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与方程 知识梳理
高考数学方程与函数知识点
高考数学方程与函数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函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通常表达为y=ax+b 的形式,其中a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1. 斜率:斜率可以用来表示函数图像的增减趋势,斜率为正表示函数递增,斜率为负表示函数递减。
2. 截距:截距表示函数图像与y轴之间的交点,可以用来确定函数图像的位置。
二、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指函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函数,通常表达为y=ax^2+bx+c的形式,其中a、b、c均为常数。
1. 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2. 零点:通过解方程y=0,可以求得二次函数的零点,即方程的根。
3. 非负性: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大于等于c,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小于等于c。
4. 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得x=-b/(2a)来确定。
三、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指函数关系中包含以常数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
1. 指数规律:指数函数的数学规律为a^x=a^y,当x=y时,指数函数取相同的值。
2. 增长与衰减:指数函数具有快速增长或衰减的特点,指数函数的指数为正时,函数递增;指数为负时,函数递减。
3. 自然指数函数:自然指数函数是指以常数e≈2.71828为底的指数函数,形式为f(x)=e^x。
四、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函数关系中包含以常数e为底数的对数函数。
1. 对数规律:对数函数的数学规律为a^loga(x)=x,当x>0时,对数函数取正值。
2. 增长与衰减:对数函数具有递增但增长速度逐渐减小的特点。
3. 自然对数函数:自然对数函数是指以常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函数,形式为f(x)=ln(x)。
五、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常用于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1. 正弦函数:正弦函数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通常表示为sin(x)。
2. 余弦函数:余弦函数表示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通常表示为cos(x)。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最基础且重要的概念之一。
函数是数学中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而方程是用来解决未知数的问题的数学语句。
在本文中,将对初中数学中关于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某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与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相对应。
最常见的函数形式是y=f(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1. 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式函数等有约束的函数,定义域还需满足特定条件。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指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否递增或递减。
递增函数是指当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也增大;递减函数则相反。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反映了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奇函数是指满足f(-x)=-f(x)的函数,而偶函数是指满足f(-x)=f(x)的函数。
二、常见函数的类型及性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函数类型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
我们将对每种函数类型进行简要介绍并总结其性质。
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函数图像为一条直线。
一般形式为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线性函数图像呈现直线特点,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函数图像为抛物线。
一般形式为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可分为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其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的系数a决定。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函数图像为递增的曲线,一般形式为y=a^x,其中a为底数。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其函数图像为递增的直线,一般形式为y=logₐx,其中a为底数。
三、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方程是数学中用来求解未知数的数学语句。
在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方程类型为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一、函数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函数表示为f(x),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
函数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进行表示,例如数学公式、图表、表格等。
1. 定义与符号函数的定义可以简单表示为:给定一个自变量x的集合,对于这个集合中的每一个x,都存在这样一个唯一的因变量f(x)与之对应。
函数的符号一般使用小写字母f(x)表示。
2. 函数的性质函数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定义域与值域: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f(x)的取值范围。
(2)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指函数关于y轴对称(偶函数)或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
(3)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递增或递减特性。
(4)周期性:周期函数是指函数在一定区间内重复出现的函数。
3. 常见函数类型(1)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
(2)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3)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a^x,其中a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4)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loga(x),其中a为大于1的常数。
二、方程方程是描述等式的数学语句,它通常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并以等号连接。
方程的解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移项和化简,将方程转化为x的形式。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包含两个未知数和一次方程的方程。
一般形式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已知数,x和y为未知数。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描述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例如在几何、代数以及实际应用问题中。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由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三个要素组成。
其中,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值域是函数的因变量取值的范围。
函数可以用集合、图像、公式等多种形式表示。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最常见的方式是用函数的公式表示,例如y = f(x)。
另外,还可以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表格等方式表示函数。
三、函数的性质1. 奇偶性:奇函数和偶函数是函数的两个重要性质。
奇函数满足f(-x) = -f(x),而偶函数满足f(-x) = f(x)。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关系。
可以分为增函数和减函数,增函数满足f(x₁) < f(x₂),减函数满足f(x₁) >f(x₂)。
3. 周期性:周期函数是指函数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复的规律性。
周期函数可以通过一个周期内的值来表示整个函数。
四、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的图像是函数性质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
