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强防冻剂的作用机理和主要成分
防冻剂的原理

防冻剂的原理防冻剂是一种在寒冷气候中保护车辆冷却系统的重要化学物质。
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液体的冰点,防止冷却液在低温下结冰,并保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冻剂的原理及其在寒冷地区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了解水的冰点是零摄氏度。
当环境温度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水会开始结冰,这会对车辆的冷却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冷却系统由发动机水泵、散热器和冷却液组成,它们共同工作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温度。
如果冷却液结冰,它将膨胀并可能损坏冷却系统中的管道和散热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防冻剂应运而生。
防冻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液体,可以改变液体的冰点。
最常用的防冻剂是乙二醇,它可以降低水的冰点并提高冷却液的沸点。
乙二醇的添加可使冷却液在低温下保持液态,从而避免冷却系统结冰的风险。
防冻剂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冰点降低的溶解性规律来解释。
根据这个规律,当非电解物质(如乙二醇)溶解在水中时,它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干扰水分子之间的结合。
这种干扰使得水分子更难形成冰晶,从而降低了水的冰点。
防冻剂还具有提高冷却液沸点的作用。
沸点是指液体在大气压下变成气体的温度。
通过添加乙二醇等化合物,冷却液的沸点可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冷却系统的热容量和热传递效率。
防冻剂的选择应根据所处环境的温度范围来进行。
不同的防冻剂具有不同的防冻性能,适用于不同的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乙二醇可以降低冷却液的冰点至-35摄氏度左右,而丙二醇可以降低冰点至-15摄氏度左右。
因此,在寒冷地区,应选择适合低温环境的防冻剂,以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了防止冷却液结冰外,防冻剂还具有防腐和润滑的作用。
由于冷却系统中存在金属和橡胶等材料,防冻剂中的添加剂可以保护这些材料免受腐蚀和磨损。
此外,防冻剂还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润滑,减少冷却系统中各部件的摩擦和磨损。
防冻剂在寒冷地区的车辆冷却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变液体的冰点和沸点,防冻剂可以防止冷却液在低温下结冰,并保护冷却系统免受损坏。
几种混凝土防冻剂配方及相关知识

几种混凝土防冻剂配方及相关知识一.分类我国防冻剂的发展从成份上大体经历了含氯盐型、氯盐阻锈型、无氯高碱型和无氯低碱型几个阶段防冻剂有防冻组分、早强组分、减水组分、引气组分和活化组分组成(一)防冻剂通常是多组分复合而成的,按照化学组成进行分类,主要分类如下:1)强电解质无机盐类(1)氯盐:防冻剂的成分主要是氯盐;(2)氯盐阻锈: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阻锈成分和氯盐;(3)无氯盐: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硝酸盐。
2)可以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醇类等有机化合物3)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4)复合型防冻剂: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复合引气、减水、早强早强剂+ 引气剂代表产品有N C和M C—F 等外加剂早强剂+ 减水剂早强剂+ 引气减水剂早强剂+ 抗冻剂早强剂+ 抗冻剂+ 引气减水剂1. 亚硝酸钠型防冻剂此类防冻剂是利用亚硝酸钠分子质量小, 溶解度高, 其掺入混凝土或砂浆中, 可使冰点大大降低且具有防锈的特点配制的,2. K2CO 3型防冻剂K2CO 3型防冻剂是无机盐防冻剂中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3. 氨水型防冻剂该类型的防冻剂, 可使混凝土和砂浆的施工在较低的负温下进行, 且不会引起钢筋的锈蚀。
4. 硝酸钠——尿素型防冻剂硝酸钠——尿素型防冻剂是一种使用效果较好的防冻剂。
5. 尿素——纯碱型防冻剂这种防冻剂适用于- 10℃条件下的冻期施工, 单独使用尿素, 若不配合其它技术措施, 虽然降低冰点, 但效果并不理想, 但掺入适量的可溶性的苛性钠, 在降低掺量的情况下, 两者复合后的冰点基本上接近它们各自的冰点, 此时在掺入适宜的早强剂、引气减水剂等效果更佳。
属于这一类的防冻剂还有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研制的尿素+ T EA + UN F 型, 省建科院、省建材所研制的尿素+ 早强剂+激发剂+ 引气减水剂型, 这两个单位的产品牌号分别有LD、 D —3 型(二)几种配比(1)一种高效液体混凝土防冻剂,由乙二醇等六种成分混合制成,各组分及其重量构成比为:乙二醇:尿素: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磺酸钠:高效减水剂:水=( 65-80):(16.5-30):(2.2- 3.0):(1.3-2.0):(50-120):(50- 370)。
防冻剂主要成分

防冻剂主要成分
在寒冷的冬季,防冻剂成为汽车保养中的重要一环。
防冻剂的主要成分对于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乙二醇:乙二醇是防冻剂中的主要成分,由于其冰点低,因此能有效防止发动机冷却液冻结。
它在防冻剂中的浓度通常在30%到60%之间。
2. 水:水是防冻剂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的加入可以降低防冻剂的冰点,但同时也会提高其沸点。
