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

合集下载

古汉语诗歌中的非范畴化现象及其英译研究

古汉语诗歌中的非范畴化现象及其英译研究

古汉语诗歌中的非范畴化现象及其英译研究
古汉语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有趣和引人关注的话题。


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学,而是一种具有深层次思想、文化和精神的文学
体系。

在古汉语诗歌的文本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非范畴化”。

将它简单地定义为:诗歌中,由于艺术手法而产生的文学虚拟以及弯
曲概念之外的表达方式。

非范畴化就是将创作者的思想用一种与普通语言不同的方式表达
出来的特殊语言。

具体来说,这种特殊的表达是由诗人的想象力、思
想和情感所提供的。

因此,当读者读到这种表达时,它往往会留下一
种深刻的感受。

它可以融合古代文化与思想,这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
力所在。

另外,由于“非范畴化”的写作技巧和英语语言背景不同,它的
文体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翻译古汉语诗歌时,为了保证原文的表
达意义,需要有效地把握“非范畴化”的写作技巧,以免影响原文表
达的意义。

因此,非范畴化可以为古汉语诗歌提供一种用于表达思想、文化
和精神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英语翻译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它可以
帮助读者把握古汉语诗歌中的核心思想,丰富古汉语诗歌的文本内容。

现代汉语名形转类的认知语义基础——以非范畴化理论为视角

现代汉语名形转类的认知语义基础——以非范畴化理论为视角
关键词 : 现代汉语 ; 名形转类 ; 认知语义基础 ; 非 范畴 化 中图分类号 : H0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1 9 9 9 ( 2 0 1 3 ) 1 2 一 叭3 3 一 O 3
作者简介 : 吴胜 伟 ( 1 9 7 9 -) , 男, 硕士 , 滁 州 学院 ( 安徽滁 州 2 3 9 0 0 0 ) 是 现代 汉 语 名形 转 类 的语 法 现 象 。名 形 转类 现
象在 现 代 汉语 中有扩 大 的趋势 , 备受 学 界关 注 , 本 文 以非 范 畴 化理 论 为视 角 ,考察 现 代 汉语 名 形 转 类 的
认 知语 义 基础 。
三、 名 形 转 类 的认 知 语 义分 析
( 一) 名 词词 义的 分类
谭 景春 认 为 名词 的词 义可 分 为 概念 意 义 和性 质 意义 。概念意义是性质意义 的承载者 , 性质意义是概念 意 义 的体现 者 。概 念 意义 即理性 意义 , 是词 的本 质 意 义. 是人类 在 长期 的社 会实 践 中对某 一客 观事 物认 知 的结 晶 . 是 词义 指 向的 内容 实 体 , 是 实在 的事 物义 [ 4 ] 。 性 质 意 义 即 内涵意 义 , 是 负 载 于概 念 意义 上 的 , 是 指 一个 词 除 了它 的纯 理性 内容之 外 ,凭 借 它 所指
现代汉语名形转类 的认 知语 文基础
以非 范畴化理论 为视 角
吴 胜 伟
摘要 : 词 类标 准 问题 的讨 论 确 立 了词 类 的 划 分 标 准 . 但 对 现 代 汉 语 中的 名 形 转 类 现 象却 不 能 给 出 圆 满解 释 。 认 知 语 言 学
认 为 非 范畴 化 是 词 类 在 一 定 的 语篇 条件 下脱 离其 基 本 语 义 与 句 法特 征 的 过 程 . 是 人 类 的一 种 思 维方 式 。 通 过 对 现 代 汉

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主观化

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主观化

2007年6月皖西学院学报J un.,2007第23卷第3期Journal of West Anhui U niversity Vol.23 NO.3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主观化凌剑春(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摘 要:非范畴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原有范畴特征,又同时获得新范畴的特征和功能的过程。

它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反映了词语在原有概念基础上的认知发展,是人们在语言使用中的创新意识的体现。

语言实体在非范畴化过程中,其意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主观化,可以说意义主观化是非范畴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非范畴化;范畴化;意义;主观化中图分类号:H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07)03-0077-033一、引言语言与认知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丰富,人类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不断被扩充,产生新的内容,人们往往会借助已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来表达语言现实中新的概念。

像“挺绅士”,“海选”,“车模”,“裙楼”“非常香港”等等用法频频出现在现实语言中,这些名词丧失了原有名词的某些范畴特征,在实际话语中获得了一些新的功能特征,突显出说话人要表达的特定思想内容,反映出词语在原有概念基础上的认知发展,词语的意义、功能和词类范畴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之为“非范畴化”。

