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配位聚合1
高分子化学 第6章 配位聚合
![高分子化学 第6章 配位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61f79f6bcf84b9d529ea7a0a.png)
(4)配位聚合引发剂与单体
①引发剂和单体类型
Ziegler-Natta引发剂
-烯烃 有规立构聚合
二烯烃 有规立构聚合
环烯烃 -烯丙基镍型引发剂:专供丁二烯的顺、反1,4聚合 极性单体 烷基锂引发剂(均相) 有规立构聚合 二烯烃 茂金属引发剂(所有乙烯基单体)
②引发剂的相态和单体的极性
非均相引发剂,立构规整化能力强
δ +CH
Mt CH2 δ -
R
过渡金属阳离 子Mt +对烯烃 双键 碳原子的 亲电进攻
插入反应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化学过程。
单体的插入反应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一级插入
δδ+
CH CH2 R
Mt
+
CH CH2 R
δδ+
CH CH2 CH CH2 R R
Mt
不带取代基的一端带负电荷,与过渡金属相连 接,称为一级插入。
全同1,2 、间同1,2、顺式1,4-聚丁二烯和反式 1,4-聚丁二烯。
n CH CH CH 2 CH 2 4 3 2 1
1,2加成 3,4加成
[ CH2 CH ]n CH CH2 (R)
丁二烯的1,2或3,4加成有全同和间同二种立构规整聚合物。
[ CH2 CH2 ]n C C H H
顺式1,4-聚丁二烯-1,3
最初的Ziegler-Natta引发剂由两组分构成。 主引发剂 是周期表中Ⅳ~Ⅷ过渡金属化合物。
1955年意大利的Natta改进了Ziegler引发剂。用TiCl3和烷 基金属化合物组成的配位引发剂使丙烯聚合,结果得到高相 对分子质量、高结晶度、耐热150℃的聚丙烯,并于1957年 实现了工业化。 Natta还用这些引发剂使乙烯聚合,所得到的PE无支链、 结晶度也很高, 这种PE、PP具有高的立构规整度。 Ziegler-Natta引发剂的出现使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工 业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从而在高分子科学中开创了一 个新的研究领域----配位聚合。 Ziegler和Natta两位学者也于1963年同时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
高分子化学第6章配位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6章配位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a0d1e4e78e9951e79a892731.png)
四. 茂金属引发剂 由过度金属锆(Zr)或钛(Ti)与两个环戊二烯基或环戊
二烯基取代基及两个氯原子(或甲基)形成的有机金属络合 物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组成的 ,称作茂金属催化剂。是环 戊二烯基过渡金属化合物类的简称。
链增长反应可表示如下
δ-
CH CH2
δ+ 过渡金属
Mt
δ-
δ+
CH CH2 Mt
空位
CH CH2 R
¦Ä¦环Ħ状Ä过 CH CH2 渡状态 R
δ-
δ+
CH CH2 CH CH2 Mt
R
R
2. 配位聚合的特点
单体首先在过渡金属上配位形成络合物 证据:乙烯和Pt、Pd生成络合物后仍可分离
制得了4-甲基-1-戊烯-VCl3的络合物
第六章 配位聚合
6.1 引言(Introduction) 6.2 配位聚合
6.3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stereoregularity) 6.4 α-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
6.1 引言(Introduction)
1. 低密度聚乙烯
二十世纪30年代
ICI 公司
乙烯+苯甲醛
高温(180-200℃)
压力(180-200MPa)
2. 引发剂的作用 1) 提供引发聚合的活性种; 2) 提供独特的配位能力(反离子同单体和增长链的配位促使单
体分子按一定的构型进入增长链)起着连续定向模板作用。 控制方式: a. 引发中心控制:反离子与取代基之间的相斥作用-全同结构 b. 增长链端控制:相邻单体取代基间的相斥作用-间同结构
第六章离子聚合
![第六章离子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0e4c145d0740be1e650e9aa9.png)
第六章离子聚合一、名称解释1. 阳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的连锁聚合。
2. 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3. 化学计量聚合: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量聚合。
4. 开环聚合:环状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合物的聚合反应。
5. Ziegler-Natta引发剂:Zigler-Natta引发剂是一大类引发体系的统称,通常有两个组份构成:主引发剂是Ⅳ~Ⅷ族过渡金属化合物。
共引发剂是Ⅰ~Ⅲ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6. 配位聚合: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
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手插入烷基—金属键中。
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7. 定向聚合:任何聚合过程(包括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配位聚合)或任何聚合方法(如本体、悬浮、乳液和溶液等),只要它是经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定向聚合。
定向聚合等同于立构规整聚合。
