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名词解释
信号与系统的名词解释
![信号与系统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1aad5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f.png)
信号与系统的名词解释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工程等学科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的是信号(Signal)和系统(System)的原理、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对信号与系统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让读者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信号(Signal):信号是一种描述信息或者现象随时间、空间或其他自变量变化的物理量。
信号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比如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等。
在电子工程中,常用的信号有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和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
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它在数值和时间上都可以连续变化;而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它的数值和时间只能取离散值。
系统(System):系统是指对输入信号进行加工、处理、转换等操作后,产生输出信号的装置或结构。
系统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等。
线性系统是指具有线性特性的系统,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满足叠加原理;非线性系统则是具有非线性特性,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不满足叠加原理。
时不变系统是指其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时变系统则是其性质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时域(Time Domain):时域是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特性的描述。
时域分析是对信号进行时间上的观察与测量,常用的时域分析方法有时域波形图、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等。
时域分析能够展示信号的波形、振幅、周期性等特征,对于理解信号的变化规律十分重要。
频域(Frequency Domain):频域是信号在频率上的变化特性的描述。
频域分析是通过使用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以便分析信号在频率上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有频谱分析、功率谱密度分析等。
频域分析可以揭示信号具有的各个频率分量,对于研究信号的频率成分非常有帮助。
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的数学工具。
通信原理简单题加名词解释
![通信原理简单题加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c56cd15cc7931b765ce1536.png)
模拟信号: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幅度、频率、相位)随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
信号参量连续,时间上无限制。
数字信号:时间上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
信息源: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不同的信源有不同的信息速率。
通信系统按媒介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是以传输线缆作为媒介,包括电缆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是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信息,包括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
基带信号:把反映原始消息的电信号频带信号:即已调信号,经过调制的信号调制:是用需要发送的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某个或几个参数,从而将信号寄生在载波上。
a.基带信号转为适合信道传输的频带信号b.改善系统的性能c .实现信道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解调:将寄生在载波或指光波上的信号取下来并尽量恢复原有信号的真实度。
模拟解调和数字解调;幅度解调、频率解调和相位解调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标准性、方便性模拟系统:有效性:利用消息传输速度或者有效传输频带来衡量与频带成反比可靠性:用接收端最终信噪比,成正比数字系统:有效性:码元速率、信息速率、系统的频带利用可靠性:误码率、误信率,二进制通信中二者相等抽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fH)HZ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T<=1/(2fH)s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m(t)将被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基带传输系统: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系统频带传输系统:包括调制与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线路传输码型:有线信道中传输的数字基带信号码型编码:把数字信息表示为电脉冲的过程码型译码:由码型还原为数字信息的过程接收波形在特定时刻无码间干扰的充要条件:仅在本码元的抽样时刻上有最大值,而对其他码元抽样的信号无影响,也就是在抽样点上不存在码间干扰数字调制信号,在二进制时有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三种基本信号形式1.1 2ASK的调制方法一般说来,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有两种类型:①利用模拟方法去实现数字调制,即把数字基带信号当作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来处理;②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值特点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
