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玉米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大宗谷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其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具备多次加工增值的潜力,加工品种多样,被誉为“软黄金”。如今粗粮细作、细吃已成为营养搭配的新时尚。发展下列玉米加工有广阔的市场。

一、玉米制凉粉

选白色玉米用面粉机加工成精粉,然后在缸中对清水,搅拌沉淀即为玉米淀粉。

1.以每0.5千克面粉加3千克水添至锅中。加热至似开非开时停火。

2.将0.5千克玉米淀粉放入盆中,加凉水调开(勿太稀或太稠)。

3.将调好的粉浆顺直线倒入锅中,迅速搅动加温。但不可在温水时倒入面浆,以防糊锅;也不可在沸腾时倒入,以免形成疙瘩。

4.搅拌成乳白色时停搅,盖上锅盖煮3~4分钟。待呈清白色且有小气孔出现时停火即为成品。

二、玉米奶饮料

1.将60千克精选过的玉米在室温下浸泡20小时后煮熟,滤去水分,加5%的玉米淀粉液磨成乳液,用100目滤布过滤。在滤液中加脱脂奶粉、白砂糖各10千克,搅拌25~35分钟后即为成品。

2.将精选的50千克玉米放在热水锅中煮沸1小时,滤去水分,加入5%的

玉米淀粉溶液,磨成乳状,用40~70目滤布过滤,加入脱脂奶粉、白砂糖各5千克,搅拌半小时即为成品。

三、玉米蛋糕

1.配料。黄玉米面5千克,鸡蛋6千克,糖稀1.2千克,发酵粉50克,白糖3千克,植物油250克,食盐、小苏打、鲜牛奶适量。

2.制法。①将玉米面、糖稀、食盐、鲜牛奶、发酵粉拌匀,置于蒸锅内蒸30~35分钟,取出冷却备用。②将鸡蛋打入盆内,加入白糖和小苏打适量,用3根筷子先轻后重,先慢后快搅拌15~20分钟,使蛋的液体起泡变厚,色泽奶白,体积增加1.5~2倍。③把蛋液拌入蒸好的蛋糕原料中,搅成均匀的糊状,静置10分钟。④将蛋糕模具(铝皮饭盒也可)入炉加热,在底部涂1层食用油,以防粘模。把搅拌好的糊状料分装进蛋糕模具中,送进烤箱烘烤。待制品烤成金黄色,表面涂上一层油,即成玉米蛋糕。

四、香酥玉米豆

1.选料浸泡。玉米去杂质,置于水中浸泡16~24小时。

2.碱煮去皮。把浸泡好的玉米捞入浓度为8%~9%的食用碱水中,煮沸1小时。捞出,投入清水中反复淘洗,直至皮膜、粒柄除去。将玉米粒浸于水中淘洗,直至水溶液呈中性。

3.煮熟。把洗净的玉米粒放入锅中,煮至米粒无硬核,捞出,晒至半干。

4.油炸。把半干玉米粒放入加热的食用油中,炸至金黄酥脆。

5.拌糖粉。将白砂糖以小钢磨磨成粉状,用细筛筛在刚炸好的玉米粒上,拌

匀,即为成品。

五、玉米怡糖

1.原料:玉米芯(玉米棒脱粒后剩下的内轴)干品60千克,大麦芽12千克,麸皮(麦麸)20千克。

2.加工:①把玉米芯用碾子碾制成黄豆粒大小的碎屑,投入清水浸泡1小时,捞出,铺盖一层麦麸。入锅蒸煮15~20分钟后,往碎玉米芯中加入凉水5千克,搅匀,借以产生大量蒸气,使玉米芯中的淀粉进一步糊化。持续蒸煮1小时,使碎玉米芯彻底软化。②停火、放凉,至玉米芯不烫手时拌入麦芽浆(把浸泡发涨的大麦芽加水15千克,磨成浆即成)。③玉米芯与麦芽浆拌匀后放入淋缸,保温2~4小时,即可发酵转化为糖液。最后淋出糖液,入锅熬制成糊,浓稠后即为饴糖。

六、玉米醋

玉米芯熬制饴糖后,剩下的玉米糖糟可以酿醋,其品质优良。

1.制醋坯。将糖糟倒入大缸内,加入占糖糟重量1/3的清水和10%的稻谷壳或煮熟的米糠,拌匀,放置24小时后加入酒母(酒曲),酒母的用量与酿水酒相似。在30~32℃温度条件下发酵48小时。在发酵料中加入熟醋坯,用量占发酵料的5%~10%,拌匀,在30~35℃温度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7天后即成醋坯。

2.陈酿。醋坯制成后进行陈酿。用醋糟、泥土及盐卤等混合物覆盖于缸面,厚3厘米。于20℃以下温度陈酿

1~2个月。

3.淋醋。将醋坯放入淋醋器内。淋醋器用一底部凿有小孔的瓦缸制成,距缸底6~10厘米处放置滤板,铺上滤布。首先从上面徐徐淋入与醋坯等量的冷开水,醋液从缸底小孔流出,即为生醋。再淋入等量的冷开水,所得的醋即为二次醋液。用作淋下次醋坯。