二、选择题1. 下列单体中哪一种最容易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 B )A.CH2=CH2B.CH2=CHOCH3C.CH2=CHCl D.CH2=CHNO22.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B )A.正碳离子盐B.有机碱金属C.质子酸D.Lewis酸3. 四氢呋喃可以进行下列哪种聚合---------------------------------------------------------( C )A.自由基聚合B.阴离子聚合C.阳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4. 在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中,阴离子无终止的原因是(C )A 阴离子本身比较稳定B 阴离子无双基终止而是单基终止C 从活性链上脱出负氢离子困难D 活化能低,在低温下聚合5. 合成聚合物的几种方法中,能获得最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是( A )A 阴离子聚合B 阳离子聚合C 自由基聚合D自由基共聚合6. 能引发苯乙烯阴离子活性聚合,并且聚合度等于两倍的动力学链长的是(D)A. BuLiB. AIBNC. AlCl3+H2OD. 萘+钠7. 制备分子量分别较窄的聚苯乙烯,应该选择(B)A阳离子聚合B阴离子聚合反应C配位聚合反应D自由基聚合反应8. 按阴离子聚合反应活性最大的单体是(A)A α-氰基丙烯酸乙酯B 乙烯C 甲基丙烯酸甲酯D乙酸乙烯酯9. 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合成方法不同,若要合成高密度聚乙烯所采用的引发剂是( B )A. BuLiB. TiCl4-AlR3C. BF3+H2OD. BPO10. Ziegler-Natta引发剂引发丙烯聚合时,为了控制聚丙烯的分子量,最有效的办法是(D)A 增加引发剂的用量B适当降低反应温度C适当增加反应压力D加入适量氢气11. 合成顺丁橡胶所用的引发剂为(D)A BPOB BuLiC Na + 萘D TiI+AlEt312. 鉴定聚丙烯等规度所用的试剂是(D)A 正庚烷B正己烷C 正辛烷D沸腾的正庚烷13. 能采用阳离子、阴离子与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是(B)A、MMAB、StC、异丁烯D、丙烯腈14. 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B)A配位阴离子聚合;B阴离子活性聚合;C自由基共聚合15 阳离子聚合最主要的链终止方式是(B)A向反离子转移;B向单体转移;C自发终止16能引发丙烯酸负离子聚合的引发剂是(A)A丁基锂B三氯化铝C过氧化氢17 取代苯乙烯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时,活性最大的单体是(A)A对甲氧基苯乙烯B对甲基苯乙烯C对氯苯乙烯D间氯苯乙烯18 在具有强溶剂化中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时,聚合速率随反离子的体积增大而(B)A增加B下降C不变D无规律变化19 用强碱引发己内酰胺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时存在诱导期,消除的方法是(C)A加入过量的引发剂B适当提高温度C加入少量乙酸酐D适当加压20 为了得到立构规整的1.4-聚丁二烯,1,3 –丁二烯可采用( D)聚合。
第六章 配位聚合
![第六章 配位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5c7cecd150e2524de5187e68.png)
聚丁二烯IR吸收谱带
间同1, 2: 990、664 cm-1 顺式1, 4: 741 cm-1 反式1, 4: 964 cm-1
6.3 Ziegler-Natta (Z-N)引发剂
1. Z-N引发剂的组分
主引发剂
是周期表中Ⅳ~Ⅷ过渡金属化合物
Ⅳ~Ⅵ副族:
Ti Zr V Mo W Cr的 TiCl3(、、 ) 的活性较高
得到的聚合物无14C放射性,表明加上的是H+, 而链端是阴离子 因此,配位聚合属于配位阴离子聚合 增长反应是经过四元环的插入过程
δδ+
增长链端阴离 子对烯烃双键 ¦Ä¦Ä ¦Ä 碳原子的亲 核进攻
CH CH2
δ +CH
Mt CH2 δ -
R
过渡金属阳离 子Mt+ 对烯烃双 键碳原子的亲 电进攻
(S = 100)
3. 立构规整性聚合物的性能
-烯烃聚合物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影响聚合物的结晶能力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好,分子排列有序,有利于结晶 高结晶度导致高熔点、高强度、高耐溶剂性
如:无规PP,非结晶聚合物,蜡状粘滞体,用途不大 全同PP和间同PP,是高度结晶材料,具有高强 度、高耐溶剂性,用作塑料和合成纤维 全同PP的Tm为175 ℃,可耐蒸汽消毒,比重0.90
插入反应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化学过程:
单体的插入反应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一级插入
δδ+
CH CH2 R
Mt
+
CH CH2 R
δδ+
CH CH2 CH CH2 R R
Mt
不带取代基的一端带负电荷,与过渡金属相连 接,称为一级插入
二级插入
第六章配位聚合
![第六章配位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7b1a1d5c360cba1aa811daf0.png)
第六章 配位聚合6.1引言乙烯 丙烯和其他a-烯烃为石油裂解懂得主要产物30年代 仅作为燃料后 引发剂高温高压 PE (高压) 1953 Zieglev (德) 70~5034常压、AlEt Ti -θ HDPE 1954 Natta (意) Ti 3θ35)(GH Al - PP接着 Goodrich-Fire 公司 Ti 3524)(H C Al -θ 高顺式1、4-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 同时 Fire-stene 轮胎和橡胶公司 锂或烷基锂(Z-N 引发剂)以后 以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洛合体系作引发剂单体配位而后聚合,聚合产物呈定向聚合—洛合聚合,配位聚合,定向聚合 (区别)常用术语的区别① 配位聚合和洛合为同义词—采用具有配位(或洛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洛合)并活化,然后插入烷基—金属键(R —M )中。
