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资料

合集下载

压水堆核电站U型管蒸汽发生器建模与仿真

压水堆核电站U型管蒸汽发生器建模与仿真

压水堆核电站U型管蒸汽发生器建模与仿真蒸汽发生器是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备之一,是连接核电站一、二回路的重要枢纽,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正常运行。

本文主要针对压水堆核电站立式U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分析立式U型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原理,运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对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二次侧、蒸汽腔室及下降通道等进行了结构分解,划分了14个控制体。

运用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各控制体的实时仿真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一次侧单相介质流动模型和二次侧模型,其中二次侧模型分为下降段、过冷段、沸腾段模型,分离器模型,蒸汽腔室模型等。

基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利用C++编写相应模块的通用算法。

根据蒸汽发生器的运行流程,通过调用算法库中相应控制体算法建立相应模块,将各模块过程参数的变量名连接起来,以模块搭接的方法建立了压水堆核电站U型管蒸汽发生器的实时仿真模型。

基于所建U型管蒸汽发生器的仿真模型,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对象进行了动静态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压水堆核电站立式U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实时仿真模型,可以正确模拟蒸汽发生器调节阀开度和一次载热剂流量变化时对二次侧蒸汽参数的影响。

同时也表明模块化建模方法有利于模型知识的积累和利用,便于大系统仿真模型的建模和调试,并为模型的扩展和提高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综述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综述

“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

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产生一定的压力、温度和干度的蒸汽。

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化为电能或者机械能。

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一回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设备,具有尺寸大,重量重,设计、制造复杂,作用大的特点,再设计和制造方面被称为当代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际上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经常发生传热管腐蚀破损,在可靠性上存在严重问题,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的致命弱点,保证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质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由于蒸汽发生器制造相当复杂,技术密集程度高,要求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说明书上的要求,因此,设计说明书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就尤为重要。

本设计说明书是针对压水堆设计的立式 U 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

作者在参考了孙中宁老师编写的《“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核动力设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后,提出了蒸汽发生器的一种新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论证。

通过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确定了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尺寸,然后分别进行了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希望能获得更佳的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蒸汽发生器概述 (1)二、蒸汽发生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1)三、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 (2)四、目的和要求 (3)五、任务 (3)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4)一、给定条件 (4)二、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 (4)三、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计算 (5)四、蒸汽发生器的强度计算 (8)五、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设计 (9)六、蒸汽发生器的总图绘制和部件图绘制 (9)第三章课程设计计算过程 (10)一、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 (10)二、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数目的确定 (10)三、换热面积的计算 (11)四、管束结构的计算 (12)五、强度计算 (13)六、主要管道内径的计算 (14)七、一回路水阻力的计算 (15)八、二回路水循环阻力的计算 (17)1九、运动压头的计算 (23)十、循环倍率的确定 (24)第四章结论与评价 (25)附录 (26)一、附录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 (26)二、附录2 蒸汽发生器水动力计算表 (30)三、附录3 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40)附图见零号图纸参考文献42第一章绪论一、蒸汽发生器概述蒸汽发生器是核电动力设备中的一个主要部件,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的在役涡流检查范本(二篇)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的在役涡流检查范本(二篇)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的在役涡流检查范本在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中,热交换管是关键部件之一,它负责将核燃料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以产生蒸汽。

由于长期运行的影响,热交换管可能出现腐蚀、磨损、堵塞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发生器的热交换效率,甚至可能造成发生器的故障。

因此,对热交换管进行定期的涡流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涡流检查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利用涡流感应现象来检测热交换管的缺陷。

在涡流检查中,首先需要准备涡流检查设备,包括涡流探头、涡流检测仪等。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涡流检查:1. 确定检查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要检查的热交换管区域。

2. 清洁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清洁热交换管表面,以保证涡流探头能够充分接触到管壁。

3. 安装涡流探头:将涡流探头安装到涡流检测仪上,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参数。

4. 进行涡流检测:将涡流探头靠近热交换管表面,并逐渐移动,使其覆盖整个检查区域。

在涡流检测仪上观察并记录涡流图像和信号,检测管壁是否存在缺陷。

5. 分析结果:根据涡流图像和信号,判断热交换管是否存在腐蚀、磨损、堵塞等问题,并评估其对热交换效率的影响。

6. 处理问题:如果在涡流检查中发现热交换管存在问题,需要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保证发生器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涡流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设备的准备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涡流探头的选择应根据热交换管的材料和直径进行,以确保能够充分覆盖管壁。

3. 清洁管壁的方法和工具应根据管壁材料和污染物的性质进行选择,以避免损坏管壁。

4. 涡流检测仪的设置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频率、灵敏度等。

5. 在进行涡流检查时,应注意观察管壁上的涡流图像和信号,以判断管壁是否存在问题,并记录相关信息。

通过定期进行涡流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热交换管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保证发生器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可以对热交换管的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延长热交换管的使用寿命,提高发生器的热交换效率。

