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物理化学A

合集下载

北京科技大学804物理化学A2014到2003十二套考研真题

北京科技大学804物理化学A2014到2003十二套考研真题

(C)
(D) 电导池常数 Kcell
12. 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 (A) 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B) 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C)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2
()
(D) 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 ΔrGm = 0
13. 讨论固体对气体等温吸附的朗格缪尔理论中,其最重要的基本假设为:( )
则 1100℃时反应 C(s) + 2Cu2S(s) = 4Cu(s) + CS2(g) 的 K ) 8.99×10-5 (C) 3.69×10-5 (D) 3.69×10-8
11. 对于同一电解质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 )
(A) 稀溶液范围内的 (B)
()
(A) NO2 气体缓慢膨胀,始终保持化学平衡 NO2 = NO + (1/2)O2
(B) NO2 气体以一定速度膨胀,解离出来的 NO + (1/2)O2 总是低于平衡组成
(C) SO3 气体在解离为 SO2 + (1/2)O2 的条件下膨胀
(D) 水在-10℃时等温结冰
8. 2 摩尔液态 C2H5OH 在正常沸点完全转变为气态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
()
10. 在 1100℃时 ,发生下列反应:
(1) C(s) + 2S(s) = CS2(g)
K (1)= 0.258
(2) Cu2S(s) + H2(g) = 2Cu(s) + H2S(g)
K (2)= 3.9×10-3
(3) 2H2S(g) = 2H2(g) + 2S(s)
K (3) = 2.29×10-2
华现象,有紫色气体出现,若维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氧气使之压力达到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命题考试大纲 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命题考试大纲 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348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博物馆藏品、博物馆展览、博物馆教育服务、博物馆运营管理、博物馆资源拓展等领域相关知识点和基本问题的具体掌握与综合理解程度。

二、考试形式与要求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不使用计算器。

考试题型与基本内容
1. 考试题型
该试卷题型结构设置如下:
(1)选择题,25道题,每道题2分,共计50分
(2)名词解释,10道题,每道题10分,共计100分;
(3)简答题,6道题,每道题15分,共计90分;
(4)论述题,2道题,每道题30分,共计60分;
说明:试题涵盖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教育与传播、博物馆展览展示、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博物馆运营与资源拓展等领域,请
考生根据自身知识背景作答。

2. 基本内容
文物学出题范围为李晓东著《文物学》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的内容。

博物馆学出题范围为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及第二编(第七至十五章)的内容。

考古学出题范围为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第一章、第三章第二节及第四至十章的内容。

四、参考书目
李晓东,《文物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2001年(2014年9月重印)。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大纲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大纲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有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重点:(1)判断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主要让学生掌握热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

(2)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在多组分体系、相平衡、化学平衡及电化学平衡等方面的应用。

(3)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在界面化学中的应用。

2.课程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电化学平衡。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方法有较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对物理化学学科中的科研发展前沿领域有所了解,培养物理化学方法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课堂教学(72学时)1.绪论(1学时)了解物理化学学科的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了解相关科研前沿,了解本学科与专业及生产的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和要求。

2.热力学第一定律(7学时)理解系统与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等基本概念,了解可逆过程的概念。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

理解功、热、热力学能、焓、热容、摩尔相变焓、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等概念。

掌握化学反应热效应,反应进度,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盖斯定律,几种基本热效应,生成热,燃烧热,溶解热。

3.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热力学第三定律(10学时)理解自发过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

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

理解熵、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定义;掌握熵增原理、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

掌握物质纯PVT变化、相变化中功、热、热力学能、焓、熵、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的计算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掌握主要热力学公式的推导和适用条件。

