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硬膜外阻滞疗法

硬膜外阻滞疗法

1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胸壁、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也可与全麻联合用于胸内及腹部大手术。

1.1穿刺针:17G穿刺针;1.2病人体位:多采用左侧卧位,病人屈膝颔胸,使棘突间隙有足够的分离,保持病人脊柱充分地向后弯曲,枕头高低要恰当;1.3常见手术穿刺点的选择(表3)表3常见手术硬膜外阻滞穿刺点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时,穿刺点应选择胸段,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

1.4穿刺术:一般采用旁正中穿刺法,必须强调无菌操作和不接触技术,即穿刺针尖端和导管前端均不要与手套接触。

1.4.1在下一个棘突的上缘,离正中纵线1~1.5cm处,用1%利多卡因作皮丘,并逐层浸润皮下、肌肉组织直至椎板骨膜,然后探寻椎间隙,了解穿刺针进针方向和皮肤至椎板的距离;1.4.2用粗针在皮肤上戳孔,经此孔将17G穿刺针插入,直达椎板。

按原试探的方向进针至黄韧带(用2ml带生理盐水的玻璃针筒测试有明显的黄韧带阻力感),继续缓慢进针可有阻力消失的突破感,提示针已进入硬膜外间隙;1.4.3取出针芯,用2ml玻璃空针盛生理盐水测试,若阻力已经消失,证实穿刺成功;1.4.4将导管沿穿刺针置入硬膜外间隙,深度为4~7cm。

若置管不顺需将导管退出时,应与穿刺针一同退出,切不可单独退出导管,以防导管被切断;1.4.5严禁用空气注射法测试穿刺针是否进入硬膜外间隙。

1.5常用局麻药: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药液内加肾上腺素1:20万浓度。

1.5.1利多卡因:一般用1.5~2%浓度,起效时间5~8分钟,作用维持时间约1~1.5 小时;2.5.2丁卡因:0.25~0.3%浓度,起效时间10~20 分钟,维持时间1.5~2 小时;2.5.3罗哌卡因:0.2-0.75%浓度,起效时间15~20分钟,维持时间2~4小时;2.5.4布比卡因:一般采用0.15~0.5%浓度,起效时间15~20 分钟,维持时间3.5小时;2.5.51%利多卡因与0.15~0.2%丁卡因混合液,起效类似利多卡因,维持时间1.5~2 小时。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硬膜外麻醉简介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通过药物注射于硬膜外腔,阻断神经传导的麻醉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和疼痛管理中,具有快速、持久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

准备工作在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1.患者评估在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病史、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心电图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的检查。

2.设备准备确保所需麻醉设备完整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包括导管、针头、局部麻醉剂、药物、注射器等物品,以及监测设备如心电图仪、血压计等。

3.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通常是坐位或侧卧位,并暴露硬膜外腔的穿刺点。

对于患者,要进行适当的麻醉知情同意,并进行必要的皮肤消毒。

执行步骤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执行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局部麻醉在执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需要首先进行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首先,用无菌物质清洁穿刺点,然后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通常是2%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通过皮肤和浅层组织进行表浅注射。

2.穿刺硬膜外腔麻醉师应在穿刺点上进行必要的消毒,并使用无菌技术进行穿刺。

通常使用18G或20G的针对硬脑膜进行穿刺。

穿刺点通常在L2-L3或L3-L4之间的中线上,但具体位置应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情况来确定。

3.确认针头位置一旦穿刺到硬脑膜外腔,麻醉师应通过以下方法来确认针头的准确位置:a.自由流和背压试验通过向针头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是否能自由流动,并产生背压来判断是否插入正确的位置。

b.阻力试验将针头固定在一定高度,并观察其是否有阻力来判断有无穿透硬脑膜。

c.感觉和运动阻滞试验在进行以上试验后,可以向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物,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觉和运动阻滞来确认穿刺位置正确。

4.给药和监测一旦确认硬膜外针头位置正确,可以开始给药和监测。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2017年10月修订)目录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0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0第二节硬膜外阻滞 (2)第三节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5)第四节气管内插管 (8)第二章有创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13)第一节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3)第二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5)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简称脊麻或腰麻。

