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人教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7.20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3-2024学年人教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7.20 第一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练一、选择题1.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来在此基础上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是发明者偶然的发现D.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欧洲17世纪人口增长比较慢,每年大约增长0.5%—1%之间。

1750年以后,人口开始稳步地增长,特别像英、法、北美、爱尔兰、意大利、俄国等……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1.88亿,1850年达到2.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约40%。

与上述材料中人口增长率数据变化相关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3.下图是英国约·菜齐的漫画。

这幅漫画中科学家法拉第捏着鼻子向泰晤士老爹递上一张白卡纸,让他亲身了解一下泰晤士河水质。

该漫画讽刺的是当时没有排污管道的伦敦,污水横流在泰晤士河而出现的大恶臭事件。

该漫画揭示了当时()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工业化导致交通事故4.“它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这里的“它”指A.新航路开辟B.牛顿力学体系C.文艺复兴D.第一次工业革命5.《全球通史》中写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因而,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作者旨在说明工业革命()A.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C.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6.这一时期,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20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20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限时达标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2.下列发明家中,设计蒸汽机车的是()。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富尔顿D.斯蒂芬森3.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在短暂的假期中都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最早为铁路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哈格里夫斯B.斯蒂芬森C.本茨D.莱特兄弟4.“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里“新的时期”是指()。

A.蒸汽时代B.铁器时代C.石器时代D.农耕时代5.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最本质的区别是()。

A.名称不同B.前者规模较小,后者规模较大C.前者是手工生产,后者是机器生产D.前者出现较早,后者出现较晚6.下面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

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光荣革命”的发动B.殖民扩张的开展C.工业革命的推动D.自由贸易的拓展7.“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信息自动化提升理解应用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9.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

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A.农业B.交通运输业C.棉纺织业D.面粉加工业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决定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量丰富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C.采掘技术提高D.煤的出口量激增3、(山东烟台中考)1825年9月,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如图)正式试车。

为该车提供动力的是()A.发电机B.蒸汽机C.电动机D.内燃机.4、瓦特制成的改进蒸汽机,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有( )①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出现②英国采煤业迅速发展,导致空气污染程度上升③工厂在城市中大量出现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5.世界近代史.上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A.珍妮机B.燕汽机C.内燃机D.飞梭6.现在我们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都是“W”,这是为了纪念( )A.牛顿B.斯蒂芬森C.瓦特D.爱迪生7.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当时英国陈列的展品中有可能包括( )A.铁路设备、马车B.纺纱车、蒸汽机C.蒸汽机、铁路设备D.马车、珍妮机8.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欧洲的老师”。

出现此现象主要得益于英国( )A率先出现工业文明B.提出先进的科学理论C.确立先进的制度D.成为“日不落帝国”9.“旅行者号”机车拖着30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

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在( )A.18世纪早期B.18世纪晚期C.19世纪早期D.19世纪晚期10.小明同学在阅读时看到这样的话:“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正在经历一场什么变革?
材料二所述表明英国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
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通过革命手段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确立的?请举出通过改革方式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事例一个。
请举出促使材料四中图一、图二能源产量变化的重要发明各一例。
材料五中“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最早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请你就三大方面或任选其一谈谈你的认识。(最少说出两点,不得照抄原文)
C、君主立宪制确定
D、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答案】:
【解析】:
一位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写道:1804年,拿破仑改共和制为帝制,在法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连当时的罗马教皇也不得不乘火车赶来为他行加冕礼。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材料二: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层出不穷的发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

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开启了铁路时代。

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2 .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列出了一系列事件(如表)。

他意在说明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机械修理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机车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日不落帝国”的兴起C.血腥的资本积累D.“工业革命”的到来3 .2023年北京冬奥会践行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办奥理念,深入人心。

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A.欧洲殖民扩张B.第二次世界大战C.两次工业革命D.经济全球化4 .工业化解除了对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的约束,也破除了对社会根本性变化进程的限制,人们从乡村涌入城市,扩大城市中低收入工厂工人的数量。

