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考试复习总结
2023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2023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630f0d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d.png)
1.金属氧化物2.金属氢氧化物二、金属元素分点突破物质一 “活泼”金属代表——钠 1.思维线索2.三维考查3.认知拓展(1)钾及其重要化合物钾的活泼性超过钠,钾与O 2反应除生成K 2O 2外,还生成KO 2(超氧化钾)。
KO 2的阴离子为O -2,有极强的氧化性,与H 2O 、CO 2的反应分别为4KO 2+2H 2O===4KOH +3O 2↑、4KO 2+2CO 2===2K 2CO 3+3O 2。
(2)钙及其重要化合物Ca与水反应生成H 2:Ca +2H 2O===Ca(OH)2+H 2↑。
在空气中燃烧:Ca +O 2=====点燃CaO 2、3Ca +N 2=====点燃Ca 3N 2。
CaO 2溶于酸生成H 2O 2:CaO 2+2H +===Ca 2++H 2O 2。
与水反应:2CaO 2+2H 2O===2Ca(OH)2+O 2↑。
在碱性条件下,CaCl 2与H 2O 2反应可制得CaO 2。
草酸钙(CaC 2O 4)CaC 2O 4难溶于水。
溶于盐酸:CaC2O4+2H+===Ca2++H2C2O4物质二“两性”金属的代表——铝1.经典转化“价—类”二维图转化反应①2Al+6HCl===2AlCl3+3H2↑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③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④NaAlO2+4HCl===NaCl+AlCl3+2H2O⑤NaAlO2+2H2O+CO2===Al(OH)3↓+NaHCO3⑥AlCl3+3NH3·H2O===Al(OH)3↓+3NH4Cl2.认知拓展(1)锌及其化合物物质性质与盐酸反应:Zn+2H+===Zn2++H2↑;Zn与NaOH溶液反应:Zn+2OH-===ZnO2-2+H2↑。
ZnO ZnO+2H+===Zn2++H2O;ZnO+2OH-===ZnO2-2+H2O。
Zn(OH)2Zn(OH)2+2H+===Zn2++2H2O;Zn(OH)2+2OH-===ZnO2-2+2H2O。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知识归纳总结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cc31365a8102d276a22faa.png)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应知应会知识归纳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国家的含义及其根本属性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体现。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6、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8、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9、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选举制度:民主选举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10、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总结范文
![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ca26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0.png)
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总结范文亲爱的老师:您好!我是来自高二(X)班的学生(您的名字),我想借此机会向您分享我在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期间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我认识到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对我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复习期间,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了学习时间,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表。
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复习课本知识,整理笔记,并针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项模拟考试,通过检查自己的分数和错误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了多种学习方法的运用。
不仅仅是课本的学习,我还通过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多听一些课外讲座和教学视频,增加知识面和理解深度。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答疑,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我在复习过程中更加高效。
另外,我还鼓励自己不断挑战难题和提升自我。
在复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复杂的问题和概念,但我并没有逃避,而是坚持努力攻克。
我通过查询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解决了很多困难问题。
通过这些挑战,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过程是我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测试结果如何,我相信这段经历将给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很多帮助。
最后,我想向您保证,无论测试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保持这种努力和学习的态度,为我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也希望您能继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
谢谢!此致敬礼学生(您的名字)。
高中化学学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1506874afe04a1b071dec0.png)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H:+1 F:—1Ca、Mg、Ba、Zn:+2 Cl:—1,+1,+5,+7Cu:+1,+2 Fe:+2,+3 O:—2 S:—2,+4,+6Al:+3 Mn:+2,+4,+6,+7 P:—3,+3,+5 N:—3,+2,+4,+5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升——失——(被)氧化——还原剂降——得——(被)还原——氧化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原性逐渐减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气体(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COO-)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完整版)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30ada90722192e4536f6b3.png)
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4学习笔记4Na + O 2 = 2Na 2O 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2Na + O 2△Na 2O 2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2Fe + 3Cl 2 点燃2FeCl 3产生棕色的烟 Cu + Cl 2 点燃CuCl 2 产生棕黄色的烟 H 2 + Cl 2 点燃2HCl产生苍白色火焰Cl 2 + H 2O = HCl + HClOHClO 有漂白作用,Cl 2可用作漂白剂(Cl 2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退色) 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4Fe(OH)2 + O 2 + 2H 2O = 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 3+ + 3SCN -→ 显红色 可用KSCN 溶液检验Fe 3+ Fe + 2H + = Fe 2+ + H 2↑ Fe 具有还原性 2Fe 3+ + Fe = 3Fe 2+Fe 3+具有氧化性Fe 2+ + Zn = Fe + Zn 2+2Fe 2+ + Cl 2 = 2Fe 3++ 2Cl -Fe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N 2 + O 22NON 2 + 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固氮)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NH 3 +H 2O = NH 3·H 2ONH 3·H 2O NH 4+ + OH -NH 3·H 2O 呈弱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 