笔记本信号名词解释
![笔记本信号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6f48773a417866fb84a8ee5.png)
笔记本信号名词解释RSMRST#是一种信号。
RSMRST#信号是用来通知南桥5VSB和3VSB待机电压正常的信号,这个信号如果为低,则南桥收到错误的信息,认为相应的待机电压没有OK,所以不会进行下一步的上电动作。
RSMRST#可以在I/O、集成网卡等元件上量测得到,除了量测RSMRST#信号的电压外,还要量测RSMRST#信号对地阻值,如果RSMRST#信号处于短路状态也是不行的,实际维修中,多发的故障是I/O或网卡不良引起RMSRST#信号不正常...总复位信号: PLTRST#是Intel® ICH9整个平台的总复位(如:I/O、BIOS芯片、网卡、北桥等等)。
在加电期间及当S/W信号通过复位控制寄存器(I/O 寄存器CF9h)初始化一个硬复位序列时ICH9确定PLTRST#的状态。
在PWROK和VRMPWRGD为高电平之后ICH9驱动PLTRST#最少1毫秒是无效的。
当初始化通过复位控制寄存器(I/O 寄存器CF9h)时ICH9驱动PLTRST#至少1毫秒是有效的。
注释: 只有VccSus3_3正常时PLTRST#这个信号才起作用. THRM# I 热报警信号:激活THRM#为低电平信号使外部硬件去产生一个SMI#或者SCI信号THRMTRIP#I 热断路信号: 当THRMTRIP#信号为低电平型号时,从处理器发出热断路型号,ICH9马上转换为S5状态。
ICH9将不等待来自处理器的准予停止的信号返回便进入S5状态。
SLP_S3# O S3 休眠控制信号: SLP_S3# 是电源层控制。
当进入S3(挂起到内存)、S4(挂起到硬盘)、S5(软关机)状态时这个信号关掉所有的非关键性系统电源。
SLP_S4# O S4 休眠控制信号: SLP_S4# i是电源层控制信号. 当进入S4(挂起到硬盘)、S5(软关机)状态时这个信号关掉所有的非关键性系统电源。
注释: 这个Pin脚以前常用于控制ICH9的DRAM电源循环功能.注释:在一个系统中关于Intel的AMT的支持,这个信号常用于控制DRAM的电源,注释:在M1状态下(当主机处于S3、S4、S5状态及可操作子系统运行状态)这个信号被强制为高电平连同SLP_M#给DIMM提供充足的电源用于可操作子系统。
信号名词解释 2
![信号名词解释 2](https://img.taocdn.com/s3/m/fcb071aeb0717fd5360cdc5b.png)
列车分路电阻与分路效应:列车占用轨道电路时,轮对跨在两根钢轨上形成的电阻,就成为列车分路电阻。
由于列车分路使轨道电路接受设备中电流减小,并处于不工作状态,称为有分路效应。
敌对进路与变通进路:同时行车会危及行车安全的任意两条进路,是敌对进路。
基本进路以外的其余进路叫做变通进路。
纵向电压与横向电压:纵向电压指导线或设备对地电压,每条导线上的折射电压或反射电压均为纵向电压。
横向电压指两导线间的电位差。
空扼流与双扼流:送、受电端均设扼流变压器的一送一受轨道电路(双扼流)。
送、受电端均不设扼流变压器的一送一受轨道电路(空扼流)。
分路灵敏度:指在轨道电路的钢轨上,用一电阻在某点对轨道电路分路,若恰好能使轨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减小到释放值(脉冲式轨道电路为不吸起值),则这个分路电阻值就叫做该点的分路灵敏度。
内锁闭和外锁闭:内锁闭是当道岔由转辙机带动转换至某个特定位置后,在转辙机内部进行锁闭,由转辙机动作杆经外部杆件对道岔实现位置巩固。
当道岔由转辙机带动转换至某个特定位置后,通过本身所依附的锁闭装置,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或心轨与翼轨密贴夹紧并固定,称为道岔的外锁闭。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中的二元指有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交变电磁系统,二位指继电器有吸起和落下两种状态。
半自动闭塞:闭塞手续的办理基本由人工操纵,列车是否整列到达由人工确认,但列车占用区间、出站信号机的关闭通过列车运行自动完成,这种闭塞方式叫半自动闭塞。
轨道电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并用引接线连接信号电源,与接收设备构成电气回路,反映列车占用或出清线路的状况。
移颇自动闭塞是一种用钢轨作为通道传递移频信号,以低频作为控制信息,控制地面和机车信号机显示的一种自动闭塞制式电码化:就是使非电码化的轨道电路也能传输根据列车运行前方信号机的显示而发送来的各种电码。
自动闭塞: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包括机车信号机) 显示的闭塞方法称为自动闭塞。
信号名词解释
![信号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c8ac277375a417876f8f0d.png)
信号名词解释1 PLT_RST# (Platform reset).在这1ms内PLT_RST#为低,而正是由于这1ms的低有效,系统才识别到PLT_RST#.该信号会对SIO,FWH,LAN,G(MCH),IDE,TPM等进行reset的动作.也就是说如果该信号异常,这些device都没办法被激活.该信号发出后立刻就会发出PCI_3S_RST#,可以当做是作用相似的第二次reset。
2 CPUPWRGD SB_3S_VRMPWRGD和PM_PWROK通过SB内部一个相当于与门的关系,生成H_PWRGD(CPUPWRGD)3 HCPURST# PLT_RST#(RSTIN#)起来并停止动作后大概1ms的时间,NB会发出H_CPURST#(HCPURST#),前提是SB和NB电压和clock正常,且SB和NB联络良好.4 H_ADS# (Address Strobe),这个strobe是NB和CPU通讯最初始的两个周期,所以如果要判断NB和CPU之间是否已开始联络并交换初始数据(NB和CPU的型号等等),可以用示波器测量该信号是否正常(该信号可以作为debug card “00”的分水领).测量到联系不断的数据传输是正确的(如下图所示).如果一个drop下脉冲都抓不到,可以检查H_CPURST#和NB;如果只抓到一两个drop下脉冲之后就停止动作,可以先检查SB和NB之间联络是否正常,然后看LPC_3S_FRAME#有没有动作(正常信号如下图),再就是BIOS.如果上述的信号都正常,而debug card仍然不跑,那么,应该就是BIOS里面内容错误或者丢失,道理很简单, 连debug card 跑的代码都是储存在BIOS里的,所以不跑是很正常的.(这一段是有点难理解)~~~~~~~~~~~~~(下面为原创)~~~~~~~~~~~~~~~~~~~~~~~~5 .PCIRST# :由南桥发出的PCI总线复位信号3.3的上升沿6 CPURST# :由北桥发出的CPU复位信号1.2V的上升沿7 RMRST# 由EC发出的电源恢复信号。
随机信号名词解释
![随机信号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9f867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d.png)
