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6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走向实证研究(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汤雁冰、孙卓霖、邓云松)
从国外研究情况看,1955 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 首次提出收入分配的“倒 U”假设。1965 年威廉姆森(J.G.Williamson) 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得出“倒 U 型规律”的威廉姆森曲线。80 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全面分析我国区域发展 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现有文献或是偏重于不同影 响因素分析,或是由于不同研究考察的样本时期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 同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本文基于以经济发展水平测量的区域发 展差距,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 1952-2007 年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 区域人均 GDP 水平差异,利用面板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全国及各地区作 增长趋同分析并提出政策主张。
这说明总体上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在逐步缩小并且这种状况在最近三年尤为明显这预示着我国区域本文分析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区域人口务工流动量大与地区经济活动相关常驻人口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故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率对1997年2006年的人均实际gdp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区域经济差异趋势如正文图5b所示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差异——基于1990—2007年陕西与上海的对比分析
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 区的代表 , 以非 国有
经济作为制度变迁量化的内容。截取两地 19 90年 至 20 07年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 , 通过计 量模型做实证分析 , 并对其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
收稿 日期 :0 9 4 3 2 o —0 —1
引 言
自亚当 ・ 斯密以来 , 经济学家们就 开始探索经
济增 长 的原 因。亚 当 ・ 密 在其 《 斯 国富 论 》 中论 述 到 专业 化 和劳 动分工 是经 济增 长 的主要 因素 。凯 恩斯 革命 后 , 现代经 济 增 长 理论 开始 发 展 起 来 。索 洛 模 型 中 , 为经济 增 长 取 决 于 资本 和劳 动 。扩 展 后 的 认
1 文献 综 述
从2 纪4 0世 0年代 至 今 , 代经 济 增长 理 论 取 现 得 了长足 的发 展 , 制度 在 该 理论 中 的地 位 和作 用 经
历 了一个 从无 到有 、 不重 要到 重要 的发展 过程 。 从
王 文博 (0 2 从定 量 研 究 的角 度 出发 , 究制 20) 研
入索洛模型 , 构造出一个包含制度的、 技术内生的增
长模型 。通 过模 型 的推导 得 出这 样 的结 论 : 制度 质
量越好 , 人均产出增长率越高 ; 人均产出存在关于制
度条件 收敛 。欠发 达 国家 想获得 “ 后发 优势 ” 超发 赶 达 国家 , 前提 条件是 具 备 良好 的制 度或 能 够持 续 改
增 长的关 系问题就成 为经济学者研 究的重点 内容。基 于大量前人 的研究事 实, 文通过建 立经济增 长模型 , 本 选取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1990—2006年数据
中国各省 ( ) 市 经济发展差 异的原 因分析
基 于 1 9 —2 0 9 0 0 6年 数 据
朱道才 , 吴信 国
(. 1安徽财经大学 城 市与医域经济研究所 , 安徽 蚌埠
2 安徽 师 范大 学 国土 资源 与旅 游 学院 , . 安徽 芜湖
中 国 , 省 ( ) 经 济 发 展 程 度 呈 现 出 了 明 显 的差 各 市 的 异, 这种 差异 可 以直 观地 从 G P的 总量 和人 均 GD D P
区产业转移和资本 、 技术等要素转移 , 西部经济发 中、 展 正呈 现 良好 态 势 。 显然, 单从 政 策 、 区位 两 方 面简 单 说 明 区域 经济 发展 的差异不符合经济事实。对于一个地 区( 来 省) 说, 其经济发展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 , 而不仅仅局 限于 政策与 区位两种 因素, 如技术 、 制度、 历史 、 候、 气 人 口、 自然资源等因素, 研究分析这些 因素如何影 响地 区经济的发展 , 可以找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真正原 因 , 而 为制定 有效 的区域政 策 提供依 据 。文章共 分 从 五个部分 : 第一部分 为引言 , 主要 阐述本研究 的背景 和意义 ;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 ; 第三部分 为各省 ( 市) 经济 增长 方 式 的 差 异 分 析 , 要 依 据 C b - o ga 主 o bD u ls 生产 函数揭示各区域各要素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 ; 四 第 部分为各省 ( 经济增长速度 的差异分析 , 市) 主要利用 偏 相关 分析 方 法研究 八 大 比率 对 经 济增 长 速 度 的影 响 ; 五部 分为 结论 与政 策建 议 。 第
摘
2 34 ; 3 01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引言: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综述。
一、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只能通过辐射效应获得一部分经济增长。
这个理论首次揭示了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机制,但也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认为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地理环境、地区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认为,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在一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效应主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来实现。
产业集聚理论在解释为何一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现代化进程不均衡所导致的。
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与发展。
现代化理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框架。
五、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认为,孤立的经济小部门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发展取决于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这种理论对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动力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六、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全球竞争中所占的位置和能力。
具有优势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但都为解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一直是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差异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相比之下,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经济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为更直观地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我们选取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根据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名。