这反映了()A.技术革新与经济增长紧密结合B.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C.工业化促进了社会根本性变化D.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5 .如图为某历史著作的部分章节,该章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人口的增K。

城巾化。

班靠的增K。

所消费义。

妇攵的新角色C.思想解放的潮流D.世界大战的危机6 .”在18世纪的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

"这种动力是()A.煤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力7 .下图漫画反映了()THEU>NIH)NBATH1N(iSEASON.《恶臭泰晤士河一伦敦游泳季》1859年A.经济发展要注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8 .社会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C.化学工业引发环境污染D.工业革命拉大贫富差距8. 19世纪中期,英国主动大幅度降低关税,对许多商品甚至免征关税,但同时要求它的贸易国也对应的这样做。

英国这样做的原因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C.英国商品质优价廉D.英国人民需要外国商品9. 有学者曾估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欧洲的生产能力每一千年增长1倍,这意味着年平均增长率不到0.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71_第一次工业革命》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71_第一次工业革命》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7.1 第一次工业革命》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 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A.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C.积累了雄厚的资本D.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2.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带来的影响是()①提高了纺纱生产效率②提高了织布速度③带动了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 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业B.采矿业C.冶金业D.交通运输业4. 1780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一个纺织工厂,有600名工人劳动;到1792年,这个工厂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5000多人。

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使用()A.珍妮机B.内燃机C.蒸汽机D.电动机5.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A.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促进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D.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6. 蒸汽机改良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关于改良蒸汽机广泛使用带来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B.为生产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C.手工作坊被手工工场取代D.大工厂制度出现7. 随着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起来,是在()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8. 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的最本质区别是()A.前者规模较小,后者规模较大B.前者出现时间较早,后者出现时间较晚C.仅仅是名称不同D.前者用手工生产,后者用机器生产9. 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轮船B.火车C.飞机D.汽车10. 高铁,代表着中国装备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在世界舞台绽放出绚丽的风采。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卷一)(含答案)141655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卷一)(含答案)141655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卷一)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3. 下图漫画中的文字是:“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泰晤士)河水的不透明度”。

这幅漫画说明()A.法拉第发明检测试纸B.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C.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D.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4.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工人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C.机器完全可以代替工人D.机器比工人的效率更高5. 为了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英国于1844年颁布《工厂法》,1847年颁布《十小时工作日法案》,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这些法律的颁布()A.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B.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生产过剩C.确立了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D.激化了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6.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代表人物是( )A.瓦特B.哈格里夫斯C.斯蒂芬森D.凯伊7. “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20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20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A.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C.积累了雄厚的资本D.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2.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A.棉纺织业B.制呢业C.交通运输业D.采矿冶金业3.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爱迪生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4.“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指()A.珍妮纺纱机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蒸汽机车D.汽船5.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机车是()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气机车D.磁悬浮列车6.下列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机器,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动力的是()A.珍妮纺纱机B.蒸汽机车C.水力纺纱机D.水力织布机7.“‘旅行者号’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

”这一生动的历史情景最早出现在()A.18世纪早期B.18世纪晚期C.19世纪早期D.19世纪晚期8.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俄国9.★下图是1770年和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早期殖民掠夺D.第一次工业革命二、阅读判断题10.小明在学习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写了下面这首诗歌。

其中有三处与史实不符,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回眸18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拉开哈格里夫斯一个普通的机械师进行了动力的改革让人类的历史从此进入“电气时代”的传说1825年,“旅行者号”的飞驰使人类从此有了火车瓦特也因此被写入了历史写入了人类科技的长河(1)错误:;改正:。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工厂是棉纺织厂,棉织品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

为了提高生产率,满足市场的需要,许多人开始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这些革新揭开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属于这一“革新”的是( )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改良C.火车机车的出现D.蒸汽轮船的诞生2.《大国崛起》解说词: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

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材料是在叙述工业革命发生的A.主要原因B.主要过程C.重大影响D.扩展情况3.“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