【适应证】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

【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

2.感染,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感染等。

3.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5.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

6.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内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1.体位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

2.穿刺部位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

3.穿刺方法(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

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正中穿刺法.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针推进。

依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3)旁正中穿刺法。

穿刺针自距中线1。

5cm近尾侧处剌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

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4)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有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

【常用药物】1.0.75%布比卡因,剂量8~12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操作规将局部麻醉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使相应节段脊神经根阻滞,其支配区域感觉、运动功能暂时消失,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简称硬膜外麻醉。

在硬脊膜外留置导管可连续给药,称连续硬膜外麻醉。

1.适应证与禁忌证⑴适应证:胸壁、腹部、盆腔、肛门会阴及下肢手术,术后PCEA 镇痛与疼痛治疗等。

⑵禁忌证: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对血液病、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或应用抗凝药物者防止使用,以防止硬膜外腔出血、血肿造成截瘫。

2.麻醉前准备⑴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或咪唑安定5mg im。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同时给予阿托品0.5mg im。

⑵急救用具及药物、麻醉机、气管插管用具等。

3.操作⑴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⑵选择穿刺点:一般可选与手术切口中点相应的脊神经节段作为参考。

胸壁手术选择T4-5向头端置管,上腹部T8-10。

下腹部T10-12向头端置管,下肢T12-L1向尾端置管或L2-L3向头端置管;腹、会阴手术:T12-Ll向头置管联合L4-L5向尾端置管。

⑶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①直入法:在穿刺点作皮丘及皮下浸润麻醉;换12号粗针破皮,左手拇指固定皮肤,右手持16号或18号穿刺针,刺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双手持针,双手用力相互拮抗,缓慢推进,经棘上、棘间韧带进入黄韧带,有坚韧感,取出针芯,接5ml玻璃注射器,含生理盐水约1ml,有少许空气,此时试探阻力大,气泡压缩变形,然后边试阻力,边进针,每次2mm左右,至针尖阻力消失(有明显的落空感),注入盐水无阻力,气泡不变形,轻轻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根据需要向头(尾)置管,保存导管3~4cm,退针,包扎穿刺点;②侧入法:穿刺点离中线1cm,经皮肤、皮下组织,针倾斜45度向中线方向刺入达黄韧带,其余操作同直入法。

完成穿刺后,改平卧位。

⑷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依据:穿透黄韧带“阻力消失〞感明确;注射无阻力,注射器气泡不变形或负压明显(吸入水注法)。

肾移植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肾移植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肾移植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概述】肾移植术的麻醉选择可选用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麻醉科医师可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第一节硬膜外阻滞【适应证】体质较好、并发症较轻的多数肾移植病人。

【禁忌证】L病人拒绝应用。

2.精神极度委靡或不合作者。

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正在抗凝治疗或伴有重度贫血者。

4.严重低血容量者。

5.穿刺部位皮肤或骨骼有感染者。

6.脊柱病变或结构异常者。

7.伴有颅内或脊髓病变者。

【操作方法】L术前准备(1)仔细阅读病历,掌握病史、全身状况、治疗经过及器官功能。

了解各项检查结果,着重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贫血状况,肝、肾、心、肺和凝血功能。

(2)术前血液透析。

通常每周3次,每次4~5h为佳;确保水、电解质、酸碱度正常;术前24〜48h须血液透析,使血钾降至5mmol∕L以下,尿素氮降至7mmol∕L以下,血清肌酊降到133MmOl/L以下。

(3)纠正严重贫血。

术前应用叶酸、多种维生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必要时间断输新鲜去白细胞血,不宜输全血,尽量使血红蛋白升至70g∕L以上。

(4)纠正心血管系统异常。

①降压:选择联合用药方案,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n受体拮抗药为降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尽量使血压控制在V160∕90mmHg,治疗持续到术前,应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能会增加肾移植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

②改善心脏功能:充分透析、纠正水钠潴留、强心,保证心脏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③治疗心肌缺血:改善冠状动脉血供,降低心肌氧耗,营养心肌。

