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热电偶热敏电阻工作原理
感温探头的工作原理
![感温探头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508a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5.png)
感温探头的工作原理一、引言感温探头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设备,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感温探头的工作原理。
二、感温探头的分类感温探头可以根据其测量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感温探头类型包括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和红外感温探头等。
2.1 热电偶热电偶是基于热电效应工作的温度测量装置。
它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形成热电偶回路,当两个连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就会产生热电动势。
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确定温度。
2.2 热电阻热电阻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温度测量的装置。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在电阻上通过的电流和电阻的电压降,进而计算出温度。
2.3 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也是一种利用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温度测量的装置。
它采用热敏材料制成,当温度变化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得知温度的变化。
2.4 红外感温探头红外感温探头是一种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温的装置。
它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温度信号。
三、感温探头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感温探头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下面将分别讨论各种感温探头的工作原理。
3.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当热电偶的两个连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两种不同金属导线间会产生热电动势。
这是由于两个导线的电子在温度差的作用下,由高温一侧向低温一侧流动,形成电流。
通过测量电流和热电动势,可以计算出温度差。
3.2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常见的热电阻材料有铂、镍、铜等。
当温度变化时,热电阻材料的电阻值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得知温度的变化。
3.3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与热电阻类似,也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是,热敏电阻采用热敏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电阻值会随之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推算出温度的变化。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0a2f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5.png)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集成电路或器件,用于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分类,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阻、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1. 热敏电阻(Thermistor)热敏电阻是一种元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热敏电阻分为两种类型: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常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常用于过载保护和温度控制。
2. 热电偶(Thermocouple)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线组成的开路回路。
当热电偶的两个接头处于不同温度下时,会产生温差电势。
该电势与两个接头之间的温差成正比。
通过测量温差电势,可以计算出温度值。
热电偶具有广泛的测温范围和较高的准确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3.热电阻(RTD)热电阻是一种利用材料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常见的热电阻材料是铂(Pt),因为铂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和预测性好。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电阻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来计算温度。
4. 红外线传感器(Infrared Sensor)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物体释放的热辐射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传感器常用于非接触式测温,特别适用于测量高温、移动对象或远距离测温。
5.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Semiconductor Temperature Sensor)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特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传感器。
根据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和工作原理,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可以分为基于PN结的温度传感器(比如二极管温度传感器)、基于电压输出的温度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芯片)以及基于电流输出的温度传感器(比如恒流源温度传感器)等。
电子测温测温度的原理
![电子测温测温度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7769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0.png)
电子测温测温度的原理电子测温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电子测温的原理有很多种,下面就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原理。
1. 热电效应原理:热电效应是指在两种不同金属导体交接处形成热电动势。
根据热电效应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电偶和热电阻等传感器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焊接而成,当热电偶的两个焊点温度不同时,就会产生热电动势,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大小,可以计算出环境温度。
热电阻则是利用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2. 热敏电阻原理:热敏电阻是指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材料。
常用的热敏电阻材料有铂、镍、铜等。
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可以根据电阻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通常使用桥式电路来测量电阻值的变化,进而得到温度。
3. 热传导原理:热传导是指物体在温度梯度下热能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的过程。
根据热传导的原理,可以使用热敏电阻阵列或红外热像仪等传感器来测量温度。
热敏电阻阵列通过将多个热敏电阻排列在一个芯片上,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并通过插值算法计算出物体的温度分布。
红外热像仪则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测量红外辐射的强度来反推物体的温度。
4. 声波测温原理:声波测温是利用声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温度。
声速是在特定介质中声波传播的速度,它与介质的密度和温度有关。
通过测量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可以计算出介质的声速。
通过了解介质的声速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算出介质的温度。
5. 热辐射原理:热辐射是指物体因温度而发射出的电磁波辐射。
根据热辐射的原理,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根据辐射的强度和频率来计算物体的温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子测温原理,不同的原理适用于不同的测温需求。
电子测温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消费电子、温度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电子测温技术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使得温度测量更加准确、可靠和便捷。
热电阻,热敏电阻及热电偶有哪些区别
![热电阻,热敏电阻及热电偶有哪些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fb6150b0740be1e650e9ac5.png)