英国取得如此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B.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D.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4.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1820—1870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A.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因此工业所占比重最大B.法国未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工业所占比重小C.德国错过了工业革命,工业所占比重增长较缓慢D.美国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6.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

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习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2、知道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3、正确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发生背景、瓦特改良蒸汽机难点:正确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94-97,用笔划出关键词)1、说说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在英国发生的条件)?2、找出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发明时间、发明者、作用)?3、说说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在英国开始?五、【当堂训练】1.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 )A.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C.积累了雄厚的资本D.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2.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A.棉纺织业B.交通运输业C.采矿业D.冶金业3.工业革命后,机器的动力主要依靠的是( )A.风力B.水力C.蒸汽D.人力4.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一辆最早研制成功的蒸汽机车,它的发明者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哈格里夫斯D.卡尔·本茨5.工业革命期间,普通欧洲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了50%。

这说明(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C.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6.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段话(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C.赞扬了法国大革命的作用D.谴责了英、法两国对外进行殖民战争7.有人曾这样设想:即使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也绝不会像英国一样引起一系列变化。

你认为珍妮机能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一系列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位置B.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C.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赚取大量钱财D.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8. 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九年级上册历史名师课课练(含答案)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上册历史名师课课练(含答案)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十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A.飞梭B.珍妮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蒸汽机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4.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A.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B.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C.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D. 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5.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A.临近铁路的地方B.临近煤矿的地方C.临近油田的地方D.临近河流的地方6.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7.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A.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

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

”这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影响D.殖民扩张的影响9.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0.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11.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训练及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训练及解析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李晓玲同学在课堂上记录了以下学习笔记,由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背景:英国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结果: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评价: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第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2.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该材料可用来说明工业革命的( )A. 背景B. 内容C. 结果D. 影响3.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

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A. 农业B. 交通运输业C. 棉纺织业D. 面粉加工业4.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一“革命性变化”的发明首先开始于( )A. B.C. D.5.美国工业革命的奠基者是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出生于英国。

1789年他去了美国,凭借记忆复制成功纺纱机,在罗得岛建立美国第一座机器棉纺织厂。

他逝世时,总财产被估算作近100万美元,控制着美国13家纺织厂。

由此可见()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有发明都来自英国B. 英国的工业革命客观上带动了欧美其他国家C. 塞缪尔·斯莱特是纺纱机的发明者D. 美国的工业是后来居上,超过了英国6.“创客”源于英文Maker,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

这项发明()A.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C. 将人类带入“铁路时代”D. 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7.如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B.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的增加C. 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8.1863年,英国一家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工厂不洁空气造成疾病,失去了两个孩子,发生此事件的原因很可能是()A. 蒸汽机的使用B. 计算机的使用C. 发电机的使用D. 汽车的使用9.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美国的航天技术成就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欧盟的团结与繁荣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2.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

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运输能力C.促进了城市发展D.加剧了环境污染3.“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4.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事件分别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5.某学习小组设计一张板报时用到了下面这组图片,该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C.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D.罪恶的殖民扩张6.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热播说明了人们对历史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有这样一段: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A.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号称“日不落帝国”B.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7.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

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 )A.农业B.交通运输业C.棉纺织业D.面粉加工业2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

这项发明(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3.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A.莱特兄弟B.本茨C.斯蒂芬森D.瓦特4.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A.富尔顿B.瓦特C.凯伊D.斯蒂芬森5.“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是()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6.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A.电气时代B.信息时代C.蒸汽时代D.太空时代7.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A.海内外市场广阔B.采用雇佣方式经营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使用机器进行生产8.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D.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9.“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A.煤炭资源缺乏B.劳动力较丰富C.海外市场广阔D.追逐更大利润10.如下列两图所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耕地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耕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场开始出现B.海外贸易发展使农产品出口增加C.工业革命使得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D.纺织业发展使棉花种植技术改进1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1)