如怀疑患者严重心肌缺血,还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④纠正心律失常:对恶性心律失常要了解病因,治疗原发病,选择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⑤治疗胸膜或心包积液:积极透析,纠正低蛋白血症。

(5)控制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在感染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考虑肾移植术。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PPT文档演模板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 药理性因素
• 局麻药被吸收后,对血管平滑肌产 生抑制,同时阻滞β受体而致心排血 量减少;
• 肾上腺素吸收后兴奋β受体,心排 血量增加,周围血管阻力下降。
PPT文档演模板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 局部因素
• 局麻药注入太快,脑脊液压升高, 引起短暂的血管张力及心排血量反 射性升高。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 因管壁菲薄,局麻药吸收迅速。
• 穿刺或插入导管,易于损伤这些血 管,引起出血。
• 导管可误插入静脉丛内血管,注入 局麻药后,发生毒性反应,且无麻 醉效果。
PPT文档演模板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 硬膜外腔的宽度
硬膜外腔上窄下宽,以腰2间隙最 宽(5~6mm);胸段3~4mm;颈段 最窄,1.5~2mm。
• 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
• 阻滞不全(病人有痛感,肌肉不松 弛等)
• 完全无效
PPT文档演模板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阻滞不完善的原因
• 硬膜外穿刺失败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给药方法
• 试验剂量
• 一般注入3~5ml 观察5~10min
• 排除误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
• 从试验剂量所出现的阻滞范围及血压波 动幅度,可了解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 以指导继续用药的剂量。
PPT文档演模板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初 量
• 试验剂量后,如无异常,则分次(每次 间隔5min)注入局麻药,直至达到所需 阻滞平面。此时所给药的总量即为初量。
PPT文档演模板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内脏器官功能
• 硬膜外阻滞对肝肾功能无直接影响。 • 麻醉平面在T6 ~L1范围时,腹腔脏

硬膜外麻醉操作最佳规程11

硬膜外麻醉操作最佳规程11

硬膜外麻醉操作最佳规程陈博言李润林江都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对于符合硬膜外麻醉适应症的患者,我们麻醉科医生总希望麻醉效果最好,患者感到最舒适,而麻醉并发症最少。

影响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穿刺点的选择、局麻药的容积和剂量、病人的体位、药液的种类、药液的重力作用、注药的速率以及置管的方向和方式。

在临床上也可观察到一些影响如:穿刺路径、穿刺针头斜面方向以及穿刺次数的多少。

另外,适时适量的静脉辅助用药则可让患者感到更舒适。

如何使硬膜外麻醉操作步骤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我们可试图从以下开始:一、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

二、体位硬膜外麻醉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孕妇硬膜外麻醉一律取左侧卧位,因其妊辰子宫在不同程度向右旋。

麻醉试验剂量在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仍保持侧卧位时注入的,应考虑药液的重力影响;若是身体一侧部位的手术,摆麻醉体位时,手术侧可在下方,如阑尾切除术的麻醉体位可取右侧卧位。

高位硬膜外麻醉应取左侧卧位,因为大多数麻醉医生持针穿刺时,左侧卧位比右侧卧位要相对顺手。

还可在手术开始前通过调整体位来达到阻滞平面。

如若为左(或右)侧手术,则将体位调至左(或右)斜位;或阻滞平面低(或高)于手术部位,可视情况追加局麻药后将体位调至头低脚高(或头高脚低)位。

这同样是利用了局麻药的重力作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解剖特点和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无菌术硬膜外隙严防感染,硬膜外麻醉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例如,医生的有菌部位和有菌物品不越过麻醉台上方;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消毒钳头端应高于尾端,防止消毒液回流;还要常规铺无菌洞巾等。

五、穿刺路径硬膜外麻醉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

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故应尽量采用后两种方法。

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穿刺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六、穿刺针头斜面方向这一因素常常被忽视,但它对麻醉后腰痛确有一定影响。

硬膜外穿刺标准操作规程

硬膜外穿刺标准操作规程

硬膜外穿刺标准操作规程发表时间:2008-11-10 13:36:22 浏览人次:591规程:1、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