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城市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则集中在中西部内陆地区。
这表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内陆地区则处于相对劣势。
然而,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挥自身产业优势,逐步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
例如,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结论与对策建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象仍然存在,但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下对策建议可供参考:继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中西部内陆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水平。
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建立跨地区合作园区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互补。
文献综述示例
四、文献综述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是客观现实,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路径是未来趋向,这两方面是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的国内外终身教育研究看,尚无专门论述者。
(一)现实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终身教育发展现实基础研究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均颇为浩繁,因此从中梳理出研究脉络实非易事。
下面仅就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经济差异和中国功利主义文化传统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1.中央与地方关系相关研究终身教育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受制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关于后者,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不仅在政治学著作中有所涉及,在行政体制改革一类的文献中也是主要研究内容,更有很多著作直接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素材。
综合现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中国政府职能。
“对中国来说,这一课题显得更为重大而深刻”1,它是界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因素和着力点,“为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之提供了评价标准”2。
②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历史。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但基本都以1978年改革开放作为主要分界点,认为1978年之前是中央集权阶段,之后为逐步分权的时期;不同学者对1978年之前和之后做了更为详细的划分。
3③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类型。
当前1辛传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32.2颜廷瑞.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58.3颜廷瑞.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46-251.辛传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46-148.金太军,赵晖.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51-283.夏丽华.60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特点与当前的改革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理论界有关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基本判断主要有“中央主导型”、“地方主导型”和“中央地方混合型”三种观点。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连接各地区经济活动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效率,更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
本文旨在从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出发,探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均衡增长的潜在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存在。
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早期的政策倾斜,经济发展迅速,交通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交通布局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利用相关数据和统计方法,深入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连接各个经济单元的关键纽带,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资源流动、提升市场效率、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善的交通网络能够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加速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扩大市场范围,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本身就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尤为重要。
从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的角度来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吸引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引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内部实现各要素、产业、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社会公平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具体来说,它包括要素配置的协调、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地区发展的协调。
2.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常常与区域发展阶段理论联系在一起。
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经历着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理解这些发展阶段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1. 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实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区域政府角色区域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区域政府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间的协调与平衡。
研究区域政府的角色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1.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与转变,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研究有效的产业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与平衡。
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一个文献综述
J L ( +t =n o g A) 一
D
h(+ +) l g 6+ n
I S 南 mk ()
—
b S (1 I )
直表现优异 ,但经济增 长在地 区间的非一致性越来 越
突 出 。我 们 的 问题 是 ,为 什 么 世 界 各 国 的 经 济 增 长 有 着
如 此 大 的 差异 ?