4.杀菌。将生醋加热至70~75℃,保温30分钟以杀菌。冷却后即可装坛、瓶。

七、玉米粉条

用玉米制作粉条,投资小,效益大。每100千克玉米可加工粉条60多千克,剩下的近40千克玉米渣是喂猪的好饲料。

1.玉米洗净,以清水浸泡14小时,用粗钢磨磨浆。出浆后过两次箩。方法是:用清水搅拌玉米浆,用水量以能把玉米浆搅匀为宜,随即过箩。沉淀3小时后把上清液(芡水)舀出。芡水可供每次过箩时用。旧芡水有发酵作用,可加速玉米芡凝固。用旧芡水搅拌已过第一次箩的玉米浆,再过第二次箩。

2.过箩后的玉米浆沉淀24小时,舀出上清液。沉在缸底的就是玉米芡,用干净白布袋吊起,控水,晾干。

3.把玉米芡用清水拌成糊状,装入自熟粉条机的进糊口。当面糊流到漏条口后,用木棍接住,晾晒,即成玉米粉条。

八、玉米面包

玉米面、标准粉各2.5千克,鲜红薯丝300克,精盐和干酵母粉适量。用

温水将玉米面、标准粉各1千克和匀揉成软面团,用少量温水将干酵母化开,揉进面团,放在温暖处。以开水将玉米面1.5千克烫好,和匀,与上述面团揉匀。将标准粉1.5千克、红薯丝与面团揉匀,加入精盐适量,以面团不粘面板为宜。将面团切块,放入面包模具内,让其在适温下发酵。待面团增大1倍时放入烤炉内,在176~190℃温度条件下烘焙,至面包呈金黄色时出炉。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河南省沁阳市 | 2010-05-28 12:48 一、播前准备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紧凑、中大穗、中晚熟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品种是保证玉米增 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市主要选用郑单958、忻玉110、浚单20、邯丰08等。 2.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播种期要对种子进行挑选,清除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2)晒种:选择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进行晒种5-6小时(注意: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以免烫坏种子),可提早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5%-10%。 (3)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①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500毫升,加水20升,拌玉 米种200千克;②在玉米播后至4叶前每亩用3%拌撒宁颗粒剂4-5公斤(或用48%乐斯本 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加水3公斤)拌细砂土40公斤,顺垅撒施后立即浇水。(二)肥料准备 玉米常用肥料有尿素、二铵、复合肥、微肥、玉米专用肥、玉米专用缓控肥等。要重施有机肥、锌锰硼微肥搭配、突出钾肥。增施有机肥,改变玉米不施有机肥的传统。在确保施用优 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亩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遵 循以产定氮、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分次施入的原则,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 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施入,以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以促穗大粒多。 花粒肥在抽穗至开花期施入,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使其活秆成熟,增加粒重。二、播 种 (一)播种时期 抢时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实现玉米丰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麦收后抢茬直播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要力争6月10日前播种结束。点种麦田可在麦收前3天进行套种。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玉米减产。合理密植应 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一般耐密品种每亩定苗4500-5000株,大穗品种定苗3500-4000株。 (三)足墒播种 充足的土壤墒情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的基本条件。在适播期内,要趁墒抢种,若土壤墒情 不足,播种后要用时浇蒙头水。 (四)施好种肥 种肥可促壮苗早发,种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左右,通常每亩施用尿素3-4公斤和部分磷、钾肥,在玉米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套种区可结合浇蒙头水施入。 三、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1、化学除草:播种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采用土壤封闭或茎叶处理。在玉米播后苗前, 浇过地后,趁墒每亩用甲草已莠250克,兑水80公斤喷雾。苗后除草:(1)选用灭生性除 草剂,如20%百草枯每亩250-300克(或10%草甘膦每亩1-2公斤)兑水50公斤,对已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改)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配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适期早播等措施的玉米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适合于海拔500米以上的春玉米种植区,平均亩增产380—520公斤。 一、播前准备 1、选择地块:应选择海拔500米以上的浅山区地块,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或缓坡地。 2、精细整地:在冬前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促进土壤熟化,播前再进行一次翻耕,然后精细整地,要求做到地平土碎、上虚下实、无残茬作物。 3、合理施肥:结合整地,一次施足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斤以上,碳铵80—100斤或尿素30—40斤,磷肥60—80斤,硫酸钾20斤,并配施少量的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二、规格播 1、选用良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增产潜力大、抗病、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主要选择春播主推正玉203、潞玉13、豫玉2 2、临奥1号、中北恒6号,旱地推广绵单8号、绵单1号。 2、适期早种:地膜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当地晚霜期前10天左右或比当地露地春播玉米适宜播期提前10—15天即可。 3、起垄覆膜:结合播前整地,及时覆土起垄,一般垄面宽1.5—1.8尺,垄高3—4寸,垄面呈鱼背型。播种时,采取垄面开沟摆籽,播后及时盖土覆膜。覆膜时,先将膜的一端用土压牢,再将膜两边拉紧置于沟内,随覆膜随压土,将膜两边埋入土中2—3寸。覆膜后,在垄上每隔3—5米压一“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4、合理密植:对于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可控制在4000---4500株/亩;大穗型品种控制在2600--2800株/亩;一般品种应以3300—3800株为宜。同时把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阳破地宜密。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新河县国西家庭农场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夏玉米的播种技术 贴茬播种。由于贴茬播种可实现抢时早播,减少农耗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利用机械化作业,并可减少“芽涝”危害发生几率。近年来贴茬播种在我县玉米播种上得到了大力推广。 1、因地制宜选用对路品种、优良品种。