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反映了人们在语言使用中的创新意识,在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产生了主观化。

二、语言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世界是由性质不同、形状各异、色彩有别的事物组成。

人们该如何区分这些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呢?这就涉及到分类问题。

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catego2 rization)。

也就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过程中,从杂乱无章的事实中寻找事物的共性特征或规律,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的过程,是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izatio n)。

非范畴化与文学语言变异

非范畴化与文学语言变异

非范畴化与文学语言变异李波阳;胡艳彬【摘要】目前非范畴化理论主要用于研究词类范畴属性的动态性以及相对非常规构式的合理性等方面,对语言变异过程的理论依据及变异过程中所产生的深层动因,尚缺乏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极有必要运用非范畴化理论描写、解释文学语言变异过程,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学语言的变异现象、拓展非范畴化的研究领域,揭示语言与认识的发展和创新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期刊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非范畴化;文学语言;变异【作者】李波阳;胡艳彬【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5非范畴化是语言变化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语言研究层面,非范畴化可定义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

范畴成员在非范畴化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即在原有范畴和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存在着模糊的中间范畴,这类中间范畴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在认识方法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和认知过程[1]61-62。

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范畴成员在丧失范畴特征之后,无论是否进入一个新的范畴,其过程都是非范畴化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是指为了文学表达的特殊需要,故意采用异于常规的表达方法而产生的语言运用现象[2]。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现象彰显了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并使文学语言成为了一种艺术。

Heine,B.,Claudi,U.和F.Hünnemeyer(1991)指出,语言系统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扩展和重组现有的资源。

在这个扩展和重组的过程中,范畴成员必然发生地位和资格的变化,即非范畴化[1]7。

因此,语言变异与语言非范畴化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互补之目的。

范畴的分类以原型为基础,原型是非典型实例范畴化的参照点[3]。

诌议语言的范畴化及其过程

诌议语言的范畴化及其过程

诌议语言的范畴化及其过程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范畴化理论的等级结构及其过程进行了粗浅探讨。

范畴化是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高级认知活动。

范畴化有三个层次,即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

原型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得到最好体现。

范畴化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经历了无范畴,范畴化,非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四个阶段。

关键词:范畴化范畴等级范畴过程1范畴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特征“范畴”(Category)一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个用途很广且含义模糊的术语,对范畴理论的研究是语言学家们长久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来认识事物。

比如,我们用“花”这一词来指称两种不同种类的花,或者将两支不同颜色的钢笔都称作“钢笔”,这样“花”和“钢笔”就区分开来。

这就是我们说的范畴化(Category),即事物在认知中的分类。

2范畴的等级在现实世界里,事物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如动物、植物、家具、建筑等等,而且同一事物又同时属于多层范畴,如一只哈巴狗同时属于动物、犬科、狗、哈巴狗等范畴,构成范畴的不同的等级。

在这个范畴系统中,有一个中间层次在人们心中占有突出地位,在此层面上,人们的分类与客观主义的自然分类最接近,观察区分事物最容易最直观,比如区分老虎和大象要比认识猫科动物、区分不同种类的虎更容易。

Rosch等把此等级范畴定义为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y)。

在基本层次范畴基础上,范畴可以向上扩展为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y)和向下扩展为下属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y)。

3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起始点,中介状态和终结点。

范畴化包括无范畴(non-categorization),范畴化(categorization),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和重新范畴化(re-categorization)四个阶段。

语言非范畴化的再定义探析

语言非范畴化的再定义探析

语言非范畴化 的再定义探析
周 吉 红
( 荆 楚理 工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 湖北 荆 门 4 4 8 0 0 0 )
摘要 : 本文的 目的是重新定义语 言非 范畴化 。刘正 光和 刘润清将语 言非 范畴化 定义 为“ 在 一定条件 下, 范畴 成 员逐 渐失 去范畴特征 的过程 ” 。本文结合语 言非范畴化 的特 征以及 它同范畴化之 问的 关系作 了充 分的论证 , 证 明 了语言非 范畴 化过程 中范畴成员获得新 范畴特征 与失去原有 范畴特征是 同时发生 的, 它们一起 构成 范畴 实体在 该过程 中范畴特征 变化 的重要特 点, 具有 同等重要 的地位。必须在定义 中得 以充分体现。鉴于此 , 本文将 语言非 范畴化 重新定 义为在一定条件 下语言 中的 范
( 一) 在 语义 上 , 语 义抽 象 与 泛化 是 非 范 畴化 的 前提 ; ( 二) 在 句 法 上 形 态上 , 范 畴 的 某 些 典 型 分 布 特征 ( 句法 、 语义特征 ) 消失 , 范 畴 之 间 的对 立 中性 化 。范 畴分布 特征 的消失 为范 畴成 员跨越 自己的边
过程 , 而语义 泛化 指体 现概 念 的词 或 固定 语 的 A 义 在演进 到 B义 的过 程 中 发 生 了部 分 概 念 内涵 消 失 的现象 。A义 的 “ 部 分 概 念 内涵 消 失 ” 符 合 现 有 定 义 中“ 丧失原 有范 畴特 征 ” 的表 述 。但是 , 不容 忽 视
刘正光认 为 , 语 言的非 范畴 化具有 以下 特征 :
T h o m p s o n于 1 9 8 4年 提 出来 的 , 主要 用 来 解 释 词 的
范畴属性 的动态性 。目 前, 就可及的资料而言 , 国内