(配位比洛合表达的意义更明确)② 定向聚合和有规立构聚合是词义词—按IUPAC 规定,均指以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的聚合过程。
③ Ziegler —Natto 聚合—指采用Ziegler —Natto 引发剂的任何单体的聚合或共聚合。
所得聚合物可以是立构规整的,也可以是无规聚合物。
6.2 结合物的立构规整性配位聚合,除R P 、n X 外,首先要考虑立构规整性问题。
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的化合物叫异构体,这种现象称~分两类① 结构异构—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相互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如:头—尾和头—头或尾—尾相连的聚合物结构异构体② 立体异构 —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相互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称构型聚合物中同样存在复杂的立体异构现象⎭⎬⎫⎩⎨⎧几何异构光学异构 即:聚合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同,只是构型不同。
一、 立体异构⒈光学异构。
(存在手性中心)⎩⎨⎧*(左)右S R C )( —取代基(原子)在手性中心的排布顺序不而产生的立体异构α—烯烃聚合 NCH 2 =CH-R → —CH 2-CH-CH 2-CH-全同立构(等规)各个手性中心*C 构型相同,如~RRRR ~或~SSSS ~(St-pp)无规(at-pp ):手性中心的构型呈无规排列。
第六章 配位聚合
![第六章 配位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253c7c22dd36a32d73758182.png)
将侧基中含有手性C*的烯烃聚合 将侧基中含有手性C*的烯烃聚合 C*
CH2 CH *CHCH3 CH2 CH3
Et (S) CH3 CH CH2 * 2
Zn TiCl4
R / S = 50 / 50
CH2
* * CH CH2 CH *CHCH3 CH2 CH3 *CHCH3 CH2 CH3
(S = 100)
Mt CH2 δ-
过渡金属阳离子 Mtδ+ 对 烯 烃 双 键 β 碳原子的亲电进攻
插入反应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化学过程: 插入反应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化学过程:
几种聚合概念含义区别 几种聚合概念含义区别 概念
配位聚合、 配位聚合、络合聚合 在含意上是一样的, 在含意上是一样的,可互用 一般认为,配位比络合表达的意义更明确 一般认为, 配位聚合的结果: 配位聚合的结果: 可以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 也可以是无规聚合物 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 定向聚合、 这两者是同意语, 这两者是同意语,是以产物的结构定义的 都是指以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的聚合过程 乙丙橡胶的制备采用Z 催化剂,属配位聚合, 乙丙橡胶的制备采用Z-N催化剂,属配位聚合, 但结 构是无规的, 构是无规的,不是定向聚合
G. Natta
1963年 1963年,获Nobel化学奖 Nobel化学奖
链增长反应可表示如下
过渡金属
δδ+
δ
δ+
CH CH2
空位
Mt
CH CH2 ¦¦ ¦¦ ¦ ¦
环状过 渡状态
δ
Mt CH2
CH CH2 R
CH R
δ+
CH CH2 CH CH2 R R
Mt
链增长过程的本质是单体对增长链端络合物的插入反应 链增长过程的本质是单体对增长链端络合物的插入反应 本质
10年高分子复习题
![10年高分子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2c7ae8551810a6f5248621.png)
2010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 说明下列名词和术语:(1)单体,聚合物,高分子,高聚物(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无机高分子(3)主链,侧链,侧基,端基(4)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5)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6)连锁聚合,逐步聚合,加聚反应,缩聚反应(7)加聚物,缩聚物,低聚物2.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征?3. 从时间~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关系讨论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间的相互关系与差别。
4. 举例说明链式聚合与加聚反应、逐步聚合与缩聚反应间的关系与区别。
5. 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
(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
6. 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和单体、聚合物的名称(1) CH2=CHF (2) CH2=CH(CH3)2CH3|(3) CH2=C |COO CH3 (4) HO-( CH2)5-COOH7.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单体、聚合反应式,并指明这些聚合反应属于加聚反应还是缩聚反应,链式聚合还是逐步聚合?(1) -[- CH2- CH-]n-|COO CH3(2) -[- CH2- CH-]n-|OCOCH3(3) -[- CH2- C = CH- CH2-]n-| CH3(4) -[-NH(CH2)6NHCO(CH2)4CO-]n-(5) -[-NH(CH2)5CO-]n-8. 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单体和反应式:(1) 聚苯乙烯 (2) 聚丙烯 (3) 聚四氟乙烯 (4) 丁苯橡胶 (5) 顺丁橡胶 (6) 聚丙烯腈 (7) 涤纶 (8) 尼龙6,10 (9) 聚碳酸酯 (10) 聚氨酯9. 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和单体,并对聚合物命名,说明聚合属于何类聚合反应。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1.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时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对单体聚合热的影响。