掌握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理解推导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标准熵,理解标准摩尔反应熵定义及计算。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 2.7.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 2.7.
S273 灰锡(273K、 1atm) 白锡(273K、 1atm)
说明0 ℃、1atm下灰锡转变成白锡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相反白锡转变成灰锡的反应是自发的,此条件下灰锡稳定。
21/20
8/20
3、三种判据的说明-熵判据
(1)熵判据
在五个热力学函数U,H,S,A和G中,U和S是 最基本的,其余三个是衍生的。 熵具有特殊地位,因为所有判断反应方向和过程 可逆性的讨论最初都是从熵开始的,一些不等式是从
Clausius不等式引入的。 但由于熵判据用于孤立系统,既要考虑系统的
熵变,又要考虑环境的熵变,使用不太方便。
⑴ H2O(l, 0℃ ,100kPa) ⑵ ⑶
0℃
H2O(s, 0℃ ,100kPa)
268.2K下得: ΔG= ΔH -T ΔS =-541 J
A G ( pV ) G pV G
17/20
解法二: -5℃过冷水和冰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421Pa和401Pa,密度分别为1.0g· cm-3和0.91g· cm-3 ;
" " 表示不可逆,自发
即等温等容的自发变化总是朝着Helmholtz自由 能减少的方向进行,直至系统达到平衡。
12/20
3、三种判据的说明- Gibbs自由能判据
(dG)T , p,W 0 0
" " 表示可逆,平衡
" " 表示不可逆,自发
即等温等压的自发变化总是朝着Gibbs自由能减
得出新状态函数:A=U TS
dAT WM AT WM
恒温过程中体系亥姆霍兹自由能 的减少等于体系所作的最大功。
2/20
1.2亥姆霍兹自由能判据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题物理化学A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题物理化学A

; 。
16 . 硫酸与水可形成 H2SO4 H2O(s) 、 H2SO4 2H2O(s) 和 H2SO4 4H2O(s) 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k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________种。
三、计算题(每题15分)
1.1mol H2 (g) 从 100 K,4.1 dm3 加热到 600 K,49.2 dm3,若此过程是将气体置于 750 K 的 恒温炉中,让其反抗恒定外压 100 kPa 的方式进行。以氢气为体系,计算体系的 Q、W、ΔU、 ΔH、ΔS、ΔA 以及环境的熵变值。已知 H2 的规定熵值 S m (298K)=130.6 J·K-1,假设气体符 合理想气体性质,在此温度区间内摩尔等容热容为常数:20.83 J·K-1·mol-1 。
11.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ΔrG = 5 kJmol-1 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不能判断 (C) 能逆向自发进行 (D) 不能进行
2D(g) 的速率方程为 v=kc(A)c2(B),若使密闭的反应容器增大一 12.反应 A(g)+2B(g)
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A)8 倍 (B)6 倍 (C) 1/8 (D)1/6
5. 已知电池 Pt|H2(p)|H2SO4(b=0.01mol·kg-1)|O2(p)|Pt 在 298.15 K 时的电动势 E=1.229 V, 液 态 水 的 Δ fHm (298.15K)= -285.84 kJ·mol-1 , 则 该 电 池 所 对 应 的 电 池 反 应 为 ;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所对应电池反应的ΔrHm 为;所对应电池反应的ΔrG m 为;所对应电池反应的ΔrSm 为 。 6.氯仿 (1) 和丙酮 (2) 形成非理想液体混合物,在 T 时,测得总蒸气压为 29398 Pa,蒸 气中丙酮的物质的量分数 y2= 0.818(设蒸气可看成理想气体) ,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 气 压 为 29571 Pa , 则 在 溶 液 中 氯 仿 的 活 度 为 ;活度的标准态 为 。 7.已知反应 2NH3(g)= N2(g)+ 3H2(g) 在某恒定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 条件下, 氨的合成反应 (1/2)N2(g)+(3/2) H2(g)= NH3(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命题考试大纲 807-材料成形理论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命题考试大纲 807-材料成形理论基础

材料成形理论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范围适用于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085601“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初试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考查考生掌握材料成形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材料加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成形的金属学及力学原理,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材料加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1、满分为150分;2、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等。

