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让 学生在安 静和谐 的 “ 思维场 ”中捕捉稍纵 学 生讲解 的不 “ 讲解 ”,唯恐被别人 冠以 “ 理
、
课 堂 热感 。体 验在 嘈杂 的环境 中无法得列 念 不 新 ” 的 帽 子 ,有 的教 师 往 往 是 游 离 教 学
数学课 堂 中如 何让学 生动起 来
口 贵州省石阡县 白沙镇 初级中学 徐 明昌 实施新课 程改革 以来。老师们 最大 的感 才 是 让 学 生 真 正 “ 动 ” 了起 来 。 触是课堂 中活动 多了,学生都 “ 动 ”起来 了。
二 、 怎样 理 解 “ 动 ” 才是 全 面 的 呢 ?
进小组 合作 学习 ,在具体组 织时 ,每个学 生 重视学法 的研究;二是 由 “ 学 ”向 “ 悟” 转移 , 学 的 目标管理 。二 要设计 出内容有意 义 、思 要有 明确 的分析 , 有充分 的合 作学习的时间 。 因为文化知识可 以通过 “ 教”和 “ 学 ”获得 , 维含量 高 、并且有讨 论价值 的问题 ,给学 生
学 习和教学 的策略。然而 ,正如任何 事物都 争论 、表演 、游戏等 才能体现 出学生参与课 这才是 “ 让学生动起来”的最高境界。
有 其两 面性一 样 , “ 让学 生动起 来” 、 “ 让 堂教学 的积极性 。才 能显示尊 重 “ 学生 的主 味追求形式上的翻新 , 为 “ 动” 而动 , 为 “ 活” 不在 “ 动 ” 之 列 。这 是 一 种 肤 浅 的 认 识 。 我
目标。脱离文 本 ,让学生信 马 由缰 ,漫无 目 的去 “ 探究 ” 、 “ 发散 ”。教 师对学 生可 以 “ 放手”但不 能 “ 放任 ” ,让课 堂 “ 活”起 须树 立以学生 的发展为基 点和 目的的观念 , “ 动 ”。我们常常会发现 , “ 让脑筋动起来 ”
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核心-----课堂上动起来
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核心-----课堂上动起来摘要:文中对数学教学案例作了记叙性描述,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阐述了新课表下数学课堂活动中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积极性的一些策略,对学生在课堂动起来的尝试作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案例课堂活动动手动脑自主性数学新课标已经将数学的学习推到了“做数学”的阶段,要求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去探索知识,创新思维。
如何将学生自主性数学活动,推广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数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开发智力和探索创新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是数学老师要解决的新的课题。
本人就自己授课苏科版七年级(下)《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情况,做一些分析和思考,浅谈数学课堂活动中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案例片段课堂前阶段,老师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提出新的问题: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一学生马上站出来回答:一定全等。
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书上都写着呢。
课堂上顿时像一滴水掉进了油锅,有赞成的,有反对的。
师:不错,说明这位同学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但我们学习还是要深入了解和探索前人的经验,形成自主思维的习惯,请同学们用纸片动手试一试,看情况如何?学生纷纷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认真裁剪起来。
学生甲:老师,我试出来了,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说着,他拿出所拼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向同学们演示。
学生乙:特殊不能代表一般,不能用直角三角形去说明所有的三角形情况。
学生丙:我用两个任意的三角形试出来了,只要有两边和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学生丙充满了激动。
师:你是怎样剪出两个三角形的?学生丙:我在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任意三角形,再把它放在另一张纸上,保证两边和夹角相等,剪出另一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一定会重合。
师:很好,你很聪明,肯动脑筋,同学们模仿、试一下,行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有序进行。
师: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说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全等,但两边和一边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一定全等吗?试一试。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四、师生关系活起来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为此教师必需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活中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进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的角色转换 ;建立新型的伴侣式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能体验到平等、民主、敬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呼唤、指导,进而形成主动的、丰富的人生看法和情感的体验,以便更好地学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教学《分类》时,我创设一个情境:电脑屏幕出示一个刚刚开业的商店,商店的东西摆放较乱。教师准时提出问题:假如让你来当这家商店的经理,你预备怎样做呢?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沟通。这样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阅历,自主地进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中只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沟通,才能实现师生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到达共识、共进、共事,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气氛中得以培育。总之,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使他们的独特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挖掘。活起来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们求知、做人的乐园, 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活起来的数学课堂将是充满人文气息、富有挑战性与激情的课堂。
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动起来
得 出剩 下 的 这 两 个 不 能再 继 续 往 下 分 了 , 不然 每 盘 就 放 得不 一
样 多 了 ,从 而使 他 们 体 会 到在 日常 生 活 中 会遇 到把 一 些 物 品平 均 分 后 还 有 余数 的情 况 , 认识 到 学 习有 余 数 除 法 的必 要 性 。 三、 动脑 想 — — 在 想 中 学
、
动 口说 — — 在 说 中学
长 期 以来 , 们 的 教 学 中 , 分 追 求 答 案 标 准 化 , 实 上 , 我 过 事
许 多 问 题 的 答 案 不 是 唯 一 的 。在 课 堂 中 , 鼓 励 学 生 充 分 表 达 我