首先选用熟期对路品种,在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和不耽误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生育期长的品种,以提高玉米产量,其次选用适合本地地力条件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等中早熟品种。 2、搞好播前晒种及药剂拌种。播种前选晴暖天气将种子摊在凉席或布包上晒种,以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药剂拌种可以防止地下害虫和灰飞虱,可用40 % 辛硫磷100mL 加10%吡虫琳20克加1公斤水拌50公斤种子,拌匀稍晾后播种。 3、抢时早播,严把播种质量关。小麦、玉米一年两茬种植,热量资源相对紧张,夏玉米的生长发育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产量潜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小麦收获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抢时早播,延长玉米生育期,是实现夏玉米高产的关键。小麦收割以后应及早播种夏玉米,实现以“早”补“短”,尽量实现“零农耗”,即当天收割小麦,当天完成夏玉米播种。玉米是独杆作物,一棵一般只结一个穗,少一棵苗就少一个穗,少收一份产量。播种质量不好常常会造成缺苗断垄和大小苗不整齐,苗期出现的小苗和弱苗到成熟时绝大部分会成为空杆,即使结穗也很小,产量不足正常的三分之一,对小苗和弱苗进行偏管也基本没什么作用。由此可见,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至关重要。玉米提倡要“七分种、三分管”,为此玉米播种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实现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避免漏播和重播,坚决杜绝因播种环节造成的缺苗断垄和大小苗生长不整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迁安市沙河驿镇区域站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 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2、种子准备 (1)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目前迁安市玉米生产中主要推广的优良杂交种有通单24、清玉4、致太一号等。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 (3)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4)播种机具的调试: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 二、播种技术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6~7℃,10~12℃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在土壤墒情允许的情况下(田间持水量大于60%),适宜播种期一般掌握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出苗较快而整齐,有利于苗期培育壮苗;播种过早,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烂种。如果考虑土壤墒情及保证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可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适期早播。地膜覆盖玉米可提前至5~10cm地温8~10℃时播种。 2、播种方式 根据收获机械来配臵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50cm 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 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2---2.5kg,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播种深度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1.科学布局,区域化生产 随着玉米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实行科学布局,进行区域化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生产实际,制定出玉米区域化生产规划布局,区分出大小区域,在种植区域内部,重点把玉米品种调优、结构调良、应用技术调新,就是要依据市场需求,真正选择品种优良、质佳的高产良种;依据产业化等对玉米的不同需求,在玉米自身内部区域内,种植不同需求的等同玉米良种;切不可一刀切及盲目扩大单一品种的种植比例;突出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改善玉米品质,提高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继续抓好常规技术措施,努力实现玉米生产的标准化作业 常规技术措施是生产经验总结,并经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其提质、增效、增产作用显著。如:玉米催芽坐水种技术,化控应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技术,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技术,科学的土壤耕作及轮作技术,适时晚收技术等。这些技术生产上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应继续抓好。但应看到很多地方虽然推广了这些技术,却没能真正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到位率不高,玉米标准化作业,是实现玉米生产增产、增效的基本前提。 3.抓好新技术推广,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1通透栽培技术 此技术是黑龙江省农委十大农技推广项目之一,具有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含水量、提早成熟等多种好处,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生产区以推广“两垄一平台”、比空栽培、粮粮间作或不同品种的间作栽培,可有效缓解“玉米海”矛盾。 3.2紧凑型玉米品种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国家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之一,较平展型玉米的光合势要强,可大幅度增加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及经济系数明显提高,同时其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3.3应用化学调控技术 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玉米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是玉米化控剂,其种类较多,作用及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化控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所造理想的株形,上部叶片收敛,有利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还可以适当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玉米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大宗谷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其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具备多次加工增值的潜力,加工品种多样,被誉为“软黄金”。如今粗粮细作、细吃已成为营养搭配的新时尚。发展下列玉米加工有广阔的市场。 一、玉米制凉粉 选白色玉米用面粉机加工成精粉,然后在缸中对清水,搅拌沉淀即为玉米淀粉。 1.以每0.5千克面粉加3千克水添至锅中。加热至似开非开时停火。 2.将0.5千克玉米淀粉放入盆中,加凉水调开(勿太稀或太稠)。 3.将调好的粉浆顺直线倒入锅中,迅速搅动加温。但不可在温水时倒入面浆,以防糊锅;也不可在沸腾时倒入,以免形成疙瘩。 4.搅拌成乳白色时停搅,盖上锅盖煮3~4分钟。待呈清白色且有小气孔出现时停火即为成品。 二、玉米奶饮料 1.将60千克精选过的玉米在室温下浸泡20小时后煮熟,滤去水分,加5%的玉米淀粉液磨成乳液,用100目滤布过滤。在滤液中加脱脂奶粉、白砂糖各10千克,搅拌25~35分钟后即为成品。 2.将精选的50千克玉米放在热水锅中煮沸1小时,滤去水分,加入5%的