随机信号名词解释一、定义随机信号是指在任何时间都无法确定其确切值的信号。
这种信号的值是随机的,即每个样本函数都是不同的,且遵循某种统计规律。
二、特点1.随机性:随机信号的值是不确定的,其具体取值无法事前预测。
2.统计规律性:尽管随机信号的每个样本函数是不同的,但它们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通过概率论和统计学进行描述。
3.功率谱密度: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是一种描述信号中各种频率分量所占的能量比例的函数。
三、产生方式随机信号可以通过自然现象或人为生成的方式产生。
例如,大气噪声、机械振动、电子噪声等都可以作为随机信号的来源。
此外,也可以通过模拟或数字方式生成具有特定统计特性的随机信号。
四、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研究随机信号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对随机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了解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的能量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该信号。
五、相关函数相关函数是描述随机信号之间时间关联性的函数。
如果两个信号在某一时刻之前的值相同或相似,则可以说这两个信号在该时刻是相关的。
相关函数在信号处理、系统分析和物理测量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随机过程随机过程是随机信号的扩展,它不仅考虑单个样本函数的随机性,还考虑多个样本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机过程在概率论、统计学、通信工程、金融数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信号处理对于随机信号的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滤波、预测、估计和编码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随机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者对信号进行有效的传输和存储。
八、应用领域随机信号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信、雷达、声呐、地震学、气象学、经济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我们需要处理大量的随机信号数据,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信号的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信号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253f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4.png)
计算机网络信号的名词解释在当今世界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信号的传输与交流。
本文将深入解释计算机网络信号的相关名词,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理解。
一、信号信号是指人们用于表达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号是指通过网络传输的数字或模拟电信号,用于传递数据和指令。
1.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由一系列离散的数字值组成。
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二进制编码表示的数字信号被广泛使用。
这种信号具有高抗干扰性和低误码率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和高速数据通信。
2.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电压、电流或频率来表示。
尽管在计算机网络中数字信号更常见,但某些设备和接口仍然使用模拟信号进行通信。
比如,模拟电话线路中传输的声音信号就是一种典型的模拟信号。
二、调制与解调调制和解调是信号在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1. 调制调制是通过改变信号的某些特征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最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和振幅键控(ASK)等。
调制使得数据能够适应不同的信道传输条件,并提高抗干扰能力。
2. 解调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解调的方式通常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例如,使用相移键控调制的信号在接收端需要进行相移解调来恢复原始的数字信息。
解调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信号传输与传输介质信号传输是指将信号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不同的传输介质。
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指采用电缆、光纤等物理线路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
这种传输方式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优势,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和大带宽的场景。
常用的有线传输标准包括以太网、USB、HDMI等。
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
机车信号名词解释
![机车信号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e0fc5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0.png)
机车信号名词解释一、机车信号的定义机车信号是指在铁路运输中,为机车 (包括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 驾驶员提供有关运行安全和运行方向的信息的设备,通常由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和自动列车保护系统等组成。
二、机车信号的分类机车信号按照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速度信号:用于指示机车驾驶员行车速度的信号,如限速信号、减速信号等。