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_刘润清

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_刘润清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刘润清刘正光提要本文考察了名词在非范畴化以后的句法表现、语义特征、范畴与功能的转移等几个基本问题。

名词非范畴化后体现出如下特征:一些形态句法分布特征相应消失;其意义变得抽象和泛化;增加新的交际功能。

非范畴化的最终结果是范畴发生转移。

语言系统及人类认识的发展与创新要求是名词非范畴化的内在动力,而语篇交际是外部条件。

非范畴化理论补充与改进了范畴化理论。

关键词名词;非范畴化范畴化是人类认识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作用在于:(1)给混沌的世界建立秩序,找出事物的结构关系;(2)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经济原则。

这两个作用构成了人类认识范畴化的内在动力。

不过,范畴化虽然能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认识世界,但并不能直接推动认识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世界是运动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认识也必须不断向前发展。

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给新的世界建立秩序,人类认识也必须不断地突破原有的界限才能建立起新的结构。

因此,我们认为,人类认识不断范畴化的过程中实际包含了一个非范畴化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在于为认识的发展和思维的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本文以此为认识基础,以语言非范畴化的现象论证这一观点。

我们将在语篇与交际这一动态的层次,考察名词在非范畴化¹后的句法表现、语义特征、范畴与功能的转移等几个基本问题,一方面说明范畴化理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说明范畴化理论还有完善的必要。

非范畴化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一名词的范畴属性特征根据范畴属性特征(categoriality),一个原型意义上的名词具有以下语义和形态特征。

从语义上看,它应表示具体的事物,具有真实世界中的指称对象。

从形态上看,它可以有单复数变化,可以有前置修饰成分,如限定词、形容词等。

从语篇层次看,它可以有回指形式等。

从语篇与交际功能的角度看,名词的作用在于引进话语参与者。

如果某一语言实体能够承担以上角色,就能充分体现名词的句法特征,相反就不能充分体现名词的句法特征。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简述及讨论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简述及讨论
知 的 一个 过程 , 一 个 知 识 类 型 以及 知 识 概 念 的 创 新 方 式 。 是 关键 词 : 言 非 范 畴 化 ; 畴 化理 论 ; 知 语 言 学 ; 语 范 认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0 H 3H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502 1)2 02 4 17 —69 (0 10 —06 —0
(9 o 认 为 , 19 ) 中文系学 人 以音韵 、 训诂 、 言 、 方 汉语 语法 的研究 为 主 , 文系学 人 以介绍 、 释 国外 诸语 言学 外 解 派 的论 点为 主 , 两者 未见 汇合 。许 围璋 的观点是 否 中肯暂 不 讨论 ( 汉语 的研 究并 不 只是 “ 诂 ” “ 言 ” 训 、方 之类 , 通锵 的“ 本位 ” 徐 字 理论 就是具 有原创 性 的语 言学 理论 )但 他 对 外语 学 人 研究 现 状 的评 价 是基 本 , 准确 的。可 以用 四个 字 来概括 : 云亦 云。外语 学人 中虽 然不 乏称 为“ 家” “ 人 大 、 泰斗 ” , 几乎 是 以熟 知 、 者 但
引用 西 方语言 学 的理论 为主 , 动辄 索绪尔 或布龙 菲 尔德 的结 构 主义 、 礼德 的功 能 主义 、 姆斯 基 的生 成 韩 乔 语法 等 等 , 难觅 有独 创意 义 的理 论成 果 , 一句 流行语 来说 ,没 有 自己 的核心技 术和 知识 产权 ”只不 过在 用 “ , 西方 人 的理论 框架 内做 些“ 高级 技工 ” 的工 作 。外 语 学人 的研究 成果 难 以走 向世 界就 不足 为怪 。 刘正 光 (06 撰写 的《 言非 范畴 化——语 言 范 畴化 理论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以下 简 称 《 范 畴化 》 , 20 ) 语 ( 非 ) 可 以说打破 了这 一长期 以来 的尴 尬局 面 。该论 著 系 统 深入 地研 究 了普遍 存 在 的语 言非 范 畴 化 (i usc L gii n t D a grao) c e zi e t oitn 问题 , 论成 果独 树一 帜 , 前 沿性 、 创 性 , 得 有 识 之 士好 评 。著 名 学 者 陆俭 明认 为 , 理 其 独 深 该著 作对语 言非 范 畴化理论 进行 了深 入细致 而又 广泛 系统 的研 究 , 语 言 范畴 化 和非 范 畴化 理 论提 升 到 把