高分子化学习题-XXXX大学教务在线
![高分子化学习题-XXXX大学教务在线](https://img.taocdn.com/s3/m/024c09ecfab069dc5022013d.png)
高分子化学分册目录前言1绪论 (3)2 自由基聚合 (7)3 共聚合 (15)4 聚合方法 (19)5 阳离子聚合 (21)6 配位聚合 (27)7 逐步聚合 (31)8 天然高分子、大分子反应 (41)9 考研模拟 (45)10 参考文献 (61)11.高分子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14)12.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高分子科学) (26)第一章绪论一、1、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方程式。
单体,聚合物名称,并说明聚合反应类型?2、①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单体和反应式;②说明各个聚合反应的类型③指出各种聚合物(塑料、橡胶、纤维等)的主要应用类型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尼龙610、腈纶、维纶(聚乙烯醇缩甲醛)聚四醛、聚苯醛、聚苯醚、聚四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天燃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3、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聚合反应,指出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CH 2—C]n CH 3COOCH 3(1)(2) [CH 2— CH ]n OCOCH 3(3) [CH(CH 2)6NHCO(CH 2)4CO ]n(4) [NH(CH 2)5CO ](5) [CH 2— C=CH— CH 2]nCH 34、举例说明和区别线型和体型结构,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无定型和结晶聚合物。
5、举例说明橡胶、纤维、塑料间结构—性能的差别和联系。
6、为什么说高分子微结构、平均分子量、热转变温度是表征聚合物的重要指标。
7、何谓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单体和聚合度?8、说明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的特点。
9、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有几种表示方法,写出其数学表达式及大小关系?10、何谓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如何表示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试分析聚合物分子量多分散性存在的原因?11、有下列所示三成份组成的混合体系成分1:重量分数=0.5 分子量=1×104成分2:重量分数=0.4 分子量=1×105成分3:重量分数=0.1 分子量=1×106求这个混合体系的数均分子量nM和重均分子量Mn及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
第六章 配位聚合
![第六章 配位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55e2eb5abe23482fb4da4c3f.png)
H C CH2 CH2 CH Mt CH2 反 式1,4-加成 加 Mt CH2
CH2
HC CH CH2
CH2
�
[Mt]+ -CH2 CH2 R
(iv)分子内转移 )
[Mt]+ -CH2 CH ( CH2 CH )nC2H5 R R [Mt]+ - -H + CH3 H2C CH R C ( CH2 CH)nC2H5 R R
[Mt]+ -CH2 CH2 R
第六章
(4)链终止 )
配 位 聚 合 反 应
羧酸, (i)醇,羧酸,胺,水等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能与活性中心 ) 反应,使之失活: 反应,使之失活: ROH
第六章
(ii)单金属活性中心机理 )
R Cl Cl Ti Cl Cl
R CH CH3 CH2 转位 Cl Cl Ti Cl Cl
配 位 聚 合 反 应
配位 + H2C CH CH3 R Cl CH CH3 Cl Ti CH Cl Cl
Cl Cl Ti CH2CHR Cl Cl CH3 配位 CH3 CH CH2CHR CH3
第六章
6. 2 聚合反应基元反应 (1)链引发: )链引发:
配 位 聚 合 反 应
[Mt]+ - -C2H5 + H2C CH R
[Mt]+ -CH2 CH C2 H5 R
(2)链增长: )链增长:
[Mt]+ -CH2 CH C2H5 R + n H2C CH R [Mt]+ -CH2 CH ( CH2 CH )nC2H5 R R
六章节离子聚合
![六章节离子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b9c6941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5.png)
第六章 离子聚合
3. 其他引发剂 其它阳离子引发剂有碘、高氯酸盐、六氯化铅盐
等。如碘分子歧化成离子对,再引发聚合:
I2 I2
I+(I3)-
形成的碘阳离子可引发活性较大的单体,如对甲 氧基苯乙烯、烷基乙烯基醚等。
19
第六章 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也能通过高能辐射引发,形成自由