自 己的 想 法 , 方 设 法 让 学 生 的嘴 巴动 起 来 。 我 认 为 让 学 生 动 想 口是 最 方 便 、 效 的活 动 方 式 。教 师 应 培 养 学 生 的 口头 表 达 能 有
应 该 是 很 有 意 义 的一 种 “ ” 动 。我 们 常 常 会 发 现 , 让 脑 筋 动 起 “ 来” 的课 堂更 精 彩 。 因此 , 数 学 学 习 中 , 落 实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在 要 位 , 点 和 关 键 是 要 让学 生在 体 验 中独 立 思 考 、 重 交流 互 动 。使 学 生敢想 、 说 , 受约束地去探 究、 敢 不 发现 ; 学 生 充 分 展 开想 象 让
很 多情 况 下 , 们 只 把 动 手 , 口等 看 得 见 的显 性 行 为 看 人 动
那 么 , 学 教 师 怎 样 让数 学 课 堂 动 起 来 呢 ? 面 就 结 合 一 数 些 具 体 事例 , 浅 的谈 谈 我 的一 些 做 法 : 粗
一
作 “ ” 好 像 只 有 让 学 生 讨 论 、 论 、 演 、 戏 等 才 能 体 现 出 动 , 争 表 游
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学具让学生动起来
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学具让学生动起来————《摆一摆、想一想》教学案例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学校范祥龙一、设计思路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而孩子们是好奇的、爱玩的。
怎样让孩子转变看法,认为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让孩子们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呢?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孩子,教师尽量多设计一些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玩学具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好玩”,并能从中“玩”出一些数学道理来。
这样学具不仅能让孩子们的手“动”起来,还能让孩子们的脑“动”起来,更能让孩子们学习的心“动”起来。
现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摆一摆、想一想》为例,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让孩子们“动”起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二、案例实践活动一:尝试摆圆片师:小朋友,你能把这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吗?它表示什么数?生:(大声说能,并积极性很高地摆圆片)它是1:师:你能把这个圆片摆在十位上吗?它又表示什么数?生:它表示10。
【反思: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开放式课堂学习氛围是前提。
把一个圆片摆在个位或十位上,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很容易做得到的事,因此孩子们都会很乐意去做。
孩子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果时,哪怕是一点点,他们就想告诉别人,这样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动”起来了,整个课堂也就变成孩子们活动的场所。
】实践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请小朋友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小朋友记录他们摆的数。
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学生小组合作一边摆小圆片一边讨论)师:哪个组派一位代表来摆摆看?生1:我们摆了3、12、21、30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2:我们也摆了四个数是30、21、12、3,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生3:我们摆了3、30、12、21,是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们喜欢哪种摆法呢?为什么?生1:我喜欢第1种摆法,因为这样摆出的图很美丽。
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之我见
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之我见[摘要]:数学课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而学生在学习时“动”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踏踏实实地学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课;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动起来新课改之后,我们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课堂焕发活力。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
也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转化为自主的学。
学生在学习时“动”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踏踏实实地学的过程。
所以我们的数学课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那么在数学课上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呢?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使课堂“活”起来谈谈我的见解:一、关注学生,培养兴趣课堂是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主要渠道,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主阵地。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们作教师的要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
只有对学生给予肯定,哪怕是一个点头,一抹微笑,一声赞许,一丝关注,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他的心中荡漾起涟漪。
也会让他对学习不厌倦。
从心理学角度看,在积极有效的激励作用下,学生易产生学习内驱力,激发成功的欲望,形成自信、坚强的意志品质。
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学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了,他在课堂上才会“动”起来。
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教
我
思
在数 学课 堂上 ,让 学生的思维动起 来
文/ 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 中学 江映雪
目前 ,大多数的初 中数学课 堂 现状令人担忧 :有些学生对学习数 学提不起兴 趣 ,学习注意力分 散 ;
畏 难 ,懒 动 脑 ,数 学 成 绩 不 理 想 . 究 其 原 因 ,很 大 程 度上 是 因为学 生
A组 :
些 台阶 ,引 导学 生思 考 。 刚才 这 出 了几 个 问 题 , 学 生 搭 建 走 上 高 为
道 题 ,教 师 指 着 坐 标 , 接 着 又 提 紧 楼 的 楼梯 :
的 图象 上 有 三 点 ( Y) ( Y) 。、 、 ( 物,y) 3,若 。 < , 0 ,则 下列各
数学的心理指向. , 同时 也培养学生 善于观察的思维 品质. 通过适切 的 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认 真观察 , 勤于思考 , 总结规律 , 多 很 看似复杂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 、 积极 用 脑 。勤 于动 手
两解 、一题多解 ” ,打破 常规 ,促 进思维 发展. 只有学 生充分参 与 的 课堂才能真正拓展学生 的思维.