在二维坐标系中,通过绘制函数的曲线来表示函数的图像。
函数的图像可以反映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以及其他特点。
五、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也被称为线性函数,它的形式是y = kx + b。
其中,k是斜率,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坐标系中是一条直线。
六、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类型,它的形式是y = ax² + bx + c。
其中,a不等于0,a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b决定了二次函数的位置,c决定了二次函数的纵坐标偏移量。
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形式是y = aˣ,其中a是正数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个逐渐增长或逐渐减小的曲线。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它的形式是y = logₐx,其中a是正数且不等于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函数与方程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函数与方程式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数学建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程中,函数与方程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八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函数与方程进行梳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八年级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函数的定义、表达方式和性质等内容。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两个集合A和B之间的映射关系,设A中的元素为x,B中的元素为y,则函数f的定义可以表达为:y = f(x),其中x∈A,y∈B。
2. 函数的表达方式函数可以通过函数图像、解析式和数据表等方式进行表达。
3. 函数的性质八年级数学课程中涉及的函数性质有: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以及最值等。
二、线性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线性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是八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线性函数时,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1. 线性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线性函数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其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学生需要掌握线性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数学性质,如平行、垂直、斜率等。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的一种,也称为一元线性方程。
其解法包括等式转化、消元法和代入法等。
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是八年级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涉及到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a不等于0。
学生需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和最值等性质。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和c为常数,a不等于0。
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求根公式等方法。
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方程与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应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方程与函数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总结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一、方程与函数的基本概念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常表示为:f(x) = 0,其中f(x)为函数,0为常数。
方程的解即为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函数是一种映射关系,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通常表示为:y = f(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二、方程与函数的关系1. 方程可以看作是函数的特殊形式,即当函数的因变量等于0时,可以表示为方程。
2. 方程与函数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函数的零点,即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而对于已知函数,将其转化为方程可以求解函数的特定值。
三、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函数1. 一元一次方程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常数,a≠0。
一元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为已知常数,k≠0。
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函数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
方程的解即为函数的零点,函数的斜率即为方程中x的系数。
四、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函数1. 二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形式为ax + by + c = 0,其中a、b和c为已知常数,a和b不同时为0。
二元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z = mx + ny + p,其中m、n和p为已知常数,m和n不同时为0。
2. 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函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方程的解即为函数在二维坐标系上的零点集合,函数的斜率即为方程中x、y的系数比。
五、方程与函数的应用1. 方程与函数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如物理学中的运动方程、化学中的反应速率方程等。
2. 方程与函数也应用于经济学、金融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方程、金融学中的利率计算等。
3. 方程与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如计算器的使用、家庭预算的制定等。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初中数学中的函数与方程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学生初学数学时遇到的难点。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作为基础知识点,是了解高中数学和数学分析的关键。
本文将从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一个映射表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个映射就可以称为一个函数。
用符号来表示函数,在数学中常用f(x)来表示。
其中,x为自变量,f(x)为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可以表示为:对于任意给定的x,它只有唯一的一个对应的y值。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定义域是指函数定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的值的范围。
单调性是指函数值的变化方向是单调递增或递减,奇偶性是指函数值满足奇偶规律,周期性是指函数的值存在周期性规律。
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指一个等式,其中未知量表示数值大小不确定的数量。
方程可以分为一元方程和多元方程。
一元方程只有一个未知量,多元方程则有多个未知量。
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是数学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之一。
解方程的方法主要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平方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等多种方法。
“代入法”是指将等式中一个未知量用另一个已知量代入后,通过计算找到等式的未知量的取值。
例如,对于方程y = 2x + 3,如果已知x的值是1,那么可以将y = 2 × 1 + 3代入,得到y = 5。
这样就求出了方程中y的值。
“消元法”是指利用等式中的某些结构性质,将未知量互相抵消得到结果。
例如,对于方程2x + y = 7,x + 2y = 9,可以将第一个等式乘以2,得到4x + 2y = 14,然后将第二个等式减去,得到-3x = -5,最终求得x = 5/3。
“平方根法”是指将方程中的平方项转化成含未知量的一次项。