M ni 以此回归模型为 基础 ,对 15个 国家 16 ak w等 9 90 18 95年的数据进行 回归 分析 ,修正后 的索洛模 型可 以 解释 8 %的跨 国收入差异 ,如果排除 了不可避免 的数据 0
亚新兴工业 国家的增长源泉进 行研究 ,也得 出类似 的观 点。Kum n (94 r a 19 )在 国际上颇有影 响力 的 《 交》杂 g 外 志上发表文章 ,对亚 洲乃至 中国经 济的快 速增长提 出质 疑。在其随后的研究 (《 萧条经 济学的 回归》 99 ,19 )更
到更好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这对 我国实现经济增 长方式
郭庆旺等2005利用非参数deamalngluiat指数方法对中国省份tfp进行分析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对中国省份经济的相?94?一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效率和相对技术进步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认为省际经济增长差异较大且有逐步增大的倾向原因是tfp尤其是技术进步率差异较大且逐步增大所致
第2 卷 8
的转 变 ,促进 区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现实意义 。
是直接指 出亚洲国家的增长是 “ 主要来 自于汗水 而非灵
感 ,来 自于 更 努 力 的 工 作 而 非 更 聪 明 的 工 作 ” 的 说 法 ,
1 国外研 究进展
11 重 要素 投 入 的 增 长 理 论及 其演 变 .
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作者:郭昊杨小林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年第05期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了影响南京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又结合目前南京市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最终得出南京六区在发展第二产业的时候,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南京整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南京市区域差异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南京的经济建设曾经付诸相當努力,兴建过一批在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企业。
1949年后,南京发展相对缓慢,但重化工业规模仍居江苏第一。
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由于南京经济以国营事业为主,相较于以外资和私人企业为主的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其他城市,发展较为滞后。
2009年,南京市人均GDP为55290元,位居江苏省第三位,在苏州(84810元)、无锡(81738元)二市之后;GDP总量为4230亿元,居江苏省第三位,次于苏州(74401亿元)和无锡(4992亿元)两市。
2009年南京市财政总收入901.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4.51亿元。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以缩小和苏州,无锡的差距。
因此,研究南京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找出影响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综合提升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目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目前关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主要有:(1)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杨开忠(1994)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时,同时采用了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方法,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的相对收入差距变化具有不同的趋势,省,大区和地带分别呈倒U 型,S型和U型变化。
(2)众多学者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区域差异的研究。
胡志远,欧向军(2007)运用泰尔指数对江苏省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 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且对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和小康社会都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县域经济的内涵入手,对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和特征进行了综述。
同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作出了综述。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发展模式1.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1.1 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高焕喜(2005)指出,县域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狭义上,县域经济指的是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孟宪江,刘福刚(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特殊区域经济。
冯德显(2004)指出,县域经济指的是县域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
朱舜(2001)认为,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多种经济活动交织形成的经济有机体。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涉及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
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村域经济各个层次。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区域性。
王怀岳(2001)指出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的行政界线。
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集中在这一范围内。
有学者认为,由于各个县域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不同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存在明显区域性的特点。
开放性。
陈清(2004)指出,由于县域之间存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县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梯度。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与外界交往为前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象、原因及其时空演变规律。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时空尺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文章首先将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目标。
接着,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历程和现状。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机制,包括自然资源、政策倾斜、产业结构、人口流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时空尺度分析方面,文章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空间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揭示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和贡献度。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文章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作为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其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
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形成机制,而随着空间分析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时空尺度的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演化过程。
在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研究方面,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要素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新增长理论则强调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活动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而新经济地理学则通过引入空间因素,解释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
在时空尺度分析方法的应用方面,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特点、产业分布情况等,帮助理解不同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区位选择与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企业为什么选择特定地理区域进行投资和生产活动,以及不同地理区域的比较优势,帮助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指导。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地理区域的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和体制条件。
•区域间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合作:研究不同地理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分析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制和模式,推动区域间经济融合发展。
•区域政策与规划:分析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指导区域经济的长远规划和政策调整。
2. 请简单描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种主要类型。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描述和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和行为,帮助理解经济活动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具体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个别地理区域或企业的实践案例,了解其特点、经验和成功因素。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和整理具体地理区域的经济数据和信息。
•文献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总结和归纳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数学和统计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经济现象和行为的规律性。
具体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经济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推导。
•数量模型:通过建立和运行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地理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理论模型和数据回归分析来检验和验证经济假设和关系。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相互补充和支持,可以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文献综述】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的比较