热电阻,热敏电阻及热电偶有哪些区别?热电阻、热电偶都是常见的温度传感器/类型,都用于测量物体温度,但热电阻和热电偶也是存在一些区别的。
下面我们主要讲讲热电阻和热电偶有哪些区别?热电阻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它可以将电信号运输较远距离,且具有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灵敏性好等特点,热电阻需要电源激励,不能测量温度变化的瞬时值,热电阻测温范围不是很大,工业上应用的热电阻主要有:Pt100,Pt10,Cu50,Cu100。
热电阻不需要补偿导线,价格比热电偶要便宜。
有些人容易将热敏电阻和热电阻混淆,其实热敏电阻和热电阻是完全2个不一样的概念,热电阻主要用于加热使用,如电热毯等等里面用的电热丝;热敏电阻,是根据温度的不同,自身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主要用在温度传感器上面,如ntc热敏电阻/,即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相对于热电阻,热电偶测温范围更广,动态响应好,结构也不复杂,稳定性能好,能够很好地进行自动集中控制。
是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克效应。
普通型和铠装型是热电偶的2种不同结构。
热电偶需要补偿导线来传递电信号。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热电偶具有一个标准规范,国际上规定热电偶分为八个不同的分度,分别为B,R,S,K,N,E,J和T,其测量温度的最低可测零下270摄氏度,最高可达1800摄氏度,其中B,R,S属于铂系列的热电偶,由于铂属于贵重金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贵金属热电偶而剩下的几个则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
普通性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而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
但是热电偶的电信号却需要一种特殊的导线来进行传递,这种导线我们称为补偿导线。
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
热电偶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偶热电阻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e9759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热电偶热电阻工作原理热电偶工作原理:热电偶温度计属于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
是根据热电效应即塞贝克效应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
将不同材料的导体a、b接成闭合回路,接触测温点的一端称测量端,一端称参比端。
若测量端和参比端所处温度t和t0不同,则在回路的a、b之间就产生一热电势eab(t,t0),这种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即热电效应。
eab大小随导体a、b的材料和两端温度t和t0而变,这种回路称为原型热电偶。
在实际应用中,将a、b的一端焊接在一起作为热电偶的测量端放到被测温度t处,而将参比端分开,用导线接入显示仪表,并保持参比端接点温度t0稳定。
显示仪表所测电势只随被测温度而t 变化。
下面给出热电偶温度计测量系数原理图。
热电偶就是一种感温元件,就是一次仪表,它轻易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就是两种相同成份的材质导体共同组成滑动电路,当两端存有温度梯度时,电路中就可以存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有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
两种相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低的一端为工作端的,温度较低的一端为民主自由端的,民主自由端的通常处在某个恒定的温度下。
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做成热电偶分度表中;分度集是民主自由端的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获得的,相同的热电偶具备相同的分度表中。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
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实际上就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切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对于热电偶的热电势,应当特别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差的函数;2: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的大小,当热电偶的材料是均匀时,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只与热电偶材料的成份和两端的温差有关;3: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丝材料成份确认后,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差有关;若热电偶热端的温度维持一定,这入热电偶的热电势仅就是工作端的温度的单值函数。
测温元件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简述
![测温元件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791a5e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3.png)
测温元件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简述测温元件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的不同,测温元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热电阻、热电偶、红外线测温仪和温度传感器等。
1.热电阻:热电阻是利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温的元件。
具体而言,热电阻是由一种温度敏感的材料制成的,例如常见的铂电阻(PT100)、铂-铑电阻(PtRh10-Pt)等。
当热电阻材料受到热量作用后,其电阻值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出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具有较高的测温精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热电偶:热电偶是另外一种测温原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常见的热电偶主要有铂-铑热电偶(PtRh30-PtRh6)、铜-铜镍热电偶(Copper-Constantan)等。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当两种不同的金属被加热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热电势,热电势的大小与温度有关,通过测量热电势的变化就可以得到温度的变化。
热电偶具有较高的温度测量范围和一定的测温精度,常用于高温和特殊环境的温度测量。
3.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通过接收目标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表面温度的设备。
它利用了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辐射特性,根据辐射能量的强度和频率分布推算出目标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测温仪具有无接触、快速、准确的优点,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远距离、高温、易爆等特殊环境下的温度监测。
4.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一类基于物理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装置,常见的包括热敏电阻、热敏电容、温度敏感场效应晶体管(ISFET)等。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多样,以热敏电阻为例,它是一种温度敏感的电阻,当受热时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即可得到温度的变化。
温度传感器具有快速、准确测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温度监控、气象、仪器仪表等领域。
温度开关的工作原理
![温度开关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4d914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2.png)
温度开关的工作原理
温度开关是用来控制温度的一种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开关的两端会产生电压差,当该电压差达到一定值时,开关就会产生动作,把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温度开关分为热电阻型、热敏电阻型、热电偶式和半导体式四种。
使用时必须注意它们的特点:
热电阻型温度开关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容易,使用方便。
缺点是其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一般使用在较低温度下;
热敏电阻型温度开关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动态范围大等特点;
热电偶式温度开关利用热电阻与热电偶组成的双联管作为信号转换元件,将信号直接转换成电流或电压信号。
它具有热惯性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半导体式温度开关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的某种特性作为信号转换元件来控制温度的一种装置。
通过测量被控制量与控制量之间的差值来控制被控参数的变化。
一般用于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容易产生振荡、需要对参数进行实时控制的场合。
—— 1 —1 —。