四、考试内容1、金属凝固原理1.1液态金属1.2凝固过程1.3单相合金凝固及组织1.4多相合金凝固及组织1.5特殊条件下的凝固1.6金属凝固加工过程质量控制2、焊接成形冶金基础2.1焊接温度场与焊接热循环2.2焊接化学冶金2.3焊缝与熔合区2.4焊接热影响区2.5 3D打印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原理3、金属材料的塑性与塑性变形机理3.1金属材料的塑性-3.2金属材料塑性变形机理3.3金属材料塑性的主要影响因责3.4金属材料的超塑性4、金属材料的强韧性与强韧化机理4.1金属材料的强度4.2金属材料的强化机理4.3金属材料的韧性与韧化机理5、回复与再结晶5.1形变金属的回复5.2形变金属的再结晶5.3再结晶后的组织5.4再结晶与相变、回复的区别6、金属及合金的热加工及软化6.1热变形原理6.2动态回复6.3动态再结晶6.4热加工图7、点的应力应变状态7.1点的应力状态7.2应力莫尔圆7.3等效应力7.4应力平衡微分方程7.5应变的表示方法7.6点的应变及应变连续性7.7应变增量及应变速率8、屈服准则及塑性关系8.1屈服准则的一般形式8.2两个典型的屈服准则8.3应变硬化材料的后继屈服8.4塑性应力应变关系8.5应力应变顺序对应规律8.6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曲线的单一性9、塑性加工问题解析方法9.1塑性加工问题的解9.2边界条件9.3基本方程的简化9.4主应力法9.5滑移线法五、参考书1、《材料成形理论基础》,李静媛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22。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大纲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体系、环境、性质、平衡态、状态函数、热力学过程,热和功,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数学式,功与可逆过程,等容热,等压热,焓,平均热容,真热容,等压热容,等容热容,热容与温度的关系,物质升温过程热的计算。

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及物质相变过程的应用。

化学反应热效应,反应进度,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盖斯定律,几种基本热效应,生成热,燃烧热,溶解热,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公式及其应用。

2.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热力学第三定律自发过程的共性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叙述,熵的引入,熵的物理意义,第二定律的数学式,熵增原理,熵变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熵变计算(简单状态变化过程及相变过程),熵的统计意义,赫姆霍茨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定义、意义,自由能最小原理,简单状态变化和相变过程自由能变化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3.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标准Gibbs自由能变化的计算,Gibbs-Helmholtz方程,∆r G︒m与 T 的二项式,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导出,意义,∆r G︒m 与 K︒的联系式,标准平衡常数及其他形式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应用,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应用,纯凝聚相参加的多相反应的平衡,化合物的分解压力,生成氧化物的标准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图及其应用,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绝对熵法求平衡常数,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4.非电解质溶液偏摩尔量,集合公式,Gibbs-Duhem方程,偏摩尔量的求法,相对偏摩尔量,化学势及其在化学反应、相变过程中的应用,多组元多相体系的平衡条件,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稀溶液的气液平衡规律,Raoult定律,Henry定律,西华特定律,稀溶液中组元的化学势,理想溶液的定义、组元的化学势,理想溶液热力学,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分配定律。

实际溶液对理想溶液的偏差,活度的引出和意义,活度的标准状态,实际溶液中组元的化学势,活度的测定方法,有溶液参加的多相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冶金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冶金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冶金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9
科目名称:冶金物理化学
一、考试性质与范围
1.本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本课生必修课程,是一门重点介绍冶金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在冶金过程中应用的专业基础课。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冶金热力学、冶金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学会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改造旧工艺,创造新工艺,降低生产消耗,提高生产率;不断地向相关学科渗透,扩大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领域。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冶金物理化学基本的实验技能,对冶金中的问题,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基础和其他专业知识综合的研究方法。