3 + HCl = NH 4Cl 产生白烟4NH 3 + 5O 2 催化剂△ 4NO + 6H 2O NH 4HCO 3 △NH 3↑ + H 2O + CO 2↑ NH 4Cl△NH 3↑ + HCl ↑ NH 4+ + OH-△NH 3↑+ H 2O2NH 4Cl+Ca(OH)2 △CaCl 2 +2NH 3↑+ 2H 2O实验室制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4HNO 34NO 2↑ + O 2↑ + 2H 2O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Cu + 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 2H 2O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3Cu + 8HNO 3(稀)= 3Cu(NO 3)2 + 2NO ↑+ 4H 2O C + 4HNO 3(浓)△CO 2↑+ 2NO 2↑+ 2H 2O 浓、稀硝酸有强氧化性Fe + S △ FeS S + O 2 点燃SO 2 SO 2 + O 2催化剂 加热2SO 3 2H 2S + SO 2 = 3S + 2H 2O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2H 2O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C + 2H 2SO 4(浓) △CO 2↑+ 2SO 2↑+ 2H 2O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2Mg + CO 2点燃2MgO + C受热或见光放电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6学习笔记乙酸结构:CH 3 (—COOH 称为羧基) 乙酸俗称醋酸,有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油脂油脂可用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糖类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分为单糖(不水解,如葡萄糖、果糖)、二糖(如蔗糖、麦芽糖)、多糖(如淀粉、纤维素)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浓的盐溶液会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会使蛋白质聚沉,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总结(考前突击复习)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总结(考前突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ac189f6af45b307e9719784.png)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1)☆☆☆位移和路程:位移指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路程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路程、速率、功、功率、能量等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txv ∆∆=(当∆t →0时,代表瞬时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 m/s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3)☆☆☆加速度tv v t v a 0t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Vt 指末速度,Vo 指初速度。
a 与V 同向则加速,a 与V 反向则减速。
(4)☆☆☆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21x at t v +=速度位移公式解题思路:知三求一(5)自由落体:初速度为0(Vo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轻重物体下落同样快。
☆☆☆基本公式:gt V = 221gt h = 推论:(1)☆☆☆下落时间由高度决定:ght gt h 2212=⇒=(2)☆☆☆落地速度由下落高度决定:gh 2V 22=⇒=gh V2、☆☆☆位移时间图像(x —t )和速度时间图像(x —t )(1)在甲图中,直线1代表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代表静止,3代表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交点代表相遇。
(2)在乙图中直线1代表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代表沿正方向做匀速运动,3代表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交点代表在该时刻速度相等。
(3)在甲图中,直线的斜率(倾斜程度)能反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乙图中,直线的斜率能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大小代表位移。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9ecf9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f.png)
一、力学部分1. 运动学公式速度公式:v = Δx / Δt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位移公式:Δx = v0 Δt + 1/2 a Δt^2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2. 动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F = m 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能定理:ΔK = W = F Δx势能公式:Ep = m g h3. 动能和势能动能:K = 1/2 m v^2势能:Ep = m g h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表示物体热冷程度的物理量热量:物体间传递的热能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2.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热量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表示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或保持不变三、电磁学部分1. 静电场库仑定律:F = k (q1 q2) / r^2电场强度:E = F / q电势:V = k Q / r电势差:ΔV = Vb Va2.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I = V / R电阻:R = ρ L / A电阻率:ρ = R A / L3. 磁场与电磁感应洛伦兹力:F = q (v × 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 ΔΦ / Δt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变化相反四、光学部分1. 几何光学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定律:n1 sinθ1 = n2 sinθ2薄透镜公式:1/f = 1/u + 1/v2. 波动光学干涉:两束相干光波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光波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现象偏振:光波振动方向具有特定方向性的现象五、近代物理部分1. 相对论时间膨胀:Δt' = Δt / √(1 v^2 / c^2)长度收缩:L' = L √(1 v^2 / c^2)质能方程:E = mc^22. 量子力学波函数: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不确定性原理:Δx Δp ≥ h / 4π能级量子化: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取离散的值六、振动与波动1. 简谐振动振幅:A = Δx_max周期:T = 2π / ω频率:f = 1 / T速度:v = Aωcos(ωt)加速度:a = Aω^2cos(ωt)2. 机械波波速:v = fλ波长:λ = v / f波动方程:y = A cos(ωt kx)能量密度:u = 1/2 ω^2 A^2能量传输速率:P = u v S七、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氢原子能级:E_n = 13.6 / n^2 eV波尔半径:a_0 = 0.529 Å粒子自旋:微观粒子自旋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2. 核物理质量亏损:Δm = (m_核 m_质子 m_中子)核结合能:ΔE = Δmc^2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八、实验技能1. 实验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或方法不准确引起的误差偶然误差:由于测量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误差传递:实验结果误差的传递和合成2. 实验数据处理有效数字:表示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数据拟合:利用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规律简洁明了地概括实验内容引言:介绍实验背景、目的和意义实验原理:阐述实验原理和所用公式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九、解题技巧1. 分析题目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物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1e16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f.png)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能量、力、运动等基本规律。
