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击实击实试验(自动计算)

合集下载

土工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工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
备注
按下式计算试样干密度 (精确至0.01g/cm3):
=
4、在直角坐标毫米纸上绘制,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 ,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佳含水率。当关系曲线不能绘出峰点值时,应进行补点,土样不宜重复使用。
5、轻型击实试验中,当P5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
准备工作
1、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轻型15kg重型30kg)。然后充分碾碎、过筛(轻型击实时采用筛孔直径为5mm的标准筛、重型击实采用筛孔直径为40mm的标准筛)。型击实过筛时应记录筛余重,计算大于5mm的土样占试样总质量的比例当大于30%时试样作废另取。
2、重型击实时应筛去40mm以上的土样。筛后土样拌匀。
2、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
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精确至1g),按下式计算试样湿密度 :
= (精确至0.01g/cm3)
3、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取出,每个击实试样取2个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精确至0.1%),以2个土样的含水率平均值表示该击实试样的含水量,2个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
3、取过筛拌匀后的土样2kg,然后放入烘箱,烘一昼夜,称烘干后重G(g),测定其风干含水率 (精确至0.1%):
=
4、称取过筛后的土样(精确至1g)5~6份,每份重为 (轻型2kg,重型5kg),放到塘瓷盘中待用。
5、预估最佳含水率 (粘性土约为15%~20%,砂性土根据来样颗粒粗细程度凭经验在8%~15%内取)。
6、按预估最佳含水率配制5个击实试样
7、将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按顺序将应加水量均匀喷洒于每个士样上,并充分拌匀后装入塑料袋润湿一昼夜(砂性土的润湿时间可酌减)。

击实实验自动计算表

击实实验自动计算表
1.77 1.76 1.75 1.74 1.73 1.72 1.71 1.7 1.69 1.68 1.67 6 8 10 12 含水量(%) 14 16 181.723源自1.7591.721
1.683
10.8
12.9
14.9
16.8
最大干密度(g/cm3) 修正最大干密度(g/cm3)
试验:
干密度(g/cm3)
土的击实试验
施工单位: 合同号: 监理单位: 试验编号: 试记-024表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试样类别 用 途 试样来源 工程部位 取样日期 试验依据 试样描述 试验方法 土粒比重 超尺寸颗粒含量(%) 超尺寸颗粒含水率(%) 超尺寸颗粒毛体积含量(%) 落距(cm) 每层击数 击锤质量(kg) 筒体积(cm3) 试验次数 预加含水率(%) 干 筒+湿土质量(g) 密 筒质量(g) 度 湿密度(g/cm3) 1.681 干密度(g/cm3) 盒号 357.9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含 盒+干土质量(g) 水 水份质量(g) 率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 8.9 最佳含水率(%) 修正最佳含水率(%)
复核:
试验负责人: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设 (mm)
51
51
锤质量(Kg)
备 落高(mm)
305
457
内径
(mm)
102
152
参 击筒 高
实 (mm)
116
116
筒容 积

(cm3)
护筒高
度(mm)
50
50
用四分法区代表性土样 20Kg(重型为 50Kg),湿法碾碎(干法风干碾

干法
碎),过 5mm(重型过 20mm 或 40mm)筛,将筛下土拌匀,并测
入筒内,分层击实,轻型击实试验为 2~5Kg,分 3 层,每层 25

击,重型试样为 4~10Kg,分 5 层,每层 56 击,若分 3 层,每层

94 击。每层高度应相等,两层交界处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是, 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 6mm.