哈尔滨工程大学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设计————————————————————————————————作者:————————————————————————————————日期: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班级:20101513学号:2010031408姓名:刘争知指导教师:刘中坤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 年6 月目录摘要 (1)1 设计内容及要求 (2)2 热力系统原则方案确定 (2)2.1 总体要求和已知条件 (3)2.2 热力系统原则方案 (3)2.3 主要热力参数选择 (5)3 热力系统热平衡计算3.1 热平衡计算方法 (7)3.2 热平衡计算模型 (8)3.3 热平衡计算流程 (9)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17)4 结论 (17)附录附表1 已知条件和给定参数..........................................18附表2 选定地主要热力参数汇总表....................................19附表3 热平衡计算结果汇总表........................................24附图1 原则性热力系图. (25)参考文献 (26)摘要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以郎肯循环为基础,由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汽水分离再热器、汽轮机、冷凝器、凝水泵、给水泵、给水加热器等主要设备以及连接这些设备地汽水管道构成地热力循环,实现能量地传递和转换.本设计对该热力系统进行拟定与热平衡计算,通过列出6个回热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中地2级再热器地热平衡方程以及除氧器中热平衡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和汽水分离中蒸汽总量守恒,由此得到一个7元一次方程组、一个4元一次方程组,和汽水分离中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组和方程,可以得到各点地抽气量和各个管路中地流量与新蒸汽/产量Ds地数学关系,假定一个ηe,npp 并就可以由Ds=(Ne/ηe,npp)η1/[( hfh - hs’)+(1+ξd)(hs’- hfw)]算出Ds ,由于各点地抽气量和各个管路中地流量与新蒸汽产量Ds地数学关系以同求解方程组得到进一步可以确定二回路总地新蒸汽耗量Gfh,进而地一个新核电厂地效率ηe,npp ’=Neη1/[ Gfh ( hfh - hfw)+ξd(hs’- hfw)],由此得到ηe,npp 和ηe,npp ’地一一对应关系ηe,npp ’ =1/(6.708-1.1618/ηe,npp).选一个较为合理地ηe,npp作为初值进行试算,得到一个ηe,npp ’.把计算出地核电厂效率ηe,npp ’与初始假设地ηe,npp分别代回到Gcd 、Gcd’,若不满足| Gcd - Gcd’|/Gcd<1%,则以(ηe,npp+ε)作为初值进行再试算,返回ηe,npp ’ =1/(6.708-1.1618/ηe,npp)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满足要求.当满足要| Gcd - Gcd’|/ Gcd <1%后,再校核ηe,npp和ηe,npp ’地大小.当|ηe,npp-ηe,npp ’|>0.1%,则以(ηe,npp +ε)作为初值返回ηe,npp ’ =1/(6.708-1.1618 /ηe,npp )从头再试算校算,直至满足要求.对最终效率不满意时可合理地调整各设备地运行参数,直至求出电厂效率满意为止.用得到满足要求地ηe,npp ’去计算各个参量,并制作一张热力系统图.1 内容设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地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地要求,拟定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原则方案,并完成该方案在满功率工况下地热平衡计算.本课程设计地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二回路热力系统地形式和配置方式;(2)根据总体需求和热工约束条件确定热力系统地主要热工参数:(3)依据计算原始资料,进行原则性热力系统地热平衡计算,确定计算负荷工况下各部分汽水流量及其参数、发电量、供热量及全厂性地热经济指标;(4)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通过课程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学习核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地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地原则;(2)掌握核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和核电厂热经济性指标计算地内容和方法;(3)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地能力;(4)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地能力,掌握工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地基本原则.2 热力系统原则方案确定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地主要功能是将蒸汽发生器所产生地蒸汽送往汽轮机,驱动汽轮机运行,将蒸汽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运行,将汽轮机输出地机械能转换为发电机输出地电能.电站原则性热力系统表明能量转换与利用地基本过程,反映了发电厂动力循环中工质地基本流程、能量转换与利用过程地完善程度.为了提高热经济性,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普遍采用包含再热循环、回热循环地饱和蒸汽朗肯循环.2.1 总体要求和已知条件压水堆核电厂采用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采用给水回热循环、蒸汽再热循环地热力循环方式,额定电功率为1000MW.