2、采取坐位,侧卧位,俯卧位。

3、以侧卧位穿刺为例:首先,取右侧卧位,嘱病人双腿屈曲,双手环抱膝盖,同时头向下微屈。

确认拟阻滞水平的解剖标志。

然后用消毒海绵蘸聚维酮碘或类似溶液消毒穿刺区域三遍。

消毒时应从穿刺点开始,呈圆周状向外擦拭。

用无菌洞巾覆盖消毒区域。

用小号针头抽取局麻药,在选定间隙做皮丘,然后4、伸直膝关节,将髌战推向外侧,在髌战外上方与股战外髁交界的间隙处,做一小切口,用灌注吸引针行膝关节穿刺,针头进入到髌战下方,确定针在关节腔内,向膝关节内注入60-100ml生理盐水后,将针头与悬吊2.5-3米高度的装有生理盐水滴瓶的乳胶管相连接,将膝关节囊内充满生理盐水。

5、取前外侧入路屈曲膝40-50度,在胫战平台上方一横指宽,髌韧带外侧作一小切口。

用进出水套筒按好镜头套针,向股战髁间窝方向进行穿刺,待有盐水由套筒流出后,即更换圆头套针插入套筒内,将膝关节伸直,在髌战下方与股战滑车沟之间,插到髌上囊内。

在套筒接头处连接吸引皮管,这样膝关节腔内的入水及出水管道均已连接好,形成灌注吸引系统,将吸引接头关闭。

6、套筒的圆头套针拔出,立即将10°或25°关节镜插入套筒,锁固妥当,防止关节镜滑出损坏。

连接好关节镜光源系统。

如采用电视屏幕观察,则在关节镜目镜处连接电视摄影头。

7、关节镜检查应按一定程序检查,即便于操作也避免遗滑病变。

一般检查顺序为髌上囊,膝内侧间隙、髁间切迹、膝外侧间隙、髌上囊。

7.1、髌上囊检查灌注扩张髌上囊,由髌上囊内侧向外移动关节镜,按顺序检查髌上囊的内侧壁、顶部、底面、外侧壁。

将关节镜放回股战滑车沟部位,然后将关节镜向后缓慢拔出,关节镜倾斜面朝向髌战,直到看见髌战上缘为止,手指轻敲髌战,可看髌战上下移动,手指向内外侧推动髌战即可观察髌战底面各部分。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原理、操作过程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原理介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是通过向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药物,在硬膜外腔形成局部麻醉的效果,并将腰麻药物通过网膜孔向上行进,达到局部麻醉的目的。

其原理类似于腰麻,但操作更简单,风险较小。

二、操作过程1. 准备:患者采取侧卧位,暴露腰椎区域,皮肤消毒和铺盖无菌巾。

2. 局部麻醉:使用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混合溶液进行局部麻醉,通常在L3-L4水平或L4-L5水平进行。

3. 放置导管:经皮下组织和黏膜层后,穿刺硬膜外腔,并放置硬膜外导管。

导管尖端通常选择大开口,便于药物扩散。

4. 验血性:经导管向外抽吸少量脑脊液,用于鉴别导管是否正确放置。

5. 给药:通过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药物,如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

注射速度要缓慢,避免意外和副作用。

6. 监测: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严密观察麻醉效果的达到。

三、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 适应症: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适用于常见的手术,如腹部手术、盆腔手术等。

对于无离子型低渗麻醉剂过敏的患者特别适用。

2. 禁忌症:对麻药过敏,严重出血倾向,严重感染等情况下禁止使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3. 风险:尽管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风险较小,但仍有罕见的并发症,如肌肉松弛、尿潴留、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等。

4. 治疗观察:对于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后的患者,麻醉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血糖、电解质等常规检测。

总结: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在手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理解其原理和正确操作,临床医生可以更好地应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和麻醉效果。

然而,麻醉的具体方案仍需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个体化选择,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全身麻醉操作规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退出管芯。

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一、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二、体位硬麻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孕妇硬麻一律取左侧卧位,因其妊娠子宫在不同程度右旋。

