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旅夜书怀》古诗词鉴赏答案
《旅夜书怀》诗歌鉴赏习题
讨论题:
以往人们常把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星 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进行比较,明 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于龙友则认 为“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 停舟细观,未可概论”。那么你的看法呢?还有 人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 有无中”拿来与他们两人相比,你的看法又怎样 呢?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考题展示:(广东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 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 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答: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各有 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杜诗用字凝练,注 重推敲;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杜诗沉郁,给人更多 的是力度感;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杜诗此联 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 明快清雄一致。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各尽其妙。所以宋 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 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 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维的诗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由于他精通美 术和音乐,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 充满了娴静、恬淡之情,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新秀美,让 人遐思不尽。这与杜甫的沉郁苍雄、李白的飘逸豪放又不 一样。 他们三人各显其美,在唐诗这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 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奇斗艳,焕发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活 力。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试题:杜甫《旅夜书怀》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试题:杜甫《旅夜书怀》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的传世佳作之一,请根据你对杜甫的了解并利用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对这首诗歌加以阐释。
【译诗】
旅夜书怀
杜甫
微风轻轻吹动大江岸边的细草,
桅杆高高的小船月夜孤独停泊。
星斗晶莹,垂望原野平坦开阔,
大江涌动,载着月光向东流淌。
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卓著,
虚居官位原应年老多病就退休。
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像什么呢?
真像天地间飞翔的一只沙鸥呀!
【备考答案示例】
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诗前半描写“旅夜”景象,景中有情。
首联写近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般渺小,像江中孤舟般孤寂。
颔联写远景,平野辽阔,大江浩荡,星月灿烂,反衬出诗人孤苦无告,颠沛流离的处境和心境。
诗后半“书怀”,抒发情怀。
颈联含蓄地用反话书怀,文章盖世,声名卓著,却不能施展,反被以老、病的借口排挤,也因此沦落到今日漂泊孤寂的地步。
尾联即景设喻,水天空阔,沙鸥孤飞,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借景抒情,字字含泪,感人至深。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优秀
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优秀《旅夜书怀》原文细草微风岸⑴,危樯独夜舟⑵。
星垂平野阔⑶,月涌大江流⑷。
名岂文章著⑸,官应老病休⑹。
飘飘何所似⑺,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旅夜书怀》赏析题解所谓“旅夜书怀”,就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草堂以后,沿长江乘舟东下,秋天抵达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时所作。
但是,首先,诗中“星垂平野阔”句所描画的图景,与忠州一带的峡谷地貌不合。
其次,“细草”本是象征春天的景物,也与秋天不符,所以秋天写于忠州的结论是有疑问的。
那么此诗究竟写于何时呢?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春天,二是在广阔的平野之中,三是在漂泊于大江上的船里。
同时满足这三条的,有如下两个时间:①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离开夔州,穿过三峡后,向江陵(今属湖北)航行时。
②大历四年或五年春天,漂泊在湘江上时。
长江贯流的湖北江汉平原,和湘江沿岸的湖南平野,都能与“星垂平野阔”所描绘的空间相应。
但杜诗提及“大江”的二十多例子里,一个指湘江的也找不到。
所以,将这个事实和“细草”的春意,“星垂平野阔”的平野综合考虑的话,《旅夜书怀》诗的写作时期应该确定为大历三年春。
此前杜甫已经滞留夔州近两年,除因受到夔州都督柏茂琳的优待以外,大约也是为了等候朝廷任命新职。
因为作为夔州都督的柏茂琳,可能向朝廷推荐过杜甫。
但是,唐代宗没有起用他。
这时,他感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于是在这年的正月,五十七岁的杜甫下定决心离开夔州。
舟出三峡,顺着大江,进入江汉平原的江陵一带,他回想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朝廷的黑暗腐败,抒发了“官应老病休”的愤激之情。
《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
《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旅夜书怀杜甫阅读答案【原文】: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阅读训练】(阅读试题由多处整合而成,均配有答案——华语网注)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5、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6、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8.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3分)9.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3分)10、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11、“岂”“应”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2、“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4、有人说,颔联“开襟旷远”,写出“喜”的感情。
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15、简析尾联“沙鸥”这一意象的作用。
16、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17、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旅夜书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旅夜书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二、阅读欣赏(共50分)(一)(4分)旅夜书怀①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765年,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自成都乘船东下。
此诗写于漂泊途中。
8.本诗“书怀”“沉郁凄婉”,试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诗展现出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创造力,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阅读欣赏8.答案:(1)基调凄凉悲怆。
本诗刻画了一个独立于天地间的飘零者形象,不但写出了诗人当下旅途情景和孤寂、悲怆心境,而且高度概括诗人一生的坎坷旅途,凝聚了壮志难酬的凄怆之情。
(2)含情深沉凝重。
既有眼前境遇的凄惨,又有人生际遇的悲凉;既有理想难以实现的痛楚,又有年老多病的忧愁。
这就令本诗具有了足够的情感重量和深厚的思想意蕴。
(3)传情曲折有致。
首联将景物浓缩于狭小空间,传达微弱孤寂之情;颔联赞叹“天地壮阔”“江月安详”而使孤寂之情变得强烈;颈联以自解自嘲婉曲抒发抱负不得施展的悲凉;尾联以沙鸥自喻,将寂寥悲凉之情抒发得淋满尽致。
全诗情感迁回曲折,顿挫有致。
(4)达情含蓄蕴藉。
诗人为传达孤寂、愤懑、悲怆之情,找到了恰当的载体和独特视角,以“细草”和独舟映射孤独之情,以星月、江野映衬寂寥之感,以自嘲隐含愤激之情,以沙鸥自况括尽人生悲苦。
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
按照0、1、2三类判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9.答案:示例一善于选取和组织意象,营造意境。
如由草、风、岸、樯、舟、夜构成的特写镜头与由星、月、江、野构成的远景画面,形成徽渺与阔大、孤寂与旷远相融为一的意境。
(或如诗人将自我融入自然之境,构成雄浑阔大义孤独凄凉的审美意境。
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旅夜书怀》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
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
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
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旅夜书怀唐代: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赏析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附解析版答案)
古诗词鉴赏四大典型题(学生用)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像什么呢活像是漂零天地间的一只孤苦无依的沙鸥。
【试题】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联的画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3.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1.“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称为。