二、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冶金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独立完成大量习题,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冶金体系中化学反应的吉布斯白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独立完成要求的大纲内容与基本习题。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分值:150分。

题目分基本概念、计算、论证及利用冶金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冶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四、考试内容
1.热力学基本定理及在冶金中的应用
1.1 几个基本公式
1)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的描述;理想气体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液相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固相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

2)等温方程式的导出:由单个组元I的自由能推导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
;。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4物理化学A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4物理化学A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4物理化学A202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在一多组分体系中含有α、β、三相,其中α、β相中都含有A 和B两种物质。

当体系达到相平衡时,关于A和B两种物质的化学势说法正确的是(A)AB(B)AA(C)AB(D)无法判断2.将固体NH4HCO3()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K,NH4HCO3按下式部分分解并达到平衡:NH4HCO3()==NH3(g)+H2O(g)+CO2(g),系统的独立组分数K′和自由度数f为(A)K′=1,f=1(C)K′=1,f=0(B)K′=2,f=0(D)K′=3,f=13.已知298K时理想气体反应N2O5(g)==N2O4(g)+1/2O2(g)的rH为41.84kJmol-1,若C(B)0,需要增加N2O4(g)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方法是Bp,m(A)降低温度(B)提高温度(C)提高压力(D)定温定容加入惰性气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温度更高,所以物体温度升高一定从环境吸热,而物体温度不变则与环境无热交换(B)热力学能的绝对值可通过功和热的测定而得到(C)在一绝热容器中,将等量的100°C水与0°C冰混合,体系最后温度将低于50°C(D)在101.325kPa下,1mol100°C的水等温蒸发为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U=0,H=05.在(a)、(b)示意图中,AB线代表等温可逆过程,AC线代表绝热可逆过程。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命题考试大纲 847 安全原理 考试大纲2024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命题考试大纲 847 安全原理 考试大纲2024

847 安全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全原理》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之一。

主要考察考生对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选拔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优良的专业特长,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安全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原理和方法,解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初步具备宏观协调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1、安全科学总论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及研究内容,熟悉国内外安全科学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了解安全学科的产生及认识过程。

2、安全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安全科学信息、心理与行为、人机学等重要理论基础及具体内容,能够运用数理基础计算事件的可靠性及发生概率,了解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及内容。

3、安全流变—突变理论掌握流变-突变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模型,熟悉流变-突变理论的基本特征,了解流变-突变理论的背景知识及实际应用情况。

4、事故概述熟练掌握事故主要类型及分类方法、事故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特征,熟悉事故统计分析及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统计结论进行事故综合分析,了解事故调查报告的撰写及事故处理方法等内容。

5、事故致因理论模型掌握典型事故致因理论基本内容及各模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事故模型,并根据事故分析结论提出预防及控制措施。

了解事故致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6、事故的预测与预防理论掌握事故预测与预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事故预测的方法,熟练掌握事故法则。

熟悉事故预测与预防的原则、内容及预防措施,了解事故预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7、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掌握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及程序,能够依据评价方法及标准计算危险范围并判定危险源级别,熟悉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了解风险评估报告及危险源监控等内容,以及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研究与发展情况。

北科大各专业指定用书

北科大各专业指定用书
871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沈维道;《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华自强
872文学原理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
874综合英语
《英语国家概况》(第二版)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余志远主编;《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常耀信主编;《语言学教程》(200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胡壮麟主编;《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罗经国主编
875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导论》1-9章化学工业出版社C.基特尔著,项金钟、吴兴惠译
876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
877综合考试
《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刘春田;《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版崔建远;《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二版江伟;《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二版张文显。(合同法30%;知识产权法30%;民事诉讼法20%;法理学20%)
804物理化学A
《物理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胡英主编
805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夏邦栋
806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3版)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807传输原理
《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张先耀
808统计物理
《热力学统计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汪志诚
809冶金物理化学
考试科目
考试范围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教育部指定教材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哲学与时事(哲学70%时事30%)
199MBA联考综合能力
MBA指导委员会指定教材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教育部指定教材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总复习(考研、期末必备)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总复习(考研、期末必备)