麻醉试验剂量一般是在硬麻穿刺成功后仍保持侧卧位时注入的,考虑到药液的重力影响,若是身体一侧部位的手术,摆麻醉体位时,手术侧应在下方,如阑尾切除术的麻醉体位应取右侧卧位。

高位硬麻应取左侧卧位,因为医生持针穿刺时,左侧卧位比右侧卧位要相对顺手。

三、穿刺点的选择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的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无菌术硬膜外腔严防感染,硬麻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消毒钳尾端应高于头端,防止消毒液回流;还要常规铺无菌巾等。

五、穿刺路径硬麻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

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故应尽量采用后两种方法。

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穿刺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六、穿刺针头斜面方向该因素易被忽略,但他对麻醉后腰痛确有一定影响。

穿刺针头斜面在最初穿刺的2~3cm内与身体纵轴平行,估计到达黄韧带时将穿刺针旋转90°至斜面与身体纵轴垂直,这样即可减少穿刺针对组织的切割伤,又可在随后的穿刺中体会到穿过黄韧带的突破落空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在到达硬膜外腔后才旋转穿刺针,因为此时穿刺针可能已顶住硬膜,针体旋转可能刺破硬膜。

七、判断硬膜外腔的方法阻力消失法是判断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的最主要的方法,另外还有负压法、正压法。

每种方法都无特意性,符合的指征越多,穿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阻力消失包括两层含义:①穿刺针穿过黄韧带时有突破落空感;②用玻璃注射器注入气水混合液时几乎感觉不到阻力。

注意,硬膜外腔以少注入空气为宜,因为空气团块可能影响局麻药扩散,也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空气栓塞。

八、置管方法导管置入硬膜外腔方向与针体方向之间的夹角应?90°,以便导管相对通常地置入。

硬膜外阻滞疗法

硬膜外阻滞疗法

硬膜外阻滞疗法硬膜外腔注射:有抗炎、消肿、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有人把此方法比喻为“液体刀”疗法,适应范围广,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粘连、硬膜囊粘连及手术后粘连者都有效,对部分顽固性腰腿痛患者,经过多种非手术疗法失败,可作为手术前的一种治疗方法。

禁忌症:凡病人有穿刺点皮肤感染、凝血机制障碍、休克、脊柱结核或严重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等均为禁忌。

对老年、妊娠、贫血、高血压、心脏病、低血容量等病人,应非常谨慎,减少用药剂量,加强病人管理。

产生症状的原因硬膜外腔就是位于椎管内的一个潜在间隙,其中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有动脉、静脉、淋巴管以及31对脊神经从此腔通过。

在硬脊膜及神经鞘膜的表面、后纵韧带及黄韧带的内面,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及其末梢分布,这些纤维都属于细纤维,主要来自脊神经的窦椎支。

腔壁与其中结缔组织的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椎间盘膨出或髓核突出等引起的椎管狭窄,可引起神经根受到刺激后局部受压引起无菌性炎症,水肿及病变骨骼附近神经或纤维结缔组织的炎症,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加重神经根炎症的水肿,提高疼痛的敏感性,突出物机械性压迫所致神经根缺血,炎症或肌痉挛就是产生症状的重要原因。

硬膜外注射疗法作用机理硬膜外阻滞剂治疗,可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同时改善局部血循环,使局部代谢产物易于从血循环中被带走,减轻局部酸中毒,从而起到消炎作用,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止痛目的,另外可抑制纤维组织的增生。

但如系巨大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因机械性刺激未能解除,局部血运差,炎症不易消退,故症状也难以缓解或消失。

1、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局部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弱充血、血浆渗出、白细胞侵润与吞噬,从而改善与消除神经根处的充血、水肿现象。

2、低浓度的局麻药可消除神经根因疼痛而引起的紧张状态,阻断神经对病变区的疼痛传导,解除血管及肌肉的反射性痉挛。

3、维生素b12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能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保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调节神经纤维,有营养细胞与神经的功能。

