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市情概况

合集下载

白银简介

白银简介

白银是甘肃省省辖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3′-105°34′和北纬35°33′-37°38′之间,东西宽174.75公里,南北长249.25公里。

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4.4%。

白银市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呈桃叶形狭长状,黄河呈“S”形在腰中贯穿全境,将增内地形分为西北与东南两部分。

自西北向东南,景泰、靖远、会宁三县城呈一字形构成桃叶主茎;自西向东,白银区、靖远、平川区呈一字形横列桃叶中心。

海拨在1275—3321米之间。

【区划人口】1956年11月,白银市正式成立,时为县级市。

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4月,白银升为地级市。

辖区以郝家川为中心,南北约35公里,东西约20公里,面积700多平方公里。

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因种种原因,1963年10月撤销市建制。

198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建市。

2012年辖白银、平川两区和靖远、景泰、会宁三县,共有64个乡17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79个居民委员会和816个村民委员会。

以下人口数据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常住人口。

白银市面积21209平方千米,人口1708751人。

白银区,面积1372平方千米,人口294400人。

邮政编码730900。

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街道。

平川区,面积2106平方千米,人口192398人。

邮政编码730913。

区人民政府驻兴平路街道。

靖远县,面积5809平方千米,人口454925人。

邮政编码730600。

县人民政府驻乌兰镇。

会宁县,面积6439平方千米,人口541273人。

邮政编码730700。

县人民政府驻会师镇。

景泰县,面积5483平方千米,人口225755人。

邮政编码730400。

县人民政府驻一条山镇。

【建制沿革】夏、商、西周,境内为羌戎所居。

白银市概况

白银市概况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

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固原二市接壤,东南依平凉市,南邻定西市,西与兰州、武威二市交界,北靠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总面积20099平方千米。

白银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

据志书记在,白银矿藏的开采,始于汉代。

明洪武年间,官方曾在现市政府驻地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

1956年设市时定名为白银市。

因白银是全国著名的铜工业基地,又被誉为“铜城”。

现辖白银、平川两区和靖远、景泰、会宁三县,有20个镇、47个乡、1个民族乡、10个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驻地白银区。

总人口174.55万人,有汉、回、满、壮、蒙古等民族。

白银位于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75—3321米。

北部为沙漠平川和山间盆地,地势平坦,最北部呈流动沙丘。

中部为祁连山余脉山地,山峦起伏,丘陵连绵,部分川、塬、墚、峁交错,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白银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冬春干冷风沙大,夏秋少于日照强。

年均气温6.6℃。

年均降水量110—352毫米,但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变率较大。

年均蒸发量1595—2147毫米。

日照时数2635—2805小时。

全年无霜期160—220天。

自然灾害频繁,尤以干旱对全市农业威胁最大。

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

黄河横贯境内两县两区达258千米,其支流祖厉河,纵贯会宁县,经靖远县汇入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矿物质,不能灌溉和饮用,故称苦水河。

在国家扶持下初步形成了以高扬程店里引黄灌溉为主,机灌、库灌、自流灌为辅的农业水利网络。

主要有景泰川电力提灌一、二期工程,靖远县兴堡子川电力提灌工程以及靖远县刘川、白银区工农渠等高扬程电力引黄提灌工程等。

白银是省内以提灌为主导的黄河灌溉农业区,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现有耕地29.8万公顷、草场133.3万公顷、森林8.6万公顷。

初步形成了以蔬菜、养羊、小杂粮、啤酒大麦、食用菌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格局。

白银市概况介绍

白银市概况介绍

白银市概况介绍目录1、城市历史2、经济建设3、区域4、城市建设5、文化6、总结白银市概况介绍一、城市历史甘肃省白银是一个美好的名字。

白银市是一块宝地,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

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采矿点30余处,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日出斗金,集销金城”,官方在据市区10公里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白银厂”。

白银市缘此而得名。

白银历史悠久。

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16处之多。

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西汉以后,境内置祖厉、鸇阴、媪围三县,是白银地区建县之始。

西魏至唐,属古会州之地。

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为吐蕃所据有。

北宋以后,又长期为宋、西夏、金争战的前沿。

明置靖虏卫、会宁县。

清置红水分县(今属景泰县)、打拉池分县(今属平川区)。

至此,境内有4个县级行政单位。

民国以后,撤消打拉池分县,形成了靖远、会宁、景泰三县建制的格局。

自汉开通丝绸之路后,白银就成为丝路的咽喉孔道和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桥梁。

唐“贞观之治”时,会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土贡驼毛、褐野马、革履、鞍毡、鹿舌、鹿尾”。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说明白银物产丰饶,经济繁荣。