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的比较一、材料来源情况自凯恩斯的出口需求模型问世以来,关于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经久不衰,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纵观现有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文献,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具体理论影响因素和实证模型的确定要取决于所选择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模型的具体形式就会不同。
所以,关于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关于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从国内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对整个国家进行研究,中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比较优势不一等特点造成了区域间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全国进行的研究对于各区域、各省未必适合,有必要针对各省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地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Carmela Martin和Francisco J. Velazguez(2002)选取1986-1996年的年度数据对DECD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进行分析。
作者把解释变量分为传统生产要素(实物资本和劳动力)和其他有形和无形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用出口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比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出口国与进口国的(实物资本/劳动力)之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之比、人力资本存量之比、(技术资本存量/劳动力)之比、直接投资之比、GDP规模之比为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ECD成员国内,一国有形和无形资产察赋大于其伙伴国,则其双边出口一进口比率也就比较高,另外,直接投资也会促使东道国的出口一进口比率。
Prema-Chandra Athukorala和Suphat Suphachlasai (2004)对泰国的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作者除了选取实际有效汇率、泰国生产资本的使用量、世界贸易额为解释变量外,还引入了虚拟变量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危机的月份为1,没有则为0)对泰国的出口额进行PH最小二乘估计,得出实际有效汇率对危机后泰国出口贸易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的结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财经研究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翟仁祥 黎 伟摘 要: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历史和现状基础上,辨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因素、机制、政策措施进行文献比较研究并简要评述。
研究发现要素流动自由有序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 要素流动前言 根据“先富后富、共同富裕”论,在经济增长“效率优先”、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指导下,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我国在事实上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划分原则,国家重大基础投资、产业布局的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带倾斜,重点在中部地带布局能源、原材料工业。
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很显著,从南到北沿海岸线设立的沿海开放地带,经济特区、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特殊经济区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心地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但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1991年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强调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强调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从学科发展进程而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是我国经济学者从我国建国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所赋予其科学内涵的一个概念(覃成林,1998)[1],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覃成林,2013)[2]。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从省级行政区域或若干个省际行政区交接区域层面而言,就是省级区域经济差距逐步缩小,比如长三角区域内部、江苏苏南苏北区域之间、安徽皖南皖北区域之间、山东鲁西南鲁东北之间,等等。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农村区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区域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农村区域发展不仅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存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研究指出,不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改变的压力。
研究表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是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3.农村人力资源和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发展机会,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是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1.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于农村区域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一些研究指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是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2.公共参与和社会组织农村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一些研究指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农村区域发展,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可以提高农村区域发展的效果。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献综述作者:李珊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32期摘要: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手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差距问题愈加突出,经济政策的效用也愈加显著。
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文献系统的梳理、比较研究发现:区域差异、社会不平等问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通病,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政府决策者最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差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具选择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32.0101引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
其中,作为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工具——区域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均、不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面临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
自“九五”计划以来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会是我国长期坚持并落实的基本国策。
然而,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差异,区域问题也各有不同。
何时何地实行怎样的区域经济政策,将会是相关学者乃至政府今后研究具体区域问题的思路所在。
文章从理论依据、发展演变、研究对象、政策创新以及工具选择等方面对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旨在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点。
2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政策的三大理论基础。
区域分工理论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分为成本学说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
主要包括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
其代表理论有佩鲁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型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型理论。
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型。
4钟型发展理论1980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
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
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统计学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一、前言部分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
其核心地区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属长江三角洲最繁华的地带之一。
未来10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有可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
近年来浙江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跃居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着手深入地研究并努力使其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并通过良好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个行业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多种因素造成长期以来浙江省各行业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本文考察浙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收集各项指标体系,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一个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可以均衡的发展,为浙江经济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有关概念:主成分分析[1]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也称主分量分析, 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利用降低维度的思想,在损失很少的信息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