2. 道岔信号:用于指示机车驾驶员道岔的位置和状态的信号,如道岔开通信号、道岔关闭信号等。
3. 位置信号:用于指示机车驾驶员列车运行的位置和距离的信号,如车站信号、进路信号等。
4. 危险信号:用于提示机车驾驶员前方有危险情况的信号,如警报信号、停车信号等。
5. 自动列车保护信号:用于自动列车保护系统中,对机车驾驶员提供列车运行安全保护的信号,如列车速度监控信号、列车位置监控信号等。
三、机车信号的原理机车信号的原理基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通过在铁路轨道上设置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等设备,来向机车驾驶员传递有关运行安全和运行方向的信息。
信号机是机车信号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通常由色灯、臂板、机架等组成。
信号机通过臂板的位置和色灯的显示来表示不同的信号意义,如绿灯表示允许通行,黄灯表示准备停车,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等。
道岔是连接两条铁路轨道的设备,通常由转辙器、辙叉、护轨等组成。
道岔可以根据需要切换轨道,改变列车的运行方向。
轨道电路是通过在铁路轨道上铺设电路,来检测轨道上是否有列车运行的设备。
轨道电路将列车运行的信息传递给信号机,由信号机根据轨道电路的信息来改变信号显示,从而指导机车驾驶员的行车。
四、机车信号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机车信号在铁路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机车信号可以提供有关运行安全和运行方向的信息,帮助机车驾驶员做出正确的行车决策,有效防止列车在行车过程中发生事故。
信号名词解释
![信号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5d904f650e52ea5518986b.png)
..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通过信号传递信息。
●系统: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数字信号:仅在一些离散的瞬间才有定义的信号。
●模拟信号:在连续的时间范围内(-∞<t<∞)有定义的信号。
●连续系统:若系统的输入信号是连续信号,系统的输出信号也是连续信号。
●离散系统:若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是离散信号。
●动态系统:若系统在任一时刻的响应不仅与该时刻的激励有关,而且与它过去的历史状况有关。
●即时系统:不含有记忆元件(电容、电感等)的系统。
●线性系统:满足线性性质的系统。
●因果系统:零状态响应不会出现在激励之前的系统。
● 连续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冲激响应 h(t)=0,t<0 或者,系统函数H(s)的收敛域为:Re[s]>σ0● 离散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单位响应 h(k)=0, k<0 或者,系统函数H(z)的收敛域为:|z|>ρ0● 稳定系统:一个系统,若对有界的激励f(.)所产生的零状态响应y f (.)也是有界时,则称该系统为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
● 时不变系统:满足时不变性质的系统称。
● 时不变性质:若系统满足输入延迟多少时间,其零状态响应也延迟多少时间。
● 零状态响应:当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时,仅有输入信号f(t)/f(k)的响应。
● 零输入响应:是激励为零时仅有系统的初始状态{x(0)}所引起的响应。
● 自由响应: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与系统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与激励f(t)的函数形式无关 ● 强迫响应:特解的函数形式由激励确定,称为强迫响应。
● 冲激响应:当初是状态为零是,输入为单位冲激函数δ(t)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 阶跃响应:当初是状态为零是,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 正交:定义在(t 1,t 2)区间的两个函数ϕ 1(t)和ϕ 2(t),若满足 ● 完备正交函数集:如果在正交函数集{ϕ1(t), ϕ 2(t),…, ϕ n (t)}之外,不存在函数φ(t)(≠0)满足( i =1,2,…,n)。
信号的名词解释
![信号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04894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9.png)
信号的名词解释信号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并携带信息,用以传递或交流特定的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号无处不在,不仅是语言、文字,还有视觉、听觉等各种感知方式都可以被视作信号的表达。
本文将对信号这一概念进行深入解释,并通过一些实例来展现信号的多样性与重要性。
1. 信号的本质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经过特定的方式编码后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
它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图像、一段音频、一种动作或者一组数据等等。
无论形式如何,信号都传递着某种特定的含义,使人们能够理解、感知或者做出相应的反应。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号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通过它,不同个体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实现相互理解和合作。
2. 信号的类型信号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传递的媒介不同,信号可以分为声音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等等。
声音信号主要通过声波的振动传递,人们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和理解其含义。
光信号则通过光的强弱与变化来传递信息,例如交通灯的红绿黄色光就是一种典型的示意信号。
而电信号则是在电路中传递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设备等领域。
另外,信号还可以根据其传递的内容分为语言信号、符号信号、动作信号等。