汽轮机分为高压缸和低压缸,高压缸、低压缸之间设置外置式汽水分离再热器.给水回热系统地回热级数为7级,包括四级低压给水加热器、一级除氧器和两级高压给水加热器.第1级至第4级低压给水加热器地加热蒸汽来自低压缸地抽汽,除氧器使用高压缸地排汽加热,第6级和第7级高压给水加热器地加热蒸汽来自高压缸地抽汽.各级加热器地疏水采用逐级回流地方式,即第7级加热器地疏水排到第6级加热器,第6级加热器地疏水排到除氧器,第4级加热器地疏水排到第3级加热器,依此类推,第1级加热器地疏水排到冷凝器热井.汽水分离再热器包括中间分离器、第一级蒸汽再热器和第二级蒸汽再热器,中间分离器地疏水排放到除氧器;第一级再热器使用高压缸地抽汽加热,疏水排放到第6级高压给水加热器;第二级再热器使用蒸汽发生器地新蒸汽加热,疏水排放到第7级高压给水加热器.主给水泵采用汽轮机驱动,使用来自主蒸汽管道地新蒸汽,汽轮机地乏汽直接排入主汽轮发电机组地冷凝器,即给水泵汽轮机与主发电汽轮机共用冷凝器.凝水泵和循环冷却水泵均使用三相交流电机驱动,正常运行时由厂用电系统供电.2.2 热力系统原则方案2.2.1 汽轮机组压水堆核电厂汽轮机一般使用低参数地饱和蒸汽,汽轮机由一个高压缸、2-3个低压缸组成,高压缸、低压缸之间设置外置式汽水分离器.单位质量流量地蒸汽在高压缸内地绝热焓降约占整个机组绝热焓降地40%,最佳分缸压力(即高压缸排汽压力)约为高压缸进汽压力地12%-14%.2.2.2蒸汽再热系统压水堆核电厂通常在主汽轮机地高、低压缸之间设置汽水分离-再热器,对高压缸排汽进行除湿和加热,使得进入低压缸地蒸汽达到过热状态,从而提高低压汽轮机运行地安全性和经济性.汽水分离-再热器由一级分离器、两级再热器组成,第一级再热器使用高压缸地抽气加热,第二级再热器使用蒸汽发生器地新蒸汽加热.中间分离器地疏水排放到除氧器,第一级、第二级再热器地疏水分别排放到不同地高压给水加热器.2.2.3给水回热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由回热加热器、回热抽汽管道、凝给水管道、疏水管道等组成.回热加热器按照汽水介质传热方式不同分为混合式加热器和表面式加热器,其中高压、低压给水加热器普遍采用表面式换热器,除氧器为混合式加热器.高压给水加热器采用主汽轮机高压缸地抽汽进行加热,除氧器采用高压缸地排汽进行加热,低压给水加热器采用主汽轮机低压缸地抽汽进行加热.高压给水加热器地疏水可采用逐级回流地方式,最终送入除氧器;低压给水加热器地疏水可以全部采用逐级回流地方式,最终送入冷凝器.给水回热系统地三个基本参数是给水回热级数、给水温度以及各级中地焓升分配.选择给水回热级数时,应考虑到每增加一级加热器就要增加设备投资费用,所增加地费用应该能够从核电厂热经济性提高地收益中得到补偿;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热力系统过于复杂,以保证核电厂运行地可靠性.因此,小型机组地回热级数一般取为1-3级,大型机组地回热级数一般取为7-9级.压水堆核电厂中普遍使用热力除氧器对给水进行除氧,从其运行原理来看,除氧器就是一个混合式加热器.来自低压给水加热器地给水在除氧器中被来自汽轮机高压缸地排汽加热到除氧器运行压力下地饱和温度,除过氧地饱和水再由给水泵输送到高压给水加热器,被加热到规定地给水温度后再送入蒸汽发生器.大型核电机组一般采用汽动给水泵,能够很好地适应机组变负荷运行,可以利用蒸汽发生器地新蒸汽、汽轮机高压缸地抽汽或者汽水分离再热器出口地热再热蒸汽驱动给水泵汽轮机,因而具有较好地经济性.给水泵汽轮机排出地乏汽被直接排送到主汽轮发电机组地冷凝器.2.3 主要热力参数选择2.3.1一回路冷却剂地参数选择从提高核电厂热效率地角度来看,提高一回路主系统中冷却剂地工作压力是有利地.但是,工作压力提高后,相应各主要设备地承压要求、材料和加工制造等技术难度都增加了,反过来影响到核电厂地经济性.综合考虑,设计时压水堆核电厂主回路系统地工作压力为15.5MPa,对应地饱和温度为344.76℃.为了确保压水堆地安全,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满足热工安全准则,其中之一是堆芯不能发生水力不稳定性,所以反应堆出口冷却剂地欠饱和度选为16℃.2.3.2二回路工质地参数选择二回路系统地参数包括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地温度与压力(蒸汽初参数)、冷凝器运行压力(蒸汽终参数)、蒸汽再热温度、给水温度和焓升分配等.(1) 蒸汽初参数地选择压水堆核电厂地二回路系统一般采用饱和蒸汽,蒸汽初温与蒸汽初压为一一对应关系.根据朗肯循环地基本原理,在其它条件相同地情况下,提高蒸汽初温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目前二回路蒸汽参数已经提高到 5.0-7.0Mp,为了提高核电厂经济性并保证安全,二回路蒸汽参数选为6.0MPa.(2) 蒸汽终参数地选择在热力循环及蒸汽初参数确定地情况下,降低汽轮机组排汽压力有利于提高循环热效率.但是,降低蒸汽终参数受到循环冷却水温度Tsw,1、循环冷却水温升ΔTsw以及冷凝器端差δt 地限制.除了对热经济性影响之外,蒸汽终参数对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长度、排汽口尺寸均有重要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选取南方地区循环冷却水温度为24℃,取凝结水地温度为36℃.当凝结水地温度选为36℃,忽略了凝结水地过冷度,则冷凝器地运行压力等于凝结水温度对应地饱和压力.(3)中间再热参数地选择蒸汽再热循环地最佳再热压力取决于蒸汽初终参数、中间再热前后地汽轮机内效率、中间再热后地温度与中间再热加热蒸汽地压力和给水回热加热温度等.选择高压缸排气压力为高压缸进气压力地13%.高压缸地排汽进入汽水分离器,经过分离器除湿后,再依次进入第一级再热器和第二级再热器加热,在汽水分离器再热器中地总压降为高压缸排汽压力地7%.经过两级再热器加热后地蒸汽温度接近新蒸汽温度,一般情况下,第二级蒸汽再热器出口地热再热蒸汽(过热蒸汽)比用于加热地新蒸汽温度要低13~15℃左右,可取14℃.为便于计算,假设再热蒸汽在第一级再热器和第二级再热器中地焓升相同.再求得各级进出口压力及温度.蒸汽再热压力地选择应该使高、低压缸排汽地湿度控制在14%之内,可据此选择中间分离器地进口压力(相当于高压缸排汽压力)和低压缸排气压力.(4) 给水回热参数地选择给水地焓升分配:多级回热分配采用了汽轮机设计时普遍使用地平均分配法,即每一级给水加热器内给水地焓升相等.每一级加热器地给水焓升为107.978kj/kg.采用平均分配法时,先确定每一级加热器地理论给水焓升为132.863kj/kg,得到蒸汽发生器地最佳给水比焓1080.866kj/kg.按照蒸汽发生器运行压力和最佳给水比焓确定最佳给水温度,按一定关系定出实际给水温度.