电脑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脑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47bf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f.png)
电脑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传感器简介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和检测物理量或环境参数的装置,通过将感知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出。
在电脑中,常见的传感器有多种类型,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热电阻等。
它们通过测量环境或设备的温度变化,将温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温度传感器在电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温度监测、风扇控制和散热系统调节等。
•热敏电阻:根据材料电阻和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反映温度变化。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组成,根据两个导线之间的温度差产生的电压来测量温度。
•热电阻:根据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反映温度变化。
3. 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是用于检测环境光照强度的装置。
常见的光线传感器有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和光传感器等。
它们通过测量光的强度,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光线传感器在电脑中的应用包括自动亮度调节、屏幕亮度感应和环境光照控制等。
•光敏电阻:根据光照强度引起的电阻值变化来测量光的强度。
•光电二极管:通过光的照射产生电流或电压变化,来感知光的强度或频率。
•光传感器:通过感应光强度的变化,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用于测量光的强度。
4.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物体加速度的装置。
它可以感知物体在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在电脑中,加速度传感器广泛用于姿态识别、重力感应、运动检测和游戏控制等。
加速度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微机械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物体在加速度作用下,使压电材料发生机械变形,进而产生电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微机械式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微机械的结构,感知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利用压电或电容效应记录加速度信号。
5. 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是用于感知环境中声音变化的传感器。
热敏元件工作原理
![热敏元件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6697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9.png)
热敏元件工作原理
热敏元件是一种温度敏感的电子元件,其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通过改变元件的温度,可以改变其电阻值或产生电压信号。
热敏元件主要包括热敏电阻和热敏电偶两种常见类型。
热敏电阻是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电阻器。
它由一种特定的材料制成,在常温下的电阻值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材料内部的电子活动增加,电子与晶格的碰撞增加,电阻值随之增加。
热敏电阻单元通常作为传感器或温度测量元件使用。
热敏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通过焊接或焊接连接而成的电极对。
当两种材料的接触点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时,由于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得电偶的接触点产生电势差。
这种电势差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通过测量电偶之间的电势差,可以确定当前的温度。
热敏元件经常被用于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温度补偿电路等各种应用中。
通过监测热敏元件的电阻或电势差变化,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397e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2.png)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1.热敏电阻原理(RTD):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常见的热敏电阻有铂电阻和镍电阻。
根据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2. 热电偶原理(Thermocouple):热电偶是由不同金属材料组成的两根导线,当两根导线的连接处存在温差时,会产生一个电动势。
通过测量电动势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温度。
3. 热电阻原理(Thermistor):热电阻是一种温度敏感材料,由于材料的特性,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温度。
4.红外线传感器原理:红外线传感器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温度。
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越强。
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测量红外线的强度来计算出温度。
1.工业领域:温度传感器在工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机器设备的温度变化,以及生产线上的温度控制。
例如,在石化工业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反应器的温度,确保反应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2.环境监测:温度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例如天气预报、气象学研究等。
通过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可以提供准确的气候信息,对农业、气象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家电领域:温度传感器也应用于各种家电设备中,例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通过监测室内温度和物品的温度,可以自动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提高能耗效率。
4.医疗行业:温度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体温计、病房温度监测等。
通过监测人体温度,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或感染,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温度的设备,其原理多样化,应用场景广泛。
通过准确测量温度,可以实现温度控制、环境监测、能耗优化等目的,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热电偶和热电阻热敏电阻的区别
![热电偶和热电阻热敏电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0787320af45b307e8719714.png)
热电偶和热电阻、热敏电阻的区别热电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
其优点是: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示。
当导体A 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1)热电偶的种类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
温度采集原理
![温度采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002b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0.png)
温度采集原理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的强弱程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表现。
温度采集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仪器设备来测量和记录物体的温度变化。
温度采集原理是温度传感器将物体的温度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温度采集原理。
1. 热敏电阻原理。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元件。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当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增加。
这种特性使得热敏电阻成为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
在温度采集中,热敏电阻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2. 热电偶原理。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的,当两种金属导线的接头处受到温度影响时,会产生热电势。
根据热电势的大小,可以推算出物体的温度。