浅谈非范畴化理论下英语名词的动词化现象

浅谈非范畴化理论下英语名词的动词化现象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1浅谈非范畴化理论下英语名词的动词化现象罗江燕【摘 要】非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非范畴化理论对我们学习英语词汇起了指导作用。

通过动词化,一个名词可以具有了动词的范畴,从而用于表达动作的概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名词动词化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归纳,认为名词的动词化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认知规律,即范畴化,非范畴化,再范畴化的过程。

【关键词】非范畴化 名词的动词化一、前言语言学习属于人的认知过程。

随着人们认知的加深和丰富,已有的认知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语言学习。

因此,为了表达某个概念,人们就需要打破原有的语言规则,从原有的语言或形式中构成或衍生出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我们现在经常说某个人很man,这里的man 已失去了名词的特征,我们把这种丧失了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称之为非范畴化。

二、非范畴化的含义及名词的动词化刘正光和刘润清将语言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

通过名词的动词化,一个名词就具有了动词的语法范畴,从而表达动词的概念或动作。

名词被动词化后,常常表示具有该名词的活动特点或性质特征的动作,语言既精炼又生动。

三、名词的动词化例句及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英语中,词汇在运用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名词被用作动词。

现在,试将这些动词化的名词进行归类分析。

(1)head, foot, hand, shoulder等一些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转化为动词后,表示以这些人体部位所发挥的功能为特征的动作。

The ship is heading (to the) south of Shanghai.As adults, we shoul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ies.Hand me the book, please.What I earn every month is not enough to foot these bills such as electricity, water and gas.(2)mother, father等表示身份或职业的名词,转化为动词后,表示以其身份或职业该做的动作或该尽的责任。

词义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词义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tn w rsm yls s r nl aeoy n k epoes eae u n rcs c eo z i , o a ei i a ct r dt et rcs dct i h f o a i o a d o to g g a a h i f o -

grzn h n si ewol yh ma si ald c tg rzt n.C tg rzto ecg iiep o eso x rsigten t ng ie o e p - oiigtig nt rdb u n sc l aeo ai h e i o ae oi ini t on t rc s f pe sn h o o an f m x e a sh v e i d r r n eb a 8o g a e i e yme l u g .Ho v r e n f a n we e

“ 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是 尚未符号化 的感 ,
知信息 。由此 可见感知 不必借助语 言符 号 即可完
成。
然而从感知上升到概念 的过程 中, 言符号是 语 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 。语言产生之初 , 言成为具 语
体信号( 即感知觉 、 象) 表 的符号 , 个词标 志某 一 一 特定 的个别事物 。例如“ 这个词 , 床” 开始只标 志认 识主体所见过的或 睡过 的那 张床 。以后 , 词开 始标 志一组彼此类似 的物 体, 床” 如“ 可包 括单人 床 、 双 人床、 木床、 钢丝床等各种床 。但这还 只是词和表象
(Sho oe ag a e colfF r L nugs,C agh n esyo S i c n eho g C agh , ua 10 6 , hn ) o  ̄n h n sa U i rt c e ead Tcn l y, h nsa H nn4 0 7 C i v i f n o a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对词义演变的解释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对词义演变的解释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对词义演变的解释摘要:本文从非范畴化的视角对词义演变的三种情况,即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以及词义的转移进行解释。

指出非范畴化是词义演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非范畴化;词义演变非范畴化是人们揭示语言与认知创新的一种方式和途径,通过不断地扩展或转移词语的语义或语法功能,以适应人们在认知上的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

语言学中,随着人的认知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语言的概念值也在飞快地丰富、精细化。