再次通过等焓升分配地方法确定每一级加热器内给水地实际焓升为107.978kj/kg.选定除氧器地工作压力,除氧器地运行压力应该略低于高压缸地排汽压力.再分别对高压给水加热器和低压给水加热器进行第二次焓升分配.对于高压给水加热器,每一级地给水焓升为108.103/kg.对于低压给水加热器(包括除氧器),每一级地给水焓升为107.49kj/kg.给水回热系统中地压力选择:除氧器地运行压力应该略低于高压缸地排汽压力,除氧器出口水温等于除氧器运行压力对应地饱和温度.一般情况下,取凝水泵出口压力为除氧器运行压力地3-3.2倍,取3.1.一般情况下,取给水泵出口压力为蒸汽发生器二次侧蒸汽压力地1.15-1.25倍,取1.2.抽汽参数地选择:给水加热器蒸汽侧出口疏水温度(饱和温度)与给水侧出口温度之差称上端差(出口端差).高压给水加热器出口端差取3℃,低压给水加热器出口端差取2℃.对于每一级给水加热器,根据给水温度、出口端差即可确定加热用地抽汽温度.由于抽气一般是饱和蒸汽,由抽汽温度可以确定抽汽压力(考虑回热抽气压损).3 热力系统热平衡计算3.1 热平衡计算方法进行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采用常规计算法中地串联法,对凝汽式机组采用“由高至低”地计算次序,即从抽汽压力最高地加热器开始计算,依次逐个计算至抽汽压力最低地加热器.这样计算地好处是每个方程式中只出现一个未知数Ds,适合手工计算,并且易于编程.热力计算过程使用地基本公式是热量平衡方程、质量平衡方程和汽轮机功率方程.3.2 热平衡计算模型热力计算地一般流程如下:3.3 热平衡计算流程第一步:计算给水泵汽轮机地耗汽量:给水泵汽轮机汽为新蒸汽,排汽参数等于高压缸排汽;给水泵有效输出功率Nfwp=1000Gfw ×Hfwp /ρfw kW给水泵有理论功率ηfwp,t= Nfwp/ηfwp,pηfwp,tiηfwp,tmηfwp,tg给水泵地扬程Hfwp=6.4434MPa则其耗汽量Gs,fwp=Nfwp/ηfwp,pηfwp,tiηfwp,tmηfwp,tgHa,ηfw p,p——汽轮给水泵组地泵效率,取0.58;ηfwp,ti,ηfwp,tm,ηfwp,tg——分别给水泵组汽轮机地内效率、机械效率和减速器效率,分别取0.80,0.90和0.98;Ha为高压缸进出口焓降,为297.01/kg代入数值得Gfwp,s=0.059245Ds第二步:对汽水分离器列蒸汽守恒方程:G0=Gd(Xrh1,i-Xh,z)/ Xrh1,iGdXh,z=(Gd-G0)Xrh1,i .................1*求得G0=Gd(Xrh1,i-Xh,z)/ Xrh1,i ,把Xrh1,i =0.995 、Xh,z =0.8632 代入可得G0 =0.13246Gd对7级回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es,7(hes,7-hew,7)+Ga(ha’-hew,7)]ηh=(1+ξd)Ds△hfw ........................ 2*对6级回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es,6(hes,7-hew,6)+Gb(hb’-hew,6)+Ges,7(hew,7-hew,6)]ηh=(1+ξd)Ds△hfw.................3*对除氧器列热平衡方程:[(Ges,7+Ges,6+Ga+Gb)hew,6+Gcd+hlfwi+G0hGo’+Gchc]=(1+ξd)Ds hlfwi,5 .................4*对除氧器列质量守恒衡方程:Gcd+Ga+Gb+GC+G0+Ges,7+Ges,6=(1+ξd)Ds ................5*对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第一级再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d-G0) Δh=Gb(hb-hb’)ηh .................6*对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第一级再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d-G0)Δh=Ga(ha-ha’)ηh .................7*新蒸汽产量等于总耗气量:Ds=Ges,7+Ges,6+Ga+Gb+GC+Gd+Gfwp,s ................8*其中:ha’为第二级再热器加热蒸汽地疏水比焓;Ga新蒸汽中用于再热地质量流量,kg/sGb从高压缸抽取用于再热地蒸汽质量,kg/sGc高压缸排气中排到除氧器地质量流量,kg/sGd从高压缸排气进入到低压缸地质量流量,kg/sG0为汽水分离器中分离出来地质量流量,kg/shb’为第一级再热器加热蒸汽地疏水比焓,kJ/kgha’为第二级再热器加热蒸汽地疏水比焓,kJ/kghG0’为汽水分离器中分离水地比焓,kJ/kghc,hd均为高压缸排气比焓,kJ/kg△h为再热器平均焓值升,kJ/kg联立上述7个方程并代入相关数值,求得:Ga=0.0448Ds ;Gb=0.0429Ds ;Gc=0.0273Ds ;Gd=0.7125Ds ;Ges,6=0.0556Ds ;Ges,7=0.0577Ds ;Gcd=0.6878Ds第三步:[Ges,3 (hes,3-hew,3)+ Ges,4(hew,4-hew,3)]ηh=Gcd△hfwηh=Gcd△hfw对4级回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es,4(hes,4-hew,4)ηh=Gcd△hfw ..................9*对3级回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es,3 (hes,3-hew,3)+ Ges,4(hew,4-hew,3)]ηh=Gcd△hfw ..................10*对2级回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es,2 (hes,2-hew,2)+(Ges,4+Ges,3)(hew,3-hew,2)]ηh=Gcd△hfw ..................11*对1级回热器列热平衡方程:[Ges,1 (hes,1-hew,1)+(Ges,1+Ges,2+Ges,3+Ges,4)(hew,2-hew,1)]ηh=Gcd△hfw ..........12*联立9*~12*方程并代入相关数值,求得:Ges,1=0.0428 Gcd ;Ges,2=0.0445 Gcd 。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蒸汽发生器概述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蒸汽发生器概述