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物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涉及的知识点也十分广泛。
下面,我将对物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科目。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
2. 牛顿定律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包括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及实际应用,如斜面、斜抛运动等问题。
二、能学1. 功与能功和能量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包括动能、势能等。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及应用,如弹簧振子、滑块等问题。
3. 功率与机械效率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如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问题。
三、热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相关物质状态的转化。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的表述及应用,如热传导、热膨胀等问题。
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原理及特点,如卡诺循环、汽轮机、热泵等。
四、电学1. 电荷、电场、电势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计算,如电场力线、电势能等。
2. 电流、电阻、电功率电流、电阻、电功率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相关电路的分析。
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及应用,如感应电动势、自感现象等。
五、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及应用,如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等。
2.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的理解及实验现象,如双缝干涉、多普勒效应等。
3. 光的粒子性光的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等基本概念及实验现象。
以上是物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为你的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应用,尤其要注意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知识。
祝你取得好成绩!这个主题是有深度和广度要求的,因此我们要从物理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展开,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叙述和解释。
学业水平考试后的感想和总结
![学业水平考试后的感想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b5d5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c.png)
学业水平考试后的感想和总结
学业水平考试后的感想和总结
近日,我参加了学业水平考试,通过考试,我有了一下的感想和总结:
一、学习内容
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我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我的学习内容没有深入和系统化,只停留在理论和例题的概念程度,未能全面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甚至于在考试进行到一半时,我有些知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出现了些许差错。
二、细节内容
其次,我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细节内容的准备不够,有些细节的知识点得不到足够的了解与掌握,而在考试的过程中,这些细节知识却又很重要,因此出现了许多疑难问题。
三、自我调节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压力之下,失去了专注力,考试的成绩未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总之,通过考试,我发现自己在学习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需要把握住机会抓住不放,加强自己的实践与练习,使自己的学习更深入更全面,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
- 1 -。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c6b2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2020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篇1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2020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篇21、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无水CuSO4,变蓝2、能使溴水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3、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4、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如烯)5、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6、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7、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8、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9、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2020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篇3一、乙醇1、结构结构简式:CH3CH2OH官能团-OH医疗消毒酒精是75%2、氧化性①可燃性CH3CH2OH+3O22 CO2+3H2O②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断1、3键2CH3CHO+O22CH3COOH3、与钠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用途:燃料、溶剂、原料,75%(体积分数)的酒精是消毒剂二、乙酸1、结构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2、酸性;CH3COOHCH3COO-+H+酸性:CH3COOH>H2CO3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3、脂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脂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总结:三、酯油脂结构:RCOOR′水果、花卉芳香气味乙酸乙脂脂油:植物油(液态)油脂脂:动物脂肪(固态)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甘油应用:(1)食用(2)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2020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篇4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d7cc5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e.png)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们一定要争气,我们并不比别人差。
作为学生,我们要在自己的学业上努力;作为儿女们,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
努力学习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一、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理解上的易错误区易错误区一: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质的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事物现象的总和不等于其本质和规律,只有对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因此,认为“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混淆了两种不同质的认识。