式 中 正 确 的是 (
A. >y>y y3 1 2 C.yly > 3 > z y
)
B.y>y>yl 3 2 D.y > 3 2 l y>y
( 图 中的两条线 中, 垒 ) 哪一 条线 表示 甲公司收费情况?哪一条 线表
示 乙公 司 收费 情 况 ?
1 函数 y . 一 的图象是
力 ,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 ,提供
机会让学生积极用脑 ,勤于动手 , 参与课 堂学 习活 动. 教师鼓励 学生
积 极用 脑 ,勤 于Βιβλιοθήκη 动手 ,探 索 “ 题 一0
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培养。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课堂往往被认为是枯燥和乏味的,学生们很难保持专注和积极的态度。
为了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教师们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们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轻松的方式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比如通过音乐、笑话等方式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视频或者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教师们需要注意课堂内容的设计。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受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因此在设计课堂内容时,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可以通过游戏、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题材和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们还可以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比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游戏化的学习环节、开展小组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们还需要重视课堂反馈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时反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还可以通过奖励制度和学习成绩的公布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要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教师们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课堂反馈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摘要】数、格式要求等。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激情和参与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起来,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可以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利用游戏和竞赛,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数学题目,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展望未来,应该不断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起来。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互动环节、讨论、游戏、竞赛、实际问题、动手、小组合作、团队精神、实验、观察、实践、知识应用、作用、展望、学习兴趣1. 引言1.1 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在数学课堂中,学生通常面临着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能力薄弱、解题思维僵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不佳,影响了他们的整体学习成绩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数学学科中,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他们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应用。
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解题能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和活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1.2 阐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常见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常见的问题包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思维惰性、解题方式单一等。
许多学生对数学抱有恐惧情绪,认为数学难以理解、缺乏趣味性,导致他们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容易在一道题目上纠缠很长时间而得不到解答。
浅谈让数学课“动”起来
浅谈让数学课“动”起来数学课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心中的“噩梦”,很多孩子对数学一知半解,对于老师的讲解也感到枯燥无味。
要让数学课“动”起来其实并不难,只要教师们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让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让数学课“动”起来,教师们可以尝试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
因为很多数学概念和定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就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解方程的过程中,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举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们还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工具和方式来让数学课“动”起来。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在教学几何知识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来展示一些精美的几何图形,或者利用数学软件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几何知识,这样会让数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们还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来让数学课“动”起来。
数学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或者通过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拼图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们在进行数学课教学时,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数学课“动”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型的数学竞赛、讲解等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数学课“动”起来,教师们需要通过举例说明、运用有趣的教学工具和方式、借助数学游戏以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多种方式来丰富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堂怎样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课堂怎样让学生动起来数学是一门理性的科学,但教育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兴趣和体验,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学习潜力。
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参与,动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信心从小学开始,许多孩子就对数学感到畏惧,它给他们一种无法理解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往往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下降,进而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课外的数学活动,例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进行小组竞赛或班级竞赛,让学生来一场“大饱眼福”的数学盛宴,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更主要的是要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创设数学情境,培养探究和思考能力数学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创设环境或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对于一个几何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情境说明,让学生自己发现几何规律,从而培养其探究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举例子、演示等形式,引导学生私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以及提高其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