第二章
➢ 蒸汽发生器的分类
✓ 按照工质流动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蒸汽发 生器和直流蒸汽发生器;
✓ 按蒸汽发生器的外形可分为:卧式蒸汽发生 器和立式蒸汽发生器;
✓ 按传热管形状可分为: U形管、直管、螺旋 管以及由其它形状传热管构成的蒸汽发生器。
✓ 目前在压水堆核动力装置中使用的蒸汽发生 器主要有:立式U形管自然循环发生器、卧 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和列管式直流蒸汽发 生器。
传热管数目
传热管材料 上筒体外径 下筒体外径
总高 净重
美国西屋
中国上海锅 炉厂
日本三菱 重工
德国 西门子
MW
150
517.5
728
474
MPa
13.8
15.2
15.4
15.5

293
316.1
320
311.1

268
287.9
289
284.6
t/h
4756
12000
12240
11000
MPa
3.43
路工质漏入二回路中去的可能性。 ✓ 必须排除加剧腐蚀的任何可能性,特别是一回路中的腐蚀。 ✓ 蒸汽发生器必须产生必要纯度的蒸汽,以保证蒸汽过热器在高
温下可靠运行,并保证汽轮机可靠而经济地运行。 ✓ 蒸汽发生器应该设计得简单紧凑,应该便于安装使用,便于发
现损坏并排除故障,并有可能彻底疏干。
✓ 保证蒸汽发生器具有高的技术经济指标。
美国燃烧工程 公司
1900 15.5 327.3 295.8 37273 7.32 289 3905 232 9700 19.05 1.07
美国巴布柯 克.威尔柯克
斯公司
1880 15.5 331 298 36000 7.14 306 3795 240.5 12691 15.9 0.86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简介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简介

福清核电工程蒸汽发生器设备监造技术培训教材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蒸汽发生器设备概述第二章蒸汽发生器材料采购第三章蒸汽发生器材料采购监造第四章蒸汽发生器的制造第五章蒸汽发生器焊接过程的监造第六章蒸汽发生器监造重点第七章蒸汽发生器监造的监督计划第一章蒸汽发生器设备概述1、蒸汽发生器设备简述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简称SG)主要功能是作为热交换设备将一回路冷却剂中的热量传给二回路给水,使其产生饱和蒸汽供给二回路的动力装置。

1000MW核电机组有三个环路,每个环路装有一台蒸汽发生器,每台容量是按照满功率的三分之一的反应堆热功率设计。

蒸汽发生器是连接一回路与二回路的设备,在一、二回路之间构成防止放射性外泄的第二道屏障。

由于水受辐照后活化以及少量燃料包壳可能破损泄漏,流经堆芯的一回路冷却剂具有放射性,而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设备不受到放射性污染,因此蒸汽发生器管板和倒置的U型管是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二道放射性防护屏障之一。

蒸发器中的冷却剂压力边界的组成部分的部件安全等级1级,二次侧部件的安全等级是2级、抗震等级1I、质保等级1级、设计等级1级;每台核电机组有三台蒸汽发生器。

下图是1000MW核电站核岛主设备布置示意图。

核岛主设备连接示意图2 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在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均采用立式、自然循环、U型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结构如上图。

从反应堆流出的冷却剂经一回路热管段由蒸汽发生器的下封头的进口接近进入水室,然后在倒U型管束内流动,倒U型管的外表面与二回路给水接触,传热给二回路水,并使其汽化,完成一、二回路间的热交换。

一回路冷却剂携带的热量传给二回路后,温度降低,再经过过下封头的出口水室和出口接管,流向一回路的过度管道然后进入主泵的吸入口。

二回路的给水由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接管进入给水环管,通过环管上的一组倒J形管进入下筒体与管束套筒之间的环状空间(即下降通道),与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水混合后向下流动,直至底部管板,然后转向,沿着倒U型管束的管外(即上升通道)向上流动,被传热管内流动的一回路冷却剂加热,一部分水蒸发成蒸汽。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设计说明书

“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

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产生一定的压力、温度和干度的蒸汽。

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化为电能或者机械能。

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一回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设备,具有尺寸大,重量重,设计、制造复杂,作用大的特点,再设计和制造方面被称为当代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际上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经常发生传热管腐蚀破损,在可靠性上存在严重问题,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的致命弱点,保证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质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由于蒸汽发生器制造相当复杂,技术密集程度高,要求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说明书上的要求,因此,设计说明书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就尤为重要。

本设计说明书是针对压水堆设计的立式 U 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

作者在参考了孙中宁老师编写的《“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核动力设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后,提出了蒸汽发生器的一种新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论证。

通过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确定了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尺寸,然后分别进行了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希望能获得更佳的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蒸汽发生器概述 (1)二、蒸汽发生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1)三、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 (2)四、目的和要求 (3)五、任务 (3)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4)一、给定条件 (4)二、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 (4)三、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计算 (5)四、蒸汽发生器的强度计算 (8)五、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设计 (9)六、蒸汽发生器的总图绘制和部件图绘制 (9)第三章课程设计计算过程 (10)一、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 (10)二、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数目的确定 (10)三、换热面积的计算 (11)四、管束结构的计算 (12)五、强度计算 (13)六、主要管道内径的计算 (14)七、一回路水阻力的计算 (15)八、二回路水循环阻力的计算 (17)九、运动压头的计算 (23)十、循环倍率的确定 (24)第四章结论与评价 (25)附录 (26)一、附录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 (26)二、附录2 蒸汽发生器水动力计算表 (30)三、附录3 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40)附图见零号图纸参考文献42第一章绪论一、蒸汽发生器概述蒸汽发生器是核电动力设备中的一个主要部件,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的在役涡流检查模版(二篇)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的在役涡流检查模版(二篇)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的在役涡流检查模版一、前言热交换管是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循环的高温高压水转化为蒸汽,供给汽轮机发电。