热电偶的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线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热电势来测量温度变化。
3. 热电阻原理。
热电阻是一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元件。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物体的温度。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 红外线测温原理。
红外线测温是利用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物体表面的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辐射就越强。
红外线测温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的强度来推算物体的温度。
温度采集原理的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温度采集原理和传感器类型。
总结。
温度采集原理涉及到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阻和红外线测温等多种原理和传感器类型。
不同的原理和传感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选择温度采集原理和传感器时,需要综合考虑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以确保温度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温度采集原理有所帮助。
温度测量实验报告分析
![温度测量实验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4237a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b.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温度测量原理,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并对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实验,加深对温度测量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温度测量是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实验采用多种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主要包括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等。
1. 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当其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会产生热电势。
根据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测量温度。
2. 热电阻测温原理:热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可得到温度值。
3. 热敏电阻测温原理: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可得到温度值。
三、实验器材1. 热电偶(K型、E型)2. 热电阻(铂电阻、镍电阻)3. 热敏电阻(NTC、PTC)4. 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5. CSY2001B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台6. 温控电加热炉7. 连接电缆8. 万用表:VC9804A、VC9806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模块连接到CSY2001B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台上。
2. 将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分别接入实验模块。
3. 打开实验台,设置实验参数,如温度范围、采样时间等。
4. 启动实验,观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温度值、电阻值等。
6. 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温度传感器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热电偶测温实验结果:K型热电偶和E型热电偶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测量误差较小。
2. 热电阻测温实验结果:铂电阻和镍电阻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测量误差较小。
3. 热敏电阻测温实验结果:NTC热敏电阻和PTC热敏电阻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测量误差较小。
4. 性能比较分析:(1)热电偶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但价格较高,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
(2)热电阻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但测量范围相对较窄。
热敏电阻作用及原理
![热敏电阻作用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7f63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6.png)
热敏电阻作用及原理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器来调整温度、电压、时间延时及电路保护等。
一:热敏电阻简介热敏电阻器是一种随温度而变化的传感电阻。
根据温度系数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正、负两种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类型。
随着温度的增加,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加,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也随之下降。
热敏电阻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工作;热敏电阻在室温、电流在c区域时,其热辐射功率与加热功率相近,所以有可能工作或不工作。
当周围环境温度相同时,热敏电阻工作时间随电流的增大而迅速减小;热敏电阻器工作时间短,工作电流低。
二:热敏电阻分类热敏电阻根据热敏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半导体热敏电阻、金属热敏电阻和合金热敏电阻,具体的区别和作用如下:半导体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热敏电阻有很高的电阻温因数和很高的电阻率,并且用这种材料制作的感应器的灵敏度也很高。
根据电阻的温度系数,可以将其划分为负电阻温度系数材料和正电阻温度因子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负阻值可以达到-6*10-2/℃,而正电阻温度系数材料a可以达到-60*10-2/℃。
金属热敏电阻:金属材质制作而成的热敏电阻广泛用于热电阻测温、限流器和自动恒温加热元件。
例如铂电阻、镍电阻、铜电阻等。
在不同的介质中,铂温度传感器显示了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
然而,铂类化合物的普遍使用受限于其稀少和昂贵的价格。
铜制温度计价格低廉,但长时间在腐蚀性介质中,其静态性能和电阻值会有很大的差异。
合金热敏电阻:合金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高,对温度变化也比较敏感,是制作热敏元件的理想材料常用作温度敏感元件,同时还具有较低的应变敏感系数以及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加热与冷却过程中,应对电阻温度的曲线有着较好的重复性。
所以说根据不同材质制作而成的热敏电阻是通过感应器来调整温度、电压、时间延时及电路保护等作用。
热电偶和热电阻热敏电阻的区别
![热电偶和热电阻热敏电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e30f9f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9.png)
热电偶和热电阻、热敏电阻的区别热电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
其优点是: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示。
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1)热电偶的种类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thermal sensor 原理
![thermal sensor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bf31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2.png)
thermal sensor 原理Thermal Sensor原理详解Thermal Sensor,即热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传感器。
Thermal Sensor常常被应用于医疗、工业、家电、汽车等领域。
那么,Thermal Sensor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一、基本原理Thermal Senso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体表面温度对其进行测量。
这里需要用到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热像仪等多种传感器进行测量。
二、热电偶原理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电极,两个电极的接口处叫做热偶头。
当热偶头受到温度变化后,两个电极之间就会产生电压变化。
通过测量电压变化就可以测量出物体表面温度。
三、热电阻原理热电阻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电极,如果热电阻发生温度变化,电阻器的电阻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就可以测量出物体表面温度。