基阳离子,自由基进一步偶合,形成双阳离子活性
但当烷基换成芳基后,由于氧上未共有电子对也 能与芳环形成共轭,分散了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 从而使其进行阳离子聚合的活性大大降低。
8
第六章 离子聚合
(3)共轭单体 苯乙烯,丁二烯等含有共轭体系的单体,由于
其π电子云的流动性强,易诱导极化,因此能进行 阳离子、阴离子或自由基聚合。但聚合活性较低, 远不及异丁烯和烷基乙烯基醚,故往往只作为共聚 单体应用。
6
第六章 离子聚合
更高级的α- 烯烃,由于空间位阻效应较大,一 般不能通过阳离子聚合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
异丁烯:唯一一个具有实际工业价值的 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α- 烯烃单体
7
第六章 离子聚合
(2)烷基乙烯基醚 烷氧基的诱导效应使双键电子云密度降低,但
是氧原子上的未共有电子对与双键形成 p -π共轭效 应,双键电子云增加。与诱导效应相比,共轭效应 对电子云偏移的影响程度更大。事实上,烷氧基乙 烯基醚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共引发剂过量可能生成氧鎓离子,其活性低于络 合的质子酸,使聚合速率降低。
BF3 H2O
H+(BF3OH)- H2O (H3O)+(BF3OH)-
17
第六章 离子聚合
在工业上,一般采用反应速率较为适中的AlCl3 —H2O引发体系。
第六章 配位聚合-2
![第六章 配位聚合-2](https://img.taocdn.com/s3/m/5b8d89787e21af45b307a8de.png)
TiEt2Cl2 + Al2 Et4Cl2 TiEt3Cl
+ Al2Et4Cl2
我国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
始于60年代中期,70年代形成一支综合的研究队伍,从80年 代初开始我国相继引进了多套聚烯烃生产装置。
在烯烃催化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中国科学院 化学研究所的CS系列催化剂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 究院的N系列催化剂已经部分地替代了进口催化剂。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周其凤,胡汉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TiEtCl3 + Al2 Et4Cl2
TiCl4
+ Al2Et4Cl2
TiEtCl3 + Al2Et2Cl4
TiCl4
+
Al2Et2Cl4
TiEtCl3 + Al2Cl6
Al/Ti > 3.0
TiCl4 + Al2Et6
TiEtCl3 + Al2Et4Cl2
TiEtCl3
+ Al2Et6 TiEt2Cl2 + Al2 Et6
+
MgCl2
(f)载体催化剂的制备 浸渍法:络合、共溶、重新析出
研磨法:氮气保护下研磨
(4)第四代Ziegler-Natta催化剂
70年代末-80年代,茂金属
CH3 Al O
n
(a) 组成: 主催化剂 + MAO共催化 剂 (b) 活性:2× 108 gPP/ gTi (c) 主催化剂茂金属的种类 双茂金属
3、催化剂的特点
主催化剂与共催化剂的性质及比例 与离子聚合的相似之处(机理及对水的敏感性)
TiCl3(TiCl)4 H2O
分解
3 RH
高分子化学思考讨论题
![高分子化学思考讨论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cf39d6c1c708a1284a44af.png)
高分子化学思考讨论题第一章绪论1、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征?2、何谓高聚物?何谓低聚物?3、简要解释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单体和聚合度的含义。
4、什么叫热塑性?什么叫热固性?试举例说明。
5、什么叫等规(全同立构)、间规(间同立构)和无规聚合物?试举例说明。
6、高分子链结构形状有几种?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不同?7、何谓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如何表示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多分散性?试分析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存在的原因。
8、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证明:≥。
9、聚合度和相对分子量间有什么关系?计算中对不同聚合反应类型的聚合物应注意什么?试举例说明。
10、如何用实验测定一未知单体的聚合反应是以逐步聚合还是按连锁聚合机理进行的。
11、有下列所示三成分组成的混合体系。
成分1:质量分数=0.5,相对分子质量=1×104成分2:质量分数=0.4,相对分子质量=1×105成分3:质量分数=0.1,相对分子质量=1×106求这个混合体系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指数。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1、总结烯类单体的聚合特征得到以下规律:(1)能形成聚合物的主要是乙烯、乙烯的一元取代物、乙烯的1,1-二元取代物。
乙烯的1,2-二元取代物除个别外一般不聚合。
(2)大部分烯类单体能按自由基机理聚合,只有少部分按离子型机理聚合。
(3)有些单体能按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机理进行聚合。
请对以上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2、解释为什么引发剂的活性次序一般为:过氧化二碳酸酯类>过氧化二酰类>过氧化酯类>过氧化二烷基类3、过硫酸盐无论在受热、受光或受还原剂作用下均能产生SO4¯•?如果需要随时调整反应速度或随时停止反应,应该选择何种方式产生SO4¯•?如果工业上要求生产分子量很高的聚合物,聚合温度尽量低,则应选择何种方式产生这种自由基?4、在自由基聚合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方式连接,且所得的聚合物多为无规立构。
