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时间轴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时期梳理(含思维导图)
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
这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2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
此时期的历史大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即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而后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
(二)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此时期的主要史实有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资本主义产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
此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舞台及思想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把救亡图存作为主要斗争目标。
这两次救亡运动的失败都与清政府有极大的关系,从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斗争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
(三)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
此时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在政治上变动极大。
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汇于一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清统治集团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及论战、团体及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实践、理论的指导,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爆发。
但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
袁世凯及其后继者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投靠帝国主义,而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成果,不断地进行斗争。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开始 沦为半半 社会
分界线: 五四运动
国民大 革命
国共十 年对峙
旧民主 主义革命
中 国 近 代 史
新民主主 义革命
抗日 战争 时期
解放 战争 时期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西方列强的侵略史: 1、鸦片战争(1840——1842)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
边疆 危机 联军 侵华 战争
中国 人民 的禁 烟运 动
太平 军抗 击洋 枪队
左宗 棠收 复新 疆
邓世 昌等 英勇 抗击 日军
义和 团抵 抗八 国联 军
国际背景
列强对我国的侵略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武装侵略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 甲午中 瓜分 八国联 片战争 日战争 狂潮 军侵华
屈辱条约 《南京》 《天津》 《马关
及附件 《北京》 条约》
《辛丑 条约》
经济侵略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历史影响 社会剧变
探索抗争
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一 次鸦 片战 争前
第二 次鸦 片战 争后
中
国
( 八
近 代
年 级 历
史
史 上
册
日本侵 华战争
禁烟运 动
太平天 国运动
义和团 运动
抗 日
战
争
八国 联军 侵华
甲午 中日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屈辱史
第一次鸦 片战争
抗争 史
中 国 近 代 史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知识框架
年 辛 亥 革 命
甲 午 战 争
新 文 化 年 运 年 动 五 四 运 动
1919
1842
1840
1898
1901
1915
1936
1860
1895
1905
1926
1949
1900
1911
1921
1937
1948
1927
1931
1934—1936
1938
1946
1947
1940
1945
年 中 国 共 产 党 诞 生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 伐 战 争 时 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近代化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年 鸦 片 战 争
年 《 南 京 条 约 》
洋 务 运 年 动 年
1894
年 《 马 关 条 约 》
年 戊 戌 变 法
年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年 《 辛 丑 条 约 》
年 废 科 举
年 北 伐 战 争
年 南 昌 起 义 井 冈 山 革 命 根 据 地 创 建
年 九 一 八 事 变
·
年 西 安 事 变
年 七 七 事 变
年 台 儿 庄 战 役
年 百 团 挺 进 大 别 山
年 三 大 战 役
年 渡 江 战 役 新 中 国 成 立
年 红 军 长 征
中国近代史抓分思维导图(八上) -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抓分思维导图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3课 内战爆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
学易同步精品课堂
中物理
部编版 历史(初中)
中国近代史(八上)
第一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 北洋政 府的黑暗统治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3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 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课
第一阶段:北京 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 四
经过 第二阶段:上海
运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动 结果 直接目标实现来自意义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结构图(挖空)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结构图姓名:班别::1840—1842年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割地:割给英国赔款:万银元开口岸:、、、、获特权:鸦片战争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设社会的影响:②是中国的开端。
侵占中国平方公里的土地1894—1895年主要人物与事迹:战役,致远舰管带结果:1895年中国失败,被迫签订《割地: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主要内容: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割三地、赔两亿、开口岸、设工厂)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时间:1900—1901年(二十世纪初)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八国:英、美、俄、日、德、法、意、奥攻入北京(二次入侵首都)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主要内容: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内容特权: 1、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2、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年离开了开始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天险、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飞夺;爬雪山、过草地;到达;会师等。
19371937121945和平解放,关键人物傅作义)。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知识框架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北伐战争时期
1860年1842年《南京条约》
近代化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洋务
运动新文
化
运动
1949
年1948年三大战役
1947年挺进大别山
1946年内战爆发
1945年日本投降
1940年百团大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6年西
安事变1934—1936年
红军长征
1931年九
·一八事变
1927年1840年鸦片战争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26
年北伐战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
四运动
1905年废科举1901年《辛丑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98年戊戌变法1895年
《
马
关
条约》1894年甲午战争1915年新中国成立
渡江战役
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2024~2025学年八上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表格_时间轴_思维导图】
2024~2025学年八上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时间轴和思维导图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题技巧汇编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读;题目画关键词2.联;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3.排;错误的,无关的,不完美的,绝对的。
4.规律:①没有百分百确定的答案不更改,相信一见钟情;②选择题按顺序写完,如果确实在30秒钟内没有合适的答案,选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圈试卷题号有空再去看,一定不能空。
主要是提醒自己后面来再思考在答完题目后再返回作答。