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课堂互动与趣味性现代科技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趣味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工具,将数学概念、内容与图形生动展现,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同时可以尝试利用科技手段开展课堂游戏、课堂测试、课堂互动等活动,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趣味性,使课堂显得更具效率和生动性。
四、注重合作学习,在互动中激发学生动能在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和小组竞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利用小组学习使得班内的学生互相点拨和帮助,使得整个班级积极地为学习而动起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灯塔,是课堂的主角,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让数学课堂“动”起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从教材内容编选、教材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教育,又突出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力求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教育性、启发性、引导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和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要想让数学课堂真正地“动”起来,必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领,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训练思维、增强信心、张扬个性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教学物体的体积时,为让学生感受体积的含义,我让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物体体积的内涵。
最后让学生自己从身边的事例出发,举出一些事例,最后小组归纳体积的定义。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习积极性,思维真正地活跃了起来。
2.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互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上学习。
这样学生才会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互相交流。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然后提出:如何来计算圆的面积呢?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前面已学习的面积计算,都是通过转化得出的。
那么圆会转化成什么呢?怎么转化呢?这时,我让同学们几人一组,自己先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这样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空间内,互相帮助、争论、配合、质疑。
最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张扬了个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精心组织,提高数学课堂的思维训练水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阵地。
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感到枯燥和无趣。
而在初中阶段,数学又是必修课,所以怎样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和活跃。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者故事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实例和案例,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运用。
二、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来让数学课堂更加活跃。
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接触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活跃课堂氛围。
三、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同时享受游戏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探究性课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和鼓励。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动力。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五、及时反馈和鼓励要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努力和引导,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结合,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挑战性,及时反馈和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
8
随着新 的数学课 程标准 实施 , 教师 的教
S
三、 提高数学课 堂教学 中学生 的参与 程 度, 让他们主动、 自由、 乐、 快 有效地学习 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 在课 U 首先 , 改变学生 的学 习观。传统 教学过 堂教学过程 中, 师和学生之 间的关系 , 教 由被 d ' - ,  ̄T 分重视基础知识 和基本 技能 , 学生 等待知识 动、 改 变为 和谐 、 动 的新 型 的师 生 关 I J 服从 互 u 的传 授 , 学 生 的 情 感 、 会 性 、 度 、 值 而 社 态 价 系 。课 堂 管 理 是 整 个 教 育 系 统 中 的 关 键 环 观、 创造性等 方面没有得到关注 , 学生处于被 节, 所有课程改革的理念、 程序都需要通过课 . z 士 动与依赖地位 , 缺乏主动性 ; 经验 的贫乏与苍 白, 缺乏对知识 的个性化理解 , 兴趣狭窄且不 稳定 , 乏 创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力 。新 的 课 堂 缺 形式 , 是传授 知识 、 培养能 力 、 全面 提高学生 教学应加 强学 生对 于教育 内容 、 习时 间的 学 素 主 途 质的 要 径。 耋之 言 = 现代教育理论摒弃在 教学 中只注重结论 . l q r 自主支配 , 营造他们积极的学校生活体验 , 围 绕学生学 习心 理素质 的形成 , 开展 培养 数学 不 重 程,求在 学教 把 到结 剥 注 过 要 数 学中 得 论 鐾 素质 系列 的教 学 活 动 ,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进 行 对 的 全 部 思维 过 程 展 现 出 来 , 在 这 全 过 程 中 并 有效 指 导 , 展 学 生 的 学 习策 略 。 将 课 堂 变 发 提 学生 参与 识, 学生 但学 识 l弓 高 的 意 使 不 到知 皇} = 耋 为学 生 学 习兴 趣 、 绪 调节 的活 动 场 所 , 导 情 引 而且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 :I = 学生学会经常进行 经验 , 让他 们基 于 自己与 取决 于学生 的参 与情 况 , 就首先 要求学 生 这 要有参与意识, 加强学牛在课堂教学中的 参 L a ■ 世界相互作用 的独 特经 验去 主动构建知 识 , 4 并促 与意识 ,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 的主人 , 这 - 瞧 通过告知 同伴 以修 正 自己的认 知经验 , - - 使学生形成 了良好的 自我感觉与 自信心 和 自 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为此, 在我们的 数 L 学 课 堂 上 应 充 分 让 学 生 “ ” 来 , 让 学 生 动 起 即 : ‘ 玲 我 探 究 的 行 为 方 式 。 的个性表露 出来 , 思维活跃起来 , 手脚解放 出 : = : 其次 ,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 使学生 勤 于 动 脑 , 于发 言 。 善 来, 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 的教学效率。 ▲ 心理学家指出 : 人在情绪低 落的时候 , 想 改变 教 育 观 念 , 为数 学 教 师 要 明 确 作 象 力 只 有平 时 的 二分 之 一 甚 至 更 少 。