例如,对于方程x^2 + 4x + 3 = 0,可以将左侧的x^2用(x+2)^2代替,即x^2 + 4x + 4 - 1 = 0,然后得到(x+2)^2 = 1,最终求出x的值为-3或-1。
高三函数与方程知识点
高三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三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掌握好函数与方程的相关概念和运用方法,对于高三数学的学习和应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清晰、简洁的方式介绍高三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
一、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在数学上,函数可以用公式、图像、表格等方式表示。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在高三数学中,函数的性质常常用于解决问题和证明题。
二、基本初等函数常见的基本初等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这些函数都具有特定的特性和图像,通过对这些函数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同时也为解决各种函数方程提供了基础。
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的图像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函数图像的形状、变化趋势等特点,可以得出函数的部分性质。
在高三数学中,对于基本函数的图像性质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能够根据函数的图像推断其性质。
四、函数的运算与复合函数函数的运算是指对函数进行加减乘除等操作。
常见的函数运算包括函数的加减、函数的乘除、函数的积分、函数的导数等。
复合函数是两个或多个函数构成的函数,通过复合函数的运算可以得到新的函数。
函数的运算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是高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熟练掌握。
五、函数方程的解法函数方程是包含函数未知量的方程,通常需要求函数的具体形式或特定的性质。
常见的函数方程包括函数的零点求解、函数的最值求解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函数方程,需要采用不同的解法。
在高三数学中,熟练掌握函数方程的解法,可以快速解决各类相关问题。
六、常见的函数类型及应用高三数学中,除了基本初等函数之外,还有许多常见的函数类型如绝对值函数、分段函数、双曲线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广泛,需要注意这些函数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七、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函数与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1、函数零点的定义(1)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方程0)(=x f 的实数根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
(2)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
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0)(=x f 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
函数零点的求法:解方程0)(=x f ,所得实数根就是()f x 的零点(3)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①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变号零点。
②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不变号零点。
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0)()(<b f a f 是()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函数零点的判定(1)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并且有()()0f a f b ⋅<,那么, 函数)(x f y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0b a x ∈,使得0)(0=x f ,这个0x 也就是方程0)(=x f 的根。
(2)函数)(x f y =零点个数(或方程0)(=x f 实数根的个数)确定方法① 代数法:函数)(x f y =的零点⇔0)(=x f 的根;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3)二次函数零点个数确定0∆>⇔)(x f y =有2个零点⇔0)(=x f 有两个不等实根;0∆=⇔)(x f y =有1个零点⇔0)(=x f 有两个相等实根;0∆<⇔)(x f y =无零点⇔0)(=x f 无实根;对于二次函数在区间[],a b 上的零点个数,要结合图像进行确定.1、二分法(1)二分法的定义: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0f a f b ⋅<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y 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① 确定区间[,]a b ,验证()()0f a f b ⋅<,给定精确度ε;②求区间(,)a b 的中点c ;③计算()f c ; (ⅰ)若()0f c =,则c 就是函数的零点;(ⅱ) 若()()0f a f c ⋅<,则令b c =(此时零点0(,)x a c ∈); (ⅲ) 若()()0f c f b ⋅<,则令a c =(此时零点0(,)x c b ∈);④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a b 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为a (或b );否则重复②至④步.【经典例题】【例1】函数3()=2+2x f x x -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B )A 、0B 、1C 、2D 、3【解析】解法1:因为(0)=1+02=1f --,3(1)=2+22=8f -,即(0)(1)<0f f ⋅且函数()f x 在(0,1)内连续不断,故()f x 在(0,1)内的零点个数是1.解法2:设1=2x y ,32=2y x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可知B 正确.【例2】函数 f (x )=2x +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B )A 、(-2,-1)B 、(-1,0)C 、(0,1)D 、(1,2)【解析】∵f (-1)=2-1+3×(-1)=-52<0,f (0)=20+0=1>0,∴f (-1) f (0)<0. ∴ f (x )=2x +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为(-1,0).【例3】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C )【例4】若函数=)(x f x a x a -- (0a >且1a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解析】 函数)(x f =x a x a -- (0a >且1a ≠)有两个零点, 方程0=--a x a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两个函数x a y =与a x y +=的图像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当10<<a时,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且仅有一个交点,不合题意;当1>a 时,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交点,满足题意.【例5】函数223,0()2ln ,0x x x f x x x ⎧+-≤=⎨-+>⎩, 零点个数为( B )A 、3B 、2C 、1D 、0【例6】若函数32()22f x x x x =+--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计算,其参考数据如下:那么方程32220x x x +--=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为( C ) A 、 B 、 C 、 D 、【例7】如果二次函数23y x x m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C )A 、11(,)4+∞B 、11(,)2-∞C 、11(,)4-∞D 、11(,)2+∞ 【例8】方程0lg =-x x 根的个数为( D )A 、无穷多B 、3C 、1D 、0【例9】用二分法研究函数13)(3-+=x x x f 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计算0)5.0(0)0(><f f ,,可得其中一个零点 ∈0x ,第二次应计算 . 以上横线上应填的内容为 ( A )A 、(0,),)25.0(fB 、(0,1),)25.0(fC 、(,1),)75.0(fD 、(0,),)125.0(f反思:(1)函数零点(即方程的根)的确定问题,常见的有:①函数零点值大致存在区间的确定;②零点个数的确定;③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或有几个交点的确定.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解方程法、利用零点存在的判定或数形结合法,尤其是方程两端对应的函数类型不同的方程多以数形结合求解.(2)提醒:函数的零点不是点,是方程0)(=x f 的根,即当函数的自变量取这个实数时,其函数值等于零.函数的零点也就是函数y =f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高考总复习:函数与方程(文) 知识梳理