四、热敏电阻原理热敏电阻是一种根据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制成的传感器,它的电阻值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就可以测量出物体表面温度。
五、热像仪原理热像仪通过检测物体表面的热红外线辐射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
热像仪将热红外线辐射转化成电信号,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图像。
综上所述,Thermal Sensor的原理可以用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和热像仪等多种传感器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可以得到有用的信息。
与其它传统传感器相比,Thermal Sensor测量的是温度信息,具有非接触性、高灵敏度、高精度、快速反应速度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广泛运用。
测温元件原理
![测温元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bab0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8.png)
测温元件原理
测温元件即用于测量温度的装置或传感器,常见的测温元件有热敏电阻、热电阻、热电偶等。
这些元件利用材料在温度变化下产生的物理性质变化来测量温度。
热敏电阻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变化的元件。
它由热敏材料制成,具有温度敏感性,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电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常用的热敏电阻材料有铂、镍、铜等。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与温度的线性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推算温度变化。
热电阻也是一种利用材料电阻变化来测量温度的元件,其工作原理和热敏电阻类似。
热电阻常用的材料有铂、镍、铜等,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温度系数和较小的非线性误差。
与热敏电阻相比,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通常更加线性,因此在精确度
要求较高的测温场合中常被采用。
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差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元件。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并将其连接到测温仪器上。
当两个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下时,由于不同金属的电导率和热电势差的不同,会在接触点处产生一个电势差。
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可以推算出接触点处的温度。
以上就是常见的测温元件的工作原理。
它们分别利用热敏性、电阻性和热电性等物理特性,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或电势差的变化,从而实现温度的测量。
不同的测温元件适用于不同的
测温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温元件对于准确测量温度至关重要。
测温元件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简述
![测温元件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54b3d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2.png)
测温元件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简述测温元件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装置,常见于各种温度测量设备中。
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测温元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测温元件及其工作原理。
1. 热电偶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测温元件,它基于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组成,两个导线的接触点称为热电接头。
当热电接头处于不同温度时,两个导线之间会产生热电势差,即热电偶电动势。
通过测量热电偶电动势的大小,可以推算出温度值。
2. 热电阻热电阻也是一种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热电阻一般由纯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材料的不同,常见的热电阻有铂电阻(PT100、PT1000)和镍电阻(Ni100、Ni1000)等。
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推算出温度值。
3.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测温元件,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原理来测量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半导体传感器等。
其中,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其电阻值可以推算出温度值;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前文已述;半导体传感器则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来实现温度测量。
4. 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温元件,它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温度。
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辐射越强。
红外测温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物体的温度值。
红外测温仪适用于测量高温、移动物体或无法直接接触的物体的温度。
5. 光纤测温传感器光纤测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测温元件,它通过测量光纤中的光信号变化来推算出温度值。
光纤测温传感器一般由光纤和温度敏感元件组成。
温度敏感元件会随温度变化而引起光的损耗或幅度变化,通过对光信号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温度信息。
光纤测温传感器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或复杂环境下的温度测量。
以上所述仅是几种常见的测温元件及其工作原理的简要介绍。
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5ae3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7.png)
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电学特性来测量温度。
具体来说,温度传感器会将物体的温度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出,最终显示在人机界面上。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阻、红外线传感器等几种。
以热敏电阻为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当温度升高时,材料的电阻值会减小;当温度降低时,材料的电阻值会增大。
因此,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热电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焊接而成,当两种金属材料连接处的温度不同时,会产生热电势差,通过测量这个热电势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热电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温度,其与热敏电阻类似。
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体在发出红外线辐射的同时,吸收周围环境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来测量物体的温度,通过测量吸收和发出的红外线辐射的强度差异来计算物体的温度。
无论是哪种温度传感器,都需要根据其特性和测量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7b1f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0.png)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主要取决于其材料的温度敏感性。
一般来说,热敏电阻的材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导致电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电阻值。
具体来说,热敏电阻的材料通常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浓度会增加,导致电阻值减小;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浓度会减小,导致电阻值增加。
这种温度敏感性使得热敏电阻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实现电阻值的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热敏电阻常常被用作温度传感器。
当热敏电阻暴露在环境中,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我们就可以得知环境的温度情况。
这种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控制、温度补偿和温度检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除了作为温度传感器外,热敏电阻还可以用于电路中的温度补偿和稳流电路。
在电路中,由于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热敏电阻来实现对电路的温度补偿,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精度。
