.5米~4.5米(或5米),以至影响到总的高度差异很大。

不过目前国际上仍然以层数划分高层建筑。

1972年国际高层会议中作出了如下规定:第一类9~16层(最高到50米);第二类17~25层(最高到70米);第三类26~40层(最高到100米);第四类超高层建筑,40层(100米)以上。

尽管国际高层会议有所规定,但是各国仍有自己的划分方法。

如欧洲国家把20层定为高层,而美国则以30~40层,甚至更高的层数才叫高层。

在北美,现在二十几层的建筑相当普遍,以至20层的建筑都不能叫做高层。

而日本对于办公楼、旅馆等建筑则以30层为界,住宅超过20层算是高层建筑。

目前,我国把超过10层的住宅,或超过24米高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定为高层建筑。

2) 高层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高层建筑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尤其是近30年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以及电子计算机与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高层建筑得到推广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据国外资料分析,9~10层的建筑要比5层节约用地23%~38%,16~17层的建筑要比5层节约用地32%~49%,如果从5层增加到9层,建筑密度可提高35%,从而能使整个区域市政设施投资降低32%。

高层建筑结构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随高度的增加,内力和变形呈非线性增长。
从结构的观点看,凡是水平荷载起主要作用的建筑就可认为进入了高 层建筑结构的范畴。
随层数的增加,材料用量呈非线性增长。 设法减少为抵抗侧向力所需增加的材料
用量是衡量一个结构设计师能力好坏的 主要标准之一 。
历史沿革

高层建筑不仅是人类财富和技术实力的表现,还代表人类的精神追求和 创造愿望。人类的建筑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新的建筑高度的历史。
1968年,芝加哥John Hancock大厦建成。 100层332米高,立面为上小下大的矩形
截锥形,底面的平面尺寸为
79.9m×46.9m,顶面的平面尺寸为 48.6m×30.4m,底层最大柱距13.2m,
立面上的巨大的X形支撑特别引人注目,
用钢量仅146kg/m2,相当于40层钢框 架结构的用钢量。
在经过60多个小时连续作业后,规划中的我国第一高楼——上海
中心大厦6.1万立方米的大底板混凝土浇筑工作3月28日顺利完成, 这是我国民用建筑领域一次性连续浇筑方量最大的基础底板工程。
远处可见金茂大厦(左)和环
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建 设将带动浦东小陆家嘴地区地 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和整体开发, 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其地下通 道将连接金贸大厦、环球金融 中心地下空间,并与轨道交通 2号线、14号线相连通,把人 流以最快的速度引导到周边公 交站点,最大程度缓解区域人 流疏散的问题。

超过100m的砖石结构建筑,已将
材料特性和当时的建造技术推向了
极致。

中国人开创了木构架叠层 架屋的建造方式(框架结 构),将建筑的使用空间 推向高空。成为后来建筑 向高层发展之滥觞。

现代高层建筑的历史始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 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摘要: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是城市的灵魂,是现代都市形象的代表。

这日渐增长的高楼大厦不断的拓展着人类居住的空间,却侵蚀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

这百年中,高层建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

研究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查阅与高层建筑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来探讨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发展趋势The History and Tendency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strength, it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city image. This growing high-rise building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of human living, but eroding people's living space, it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 In recent centuri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has created record,one after another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data and the dat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re studi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high building are discussed.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the development history,tendency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 .....................................................................一、引言 (3)二、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3)2.1 起源 (3)2.2 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3)2.2.1 高层建筑发展的四个时期 (4)2.2.2 高层建筑发展的三个阶段 (5)三、世界高层建筑的现状 (5)四、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5)4.1 高层建筑的材料 (5)4.2在新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6)4.3混合结构进一步发展 (6)4.4新结构、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6)4.4新结构、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6)4.5结构设计考虑因素需要更加全面、细致 (6)4.6高层设计相关规范进一步修订完善 (7)五、总结 (7)参考文献 (7)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意义的住房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因运而生。

所以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的实现等,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

虽然高层现在也有很多缺点,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缺点会逐步改正并成为未来大多人们的居住房。

高层建筑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当时由于带人电梯的发明以及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高层建筑得以实现。

要说高层建筑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还是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的。

尤其是近30年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以及电子计算机与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图1 高层建筑林立的“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二、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2.1起源高层建筑的故乡为芝加哥。

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烧毁了几乎全城的建筑,30万人因此无家可归。

芝加哥这个在美国经济上举足轻重的城市的重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建筑项目等待进行,芝加哥成为美国建筑师密度最高的地区,形成了“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的重大成就为采用新的建筑结构——钢结构来建造高层建筑。

芝加哥与因此成为世界摩天大楼的摇篮和发源地。

2.2发展历史2.2.1四个时期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芝加哥时期(1865年至1893年)、古典主义复兴时期(1893至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时期)、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至今)。