配位聚合和开环聚合-总结
![配位聚合和开环聚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d639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6.png)
分子量2000-聚乙二醇
聚丙二醇
O
三元环醚
阴离子开环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疏水端-亲水端
H3C CH OH KOH, 130-150
H H3C C
CH2 OH CH3 CH CH2
H2C
起始剂
O
12-丙二醇
OC3H6
OH n
OC3H6 OH n
环氧丙烷+环氧乙烷
O
共聚
H H3C C
聚醚型表面活性剂: H2C
Et
Al
CH2
Et
CH3 双金属活性种
Cl Cl Ti
Cl
Et
Al
CH2
Et
CH CH3
C2H5
Cl
Cl
Cl Ti CH2
CH2 CH CH3
CH3
Et Al
Et 烯烃配位
Cl
Cl
Et
Cl Cl
Cl Ti
CH2
Al CH2 CH3
Cl Ti
CH
CH3 极化的单体插入Al-C键
Al
CH2
Et
CH CH3
天然橡胶:98%
第八章
开环聚合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开环聚合
• 离子开环 • 阳离子开环-聚甲醛 • 阴离子开环-环氧乙烷 • 无机、半无机高分子-聚硅氧烷
离子开环
O 环氧化合物
NH O 内酰胺
O O 内酯
小部分是逐步聚合机理
开环聚合
阳离子活性种
大部分是离子聚合(连锁机理)
• 第三组分 给电子试剂含N、P、O、S的化合物
• 载体
(CH3)2N 3P=O (C4H9)2O
配位聚合coordinationpolymerization
![配位聚合coordinationpolymerization](https://img.taocdn.com/s3/m/c68f180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5.png)
第六章配位聚合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6.1 聚合物的异构现象6.1.1 分类结构异构(构造异构,同分异构)立体异构构象异构构型异构几何异构(顺反异构)光学异构(对映体异构)6.1.2结构异构一单体:n-BuLi,s-BuLi,t-BuLi二聚合物1结构单元不同: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乙醛2结构单元同,连接次序不同:SBR(无规),SBS(嵌段),HIPS(接枝)6.1.3几何异构:顺式-聚丁二烯,反式-聚丁二烯6.1.4光学异构一单体无手性碳,产物有1 CH2=CRR'(丙烯,α-烯烃)只有一种(假)手性碳全同(等规),间同(间规),无规(Flash动画演示)2 RCH=CHR' 有两种(假)手性碳叠同双等规,对映双等规,叠同双间规(对映双间规)(Flash动画演示)二单体有手性碳,产物有立构选择聚合6.1.5光学异构聚合物的性能6.1.6立构规整度1 定义: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等规度,间规度,杂规度2立构规整度与结晶度的区别3 测定6.2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6.2.1 配位聚合一定义:单体分子的碳-碳双键先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的空位上配位,形成σ-Π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增长的聚合反应过程。
二增长过程(Flash动画演示)三特点四常用引发剂6.2.2 定向聚合一定义:以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为主的聚合反应二种类1自由基聚合2离子聚合3 配位聚合4 模板聚合6.2.3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的区别与联系6.3 Ziegler-Natta催化剂发展历程1953年,Ziegler等从一次以Et3Al为催化剂从乙烯合成高级烯烃的失败实验出发,意外地发现以乙酰丙酮的锆盐和Et3Al催化时得到的是高分子量的乙烯聚合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的乙烯聚合催化剂TiCl4 - AlEt3。
1954年Natta等把Ziegler催化剂中的主要组分TiCl4还原成TiCl3后与烷基铝复合成功地进行了丙烯聚合。
高分子化学习题及解答
![高分子化学习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f37d332aaea998fcc220efe.png)
高分子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 绪论1.基本概念单体,聚合物,聚合度,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多分散系数,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缩聚物,缩聚反应,加聚物,加聚反应,线形聚合物,支化聚合物,交联聚合物,橡胶,塑料,纤维2. 聚合物结构与名称了解聚合物的各种名称及英文缩写与聚合物结构间的关联 , 熟悉系统命名法的基本规则,并用于常见聚合物的命名。
①聚合物结构式书写格式习惯写法IUPAC规定的写法②聚合物的IUPAC 命名法基本规则常见聚合物的名称③聚合物的来源命名法及习惯命名法④常见聚合物的英文缩写⑤等规立构聚合物的结构与名称⑥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与名称⑦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名称练习题:一、写出下列聚合物的结构1.聚碳酸酯,涤纶,有机玻璃,Kevlar纤维,尼龙-6,聚甲醛,天然橡胶,聚氯乙烯,聚丙烯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1.基本概念连锁(链式)聚合,初级自由基,单体自由基,活性中心,自由基半衰期,引发效率,稳态,自由基等活性理论,笼蔽效应,诱导分解效应,自动加速,动力学链长,聚合度,链转移,链转移常数,阻聚及缓聚,歧化终止,偶合终止,最高聚合温度,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2. 基本原理及现象解释z单体对不同连锁聚合机理的选择性z自由基聚合机理(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及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z自动加速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