白银地区贮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物。

民国时期,白银是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地方之一。

1936年10月,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9年9月,白银解放。

从此白银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经过近40年的峥嵘岁月,勤劳的白银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开拓出一片片绿洲,建成一座座现代化工厂,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社会发展生机勃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经济建设白银市恢复成立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白银市市情简介

白银市市情简介

白银市市情简介白银市市情简介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1956年11月设市,1958年4月升格为地级市,1963年10月撤销,1985年8月恢复建市。

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万人。

白银因矿得名,因企设市。

白银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

明朝洪武年间,官方在此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一时“日出斗金,积销金城”。

1956年震惊世界的白银矿山大爆破,拉开了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的序幕,白银市由此在一片戈壁荒滩上迅速崛起。

白银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白银既有丰富的铜、铅、锌、金、银等金属矿藏,又有大量的煤炭、石膏、芒硝、石灰石等非金属资源。

境内已发现矿产45种,有23种矿产储量位居甘肃省前列,其中煤炭量16亿吨,凹凸棒储量居世界第一。

白银既有丰富传统能源,又是国家风电、光伏发电重点区域,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450万千瓦,是正在崛起的西部复合能源基地。

白银基础雄厚,跨越发展。

“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有2个在白银布局。

先后建成了白银公司、银光公司、靖煤公司、稀土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素有中国“铜城”之美誉。

有色金属年生产能力68万吨,黄金10吨、白银217吨、稀土3万吨,原煤生产能力1300万吨。

以TDI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链基本形成,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

白银先后被确定为甘肃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白银产业集群,前景广阔。

以白银国家高新区为龙头,包括银东、银西、刘川、平川、正路、会宁六个工业园在内,总规划面积340平方公里的白银工业集中区(“一区六园”),是国家设立的甘肃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域。

白银是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市,着力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链”和“四个百亿元产业”的产业链(“3+4产业链”),先后引进项目534个,中信、中铝、中材、统一、正大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已成为西部最具潜力的新兴经济区域。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自然地理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自然地理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自然地理地理位置白银区位于北纬36°14′38″至36°47′29″、东经103°53′24″至104°24′55″之间, 黄河上游中段,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是白银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以“铜城”闻名遐迩。

西与兰州市皋兰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镇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对;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交界。

距省会兰州市(经兰白高速公路)69 千米。

地貌白银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貌总体为四面环山的构造盆地,南有黄河谷地。

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500~2200米之间,最高点是武川乡境内青石岘标杆山,海拔2273米;最低点是东南四龙镇境内黄河河滩,海拔1420米,高差853米。

地貌类型区境地貌主要以低中山地、山间盆地、黄土梁峁、河谷盆地为主。

在黄土梁峁山谷区常见风蚀蘑菇状山岩,呈丹霞地貌景观,局部有石灰岩溶洞。

低、中山分布在西部及北部界域,主要山峰海拔在2273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500米之间;地貌特征大部分为裸露岩层,山势陡峭,呈“V”字型冲沟及峡谷。

山间盆地分布以城区为中心,总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海拔1700米左右,总体地形比较平坦,稍有起伏,四周环山,北高南低。

黄土梁峁主要分布在黄河北岸水川盆地、四龙盆地的北部边缘和郝家川盆地的南部边缘之间,川口、武川一带亦有成片分布。

域内黄土梁、峁为高原上剥蚀低山丘陵区,海拔1500~1800米,最高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200米左右,面积约670平方千米,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0%左右。

河谷盆地地貌主要有大峡、乌金峡峡谷及水川、四龙两个盆地。

河谷盆地发育有Ⅰ~Ⅴ级阶地,总宽度一般在3~6千米。

水川盆地东西长约16千米,四龙盆地在域内东西长约5千米。

自然景观山峰分水岭域内海拔1500~1800米的山峰约有41座,其中,武川乡域内8座,强湾乡域内10座,王岘镇域内16座,四龙镇域内2座,水川镇域内5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无名高地近550座,其中武川乡约有350座,王岘镇约有120座,强湾乡50多座,水川镇近20座,四龙镇4座。