函数与方程【考纲要求】1.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3.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1.函数零点的理解(1)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实质是同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表达形式,方程根的个数就是函数零点的个数,亦即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个数. (2)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①若函数()f x 在零点x 0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变号零点. ②若函数()f x 在零点x 0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不变号零点.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0f a f b ⋅<是()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要点诠释:如果函数最值为0,则不能用此方法求零点所在区间。
2.用二分法求曲线交点的坐标应注意的问题(1)曲线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从而转化为求方程的根.(2)求曲线()y f x =与()y g x =的交点的横坐标,实际上就是求函数()()y f x g x =-的零点,即求()()0f x g x -=的根.要点诠释:如果函数的图象不能画出,应通过适当的变形转换成另外的函数。
3.关于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需注意的问题(1)第一步中要使:①区间长度尽量小;②()f a 、()f b 的值比较容易计算且()()0f a f b ⋅<.(2)根据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求函数的零点与求相应方程的根是等价的.对于求方程()()f x g x =的根,可以构造函数()()()F x f x g x =-),函数()F x 的零点即为方程()()f x g x =的根. 【典型例题】类型一、判断函数零点的位置例1.函数f(x)=2x+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 A .(-2,-1) B .(-1,0) C .(0,1) D .(1,2) 解析:∵f(0)=1>0,f(-1)=52-<0,∴选B. 答案:B点评:求函数的零点就是求相应方程的实数根,一般可以借助求根公式或因式分解等方法,求出方程的根,从而得到函数的零点.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函数()log (0,1)a f x x x b a a =+->≠且,当234a b <<<<时,函数()f x 的零点*0(,1),x n n n N ∈+∈,则n =..解:用数形结合法 log a x x b =-+ 作出 2log y x =及3log y x =的图象, 作出 3y x =-+及4y x =-+由图象可知,当(2,3)a 在内变动,(3,4)b 在内变动时,显然对数函数图象与直线y x b =-+的公共点皆在区间(2,3)内,即函数()f x 的零点0(2,3)x ∈,故2n =.类型二、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例2.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0ac <,则函数的零点的个数是( ) A.1 B.2 C.0 D.无法确定 解法1:20,40ac b ac <∴∆=->∴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函数2y ax bx c =++有两个零点,选B. 解法2:()00ac a f =⋅<()()000000a a f f ><⎧⎧⎪⎪∴⎨⎨<>⎪⎪⎩⎩或, 不论哪种情况,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都有两个交点,所以函数有两个零点.选B. 点评:可以利用函数图象或方程的判别式.举一反三:【变式】设函数f (x )=4sin(2x +1)-x ,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不存在零点的是( ) A .[-4,-2] B .[-2,0] C .[0,2]D .[2,4]解析:本题判断f(x)=0在区间内是否成立,即4sin(2x +1)=x 是否有解.如图:显然在[2,4]内曲线y =4sin(2x +1),当x =54π-12时,y =4,而曲线y =x ,当x =54π-12<4,有交点,故选A.答案:A例3. 求方程21333+-=x x x的解的个数. 解析:作出函数13=y x 和222113153()3324=+-=+-y x x x 的图象,且32=-x 时,2154=-y ,12=-y ,有12>y y (如图)由图象可以知道:函数13=y x 和22133=+-y x x 的图象的交点的个数为3, 即方程3213303x x x +--=的解的个数为3. 举一反三:【变式1】方程230x x -=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函数和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方程,而方程则可以看作是函数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函数和方程往往相互转化、相互配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进行归纳和阐述。
1. 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函数是一个数到数的映射关系,表示为 y = f(x),其中 x 和 y 是实数,f(x) 表示函数对 x 的运算结果。
方程是一个等式关系,通常表示为 y =g(x),其中 g(x) 是一个表达式。
函数可以通过方程来表示,比如 y = x+ 2,可以看作是一个函数。
同样,方程也可以表示成函数的形式,比如 x + y = 4 可以看作是 y = 4 - x 的函数形式。
2. 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函数和方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一个函数可以通过一个方程来表示。
在函数 y = f(x) 中,方程 y = g(x) 也可以表示相同的函数,只是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其次,一个方程可以通过画出函数图像的方式来解决。
例如,通过画出函数 y = x^2 的图像,我们可以找到方程 x^2 - 4 = 0 的解,即 x = ±2。
这说明函数和方程可以相互转化,互为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3. 函数与方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应用函数和方程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问题中的规律和关系。
方程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解决速度、时间和距离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建立函数方程来分析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又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通过建立方程来求解未知量。
函数和方程相互配合,有助于我们系统地理解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函数和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函数可以通过方程来表示,方程也可以表示成函数的形式。
全国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梳理
全国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梳理高中数学选修一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三个模块。
下面将对这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概念: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图像等基本概念。
2.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
3.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基本函数。
4.逆函数:定义、性质以及求法。
5.函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6.复合函数:定义、性质以及求法。
7.函数的图像与变换:平移、伸缩、翻折等基本变换。
8.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等基本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空间向量的概念:矢量的定义、位移、共线与共面等基本概念。
2.空间向量的运算:加法、减法、数乘、点乘和叉乘等基本运算。
3.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共线与线性相关等相关概念。
4.空间直线:直线的方向向量、点向式方程、两直线关系等基本概念。
5.平面与空间曲线:平面的法向量、点法式方程、平面与直线的关系、空间曲线参数方程等基本概念。
6.空间几何变换:平移、旋转、镜像等基本变换。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等差数列:概念、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其应用。
2.等比数列:概念、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其应用。
3.求和与数学归纳法:求和公式的推导、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数列极限:数列极限的概念、极限存在的判定、常用极限等基本概念。
这里只是对整个高中数学选修一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具体每个知识点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高中数学选修一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选修课,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的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及性质1.什么是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数集的每个元素对应到另一个数集的唯一元素上。