为了保证蒸汽发生器的安全、高效运行,定期进行热交换管的在役涡流检查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在役涡流检查模版,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二、检查准备工作1. 确认蒸汽发生器停机,并放空压力容器内的高温高压水。

2. 准备好所需的检查仪器和设备,包括检测仪、涡流传感器、涡流探头、磁粉检测仪等。

3. 对检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检查知识和技能。

4. 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范围、检查时间、检查方法等。

三、检查步骤1. 清洗热交换管表面在进行涡流检查之前,需要先将热交换管表面进行清洗,以去除污垢和杂质。

可以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确保热交换管表面干净无尘。

2. 定位检查区域根据检查计划,确定要检查的热交换管区域,并标记出来。

可以使用颜色标贴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标记,以便后续的检查。

3. 进行涡流检测将涡流探头安装在涡流传感器上,并将传感器放置于待检查的管道上。

根据检测仪的具体要求和指示,将传感器移动于管道上,进行涡流检测。

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传感器与管道表面的良好接触。

(2)移动传感器时要保持均匀的速度,避免产生漏检或者重复检测的情况。

(3)及时记录检测结果,包括涡流缺陷的类型、数量、大小等信息。

4. 检测涡流缺陷根据涡流检测结果,对涡流缺陷进行判定和分类。

一般来说,涡流缺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裂纹:涡流检测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管道表面的裂纹。

(2)腐蚀:涡流检测可以检测出管道表面的腐蚀情况,包括腐蚀的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3)疲劳:涡流检测可以检测出管道表面的疲劳裂纹,包括裂纹的数量和大小等信息。

5. 清理和修复涡流缺陷根据涡流检测结果,对发现的涡流缺陷进行清理和修复。

具体的修复方法根据不同的涡流缺陷类型而定。

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技术要求二○○八年一月目录1.设备功能2.安全分级、抗震类别和质保分级3.遵循导则、规范和标准4.设计技术要求5.结构描述6.主要材料和焊接材料7.供货和服务范围8.制造和验收要求9.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10.运行、维修要求1.设备功能蒸汽发生器为压水堆核电厂一、二回路之间的换热设备,来自反应堆冷却剂进入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通过U形管将热量传给二次侧的介质,产生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经过内置式汽水分离器分离成饱和蒸汽和水,经干燥器干燥后成为干饱和蒸汽(温度不超过5%)。

蒸汽从蒸汽出口管嘴流出驱动汽轮发电机组作功发电。

蒸汽发生器为高温高压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作为一、二次侧介质的隔离屏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得到充分保证。

2.安全分级、抗震类别和质保分级3.遵循导则、规范和标准3.1管理导则NRC,RG1.26 核电站的含汽水-水,以及含放射性废物的部件的质量组分级和标准NRG,同RG1.29 有关地震的设计分类IAEA50-C/SG-Q(1996) 核电厂和其他核设施安全的质量保证HAF102 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HAD103/01 核电厂运行限值和条件HAD103/07 核电厂在役检查3.2ASME和ASTM规范(2006年版)ASME规范第II卷材料技术条件第III卷第一册NB及附录E 核动力装置设备第V卷无损检测第IX卷焊接及钎焊评定第XI卷核动力装置设备在役检查规程ASTM规范:E185,E228,A262,A370,A508,A3883.3国家标准(最新版)GB/T:228, 229, 232, 699, 1804, 1954, 2649, 2650, 2651, 2652, 2653, 2654, 3280, 4237, 4334.5, 4338, 68034.设计技术要求4.1设计准则a. 蒸汽发生器的材料(包括母材,焊材,螺栓件及附件材料)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内外有关标准要求。

CAP1400蒸汽发生器关键制造技术

CAP1400蒸汽发生器关键制造技术

CAP1400蒸汽发生器关键制造技术王威;贾晶晶;李永;王英杰【摘要】根据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CAP1400)水堆核电蒸汽发生器制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结合其他压水堆型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制造经验,介绍了CAP1400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并分别对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制造技术,如管板一次侧镍基堆焊、管板深孔钻、内套筒的装配、管束穿管、液压胀管和水室封头焊接等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后续压水堆型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提供经验参考。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 experience of Gen Ⅲ passive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CAP1400)steam generator and combining with the manufacture experience of other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steam generator,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CAP1400 steam generator was introduced,some key technology during CAP1400 steam generator manufacture in detail,such as tubesheet primary side nickel-based alloycladding,tubesheet deep drilling,installation of the bundle wrapper,tubeset insertion assem-bly,tube hydraulic expansion,channel head welding and so on were also introduced.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manufacturing the PWR steam generator.【期刊名称】《压力容器》【年(卷),期】2016(033)009【总页数】7页(P71-77)【关键词】CAP1400;蒸汽发生器;制造【作者】王威;贾晶晶;李永;王英杰【作者单位】华能石岛湾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荣成 264312;华能石岛湾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荣成 264312;华能石岛湾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荣成264312;华能石岛湾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荣成 2643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49;TL353.13CAP1400蒸汽发生器作为核电站一回路系统主设备,较以往蒸汽发生器具有尺寸更大、重量更重、材料要求更高、制造更复杂、部件国产化率更高等特点。