2.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丰收、富庶的景象,并反映了农家安宁平和的生活情景\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景。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本诗语言有何特点\2.“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
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和鉴赏
《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和鉴赏《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和鉴赏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和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翻译:拂岸的微风,摇曳的细草,高高的桅杆,孤独的夜和飘泊的客舟。
低垂的星辰衬托出原野的广阔,跳动的月影伴随着江上的波涛向东奔流。
难道是真的文章给我带来了名声,还是年老多病才使我的官职终归罢休!一生奔波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呢?你看,那宽广的天地间有一只飘摇的沙鸥。
注释(1)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鉴赏一:此诗前人多谓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离成都携家乘舟东下,经渝州(今四川重庆)、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
然诗中有“平野阔”语,绝非渝州、忠州(均为山区)所有景象。
且李白《渡荆门送别》诗“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与此诗颔联所写景物相似,故或谓此诗当是大历三年(768)离夔州东下流寓湖北荆门时所作,似较妥。
诗中前四句写旅夜,后四句为抒怀。
颔联写月夜停舟细观景色,以“垂”、“涌”、“阔”、“流”四字,状星、月、平野、江水四景,雄浑壮观,历来传为名句。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赏析
旅夜书怀
江湖静守夜,萤火虫点点。
披衣闲坐窗,思量深远天。
月明清晨曙,江鸥唱晚烟。
书窗添思愁,空山倍惆怅。
译文:
夜晚宁静,江湖守护着它,萤火虫在点点灯火。
我披着衣裳,闲坐在窗前,思索深远的天空。
月光明媚,清晨曙光初现,江鸥唱着晚风中的烟雾。
书窗中多出了一份思念,空旷的山岭更加令我惆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作者以自然的景象和宁静的心境,表达出思念的情绪。
诗中“披衣闲坐窗”,“月明清晨曙”,“江鸥唱晚烟”,“书窗添思愁”,“空山倍惆怅”等字句,描绘出
了夜晚的宁静景象;而“思量深远天”,“书窗添思愁”,“空山
倍惆怅”等字句,则表达出了作者思念的情绪。
诗的语言优美,抒情动人,给人以宁静、淡然的感受。
杜甫《旅夜书怀》全诗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全诗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旅夜书怀》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⑶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⑷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⑸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⑹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⑺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白话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创作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
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赏析】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推荐)
《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推荐)第一篇:《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推荐)篇一:旅夜书怀杜甫阅读答案【原文】: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阅读训练】(阅读试题由多处整合而成,均配有答案——华语网注)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5、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6、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8.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3分)9.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3分)10、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11、“岂”“应”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2、“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4、有人说,颔联“开襟旷远”,写出“喜”的感情。
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15、简析尾联“沙鸥”这一意象的作用。
16、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旅夜书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旅夜书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旅夜书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
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也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
作品原文: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⑴,危樯独夜舟⑵。
星垂平野阔⑶,月涌大江流⑷。
名岂文章著⑸,官应老病休⑹。
飘飘何所似⑺,天地一沙鸥。
词句注释: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⑶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⑷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⑸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⑹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⑺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白话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创作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
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作品鉴赏: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旅夜书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旅夜书怀①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度寄住在成都,此诗作于作者出川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之中,“旅夜”交代时间,点明诗人处境;“书怀”即抒发情感。
B.颈联是诗人的愤激之语,诗人抱负远大,却因年老多病而壮志难酬。
C.诗人以天地间飘飞的沙鸥喻己,有自伤漂泊之感,更显孤独和凄凉。
D.整首诗内容深刻,结构谨严,景中有情,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2)首联颔联写景,对诗歌的情感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写出了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景。
(2)《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3)《李凭箜篌引》中,“,”两句,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解答】(1)B.“却因年老多病而壮志难酬”理解错误。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理解: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2)①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气氛,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凄冷情感。
②“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诗人通过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写出了景色的雄浑阔大,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靠的凄怆心情。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旅夜书怀》是由杜甫所创作的,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
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旅夜书怀》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旅夜书怀》唐代: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旅夜书怀》注释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旅夜书怀》赏析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古诗文《旅夜书怀》赏析
古诗文《旅夜书怀》赏析旅夜书怀唐朝: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1)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旅夜书怀赏析这首诗是杜甫五律诗中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
《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旅夜书怀》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旅夜书怀》含答案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旅夜书怀①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①本诗写于唐代宗永泰年间。
当时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返回成都草堂。
后来,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
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描写微风吹拂小草、月夜停船的近景,展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B.第三、四句描写平野辽阔、大江浩荡的远景,体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欣喜。
C.第五、六句抒写自己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出名的自嘲,也对政治上失意而深感不平。