易错误区二: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解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但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易错误区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所以,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解析: (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既有如实的反映,也有歪曲的反映,所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反之亦然。
(2)判断一种认识是否可靠必须以其是否正确为前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正确就可靠;在二者都正确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错误的理性(感性)认识是无法与正确的感性(理性)认识进行比较的。
二、对“创新”认识上的易错误区易错误区一:创新就是强调人类要创造出新的事物。
解析: (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而新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如“电脑算命”等就是新出现的事物,但就其实质而言,却不是新事物,因而不能算是—种创新。
(2)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但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7fde3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8.png)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性质: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不同的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人,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和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4. 速度。
- 平均速度:v = (Δ x)/(Δ t),是矢量,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5. 加速度。
- 定义:a=(Δ v)/(Δ t),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 位移公式:x=v_0t+(1)/(2)at^2- 速度 - 位移公式:v^2-v_0^2 = 2ax- 平均速度公式:¯v=(v + v_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2gh三、相互作用。
1. 重力。
-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大小:G = mg,方向竖直向下。
- 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梳理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a85e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6.png)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梳理广东高中语文会考必考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广东高中会考地理必考知识点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考试《化学必修1、2》复习学案《化学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化学实验包括:(一)气体的制备、净化与干燥 、收集和尾气处理。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理方法:溶解、过滤,蒸发浓缩法,结晶、重结晶法、蒸馏法、分馏法、萃取法、分液法,吸附法,升华法,水洗法,液化法,渗析法,盐析法;2、化学方法:酸、碱处理法,热分解法,吸收法,转化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1给50mL 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以下仪器必须用到的是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 ⑦泥三角 ⑧坩埚 ⑨铁三脚架 A. ②③⑤⑧ B. ③⑥⑦⑧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练习1:加热固体试剂时,不能使用的仪器是A. 试管B. 烧杯C. 蒸发皿D. 坩埚例题2某学生发现滴瓶中的溶液有悬浮物,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操作上错误的地方有A .4 处B .3 处C .2 处D .1 处例题3: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溴化钠,常用的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水,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将氯化钠溶液加热排除溶解在水中的氯分子,得到氯化钠溶液。
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加入苯或四氯化碳操作叫萃取 B.苯层在下层或四氯化碳在上层 C .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D.氯水是氯化剂 练习2:萃取和分液都要使用的仪器是A .漏斗和烧杯B .分液漏斗和烧杯C .容量瓶和烧杯D .锥形瓶和烧杯 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n 、N 、N A 之间的关系: n 、m 、M 之间的关系: n=AN N n=Mm标准状况(0℃,101P a )下,气体: 溶液中n (B )、c (B )、V 的关系: n=mV VV m =22.4L/mol c (B )=VB n )(例题4:下列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N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2.3克Na 由原子变为Na +时,共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 、18克H 2O 所含有的电子数为8N A C 、28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 、在20℃,1.01×105Pa 时,11.2LO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练习3:4gNaOH 溶于水配成1L 的溶液,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将3. 65g HCl 通入此溶液中反应后,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 。
练习4:实验室欲配制80mL 2mol/L 的KCl 溶液,就配制该溶液的过程,请回答: (1)不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B.100mL 容量瓶C.量筒D.胶头滴管E.玻璃棒F. 50mL 容量瓶 (2)配制时应称取KCl g 。
(3)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
A .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 .转移(4)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实验结果将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实验结果将 。
(5)将配制好的溶液稀释至400mL ,则该溶液浓度为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 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等。
用树状分类法将物质分类一般分为: 混合物金属单质:Na 、Fe 、Cu 等 物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Cl 2、H 2、、O 2、O 3、C 60等 纯净物 酸:HCl 、H 2CO 3等无机化合物 碱:NaOH 、Ba (OH )2、NH 3·H 2O 等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 3COOH 、CH 4、C 2H 6、CH 3CH 2OH 等 盐:Na 2CO 3、NaHSO 4、Cu (OH )2(CO 3)2氧化物:CO 、CO 2、CuO 等又:化合物根据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分为:强电解质:HCl、H2SO4、NaCl等电解质化合物弱电解质:CH3COOH、NH3·H2O等非电解质:C6H12O6、CO等例题5:按照无机物的分类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不同类型的物质是A.火碱、烧碱、生石灰B.生石灰、冰、干冰C.熟石灰、苛性钠、氢氧化钾D.纯碱、硫酸钠、胆矾练习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食盐C.纯碱 D .酒精练习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A.铝B.食盐C.硫酸D.蔗糖2、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类反应称之为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主要条件:①生成水或弱电解质②生成沉淀③生成气体(思考:①与复分解反应条件比较有什么发现?②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的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③还有没有其他条件可以发生离子反应?)(二)离子反应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表示的反应式子。