2. .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GB/T50123-1999
所用仪器:天平 称量 200g 最小分度值 0.01g
台秤 称量 10Kg 最小分度值 5g
标准筛 孔径 20mm 40mm 5mm
试样推土器/刮刀/修土刀
种类
轻型
重型
试验适用
粒径<5mm 粘性土
粒径不大于 20mm 的土
单位体积击实功
约 m3
约 m3
锤底直径
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总质量,

精确至 1g,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
3. 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取 2 个代表性测定含水率,
2 个含水率差值不大于 1%
4. 对不同含水率试样一次击实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1)最大干密度校正:ρ,dmax=1/(((1-P5)/ρdmax)+(P5/(ρw×Gs2)),
P5——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百分比(%);
Gs2——粒径大于5mm土粒的饱和面干比重,注:饱和面干比重指当土粒呈饱和面干状态是的土粒总质量与相当于土粒总体积的纯水4度是质量的比值。
2)最优含水率的校正ω,opt=ωopt(1-P5)+(P5×ωab)
备好样用手捏一下,中间点是否捏的最紧,有时塑限不一定准,能有一点捏的最紧,试验结束就有最有点出现,否则要调整加水量,静止一昼夜,备样是击实试验结果好坏的重要一环,备不好样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峰值不明显。
击实筒内壁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轻型分三层击实每层25击(重型分五层击实,每层56击;若分三层每层94击),每层交界处要刮毛,最后一层要加护筒考虑高出>6mm,击实结束,卸护筒修平,称重(准1g),注意去皮,取含水量(双试验)(误差<1%),计算湿密度ρ0(准0.01g/cm3),含水量(105-110度烘烤升温后不少于8小时)出来计算干密度ρd=ρ0/(1+0.01ωi),
ωopt——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ωab——粒径大于5mm土粒的吸着含水量(%);
这里特别强调不要把筛上的颗粒随便丢弃了,以便影响试验结果。
这里说明一点,有些符号请查专业规范要求,注意看文字说明,以GB/T50123-1999为依据加上个人试验体会。
mω=(m0/(1+0.01ω))×0.01(ω1-ω0) 式中mω——制备样所需要的含水量(g);
m0—— 湿土(或风干土)质量(g);
ω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
ω量=4.2%,要制ω=16%,轻型击实,击实筒容积947.4立方厘米。求预加含水量?mω=(2200/(1+0.01×4.2))×0.01(16-4.2)=249.1(g),五个点一组这是其中一个点的加水量。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5479 10783 5304 2.44
5479 10807 5328 2.45
干密度(g/cm³) 盒号
2.28
17
1
2.29
4
13
2.31
2
10
2.29
16
12
2.28
5
8
盒质量(g)
472.9 481.6 465.9 458.9 486.6 469.2 488.0 451.2 491.2 491.1
7.1
平均含水率(%)
2.3
4.2
5.1
6.2
7.3
最大干密度
(g/cm³) 最佳含水率
(%)
校准后最大干密度
(g/cm³) 校准后最佳含水率
(%)

2.3
干密度(g/cm3)

2.25

2.2
与 干
2.15

2.1

2.05

2

1.95

-4
-2
0
2
线
备注: 试验:
复核:
y = -0.0038x2 + 0.0358x + 2.158

1.9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线
含水率(%)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监制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103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JL-001
工程部位/用途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含自动计算公式与填表说明)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含自动计算公式与填表说明)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含⾃动计算公式与填表说明)云核刚王耀武路基填⼟压实试验记录(灌砂法)试验:技术负责⼈:施⼯⾥程及部位:D1K××+350~550原地⾯试验⽇期:2014年6⽉28⽇施⼯单位:××建设⼯程项⽬部试验编号:2014-⼟密度-0001⼯程名称:××线路××标段路基⼯程委托编号:2014-⼟密度-000112 3 4 5 6 7 8910 1112 1314 15 16 17压实⽅法:主要是区分机械振动碾压还是⼈⼯⼩型机械压实。

颗粒密度:按最新检验批次确定的颗粒密度填写。

最⼤⼲密度:填写击实试验所确定的颗粒密度。

击实试验在填⼟颗粒粒性发⽣明显变化时或达到最⼤检验批次时应重新送检确定,此后试验便以新的击实结果填写最优含⽔率:填写击实试验报告中所确定的最优含⽔率,最优含⽔率需与最⼤⼲密度对应。