通常用f(x)表示函数,表示自变量x经过函数f(x)的映射后得到的因变量。
2.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的所有可能的输出值。
3.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坐标系中的几何表示。
4.常用函数的特点常用函数有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线性函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二次函数: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
指数函数:函数的图像呈现上升或下降的曲线。
对数函数:函数的图像也是上升或下降的曲线。
三角函数: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波形。
5.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指函数在自变量为x和-x时的对称性。
奇函数: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f(-x)=f(x),图像关于y轴对称。
6.函数的单调性单调递增:对于自变量x1<x2,有f(x1)<f(x2)。
单调递减:对于自变量x1<x2,有f(x1)>f(x2)。
7.函数的周期性如果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任意的x,有f(x+T)=f(x),则称函数为周期函数,T称为函数的周期。
二、方程的基本概念及性质1.什么是方程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并且要求找出未知数满足等式的关系。
2.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就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
3.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1 的代数方程,通常采用ax+b=0 的形式。
4.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2 的代数方程,通常采用ax^2+bx+c=0 的形式。
它的解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来求得。
5.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的集合,通常采用ax+by=c 和 dx+ey=f 的形式。
6.三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三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的集合,通常采用ax+by+cz=d、ex+fy+gz=h 和 ix+jy+kz=l 的形式。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精讲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本讲主要内容】函数与方程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二分法的定义;用二分法求零点的近似值的步骤【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零点;(2)根与零点。
(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2)零点判断法:如果函数)(x f u =在区间[a ,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b f a f ,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0)(=c f 。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x f 的根。
2. 二分法的定义:对于在区间[a ,b]上连续不断,且0)()(<⋅b f a f 的函数)(x f y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bisection )。
3. 用二分法求零点的近似值的步骤:第1步:确定区间[a ,b],验证0)()(<⋅b f a f ,给定精确度ε; 第2步: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 第3步:计算)(1x f ;(1)若0)(1=x f ,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2)若0)x (f )a (f 1<⋅,则令1x b =[此时零点),(10x a x ∈]; (3)若0)()(1<⋅b f x f ,则令1x a =[此时零点),(10b x x ∈];第4步: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ε<-b a ,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 (或b );否则重复(2)~(4)。
【解题方法指导】例1.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有零点,若有,有几个零点? (1))(1)(R a ax x f ∈+=; (2)1)(2++=x x x f ; (3)12)(2-+-=x x x f ; (4)24)(x x x f +-=; (5)1)(3-=x x f解析:判断函数的零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看方程0)(=x f 的实根的个数,二是看)(x f y =的图象与x 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初三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函数与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数学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是初三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 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其中每个输入值(自变量)只对应一个输出值(因变量)。
2. 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中自变量是输入的值,通常用x表示;因变量是对应的输出值,通常用f(x)或y表示。
3.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通过图像、表格、公式或文字描述来表示。
4.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1. 一次函数:a. 定义:一次函数是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1的多项式函数。
b. 表达式: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分别为常数,k称为斜率,决定了函数的增减趋势;b称为截距,决定了函数与y轴的交点位置。
c. 图像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k,正值表示增加,负值表示减少。
2. 二次函数:a. 定义:二次函数是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的多项式函数。
b. 表达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a决定了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正值表示开口向上,负值表示开口向下。
c. 图像特征: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由a决定,顶点坐标为(-b/2a, f(-b/2a))。
三、函数的性质1. 奇偶性:若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有f(-x) = -f(x),则函数为奇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有f(-x) = f(x),则函数为偶函数。
2. 单调性: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数x1和x2,若x1<x2,则有f(x1)<f(x2),则函数为增函数;若x1<x2,则有f(x1)>f(x2),则函数为减函数。
3. 周期性:若存在正数T,使得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有f(x+T) =f(x),则函数具有周期性。
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知识梳理1.函数的零点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2.方程、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3.函数零点存在的判定方法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温馨提示判定函数零点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一定存在零点;反过来,若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则f(a)·f(b)<0不一定成立.4.二分法的定义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5.二分法的步骤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ε;(2)求区间(a,b)的中点c;(3)计算f(c);①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②若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x0∈(a,c)).③若f(c)·f(b)<0,则令a=c(此时零点x0∈(c,b)).(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2)~(4).要点一、函数零点区间的判断例1、已知方程lgx+=0的根为x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0∈(0,1)B.x0∈(1,10)C.x0∈(10,100)D.x0∈(100,+∞)例2、函数f(x)=4x+lnx﹣15的零点x0∈(k,k+1),k∈Z,则整数k的值为()A.1B.2C.3D.4答案:A C练习1、函数f(x)=()x﹣x的零点位于区间()A.