因 此 只 自 扮 的 色,仅 是 个 育 己演 角 不 仅 一 教 者 == : = = 有 在轻 松 、 主 的 教 学 氛 围 中 , 生 的创 造 性 民 学 教师的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在讲 台, 教 7 I 思维 才 能 得 到 最 大 限度 的发 挥 , 就 需 要 我 这 师也不再 是处于 学生学习的 独尊” “ 地位。在 = = = 们 能以宽容友好 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 课 堂里 学生 是 学 习 的主 人 。荷 兰 数 学 教 育 家 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问应该建立亲和 的对话平 佛赖登塔尔认 为 : 习数学 唯一 的正确 的方 学 台, 沟通 对 话 渠 道 , 学 生 觉 得 老 师 不是 课 堂 让 法 实 再 造, 是由 生 要学的 互 是 行 创 也就 学 把 东 盔 西 自己去发现或 创造 出来 , 师 的任 务是 引 41 教 教 学 内容 的 垄 断 者 , 不 是 课 堂 教 学 的主 宰 。 更 不 是 所 有 的 问 题 都 可 以 一 锤 定 音 , 是 可 以 而 导 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因 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 , 以聆听学生的见解 , 可 此 , 师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教 应不 断创 造 自主探 索 并能适 时地 给 以赞 同 、 表扬或 给他们参 考意 与合作交流的学 习环境 , 让学生 有充 分的 时 见 。这 样 每 个学 生 都 能 深 刻 理 解 知 识 的 形 成 间和空 间实践 , 动手操作 , 观察 分析 , 合作交 流 、 现 和 创 造 所 学 的 数 学 知 识 。只 有 当 每 发 发展过程 ,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 以然 , 个 学 生 亲身 经 历 数 学 再 创 造 的过 程 , 验 体 达到思 有源 、 思有序 、 思有获 、 思有创 的 目的 , 要鼓励 学生 数学规律的生成 和发现 的过程 , 功 的喜 悦才会 使 从而促进 学生思 维能力 的发展 。最 后 , 成 善 于 动手 实验 。数 学 实 验 是 学 生 获 得 数 学 知识 的 重 每 一 个 学 生有 机会 去分 享 。 二 、 试 新 的 课 堂教 学方 法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要手 段 。 中科 院院 士 张 景 中认 为 数 学 实 验 就是 动 手 尝 激 算一算 、 画一 画 、 一 量 。一 个 题 目光 想 不 动 手 , 量 往 极 性 动 ( 操作性活动 : 一) 把初 中学生 的研究性 学 习定 往 不 得 其 门 , 手 做 做 常 会 有 启 发 。 代 数 问 题 把 字 位 于 以学 生 的 主 体 实 践 活 动 为 基 础 展 开 学 习 活 动 , 母 化 成 数 试 一 试 , 何 问题 多 画几 个 图看 一 看 , 比 几 这 让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手段 , 运用多种感官 , 通过 自己 你 冥 思 苦 想 效 果 显 著 的 多 。 的主体活动 , 在做 中学 , 在学 中做 , 教 、 、 融为 使 学 做 总之 ,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 , 体, 实践 活动贯 穿于研究性 学 习活动 的始终 。学 在大力实施 素质教育 的今天 , 堂教学 革故 鼎新对 课 个活动的最好 方法是 做 , 教师要 创设让 学生 动手 教师来说 就是要 走 出传 统的教学 模式 , 以学生 为主 实验 、 制作 的机会 。如在有理数的乘方一节 , 由小组 体 , 千方百计 地调 动 学生 的 内因 , 激励 学生 积极 参 统计折叠剪绳 的根数 , 探讨剪的次数 与指数 的联系 。 与, 把课堂变为师生共 同创造的场所。努 力摒弃“ 教 ( ) 二 实用 性 活 动 : 动 要 注 意学 以致 用 , 师要 师 唱 主角 ” 课 , 见 书 不 见 人 ” 活 教 的 “ 的课 , 中 评 不 中用 ” “ 根 据 教学 内容 , 失 时 机 地 引 导 学 生 把 所 学 的 知 识 的课 , 不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让每一个学生都 应 用 于 实 际生 活 中 , 过 活 动 充 实 知 识 , 展 能 力 , 通 发 成 为 实 践 者 ; 每 一个 学生 都 成 为研 究 者 ; 每 一 个 让 让 增长才干。 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 让课 堂真正成 为学生 赏心乐 学 ( ) 三 自我 监 控 学 习 心 理 强 化 活 动 : 解 应 用 题 之 所 , 思妙 想之 处 。 在 奇 的学 习活 动 中 , 按 下 列 自我 调 控 单 运 用 出 声 思 维 可 ( 者 单 位 : 江 省苍 南县 宜 山一 中 ) 作 浙 方式来训练学生 自我监控过程并 获得有关体验 。
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动起来
一
、
这样有利于求得正确 的认识 、深层的理解 ,学生在相互交 流中极易萌 发灵感 、发现新知 、激活创新的火花。不 同的学生往往表现 出不 同的 悟性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 问难 的能力 ,使其养 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例 如在讲 “ 一元二 次方程 ”概念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 :在一个长 为5 0 米 、宽为3 O 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花 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 是整块空地面积 的一半 , 请展示你 的设计 , 列 出方程 。 如何建造较合 适?每个学生都会动起 来 , 展 开想象 的翅膀按照 自己的思考设计出不 同的图案 ,学生列出方程后跟学过 的一元一次方程 比较 ,很 自然地提 出了疑问 :这是个什 么方程 ?这种方程如何求解?再现 “ 过程” ,让 学生有一个积极思考 的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联想 、类比猜 想 , 进而鼓励学生提 出合理的疑 问并积极探究, 这样课堂就会真的动起来 。 这样 ,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得到 了保护 ,就会激发更多的学生以高涨 的 ◇g 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 四、巧用设计方法 。让学生快意动起来 教师教法的陈1 日 僵化必将使学 生觉得学 习索然无味 ,因此 ,本着 让学生 全面动起来 、快意动起来的原则 ,我们在 每一节课 的教学 中, 应 该充分相信学生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 和提供交流 、合作 的空间 和机会 , 并在交流和合作前创设一种能激 发起他们 主动 、积极参与活 动的情境 。我们作为教师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 的过程 中,做一 个 耐心 的倾听者 , 交流 的组织者 , 学 习成果 的分享者。 例如在教学 了《 中心对称 》以后 ,我设计如下练习 “ 请 以给定 的图形 ‘ oo△△ ’为构件 ,尽可能多地构思有意义的一些 中心图形, 并写上一两句贴 切 、诙谐 的解说词 。你能想出哪些 图形 呢?”孩子们通过思考以后 , 设计 了很多创意 的图形 ,其构思之巧妙 、想象之丰富 、语言之诙谐让 人耳 目一新 。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探究成功的乐趣。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首先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呢?一、让学生“动”眼,培养自学能力所谓让学生“动”眼,就是指引导学生有目标、有秩序、有思维地观察客观事物或问题,主动发现事物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
数学内容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公式、性质等,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对数学规律的感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象和积累。
表象则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感知的双向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经常组织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探索思考出结论,可以达到教师讲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让学生“动”手,凭直观获得感知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什么是周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用手摸一摸它的一周,并用尺子量一量,测一测物体表面的周长有多长。
”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活动起来了。
学生来到教室的每个角落,有学生测量课桌,有学生测量地砖,有学生测量黑板,有学生测量窗户的玻璃。
整个活动,大家非常兴奋,学习兴趣很浓,因为他们正沉浸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
三、让学生“动”脑,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的灵感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中才能诞生。
猜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新机会;猜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思维空间。