D.最后两句中,诗人以沙鸥自比,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情怀。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与分析。
B.“体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欣喜”错误,结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注释:当时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返回成都草堂。
后来,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可知:他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他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寓情于景,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由此可见本项“开阔的胸襟”和“喜悦之情”都不准确。
故选B。
从《旅夜书怀》看分析意境型古诗鉴赏题 答题技巧
从《旅夜书怀》看分析意境型古诗鉴赏题旅夜书怀》答题技巧杜甫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 年)春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
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回成都,入严武幕。
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安(今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这一年杜甫已满 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 53 时发作。
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时发作。
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
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
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
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漂泊何时了。
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听课文录音课文录音(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朗读、背诵朗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思考:并思考:课文《旅夜书怀》课文《旅夜书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课文《旅夜书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文《旅夜书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组交流或书面再现:分组交流或书面再现: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
放眼岸上,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
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优秀
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优秀《旅夜书怀》原文细草微风岸⑴,危樯独夜舟⑵。
星垂平野阔⑶,月涌大江流⑷。
名岂文章著⑸,官应老病休⑹。
飘飘何所似⑺,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旅夜书怀》赏析题解所谓“旅夜书怀”,就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草堂以后,沿长江乘舟东下,秋天抵达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时所作。
但是,首先,诗中“星垂平野阔”句所描画的图景,与忠州一带的峡谷地貌不合。
其次,“细草”本是象征春天的景物,也与秋天不符,所以秋天写于忠州的结论是有疑问的。
那么此诗究竟写于何时呢?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春天,二是在广阔的平野之中,三是在漂泊于大江上的船里。
同时满足这三条的,有如下两个时间:①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离开夔州,穿过三峡后,向江陵(今属湖北)航行时。
②大历四年或五年春天,漂泊在湘江上时。
长江贯流的湖北江汉平原,和湘江沿岸的湖南平野,都能与“星垂平野阔”所描绘的空间相应。
但杜诗提及“大江”的二十多例子里,一个指湘江的也找不到。
所以,将这个事实和“细草”的春意,“星垂平野阔”的平野综合考虑的话,《旅夜书怀》诗的写作时期应该确定为大历三年春。
此前杜甫已经滞留夔州近两年,除因受到夔州都督柏茂琳的优待以外,大约也是为了等候朝廷任命新职。
因为作为夔州都督的柏茂琳,可能向朝廷推荐过杜甫。
但是,唐代宗没有起用他。
这时,他感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于是在这年的正月,五十七岁的杜甫下定决心离开夔州。
舟出三峡,顺着大江,进入江汉平原的江陵一带,他回想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朝廷的黑暗腐败,抒发了“官应老病休”的愤激之情。
《旅夜书怀》(十分实用)解析
描绘画面2
1:诗人通过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这些意象, 2: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 3:表现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
情.
延伸: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 意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 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 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片云” “孤月”既为实景,又有比喻义,“落 日”“秋风” 虚实结合。 “片云” 在空中漂泊,就像自己漂泊他乡。 “孤月”漫漫长夜中,我和月亮都如此孤独。 “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 “秋风”则是眼前实景。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 冷清之景。 但诗歌中又给人一点亮色。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 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 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 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3、通过“: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
名声难道(怎么会)是因为写文章得来的?
2: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3: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反语,既然“名声” 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 因为“老病”了。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 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旅夜书怀》阅读练习附答案
《旅夜书怀》阅读练习附答案《旅夜书怀》阅读练习附答案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
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
【问题】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5.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6.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8.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9.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10.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1.岂应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2.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答出一点即可。
)3.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4.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5.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6.借景抒情(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7.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
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
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词鉴赏答案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试题】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1.“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答出一点即可。
)
3.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注释】
1、危樯:高耸的桅杆。
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
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4、沙鸥:水鸟名。
【译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鉴赏】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
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
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
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
后半写书怀。
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
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诗的后半是“书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
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最后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
象的比喻收结全诗。
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
”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
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
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