(0,1)B.(1,2)C.(2,3)D.(3,4)2、函数f(x)=log3(x+2)+x﹣1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A.(0,1)B.(1,2)C.(2,3)D.(3,4)3、函数f(x)=2x﹣2+e x+1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A.(﹣1,0)B.(0,1)C.(1,2)D.(2,3)4、已知方程lnx=11﹣2x的实数解为x0,且x0∈(k,k+1),k∈N*,则k=()A.1B.2C.3D.45、已知函数.在下列区间中,包含f(x)零点的区间是()A.(0,1)B.(1,3)C.(3,5)D.(5,7)要点二、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例3、已知函数f(x)=,g(x)=3﹣x,则方程f(x)=g(x)的解的个数是()A.2B.3C.4D.5例4、函数f(x)=x﹣4﹣(x+2)()x的零点个数为()A.0B.1C.2D.3答案:C C练习6、设方程|x2﹣3|=a的解的个数为m,则m不可能等于()A.1B.2C.3D.47、函数f(x)=2x+log2|x|的零点个数为()A.0B.1C.2D.38、函数的零点个数为;9、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当x∈[0,+∞)时满足:f(x)=,则f(2)=;方程f(x)﹣=0的解的个数为.10、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f(x+2)=f(x),若x∈[0,1]时,f(x)=2x﹣1,则函数y=f(x)﹣ln|x|的零点个数为.要点三、根据函数零点个数求参例5、已知函数f(x)=,若方程f(x)=a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例6、函数f(x)=x2﹣2|x|﹣m的零点有两个,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答案:(0,1)m>0或m=﹣1练习11、若函数f(x)=log a x﹣x+a(a>0且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1)B.(1,+∞)C.(1,e)D.(e,+∞)12、已知函数,若函数y=f(x)﹣m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1,2]B.[1,2)C.(1,2]D.(1,2)13、已知函数有且只有1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0或a>1B.a=0或a>1C.0≤a<1D.a>1或a≤0 14、若函数f(x)=|2x﹣3|﹣b有两个零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15、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x≥0时,f(x)=x2﹣2x.若关于x的方程f(x)﹣m=0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要点四、二分法例7、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求得f(x)=x3+2x﹣9的部分函数值数据如表所示:x12 1.5 1.625 1.75 1.875 1.8125 f(x)﹣63﹣2.625﹣1.459﹣0.14 1.34180.5793则当精确度为0.1时,方程x3+2x﹣9=0的近似解可取为()A.1.6B.1.7C.1.8D.1.9例8、函数f(x)在区间(2.5755,2.5769)上有一个零点,现研究这个零点的近似值;(1)如果耍精确到0.01,那么这个近似解为;(2)如果f(2.5755)>0,f(2.5769)<0,f(2.5762)>0,并给定精确度0.001,那么这个近似解为.答案:C 2.58 2.576练习16、用二分法求函数f(x)=ln(2x+6)+2﹣3x零点时,用计算器得到如表:x 1.00 1.25 1.375 1.50 f(x) 1.07940.1918﹣0.3604﹣0.9989则由表中数据,可得到函数的一个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为0.1)为()A.1.125B.1.3125C.1.4375D.1.4687517、用二分法研究函数f(x)=x5+8x3﹣1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过计算f(0)<0,f(0.5)>0,则其中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和第二次应计算的函数值分别为()A.(0,0.5)f(0.125)B.(0.5,1)f(0.25)C.(0.5,1)f(0.75)D.(0,0.5)f(0.25)18、用二分法求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为0.1)时,依次计算得到如下数据:f(1)=﹣2,f(1.5)=0.625,f(1.25)≈﹣0.984,f(1.375)≈﹣0.260,关于下一步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4作为近似值B.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375作为近似值C.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1.4375)D.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1.3125)19、用二分法研究函数f(x)在区间(0,1)内的零点时,计算得f(0)<0,f(0.5)<0,f(1)>0,那么下一次应计算x=时的函数值.20、用二分法研究函数f(x)=x3+2x﹣1的零点的第一次经计算f(0)<0,f(0.5)>0,可得其中一个零点x0∈_________,第二次计算__________,答案:1、B 2、A 3、A 4、D 5、D 6、A 7、C 8、2 9、1 5 10、2 11、B 12、D 13、B 14、(0,3)15、(-1,0)16、B 17、D 18、C 19、0.75 20、(0,0.5)f(0.25)。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1、映射(1)映射: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A 中的任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注意点:(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
(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
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2、函数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2求函数定义域的两个难点问题(1)已知f(x)的定义域是[-2,5],求f(2x+3)的定义域。
(2)已知f(2x-1)的定义域是[-1,3],求f()x的定义域三、函数的值域1求函数值域的方法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出发,推出y=f(x)的取值范围,适合于简单的复合函数;②换元法: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适合根式内外皆为一次式;③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依据二次方程有根,求出y的取值范围;适合分母为二次且xR的分式;④分离常数:适合分子分母皆为一次式(x有范围限制时要画图);⑤单调性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⑥图象法:二次函数必画草图求其四、函数的奇偶性1.定义: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y=f(x)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y=f(x)为奇函数。
2.性质:①y=f(x)是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y=f(x)是奇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篇一」1.函数的奇偶性(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高中数学;(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篇二」一、直线与方程高考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考试内容: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考试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方程课标要求: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4.会用代数的方法解决直线的有关问题,包括求两直线的交点,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与方程【考纲要求】1.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3.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1.函数零点的理解(1)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实质是同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表达形式,方程根的个数就是函数零点的个数,亦即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个数. (2)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①若函数()f x 在零点x 0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变号零点. ②若函数()f x 在零点x 0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不变号零点.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0f a f b ⋅<是()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要点诠释:如果函数最值为0,则不能用此方法求零点所在区间。