玉米淀粉溶液,磨成乳状,用40~70目滤布过滤,加入脱脂奶粉、白砂糖各5千克,搅拌半小时即为成品。 三、玉米蛋糕 1.配料。黄玉米面5千克,鸡蛋6千克,糖稀1.2千克,发酵粉50克,白糖3千克,植物油250克,食盐、小苏打、鲜牛奶适量。 2.制法。①将玉米面、糖稀、食盐、鲜牛奶、发酵粉拌匀,置于蒸锅内蒸30~35分钟,取出冷却备用。②将鸡蛋打入盆内,加入白糖和小苏打适量,用3根筷子先轻后重,先慢后快搅拌15~20分钟,使蛋的液体起泡变厚,色泽奶白,体积增加1.5~2倍。③把蛋液拌入蒸好的蛋糕原料中,搅成均匀的糊状,静置10分钟。④将蛋糕模具(铝皮饭盒也可)入炉加热,在底部涂1层食用油,以防粘模。把搅拌好的糊状料分装进蛋糕模具中,送进烤箱烘烤。待制品烤成金黄色,表面涂上一层油,即成玉米蛋糕。 四、香酥玉米豆 1.选料浸泡。玉米去杂质,置于水中浸泡16~24小时。 2.碱煮去皮。把浸泡好的玉米捞入浓度为8%~9%的食用碱水中,煮沸1小时。捞出,投入清水中反复淘洗,直至皮膜、粒柄除去。将玉米粒浸于水中淘洗,直至水溶液呈中性。 3.煮熟。把洗净的玉米粒放入锅中,煮至米粒无硬核,捞出,晒至半干。 4.油炸。把半干玉米粒放入加热的食用油中,炸至金黄酥脆。 5.拌糖粉。将白砂糖以小钢磨磨成粉状,用细筛筛在刚炸好的玉米粒上,拌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河南省沁阳市| 2010-05-28 12:48 一、播前准备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紧凑、中大穗、中晚熟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品种是保证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市主要选用郑单958、忻玉110、浚单20、邯丰08等。 2.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播种期要对种子进行挑选,清除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 (2)晒种:选择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进行晒种5-6小时(注意: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以免烫坏种子),可提早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5%-10%。 (3)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①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500毫升,加水20升,拌玉米种200千克;②在玉米播后至4叶前每亩用3%拌撒宁颗粒剂4-5公斤(或用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加水3公斤)拌细砂土40公斤,顺垅撒施后立即浇水。 (二)肥料准备 玉米常用肥料有尿素、二铵、复合肥、微肥、玉米专用肥、玉米专用缓控肥等。要重施有机肥、锌锰硼微肥搭配、突出钾肥。增施有机肥,改变玉米不施有机肥的传统。在确保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亩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遵循以产定氮、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分次施入的原则,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施入,以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抽穗至开花期施入,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使其活秆成熟,增加粒重。二、播种(一)播种时期 抢时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实现玉米丰产稳产的关键措施。麦收后抢茬直播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要力争6月10日前播种结束。点种麦田可在麦收前3天进行套种。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玉米减产。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一般耐密品种每亩定苗4500-5000株,大穗品种定苗3500-4000株。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陈军 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其主要内容包括:玉米播种的品种选择、玉米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实现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以及去雄与授粉。 关键词:玉米;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当地的农民百姓获得更好地生活,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玉米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有很多农民百姓靠着种植玉米获得农业收入。如何提升玉米的产量是当前相关农业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将其运用在实际的农业生活中,提高玉米产量以及种植质量。 一、玉米播种的品种选择 在开展玉米种植工作的时候,当地的农业部门需要尽可能充分了解当地的玉米种植环境。对种植环境的天气、气候、水资源、土壤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不同玉米品种的生产环境需求开展对应的研究讨论,选择最为适宜播种的一种或者几种玉米品种,在当地的农业种植工作中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在选种过程中提高玉米种植工作的高产量以及高质量。 在具体选择工作中,最佳的选择一般为130~140d生育期的玉米品种,农业部门技术工作人员需要选择根据土壤肥沃程度以及地质条件适宜的玉米品种。例如: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选择喜肥水的玉米品种;对于一些土壤瘠薄地,水资源灌溉工作难以开展的地区,选择一些耐瘠薄以及耐干旱的玉米品种。