z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关系 ; 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的关系,影响引发剂效率的因素。
z链转移剂在聚合物合成中的用途 ; 高压聚乙烯的长支链和短支链的生成原因。
z烯丙基单体的自阻聚作用1整理:潘奇伟z自动加速效应对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关系的影z温度、压力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z四类引发剂的引发基元反应(包括偶氮类(AIBN),有机过氧化物类(BPO),无机过氧化物类(KSP)、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亚硫酸盐与硫代硫酸盐))z苯醌及苯酚对自由基反应的阻聚原理。
大学化学 配位聚合
![大学化学 配位聚合](https://img.taocdn.com/s3/m/7a11a2fe0242a8956bece441.png)
R
2
非桥链型 普通结构
桥链型
限定几何性,几乎100%金属原子都形成活性中心; 单一活性中心,可获得分子量分布很窄、共聚物组成均 一的产物, 立构规整能力高,能引发烯烃聚合生成间规聚合物 几乎能引发所有的乙烯基单体聚合
16
三、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stereoregularity)
手性中心(chiral center)碳原子:非对称取代的烯 类单体或α—烯烃聚合物分子链中的不对称的碳原子)
18
2. 立构规整结构 2.1 聚α-烯烃
各手性C构型相同,称全同聚合物(isotactic polymer); 若相邻手性C构型相反,且交替排列,则为间同立构聚合物 (syndiotactic polymer); 手性C构型呈无规排列,则称为无规立构聚合物(atactic polymer)。
Mt
丙烯的全同聚合是一级插入
6
二级插入:带取代基的一端(β碳)带负电荷并和过渡金属Mt相连
δ+ δ
CH2 CH R
Mt
+
CH2 CH R
δ+ δ
CH2 CH CH2 CH R R
Mt
丙烯的间同聚合为二级插入
7
几种聚合名称含义的区别
配位聚合、络合聚合 在含义上是一样的,可互用。 一般认为,配位比络合表达的意义更明确。 均指采用具有配位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都是单体先在 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并活化,然后插入烷基金属键中。 可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也可以是无规聚合物。 Zigler-Natta聚合: 采用Zigler-Natta引发剂的任何单体的聚合或共聚合。 所得的可以是立构规整的,也可以是无规的。
空位
CH R
R
δ
高分子物理作业(带答案)
![高分子物理作业(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eec3dc551810a6f4248612.png)
第一章1.试讨论线形聚异戊二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构型,假定不考虑键接结构(画出结构示意图)。
解:聚异戊二烯可能有6种有规立构体,它们是:常见错误分析:本题常见的错误如下:(1)将1,2加成与3,4加成写反了。
按IUPAC 有机命名法中的最小原则,聚异戊二烯应写成而不是即CH 3在2位上,而不是在3位上。
(2)“顺1,4加成又分成全同和间同两种,反1,4加成也分成全同和间同两种。
”顺1,4或反1,4结构中没有不对称碳原子,没有旋光异构体。
甲基与双键成120°角,同在一个平2C CCH 2CH 2CH 3HC C C C CC RR R 33CH 3H HHH H H (R =CH CH 2)C C C C CC RR R H HHH H H H H H (R =C(CH 3)CH 2)C C C C C CR R 3CH 3CH 3H HHH H H (R =CH CH 2)C C C C CC R R R H H H H H H HHH (R =C(CH 3)CH 2)② 反1,4加成④ 3,4加成全同立构 ③ 1,2加成全同立构⑤ 1,2加成间同立构 ⑥ 3,4加成间同立构 C CH CH 3CH 2CH 2n 1234C CH CH 3CH 2CH 2n1234面上。
2.以聚丁二烯为例,说明一次结构(近程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解:单体丁二烯进行配位聚合,由于1,2加成与1,4加成的能量差不多,所以可得到两类聚合物。
一类是聚1,2-丁二烯,通式是;另一类是聚1,4-丁二烯,通式是。
每一类都可能存在立体异构,如由于一次结构不同,导致聚集态结构不同,因此性能不同。
其中顺式聚1,4-丁二烯规整性差,不易结晶,常温下是无定形的弹性体,可作橡胶用。
其余三种,由于结构规整易结晶,使聚合物弹性变差或失去弹性,不易作橡胶用,其性能之差详见表1-1。
表1-1聚丁二烯的物理性质异构高分子熔点(℃)密度(g/cm3)溶解性(烃类溶剂)一般物性(常温)回弹性20℃90℃全同聚1,2-丁二烯120~125 0.96 难硬,韧,结晶性45~55 90~92间同聚1,2-丁二烯154~155 0.96 难硬,韧,结晶性顺式聚1,4-丁二烯4 1.01 易无定形硬弹性88~90 92~95反式聚1,4-丁二烯135~148 1.02 难硬,韧,结晶性75~80 90~933.假定聚乙烯的聚合度为2000,键角为109.5°,求伸直链的长度L max 与自由旋转链的根均方末端距之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的全同指数= 沸腾正庚烷萃取剩余物重
(I I P)
未萃取时的聚合物总重
也可用I I红P外=光K谱的AA特917456征0 吸全收甲同基谱螺的带旋特测链征段定吸特收征,吸峰收面,积峰面积
K为仪器常数
二烯烃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用某种立构体的 百分含量表示