联合麻醉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 常规详细总结

联合麻醉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 常规详细总结

联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常规一、联合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联合麻醉的适应证(1)联合麻醉适用于胸部及以下部位的手术,尤其常用于血管外科手术( 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等血管外科大手术)、普胸外科手术、腹部外科手术和下肢手术;(2)老年病人的手术;(3)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如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变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等;(4)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手术;(5)需要进行控制性降压的胸部及以下的手术。

2.联合麻醉的禁忌证(1)病人不愿接受硬膜外阻滞;(2)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 包括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的病人) ;(3)严重休克的病人;(4)严重低血容量、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的病人;(5)其它硬膜外阻滞的禁忌证,如穿刺部位感染、脊柱畸形或脊柱外科手术后的病人等。

二、联合麻醉的主要优缺点1.联合麻醉主要优点(1)可在浅全麻下完成手术,从而减少全麻药用量;(2)病人苏醒迅速完全,苏醒时无疼痛,因而比较舒适;(3)有利于控制气管插管和术中的应激反应,避免高血压和心动过速;(4)硬膜外阻滞促使肠管收缩,有利于手术野的显露;(5)在血管外科手术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6)术后给予硬膜外镇痛,有利于呼吸功能不全病人术后呼吸功能锻炼;(7)术中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对冠心病病人有利。

2.联合麻醉的缺点(1)操作比较费时,有发生硬膜外阻滞并发症的可能;(2)诱导期间虽然高血压的发生率减低,但如果全麻诱导前硬膜外药量掌握不当,则低血压的发生机会增加;(3)麻醉期间液体用量增加,有造成水钠潴留的可能;(4)如方法掌握不当,病人有发生术中知晓的可能。

三、联合麻醉的实施1.术前常规访视病人,与病人及家属讲解麻醉实施的过程,解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

2.手术当天常规进行术前准备,检查硬膜外穿刺用具和全麻设备。

3.硬膜外阻滞操作按照硬膜外阻滞常规,具体如下(1)一般采用旁正中穿刺法,强调无菌操作和不接触技术,即穿刺针尖端和导管前端均不要与手套接触;(2)在下一个棘突的上缘,离正中纵线1~1.5 cm处,用1%利多卡因作皮丘,并逐层浸润皮下、肌肉组织直至椎板骨膜,然后探寻椎间隙,了解穿刺针进针方向和皮肤至椎板的距离;(3)用粗针在皮肤上戳孔,经此孔将17G穿刺针插入,直达椎板。

麻醉学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技术

麻醉学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技术

麻醉学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技术硬膜外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首先,保留了各自的优点,克服了彼此的不足;其次,充分利用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时的循环和呼吸效应,有利于围手术期患者生理功能的调控。

此外,由于硬膜外神经阻滞的效应,可以在较浅的全身麻醉状态下仍然保持较好的麻醉效果。

一、适应证凡是能够在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下完成的手术,如腹部手术、下肢手术和盆腔手术,均为其适应证。

一些不能单独在硬膜外神经阻滞下完成的手术,如胸腔内手术等,则可以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配合术中、术后的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镇痛,以满足手术的需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禁忌证绝对禁忌证同硬膜外神经阻滞。

相对禁忌证则包括各种短小手术,不必采用复杂的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三、实施原则(1)硬膜外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联合使用时应符合全身麻醉的基本要素。

(2)硬膜外穿刺点的选择和硬膜外神经阻滞平面的调节,应尽量满足外科手术镇痛的基本要求。

(3)应注意硬膜外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之间的配合,既要充分发挥硬膜外神经阻滞的作用,又要避免硬膜外局部麻醉药过量,造成阻滞平面广泛,引起严重的循环紊乱。

(4)硬膜外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的配合及药物的使用必须做到个体化,并在术中随时调整。

四、主要优缺点(一)主要优点(1)由于全身麻醉和硬膜外神经阻滞的协同作用,全身麻醉药和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的用量均明显减少。

(2)具有较完善的局部镇痛和肌松作用,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刺激,减少了麻醉知晓的发生,有效地抑制了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