但是同时,语言系统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限制了语言实体数量的无限增加。

非范畴化实际上为语言的发展和词汇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个条件,它是语言概念不断发展,词义演变不断深入的重要途径。

词的一个意义演变不外乎有四种类型,即词义丰富和深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

从平行层面来看,表现为词义的丰富深化与转移;从上下位层面来看则表现为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其中词义的丰富深化是指外延不变,而内涵发生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发展变化,这种类型没有涉及非范畴化,所以在这里不做谈论。

下面对其他三种词义演变类型进行非范畴化解释。

一、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它“所指称的同类客观事物的范围由大变小”,突显概括属性,(葛本仪)由原来的种概念扩展成表示类概念的发展结果。

这个发展过程就是语言的非范畴化。

刘正光在谈到语言非范筹化特点时,在范畴属性上总结为“或由高范畴属性成员变成低范畴属性成员,或发生范畴转移”刘先生主要从语法化视角进行阐释,相对忽略了对非范畴化语用学方面的研究。

在词义演变的上下位层面里,原词不仅会由高范畴属性成员变成低范畴属性成员,也存在由低范畴属性成员变成高属性范畴成员的情况,这点不容忽视。

词义扩大的背后,是非范畴化作用的结果。

这种非范畴化会对原词义产生很大影响,使得原词呈现新义彻底取代旧义或者义项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

例如,“江”原义是“长江”,意义扩大为“江的通称”,原义则用“长江”、“扬子江”等来表示了。

汉语冷笑话语言非范畴化特征

汉语冷笑话语言非范畴化特征

汉语冷笑话语言非范畴化特征作者:谯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5期摘要:冷笑话是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不可忽视的新的语言现象。

冷笑话不同于一般笑话,它以其独特的制笑机制,能瞬间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

冷笑话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幽默,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该现象的系统研究也寥寥可数。

正是基于此原因,笔者尝试运用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对冷笑话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进行探究。

关键词:冷笑话;语言非范畴化;认知[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5-0195-01冷笑话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词,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它已经渗透到了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偶尔爆出的一两句冷笑话能使交流氛围变得轻松愉悦,也能展示交谈者的幽默和智慧。

冷笑话的主要应用群体是熟悉网络的平民、青年、学生、白领等,他们具备熟练的网络技能、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他们往往对冷笑话抱着积极的态度,因此,可以说他们是冷笑话产生和发展的主力军。

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们缺乏语言学理论修养,所以很难把冷笑话当成一种语言现象来进行专门的研究。

笔者尝试运用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来揭示冷笑话在语义,句法,语体等方面表现出的语言结构非范畴化特征。

一、语言非范畴化理论人类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的高级认知活动被称为范畴化。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特征之一。

范畴化使人从无穷无尽的客观世界中活的感性知识转化为有限个范畴内的系统的理性知识,找出事物间的联系,建立世界的秩序,以便给事物、行为或性状进行必要的分类,从而减轻认知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实现认知的经济性原则。

因此,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的体现范畴化的过程。

然而,世界处于永不停止的运动之中,万事万物也总是在发展变化。

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事物之间新的联系,人们的认识也必须突破原有的界限才能建立新的结构。

所以,人类认识不断范畴化的过程中包含了一个从一般到个别体现非范畴化的阶段。

浅析非范畴化

浅析非范畴化

【摘要】本文围绕非范畴化展开论述,介绍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础,分析其含义、特征及其解释,举例说明非范畴化的语言现象,并以非范畴化理论阐释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

非范畴化丰富了范畴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范畴化;前提;含义;特征;意义;边际效用;网络新词一、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础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对于范畴和范畴化的观点并不是一致的,存在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之分。

原型范畴理论承认范畴的模糊性,认为范畴之间存在中间地带;处于其中的成员具有不稳定性,可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范畴移动到另一范畴,从而产生许多当时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

这就为非范畴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另外,词语除概念意义之外的被文化和语境赋予的附加意义,也为词语非范畴化奠定了基础。

词语的词汇意义包括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前者强调描述对象的区别性特征,后者体现文化或语境附加给词语的联想信息。

附加意义引起词语非范畴化的机制是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词语的某种附加意义被突出或强化,使之可以突破某一特定词类的限制,跨入另一词类范畴表达特殊的含义。

非范畴化可以很好地解释词语的功能多义性。

所谓功能多义性,刘正光先生有以下描述:“指一个词汇项在不同的话语或语篇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语法与语用功能,它表现出语言实体在词类和句法层次在语法功能上的动态差异”。

自此,很多词语例如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另类”用法,就不再难以理解,而可以用非范畴化的理论加以阐释。