2.用二分法求曲线交点的坐标应注意的问题(1)曲线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从而转化为求方程的根.(2)求曲线()y f x =与()y g x =的交点的横坐标,实际上就是求函数()()y f x g x =-的零点,即求()()0f x g x -=的根.要点诠释:如果函数的图象不能画出,应通过适当的变形转换成另外的函数。
3.关于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需注意的问题(1)第一步中要使:①区间长度尽量小;②()f a 、()f b 的值比较容易计算且()()0f a f b ⋅<.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零点二分法函数与方程的关系(2)根据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求函数的零点与求相应方程的根是等价的.对于求方程()()f x g x =的根,可以构造函数()()()F x f x g x =-),函数()F x 的零点即为方程()()f x g x =的根. 【典型例题】类型一、判断函数零点的位置例1.函数f(x)=2x+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 A .(-2,-1) B .(-1,0) C .(0,1) D .(1,2) 解析:∵f(0)=1>0,f(-1)=52-<0,∴选B. 答案:B点评:求函数的零点就是求相应方程的实数根,一般可以借助求根公式或因式分解等方法,求出方程的根,从而得到函数的零点.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函数()log (0,1)a f x x x b a a =+->≠且,当234a b <<<<时,函数()f x 的零点*0(,1),x n n n N ∈+∈,则n = ..解:用数形结合法 log a x x b =-+ 作出 2log y x =及3log y x =的图象, 作出 3y x =-+及4y x =-+由图象可知,当(2,3)a 在内变动,(3,4)b 在内变动时,显然对数函数图象与直线y x b =-+的公共点皆在区间(2,3)内,即函数()f x 的零点0(2,3)x ∈,故2n =.类型二、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例2.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0ac <,则函数的零点的个数是( ) A.1 B.2 C.0 D.无法确定 解法1:20,40ac b ac <∴∆=->Q ∴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函数2y ax bx c =++有两个零点,选B. 解法2:()00ac a f =⋅<Q()()000000a a f f ><⎧⎧⎪⎪∴⎨⎨<>⎪⎪⎩⎩或,不论哪种情况,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都有两个交点,所以函数有两个零点.选B. 点评:可以利用函数图象或方程的判别式.举一反三:【变式】设函数f (x )=4sin(2x +1)-x ,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不存在零点的是( ) A .[-4,-2] B .[-2,0] C .[0,2]D .[2,4]解析:本题判断f(x)=0在区间内是否成立,即4sin(2x +1)=x 是否有解.如图:显然在[2,4]内曲线y =4sin(2x +1),当x =54π-12时,y =4,而曲线y =x ,当x =54π-12<4,有交点,故选A.答案:A例3.(2015 安徽三模)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当0x ≥时,()()12log 1,[0,1)13,[1,)x x f x x x ⎧+∈⎪=⎨⎪--∈+∞⎩,则关于x 的函数()()()01F x f x a a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 A .21a- B .21a-- C .12a -- D .12a -答案:D【解析】当10-x ≤<时,10x ≥->,当1x ≤-时,1x -≥,()f x Q 为奇函数0x <Q 时,()()()12log 1,[1,0)13,(,1]x x f x f x x x ⎧--+∈-⎪=--=⎨⎪-+--∈-∞-⎩画出()y f x =和()01y a a =<<的图像如图所示:共有5个交点,设其横坐标从左到右分别为1x ,2x ,3x ,4x ,5x ,则1232x x +=-,4532x x +=,而()132log 1x a --+=即()23log 1x a -+= 312a x ∴-= 即312a x =-所以1234512ax x x x x ++++=-,故选D.举一反三:【变式1】(2015 河东区一模)函数()2ln f x x x =--在定义域内零点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答案:C【解析】由题意,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求函数()2ln f x x x =--在定义域内零点的个数等价于求函数ln y x =和函数2y x =-的图像在()0,+∞上的交点个数,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画出两个函数的图像如下:由图得,两个函数图像有两个交点,故对应函数有两个零点.故选C.【变式2】已知函数2()1f x x =-,()g x x a =+.若方程()()0f x g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方法一:2()1y f x x ==-221x y ⇔+=(0y ≥)的图象是圆心为(0,0),半径1r =的半圆,2()1f x x =-、()g x x a =+的图象如下:设圆心到直线()y g x x a ==+距离为d , 则直线与圆相切时,12d ==,解得2a = 由上图知:当12a ≤<11a -≤<时,二者只有一个公共点,∴实数a 的取值范围:2)a ∈.类型三、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的近似值例4.求函数()32236f x x x x =+--的一个正数零点(精确到0.1).解:由于()()160,240f f =-<=>,可取区间[]1,2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步计算,列区间中中点函由上表计算可知,区间[1.6875,1.75]的长度1.75-1.6875=0.0625<0.1,所以可以将1.6875的近似值1.7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点评:应首先判断x 的取正整数时,函数值的正负,使正整数所对应的区间尽量小,便于利用二分法求其近似值.举一反三:【变式1】用二分法求函数()25f x x =-的一个正零点(精确到0.01)解:⑴由()()21, 2.5 1.25f f =-=,()()2 2.50f f ⋅<可知函数的一个正零点在[]2,2.5区间中; ⑵取[]2,2.5的区间中点2.25;⑶计算()2.25 5.062550.0625f =-=;⑷由于()()2 2.250f f ⋅<,则有零点的新区间为[]2,2.25 ⑸取[]2,2.25的区间中点2.125;⑹计算()2.125 4.49442550.505575f =-=-;⑺由于()()2.125 2.250f f ⋅<,则有零点的新区间为[]2.125,2.25; ⑻取[]2.125,2.25的区间中点2.1875;⑼计算()2.1875 4.785156350.248437f =-=-;⑽由于()()2.1875 2.250f f ⋅<,则有零点的新区间为[]2.1875,2.25; ⑾取[]2.1875,2.25的区间中点2.21375;⑿计算()2.21375 4.90068950.099311f =-=-;⒀由于()()2.21375 2.250f f ⋅<,则有零点的新区间为[]2.21375,2.25; ⒁取[]2.21375,2.25的区间中点2.231875⒂计算()2.231875 4.98126650.018734f =-=-;⒃由于()()2.231875 2.250f f ⋅<,则有零点的新区间为[]2.231875,2.25; ⒄取[]2.231875,2.25的区间中点2.2409375; ⒅计算()2.2409375 5.02208150.022081f =-=; ⒆由于()()2.231875 2.24093750f f ⋅<,⒇由于()()2.23640625 2.24093750f f ⋅<,则有零点的新区间为[]2.236406255,2.2409375;又因为零点要求精确到0.01,而区间两端点近似值相同都是2.24,所以函数()25f x x =-的一个正零点为:2.24.类型四、函数与方程综合应用例5.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f(x),当x>0时,f(x)=lnx -ax(a ∈R),方程f(x)=0在R 上恰有5个不同的实数解.(1)求x<0时,函数f(x)的解析式;(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设x<0,则-x>0, ∵f(x)是偶函数,∴f(x)=f(-x)=ln(-x)+ax(x<0). (2)∵f(x)是偶函数,∴f(x)=0的根关于x =0对称,又f(x)=0恰有5个实数根,则5个根有两正根,两负根,一零根,且两正根与两负根互为相反数,∴原命题可转化为:当x>0时,f(x)的图像与x 轴恰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下面就x>0时的情况讨论. ∵f′(x)=1x-a ,∴当a≤0,f′(x)>0,f(x)=lnx -ax 在(0,+∞)上为增函数, 故f(x)=0在(0,+∞)上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a>0时,令f′(x)=0,x =1a .当0<x<1a 时,f′(x)>0,f(x)递增,当x>1a时,f′(x)<0,f(x)递减,∴f(x)在x =1a处取得极大值-lna -1,则要使f(x)在(0,+∞)有两个相异零点,如图.∴只要:-lna -1>0,即lna<-1,得:a ∈⎝ ⎛⎭⎪⎫0,1e .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函数f(x)=4x+m·2x+1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求m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该零点. 解析:∵f(x)=4x+m·2x+1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即方程(2x )2+m·2x +1=0仅有一个实根. 设2x=t(t>0),则t 2+mt +1=0. 当Δ=0时,即m 2-4=0,∴m =-2时,t =1;m =2时,t =-1不合题意,舍去, ∴2x=1,x =0符合题意. 当Δ>0,即m>2或m<-2时, t 2+mt +1=0有两正根或两负根, f(x)有两个零点或无零点不合题意. ∴这种情况不可能.综上可知:m =-2时,f(x)有唯一零点,该零点为x =0.【巩固练习】1.