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第五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953d094f242336c1fb95e67.png)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2种表
单倍体 现型,比例为 1∶1 ,则符合分离定律
育种法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4种表
现型,比例为 1∶1∶1∶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4.甲和乙都是某种开两性花的植物,甲、乙体细胞中的有关基因组成如图。若 通过一代交配达成目标,下列操作合理的是(讲义P105)
果的必要条件包括(不定项)(讲义P104)
√ √ A.F1雌雄配子各有4种,数量比均为1∶1∶1∶1 B.F1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F1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D.F2的个体数量足够多
(1)F2出现9∶3∶3∶1的4个条件 ①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③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实验的群体要足够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突破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非同源染色 体上
非同源染色体
1∶1∶1∶1
9∶3∶3∶1 1∶1∶1∶1 1∶1∶1∶1 1∶1∶1∶1
归纳
总结
“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验证方法
结论
自交法
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 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深入辨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讲义P105)
√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符合题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154798c21a37f111f1855ba3.png)
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限时:40分钟)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2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及实质5(中),12(中)3.基因型的推断 34.杂交后代概率计算6(中),11(中)5.两对等位基因遗传中的异常分离比4,7(中),9(中), 13(中),14(中)6.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探究问题8(中),10(中),15(难)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B.黄色圆粒豌豆(YyRr)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C.黄色圆粒豌豆(YyRr)产生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精子和4种卵细胞自由结合解析: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黄色圆粒豌豆(YyRr)产生四种精子,YR∶Yr∶yR∶yr=1∶1∶1∶1;一般来说,生物体产生的精子的数量远远多于卵细胞的数量;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解析: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
3.(2016河北保定月考)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C )A.DdRrB.ddRRC.ddRrD.Ddrr解析:依题意,F1的基因型为DdRr,其与丙杂交,后代高秆与矮秆之比为1∶1,抗病∶易感病=3∶1,可以推测出丙的基因型为ddRr。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15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1课时)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15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71cc0035fbfc77da369b1b3.png)
n 2n (1∶1)n 4n 2n (3∶1)n 3n (1∶2∶1)n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 抗锈和感锈是一对相对性状(由R、r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 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 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
F1配子 比例
可能 组合 数
F2表现型
种 类
分离比
F2基因型
种 类
分离比
1
2 (1∶1)1 4 2 (3∶1)1 3 (1∶2∶1)1
2
4 (1∶1)2 16 4 (3∶1)2 9 (1∶2∶1)2
3
8 (1∶1)3 64 8 (3∶1)3 27 (1∶2∶1)3
4 16 (1∶1)4 256 16 (3∶1)4 81 (1∶2∶1)4
④推算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
示例 求ddEeFF与DdEeff杂交后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⑤计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率
示例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交,子代基
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1_/8__。
3.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 传规律如下表:
亲本相 对性状 种 的对数 类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有 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 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 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 率是( D )
(2011·上海卷,2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
(人教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课时)学案苏教版
![(人教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课时)学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7fa363524de518974b7d22.png)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完全解读考法一9∶3∶3∶1的解题模型AaBb ×AaBb显显显隐隐显隐隐9A_B_ ∶3A_bb ∶3aaB_ ∶1aabb1AABB 1AAbb 1aaBB 1aabb2AABb 2Aabb 2aaBb2AaBB4AaBb以上模型的前提是两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
通过以上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熟记这些规律能极大的提升解题速度。
下面将规律归纳如下:规律一:比例为1的均为纯合子、比例为2的均为单杂合子、比例为4的为双杂合子。
规律二:含一对隐性基因的单杂合子有2种,含一对显性基因的单杂合子也有2种。
规律三:9A_B_包含4种基因型,比例为1∶2∶2∶4,3A_bb包含2种基因型,比例为1∶2;3aaB_也包含2种基因型,比例也为1∶2。
规律四:9A_B_中杂合子占8/9 ,纯合子占1/9;3A_bb(3aaB_)中杂合子占2/3 ,纯合子占1/3。
【题组训练】1.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5-15-10。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5-15-10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考法二关于9∶3∶3∶1的变化(一)致死现象致死现象的常见情况有三种:①若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例如AA致死,Aa与Aa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Bb与Bb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9∶3∶3∶1的变化为6∶2∶3∶1。
②若两对显性基因纯合都致死,例如AA致死、BB也致死,Aa与Aa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Bb与Bb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 则9∶3∶3∶1的变化为4∶2∶2∶1。
③若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例如aa致死,Aa与Aa的子代表现型全为显性,Bb与Bb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9∶3∶3∶1的变化为3∶1。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91850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1.png)
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黑色∶褐色∶白色为9∶3∶4。 ( √ )
13.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 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
植株中,红花为101D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以下
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答案 D 根据题意,由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展杂交,F1全部 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白花≈9∶7,可推知红花与白 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 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双显性(A_B_)基因型(4 种)的植株表现为红花,B错误;单显性(A_bb和aaB_)和双隐性(aabb)基因 型的植株均表现为白花,所以F2中白花植株有的为纯合体,有的为杂合 体,A错误;F2中白花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比红花植株(4种)基因型种类多, D正确。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答案 D 设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以红 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正反交结果子一代都只有黑眼黄体 鳟鱼,说明黑眼和黄体是显性性状,A(黑眼)对a(红眼)为显性,B(黄体)对b (黑体)为显性,A错误;根据F2中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黑眼黑体=9∶ 3∶4,可知亲本都是纯合子,但黑眼黑体(AAbb)不是隐性纯合子,B错误; F2黑眼黑体的基因型为A_bb(3)、aabb(1),其中纯合子为AAbb和aabb,纯 合子的比例为1/2,C错误;F2中黑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可以为AABB、 AaBb、AaBB、AABb,共四种,D正确。
高考生物复习:第5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复习:第5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2fc1c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1.png)