白银市地理环境

白银市地理环境

白银市地理环境
白银市位于中国西北部,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和祁连山北麓,地理环境多样且独特。

下面将从地貌、气候、水系等方面介绍白银市的地理环境。

地貌
白银市地势起伏较大,主要由丘陵、山地和盆地组成。

西部为连绵的祁连山,东
部为黄土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带交错分布,地形多为起伏不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市内有河谷、峡谷等地貌景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气候
白银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风。

昼夜温差大,降水
不均,年降水量较少。

春季多风沙天气,秋季气候宜人,是旅游的好时节。

气候条件
对当地农业和旅游业产生一定影响。

水系
白银市的水系主要由灵泉河、黑河和白泉河等组成,河流纵横交错,为当地的农
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支持。

灵泉河沿市区穿流而过,是白银市的母亲河,河
畔风光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综上所述,白银市地理环境丰富多彩,地貌起伏变化,气候独特,水系发达。


些特点为白银市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增
添了独特魅力。

白银,黄河边上的明珠

白银,黄河边上的明珠

白银,黄河边上的明珠作者:安娜来源:《中国西部》2015年第03期在美丽的甘肃大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铜城”——白银市。

白银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不仅有“日出斗金”的辉煌历史,也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史。

白银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境内有半山文化遗址、吊沟古城汉墓、糜滩石器文化遗址、景泰龟城、明代长城、钟鼓楼、寺儿湾石窟、法泉寺石窟、北城滩城堡、牛门洞新石器新陶遗址等文化遗迹,以及北魏、唐、宋的石窟艺术、城堡建筑与驰名的“丝绸之路”、雄伟壮美的万里长城,都在述说着白银悠远的历史。

白银有20多个奇景奇观。

天高云淡,清风徐来,泛舟湖上,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令人流连忘返。

游艇前行,还有众笏朝天、女娲浣发、神笔峰、二龙戏水、二仙对弈、神龟下山、子母观音、麦积峰、小华山、仙女望月、一线天、无字丰碑、猛鳄凌空等景观,遍布峡水峰壑之间,令人目不暇接,惊叹大自然之造化。

自然风光以孤岛状分布,主要有铁木山、乌兰山、桃花山、屈吴山、寿鹿山、哈思山等,森林茂密,风光迷人,并有宏伟的寺庙建筑。

景泰县老龙湾黄河石林气势壮观,气象万千,被称为“中华奇观”,是一处独具丰韵的旅游景观,已被列为甘肃中部黄金旅游线之一。

初识白银来到白银,一般游人首先就是来到人民广场。

白银人民广场位于西区经六路东侧,市委、市政府统办大楼以南,占地约12万平方米。

整个广场布局对称,有比较明显的纵横轴线,融现代园林绿化艺术、建筑小品、图腾柱雕、墙面浮雕、现代大型音乐喷泉、艺术照明景观、观赏展览、休闲于一体,是新世纪新白银的象征。

广场在功能布局上既有儿童乐园、老年园地、绿地景观小游园,又有形似白银版图的旱喷泉、景观水道、中心演出舞台、涌泉水池、高台跌水、城建展厅。

广场地面全部采用防滑型灰色花岗岩和奶白色广场砖铺砌,红色线条镶割,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与政府统办楼高低呼应,和谐统一。

白银概况导游词(精选3篇)

白银概况导游词(精选3篇)

白银概况导游词(精选3篇)白银概况篇1白银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自然景观丰富多样,黄河、万里长城和古丝绸之路在这里汇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白银1956年设县级市,1958年升格为地级市,1963年撤销,1985年恢复建立地级市建制。

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共8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18万人。

20xx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10.7%。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4:52.2:33.4调整为13.9:52.7:33.4。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5.68万吨,占全省总量的26.97%,其中铜产量6.70万吨,占全省的38.89 %,铝产量9.39万吨,占全省的18.53%,锌产量7.93万吨,铅产量1.66万吨;发电量120.22亿千瓦时,占全省的29.69%;原煤产量842.33万吨,占全省的28.82 %。

白银因企设市,因矿得名,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因创办“日出斗金”的官方冶炼机构“白银厂”而闻名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白银市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是中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作为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的大型工业基地,白银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引人注目的辉煌。