一般情况下,将转化后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其中每一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并且各个主成分之间是线性无关的,这样就使得主成分比原始变量具有更优越的性能,这样就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可以只考虑少数几个主要成分而不至于损失太多的信息,从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的矛盾,揭示事物内部变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同时将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
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
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或战略的一种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称之为平衡增长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
“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
平衡增长理论按照平衡增长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在他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著名论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碍就是资本形成不足,但是由于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不可分性(需求互补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一笔投资的最低限度数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他主张实行“大推进”战略,也就是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才能使这些工业部门发展起来,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同时他认为,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必须在投资时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工业部门之间按比例协调、均衡发展,使产品的生产和需求达到平衡。
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1953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它穷,即收入太低,这样就形成一个“低收入——储蓄能力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他主张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但他并不认为各部门都按同一比率发展,而是主张按不同比率投资和发展各部门的生产,投资的比率应该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
3.“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1959年,斯特里顿在《不平衡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介于前面两种理论之间、并综合了前两种理论特点的平衡增长理论,被称为“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因为这种理论一方面强调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与需求方面的互补性的重要作用,也强调取得各经济部门之间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既主张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实现平衡增长,也主张在达到平衡增长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各个部门产品的需求收人弹性来安排不同的投资率和增长比例,通过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增长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按适当的比例平衡增长。
另外,比较重要的均衡发展理论还有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和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赖宾斯坦认为要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纳尔森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人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增长”的概念最早是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针对当时很有影响的平衡增长理论提出的,其理论也称之为不平衡增长理论。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如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和廖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此外,比较重要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还有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和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佩鲁的发展极理论。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发展极”概念和理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增长极”是一些英美学者在对“发展极”做了补充和发展之后提出的。
佩鲁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2.廖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7年,廖尔达尔在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并且利用“扩散效应”(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和“回流(回波)效应”(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两个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主张。
3.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1958年,赫希曼在他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该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赫希曼用一个关于“社会分摊资本”(简称“社会资本”)和“直接性生产活动”之间关系的模型来说明这个原理,其中“社会分摊资本”是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种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慢且低、投资效率低而受益面广;而“直接性生产活动”是指直接投资于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中并能迅速见效,直接增加产出和收益的投资行为,投资集中、周期短、收益快、投资效率高。
通过分析,他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的部门,而且应当优先选择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的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
二是“联系效应”理论。
该理论可以解决怎样选择、按照什么标准选择引致投资最大的部门的问题。
赫希曼认为联系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这种效应可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应该是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也就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这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4.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
中心——外围理论首先是由劳尔·普雷维什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中心——外围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
60年代,弗里德曼在其论文《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中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
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二个不连续但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创新起源于区域内少数的变革中心(核心区),并由这些中心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地朝创新潜能较低的地区(外围区)扩散。
在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中,前者处于支配地位而后者处于依附地位,核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和生产效应等六种反馈机制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地位。
因此,区域发展过程表现为不平衡发展,核心区的增长会扩大它与外围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但他同时认为,在核心区把自己的机构扩展到外围区的过程中,核心区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丧失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从而导致新的核心区在外围出现。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循环说”。
他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
1966年,汤普森在《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旦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
梯度理论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简称,是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该理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而且产业和技术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散和转移。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965年,威廉姆逊在其发表的《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提出了倒“U”型理论。
与以往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而且将时序问题引入到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
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
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但由此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内容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学者对相关问题的深人研究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对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量化和分解,如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等等,这些都使得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对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更加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