语言信号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以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言系统为基础,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传递含义。
符号信号则是以图像、符号、标识等抽象符号表达特定含义,如交通标志、数学公式等。
动作信号则是人体通过动作、姿态等方式传递特定的信息,例如手势、舞蹈等。
3. 信号的应用信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举个例子,无线电通信就是以电信号为基础的一种通信方式。
通过调制、解调等处理过程,可以将声音、图像等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使其远距离传递。
这种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撑着无线电话、广播、卫星通信等各种应用。
另外,图像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也是信号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信系统名词解释
![通信系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0584b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2.png)
通信系统名词解释
1. 信道:指的是数据传输的物理路径或介质,用于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传递信息。
2. 信号:表示信息的物理量,可以是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递和处理信息。
3. 编码:将原始信息转换为能够在通信系统中传输和处理的特定格式或编码形式的过程。
4.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以便能够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
5.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以便能够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
6. 噪声: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不希望的附加信号,可能会干扰或损坏原始的信息传输。
7. 带宽:指的是通信系统中能够传输的频率范围或信号的频率带宽,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8. 数据率:指的是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的速率或速度,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9. 多路复用:将多个信号或通信通道合并在一起,以便共享同一个物理介质或信道的技术。
10. 协议:通信系统中规定的通信规则和约定,用于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正确和有效的数据传输。
信号博弈名词解释
![信号博弈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1df7a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2.png)
信号博弈名词解释
信号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分支,关注的是当两个或多个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如何选择行动。
在信号博弈中,一方可能拥有关于其自身信息的优势,而另一方则没有这种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非理性的决策和结果,而信号博弈的目标则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和优化结果。
以下是一些信号博弈中常见的术语解释:
1. 信号:信号是指一方向另一方传递的信息。
在信号博弈中,信号通常是一种行动或言语,它可以揭示有关某个参与者的信息,例如他们的意图、性格或信誉。
2. 假设:假设是信号博弈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是关于参与者个体信息的一个前提。
在信号博弈中,假设通常是关于参与者个体属性的一种预期,例如他们可能会采取的行动或持有的信念。
3.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信号博弈中,不同参与者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
这种不对称可能导致非理性的决策和结果,因为缺少某些关键信息可能会影响参与者的选择和结果。
4. 策略:策略是指参与者在信号博弈中采取的行动或决策。
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策略集,其中包括可能的行动和相应的结果。
5. 巨头策略:巨头策略是指在信号博弈中,一个参与者采取的一种“最佳”策略,即在任何对手采取的策略下,都可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6. 纯策略和混合策略:在信号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采取纯策略或混合策略。
纯策略是指一种特定的行动,而混合策略是指参与者以特定概率选择不同行动的策略。
总之,信号博弈是博弈论中研究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分支。
了解这些常见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号博弈的概念和应用。
信号与系统名词解释打印版
![信号与系统名词解释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956e62f242336c1eb95ecb.png)
1.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通过信号传递信息。
2. 系统: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3. 数字信号:仅在一些离散的瞬间才有定义的信号。
4. 模拟信号:在连续的时间范围内(-∞<t<∞)有定义的信号。
5. 连续系统:若系统的输入信号是连续信号,系统的输出信号也是连续信号。
6. 离散系统:若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是离散信号。
7. 动态系统:若系统在任一时刻的响应不仅与该时刻的激励有关,而且与它过去的历史状况有关。
8. 即时系统:不含有记忆元件(电容、电感等)的系统。
9.线性系统:满足线性性质的系统。
10. 因果系统:零状态响应不会出现在激励之前的系统。