1956年白银矿山大爆破,震惊了世界;“白银炼铜法”曾经代表着我国的铜冶炼技术水平;白银的铜硫产量、利税曾连续20xx年保持全国第一,“铜城”美誉名扬四方。

白银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省会兰州69公里,距中川机场直线距离46.7公里,地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核心位置,白兰核心经济区被国家列入重点建设范围。

白银概况导游词3篇

白银概况导游词3篇

白银概况导游词3篇白银水川旅游景点主要由大峡电站、岗岗沟、雷祖风云、大川古渡、武当神钟、红湾棚景、太阳新岛、十里滨河、湖光山色、万亩棚景、乌金激流等组成,交通便利,可驱车,也可乘船。

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准备的白银概况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白银概况导游词范文1白银是甘肃省省辖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3′105°34′和北纬35°33′37°38′之间,东西宽公里,南北长公里。

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

白银市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呈桃叶形狭长状,黄河呈“S”形在腰中贯穿全境,将增内地形分为西北与东南两部分。

自西北向东南,景泰、靖远、会宁三县城呈一字形构成桃叶主茎;自西向东,白银区、靖远、平川区呈一字形横列桃叶中心。

海拨在1275—3321米之间。

白银市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全市258公里占黄河甘肃段的58%,流域面积14710平方公里。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主要由黄河水系及其支流祖厉河水系构成;地下水亿立方米。

可利用总水量为329亿立方米。

白银市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上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年平均气温6—9℃,年降雨量180—45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属东南季风气候西北部边缘区,年蒸发量达1500—1600毫米,是平均降水量的倍。

北部景泰县年蒸发量最高达3390毫米。

全市由南向北分三个气候区,干燥度华家岭至会宁县城间在—之间,属半干旱区。

靖远县城向北至白银、景泰间,干燥度由逐渐增大为,属干旱区。

白银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白银概况导游词范文2白银水川旅游景点主要由大峡电站、岗岗沟、雷祖风云、大川古渡、武当神钟、红湾棚景、太阳新岛、十里滨河、湖光山色、万亩棚景、乌金激流等组成,交通便利,可驱车,也可乘船。

白银市市情简介

白银市市情简介

白银市市情简介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1956年11月设市,1958年4月升格为地级市,1963年10月撤销,1985年8月恢复建市。

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万人。

白银因矿得名,因企设市。

白银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

明朝洪武年间,官方在此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一时“日出斗金,积销金城”。

1956年震惊世界的白银矿山大爆破,拉开了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的序幕,白银市由此在一片戈壁荒滩上迅速崛起。

白银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白银既有丰富的铜、铅、锌、金、银等金属矿藏,又有大量的煤炭、石膏、芒硝、石灰石等非金属资源。

境内已发现矿产45种,有23种矿产储量位居甘肃省前列,其中煤炭量16亿吨,凹凸棒储量居世界第一。

白银既有丰富传统能源,又是国家风电、光伏发电重点区域,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450万千瓦,是正在崛起的西部复合能源基地。

白银基础雄厚,跨越发展。

“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有2个在白银布局。

先后建成了白银公司、银光公司、靖煤公司、稀土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素有中国“铜城”之美誉。

有色金属年生产能力68万吨,黄金10吨、白银217吨、稀土3万吨,原煤生产能力1300万吨。

以TDI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链基本形成,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

白银先后被确定为甘肃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白银产业集群,前景广阔。

以白银国家高新区为龙头,包括银东、银西、刘川、平川、正路、会宁六个工业园在内,总规划面积340平方公里的白银工业集中区(“一区六园”),是国家设立的甘肃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域。

白银是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市,着力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链”和“四个百亿元产业”的产业链(“3+4产业链”),先后引进项目534个,中信、中铝、中材、统一、正大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已成为西部最具潜力的新兴经济区域。

白银市概况的介绍

白银市概况的介绍

市概况介绍目录1、城市历史2、经济建设3、区域4、城市建设5、文化6、总结市概况介绍一、城市历史省是一个美好的名字。

市是一块宝地,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

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采矿点30余处,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日出斗金,集销金城”,官方在据市区10公里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厂”。