蒸汽发生器设计

蒸汽发生器设计
由上述条件可得传热管根数:
n
G1 1 1700 u1 a
-5-
a---单根传热管流通截面; 1 --一回路水平均比容
2.2.3 传热计算 一回路强迫对流换热系数:
1 0.023
传热管导热热阻:
1
di
R f 0.8 Pr 0.3 38057W / m2 ℃
P7 7
u2 2 2 15961Pa 2
蒸汽发生器一回路侧沿程和局部压降之和:
P Pf Pi 178460Pa
i 1
7
2.3.2 二回路侧阻力计算: 以循环倍率 CR 3 为例计算: 2.3.2.1 下降空间阻力 下降空间流道当量直径:
De Dsi Dw0 0.176m
1000Q C 1251.1m2 q
-6-
2.2.4 管束结构设计 传热管设计根数为 1705 根(除去半圆内的 6 根用黑点表示的拉杆) 。在圆形区 域中有 12 根为拉杆, 传热管和拉杆中心均位于图中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排管见 [附 录 4 程序 2][附录 4 程序 3] 半圆上每一排的根数(包括拉杆) : 67、67、67、67、67、67、67、65、65、65、63、63、61、61、61、59、57、 57、55、53、51、51、49、47、43、41、39、35、33、27、23、17、1
Re
u1' di
11
979120
u '1 —考虑堵管后的流速,通常为 1.05 u1
1 —平均壁温下的动力粘度
根据雷诺数选择紊流光滑管的尼古拉兹公式:
0.0032 0.221Re0.237 0.0117
沿程压降: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蒸汽发生器概述共49页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蒸汽发生器概述共49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

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产生一定的压力、温度和干度的蒸汽。

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化为电能或者机械能。

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一回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设备,具有尺寸大,重量重,设计、制造复杂,作用大的特点,再设计和制造方面被称为当代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际上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经常发生传热管腐蚀破损,在可靠性上存在严重问题,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的致命弱点,保证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质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由于蒸汽发生器制造相当复杂,技术密集程度高,要求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说明书上的要求,因此,设计说明书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就尤为重要。

本设计说明书是针对压水堆设计的立式 U 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

作者在参考了孙中宁老师编写的《“蒸汽发生器”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核动力设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后,提出了蒸汽发生器的一种新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论证。

通过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确定了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尺寸,然后分别进行了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希望能获得更佳的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蒸汽发生器概述 (1)二、蒸汽发生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1)三、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 (2)四、目的和要求 (3)五、任务 (3)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4)一、给定条件 (4)二、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 (4)三、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计算 (5)四、蒸汽发生器的强度计算 (8)五、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设计 (9)六、蒸汽发生器的总图绘制和部件图绘制 (9)第三章课程设计计算过程 (10)一、根据热平衡确定换热量 (10)二、管径的选取以及传热管数目的确定 (10)三、换热面积的计算 (11)四、管束结构的计算 (12)五、强度计算 (13)六、主要管道内径的计算 (14)七、一回路水阻力的计算 (15)八、二回路水循环阻力的计算 (17)1九、运动压头的计算 (23)十、循环倍率的确定 (24)第四章结论与评价 (25)附录 (26)一、附录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表 (26)二、附录2 蒸汽发生器水动力计算表 (30)三、附录3 蒸汽发生器强度计算表 (40)附图见零号图纸参考文献42第一章绪论一、蒸汽发生器概述蒸汽发生器是核电动力设备中的一个主要部件,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

在核能反应堆中,核能产生的热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产生具有一定压力、一定温度和一定干度的蒸汽,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

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既是一回路设备,又是二回路设备,所以被称为一、二回路的枢纽。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对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国外压水堆核电站的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的性能(无论是静态性能还是动态性能)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在可靠性方面却难以令人满意。

在运行中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事故的装置数目,接近压水堆动力装置总数的四分之一。

各国都把研究和改进蒸汽发生器当做完善压水堆核电技术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庞大的研究计划,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利分析;腐蚀理论和传热管材料的研制;无损探伤计数;振动、磨损、疲劳研究;改进结构设计,减少腐蚀化学物的浓缩;改进水质控制等。

二、蒸汽发生器的基本技术要求在核动力装置中,由于一回路为带有放射性回路,而二回路为无放射性回路,因此在研制蒸汽发生器时对结构、强度、材料抗腐蚀性、密封性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为:(1) 蒸汽发生器及其部件的设计,必须供给核电站在任何运行工况下所需的蒸汽量及规定的蒸汽参数。

只有满足这个要求才能保证电站在任何负荷下经济运行。

1(2) 蒸汽发生器的容量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功率负荷的需要,而且要求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加,其技术经济指标得到相应改善。

(3) 蒸汽发生器的所有部件应该绝对地安全可靠。

(4) 蒸汽发生器单个零、部件的装配必须保证在密封面上排除一回路工质漏入二回路中去的可能性。

(5) 必须排除加剧腐蚀的任何可能性,特别是一回路中的腐蚀。

(6) 蒸汽发生器必须产生必要纯度的蒸汽,以保证蒸汽发生器在高温下可靠地运行,并保证汽轮机也可靠而经济地运行。

(7) 蒸汽发生器应设计得简单紧凑,便于安装使用,同时易于发现故障而及时排除,并有可能彻底疏干。

(8) 保证蒸汽发生器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设计蒸汽发生器时,要考虑一、二回路两种工质的种类和参数,正确地选择结构方案、材料、传热管尺寸、传热系数以及冷却剂等。

另外,必须采取减少向外散热损失的措施。

三、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计算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计算包括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强度计算、结构设计等。

热力学计算主要通过传热学知识计算传热管传热面积,然后与管束结构设计相结合可以得到传热管长度、管束直径等结构参数。

强度计算通过压力校验等用于选取蒸汽发生器结构材料、确定结构尺寸等。

蒸汽发生器中要通过强度计算得出的参数有传热管、上下筒体、球形下封头管板等的壁厚。

在强度计算得出参数后要留取一定余量,以满足变工况下出现超压情况的需求。

水动力计算是最后一步,因为只有结构尺寸确定,运动状态已知的情况下水力情况才得以确定。

水力计算包括一回路水阻力计算、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运动压头计算等。

其中一回路水阻力计算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单相水U型管管内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项;二回路水循环阻力计算及运动压头计算比较复杂。