7/20
重要关系式及概念(3)
mix G
ideal
T f k f bB Tb kb bB
RT nB ln xB 0
B
mix S ideal
mix G ideal R nB ln xB 0 T B p ,nC
Cp S T T p C p S T T p
T2
HT2 HT1

T1
C p dT ST ST 2 1

T2
C p T
T1
dT
15/20
与温度有关的物理量(2)
r Gm r H m T 2 T T p
23/20

答疑: 地点:理化楼338 时间:
24/20
例题(1)
选择题
Q (A) 如果确定了某封闭体系变化过程的始末态,那么 T 有确 定值;
(B) 单组分、单相的封闭体系中,在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 下,随温度的升高,体系焓值增大;
(C) ΔG>0的过程不能发生;
下列四种说法哪个正确________:
8/20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包括溶液中组元参加的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
r Gm r G RT ln J m r Gm RT ln K
9/20
相平衡 ' 相律 f K R R ' 2 K 2
单元系、凝聚态二元系相图分析 包括绘制相图 相态分布 冷却过程 杠杆规则 三相反应
6/20
重要关系式及概念(2)
p B B ( g ) RT ln p pB B B ( g ) RT ln p

物理化学(二)(2051)自学考试大纲

物理化学(二)(2051)自学考试大纲

物理化学(二)(2051)自学考试大纲1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1.1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物理化学是根据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之间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门学科。

物理化学是整个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它深刻地探讨各个化学领域中本质的规律性。

因此,物理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每一个化学专业学生必读课程之一。

物理化学把化学领域中各个现象联系起来,对其中的一般规律性予以更深刻、更本质的探讨,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用物理化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实践。

1.2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识记和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熟练运用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处理简单应用问题,进而解决综合性应用问题。

1.3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物理化学的内容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物理化学的学习和研究需要这些课程提供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方法;另一方面,各种无机物及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各种化学反应的研究,溶液和电化学反应理论,许多方法所依据的原理,都涉及物理化学规律,都需要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阐述。