[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1)
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 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 力。
——钱乘旦《英国通史》
1.政治前提: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稳定的环境。
1642年《垄断法规》
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
轨道的各种激励机制,这些机制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 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 的一种措施,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世界上第一部 具有现代含义的专利法——《垄断法规》,英国对技 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让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 种对新技术和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
手工工场 手工劳动
扩大生产场所 招募更多工人 采用新型机器 明确劳动纪律 完善管理制度
工厂 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兴 起于英国的一场生产 领域变革,工厂制度 代替手工工场,机器 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 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阅读表格,总结工 年代 内容 国别
——《全球通史》
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③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 纵深发展
纺织厂
煤矿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重要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印刷厂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3.技术革新—交通运输技术
英国商人Jack:蒸汽机应用后,机器生产不分昼夜,原料运输越来越 满足不了需求!商品堆积如山,无法快速到达市场!这可急死我了!
时间
发明
特点
1765 珍妮纺纱机
细而易断
1769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1779
骡机
细而结实
1785 水力织布机 效率提高40倍
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动力局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2. 人们把18 世纪60 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
化”首先开始于( )
A .棉纺织业
B .制呢业
C •交通运输业
D .采矿业
3.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

这项发明( )
A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 .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
4. 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 .爱迪生
B .哈格里夫斯
C .瓦特
D .斯蒂芬森孙
5. “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
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A .珍妮机
B .瓦特蒸汽机
C .蒸汽机车
D .汽船
6.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斯蒂芬森孙
C .爱迪生
D .瓦特
7.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

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是( )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气机车
D .磁悬浮列车
&“ ’旅行者号’机车拖着30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
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

”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在( )
A. 18 世纪早期
B . 18 世纪晚期
C. 19 世纪早期
D. 19 世纪晚期
9. 19 世纪中期,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俄国
10.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

原棉消耗量从1800 年的
5200 万磅增加到1840 年的4.59 亿磅。

生铁产量1720 年为2.5 万吨,1840 年增至139.64 万吨。

煤产量1700 年为260 万吨,1836 年增至3000 万吨。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⑵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 根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12.我校轩辕史学社准备举办“科技改变世界——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题交流活动,请你参与!
【史实回顾】同学们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进行了热烈讨论,请你积极参与。

(1) 小A同学提出:工业革命最先在哪个国家开始?前提条件是什么?
(2) 小B 同学拿出了以下两张图片,请你按要求简单介绍。

代?
图(a) 图(b)
①图(a):名称珍妮机,研制者_______________ 。

②图(b):名称__________ ,研制者斯蒂芬森孙。

【探究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对此同学们有很多疑问,请你帮忙解答。

(3)小C 同学的疑问:工业革命后我们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使人类进入什么时
⑷小D同学的问题: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扩大市场、掠夺原材料,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
争是什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感悟启示】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启示,同学们分成两方进行辩论,观点不同,请你诊断。

甲方:科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应该不顾一切地发展科技。

乙方:科技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甚至危害生命,不发展也罢。

(5) 请你对甲乙双方的观点进行诊断,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1.A
2.A [解析] 18 世纪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B [解析]哈格里夫斯在1765 年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珍妮机成为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故选B。

4.C [解析]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5.B [解析]蒸汽机是动力机械,人们利用蒸汽机带动机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6.B 7.A
8.C [解析]此题考查世纪和年代的换算方法。

通过题干关键信息“旅行者号”“铁路”分析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825 年,斯蒂芬森孙试验蒸汽机车的场景。

1825 年属于19 世纪早期。

9.C [解析] 19 世纪中期,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0.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生铁产量、煤产量大幅增加,表明生产力极大提高,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 项符合题意。

11.(1)珍妮机。

(2) 瓦特。

(3) 火车。

(4) 促进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工业发展的
主要方式;促进英国社会面貌的变化等。

12.(1)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 ①哈格里夫斯。

②火车(蒸汽机车)。

(3) 机器生产。

“蒸汽时代”。

(4) 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甲乙双方的观点都不正确。

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

国家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培养人才,但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