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或战略的一种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称之为平衡增长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按照平衡增长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在他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著名论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碍就是资本形成不足,但是由于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不可分性(需求互补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一笔投资的最低限度数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他主张实行“大推进”战略,也就是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才能使这些工业部门发展起来,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同时他认为,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必须在投资时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工业部门之间按比例协调、均衡发展,使产品的生产和需求达到平衡。

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1953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它穷,即收入太低,这样就形成一个“低收入——储蓄能力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他主张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但他并不认为各部门都按同一比率发展,而是主张按不同比率投资和发展各部门的生产,投资的比率应该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

3.“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1959年,斯特里顿在《不平衡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介于前面两种理论之间、并综合了前两种理论特点的平衡增长理论,被称为“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因为这种理论一方面强调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与需求方面的互补性的重要作用,也强调取得各经济部门之间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既主张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实现平衡增长,也主张在达到平衡增长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各个部门产品的需求收人弹性来安排不同的投资率和增长比例,通过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和快速

增长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按适当的比例平衡增长。

另外,比较重要的均衡发展理论还有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和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赖宾斯坦认为要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纳尔森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人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增长”的概念最早是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针对当时很有影响的平衡增长理论提出的,其理论也称之为不平衡增长理论。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如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和廖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此外,比较重要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还有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和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佩鲁的发展极理论。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发展极”概念和理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增长极”是一些英美学者在对“发展极”做了补充和发展之后提出的。佩鲁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2.廖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1957年,廖尔达尔在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并且利用“扩散效应”(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和“回流(回波)效应”(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两个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主张。

3.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1958年,赫希曼在他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赫希曼用一个关于“社会分摊资本”(简称“社会资本”)和“直接性生产活动”之间关系的模型来说明这个原理,其中“社会分摊资本”是指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