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后,用信封把三角形装起来,只露出来一个角,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引导学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最有可能和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为什么?然后再验证。
让每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论文
让每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小班化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教育思想.2010年我校经过区教育局批准为区小班化试点学校.笔者深感跟以前所任教的大班截然不同,如今小班人数少了,每名学生都处于同样突出的地位,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都能够真正地动起来,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欣喜地发现在小班化的课堂上,新课程理念得以较好体现.我们的数学课,也因小班化教学而更加精彩!一、把握核心,引导每名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是文本课程,同时也是一种经验的活动,一种体验的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每名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共创共生,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的知识,需要每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易于理解教学的内容,因此,让每名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是交往与探究.交往是一种互动,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探究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课例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师:我们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几组硬纸条和图钉,试一试看能构成几个三角形,对出现的情况互相讨论.几组硬纸条的长度:(1)20,10,15;(2)10,10,20;(3)8,10,21.(单位:厘米)生:第(1)组可以,第(2)(3)组不可以.师:同学们再比一比,能构成三角形三边的线段和不能构成三角形三边的线段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能构成三角形三边的线段,其中较短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能构成三角形三边的线段,其中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小于较长的线段的长度,无法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师:从同学们尝试的过程中,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对!同学们用尝试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数学知识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呢?生: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来说明.在此课例中,教师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感知操作,教师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条、图钉建构三角形.动手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并且每个人都准备了硬纸条,学生进行了全面地参与.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任意三条线段不一定能构成三角形,由此,学生的脑海里产生了问题和求知的欲望.第二个环节是观察总结,从实验中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具有的关系.第三个环节是抽象证明,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用抽象的数学知识来证明这个结论.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而是经过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得到的.体现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的新课程理念.二、链接生活,激活每名学生的主体经验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对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建构的,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和外部信息输入的.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主体来讲,是毫无意义的.小班化的教学为教师了解每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是教学成功的有效策略.课例2平面直角坐标系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你怎样在电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生:根据电影票上的排数和号数找到位置.师:班上要开家长会,希望家长坐在你的位置上,你怎么样向爸爸妈妈说明你的位置呢?生:要说明第几行和第几排.师:有补充说明的吗?生:行和排要说明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数.师:对!这名同学补充得好,要说明从什么地方开始数排数和行数.如果把排和列看成直线,请同学们把自己在班级中的座位用图形表示出来.(学生开始画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班级座位图,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准确地圈点出自己的位置.)师:在这个图中确定一个点需要几个数?生:两个.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生:两个数可以确定一个点.师:有谁能说出为什么吗?生:当我们在画图时,把排和行都看成是直线,并且垂直相交.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那么这个点就确定了.师:很好!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这里的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如果换成小数或负数,你怎样来确定这个点?请同学们交流各自解决的办法.生:如果是正小数,可以把两个整数之间分割成若干点;但如果是负数,不知道怎么办,只想起,如果是负数,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师:这名同学想得非常好!若是一个负数,我们可以借助于数轴找到一个点,那么两个数我们为什么不借助于两条数轴呢?观察我们教室的座位图,排和行是垂直的,那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垂足为原点,这种图形就称作平面直角坐标系.此课例教师首先联系每名学生经历过的看电影找座位和向家长描述自己的位置等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原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象地画图、圈点,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明确两个数可以确定一个点.接着又在学生已有数轴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构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体现了教师把课程面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和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建构新的知识.三、巧设问题,启迪每名学生智慧的大门诱发创新的需要,产生创新的动机,问题是创新的源头.问题的出现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每名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更有利于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有能力的人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开启每名学生智慧的大门.课例3证明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师: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与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请同学们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过程,然后四人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尽量找出不同的证法.(经过独立地思考,有的同学添出了一种辅助线,便开始了证明;有的同学同时还想到了两种、三种,分别开始证明;也有部分同学没有思路.在小组讨论、交流后,不会的同学也有了一些办法.)有三名同学添加了如图的前三种辅助线,并说明了他们的思路.师:三名同学做得都很好,他们构造了不同的平行线,利用相似三角形得比例,使问题获证.谁还能想出不同于利用比例的方法来证明呢?同学们要善于联想,善于另辟蹊径.(思考了许久.)生:用面积的方法证明.