不仅如此,当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工作人员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前新颖的玉米品种,及时在当地开展小面积玉米试种,有效引进适合于在当地种植的玉米新品种,选择产量更多,品相更好地密植玉米品种。 二、玉米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一)选择种植玉米的土地 根据相关农业研究以及生产种植经验来说,玉米品种拥有很高产的可能性。其自身在肥力优渥的土壤环境中有更好的生长趋势,不能在盐碱环境中茁壮生长,对土壤环境有着较为严格地要求。在选择种植玉米的土地工作时,需要保证其自身土地的土层高于40cm,其土壤内部的速效磷大于15mg/kg,碱解氮超过60mg/kg,土壤有机质保持在15g/kg之上的范围。在种植玉米之前,土壤可以选择种植豆类、油葵、苜蓿等植物,其中至土壤有着更为优渥的种植环境。 (二)玉米播前土壤准备 玉米种植前,农民百姓需要首先测量土壤中的肥力以及水分含量,保证土壤含水量适合于玉米种植。常用的在田间,检测土壤水分的最简便的方法是:种植人员将土壤捏在手中,以手捏土成团,然后丢落在土地里,呈现为碎块为适宜的种植土壤环境。在实际种植之前,农民百姓可以使用五铧犁机耕地,将已经选择种植玉米的土地耕深23~25cm,紧接着再用旋耕机将土地旋耕1遍。 (三)种子处理 在种植之前,农民百姓还需要将玉米种子进行有效的处理,通常情况下是选择用包衣的种子。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但是却没有包衣的玉米种子,农民百姓需要在种植之前,将没有包衣的种子进行2~3天太阳的照晒。照晒处理是为了更高的保证玉米种子自身的活力与营养。

夏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夏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张兴伟韩东志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3期 商水县袁老乡农业服务中心张兴伟 商水县袁老乡文化服务中心韩东志 一、选用高产、稳产品种 作物要增产,品种选择最关键。玉米也是如此。玉米品种选择应按市场要求、生产目标和气候条件选择,根据商水县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应选择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登海605、伟科702、中单909等适合全县大面积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并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农作物品种。 二、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组合特性及品种的栽培技术特点,严格执行密度规格,只有适当密植,才能进一步发挥其增产优势。由于玉米植株高大,既要有足够的密度,又要保证通风透光,故提倡宽窄行种植。一般宽行距70~80cm,窄行距40~50cm。一般稀植品种如登海605、先玉335每667m2种植密度以3 500~3 800株为宜。中密度品种如郑单958、伟科702、中单909、浚单20每667m2种植密度以4 500株为宜。 三、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的好坏对保证苗全、苗齐、苗匀和消灭大小苗,最终达到高产目标非常重要。要重点抓住以下4个环节:一是选用包衣种子,预防苗期病虫害。二是力争早播,争取6月10日前播种结束,最迟不能超过6月15日。三是足墒下种,麦收后如果墒情充足要抢墒播种,墒情不足要先浇水后播种或者播种后立刻浇水补墒,力争足墒下种,一播全苗。四是推行机播,特别是精量点播,保证深浅一致,出苗整齐。 四、加强田间管理 (一)及时补苗、间苗、定苗 生产中如遇特殊情况缺苗断垄严重时要及时补苗。玉米顶土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时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移栽时从田间选取稍大的幼苗带土移栽并及时浇水,保证成活率。间苗在3~4片叶时进行,定苗在5~6片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和混杂株,保留健壮植株。定苗时缺苗处就近留双株,保证留下的植株均匀一致。 (二)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不仅可以疏松土壤利于根系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消除麦茬和杂草,一般人或机械中耕2次,定苗时1次,10片叶展开时1次。用除草剂封闭处理或者秸秆覆盖的田块,可在拔节后到10片叶展开时一次性中耕培土,不仅可以预防后期玉米倒伏,而且一旦发生水涝灾害又可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三)施肥