例如:“很淑女”。

“淑女”本是名词,此处置于副词之后,充当形容词的角色。

这里淡化了“淑女”作为名词的概念意义,强化了与其概念意义相关的附加意义,即淑女的温柔恬静的气质。

因此可以理解为形容一位女性具有淑女般温柔恬静的气质。

二、非范畴化的含义和特征最早提出“非范畴化”这一概念的是hopper和thompson(1984)。

刘正光教授将非范畴化引入中国语言学界,之后对非范畴化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研究,为非范畴化的学习和研究作了重要的引导和奠基。

浅析动趋势“V+开来开去”的非范畴化

浅析动趋势“V+开来开去”的非范畴化

①本文系项目“动趋式‘V+开来/开去’中‘开来/开去’的词类范畴研究”(项目编号:2014YSYB10)的研究成果。

浅析动趋势“V+开来/开去”的非范畴化①王风梅(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835000)一、引言动趋式这一热门现代汉语研究话题,学者们多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讨论和研究。

尤其是对由个别趋向动词,诸如“来/去”“上/下”“下来/下去”等构成的动趋式结构的研究较多。

但对“开来/开去”的专题研究很有限,个别文献即使提及也不够深入。

本文只在知网上发现两篇相关论文,一个是李向春的硕士论文,另一篇是王宜广(2011)的关于“开来/开去”语义研究的期刊论文。

这些研究对笔者很有启发性。

因此,本文以北大语料库为语料来源,研究“V 开来/开去”结构在趋向义、结果义和状态义上的不同分布,它们与动词搭配不同的能力,来进一步论证“开来”的非范畴化程度明显高于“开去”。

二、非范畴化理论非范畴化(或者去范畴化)的概念是由霍伯和汤普森(1984)首先提出的,用于解释名词和动词在各自话语角色中的动态应用。

基于前人的研究,刘正光(2006)指出非范畴化与范畴化是相关联的,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

刘正光认为非范畴化既是一种语言创新的机制,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语言思维的一种机制。

在语言学层面上,它被定义为一个语言实体失去原始范畴属性的过程。

一个正在非范畴化或已经非范畴化的实体可能在再次范畴化的中间阶段,或位于原范畴和目标范畴之间。

这期间,存在一个中间范畴维持语言实体范畴地位的动态平衡。

这个中间范畴可能丧失部分或全部原范畴特征,并且可能获得一些目标范畴的特征。

在认知的层面上,非范畴化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根据刘正光观点,语言非范畴化有四个特点:1.语义泛化;2.丧失或中和形态句法分布特征;3.降低范畴地位:从原型成员到外围成员;4.语篇中的功能和范畴转移。

在认知方面,范畴化是在多样性中寻求相似性,可以解释人们如何通过规则或惯例思考来实现认知的经济性。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是一种反对传统语言分类理论的理论。

它指出,语言不能完全归类为不同的类别,而是一种多样化的语言系统,其中包括不同的语言特征,如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等。

它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复杂性,以及语言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发展和变化的。

首先,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指出,语言不是一种完全分类的系统,而是一种多样化的系统,其中包括不同的语言特征,如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等。

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复杂性,以及语言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发展和变化的。

例如,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都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所指出的。

其次,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以及语言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发展和变化的。

例如,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都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所指出的。

此外,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以及语言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发展和变化的。

例如,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都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所指出的。

总之,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复杂性,以及语言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发展和变化的。

它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及语言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发展和变化的。

因此,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它对我们理解语言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有重要的意义。

变译理论指导下的非范畴化语言翻译

变译理论指导下的非范畴化语言翻译

变译理论指导下的非范畴化语言翻译作者:韩文瑛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16期内容摘要:非范畴化是相对范畴化而言的。

原型作为范畴化的典型成员,可以体现某一范畴的特征,而非范畴化的成员,则不体现原型所具有的所有的典型特征。

非范畴化的语言与原型语言特征不同,在理解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因此在翻译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译。

本文在变译理论指导下对非范畴化语言的翻译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范畴化变译理论原型1.引言非范畴化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涉及语言变化,另一方面涉及认识方法。

在语言研究层面,我们将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

这些成员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在原来范畴和它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

(刘正光,刘润清,2005)对于非范畴化的语言,我们不能将其归于原有范畴,也不能用原有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应结合语境,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变译。

2.非范畴化语言的变化特征刘正光(2004)将非范畴化总结为以下特征:语义抽象或泛化,形态分布特征逐渐消失或中性化,功能发生转移。

非范畴化语言失去了原有范畴的特征,获得了新特征,本文这些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2.1非范畴化语言语义层面的变化非范畴化语言在语义层面发生的变化比较显著,语言的语义从一个意义转换为另一种意义。