如:H++OH-=H2O,它不仅可以表示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HCl+NaOH=NaCl+H2O,H2SO4+2KOH=K2SO4+2 H2O都可能用这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但H2SO4+Ba(OH)2=BaSO4↓+2 H2O不行。
(思考:为什么?)例题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O32-+2H+=CO2↑+ H2OB.氯气与H2O反应:Cl2+H2O==2H++Cl-+ClO-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D.硫酸铜溶液与Ba(OH)2反应:Ba2++SO42-==BaSO4↓练习7:下列各离子组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Na+、OH-、NO3-B.Cu2+、Ba2+、Cl-、NO3-C.Na+、Mg2+、OH-、SO42- D.Fe2+、H+、NO3-、ClO-练习8:向含有Cl-、Br-、I-、Fe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溴水,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数量明显减少的是;离子数量基本不变的是。
练习9: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硫酸铁: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氯化铜:3、氧化还原反应(1)有关概念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产物(表现还原性)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
(2)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单线桥:双线桥:注意:a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b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例题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一定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都量置换反应例题8: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能发生的是A、Cl-→Cl2B、Fe2+ →Fe3+C、I2→I-D、CO32-→CO2练习10:在SiO2 +3C= SiC + 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A. 60:36 B. 36:60 C. 2:1 D. 1:2练习11:在稀硫酸与锌的反应中,硫酸是()A.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C.被氧化D.催化剂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要点:1、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① ② ③ ④Na 2O 2←Na →NaOH →Na 2CO 3←NaHCO 33⑤2① ②Fe 3O 4←Fe →FeCl 2→Fe (OH )2→Fe (OH )3⇌FeCl 3⑥⑦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硬度、水溶性、熔点,有什么特殊等;②化学性质:反应的条件和现象,生成物等;③应用。
例题9:试管中装有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放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块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碱金属可能为钾或钠B.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C.上下运动是由于该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气体D.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练习12:0.2mol Na 218O 2与足量的CO 2反应,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克。
0.2mol Na 218O 溶于足量的重水(D 2O )中,生成的烧碱为 克。
例题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NaOH 溶液或过量稀盐酸均能得到澄清溶液的是A Fe 3+、CI -、Na +、SO 42-B AI 3+、Na +、CO 32-、NO 3-CAg +、Na +、SO 42-、NO 3- D AIO 2-、CO 32-、K +、Na + 练习13:有MgCl 2、Al 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 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 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Cl ¯]与[SO 42-]之比为 A 1∶1 B 2∶3 C 3∶2 D 2∶1例题11: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 .Cu 2+ B .Fe 3+ C .Fe 2+ D .H +练习14: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后,金属片质量减少,但无气体放出的是:A 冷、浓HNO 3B Cu(NO 3)2 溶液C 稀HNO 3D Fe(NO 3)3溶液练习15:在某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
再滴入少量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试判断:A .溶液中一定有Fe 3+B .溶液中一定无Fe 2+C .溶液中一定有Fe 2+D .无法确定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要点:1、硅单质及化合物之间的相到转化关系O 2 NaOH H +或Si SiO 2 Na 2SiO 3 H 2SiO 3C CaO H 20+CO 2 CaSiO 3例12:能得到硅酸的化学反应A .石英和浓盐酸混合B .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C .硅藻土和浓烧碱共热D .二氧化硅和氢氟酸混合练习16:光纤通讯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A .单晶硅B .普通玻璃C .二氧化硅D .聚氯乙烯纤维练习17:生石灰中往往含有杂质CaCO 3和SiO 2,要检验是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选用A .水B .盐酸C .硫酸D .烧碱溶液2、氯元素各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HClO ←Cl 2→←HCl →NaClv 1.25v NaOH↖↙↘↙Ca(ClO)2 AgCl例题13:下列物质不能用金属跟氯气直接反应制取的是A.FeCl2 B.FeCl3 C.CuCl2 D.AlCl3练习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有毒,Cl-⎽ ®B.Cl- Xλ2都是黄绿色C.Cl- ϑ ™Xλϑ ∆ Xλ- ⌝ ∍练习19:自来水用适量氯气杀菌消毒,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谋取暴利,可用化学试剂鉴别真伪,该试剂可以是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A.2F2+H2O=4HF+O2B.Si+2NaOH+H2O=Na2SiO3+2H2↑C.3NO2+H2O=2HNO3+NO D.P2O5+3H2O=2H3PO4练习20:下列混合气体和水反应时,一种气体的体积减少,另一种气体的体积增加的是A.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B.氢气和氧气C.氧气和二氧化氮 D.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练习21: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①过氧化钠②次氯酸③二氧化硫④活性炭⑤臭氧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4.硫酸、硝酸和氨(一)硫酸:①酸的通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性金属和浓硫酸反应的规律:①常温时浓硫酸能使等金属钝化;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跟除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