市缘此而得名。

历史悠久。

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16处之多。

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西汉以后,境置祖厉、鸇阴、媪围三县,是地区建县之始。

西至唐,属古会州之地。

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为吐蕃所据有。

北宋以后,又长期为宋、西夏、金争战的前沿。

明置靖虏卫、会宁县。

清置红水分县(今属景泰县)、打拉池分县(今属平川区)。

至此,境有4个县级行政单位。

民国以后,撤消打拉池分县,形成了靖远、会宁、景泰三县建制的格局。

自汉开通丝绸之路后,就成为丝路的咽喉孔道和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桥梁。

唐“贞观之治”时,会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土贡驼毛、褐野马、革履、鞍毡、鹿舌、鹿尾”。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说明物产丰饶,经济繁荣。

地区贮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物。

民国时期,是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地方之一。

1936年10月,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9年9月,解放。

从此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经过近40年的峥嵘岁月,勤劳的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开拓出一片片绿洲,建成一座座现代化工厂,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社会发展生机勃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经济建设市恢复成立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开拓,奋力拼搏,使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10月份白银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10月份白银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10月份白银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10月份,白银市经济平稳运行,规上工业小幅回升,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增长,财政呈“收升支落”态势运行,消费价格温和上涨,金融信贷运行平稳。

一、工业生产继续回升,非公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1-10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比1-9月份、1-8月份分别回升0.8、1.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四大主导行业“两增两降”。

1-10月份,全市煤炭、化工、有色、电力四大主导行业同比下降3.1%,增速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

其中,有色、电力行业分别增长10.1%、8.7%,煤炭、化工行业分别下降19.7%、2.7%。

1-10月份,全市非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

1-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9%,比1-9月份、上年同期分别回升2.31和37.5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76%,工业投资增长13.6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5%。

从项目情况看:截至10月底,全市在建项目415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89%,比1-9月份、去年同期分别回升1.71、33.75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看:1-10月份,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7.96%,比1-9月份、上年同期分别回升3.97、42.76个百分点。

商品房施工面积458.26万平方米,增长31.84%;房屋竣工面积58.41万平方米,增长20.09%;商品房销售面积49.62万平方米,增长16.85%。

三、限上消费品市场趋于平稳,乡村增速快于城镇。

1-10月份,全市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8亿元,同比增长3.3%。

其中:城镇实现41.6亿元,增长1.7%;乡村实现2.08亿元,增长23.6%。

白银市旱灾成因及抗旱减灾对1

白银市旱灾成因及抗旱减灾对1

白银市旱灾成因及抗旱减灾对策(甘肃省白银市抗旱防汛办公室)陈晶华1、概述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地处黄河上游,其地理位臵是北纬35 C33 -37 C38 ,东经103 C33 -105 C34 。

东邻平凉地区的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靠陇西黄土高原,西与兰州、武威毗邻,倍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接壤。

南北长248.25km,东西宽174.75km,海拔高度3321-1275m,全市总面积为20066.37km 。

本市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二区,16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32万;现可利用的耕地面积453万亩,其中水地123.6万亩,旱地329.4万亩。

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北部紧靠腾格里沙漠,气候属温带干旱荒漠及干旱气候带。

降水稀少,降水量157-432.7mm,由北向南逐步增加。

蒸发量则相反,北部的景泰县年蒸发量为3038mm,是降水量的16倍之多,干旱度达3.53,属极干旱地区,而南部的会宁县年蒸发量为1736.4mm,相当于年降水量的4倍,干燥度为1.6,为半干旱地区。

全市年降水量400mm 以下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的面积占90%以上。

境内仅有黄河从西南入境,呈S型穿过至东北黑山峡口处境,流经214km,为我市主要水源。

地下水储量仅有0.97亿 m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源只有0.86亿m3,大部分矿化度较高,水质较差。

黄河两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发展水利,改变干旱面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旱情及旱灾2.1历史及近期旱情旱灾简述白银市绝大部分地区干旱频繁,发生机率大,有“十年九旱”之说。

旱情在年季变化中春旱尤为突出,有的年份出现秋冬春连旱,春夏连旱。

根据民国《靖远县志》及历史资料统计,自公园1437年-1949年的512年中,共发生大旱灾57次,其中1929年灾情最为严重。

1950年-1999年的50年中,出现秋冬春连旱28年,占56%。

最严重的是1979年9月至1981年5月,干旱持续21个月,全县旱地无收,105360人、168191头只大牲畜、猪、羊发生饮水问题。

每日人文地图甘肃省白银市

每日人文地图甘肃省白银市

每日人文地图甘肃省白银市
编者按: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
育的一部分。

为使广大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和了
解伟大祖国的壮美山川和人文历史、丰富的世
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学习强国”学习平
台与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共同推出“每日人文地
图”栏目,按照行政区划的顺序,陆续推出各
省区市及下属地级行政区的人文地图。