试验砂密度:当使⽤不同⼚家或对试验砂密度有怀疑时应重新标定。

⾥程:填写试验点所在施⼯⾥程。

委托编号:应与试验委托单上的编号保持⼀致,此编号应按试验单位相关规定进⾏编写,同⼀单位⼯程或分项⼯程中的委托编号也有可能不连续,原因同“试验编号”。

试验⽇期:填写施⼯试验⽇期,同⼀检验批次的施⼯试验应在同⼀天进⾏。

仪器设备:应填写使⽤的主要试验设备名称与型号,此试验主要是区分灌砂桶规格。

“⽰值范围”与“分辨率”应该是针对“台秤”⽽⾔的,但灌砂过程中的台秤与含⽔率试验中所使⽤的台秤分辨率不⼀致,此处应该⾪属于表格设计缺陷,建议施⼯试验单位在做试验报告时予以更改。

采⽤标准:填写试验依据,铁路⼯程应依据《铁路⼯程⼟⼯试验规程》(TB10102-2010)公路⼯程应依据《公路⼟⼯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其他⼯程可依据《⼟⼯试验⽅法标准》(GB/T 50123-1999)试验条件:可填写试验时的天⽓情况,因为风⼒、空⽓湿度等对试验有影响,但影响不⼤。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3、画击实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 系曲线,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上的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 与最佳含水率。
4、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的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的颗粒,并求得其百 分率P,把小于40mm部分做击实试验,按以下公式分别对应试验所得 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核(适用于大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 于30%时)。
4.5kg,落距为45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m3; II-1分5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I-2分3层夯实, 每层98击,最大粒径40mm。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
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
按下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
mw mo w wo 1 w0
式中,mw为所需的加水量(g);
mo为风干土样质量(g);
wo为风干土样含水率,按小数计; w为要求达到的含水率,按小数计。
五、成果整理 1、计算干密度:

d

1 w
2、计算饱和含水率:
1 1 wsat 100% d Gs 式中:Gs为土的饱和面干比重。
2、试样击实
(1)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装入桶内。 (2)小试桶按三层发时,每次800~900g(桶高的1/3) 按五层法时,每次400~500g(略高桶面1/5) (3)每层按规定击实次数进行击实,击实锤自由落下,每层拉毛,小 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大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6mm 。 (4)用修士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取下套筒,称 量其质量。准确1g。 (5)测其含水率

击实试验方法

击实试验方法

击实试验⽅法学科:⼯程地质学词⽬:击实试验英⽂:proctor compaction test释⽂:击实试验是⽤锤击实⼟样以了解⼟的压实特性的⼀种⽅法。

这个⽅法是⽤不同的击实功(锤重×落距×锤击次数)分别锤击不同含⽔量的⼟样,并测定相应的⼲容重,从⽽求得最⼤⼲容重、最优含⽔量,为填⼟⼯程的设计、施⼯提供依据。

击实试验可分标准击实法和单层击实法两种。

[压实度检测⽅法对于分层回填的输⽔管线等要检测每⼀层回填压实后的压实度,以确定是否满⾜设计要求。

该试验⾸先采⽤标准的击实⽅法,确定⼟的密度与含⽔率的关系,从⽽确定⼟的最⼤⼲密度与最优含⽔率。

现场采⽤环⼑法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密度,与标准⼲密度对⽐计算出压实度。

1、击实试验该试验可采⽤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法。

轻型击实试验适⽤于粒径⼩于5mm的粘性⼟,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592.2kJ/m3;重型击实试验适⽤于粒径⼩于20mm的⼟,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2684.9kJ/m3。

1.1 仪器设备1.1.1 击实仪:由击实筒、击锤和护筒组成,其尺⼨应符合下表规定。

击实仪主要部件尺⼨规格表1.1.2 击实仪的击锤应配导筒,击锤与导筒间应有⾜够的间隙使锤能⾃由下落。

1.1.3 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1g。

1.1.4 台秤:称量10kg,分度值5g。

1.1.5 标准筛:孔径为20mm圆孔筛和5mm标准筛。

1.1.6 试样推出器:宜⽤螺旋式千⽄顶或液压式千⽄顶,如⽆此类装置,也可⽤刮⼑和修⼟⼑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1.1.7 其他:烘箱、喷⽔设备、碾⼟设备、盛⼟器、修⼟⼑和保湿设备等。