(3)患者苏醒迅速和完全,苏醒时无疼痛,因而比较舒适。

避免单纯全身麻醉时经常出现的高血压和烦躁、躁动。

(4)硬膜外神经阻滞促使肠管收缩,有利于手术野的显露。

(5)良好的硬膜外镇痛,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

(6)在血管外科手术时,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7)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维护。

(8)术中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对冠心病患者有利。

2020年麻醉住培考试硬膜外阻滞操作规范

2020年麻醉住培考试硬膜外阻滞操作规范

2020年麻醉住培考试硬膜外阻滞操作规范
一、操作前准备
①三方核查
②物品准备:穿刺包、手套、碘伏、局麻药(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③开放静脉通道,建立心电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④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侧卧位,背部与床沿垂直,头像胸前弯曲,双手抱膝贴腹
⑤定位:髂脊平对L3-4间隙或L4椎体;若为痔疮或下肢手术,可选择L3-4穿刺置管。

二、具体操作:
①检查穿刺包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
②打开穿刺包
③洗手,戴无菌手套
④检查穿刺器械是否完好可用,导管及穿刺针是否通畅
⑤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至少直径15cm(打圈消毒),消毒三遍,每一遍消毒范围缩小。

⑥穿刺部位局部麻醉:抽取2-3ml利多卡因(使用黄色过滤头),逐层浸润。

⑦破皮针破皮
⑧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缓慢进入,感觉针在黄韧带上固定后,退出针芯,用带盐水的注射器进行负压试验(缓慢进针,每进1-2mm,回抽注射器无液体,再推动注射器观察阻力是否消失)
⑨出现落空感,一手固定针,一手将导管置入硬膜外腔3-4cm。

⑩谨慎退出硬膜外针,防止导管被带出,固定导管。

三、注意事项
①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原则
②人文关怀。

硬膜外麻醉的手法

硬膜外麻醉的手法

硬膜外麻醉的手法:硬膜外麻醉即硬脊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操作方法如下:(1)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

(2)按手术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间,选择好脊椎间隙,先作局部麻醉,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

穿刺方法有二:①与脊柱成垂直方向刺入硬膜外腔,称直入穿刺法;②从脊椎旁斜行刺入,称侧入穿刺法。

(3)穿刺时主要根据阻力的改变来判断所经过的层次。

当遇到黄韧带时阻力增大,有坚韧感,这时抽出针芯,接上带有小量空气(或生理盐水)的针筒,小心地继续进针,穿破黄韧带时有“脱空感”,利用硬脊膜外腔的负压将针筒内的空气吸入腔内,并观察针筒头部的液平面变化,若随着负压的变化而波动,则说明已进入硬脊膜外腔。

如无负压等现象,则继续进针,若发现脑脊液,即说明已穿过硬膜外腔,进入了蛛网膜下腔,穿刺即告失败而应放弃。

(4)确已证明在硬膜外腔,则分次注入麻醉药。

常用麻醉药有2%利多卡因(又称赛罗卡因)或2%地卡因,内加0.1%肾上腺素0.1~0.2mL。

利多卡因一般成人单次用量不能超过500mg,地卡因单次用量不超过60mg。

对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可按手术要求陆续分次给药。

麻醉的全过程应密切注意掌握病人的反应及麻醉平面的变化。

(5)如需作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先取与勺状针头大小相应的输尿管导管一根,预先测试是否通畅,并测好长短尺寸。

将勺状针头的斜面向上(或向下,按手术要求而定),输尿管导管从针腔内插入硬脊膜外腔后,边拔出针头,边缓慢将导管向硬脊膜外腔推进,导管留在硬膜外腔内3~5cm即可,不要过长。

在拔勺状针头时切勿将导管带出腔外,从导管内试注少量麻醉药约2mL,如无阻力,局部不隆起,亦无液体外溢,即证明导管仍在外腔内。

最后将留在体外的导管用胶布平直固定在背部,防止脱出和折曲成角,保证导管通畅及术中给药。

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全脊髓麻醉的预防诊断和处理原则问题答案[医疗泉州市]杨晓初浙江新昌中医院麻醉科312500临床中可遇到一些手术后并发症,医生和患者往往误认为是麻醉并发症,其实不然,通过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很多与麻醉本身并无直接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将局麻药注射到硬膜外隙(硬膜外腔),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受到阻滞的麻醉方法,又称为硬膜外麻醉。