相信,
你会对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人口:173.42万
面积:2.12万平方千米
白银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素有“铜城”之称。

明朝洪武年间,官方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之说,由此得名。

还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境内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圣地。

有黄河石林、寿鹿山、红军会师旧址等风景名胜。

白银市基本状况

白银市基本状况

白银市基本状况白银基本状况行政区划白银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即会宁、靖远、景泰3县和白银、平川2区。

白银市面积21209平方千米,人口175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白银区,邮编:730900。

代码:620400。

电话区号:0943。

拼音:Baiyin Shi白银区面积1372平方千米,人口28万。

邮政编码730900。

平川区面积2106平方千米,人口20万。

邮政编码730913。

靖远县面积5809平方千米,人口46万。

邮政编码730600。

县人民政府驻乌兰镇。

会宁县面积6439平方千米,人口58万。

邮政编码730700。

县人民政府驻会师镇。

景泰县面积5483平方千米,人口23万。

邮政编码730400。

县人民政府驻一条山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在东经103°3′-105°34′和北纬35°33′-37°38′之间。

南北相距380多公里,东西相距140多公里,区域面积21158平方公里,形似一片巨大的桃叶。

周边与甘肃、宁夏、内蒙古7个市盟和13个县旗接壤。

距省会兰州69公里,地处西宁、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中心位置,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特征白银属干旱半干旱性季风气候。

全市太阳年均辐射总量130—1404卡/cm2,年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

年平均气温为0-10℃,并且冬夏温差较大。

通常情况下,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份,为19-20℃,年平均最低出现在一月份,为-8--7.7℃,年际温差在30℃左右,年均日温差在12.4-13.6℃之间。

无霜期169-220天。

正常年景年降水量176-498mm之间,分布不均匀,呈北低南高。

面积白银地处祖国腹地,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地带,东邻宁夏,南连定西,西界兰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内蒙。