此外,热敏电阻还可以用于稳流电路中,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对电路的稳定输出。
总的来说,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温度敏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电阻值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种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传感器、温度补偿和稳流电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热敏电阻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和设计热敏电阻相关的电路和设备,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种实际应用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阻热电偶热敏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Rt=Rt0[1+α(t-t0)]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Rt=AeB/t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
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热电阻材料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热电阻种类
(1)精密型热电阻:工业常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
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
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
(2)铠装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
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
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
③能弯曲,便于安装;
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
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
隔爆型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工业上常用金属热电阻
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看,大部分金属导体都有这个性质,但并不是都能用作测温热电阻,作为热电阻的金属材料一般要求:尽可能大而且稳定的温度系
数、电阻率要大(在同样灵敏度下减小传感器的尺寸)、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能、材料的复制性好、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要有间值函数关系(最好呈线性关系)。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铂电阻精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线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超过150易被氧化。
中国最常用的有R0=10Ω、R0=100Ω和R0=1000Ω等几种,它们的分度号分别为Pt10、Pt100、Pt1000;铜电阻有R0=50Ω和R0=100Ω两种,它们的分度号为Cu50和Cu100。
其中Pt100和Cu50的应用最为广泛。
热电阻的信号连接方式热电阻是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一次仪表上。
工业用热电阻安装在生产现场,与控制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热电阻的引线主要有三种方式
1二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2三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引线电阻。
3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
可见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
采用三线制是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
这是因为测量热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
热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其连接导线(从热电阻到中控室)也成为桥臂电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电阻是未知的且随环境温度变化,造成测量误差。
采用三线制,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热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这样消除了导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
工业上一般都采用三线制接法。
热电偶产生的是毫伏信号,不存在这个问题。
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1)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
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2.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
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
(2)铠装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
1.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
2..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
3.能弯曲,便于安装
4.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
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电阻体的断路修理必然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别
热电偶与热电阻均属于温度测量中的接触式测温,尽管其作用相同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但是他们的原理与特点却不尽相同..首先,介绍一下热电偶,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温度器件,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测吻范围宽,性能比较稳定,同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好,更能够远传4-20mA电信号,便于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
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克效应。
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有两种电势组成;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的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电势也不相同,而接触电势顾名思义就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他们的电子密度不同所以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当他们达到一定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他们接触点的温度。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热电偶具有一个标准规范,国际上规定热电偶分为八个不同的分度,分别为B,R,S,K,N,E,J和T,其测量温度的最低可测零下270摄氏度,最高可达1800摄氏度,其中B,R,S属于铂系列的热电偶,由于铂属于贵重金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贵金属热电偶而剩下的几个则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
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
普通性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而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
但是热电偶的电信号却需要一种特殊的导线来进行传递,这种导线我们称为补偿导线。
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
补偿导线又分为补偿型和延长型两种,延长导线的化学成分与被补偿的热电偶相同,但是实际中,延长型的导线也并不是用和热电偶相同材质的金属,一般采用和热电偶具有相同电子密度的导线代替。
补偿导线的与热电偶的连线一般都是很明了,热电偶的正极连接补偿导线的红色线,而负极则连接剩下的颜色。
一般的补偿导线的材质大部分都采用铜镍合金。
其次我们介绍一下热电阻,热电阻虽然在工业中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由于他的测温范围使他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其优点也很多,也可以远传电信号,灵敏度高,稳定性强,互换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好,但是需要电源激励,不能够瞬时测量温度的变化。
工业用热电阻一般采用Pt100,Pt10,Cu50,Cu100,铂热电阻的测温的范围一般为零下200-800摄氏度,铜热电阻为零下40到140摄氏度。
热电阻和热电偶一样的区分类型,但是他却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点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