适当的比例可以使防冻剂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3. 添加剂:为了提高防冻剂的性能,往往还会添加一些添加剂,如防锈剂、缓冲剂、PH调节剂、消泡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增强防冻剂的防锈、防腐蚀性能,调节酸碱度,防止泡沫产生等。
4. 染色剂:为了方便用户根据冷却液的颜色判断其质量状况,防冻剂中通常会
加入染色剂。
这样,当冷却液出现泄漏或需要更换时,可以直观地判断其状况。
此外,不同类型的防冻剂可能还包含其他特定的成分,以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例如,有些防冻剂可能针对特定的发动机或特定的气候条件进行优化。
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为了确保在寒冷的天气中,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行,防止冷却系统中的液体冻结,从而保护车辆不受损坏。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防冻剂可能会包含更多的创新成分,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适用范围。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

一、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一般原理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后之所以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
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
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Oe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变成固相(冰)。
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
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
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在增长。
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同时产生约2500Kg/平方厘米的膨胀应力。
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早起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
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新浇筑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
试验研究还表明,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愈长,强度损失愈小。
混凝土化冻后(即处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
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如达到R28的35%)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
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用程度的损失。
由此可见,混凝土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一般称临界强度,即可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临界强度,各国规定取值不等,我国规定为不得低于设计标号的30%,也不得低于35千克每平方厘米。
第三章 早强剂

195
204
5.5年 258 204 224
早强剂的发展方向
1)非氯盐、非硫酸盐类早强剂及复配外加剂的生产和应用。 2)低氯离子、低硫酸根离子、低碱金属离子含量的早强剂
及复配外加剂的生产和应用。 3)大掺量矿渣粉或粉煤灰混凝土早强型外加剂的研制。 4)开展早强剂与水泥/掺合料适应性的研究,以更科学地 选择早强剂,收到最佳和最经济的应用效果。
乙醇胺有三个异构体: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 三者在室温下均为无色透明黏稠液体,冷时变成白色结晶固体, 有轻微氨臭味。有吸潮性和强碱性,能与水、甲醇及丙酮混溶。 可作为促凝剂和防水剂使用。
分子式: C 6 H 15 O 3 N ; 相对分子量: 149.19 ; 含量: 85~98% ; 色泽:棕褐色。
3.1.3 复合型早强剂 无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复合,也可以是有机材料与无机
材料的复合或有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复合。 如:既能较好地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又对混凝土后期强 度发展带来好处;既具有一定减水作用,又能大幅度加速混 凝土早期强度发展;既能起到良好的早强效果,又能避免有 些早强组分引起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等。 采用多组分复合后其效果更佳。例如: 二组分:TEA:NaCl=0.05%:0.5% ~ 1% 三组分:TEA:NaCl:NaNO2 = 0.05%:0.5%~l%:1%
三 乙 醇 胺 (TEA)
在工业上由环氧乙烷与氨作用制取三乙醇胺
特点: ( 1 )用量小:只有水泥用量的万分之几,即有明显的早强 作用。并与某些无机早强剂复合使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而有早强催化剂的美誉。 ( 2 )适应温度范围宽:从- 5 ℃ ~+ 90 ℃ 均有同样早强 作用,因而不仅在冬季施工,而且在混凝土蒸养工艺中也广 泛采用。 ( 3 )不锈蚀钢筋:三乙醇胺是弱碱性物质,而且不含氯离 子,因此对钢筋无不良作用。 ( 4 )不影响后期强度:三乙醇胺在适合掺量范围内使用不 但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而且 28 天强度仍有显著 增加。