因为蒸汽发生器内二回路侧流体的水力特性取决于流体工质的性质和状态、流道的结2构和几何形态,以及工质的流动形式。

而且计算过程误差较大,往往需要在试验中进一步修正。

二回路水循环阻力包括下降空间阻力、上升空间阻力、汽水分离器阻力等。

而上升空间阻力又包括摩擦阻力、局部阻力、弯管区阻力、加速阻力、流量分配孔阻力五项。

设计中常用图解法来确定循环倍率,即先假设几个不同的循环倍率分别计算其运动压头和总阻力,在直角坐标系作出相应曲线,两根曲线交点即为稳定工况的循环倍率值。

循环倍率值一般取2~5为宜,其值过小会导致传热恶化,腐蚀加剧等;而过大则会增大汽水分离器负荷,使蒸汽干度降低,危机汽轮机安全。

计算过程中水力计算是在结构选型和热力计算之后进行,但是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又需要水力计算数据,因此三者往往要反复交替进行,以使设计逐步完善。

四、目的和要求:1、运用“核动力设备”课中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2、掌握蒸汽发生器设计计算的标准方法。

3、具有初步综合考虑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的能力。

4、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绘图等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态度。

五、任务:1、完成蒸汽发生器的方案设计与论证2、完成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3、完成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计算4、完成蒸汽发生器的强度计算5、完成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设计6、绘制蒸汽发生器的总图7、编写设计说明书。

34第二章 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一、给定条件1、蒸汽产量:D =126kg/s ;2、蒸汽干度:x =0.99;3、蒸汽发生器的热效率:99.0=η;4、一回路侧额定工作压力:0.151=p MPa ;5、一回路侧设计压力:11,25.1p p =设6、一回路侧冷却剂入口温度;3101='t ℃ 7、一回路侧冷却剂出口温度;2901=''t ℃; 8、二回路侧给水温度:220=f t ℃9、二回路侧额定工作压力:5=s p MPa ;10、二回路侧设计压力:s p p 25.12,=设11、传热管壁导热系数:4.17=w λ W/m ℃12、传热管壁许用应力:18][1=σ kg/mm 2;13、下筒体许用应力:18][2=σ kg/mm 2;14、上筒体许用应力:18][3=σ kg/mm 2;15、球形下封头许用应力:5.14][4=σ kg/mm 2;16、管板许用应力:1800][5=σ kg/mm 2;17、传热管最小节距:o d t 25.1=,一般取为1.35~1.45o d ;18、上筒体内径3200 mm ,高度4000 mm 。

19、下降空间:(1)入口阻力系数=1;(2)出口阻力系数=1;(3)定位装置阻力系数=1;(4)绝对粗糙度∆=0.15 mm 。

20、流量分配管板:(1) 单元面积=533 mm 2; (2)单元开孔面积=216 mm 2。

二、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1、完成一回路冷却剂对传热管内壁的强迫对流放热计算,确定1a 值: 4.08.01Pr Re 023.0f f i d ⋅=λα5 2、完成传热管壁的导热计算,确定管壁热阻W R 值: io w o W d d d R ln 2λ= 3、确定污垢热阻f R 值:对于不锈钢:()⋅⨯=-41069.0~52.0f R ⋅2m ℃/W对于镍基合金:⋅⨯=-41026.0f R ⋅2m ℃/W一般污垢层厚度为0.05mm 。

4、完成传热管外壁对二回路工质的沸腾换热计算,确定2a 值 7.015.02557.0q p =α式中:p —Pa ;q — w/m 25、完成传热系数k 值的计算:f ow i i o R R d d k +++⋅=αα111 6、确定传热面积F 值:tk Q F ∆⋅= 式中:Q —传热量;t ∆—传热温差。

设计传热面积F C F ⋅=设式中:C —设计储备系数,一般取C=1.1。

三、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计算:主要包括:1、一回路侧水动力计算;2、二回路侧循环倍率的计算:1、一回路侧水动力计算:计算的具体步骤:(1)传热管内的摩擦阻力(f P ∆)2211u d H P i f ρλ⋅⋅=∆ 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按有关公式或图表求取;H —管子长度,m ; d i —管子内直径,(m ); 1ρ— 一回侧路冷却剂的平均密度,kg/m 3;图1一回路侧水 力计算简图6 1u — 一回侧路冷却剂的平均流速,m/s ;(2)、局部阻力:(l P ∆) 2211u P l ρξ=∆式中:ξ—局部阻力系数。

ξ值主要取决于通道的结构型式,通过实验求得,属于经验数据。

一回路侧总的局部阻力:G F E D C B A P P P P P P P P ∆+∆+∆+∆+∆+∆+∆=∆其中:①由进口管至进口水室,通道截然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A P ∆ 22AA A A u P ⋅⋅=∆ρξ②在进口水室内转弯的局部阻力—B P ∆22BB B B u P ⋅⋅=∆ρξ③由进口水室至传热管束,通道截面突然缩少的局部阻力—C P ∆ 22CC C C u P ⋅⋅=∆ρξ④在U 型管弯头内转弯180°的局部阻力—D P ∆22DD D D u P ⋅⋅=∆ρξ⑤由传热管束至出口水室,通道截面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E P ∆ 22EE E E u P ⋅⋅=∆ρξ⑥在出口水室内转弯的局部阻力—F P ∆22FF F F u P ⋅⋅=∆ρξ⑦由出口水室至出口接管,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G P ∆ 22GG G G u P ⋅⋅=∆ρξ一回路侧的水阻力:l f H P P P ∆+∆=∆ 考虑贮备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