11. 连续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冲激响应 h(t)=0,t<0 或者,系统函数H(s)的收敛域为:Re[s]>σ0 12. 离散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单位响应 h(k)=0, k<0 或者,系统函数H(z)的收敛域为:|z|>ρ013. 稳定系统:一个系统,若对有界的激励f(.)所产生的零状态响应y f (.)也是有界时,则称该系统为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
14. 时不变系统:满足时不变性质的系统称。
15. 时不变性质:若系统满足输入延迟多少时间,其零状态响应也延迟多少时间。
16. 零状态响应:当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时,仅有输入信号f(t)/f(k)的响应。
17. 零输入响应:是激励为零时仅有系统的初始状态{x(0)}所引起的响应。
18. 自由响应: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与系统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与激励f(t)的函数形式无关 19. 强迫响应:特解的函数形式由激励确定,称为强迫响应。
20. 冲激响应:当初是状态为零是,输入为单位冲激函数δ(t)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21. 阶跃响应:当初是状态为零是,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22. 正交:定义在(t 1,t 2)区间的两个函数ϕ 1(t)和ϕ 2(t),若满足23.完备正交函数集:如果在正交函数集{ϕ1(t), ϕ 2(t),…, ϕ n(t)}之外,不存在函数φ(t)(≠0)满足⎰=21d )()(t t i t t t ϕϕ ( i =1,2,…,n)。
数字信号处理名词解释部分
![数字信号处理名词解释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48e42408284ac850ad0242c9.png)
数字信号处理名词解释部分1.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传递信息的函数2.确定信号:若信号在任意时刻的取值都能确定,则称为确定信号3.随机信号:若信号在任意时刻的取值都不能确定,则称为随机信号4.能量信号:若信号的能量E有限则称为能量信号5.功率信号:若信号的功率P有限则称为功率信号6.连续时间信号:时间是连续的,幅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7.模拟信号:时间是连续的,幅值也是连续的8.离散时间信号:又称之为序列,是指时间是离散的,幅值是连续的9.数字信号:时间是离散的,幅值也是离散的10.抽取:序列x(n),其时间尺度变换后的序列为,x(Dn)D为正整数。
x(Dn)表示从x(n)的每连续D个抽样值中取出一个组成的新序列。
这种运算称为是抽取11.卷积和的步骤:翻褶、移位、相乘、相加12.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称为是线性系统13.证明一个系统是线性系统应该证明此系统同时满足可加性和比例性(齐次性),而且信号可以是任意序列,包括负序列,比例常数可以是任意的常数,包括复数14.移不变系统:若系统的响应与激励加于系统的时刻无关,也就是说,输出输入的运算关系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为移不变系统(或者称为时不变系统)15.若系统有一个移变的增益则系统一定是移变系统16.线性移不变系统可用她的单位抽样响应来表示17.单位抽样响应:是指输入为单位冲激序列的时系统的输出18.因果系统:是指某一时刻的输出只取决于此时刻和此时刻以前的输入的系统19.线性移不变系统是因果系统的充要条件是:h(n)=0;n<020.线性移不变系统是稳定系统的充要条件是:∑|h(n)|=P<∞,即是单位抽样响应绝对可和21.因果稳定的线性移不变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是因果的且是绝对可和的22.序列域求解有三种方法:1经典解法2迭代法3卷积和计算法23.一个连续信号经过理想抽样后,其频谱将以抽样频率Ωs=2π/T进行周期延拓24.折叠频率:我们将抽样频率的一半(f s/2)称之为折叠频率25.奈奎斯特抽样定理:若x a(t)是频带宽度有限的,要想抽样后x(n)= x a(nt)能够不是真地还原出原始信号x a(t),则抽样频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两倍信号谱的最高频率,这就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26.有限长序列:这类序列是指在有限区间n1≤n≤n2之内序列才具有非零的有限值,在此区间之外,序列值皆为零27.右边序列:是指只在n≥n1时,x(n)有值,在n<n1时,x(n)=028.因果序列:只有在n<0时,x(n)=0的序列称之为因果序列29.左边序列:是指只有在n≤n2时,x(n)有值,当n>n2时x(n)=030.双边序列:这类序列是指n值(正、负、零)x(n)皆有值的序列,他可以看成是一个左边序列和一个右边序列之和31.一般来说,右边序列的Z变换的收敛域一定在模值最大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外,但|Z|=∞是否收敛则需具体情况具体讨论了32.一般来说,左边序列的Z变换的收敛域一定在模值最小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内,但|Z|=0是否收敛则需具体情况具体讨论了33.求Z反变换的方法有三种:留数法、部分分式展开法、长除法,这三种方法前两种是考试的重点,必须掌握!34.抽样序列在单位圆上的Z变换,就等于其理想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35.实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实部是ω的偶函数,虚部是ω的奇函数36.一个因果稳定的系统的系统函数H(z)必须从单位圆到∞的整个z域内收敛,即是:1≤|Z|≤∞,也就是说系统函数的全部极点必须在单位园内37.一个域的离散必定导致另一个域的周期延拓38.全通系统:是指系统频率响应的幅度在所有频率ω下均为1或者是某一常数的系统39.频率响应:是指系统的相位随着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信名词解释
![通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ffb6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a.png)
通信名词解释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通信名词解释是对通信领域中常见名词进行详细解释,以增进对通信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通信名词解释:1. 信号(Signal):信号是指携带信息的物理量,可以是电流、电压、光信号等形式。
它能够在传输媒介中传递并传达信息。
2. 编码(Encoding):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特定的信号格式或编码方式的过程。
通过编码,原始信息可以被转换成可以被传输和处理的形式。