早强剂的性能及其应用技术

早强剂的性能及其应用技术张东伟(台州学院,建工学院,10土木4班,1038210119)摘要:混凝土早强剂是外加剂发展历史中最早使用的5品种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加速水泥水化速度,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
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早强剂主要有氯盐、硫酸盐、碳酸盐以及复合早强剂。
混凝土早强剂作为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在工程上的需求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冬季施工或者是在紧急抢修的工程中,同时早强剂的性能以及它的使用规范性也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寿命。
本文将就早强剂的分类以及其的特殊性能与应用进行具体的介绍。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 前言早强剂为混凝土组合材料外加剂之一,它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且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早强剂的主要作用在于加速水泥水化速度,促进混凝上早期强度的发展;而既具有早强功能,又具有一定减水增强功能的外加剂称为早强减水剂。
国外也常常将早强剂称作促凝剂,字面意思是指能够缩短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实际上也是早强剂。
混凝土早强剂是外加剂发展历史中最早使用的外加剂品种之一。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先后开发除氯盐和硫酸盐以外的多种早强型外加剂,如亚硝酸盐,铬酸盐等,以及有机物早强剂,如三乙醇胺、甲酸钙、尿素等,并且在早强剂的基础上,生产应用多种复合型外加剂,如早强减水剂、早强防冻剂和早强型泵送剂等。
这些种类的早强型外加剂都已经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在改善混凝土性能。
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投资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强剂的应用也是受到了地域气候的影响,比如我国,由于国土面积大,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常年冬期较长,需要掺加早强剂和早强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
华东、华南地区冬季气温降至10℃以下的施工中也常掺用早强剂和早强减水剂。
混凝土构件生产中为尽早张拉钢筋、加快模板周转和台座利用率,早强型的外加剂更是普遍应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使用的早强剂和早强减水剂总量逾20万吨。
SY-6A高效早强防冻剂

SY-6A 高效早强防冻剂本品是由多种有机、无机材料科学复合而成的新型无氯盐防冻剂,具有早强、防冻、抗冻、减水、增强、抗腐蚀等多种功效: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毛细孔结构,减少游离水量,有效降低混凝土液相冰点,促进低温、负温条件下水泥水化和混凝土硬化,大幅度提高早期强度,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在低温、负温下的施工。
主要性能1、本品为灰白色粉剂,符合JC475-2004标准,无氯、无毒、低碱、无锈蚀、微引气,氨释放量≤0.08%,适用温度为0℃—-20℃。
2、掺量:3-5%(相对胶凝材料总量),温度为5—-5℃时掺量为3%,-5—-10℃时掺量为4%,-10—-20℃时掺量为5%(可等量替代水泥)。
3、抗压强度比:-10℃时,R28≥100%,R-7-28≥95%。
-20℃时,R28≥95%,R-7-56≥100%。
4、28d收缩率比≤130%。
5、减水率为12-18%。
6、抗冻标号≥F300。
7、渗入本品混凝土和易性得到明显改善,可根据需要配制泵送防冻砼。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请遵照《混凝土外加济应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2、本剂为粉状,使用时可与胶结材料、骨料一起加入搅拌,比正常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50%。
3、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不低于5℃,砼浇筑完毕,应立刻覆盖保温材料加以保水,不要使其立即受冻或因风吹过多而出现裂纹。
4、要求早期强度快速增长时可加热养护,混凝土在初凝后若表面出现结冰和白霜属正常现象,不会对其造成冻害,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仍能持续增长。
本剂保存期为二年,贮存时防止受潮,如受潮结快,应加以粉粹并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SY-6A High –Performance Early-Strength Antifreeze AdmixtureThe admixture is a new-style, non-chloride salt, anti-freezing admixture, composited by various inorganic, organic materials, with multi-functions such as early strength , frost-resistance, water-reducing, anti-corrosion character; which can improve concrete capillaceous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ree