白银市区的风土人情

白银市区的风土人情

白银市区的风土人情:满月当地风俗,男孩出生二十九天,女孩出生三十天,称为满月,家人要为其庆贺。

之后,对产妇和婴儿的许多禁忌解除,称“出窝”了。

满月的讲究有以下几种。

1.兜喜神圈展厅一角俗语道:“猪圈窝里绕一绕,毛驴槽里滚一滚,灶爷神前燎一燎,保佑我娃吉吉溜溜”。

满月这天一大早,把婴儿裹好抱出月房,在院落各处兜一圈,称“兜喜神圈”。

2.剃胎毛福娃帽婴儿满月要剃胎毛,俗称“剃毛头”。

从娘肚子里带来的胎发不能全剃光,要在头顶留一绺“聪明发”,脑后留一撮“撑根发”。

剃下来的胎毛与狗毛、猫毛混在一起,喷上茶叶水,绕成团用红线缠住挂在炕头,也有缝在孩子的夹衣里,除了辟邪还暗示孩子长大要尽孝。

3.过满月老虎样枕头满月这天家里设席摆宴,亲朋好友提着盖有花布的“马蹄子”(一种船样的蒸馍)来看满月。

娘家所送礼物最重,有斗篷(婴儿风衣)、裹肚、虎头帽、虎头鞋、小被褥、衣服等。

其中一身“铁衣”(黑色衣裤)必不可少。

送“铁衣”、虎头帽、虎头鞋就是希望婴儿免受灾难。

同时娘家给姑娘也要送衣服鞋帽。

4.回姥姥家展厅一角婴儿满月后第一次去姥姥家,要背上一本书,寓意孩子将来是个读书人,回来时在额头上抹一道锅底灰,把小孩变黑变丑,邪气不靠近,健康成长。

百禄“百禄”就是多福多禄的意思,新生儿出生一百天,要过“百禄”,百禄也有好多讲究。

1.戴锁锁各种绣品百禄这天,母亲给孩子穿一身新衣,长辈们给其戴“锁锁”。

锁锁有的是拴着钱的一根红毛线或红布条,有的是写有“吉祥如意”或“长命百岁”的银牌牌。

2.添百禄大襟子小袄“百禄”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收百家五谷,来为孩子添福。

说是百家,其实收几家就可以了。

主家将收来的五谷装在一个小红布包挂在墙上;也有收彩线的,将收来的各色彩线搓成花绳,戴在小孩脖子上,应“百禄”之意。

3.吃搅团搅团当地风俗,孩子百禄这天要吃搅团。

“若要搅团好,勾子放圆了搅。

”搅好的一锅搅团,配上辣子、蒜泥、臊子汤大家围坐一桌,热热闹闹给孩子过百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白银市市情概况
2006-11-27 09:16
甘肃省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距离省会兰州60多公里,地处以银川、西宁、西安和呼和浩特等为代表的黄河上游城市群中心位置,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黄河、万里长城、古丝绸之路在此汇聚,印证和记载着这里的古老和丰饶。

早在明朝洪武年间,“白银厂”就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

全市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万人,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城市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

白银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

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业第一的辉煌业绩,“白银炼铜法”曾长期代表我国铜冶炼技术的最高水平。

目前,已形成铜铝铅锌、贵金属、稀土金属多品种、多层次发展格局,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生产能力40多万吨,累计生产有色金属500万吨,享有“铜城”盛誉。

白银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明清时代,沿岸人民开渠引水,开创了灌溉农业的先河,发展自流灌区20多万亩。

依托黄河水资源,近几十年来先后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水地面积达到132万亩,高扬程提灌工程蜚声海内外。

沿黄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中华自然奇观—黄河石林,被纳入“国家地质公园”。

农业、水电、航运、旅游开发全面展开,黄河经济带建设初具规模。

白银是正在崛起的西部高科技新城。

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合作的第一个产业园落户白银,建设面积达到5.3平方公里,引进建设项目40多项,投资20多亿元,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产业园成为西部一颗闪耀的明珠。

同时,白银被纳入“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白银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宁,中国革命由此实现重大转折。

会宁会师旧址被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中国20个红色旅游城市”之列,“红色圣地”美誉名扬四方,成为全国重点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银是远近闻名的西部“状元之乡”。

白银素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代,辖境内共考取进士53人。

恢复高考以来,全市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近10万人,升学率一直名列甘肃省前茅。

白银籍博士达到500多名,不少成为工商巨头、学界名流和社会名流。

面对优势主导资源日益衰减的严峻形势,白银人民紧紧围绕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着力推进“六个转变”。

在发展思路上,由过去程式化、一般化推进,向强化政府推动、投资拉动、以项目求发展转变;在产业发展上,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增长,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转变;在开发方式上,由相对单一的自我开发,向借助外力求发展、全方位开放开发转变;在生产力布局上,由相对分散开发,向强化中心城区、开发区和其他重点区域建设转变;在资金投入上,由相对单一依靠国家投资,向大范围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启动民间资金等多渠道转变;在环境建设上,由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向建设服务型、开放型、法制型政府转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白银实际的城市经济转型之路,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借助外力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接续产业相结合”的“白银模式”。

近年来,中国一汽、中集华骏、西藏矿业、浙江卡森、南京雨润、福建盼盼、蒙牛乳业等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入驻白银,招商引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上升到25%,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也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居甘肃省第二位。

白银市被香港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地区”,在首届中国城市博览会上被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

白银的实践与探索,被新闻媒体和有关方面称为“白银模式”。

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新华社分别将白银市作为调研联系基地。

2005年7月,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认为:“白银市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做法,为全国矿业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期间,白银市向与会代表发出“加快经济转型,打造和谐矿城,重塑矿业辉煌”的倡议,受到了30多个资源型城市市长的积极响应,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把白银确定为重点支持的经济转型城市。

国家发改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案时,已原则同意将白银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2006年7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友好理事会授予白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范例奖”。

目前白银正在以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为平台,着力培育发展八大产业:
一是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产业。

二是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

三是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产业。

四是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五是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六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七是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

八是黄河文化旅游产业。

白银的四大品牌:
一是有色金属基地;
二是西部科技新城;
三是三军会师圣地;
四是黄河石林奇景。

白银市热忱欢迎各方企业家和广大科技人才参与白银开放开发的宏伟事业,在强化合作、共谋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真诚希望把白银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温馨生活的家园,共谋发展大业,共创美好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