3. 解码(Decoding):解码是将经过编码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接收器通过解码,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回为可理解的语言或数据。
4. 调制(Modulation):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的过程。
通过调制,信号可以适应传输媒介的特性,并使得信号能够在媒介中传输。
5. 解调(Demodulation):解调是将经过调制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接收器通过解调,从载波信号中提取出原始信息信号。
6.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传输媒介中能够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
较大的带宽意味着媒介能够传送更多的信息,并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7. 延迟(Delay):延迟是指信号从发送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较小的延迟可以提高通信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
8. 数据传输率(Data Rate):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率(bps)或字节率(Bps)表示。
9. 信道(Channel):信道是信息传输的相关介质,可以是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传输容量。
10. 传输协议(Transmission Protocol):传输协议是规定数据在通信过程中传输的规则和格式。
常见的传输协议包括TCP/IP、UDP、HTTP等。
11. 网络拓扑(Network Topology):网络拓扑是指连接通信设备的方式和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12.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网络中负责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信号的名词解释
![信号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7b1497f5acfa1c7ab00cc05.png)
部分信号的名词解释CLK:时钟RESET:复位INPUT CPU:初始化ADS:地址状态BEO#-7#:字节使能AP:地址偶校验APCHK#:地址校验检测状态.DP0-7:数据偶校验PCHK#:奇偶校验错使能KEN#:高速缓存使能WB/WT#:回写/通写输入FLUSH#:高速缓存清洗AHOLD:地址占用请求EADS#:有效外部地址HIT#:命中指示INV:无效输入IERR:内部检验错BUSCHK:总线检查输入A20M#:地址位20屏蔽PWT:页面高速缓存内存通写PCD:页面高速缓存禁止EWBE#:外部写缓冲器输入M/IO#:内存/IO指示LOCK:总线封锁SCYC:裂开周期输出INIR:可屏蔽中断请求DBSY:数据忙NMI:非屏蔽中断请求BREQ:内部总线占用请求HOLD:总线占用请求HLDA:总线占用响应BOFF#:总线屏蔽FERR#:浮点数值出错IGNNE#:忽略数值出错SMT#:系统管理中断SMIACT#:系统管理中断请求D/C#:数据/控制指示W/R#:写读指示CBE#:总线命令和字节使能多路复合线FRAME:帧周期信号IRDY:主设备准备好TRDY:从设备准备好IDSEL:初始化设备选择GNT:总线占用允许SBO#:试探返回信号REQ64#:64位传输请求ACK64:64位传输认可PERR:数据奇偶校验错误报告BALE:系统地址锁存允许REFRESH:内存刷新LOCK:锁定信号REQ:总线占用请求STOP:停止数据传送DEVSEL:设备选择SERR:系统错误报告SDONE:监听完成信号PAK64:奇偶双字节校验。
信号模型理论名词解释
![信号模型理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5238c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f.png)
信号模型理论名词解释信号模型理论是指人类在理解和交流信息时利用的一种认知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类理解和交流信息的基本单位是信号,信号的信息含量由信号的选择和排列方式决定。
信号模型理论可以通过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各种认知和交流现象,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
在信号模型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 信号:信号是指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载体。
信号可以是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的符号,也可以是人体姿态、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
信号通过选择和排列的方式,传递给接收者一定的信息含量。
2. 信息含量:信息含量是指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多少。
信息含量的大小与信号的选择和排列方式密切相关。
通常,信息含量越大,信号的选择和排列方式越多样化,就越能激发接收者的注意力和兴趣。
3. 选择:选择是指在众多的信号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信号进行传递。
选择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例如,人们在生活中主动选择言语进行交流,而在日常观察中被动选择面部表情进行理解。
4. 排列:排列是指在信号中元素的相对位置和次序。
不同的排列方式会使得同一个信号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和信息。
例如,在中文中,改变字词的顺序可以改变句子的意义。
信号模型理论提醒人们,选择和排列信号的方式会影响信息的理解和传递。
因此,在传递信息时,人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信号,并要注意信号的排列方式是否能够准确地传递所需的信息。
同时,对于接收者来说,理解信号的选择和排列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信息的含义。
因此,信号模型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名词解释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d6e8044a7302768e99392f.png)
1.基数:在一种数制中,只能使用一组固定的数字符号来表示数目的大小,具体使用多少个数字符号来表示数目的大小,就称为该数制的基数。