water volume, lower liquid phase freezing point of concrete effectively; accelerate concrete hydrating and hardening under lower and negative temperature; It shall enhance the early strength of concrete in large-range; and widely used in concreting in low and negative temperature condition.1. The main performance1) This product is grey-white color powder admixture,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JC475—2004; non-chloride, non-toxic, non-rust, low air-entraining andlow-alkali, ammonia release amount ≤0.08%;applicable temperature is 0℃~-20℃.2) Dosage: 3~5%( comparing to the total cementitious material), 3% under temperature 5~50C; 4% under -5~~-100C; 5% under -10~~-200C.3) Compressive strength rate: At-10℃,R28≥100%,R-7-28≥95%。
早强剂与防冻剂的区别

早强剂加速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对混凝土强度无明显提高混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防冻剂是在零点一下能够继续凝结硬化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混凝土防冻剂的原理及使用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的冻害过程作了介绍,阐述了综合蓄热法的防冻机理,提出了防冻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有效防止混凝土受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冻害,综合蓄热法当环境温度降到0 ℃左右时,混凝土施工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这是施工界的常识。
如何针对冻害原因制订施工措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下面试结合具体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几点看法。
混凝土的冬施措施有很多,华北地区常用的是综合蓄热法,下面结合冻害原因重点探讨一下综合蓄热法的防冻机理。
1抗冻临界强度1. 1 在冬季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某一界限值时,由于结构已初步形成,具备了抵抗冻胀破坏的能力,混凝土再受冻亦不会被冻坏,这一强度称做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抗冻临界强度的提出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制订混凝土冬施措施的重要依据。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就是要使混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1. 2 大量试验和实践表明,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水灰比、降温速率等多种因素有关,且素混凝土和掺防冻剂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亦不相同,其值可按规范确定。
一般说来,掺防冻剂后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略低一些(相对空白) ,这是因为混凝土掺防冻剂后其含水量减小、冰晶变的较为分散软弱且减弱了冻胀效果的缘故。
2防冻剂的防冻原理防冻剂是根据混凝土冻害机理,结合抗冻临界强度、最优成冰率、冰晶形态转化等理论,并总结长期冬季施工实践研制的,一般由四种成分组成,其作用分述如下:2. 1早强成分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振动。
主要作用是加速混凝土的凝结硬化,使之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在达到临界强度以后,能加快混凝土硬化速度,克服负温、低温造成的强度增长缓慢现象。
混凝土防冻剂的配制及应用

混凝土防冻剂的配制及应用混凝土的冻害分两种,一是已经充分硬化的混凝土经受正负温度交替变化产生冻害,二是混凝土早期受冻发生冻害。
其中,混凝土的早期冻害主要是由于新拌混凝土未达到临界抗压强度之前混凝土中尚未参与水化反应的游离水结冰体积膨胀,而此时水泥尚未充分水化,起缓冲调节作用的胶凝孔尚未完全形成,从而造成混凝土冻胀破坏。
此外,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过程也因为拌和水的结冰而中断,使得水泥的微观结构形成过程受阻,从而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严重受损,产生不可恢复的强度损失。
目前,在改善新拌混凝土抗冻害性能方面,除了注重新浇筑混凝土的保温养护等措施外,主要依靠添加混凝土防冻剂来增强新拌混凝土的抗冻性。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混凝土防冻剂主要由防冻组分、早强组分、引气组分、减水组分等四部分构成,各组分的具体作用机理如下:1、防冻剂各组分及其防冻机理1.1 防冻组分防冻组分的主要作用是显著降低混凝土中液相的冰点,令混凝土在负温状态下,内部未水化的拌和水依旧保持为液体状态,让水泥的水化反应得以继续进行,维持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度。