因此,这些课程是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的。

2、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体系与环境 A B2、热力学性质(强度性质、容量性质) A B3、状态描述、状态方程、状态函数、全微分与偏微分 A B C4、过程与途径(等压、恒容、绝热、可逆与不可过程)、过程方程式 A B C5、热与功,体积功与PV图 A B C D6、内能,ΔU与Qv;焓,ΔH与Qp A B7、热容、摩尔热容、气体摩尔热容 A B8、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数学表达式 A B C9、焦耳—汤姆逊效应 A B10、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应用 A BC D11、热力学第一定律对范德华气体等应用 A B C1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化学反应应用 A B C13、反应进度、化学反应热效应 A B14、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 A B C15、标准态、标准燃烧热、标准生成热、键焓等与反应热计算 A B C16、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计算 A BC D17、卡诺循环、热机效率与致冷机效率 A B C二、热力学第二定律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过程的方向与限度,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 A B2、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 A B3、卡诺原理、克劳修斯原理、熵与热温商 A B C4、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式与熵增加原理 A B5、各类过程熵变计算与熵判据(含总熵判据) A B C D6、熵的统计意义,热力学第三定律与标准熵及计算 A B C7、吉布斯自由能与功函及计算,自由能判据与功函判据 A B C D8、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绝热简单状态分析与应用 A B C9、热力学第二定律对非绝热简单状态分析与应用 A B C10、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相变、化学反应过程分析与应用 A B C11、热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 A B C12、组成可变体系与偏摩尔量,集合公式与G—D公式 A B13、化学势、化学势与T、P关系,化学势判据 A B C三、溶液(多组分体系)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溶液、混合物及其组成表示 A B2、稀溶液依数性及计算 A B C D3、气体化学势与标准态 A B C4、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及计算 A B C D5、溶液各组分化学势与标准态 A B6、溶液各组分活度、活度系数及计算 A B C7、理想混合物(理想溶液)特性及计算 A B C D四、化学平平衡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A B2、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及计算 A B C3、化学平衡条件、标准平衡常数 A B C4、理想气体各类平衡常数关系及计算 A B C D5、实际气体的Kf与Kp关系 A B6、固体分解压力与平衡常数及计算 A B C D7、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与计算 A B C D8、压力、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与计算 A B C五、相平衡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相律、独立组分数与自由度计算 A B C D2、克来普朗方程与克劳修斯—克来普朗方程,外压对蒸气压影响及计算 A BC D3、单组分相图与P—T关系计算 A B C4、相点、物系点、杠杆规则计算 A B C5、二组分低共熔混合物体系相图的绘制、分析及应用 A B C D6、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固熔体体系相图 A B7、双液系P—x图与T—x图 A B8、恒沸混合物与精馏产物分析 A B C9、部分互溶三液系、三组分盐水体系等温等压相图 A B10、分配定律与萃取计算 A B六、化学动力学Ⅰ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表示、反应速率测量 A B2、反应速率方程、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质量作用定律 A B3、反应级数、反应级数的确定及计算 A B C4、简单级数反应动力学特征与动力学计算 A BC D5、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微观可逆性 A B6、反应机理、决速步、确定反应机理经验方法 A B7、简单复杂反应(对峙、平行、连串、链反应)动力学特征与动力学计算 A BC8、平衡近似法、稳态近似法、速率方程推导 A B C D9、流动法、驰豫法对快速反应研究 A B10、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Arrhenius方程及计算 A BC D11、基元反应活化能与复杂反应活化能关系及计算 A B C七、化学动力学Ⅱ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基元反应活化能、阈能、势能垒及其关系 A B C2、碰撞理论基本假设、碰撞截面(σ)、碰撞角度(θ)、碰撞参数(b)、活化分子比例与碰撞速率 A B3、林德曼单分子反应理论 A B4、过渡状态理论基本假设、活化络合物、势能面、马鞍点 A B5、过渡状态理论速率方程及活化能、活化焓、活化熵计算 A B C6、光化学反应的特点与基本定律 A B7、光化学动力学与量子产率计算 A B C8、催化基本术语与催化作用基本特征 A B9、均相催化、酶催化的动力学行为 A B10、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A11、朗格谬尔吸附等温式 A B12、气固相催化反应机理、表面反应为决速步的动力学特征 A B八、电解质溶液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电导池常数 A B2、浓度、温度对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影响 A B3、柯尔劳希(Kohlrausch)方程与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A B C4、电导测量的应用与计算 A BC D5、离子迁移数、离子电导率与离子淌度 A B6、希托夫法离子迁移数测量与计算 A BC7、界面移动法离子迁移数测量与计算 A BC8、强电解质溶液理论与离子氛模型 A B9、电解质活度、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浓度、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溶解度法测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A B C10、离子强度I、德拜—尤格尔极限公式,以及盐效应对溶解度影响的计算 AB C11、翁萨格电导理论,松弛力与电泳力 A九、可逆电池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命名 A2、可逆电池、不可逆电池、化学电池、标准电池 A B3、可逆电池表示与电池电动势测量 A B4、可逆电极分类与常用电极 A B5、书写电极反应、电池反应,依反应设计电池 A B C6、可逆电池热力学及计算 A BC D7、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与电池电动势能斯特方程及计算 A BC D8、浓差电池、盐桥、液体接界电势 A B9、电池电动势测定及其应用(pH值、平均活度系数、标准电极电势、平衡常数等) A B C D十、不可逆电极过程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电解现象、分解电压、法拉弟电解定律及计算 A B C2、极化现象、不同电极极化曲线、超电势 A B3、电化学极化、氢过电位产生原因 A B4、浓差极化、扩散电流、极限扩散电流 A5、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蚀,阴极保护、阳极保护、钝化曲线,化学电源 A B C6、电解时离子放电顺序,金属离子分离、共同析出及其计算 A BC D十一、表面现象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表面能、比表面自由能、表面功、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 A B2、表面热力学函数及计算 AB C3、弯曲液面附加压力Laplace 公式 A B4、蒸气压与表面曲率,溶解度与颗粒大小关系及计算 A B C5、溶液表面吸附、吉布斯表面吸附方程式 A B6、表面活性物质性质与分类(表面定向排列、HLB值、CMC值等) A B7、润湿、铺展、接触角、毛细现象及应用 A B C8、乳化、增溶、起泡、去污 A十二、胶体与大分子溶液考核内容考试目标1、分散相、分散介质与各种分散体系 A2、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基本特性 A B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表示 A B4、溶胶的动力性质(布朗运动、沉降平衡) A B5、溶胶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光的散射) A B6、胶团的双电层结构,电泳、电渗、ξ电势 A7、胶体的稳定理论(DLVO)与聚沉规律 A B8、大分子溶液渗透压、唐南平衡及计算 AB C9、大分子溶液几种粘度、相对平均分子量(数均、质均、粘均) A B3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3.1 关于“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考试目标分为:A、认识与记忆;B、理解与判断;C、掌握与应用;D、分析与综合四个由低到高的层次。