2.位权:对于多位数,处在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称为该位的位权。
3.字节:通常将8个二进制编为一组,叫做一个字节。
4.字长: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位数叫做该字的字长。
不同级别的计算机字长是不同的。
5.信息:信息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是广泛存在的。
从计算机应用角度,通常将信息看做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或所获取的知识。
6.数据:数据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信息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符号。
它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7.信息处理: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处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特点,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
实际上信息处理的本质就是数据处理,其主要目标就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8.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指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智能,使计算机能像人一样具有识别语言、文字、图形和“推理”、学习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9.过程控制:是指实时采集、检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判定,按最佳值进行调节的过程。
10.CAD: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是指用计算机帮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11.CAI: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缩写,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工作。
12.算术逻辑单元(ALU):又称运算器。
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域、比较等)。
13.中央处理单元(CPU):是硬件系统的核心。
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14.系统软件:是指由计算机生产厂(部分由“第三方”)为使用计算机而提供的基本软件。
15.应用软件:是指用户为自己的业务应用而使用系统开发出来的用户软件。
16.操作系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并且负责解释用户对机器的管理命令,使它转换为机器的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通过信号传递信息。
●
系统: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
数字信号:仅在一些离散的瞬间才有定义的信号。
●
模拟信号:在连续的时间范围内(-∞<t<∞)有定义的信号。
●
连续系统:若系统的输入信号是连续信号,系统的输出信号也是连续信号。
●
离散系统:若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是离散信号。
●
动态系统:若系统在任一时刻的响应不仅与该时刻的激励有关,而且与它过去的历史状况有关。
●
即时系统:不含有记忆元件(电容、电感等)的系统。
●
线性系统:满足线性性质的系统。
●
因果系统:零状态响应不会出现在激励之前的系统。
● 连续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冲激响应 h(t)=0,t<0 或者,系统函数H(s)的收敛域为:
Re[s]>σ0
● 离散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单位响应 h(k)=0, k<0 或者,系统函数H(z)的收敛域
为:|z|>ρ0
● 稳定系统:一个系统,若对有界的激励f(.)所产生的零状态响应y f (.)也是有界时,则称
该系统为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
● 时不变系统:满足时不变性质的系统称。
● 时不变性质:若系统满足输入延迟多少时间,其零状态响应也延迟多少时间。
● 零状态响应:当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时,仅有输入信号f(t)/f(k)的响应。
● 零输入响应:是激励为零时仅有系统的初始状态{x(0)}所引起的响应。
● 自由响应: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与系统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与激励f(t)的函数形式无关 ● 强迫响应:特解的函数形式由激励确定,称为强迫响应。
● 冲激响应:当初是状态为零是,输入为单位冲激函数δ(t)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 阶跃响应:当初是状态为零是,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
● 正交:定义在(t 1,t 2)区间的两个函数ϕ 1(t)和ϕ 2(t),若满足 ● 完备正交函数集:如果在正交函数集{ϕ1(t), ϕ 2(t),…, ϕ n (t)}之外,不存在函数φ(t)(≠0)满足
( i =1,2,…,n)。
●
无失真传输:
出现时间的先后不同,而没有波形上的变化。
●
理想低通滤波器:具有如图所示幅频、相频特性的 ●
系统称为理想低通滤波器。
ωc 称为截止角频率。
●
时域取样定理:一个频谱在区间(-ωm ,ωm )以外为0匀间隔T s [T s <1/(2f m )] 上的样值点f(nT s )确定。
●
频域取样定理:一个在时域区间(-t m ,t m )以外为0的时限信号f(t)的频谱函数F(j ω),可唯一地由其在均匀频率间隔f s [f s <1/(2t m )]上的样值点F(jn ωs )确定。
●
全通函数:凡极点位于左半开平面,零点位于右半开平面,并且所有零点与极点对于虚轴为一一镜像对称的系统函数即为全通函数。
●
最小相移函数:右半开平面没有零点的系统函数称为最小相移函数。
●
稳定系统:一个系统,若对任意的有界输入,其零状态响应也是有界的,则称该系统是有界输入有界输出(BIBO)稳定的系统,简称为稳定系统。
● 前向通路:从源点到汇点的开通路称为前向通路。
⎰=210
d )()(t t i t t t ϕϕ⎰
=210d )()(21t t t t t ϕ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