同时,防冻组分与拌和水混合共溶后显著降低了混凝土中游离水的冰点,避免了混凝土中冰晶的形成,使其无法产生冻胀应力,防止了冰晶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冻胀损害。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防冻组分主要有醇类和部分无机盐类。
通过王曦东、王淑敏等人的研究,在低温状况下,水泥的水化速度虽较常温有较大幅度降低,但是防冻组分的加入使得混凝土在连续降温过程中始终有一定的液相水参与水泥的水化。
1.2 早强组分混凝土防冻剂中的早强组分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速度,加速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降低了混凝土内部游离水的数量,减轻了游离水发生冻害的几率。
同时,早强组分的加入能够使混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是指当混凝土达到某一强度值(临界强度),就可以具有一定的抵抗强度,低温不会再对混凝土造成伤害。
通过李文斌等人的研究得出,掺加具有早强组分的防冻剂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低温状态下尽快达到临界受冻强度,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防冻剂的原理

防冻剂的原理
防冻剂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能够防止水结冰的化学物质。
防冻剂分为有机防冻剂和无机防冻剂两类,常用的有机防冻剂有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等,无机防冻剂则有硝酸钠、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等。
防冻剂的主要原理在于其能够改变水的结晶形式。
水在低于0℃的环境中会形成冰晶,如果水在容器中冻结,容器将会破裂。
防冻剂的作用是将水的结晶点降低到较低的温度,以防止水在低温下形成冰晶。
有机防冻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其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水的结晶。
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等有机防冻剂的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作用,这种氢键作用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弱,因此有机防冻剂可以降低水的结晶点和冰点。
无机防冻剂则是通过降低冰的融点来防止水的结晶。
例如,氯化钙和硫酸等无机防冻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形成水合物,这些水合物的结晶点较低,可以将水的结晶点降低到极低的温度。
除了改变水的结晶形式,防冻剂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性。
例如,防冻剂可以提高润滑油和刹车液的黏度,增强润滑和刹车效果;防冻剂还可以防止管道和容器的腐蚀和腐烂,增加其使用寿命。
总之,防冻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水的结晶形式来防止水在低温下结冰。
无机防冻剂通过降低冰的融点来实现,而有机防冻剂则是通过分子间的作用来抑制水的结晶。
防冻剂还具有其他的特性,如提高润滑油和刹车液的黏度,防止管道和容器的腐蚀和腐烂等。
常用外加剂之减水剂原理及特性

常用外加剂之早强剂原理及特性早强剂是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早强剂的主要种类有:无机物类(氯盐类、硫酸盐类、碳酸盐类等);有机物类(有机胺类、羧酸盐类等);矿物类(天然矿物如明矾石、合成矿物如氟铝酸钙、无水硫铝酸钙等)。
1.常用早强剂(1)氯盐类早强剂主要有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氧化胺、氯化铁、氯化铝等,氯盐类早强剂均有良好的早强作用,其中氯化钙早强效果好而成本低,应用最广。
氯化钙的适宜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5%~1.O%,能使混凝土3d强度提高50%~100%,7d强度提高20%~40%。
(2)硫酸盐类早强剂主要有硫酸钠(即元明粉)、硫代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硫酸铝钾等。
其中硫酸钠应用较多。
硫酸钠为白色固体。
一般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5%~2.0%。
当掺量1%~1.5%时,可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70%的时间缩短一半左右,硫酸钠对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早强效果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
(3)有机胺类早强剂主要有三乙醇胺(简称TEA)、三异丙醇胺(简称TP)、二乙醇胺等,其中早强效果以三乙醇胺为最佳。
三乙醇胺是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呈碱性,能溶于水。
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02%~0.05%,能使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50%左右,28d强不变或略有提高。
2.早强剂的作用机理各类早强剂的早强作用机理不尽相同。
(1)氯盐类氯盐的掺入能增加水泥矿物的溶解度,加速水泥矿物的水化速度。
例如CaCl2能与C3A 作用生成几乎不溶于水和CaCl2溶液的水化氯铝酸钙,CaCl2又能与水化产物Ca(0H)2反应,形成溶解度极小的氧氯化钙(C aCl2•3 Ca(0H)2•12HzO和CaCl2.Ca(0H)2.H20),使水泥浆中Ca(0H)2浓度降低,这就有利于C3S的水化反应的进行。
水化氯铝酸钙和氧氯化钙固相的早期析出,加速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利于早期强度的发展。