芝加哥时期是高成建筑处于早期的功能主义时期。

当时的建筑高层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率、速度、面积,功能优先,建筑风格退居次要位置,基本不考虑建筑装饰。

体型和风格大都是表达高层建筑骨架结构的内涵,强调横向水平的效果,普遍采用扁平的大窗,即所谓“芝加哥窗”。

(下左图为芝加哥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按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的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建造之先河,共10层,后加至12层)古典主义复兴时期的高层建筑试图在新结构、新材料的基础上将新的建筑功能与传统的建筑风格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折中主义的面貌。

现代主义时期在二战后,受经济大萧条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师反对学院派的折中主义和模仿历史样式,要求彻底重新解释建筑艺术,他们拒绝装饰和引进历史样式,而信奉更为技术化和理性主义表现的建筑形式。

其建筑形象大多是单纯的“方盒子”,并由建筑的经济性、建筑结构以及内外墙关系的功能性来确定。

由基座、楼身与顶部组成的古典三段式几乎不再存在。

后现代主义时期由于环境观念和生态技术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设计朝人性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结构艺术风格、高级派以及生态型的高层设计,在多元化的建筑发展中日益引起关注。

世界贸易中心香港中银大厦2.2.2三个阶段按时间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指19世纪中叶以前,在这段时间内,主要以砖石为材料,施工技术受到极大的限制,欧美最高建筑只有6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缺乏垂直运输系统。

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一百年的时间,此时由于电梯的发明,新技术的应用,从此城市里的高层建筑便不断出现。

这时期的建筑有一个革命性的建筑技术:放弃传统的石头承重墙,采用一种轻型的铸铁结构和石头或陶砖外墙,框架与外墙分离。

在这个阶段19世纪末,美国就出现了29层、118米高的建筑,到20世纪初(1911一1913年),纽约又建成了屋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高241米。

直到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建成,102层、高381米(它保持最高纪录长达40年之久)。

帝国大厦成为摩天大楼甚至是纽约的象徵。

总结来说,这一时期是高层建筑的飞跃发展,但仍然有许多建造的不足:材料用量大,自重大,而且仅限于框架结构,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多数建筑都没有很好的抗震性。

第三阶段,是自本世纪60年代以后,此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好转,特别是此时已发展出一系列的先进结构体系,轻质高强建材的应用,钢材的普及,技术机械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结构的抗震等性能的提升诸多因素,使高层建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所以高层建筑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新高潮,直到7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峰。

自此以后,美欧的高层建筑哲时饱和、停顿,而其它国家正在兴起。

三、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领土结构、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代替传统的砖、石、木结构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建筑高度的增加、层数的增多、跨度的增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

回顾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代表建筑是美国1931年建成的纽约帝国大厦(高381m,102层)、1972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姊妹楼(417m和415m,100层,“9.11”事件中被毁)和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441.9m,110层),前苏联和波兰与1953年和1955年分别渐层的莫斯科国立大学(239m,26层)和华沙科学文化宫(231m,42层),1978年澳大利亚悉尼建成的MLC中心(229m65层)。

1985年以来,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朝鲜及中国等国家迅速发展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其中有1996年建成的深圳的帝王大厦(高325m,69层)、广州中信广场(321.9,80层),1998年建成的吉隆坡石油大厦(400m,88层)上海金茂大厦(395m,69层)。

随着时间推移20世纪中,北美洲在前100幢高层建筑中所占的数量由多变少,而亚洲则从无到有,有少变多。

并由此推论在21世纪中亚洲将成为世界建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中心。

2010年竣工的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楼。

四、高层建筑发展趋势高层建筑的发展,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建筑师从过去强调艺术效果转向重视建筑特有功能与技术因素。

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朝着技术功能先进和艺术完美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4.1高层建筑的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在数量、质量、新材料、超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

现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已经达到C100以上。

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混凝土有利于减小结构构件的尺寸,减轻结构的自重,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同时,为了达到轻质高强的目的,必须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发展轻骨料混凝土、轻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侧限(约束)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必将给高层建筑结构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从强度和塑性方面考虑,钢是高层建筑结构的理想材料,增进或改善钢材的强度、塑性和可焊性性能的工作人们从未停止过。

特别是对新型耐火耐候钢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使钢材减小或抛弃对防火材料的依赖,提高建筑用钢的竞争力。

复合材料用于制作高层建筑部分构件正在开发和实践中。

4.2在新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口前在超限及复杂工程设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在一般工程中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问题有待研究改进,诸如: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结构分析模型和参数的选用存在不少经验因素、震害及试验资料欠缺、对非结构和设施的抗震性能要求和震后灾害估计缺乏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