1.2 操作步骤1.2.1 试样制备采⽤⼲法制备。

取⼀定量的代表性风⼲⼟样(轻型约为20kg,重型约为50kg),放在橡⽪板上⽤⽊碾碾散,并分别按下列⽅法(1)轻型击实试验过5mm筛,将筛下⼟样拌匀,并测定⼟样的风⼲含⽔率。

根据⼟的塑限预估最优含⽔率,按依次相差约2%的含⽔率制备⼀组(不少于5个)试样,其中应有2个含⽔率⼤于塑限,2个含⽔率⼩于塑限,1个含⽔率接近塑限。

击实试验EXCEL自动计算表

击实试验EXCEL自动计算表

祥临公路临 沧分指中心 试验室
木头人 (QQ:21839421)
2.20 2.18 2.16 2.14 -2.0 0.0 2.0 4.0 6.0 8.0 10.0
注:
混合比 重为:
2.68 g/cm3
含水量%
击实曲线图 试验: 计算: 复核的盒号、盒质量填 入“盒质量输入” 表对应的单元格内
在以后使用自 动绘图表过程中, 你只用在自动绘图 表中填盒号,盒质 量会自动填充。
1 10180 5180 5000 2.297 2.268 2
715.4 708.7 130.5 6.8 578.2 1.2 1.3
1
793.1 772.7 126.9 20.5 645.8 3.2 3.1
11
906.4 869.4 148.6 37.0 720.8 5.1 5.1
5
925.7 871.0 128.0 54.7 743.0 7.4 7.2
击实试验报告
祥临公路第 承包单位 工程名称 取样地点 击实次数 试验点号 预计含水量 筒+试样质量 干 密 度 筒质量 湿样质量 湿密度 干密度 盒号 盒+湿样质量 盒+干样质量 含 水 量 盒质量 水质量 干试样质量 含水量 平均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大于38mm 颗粒含量
2.34 2.32 2.30 2.28 #
4
960.1 139.2 67.9 820.9 8.3 8.1
3
933.3 128.0 63.9 805.3 7.9
###### 997.1
最佳含水量 校正后最大干 密度
% g/cm
3
饱和度 校正后最佳 含水量
% %
最 大 干 密 度 g/cm3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精选版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精选版
土的击实试验
1
土的击实试验分为:
(1)轻型击实:适用于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cm,击锤质量为
2.5kg,落距为30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8.2kJ/m3; I-1分3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2分3层夯实, 每层59击,最大粒径40mm。
(2)重型击实:适用于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cm,击锤质量为
3、画击实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 系曲线,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上的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 与最佳含水率。
10
11
4、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的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的颗粒,并求得其百 分率P,把小于40mm部分做击实试验,按以下公式分别对应试验所得 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核(适用于大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 于30%时)。
12

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含水率、击实功能、 土的种类和级配等
1、影响压实的因素
ρd
1.含水率的影响
ρdmax
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 的干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 而增大。而当干密度增大 到某一值后,含水率的继 续增加反招致干密度的减 小。干密度的这一最大值 称为该击数下的最大干密 度,与它对应的含水率称 为最佳含水率 ω
13
0
ωop
2.击实功能的影响
ρd 击数 40 30 20
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 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 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最佳含水率逐渐减小。然而, 这种变化速率是递减的。同 时,光凭增加击实功能来提 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限的
0
2.当含水率较低时击数的影 响较显著。当含水量较高时, 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趋 ω 近于饱和线,这时提高击实 功能是无效的

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

20 击实试验20.0.1 击实试验是测定试样在标准击实功作用下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该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20.0.2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600kJ/m3,重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2700kJ/m3。

20.0.3 本试验类型和方法列于表20.0.3,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试样最大粒径选用。

表20.0.3 击实试验标准技术参数注:1.Q1、Q2、Z1、Z2、Z3分别称:轻1、轻2、重1、重2、重3;2.Q2、Z2、Z3筒高为筒内净高。

20.0.4 当试样中粒径大于各方法相应最大粒径5mm、20mm或4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30%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进行校正。