(2)硫酸盐类以硫酸钠为例,硫酸钠掺入后能发生如下反应: Na2S04+Ca(0H)2+2H2O—CaSO4•2H2O +2NaOH反应中所生成的硫酸钙具有高度分散性,且分布均匀,这种硫酸钙极易与C3A反应,迅速形成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防冻剂与早强剂的区别

防冻剂、抗冻剂、早强剂的区别防冻剂是一种能在低温下防止物料中水分结冰的物质。
好比说我能防止XX物质在零下多少°结冰,比如冬天水泥工程零下的时候,能防止水泥混凝土在低温温下硬化。
抗冻剂则有阻止、抵抗的意思,提高抗冻能力的物质,意思是说能抵抗XX°,不会结冰,或者能溶解冰晶,好比已经有一点结冰了,但是能不让其他的部分再结冰。
早强剂加速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对混凝土强度无明显提高混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防冻剂是在零点一下能够继续凝结硬化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防冻剂的原理及使用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的冻害过程作了介绍,阐述了综合蓄热法的防冻机理,提出了防冻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有效防止混凝土受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冻害,综合蓄热法当环境温度降到0 ℃左右时,混凝土施工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这是施工界的常识。
如何针对冻害原因制订施工措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下面试结合具体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几点看法。
混凝土的冬施措施有很多,华北地区常用的是综合蓄热法,下面结合冻害原因重点探讨一下综合蓄热法的防冻机理。
1抗冻临界强度1. 1 在冬季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某一界限值时,由于结构已初步形成,具备了抵抗冻胀破坏的能力,混凝土再受冻亦不会被冻坏,这一强度称做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
抗冻临界强度的提出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制订混凝土冬施措施的重要依据。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就是要使混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1. 2 大量试验和实践表明,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水灰比、降温速率等多种因素有关,且素混凝土和掺防冻剂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亦不相同,其值可按规范确定。
一般说来,掺防冻剂后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略低一些(相对空白) ,这是因为混凝土掺防冻剂后其含水量减小、冰晶变的较为分散软弱且减弱了冻胀效果的缘故。
2 防冻剂的防冻原理防冻剂是根据混凝土冻害机理,结合抗冻临界强度、最优成冰率、冰晶形态转化等理论,并总结长期冬季施工实践研制的,一般由四种成分组成,其作用分述如下:2. 1 早强成分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早强及防冻剂产品系列

十七、早强及防冻剂系列(一)早强剂早强剂为灰色粉末(水剂为棕褐色液体),主要是由激发组份、早强组份及增强组份等复合而成,早强、增强效果显著。
能加速混凝土(砂浆)早期强度,大大加快模板和场地周转,缩短工期,提高工效,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本品无毒,无味,对钢筋无锈蚀。
1. 技术性能掺早强剂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见表9受检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表92. 应用范围适用于蒸养混凝土及常温、低温和负温条件下施工的有早期要求的各种混凝土。
3. 特点早强增强适应性强4. 使用方法早强剂产品有粉剂和水剂两种,粉剂使用时,可直接掺入混凝土拌和物中,但应注意掺加均匀;液体可按一定比例直接配入混凝土拌和用水中使用,但注意计量准确。
5. 用量粉剂3%~5%、水剂3%~5%(胶凝材料质量计),可根据与水泥的适应性、气温的变化和施工技术等要求,在推荐掺量范围内调整确定最佳掺量。
6. 注意事项①、在水泥变更品种或新进水泥时,应做混凝土兼容性检验;②、在与其它外加剂合用时,应先检验其兼容性;③、必须按配合比正确配料,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④、粉剂产品在质保期内,如遇受潮结块,经磨碎过筛后仍可使用。
7. 包装粉剂用复合塑膜袋包装、 50kg/袋;水剂用塑料桶包装50kg/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作特殊包装。
8. 储存置于干燥阴凉处,注意防雨、防潮,未开封有效期12个月。
(二)复合早强剂复合早强剂为灰色粉末(水剂为棕褐色液体),主要是由减水组份、早强组份及增强组份等复合而成,减水、早强、增强效果显著。
能加速混凝土(砂浆)早期强度,大大加快模板和场地周转,缩短工期,提高工效,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本品无毒,无味,对钢筋无锈蚀。
1. 技术性能掺复合早强剂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02. 应用范围适用于蒸养混凝土及常温、低温和负温条件下施工的有早期要求的各种混凝土。
3. 特点早强减水增强节约水泥适应性强4. 使用方法复合早强剂产品有粉剂和水剂两种,粉剂使用时,可直接掺入混凝土拌和物中,但应注意掺加均匀;液体可按一定比例直接配入混凝土拌和用水中使用,但注意计量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钢筋锈蚀作用 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
•
2. 匀质性
•