应用IR、NMR测定
聚丁二烯IR吸收谱带
全同1, 2: 991、694 cm-1 间同1, 2: 990、664 cm-1 顺式1, 4: 741 cm-1 反式1, 4: 964 cm-1
CH2 CH CH2 CH
*CHCH3 *CHCH3
CH2
CH2
CH3
CH3
(S = 100)
3. 立构规整性聚合物的性 能 -烯烃聚合物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影响聚合物的结晶能力。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好,分子排列有序,有利于结晶。 高结晶度导致高熔点、高强度、高耐溶剂性。
如:无规PP,非结晶聚合物,蜡状粘滞体,用途不大 。
全同PP和间同PP,是高度结晶材料,具有高 强度、高耐溶剂性,用作塑料和合成纤维。 全同PP的Tm为175 ℃,可耐蒸汽消毒,比重0.90。
-烯烃聚合物的Tm大致随取代基增大而升高
HDPE 全同PP 聚3-甲基-1-丁烯 聚4-甲基-1-戊 烯
Tm 120 175
300
235
(℃)
二烯烃聚合物
如丁二烯聚合物: 1, 2聚合物都具有较高的熔点
6
第六章 配位聚合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6.1 引言
1953年,德国科学家K. Ziegler 发现用过渡金属化合 物(TiCl4)与有机金属化合物(AlEt3)相结合作为催 化剂,在低温,低压下使乙烯聚合得到聚乙烯。这种 聚乙烯主要为线型的,没有支链,密度大,强度高, 熔点高,称为HDPE。
但象其他含杂原子的聚合物的C*为真光活性中心。
聚环氧丙烷
O
H2C
C*H
CH3
对于二烯烃:
H
H
CH2 C* O CH2 C* O
CH3
CH3
有顺、反异构(1,4聚合),光活性(1,2;3,4聚合)
几何异构体
几何异构体是由聚合物分子链中双键或环形结构 上取代基的构型不同引起的
如异戊二烯聚合,1,4-聚合产物有:
全同 Tm = 128℃ 间同 Tm = 156℃
反式1, 4聚合物 Tg = -80℃, Tm = 148℃
1, 4聚合物
较硬的低弹性材料
顺式1, 4聚合物 Tg = -108℃, Tm = 2 ℃ 是弹性优异的橡胶
对于合成橡胶,希望得到高顺式结构。
立构规整度的测定 (Degree of tacticity)
6.2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 性1.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体
结构异构(同分异构): 化学组成相同,原子和原子团的排列不同 头-尾和头-头、尾-尾连接的结构异构 两种单体在共聚物分子链上不同排列的序列异构
立体异构 由不于同分而子产中生的的原异子构或基团构的型空异间构构型光co学nf异ig构uration 构象异构 几何异构 conformation
根据手性C*的构型不同,聚合物分为三种结构:
RR R R HHHH RH RH HRHR RH R R HRHH
全同立构 Isotactic
间同立构 Syndiotactic
无规立构 Atactic
全同和间同立构聚合物统称为有规立构聚合物
如果每个结构单元上含有两个立体异子C*的近邻环境 一种等量R和S的外消旋单体,聚合后得到也是 等量外消旋聚合物的混合物,无旋光活性。 采用一种光学活性引发剂,可改变R和S的比例
* CH2 CH CH3
S
R / S= 50 / 50
OH
tBu C*H CH2OH (R) ZnEt2
光学活性引发剂
*
*
CH2 CH S CH2 CH S
• 结晶度与立构规整度: 立构规整聚合物,容易结晶,但不一定结晶。 容易结晶的聚合物不一定是立构规整的聚合物。
6.3 配位聚合的基本概 念
1. 配位聚合定义
是指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首先在过渡金属引 发剂活性中心上进行配位、活化,随后单体分子相 继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链增长的过程。又称 络合聚合反应.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用立构规整度表征。
立构规整度:是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
是评价聚合物性能、引发剂定向聚合能力的一个 重要指标 。
结晶
根据聚合物的物 理性质进行测定
比重 熔点 溶解行为
化学键的特征吸收
全同聚丙烯的立构规整度 (全同指数、等规度)
常用沸腾正庚烷的萃取剩余物所占百分数表示。
由沸腾正庚烷萃取,无规及其他间规等均溶解。
光学异构体 光学异构体(也称对映异构体),是由手征性碳 原子产生 构型分为R(右)型和S(左)型两种
对于 -烯烃聚合物,分子链中与R基连接的碳原子 具有下述结构:
H
C*
R
由于连接C*两端的分子链不等长,或端基不同,C* 应当是手征性碳原子。 但这种手征性碳原子并不显示旋光性,原因是紧邻 C*的原子差别极小,故称为“ 假手性中心”。
CH3
CH3
R / S = 75 / 25 光学活性聚合物
将这种光学引发剂优先选择一种对映体进入聚 合物链的聚合反应称为立构选择性聚合。
将侧基中含有手性C*的烯烃聚合
CH2 CH *CHCH3 CH2 CH3
R / S = 50 / 50
Et
(S) CH3 C*H CH2 2 Zn TiCl4
*
*
Ziegler催化剂马上受到意大利科学家Natta的重视, 并在此基础上1954年发展成为可使α-烯烃聚合得到立 构规整聚合物的通用催化剂(TiCl3/AlEt3)。主要是合 成等规聚丙烯,后来又扩展到环状烯烃。
这类催化剂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实现了丙 烯的定向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立构规整性 聚丙烯。这类聚合反应的链增长机理与前 述自由基、正、负离子均不同。在高分子 科学领域起着里程碑的作用,于1963年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
CH3 CH2 C CH CH2 n
聚异戊二烯
CH3
H
CC
CH2
CH2
顺式构型
CH3 C C CH2
CH2
H
反式构型
2. 光学活性聚合物
是指聚合物不仅含有手性碳原子,而且能使偏振 光的偏振面旋转,真正具有旋光性,这种聚合物 称为光学活性聚合物。
采取两种措施:
改变手性碳原子C*的近邻环境; 将侧基中含有手性碳原子C*的烯烃单体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