玉米的主要用途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平均在2500万公顷左右,年产量则达到1.2亿吨,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二位。我国玉米的分布较广,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主产区是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北的一部分地区。专家预计,我国玉米总生产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不仅是世界玉米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玉米的主要消费国,总消费水平在1.2亿吨左右,约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9%。玉米的下游产业链长,涉及种植、养殖、食品、化工、医药等诸多行业。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食用、饲用玉米总量稳定增长,但相对比例逐年下降,而工业用玉米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大幅上调,代表了未来玉米消费的主要趋势。 由于玉米子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之处,使得玉米具有了广泛的利用价值。世界玉米总产量中直接用作食粮的只占三分之一,大部分用于饲料、工业加工等方面: 1、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2、饲料用途。玉米是"饲料之王"。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3、工业加工用途。玉米子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穗轴可生产糠醛。另外,玉米秸秆和穗轴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行销国内外。 (1)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2)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3)玉米制糖: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单粒播种:精品种子质量高,机播建议精量播种,亩播5000-6000粒,仍然要间苗,如何使用单粒点播专用播种机亩播4400粒即可,不用间苗。2.按照要求的密度定苗。很多人不舍得间苗,造成密度过大,使得田间表现不佳。浚单20的最佳密度为4000株/亩; 3.增施磷钾肥:玉米高产要求有相应的养分、水分供应,建议使用10公斤的二胺和钾肥做底肥或苗期施入,可以促苗早发,提高抗逆性,为高产打下基础。 4.加强中后期管理:要重视大喇叭口肥的施用,建议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以上。如果土壤干旱,施肥要结合浇水。 5.适当晚收:玉米完全成熟之前收获会降低籽粒重,造成严重减产,因此要等玉米完全成熟时收获,以提高千粒重,提高玉米品质,最大程度地获得好的产量。 合理 ..密植,玉米才能高产 近日在田间调查发现农民朋友玉米留苗的随意性很大,一个品种每亩留苗密度竟达6000株,这样种植会导致很多不良的后果.概括来讲,玉米品种分为密植型、稀植大穗型,密植型的品种一般建议密度在4000株/亩左右;稀植大穗型的品种一般建议密度3000株/亩左右.种得太密容易造成玉米抗逆性差。密植型品种密度在4500株/亩以上,稀植大穗型的品种种植密度在每亩3500株以上,

属于种得过密,有时会造成玉米的空秆、秃尖,还会造成玉米株高、穗位增加,茎秆变细,茎秆的韧性降低,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出现倒伏、发病严重等情况,造成减产。那么,怎样确定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呢?由于玉米的根系90%的重心在主茎四周20厘米的范围内,加上细根的四周扩展,建议玉米的合适行距为60-66厘米为好。这样,密植型的品种株距应该为28-25厘米,稀植大穗型的品种株距应该为37-33厘米.过度的加大行距会造成土壤肥力和光能的浪费. 俗话说“见苗三分收”,玉米苗齐、苗匀是获得丰产、丰收的基础,一播全苗就成为玉米栽培技术的重要一环,那么,除了要选择好的种子外,在播种中,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就播种中常见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下: 1、播种深度要合适:无论机播、手点,玉米播种深度要求3-5厘米,如果计划浇蒙头水,播种3厘米深即可。播种过深会造成出苗慢,苗弱,如果再浇水太大,甚至会出现出苗很差,缺苗。 2、正确施用基肥:玉米播种时播入适量磷钾肥做基肥,能显著增强苗期长势,进而提高产量,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适量:亩播二铵或者复混肥10公斤左右为宜。要错行:种子和化肥要错行播种,距离间隔5-7厘米。要浇水:播种后要浇蒙头水。如果播肥量大、种子化肥不错行、不浇水极易造成化肥烧种,导致严重缺苗。 3、浇水要合适:种子发芽出苗要求有一定的空气才可,浇水只要能够使苗出齐即可,不能浇水太大,大水漫灌形成田间积水会使出苗慢、苗黄,甚至会造成严重缺苗。尤其是播种偏深地块,更要控制浇水量。 4、播种机的各条腿播种量要一致:在播种前,种子倒入播种机后,要转动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玉米生产概述 玉米生产发展简史 玉米又名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 玉米的栽培历史约有4500-5000年,是一个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并认为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从1496年以后才逐渐传入世界各地。我国栽培玉米有460多年的历史,从国外传入我国应在16世纪前期或中期,又确认玉米于1511年以前已传入我国。传入和扩散的途径是先沿海后到地各省。省是我国重要的生产玉米省市之一,种植玉米的历史也较长,《稷山县志》早在1602年已有记载,距今至少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 1、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我国的粮食作物各类很多,但也主要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这三大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的73%和85%。因此提高玉米的生产是保证全国和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养殖业和有关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玉米是高产作物 玉米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玉米的干物质产量95%以上都是依靠叶片在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由于玉米是一种碳四作物,其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少,而光合效率却比较高,一般比小麦、水稻等作物的净光合效率高出2-3倍,因而,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世界三大作物单产的最高记录是:水稻亩产1029.45公斤,小麦亩产达1013公斤,而玉米亩产则可达1554公斤,居三大谷类作物之首。近年来高平也出现了不少高产记录,建宁乡玉米亩产达到1000公斤。 (2)玉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蛋白质9.6%、脂肪4.9%、糖分1.58,另外还含有1.92%的纤维素和1.56%的矿物质。玉米籽粒中脂肪含量较高,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略低于面粉及小米,而且在玉米籽粒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硫胺素和核黄素较多,单位重量的发热量也较高,超过了大米和面粉。 (3)玉米是高产质优的饲料 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每100公斤玉米籽粒的饲用价值相当于燕麦118公斤、高粱110公斤、大麦115公斤。因此,玉米是近代世界上用于生产肉、奶、蛋、鱼等畜产品和水产品重要的饲料来源。 (4)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淀粉工业;玉米榨油工业;玉米酿造工业;玉米医药工业;食品加工工业。 (5)玉米的其它用途 玉米茎秆可以制造出很好的纤维素,人造丝、纸、电气绝缘材料和化学胶板等;玉米果糖的穗轴和茎秆还可以制造软木塞,黑