防冻剂匀质性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 • • • • • •
试验项目 指标 含固量 液体防冻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3%之内 含水量 粉状防冻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5%之内 密度 液体防冻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0.02之内 氯离子含量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5%之内 水泥净浆流动度 应不小于生产厂控制值的95% 细度 粉状防冻剂细度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2%之内
• 3. 2 采取覆盖保温措施 • 综合蓄热法的基本做法是覆盖加掺防冻剂,必要时对水和砂石 料进行加热。覆盖的作用是使水泥水化热量和原材料加热热量留 在混凝土内部的时间长一些,尽量延长水泥正温水化时间, 这一 点非常重要。保温做得越好,混凝土降到外加剂“使用温度” 的 时间越长,越有时间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为达到这个效果,覆盖 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应结合外加剂的使用温度、抗冻临界强度、环 境温度等因素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
六、试验方法
•
1. 材料、配合比及搅拌
•
按GB8076的3.1,3.2和3.3条规定。但混凝土坍落度为3±1cm。
•
2. 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按下表规定。
• 试验项目 试验类别 试验所需试件数量
• 砂浆(净浆)
• 拌和次数 每次取样数 基准砂浆 • 取样数 受检砂浆 • 取样数 • 减水率 混凝土拌合物 3 1次 3次 3次 • 泌水率 混凝土拌合物 • 含气量 混凝土拌合物 • 凝结时间差 混凝土拌合物 • 抗压强度比 硬化混凝土 9块 27块 9块 • 收缩率比 硬化混凝土 1块 3块 3块 • 抗掺压力比 硬化混凝土 2块 6块 6块 • 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硬化混凝土 1 6块 6块 6块 • 钢筋锈蚀 新拌或硬化砂浆 3 1块 3块 -
• 2. 2 引气成分 • 在混凝土体内引入微米级的细小气泡(有益气泡) ,其作用: • 1) 切割、封闭混凝土内的连通孔道(有害孔道) ,减轻冻胀时的 裂纹扩展; • 2) 引入的大量气泡起到膨胀“缓冲器”的作用,吸收冰晶膨胀 应力,减轻冻害。在混凝土内引入气体3. 5 % ,可消化6. 6 %的体 积膨胀,在成龄阶段,可起到提高抗冻融能力、改善耐久性的作 用。 • 2. 3 减水成分 • 其作用:1) 减少拌合水,从而减少游离水总量,从根本上减少 可冻冰的含量(但亦应保持一定含冰率) ,消除冻胀内因;2) 通过 减水成分的分散作用,释放包裹水,消除劣质水泡,使粗大冰晶 转化为细小冰晶,优化水泥水化环境,减轻胀冻压力。
• 3. 4 热工计算 • 热工计算主要参照湖南大学吴震东提出的“吴震东公式”进行, 它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华北地区主要用来做验证性计算。要点是: • 1) 根据原材料和环境温度计算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T ; • 2) 计算混凝土由此温度降至防冻剂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h ; • 3) 根据成熟度公式计算在上述养护时间内混凝土能达到的强度, MPa ; • 4) 比较该强度是否大于抗冻临界强度,确定冬施方案是否可行; • 5) 施工时留置同条件试块,在环境温度降至防冻剂使用温度的 前1 d 检验其实际强度,看是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 3. 5 掌握防冻剂掺量 • 有人将说明书上的掺量视为基准掺量,施工时根据实际温度上 下调整,这种做法是冒险的。一般地,比较正规的防冻剂产品在 配方设计时掺量与使用温度都是一一对应的,不存在调整问题。 防冻剂的多数组份都有最优掺量问题,适用范围十分狭窄,掺量 与功效并非线性关系。比如将3 %掺为4 %,各组份将都增加33 %, 很可能造成因含气量增加导致强度下降(约5 %~10 %) ; 因 Na2SO4 、NaNO3 增加致使碱含量增高而对耐久性不利。若由3 % 变成2 % ,则功效肯定不是减少33 %的问题,而是更多。不仅防 冻剂,其他外加剂亦是如此。
• 3. 3 搞好施工组织 • 防冻剂的使用效果必须通过良好的搅拌、振捣来实现,搅拌延 长30 min 是为了使外加剂更充分的混合,外加剂搅拌不匀甚至会 引发事故。再者防冻剂有一个最佳搅拌时间和最佳振捣时间问题, 过度会使其中的引气量减小,不足又会使其中的气泡分布不均甚 至产生粗大劣质气泡,这些都会对防冻不利。此外,最大限度缩 短运送距离,搅拌站搭设保温棚,输送管外裹保温套,架子车覆 盖保温被,工序衔接紧凑等措施都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延长正温养护时间,尽快达到抗冻临一些有降低冰点作用的无机盐,作用可概括如下:掺防冻组 份(以NaNO2 ,掺2 %为例) 的水溶液冰点约为- 1. 5 ℃,当温度降 到- 1. 5 ℃时,孔隙内临近受冻侧的游离水开始结冰,冰体内无机 盐部分析出,剩余游离水中盐的浓度变大(冰点进一步降低) ;当 温度继续下降(如降到- 5 ℃) ,又有临近受冻侧游离水部分结冰, 剩余游离水浓度继续增大..,持续这一过程,直到亚硝 • 酸钠最低共溶点出现,孔内全部游离水结成冰。由此可见,防冻 成分的作用是在连续降温过程中保持混凝土体内始终有一定的液 相水存在(过冷水) ,使水泥水化能持续进行(尽管此时水化速度已 较常温大为减慢) 。
•
5. 规定温度
• 15℃。 受检混凝土在负温养护时的温度,该温度允许波动范围为±2°。本标准的规定温度为-5℃、-10℃、-
四、产品分类
防冻剂按其成分可分为氯盐类、氯盐阻锈类、无氯盐类。
• 五、技术要求 • 1. 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
•
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