若函数)(x f y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为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0)()(>b f a f ,不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B .若0)()(<b f a f ,存在且只存在一个实数),(b a c ∈使得0)(=c f ;C .若0)()(>b f a f ,有可能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D .若0)()(<b f a f ,有可能不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2.若1x 是方程lg 3x x +=的解,2x 是310=+x x 的解,则21x x +的值为( ) A .23 B .32 C .3 D .31 3.(2014 东营一模)对任意实数a,b 定义运算“⊗”:,1,1b a b a b a a b -≥⎧⊗=⎨-<⎩,设()()()214f x x x =-⊗+,若函数()y f x k =+的图像与x 轴恰有三个不同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 B. []0,1 C. [2,0)- D. [2,1)-4.设()833-+=x x f x,用二分法求方程()2,10833∈=-+x x x在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025.1,05.1,01<><f f f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A .(1,1.25)B .(1.25,1.5)C .(1.5,2)D .不能确定 5.直线3y =与函数26y x 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6.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1) C .(0,2) D .(0,)+∞7.函数f(x)=e x+x -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2,-1) B .(-1,0) C .(0,1) D .(1,2)8.若方程2ax 2-x -1=0在(0,1)内恰有一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1 B .a>1 C .-1<a<1 D .0≤a<19.若函数2()2f x x x a =++没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1a < B.1a > C.1a ≤ D.1a ≥10.设函数()3f x x bx c =++是[-1,1]上的增函数,且11022f f ⎛⎫⎛⎫-⋅< ⎪ ⎪⎝⎭⎝⎭,则方程()0f x =在[-1,1]内( )A.可能有3个实数根B.可能有2个实数根C.有唯一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11.若已知()()0,0f a f 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x 在(),a b 上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B.()f x 在(),a b 上必有正奇数个零点C.()f x 在(),a b 上必有正偶数个零点D.()f x 在(),a b 上可能有正偶数个零点,也可能有正奇数个零点,还可能没有零点 12.函数()232f x x x =-+在区间()1,2内的函数值( )A.大于等于0B.小于等于0C.大于0D.小于013.如图,下列函数图象与x 轴均有交点,但不宜用二分法求交点横坐标的是( )14.三次方程32210x x x +--=在下列连续整数____________之间有根. ①-2与-1 ②-1与0 ③0与1 ④1与2 ⑤2与315.(2015 北京高考)设函数()()()2,142,1x a x f x x a x a x ⎧-<⎪=⎨--≥⎪⎩,①若1a =,则()f x 的最小值为 .②若()f x 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6.(2015 赫山区校级一模)已知二次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0和-2,且()f x 最小值是-1,函数()g x 与()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1)求()f x 和()g x 的解析式.(2)若函数()()()h x f x g x λ=-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17.已知函数2()1f x ax bx =++(, a b 为实数,0a ≠,x ∈R ).(1)当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1, 0)-,且方程()0f x =有且只有一个根,求()f x 的表达式; (2)在(1)的条件下,当[]2, 2x ∈-时,()()g x f x kx =-是单调函数,求实数k 的 取值范围;(3)若() 0,()() 0,f x x F x f x x >⎧=⎨-<⎩当0mn <,0m n +>,0a >,且函数()f x 为偶函数时,试判断()()F m F n +能否大于0?【参考答案与解析】1.C 对于A 选项:可能存在;对于B 选项:必存在但不一定唯一2.C 作出123lg ,3,10xy x y x y ==-=的图象,23,y x y x =-=交点横坐标为32,而123232x x +=⨯= 3.D【解析】当()()2141x -x -+<即23x -<<时, ()21f x x =- 当()()2141x x --+≥即3x ≥或2x ≤-时,()4f x x =+∴函数()21,234,2x x y f x x x x 3⎧--<<==⎨+≤-≥⎩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2k<1-≤,函数()y f x =与y k =-的图像有3个交点,即函数()y f x k =+的图像与x 轴恰有三个公共点.故选D . 4.B ()()1.5 1.250f f ⋅< 5.A 作出图象,发现有4个交点6.A 作出图象,发现当1a >时,函数xy a =与函数y x a =+有2个交点7.C 解法一: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零点定理和导数.∵f′(x)=e x +1>0,∴函数f(x)=e x+x -2在R 上单调递增, 又∵f(0)=-1<0,f(1)=e -1>0,即f(0)f(1)<0, ∴由零点定理知,该函数零点在区间(0,1)内.解法二:∵f(0)=e 0-2=-1<0,f(1)=e 1+1-2=e 1-1>0,∴f(0)·f(1)<0,故f(x)=e x+x8.B f(x)=2ax 2-x -1∵f(0)=-1<0 f(1)=2a -2∴由f(1)>0得a>1,又当f(1)=0,即a =1时,2x 2-x -1=0的两根为x1=1,x 2=-12不适合题意.故选B.9.B 由方程220x x a ++=的判别式小于0,可得1a >,故选B. 10.C ()f x Q 在[-1,1]上是增函数且11022f f ⎛⎫⎛⎫-⋅< ⎪ ⎪⎝⎭⎝⎭()0f x ∴=在11,22⎡⎤-⎢⎥⎣⎦上有唯一实根()0f x ∴=在[-1,1] 上有唯一实根.故选C.11.D 若()f x 不连续则可能没有零点,若()f x 在该区间有二重零点则可能有正偶数个零点.故选D.12.D ()232f x x x =-+的两个零点是1和2,()f x 在1和2之间函数值同号.又31024f ⎛⎫=-<⎪⎝⎭,故选D.13.B 用二分法只能求变号零点,选项B 中的零点为不变号零点,不宜用二分法求解.故选B. 14.①②④解析:令()3221f x x x x =+--()()()()()()210,100,120f f f f f f -⋅-<-⋅<⋅<Q ()0f x ∴=在()()()2,1,1,0,1,2---内均有根.15. 1[,1)[2,)2+∞U【解析】①当1a =时,()()()21,1412,1x x f x x x x ⎧-<⎪=⎨--≥⎪⎩, 当1x <时,()21x f x =-为增函数,()1f x >-,当1x ≥时,()()()23412412f x x x x ⎛⎫=--=-- ⎪⎝⎭故当32x =时,()min 312f x f ⎛⎫==- ⎪⎝⎭ ②设()2x h x a =-,()()()42g x x a x a =--若在1x <时,()h x 与x 轴有一个交点,所以0a >,并且当1x =时,()120h a =->,所以02a <<.而函数()()()42g x x a x a =--有一个交点,所以21a ≥,且1a < 所以112a ≤< 若函数()2x h x a =-在1x <时,与x 轴没有交点,则函数()()()42g x x a x a =--有两个交点,当0a ≤时,()h x 与x 轴无交点,()g x 与x 轴无交点,所以不满足题意.当()120h a =-≤时,即2a ≥时,()g x 与x 轴有两个交点,都满足题意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112a ≤<或2a ≥. 16.【解析】(1)Q 二次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0和-2.∴设()()()2220f x ax x ax ax a =+=+>.()f x 图像的对称轴是1x =-.()11f ∴-=-即21a a -=-1a ∴= ()22f x x x ∴=+Q 函数()g x 的图像与()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22g x f x x x ∴=--=-+(2)由(1)得()()()()22222121h x x x x x x x λλλ=+--+=++- ①当1λ=-时,()4h x x =满足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②当1λ<-时,()h x 图像对称轴是11x λλ-=+ 则111λλ-≥+,解得1λ<-; ③当1λ>-时,同理需111λλ-≤-+解得10λ-<≤.综上,满足条件的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0-∞.17.解:(1)因为(1)0f -=,所以10a b -+=.因为方程()0f x =有且只有一个根,所以240b a ∆=-=.所以24(1)0b b --=. 即2b =,1a =.所以2()(1)f x x =+. (2)因为22()()21(2)1g x f x kx x x kx x k x =-=++-=--+=222(2)()124k k x ---+-. 所以当222k -≥或222k --≤时,即6k ≥或2k -≤时,()g x 是单调函数. (3)()f x 为偶函数,所以0b =. 所以2()1f x ax =+. 所以221 0,() 1 0.ax x F x ax x ⎧+>⎪=⎨--<⎪⎩ 因为0mn <,不妨设0m >,则0n <.又因为0m n +>,所以0m n >->. 所以m n >-. 此时22()()()()11F m F n f m f n am an +=-=+--22()0a m n =->.所以()()0F m 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