第二课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讲课讲稿

【农技校讲课稿】 第一课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 第一讲玉米种植技术 一、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一)生育期 玉米从出苗至成书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玉米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读等有关。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播种期 早的生育期长,播种期迟的生育期短;温度高的生育期短,温度低的生育期就长 (二)生育时期 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如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等。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3cm。 (2)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 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 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

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 (3)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4)散粉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5)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划破。 (6)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

成教课教案: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姓名:郭兰芳 单位:官渡镇魏寨小学

成教课教案: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一些玉米种植的知识,特别是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堂示范性教学与学生课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与自主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玉米栽培技术,让学生明白两个道理:粮食来之不易需珍惜;做任何事需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教学重点: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 教学难点: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一个孩子生的好,衣服穿了七八套;头上戴着红缨帽,身上装着珍珠宝。谜底是:玉米。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二、本课内容概要: ?一、玉米简介 ?玉米别称、原产地、种植历史、产量 ?二、玉米品种的选择

?玉米籽粒类型、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 ?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中密度品种 ?三、合理密植 ?四、施肥技术 三、讲授新课: (一)玉米简介 1.玉米简介: ?大家好,我叫玉米,你们也可以叫我包谷、棒子或者珍珠米, 我的名字可多了。 ?你可别瞧我个子没你大,我可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呢。 ?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墨西哥或中美洲。 2.栽培历史 ·说到我们的栽培历史,粗略算来,也有4500---5000年了吧,就算是我们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也有400多年了呢。 3.产量 ·世界各地都有我的兄弟姐妹,除了水稻和小麦,我们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就是第一了。我们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谷类作物之首,小麦和水稻跟我们没得比。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选地、选种、整地 (一)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蔬松、肥沃的旱田或旱地,播种时将田犁耙平整,碎土,按畦面80~90公分起厢,畦高20公分,开好排水沟。 (二)选种、开行(穴): 选择抗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迪卡007、正大999、桂单30。在我县可在三月初左右播种,一般要在播种前开好行(穴),行距一般为65-70公分,深约15公分,株距约28-30公分,开行要求尽量平直,深浅一致。 (三)播种: 1、施足基肥: 一般以沤熟的农家为主,可以直接施在播种行沟里,每亩施1000公斤干粪,尿素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磷肥30公斤。磷肥提前一个月左右与农家肥混合沤熟,尿素和氯化钾混合后再与农家肥使用,没有农家肥或农家肥较少的可以施复合肥30公斤左右。 2、下种: 种植密度约为3200-3500株/亩,肥水条件好的可种植密些。种子点播在肥旁边,不能直接接触种肥,且每穴播2颗种子较合适,这样可以保证够苗。同时,大多的玉米种子已用进口的种衣剂包衣,播种时要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种子,可以戴胶手套或塑料袋等,播种完毕要及时洗手,以防药物中毒。 3、盖土: 用碎土覆盖3--5厘米厚,不要太厚或太薄,且要均匀,否则就会造成出苗不整齐。 4、喷施除草剂: 盖上后24小时内要及时喷施除草剂,防止杂草过多,影响玉米的生长。常用的比较经济有效的除草剂有禾耐斯或乙草胺等。有条件的盖上地膜。 二、出苗--拔节期的田问管理 玉米出苗到第三张叶后,种子内养分已经耗尽,玉米由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这时候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其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多长根,扎深根,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一)间苗、定苗: 出苗3-5张叶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掉弱苗、病苗,每穴留一苗,遇到缺株的可留两株,苗要留足、留匀、留壮。 (二)中耕小培土: 定苗后亩施尿素4公斤,氯化钾5公斤,混合施用。用锄头轻锄玉米幼苗周围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5-06-10 14:36:53 | 来源:包谷网|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 一、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概述 (一)产能产量 我们通常把中国玉米深加工狭隘定义为:将玉米加工成淀粉、淀粉糖、酒精、味精、柠檬酸、赖氨酸六大产品的经营活动。 2013年,中国玉米深加工六大类产品加工能力约5100万吨,玉米破碎能力7600万吨,产量3100万吨,实际破碎玉米4700万吨,相当于中国玉米产量的21%。 (二)产能结构 2013年六大类深加工产能、产量折玉米量占比 六大类产品中,淀粉+淀粉糖占据一半玉米破碎量,其次是酒精(含燃料乙醇)占30%,再往下依次是味精、赖氨酸、柠檬酸。

(三)盈利能力 淀粉、酒精、赖氨酸、柠檬酸产品加权平均利润 2012-2014年,是中国经济着陆的三年,也是中国玉米深加工效益滑坡的三年。粮食加工业运行在宏观经济形势之下,宏观经济周期决定行业利润周期。 二、淀粉 (一)产能产量 淀粉行业集中度提高 淀粉行业产能装置闲置严重,2012年起,10万吨生产能力以下企业陆续关停淘汰,加上不少企业扩建淀粉糖下游,使成品淀粉产能在近三年呈下降趋势。至2013年底,全行业生产企业204家,产能10万吨以上企业66家。 (二)需求结构 甜味剂是当前淀粉主要加工方向