例如:(1)a.不象你们年青人讨了老婆就死死地把她守住,看得象宝贝一样。

(巴金《砂丁》)b.她很宝贝她的洋娃娃。

在(1a)之中,“宝贝”作为一个名词,代指我们常用的语义,指的是珍奇的人或物。

而在(1b)中,“宝贝”由我们常用的名词转换为了动词,语义因而发生了变化,从“珍贵少有的事物”意思变为“珍惜”。

(1b)中的“宝贝”作为非范畴化的语言,发生了语义的变化。

2.2非范畴化语言语法层面的变化非范畴化语言相对于原有范畴在语法层面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语言的句法和词法的变化,即句子成分的变化和词类转换。

隐喻对语言非范畴化现象的认知阐释

隐喻对语言非范畴化现象的认知阐释

On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 on Decategorization
Phenomenon
作者: 曾庆敏
作者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74
出版物刊名: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128-13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非范畴化 隐喻 多义性 连续体性质
摘要:非范畴化与范畴化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是语言变化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非范畴化以现有的语言资源表达说、写者想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内容,突显了原有概念在认知发展中的
作用。

本文试从隐喻的角度阐释语义的多义性现象、非范畴化的连续体性质以及非范畴化的工
作机制,从而揭示隐喻机制在语言非范畴化现象中的重要作用。

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主观化

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主观化

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主观化
凌剑春
【期刊名称】《皖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3)3
【摘要】非范畴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原有范畴特征,又同时获得新范畴的特征和功能的过程.它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反映了词语在原有概念基础上的认知发展,是人们在语言使用中的创新意识的体现.语言实体在非范畴化过程中,其意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主观化,可以说意义主观化是非范畴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凌剑春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4.2
【相关文献】
1.非范畴化过程中词义的主观化分析 [J], 蔡晓斌
2.从“也”及日语相关形式“も”习得过程中的词序偏误看“母语迁移”的心理语言学条件——兼谈“双向二语习得研究”的意义 [J], 張麟声
3.论视像语言和建筑语言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共性 [J], 张立潮
4.心理语言因素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J], 武利莉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翻译过程中的形式与意义 [J], 胡永近;李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2. 1 非范畴化的含义
在本研究中, 非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涉及语言变化; 另一方面 涉及认识方法。在语言研究层面, 我们将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的条件 ·1 2 5·
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这些成员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 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 也就是说在原来范畴和它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 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 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 同时也 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例如: ( 1) . ˊ ˋ ˇ∯ ∯∳ ‟∭ ∰æˇ ∑ ∳ ˇ ∑ ‟. æ ∳ . ˊ ∳ ∰∳ ˊ∰ ˋ ˇ∯ ∯∳ ‟∭ ∰æˇ ∑ ∳ ˇ ∑ ‟, ∯ ˇ æ ∳ ∯ ∳ ˇ ˇ ∯ˇ ∳ ‟ ‟ ∑ ∳ ∰‟. ’ ∳ ˇ∭ ∳ˇ .∳ ˊ∰ˇ ˇæˋ ∰‟ ˋ∭ ∳ ˇˇ ∑’∑ ˇ∳ ∰ˇ ∳ ∭, ‟ ˇ ∳ ∯ ∯ ∳ ∳ˋ ∯ ˇ ∑æˋˇ ˇˇ ∳ . ˋ∭ ∳ ˇˇ ∑’∑ ˇ∳ ∰ˇ ∳ ∭, ˇ ˇ)æˋ ∰‟ ∳ ˇ . ˊ ∳ ∰∳ ˊ∰ ( ∭ ∳ˇ ‟ ˇ ∳ ∯ ∯ ∳ ∳ˋ ∯ ˇ ∑æˋˇ ˇˇ ∳ . 在( 中,∳ 体态、 人称与数等动词具有的典型特征。 1) ˊ 具有时态、 在( 中,∳ 可以有时态和体的 1) ˊ 的分词形式可以带自己的论元和状语, 变化, 同时要求省略的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一致等, 但不再受人称与数 的限制了。