师:对!用面积的方法很简单,请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生:由角平分线想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作出表示距离的线段,发现它们也是两个三角形的高线.再由高线想到三角形面积,问题就证明了.课例中教师提出要证明的问题,引起同学们的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当学生们说出三种思路较雷同的方法后,又鼓励同学另辟蹊径,寻求更简单的方法,来引发学生创新.在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有常规的思考,也会有超常的想法.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独特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敢于在独特和新颖中创新.学生在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品质.知识、能力和创新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没有离开知识的能力与创新,也没有离开能力的知识学习.在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因素变成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识再也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知识、利用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四、活用教材,适合每名学生的主观需求新课程倡导“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尤其是在小班化课堂中,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接受式学习转向了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适合的内容,进行深加工,充分将教材的知识激活,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适合小班化教学的教材知识.五、策划活动,点燃每名学生的“思维导火线”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导火线’也就是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东西”.无独有偶,几乎在同时,美国的著名教学论专家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课堂学习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或活动,它在概念和包容水平上都高于课堂学习材料,从而构筑了与课堂学习内容之间的桥梁.对于用“思维导火线”或“先行组织者”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和奥苏伯尔都不约而同地作出基本相似的分析,即:就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达到最终的教学合一而言,在从事新的学习之前,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的认知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思维,提高其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小班化的课堂中,由于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教师有条件在课堂学习之前安排5~10分钟与课堂学习内容有关的活动,以点燃学生的“思维导火线”,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涵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于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新课程理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小班化课堂在很多方面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但从理论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教师不仅要认同新课程理念,更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这种理念,把这种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动和素质,创设出更多美好的课程,促进现代小班化教育的发展.。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论文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因此,学生主体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事实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是不会自然形成的,必须通过教师不断的培养,才可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如何实施呢?笔者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尝到了一些甜头。
现述之于后,以就教方家。
一、注重启发引导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模仿性强,富于好胜心,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可通过讨论分析、查找答案、角色互换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并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如讲有理数运算法则、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题步骤时,可通过题组练习,启发诱导学生去分析,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法则和解法。
对一些较易掌握的内容,教师只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让他们在教师点拨下自学完成。
对个别单元的教学,也可大胆地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来完成,学生开始仅仅是模仿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渐渐地,有的学生就会自出心裁,或者别具匠心地显示自己的才能。
这样教学,能大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相应地,其自学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实践学讲模式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学校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推出了学讲教学模式,即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打破教师唱独角戏,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将学习时间,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动起来。
事实证明,此法非常有效。
以前,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听课时心中无数,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他们或者昏昏欲睡,或者心不在焉,何谈效果?实践学讲教学模式,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
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体现,个个主动,人人参与,动口、动脑、动手,学得积极,学得兴致盎然,学得信心十足。
让学生动起来,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
生: 想。
师: 现在就请 同学们揭丌谜 底。请 大家 在袋里随便摸出
一
个 物体 , 并说 出他 的 形 状 。 ( 同学们 分别摸 出长方 体 、 正方 体 、 圆柱 、 球这 四种形 状
的物体 ,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它们 的立体 图。)
师: 今天 , 我们一起来认 识这些 形状 的物体 。( 板 书课
W EN LI DA0 HANG
让学 生动起来 . 戌 数 .  ̄ -g g
文 /翟爱琴
《 数学课 程标准》 指出: 有 效 的数学学 习活动不 能单纯 地依赖模仿 和记 忆 , 动手实践 、 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 习数学 的重要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 , 常常表现为以教 为 中心 。以教案 为本 , 教师讲学生 听, 教师问学生答 , 课 堂气 氛 沉闷 , 最终导致学生学 习方式单 一。因此 , 为了让学生得 到 主动 、 持续 的发展 , 必须让学 生动起来 , 实 现学生学 习方式 的多样化 , 真正成为数学课堂 的主人 。 引导 学 生 动 手 实践 — — 巧 手 “ 动” 起 来 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抓住学生感兴趣 的 现象 和问题 ,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 , 从实情 、 实物 、 实 事人手 , 采用讲故事 、 做游戏 、 模 拟场景 、 比赛 等形式 , 引导 学生 动手实践 、 在动手 、 动脑 中 积 累学 习 经 验 、 发 展 数 学 思 考、 提 高学 习兴 趣 。 【 教学 片段 】 师: 老师在每个小组 的桌 . 1 - . 放有一个魔术 袋 , 你 们想知 道 这 里 面 装 的 是 什 么 吗?