20.0.5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图20.0.5-1击实筒(mm)1-护筒;2-击实筒;3-底板;4-垫块2击锤:击锤必须配备导筒,锤与导筒之间要有相应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图20.0.5-2 击锤与导筒(mm) 1-提手;2-导筒;3-硬橡皮垫;4-击锤3 推土器:螺旋式推土器或其他适用设备。

4 天平:称量200 g ,分度值0.01 g 。

5 台秤:称量15 kg ,分度值5 g 。

6 标准筛:孔径为5 mm 、20 mm 、40 mm 。

7 其他:碾土设备、喷水设备、切土刀、称量盒、烘箱等。

20.0.6 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 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代表性试样风干或在低于50 ℃温度下进行烘干。

烘干后以不破坏试样的基本颗粒为准。

将土碾碎,过5 mm 、20 mm 或40mm 筛,拌和均匀备用。

试样数量,小直径击实筒最少20 kg ,大直径击实筒最少50 kg 。

2)按本规程第4.2节烘干法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率。

按试样的塑限估计最优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选择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试样至少5个,其中2个含水率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 个接近塑限。

击实试验方法

击实试验方法

学科:工程地质学词目:击实试验英文:proctor compaction test释文:击实试验是用锤击实土样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是用不同的击实功(锤重×落距×锤击次数)分别锤击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并测定相应的干容重,从而求得最大干容重、最优含水量,为填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击实试验可分标准击实法和单层击实法两种。

[压实度检测方法对于分层回填的输水管线等要检测每一层回填压实后的压实度,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该试验首先采用标准的击实方法,确定土的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

现场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干密度对比计算出压实度。

1、击实试验该试验可采用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方法。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592.2kJ/m3;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20mm的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2684.9kJ/m3。

1.1 仪器设备1.1.1 击实仪:由击实筒、击锤和护筒组成,其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击实仪主要部件尺寸规格表1.1.2 击实仪的击锤应配导筒,击锤与导筒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落。

1.1.3 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1g。

1.1.4 台秤:称量10kg,分度值5g。

1.1.5 标准筛:孔径为20mm圆孔筛和5mm标准筛。

1.1.6 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也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1.1.7 其他:烘箱、喷水设备、碾土设备、盛土器、修土刀和保湿设备等。

1.2 操作步骤1.2.1 试样制备采用干法制备。

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轻型约为20kg,重型约为50kg),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并分别按下列方法备样m(1)轻型击实试验过5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不少于5个)试样,其中应有2个含水率大于塑限,2个含水率小于塑限,1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类和级配的影响击实试验表明在相同击实功能下粘性土粘粒含量愈高或塑性指数愈大压实愈困难最大干密度愈小最优含水率愈大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和粘性土击实曲线不同在含水量较大时得到较高的干密度因此在无粘性土实际填筑中通常要不断洒水使其在较高的含水量下压实d0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土的级配对土的压实性影响很大
土的击实试验
仪器设备 (1)击实仪:主要由击实筒和击锤组成; (2)烘箱及干燥器; (3)天平:称量为200g,感量为0.01g;称量为2kg,感量
为1g; (4)台秤:称量为l0kg,感量为5g; (5)圆孔筛:孔径为40mm、20mm、5mm各一个 ;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盛土盘、土铲、修土刀、
六、注意事项 1、试验用土:一般采用风干土做试验,也有采用烘干土做试验的。 2、加水及湿润:加水方法有两种,即体积控制法和称重控制法,其中以称
重法效果为好。洒水时应均匀,浸润时间应符合有关规定。
量其质量。准确1g。 (5)测其含水率
按下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
mw
1
mo w0
w
wo
式中,mw为所需的加水量(g); mo为风干土样质量(g); wo为风干土样含水率,按小数计; w为要求达到的含水率,按小数计。
五、成果整理 1、计算干密度:
d 1 w
2、计算饱和含水率:
wsat
1
d
1
Gs
100%
式中:Gs为土的饱和面干比重。
3、画击实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
系曲线,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上的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
与最佳含水率。
4、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的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的颗粒,并求得其百 分率P,把小于40mm部分做击实试验,按以下公式分别对应试验所得 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核(适用于大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 于30%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