•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 一等品 合格品 • 减水率,% • 泌水率,% • 含气量,% • 终凝 • 抗压强度比,%不小于 规定温度,℃ -5 -10 -15 -5 -10 -15 • R28 95 90 90 85 不小于 8 不大于 100 100 不小于 2.5 2.0
混凝土防冻剂(JC475-92)
•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防冻剂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规定温度-5℃、-10℃、-15℃的水泥混凝土防 冻剂。
•
二、引用标准
• • • • •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J 80 GBJ 81 GBJ 8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方法
2 防冻剂的防冻原理
• 防冻剂是根据混凝土冻害机理,结合抗冻临界强度、最优成冰 率、冰晶形态转化等理论,并总结长期冬季施工实践研制的,一 般由四种成分组成,其作用分述如下: • 2. 1 早强成分 • 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 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振动。主要作用是加速混凝土的凝结 硬化,使之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在达到临界强度以后,能加 快混凝土硬化速度,克服负温、低温造成的强度增长缓慢现象。
4.2 抗压强度比
•
• 以受检标养混凝土、受检负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 • ..................(1) • ................(2) • ................(3) • 式中:R--不同条件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比,%; • • • • • RAT--不同龄期(-7+28d或-7+56d)的基准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MPa; RCA--标养28d受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RC--标养28d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每批一组,3块试件数据取值原则同GBJ81规定。 以三组试验结果强度的平均值计算抗压强度比,精确到1%
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和凝结时间差按照GB8076进行测定和计算。
• • 4. 硬化混凝土性能 4.1 试件制作
•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参照GBJ80进行,但掺与不掺防冻剂混凝土坍落度3±1cm,试件 制作 采用振台振实,振动时间15~20s,环境及预养温度为20±3℃。掺防冻剂受检混凝土预 养4h[或按M=Σ(T+10)Δt=120℃h控制(式中:M为度时积;T为温度;t为温度T的持续时间。)] 后,移入冰箱(或冰室)内并用塑料布覆盖试件,其环境温度应于3~4h内均匀地降至规定温度, 养护7d后脱模,转标养到达规定龄期进行试验。
三、术语
•
• • • • • • • 1. 防冻剂 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 2. 基准混凝土(C)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不掺外加剂的标准养护混凝土。 3. 受检标养混凝土(CA)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的标准养护混凝土。 4. 受检负温混凝土(AT)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并按规定条件养护的混凝土。
• 由此可见:防冻剂的防冻机理是综合性的,是 多种效果的综合体现。世界上并不存在某种 一掺就灵的防冻剂,“防冻”只是最终的效 果,它是通过早强、引气、减水、防冻等因 素共同作用而实现的。而且防冻剂的使用效 果与工程的施工情况也有关系,所以说混凝 土的冬季施工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必须 通盘考虑。
3
1抗冻临界强度
1. 1 在冬季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某一界限 值时,由于结构已初步形成,具备了抵抗冻胀破坏的 能力,混凝土再受冻亦不会被冻坏,这一强度称做混 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抗冻临界强度的提出是混凝土 冬季施工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制订混凝土冬施 措施的重要依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就是要使混 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混凝土防冻剂的原理及使用
摘 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的冻害过程作了介绍,阐述了综合 蓄热法的防冻机理,提出了防冻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对有效防止混 凝土受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冻害,综合蓄热法
• 当环境温度降到0 ℃左右时,混凝土施工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 措施,这是施工界的常识。如何针对冻害原因制订施工措施并不 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下面试结合具体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并参考 相关文献,提出几点看法。混凝土的冬施措施有很多,华北地区 常用的是综合蓄热法, 下面结合冻害原因重点探讨一下综合蓄热 法的防冻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