有单次和连续法两种,一般用连续法。

【适应证】
1、常用于腹部、腰部、盆腔及下肢的手术;
2、颈部、上肢及胸壁的手术也可在硬膜外腔阻滞下完成;
3、术后镇痛。

【禁忌证】
1、不能合作者;
2、穿刺部位感染;
3、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4、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内压升高者;
5、严重低血容量及休克者。

【操作方法】
1、病人体位常取侧卧位
2、正中穿刺法(直入法)在选定穿刺椎间隙行局部浸
润麻醉后,以导针穿透皮肤及棘上韧带。

将硬膜外针沿导针孔刺入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然后缓慢推进。

当针尖穿过黄韧带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表示针尖已进入硬膜外间隙。

经注射器回抽无脑脊液流出,注气无阻力,证明穿刺成功。

3、旁正中穿刺法以选定椎间隙旁开1.5cm进针。

局麻后以导针穿透皮肤,穿刺针沿导针孔向中线与皮肤夹角75°推进。

穿过棘间韧带及黄韧带时,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回吸无脑脊液流出,注气无阻力,证明硬膜外穿刺成功。

4、置管置管前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是否有裂痕或残缺。

经穿刺针将导管插入硬膜外腔,导管穿过针口≥5cm时,一手顶住导管,另一手将穿刺针退出。

导管在硬膜外腔的长度为3-4cm为宜。

5、骶管阻滞穿刺方法
⑴经骶骨孔穿刺注入局麻药阻滞骶神经的方法称骶管阻滞。

适用于肛门、直肠、会阴部的手术;
⑵病人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先以手指触及尾骨顶端,在尾骨上方3-4cm处有一凹陷点,即为骶骨孔。

该点的两旁为骶角,与左右髂后上嵴形成等边三角形;
⑶在骶骨孔行局部浸润后,将穿刺针成75°角刺入,当穿破覆盖于骶骨孔的骶骨韧带时有明显的落空感,再将穿刺针改为20°-30°角向前推进,即可进入骶管;
⑷注射器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注气无阻力后,将局麻药注入。

【常用药物】
常用局麻药
药物浓度(%)一次最大剂量(mg)潜伏期(min)
利多卡应1-2 400
5-15
布比卡因0.25-0.75 150
10-20
罗哌卡因0.5-0.75 150
5-15
【注药方法】
1、实验剂量:应常规注入实验剂量,一般为2%-5%利多卡因2-5ml。

注药5min后,未出现腰麻症状,且在相应部位未出现感觉减退,表明导管位置正确。

2、追加剂量:连续法在注入实验剂量5min后,并已静脉输液,方可注入追加量。

追加量因人而异,一般为实验剂量的2-3倍。

注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维持量:维持量为处量的1/2-1/3.
【并发症】
1、穿破蛛网膜可蛛网膜下隙注药或于上一椎间隙重新穿刺向上置管。

但是硬膜外用药应减量,且有发生腰麻的可能,应密切观察,以改全麻安全。

2、局麻药毒性反应在注药过程中,如出现眩晕、耳鸣、
舌麻症状,多系血管内注药,应立即停止注药,并将导管退离血管,必要时改全麻。

3、脊髓损伤穿刺针触及脊髓时,病人肢体有电击样异感。

轻微者数分钟消失,可继续行硬膜外麻醉。

重者异感持续不退,应放弃硬膜外麻醉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持续3d可减轻并发症的程度。

4、全脊椎麻醉大量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隙,全部脊神经甚至脑神经都被阻滞,称为全脊椎麻醉。

如能及时发现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常可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强调应用实验剂量。

5、导管折断断端留在硬膜外隙者,若无症状,不必强求手术取出,但应加强随访。

强调检查导管质量,对于拔管困难者,可将导管端按无菌要求保存好带回病房,1-3天再拔管。

6、感染穿刺部位及硬膜外感染非常罕见,要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7、硬膜外血肿穿刺和置管可能损伤硬膜外的血管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