也就是说,∳ 但也丧失了部分特 ˊ 还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 征, 即只是部分的非范畴化了, 故称之为非谓语动词。而在 ( ∯ )中,∳ ˊ , , , 作为动词的全部特征都丧失了 至此 它由动词转换成了形容词 其功能 ( 和范畴的转换由此完成了。当它完成功能和范畴转换后, 不可接受 1) 就容易理解了。 在认识方法层面, 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 非常新加坡” 是 在语言使用层面承担形容词的功能。在 用一个名词来表示描述性意义, 方法论层面, 它是以现有的语言资源表达说/写者想要表达的特定思想内 容, 该过程凸显了原有概念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在认知操作层面, 它是 用转喻的方式扩展名词原有的意义, 以范畴隐喻实现范畴身份的改变。 再如: ( 2)这个地方很乡村。 “ 乡村” 的句法功能相当于形容词, 这只是思想内容的外化形式。但 说/写者为什么不直接用“ 落后” 或“ 朴素” 或“ 安静” 或“ 偏僻” 或“ 愚昧” 等 形容词呢?其实, 理据已经很明显了:这里任何一个形容词都无法表达 “ 乡村” 在( 中那么丰富的意义。也就是说, 概念内容与语言表达式之间 2) 说/写者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中给“ 乡村临时附加了 产生了不对称。于是, ·1 2 6·
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刘正源自 刘润清一、问 题 的 提 出
语言与认知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丰富, 人 类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内容, 而在语言系统中一般没 怎样弥补概念系统与表达系统的 有现存的方式表达这些新内容。那么, 空缺呢?这既是一个认知问题, 也是一个语言问题。在此情况下, 通常会 , : 有以下五种选择( ∳ ∰ ,ˇ ∯. 1 9 9 1:2 7) 1)发明新的标记符号; 2)从 其他语言或方言中借鉴; 3)创造类似拟声词的象征性表达式; 4)从现有 词汇和语法形式中构成或衍生新的表达式; 5)扩展原有表达形式的用途 , 、 、 来表达新的概念 如通过类比 转喻 隐喻等。 ∳ 和3) ∰ 等同时指出, 1) 、 , 几乎不用, 而一般采用2) 和5) 依赖己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来表达新 4) 的概念。如现在各种汽车展销会, 都邀请一些靓丽的青年女子作为形象 代言人和促销手段, 于是, 一个新的名词“ 车模” 产生了。各种媒体为了不 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故意打破语言规则, 出现了诸如 “ 非常 + 名词” 结 、 “ 、 “ 构, 如“ 非常新加坡” 非常职业” 等。“ 车模” 中的“ 车” 非常+名词” 中 的名词已经丧失名词的许多特征。我们把这种丧失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 。 称为“ 非范畴化”
更多的含义。其内在认知操作方式是转喻。因为, 以上意义都属于 “ 乡 这个概念领域, 在转喻的作用下, 可以随时被激活而添加到话语中。 村” 非范畴化与范畴化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 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说范畴化是从个别到一般, 那么, 非范畴 就应该有起点、 中间状态 化则是从一般到个别。既然范畴化是一个过程, 和终点。更重要的是, 范畴化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 不断变化的, 只有这 样才符合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事实。我们用下图表示范畴化的完整 过程: 范畴化 ( 无范畴) 范畴化→非范畴化→重新范畴化→ → 箭头上方的“ 范畴化” 是总称, 下面的几个阶段是范畴化的过程, 即实 体从无范畴状态到有范畴状态, 然后又失去原范畴的某些特征, 开始非范 经多次、 反复使用之后, 实体从一种中间状态逐渐过渡成为 畴化的过程, 一种具有稳定范畴身份的实体, 完成重新范畴化过程。箭头的虚线部分 还可能发生 表示范畴化是一个由这样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循环往复过程, 第二次、 第三次非范畴化。这既是认识过程的一种表现, 也是语言发生变 化的动因之一。非范畴化的作用在于, 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 实现新的突 建立新的关系与联系。 破,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范畴化的起点或中间状态。语言系统中的原有范 应该经历什么样的过程, 在此 畴在范畴扩展或者获得新的范畴身份之前, 过程中, 会体现出怎样的特征, 它对认识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这些都是我 们研究的问题。因此, 非范畴化不是对范畴化理论的反动, 而是对范畴化 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2. 2 非范畴化的特征 语言非范畴化具有以下特征:1)在语义上, 语义抽象与泛化是非范 畴化的前提; 范畴的某些典型分布特征( 句法/语义特 2)在句法形态上, 。范畴分布特征的 征) 消失, 范畴之间的对立中性化( æ ∯∑, 1 9 9 5:1 9 4) 消失为范畴成员跨越自己的边界或者说为一个范畴中的实体进入另一范 畴打开了方便之门; 功能发生扩展或转移; 3)在语篇和信息组织上, 4)在 ·1 2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