题)
师: 提出的这些问题 , 大家会解答 吗? 自己选择一两个 问题试着解答一下 , 再把你的方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师: 谁来说说 , 一共有多少人 , 你 是 怎 么 知道 的 ? 生 1 : 一共有 1 0个人 , 我们是一个 一个地数 出来的。 生2 : 我 们 先 数 男生 , 再数女生 , 然 后 把 男 生 的人 数 和 女 生 的人数加起来 得到 1 O 。 生3 : 我们 先数跳绳 的人数 , 再 数踢毽子和 打乒乓球 的 人数 , 最后 再 加 起 来 。 在数学课 上 , 让学生 自主地提 出问题 、 解决 问题 , 其目 的不仅在 于问题本身 ,更重要 的是培养一 种独立的和富有 个性 的人格 。另一方面 , 在鼓励 学生 自主探索 的同时 , 也不 应该排斥教师在解决 问题的进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
发表时间:2012-10-11T17:21:46.64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徐开权
[导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老师们最大的感触是课堂中活动多了,学生都“动”起来了。
贵州省清镇市实验学校徐开权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老师们最大的感触是课堂中活动多了,学生都“动”起来了。
课堂“活”起来了。
勿庸质疑。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下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和教学的策略。
然而。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翻新。
为“动”而动,为“活”而活,疏于管理,则会导致事与愿违、“活”而不“实”的后果。
下面是我就目前教学中的有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教学行为所作的一番思考。
一、课堂热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吗?
时下的课堂,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分小组热烈讨论的场面。
似乎不讨论就不能体现新理念,不合作就不能进行有效探究。
观察学生在许多课堂上的表现。
盲从的多,争辩的少,附和的多,投入的少。
事实上。
形式上的合作是无效合作,更谈不上是探究学习的体现。
为了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合作交流的机会是必要的。
但这种合作不是形式上的合作,应当是实质性的合作。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
适时地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组织时,每个学生要有明确的分析,有充分的合作学习的时问。
同时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中介性的工具——有价值性的问题。
我听过一节公开课。
一位教师在《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教学中,在创设情境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索测量方法,教室里一下子“开了锅”。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提出了很多办法。
其问不免有不同见解的争论:有的认为。
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方法好,它使用工具少,操作又方便。
有的认为。
利用标杆方法好,这种方法在不出太阳的情况下也能操作。
有的认为利用镜子的反射方法好。
它可以把科学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有的说,把气球升空的方法最简单……同学们兴致越来越高。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我以为这才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用活了教材。
这才是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二、怎样理解“动”才是全面的呢?
怎样理解让学生动起来的“动”字?很多情况下,人们只把动手,动口等看得见的显性行为看作“动”。
好像只有让学生讨论、争论、表演、游戏等才能体现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才能显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隐性的思维活动却往往被认为不在“动”之列。
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
我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营造安静的空间。
用来思考。
任思维驰骋,任想象放飞。
让学生在安静和谐的“思维场”中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体验在嘈杂的环境中无法得列的成功的快乐,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动”。
我们常常会发现,“让脑筋动起来”的课堂更精彩。
三、让学生“动”起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重心”应实现三个转移:一是由“教”向“学”转移,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法的研究;二是由“学”向“悟”转移。
因为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教”和“学”获得。
而文化素质却只能通过学生的“悟”才能获得:三是由“悟”向“行”转移,这是因为实践出真知,只有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
一种能力,伴其一生。
受用一生。
在课堂教学中。
既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
也不能满足于教师不停地问,学生被动地答的“满堂问”。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其实整堂课中,如果学生没有一点疑问,没有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课不能算是一节好课。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提出的问题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更容易暴露教学中的缺陷。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更何况,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异常广阔。
学习日渐社会化。
学生在某一方面通过较多的学习积累。
超过教师也足常有之事,因此,“动”起来的学生中应当包括对教师、甚至对教材产生质疑的学生;“活”起来的课堂上。
应当容纳学生质疑、反问、争论的声音戒以为这才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最高境界。
四、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法。
但是在组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有的教师在教学中。
该给学生引导的不“引导”,该给学生讲解的不“讲解”,唯恐被别人冠以“理念不新”的帽子,有的教师往往是游离教学目标。
脱离文本,让学生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去“探究”、“发散”。
教师对学生可以“放手”但不能“放任”。
让课堂“活”起来。
其实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和目的的观念,在潜心研究本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做到以下4点。
一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管理,包括时间分配上的管理。
学习内容方面的管理。
特别是教学的目标管理。
二要设计出内容有意义、思维含量高、并且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
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实验,大胆地猜想、验证、表达。
三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心声。
与学生平等交流,关注学生思考了什么。
体验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收获了什么,以便及时调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要在课堂评价中的注意导向。
抓住主流。
突出教育性。
不能以含糊不清、是非不明的语言,滥用表扬激励,以此“捧杀”学生。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重视学生的智慧生成,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这样理解?”在说的过程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评价,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给予肯定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