物理化学(一)考试大纲

物理化学(一)考试大纲

⑥ 能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表值计算平衡常数; ⑦ 了解同时平衡、反应耦合、近似计算等。
第七章 考试内容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配分函数及其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考试要求 统计热力学基础
① 了解什么是最概然分布; ② 理解为什么可以用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来代替整个体系的微观状态
数;
③ 理解配分函数的定义及意义; ④ 了解定位体系与非定位体系的热力学函数的差别; ⑤ 了解平动、转动、振动配分函数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了解公式的推导过
程;
⑥ 了解什么是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考试内容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导理论及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考试要求
① 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1. 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浓度的关系; 2. 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应用;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的意义及其与浓度的关系; 3. 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应用;
① 了解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状态、功、热量、变化过程
等;
② 明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明确热和功只在体系与环境有能量交
换时才有意义。熟知功与热正负号的取号惯例;
③ 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 ④ 明确 U 及 H 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 ⑤ 较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
4
考试内容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催化反应、光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 考试要求 1. 了解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单分子反应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弄清 几个能量的不同意义及相互关系; 2. 了解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及离子强度对反应的影响; 3. 了解光化学反应的特点量子产率; 4. 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常见的催化反应类型; 第十三章 考试内容 表面化学的基本知识,附加压力,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气-固 表面的吸附。 考试要求 1. 明确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 关系; 2. 明确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学会使 用 Young-Laplace 公式; 3. 了解弯曲表面与平面上的蒸气压的差别,学会使用 Kelvin 公式,会 用这个基本原理来解释常见的表面现象; 4. 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应用其进行简单的计 算; 5. 理解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了解其分类及几种重要作用; 6. 了解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情况,理解气-固表面的吸 附本质,了解吸附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十四章 考试内容 分散体系的分类,胶体基本特性及一般性质。 考试要求 1. 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2. 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及其应用; 3. 了解溶胶的稳定性及电解质对其的影响,会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 大小; 4. 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 二、考试的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课程考试采用相关专业统一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三、考试评价标准 评卷采用一百五分制。 胶体化学 界面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4 物理化学A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物理化学A是考生报考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和冶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二、考试要求
物理化学A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
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可以带计算器。

2.考试时间:180 分钟
3.题型及分值: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
试题涵盖物理化学的如下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在溶液中的应用、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表面物理化学、化学动力学。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