口诀;有对全优生\深(有没有添枝加叶;对不对鱼目混珠;全不全以偏概全;深不深本质或根本;优不优是否是最佳;试一试难以抉择选择把选项代入题干)二.做题材料题基本步骤1.先看题目:①题目问什么?有几问?②要从哪个材料里找答案?(怎么读材料①审什么:导语、正文、出处、注释——明确考查知识点②怎么审:有几句,材料结构,勾出关键信息(关键句子,标点,连接词),精准定位题目考查的知识点)③分值如何?(通过分值来判定答案有几点,正常情况下,每个得分点的分值是整数;每个得分点1分或2分的最为常见)2.再看材料:从材料里找答案;如果材料找不到答案就从课本里找。
3.分点作答:答:①……②……③……(怎么写答案;①顶格写问题词+冒号,标志开始作答了②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化、序号化③按设问顺序答题,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务必在答题框内答题。
)三.材料题注意事项 (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1)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也可以另起一行作答。
(2)每个问题应有提示语或者小标题的起语。
问题中有“分别”的要求,必须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
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解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解一、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列强侵略中国:2、中国人民的斗争运动: (中英)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瓜分中国狂潮 与经济侵略加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时期(1919—1923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民党一大、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3、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八七会议与三大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的长征与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与毛泽东的报告、“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4、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日本两次事变与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共多次谈判、红军改编、宣言与谈话)、国民党四次大会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相持阶段巩固解放区的措施及其作用、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时间、原因、意义5、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重庆谈判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解放战争:军事方面:全面内战的爆发、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政治方面: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小结: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历史结论二、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年至今)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2、 巩固新政权的三大运动3、 国民经济的恢复:措施4、 社会主义改造5、 中共八大:内容、意义6、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7、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三大、“一国两制”构想、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中考近代历史思维导图(通用版)
2018中考近代历史思维导图1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3、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的历程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56、国共十年内战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创办黄埔军校、北伐战争8、中国人民解放战争9、民族资本主义和教育、科技、思想、艺术的成就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1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1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4、民族和外交工作、科技成就15、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1618、世界格局的演变20、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国历史重要事件(1)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2000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6)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7)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
(8)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9)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沈阳,中国开始局部战抗战。
(10)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13)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决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14)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15)1945年8—10月,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6)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
中考历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1949 ---------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主线脉络图
中国近现代史主线脉络图名词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国帝国主义控制下,在政治上经济上失去独立,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而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状态,但并不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
外国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社会后形成。
侵略 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打开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中国市场,倾销 英国、法国主凶 侵略扩张道路 八国联军:英法美德俄意日奥 产品,掠夺原料 英国发动美国、俄国帮凶1840年—1842年1856年—1862年 1865年 1894年-1895年 1900年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入侵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39年 (关天培)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黄海战役 (邓世昌) 攻陷北京 虎门销烟 结果: 俄国 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回归 林则徐 《南京条约》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中国近代史开端,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反抗 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1898年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魏源《海国图志》) 戊戌变法1851年------1864年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太平天国运动(人民) 口号:“自强”(军工企业) “求富”(民用工业) 公车上书 《万国公报》强学会 得到光绪支持洪秀全 以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为中心,兴办了许多近代企业,评价: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义和团运动(人民)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扶清灭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孙中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94年 1905年 1911年10月10日 1924年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国民党一大 (檀香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 广州《民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6年 1927年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国民革命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宣布尊孔复古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一战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国民革命失败1915年 1919年 1921年 主要战争:湖南、湖北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 5月4日北京 6月3日转移到上海 上海(中共一大)“民主”和“科学”《新青年》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918年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用化简法和串联法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