全口径淀粉产量中,有2/3用于生产淀粉糖,其次是造纸、食品、发酵、化工等领域。与10年前相比,变化最大的是淀粉糖跃升首位,医药等传统发酵行业需求淡出三甲,味精则退出淀粉需求序列。 (三)盈利能力 成本线附近震荡 近年淀粉盈利能力惨淡,但也基本符合大宗农产品加工品的利润特征。根据近十年的利润正态分布统计,淀粉的高发利润区间在-20至150元/吨。 三、果糖 (一)产能产量 产需不匹配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新河县国西家庭农场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夏玉米的播种技术 贴茬播种。由于贴茬播种可实现抢时早播,减少农耗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利用机械化作业,并可减少“芽涝”危害发生几率。近年来贴茬播种在我县玉米播种上得到了大力推广。 1、因地制宜选用对路品种、优良品种。首先选用熟期对路品种,在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和不耽误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生育期长的品种,以提高玉米产量,其次选用适合本地地力条件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等中早熟品种。 2、搞好播前晒种及药剂拌种。播种前选晴暖天气将种子摊在凉席或布包上晒种,以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药剂拌种可以防止地下害虫和灰飞虱,可用40 % 辛硫磷100mL 加10%吡虫琳20克加1公斤水拌50公斤种子,拌匀稍晾后播种。 3、抢时早播,严把播种质量关。小麦、玉米一年两茬种植,热量资源相对紧张,夏玉米的生长发育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产量潜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小麦收获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抢时早播,延长玉米生育期,是实现夏玉米高产的关键。小麦收割以后应及早播种夏玉米,实现以“早”补“短”,尽量实现“零农耗”,即当天收割小麦,当天完成夏玉米播种。玉米是独杆作物,一棵一般只结一个穗,少一棵苗就少一个穗,少收一份产量。播种质量不好常常会造成缺苗断垄和大小苗不整齐,苗期出现的小苗和弱苗到成熟时绝大部分会成为空杆,即使结穗也很小,产量不足正常的三分之一,对小苗和弱苗进行偏管也基本没什么作用。由此可见,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至关重要。玉米提倡要“七分种、三分管”,为此玉米播种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实现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避免漏播和重播,坚决杜绝因播种环节造成的缺苗断垄和大小苗生长不整齐的现象。 4、重视种肥。种肥对于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种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宜,每亩用量一般不超过10-公斤,注意种肥用量不宜过大、不宜用碳铵等挥发性氮肥、种肥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应杜绝将玉米一生所需要的肥料随播种一次施入的做法,这样即造成浪费,还可能造成大面积浇苗,在生育后期则因营养不足而出现早衰,造成不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一、行业简介 1、玉米深加工的概念 玉米深加工是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发酵工程等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的加工。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以淀粉及淀粉糖、酒精、赖氨酸、谷氨酸、柠檬酸等为主。此外,原来 被认为是副产品的DDGS、玉米油、蛋白饲料、麸质饲料、玉米粕等产品也受到人们关注。 随着国内玉米深加工在不断创新、不断向精深加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比如向化工、医药方面延伸。 2、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链和单耗 据统计2010年饲料所用玉米占玉米总量的62%,食用占9%,淀粉占14%,酒精占9%,其他占6%。 加工产品玉米单耗(由于工艺不同,各生产厂家的单耗会有差异) 3、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 4、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层次

二、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的概述 1、玉米产量的分布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主产国和消费国。以 2009和2010 年度产量计算,美国的玉米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1%,位居首位;中国占20%,排名第二;之后是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合计约占12%的份额。中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世界的 20%,与产量基本匹配,美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全球消费量的34%,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出口国。 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技术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2)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用50%乙草胺100~150g、或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随后进行耙磨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 (1)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目前河北玉米生产中主要推广的优良杂交种有三种类型。中晚熟类型:郑单958、先玉335;中熟类型:蠡玉88号、石单3号等;早熟类型:农单116、农大108等。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 (3)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4)播种机具的调试: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二)播种技术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十分关键)。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6~7℃,10~12℃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在土壤墒情允许的情况下(田间持水量大于60%),新疆春玉米适宜播种期一般掌握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出苗较快而整齐,有利于苗期培育壮苗;播种过早,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烂种。如果考虑土壤墒情及保证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可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适期早播。地膜覆盖玉米可提前至5~10cm地温8~10℃时播种。 2、播种方式 根据收获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 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8000~10000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计算公式为: 亩播种量(kg)=×1.5~2 例如:亩计划留苗密度为4500株,种子千粒重为280g,种子发芽率为85%,则亩播量=4500×280×1.5÷(1000×1000×85%)=2.22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