[基础达标]1.(2020·湖南五市十校联考)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决定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
下列遗传实验材料的选择可能不适合的是( )A.用T2噬菌体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B.用山柳菊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C.用果蝇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用大肠杆菌研究DNA的复制方式解析:选B。
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内,蛋白质留在外面,因此T2噬菌体是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良好材料,A不符合题意;山柳菊没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不适宜作为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的材料,B符合题意;摩尔根利用果蝇为材料,证明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不符合题意;大肠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区只有一个大型环状DNA 分子,因此研究DNA复制过程适宜选用大肠杆菌,D不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发现4种表现型的比例接近9∶3∶3∶1B.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解析:选A。
孟德尔将纯合的黄圆和绿皱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均为黄圆,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其中F1植株上收获的种子为F2,所以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应有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9∶3∶3∶1,A正确;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将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B错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只有当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案 苏教版 (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案 苏教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9f6b3bf51ed9ad51f01df2f4.png)
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纲要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重要程度:★★★★☆]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其过程为:P 黄圆×绿皱↓F1黄圆↓⊗F2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提出假说,演绎推理(1)理论解释(判一判)①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 )②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 )③F2的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4∶2∶2∶2∶2∶1∶1∶1∶1( √ )(2)遗传图解(3)验证(测交的遗传图解)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间、范围——得出结论(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如图所示)(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观察下面的图示,探究有关问题:1.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A,原因是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假如F1的基因型如图A所示,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1)F1(AaB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4种,AB∶Ab∶aB∶ab=1∶1∶1∶1。
(2)F2的基因型有9种。
(3)F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4种,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9∶3∶3∶1。
(4)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4种,1∶1∶1∶1。
(5)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4种,1∶1∶1∶1。
4.假如图B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1)F1(AaCc)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2种,AC∶ac=1∶1。
(2)F2的基因型有3种。
(3)F2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2种,双显∶双隐=3∶1。
(4)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2种,1∶1。
(5)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2种,1∶1。
202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作业新人教版【共3套30页】
![202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作业新人教版【共3套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bdd3ce7a5727a5e9856a61e0.png)
本套资源目录202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6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限时:40分钟)1.下列关于显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C 解析: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C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
3.(2019莱芜一模)将豌豆某一性状的显性类型进行自花传粉,对其后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A 解析:显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有两种: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
如果该显性类型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①正确;如果该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自交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正确;1∶1的性状分离比是Aa和aa测交的结果,③错误;隐性纯合子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④错误。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作业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f2766b3f5335a8102d220d8.png)
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后·分层训练(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1.(2016·四川成都七中入学考,22)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解析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
答案 D2.(经典题)已知某玉米基因型为YYRR,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D.YyRr解析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产生的配子为YR,则该玉米自交及该玉米与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一定为Y_R_,因此后代中不会出现yyRr的基因型。
答案 C3.(2017·济南模拟)现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A和a、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基因C和c、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该植物能产生ABc、aBC、Abc、abC四种配子D.该植物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的概率为1/8解析测交即该生物(AaBbCc)与隐性纯合子(aabbcc)杂交,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bc,根据测交结果可知,该生物(AaBbCc)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c、aBC、Abc、abC。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https://img.taocdn.com/s3/m/41b8b2643c1ec5da50e270e0.png)
专题1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考纲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并在学习该部分内容及解题中加以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用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能够进行遗传实验设计。
讲考情讲基础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孟德尔的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配子的产生①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②F1产生的配子a.雄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b.雌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2)配子的结合①假说: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②F1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3)遗传图解(4)假说验证①方法:测交实验。
②遗传图解2.自由组合定律(1)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自由组合定律9∶3∶3∶1的变式分析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或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1(AABB )∶4(2.某些致死基因或基因型导致性状的分离比改变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显性纯合致死(AA 、BB 致死):①自交后代:AaBb ∶Aabb ∶aaBb ∶aabb =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②测交后代:AaBb ∶Aabb ∶aaBb ∶aabb =1∶1∶1∶1。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5c8e1ca6bd97f192379e996.png)
[最新考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1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5年8考)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杂交实验过程
绿圆 9∶ 3∶3∶1
绿皱
2
(2)结果分析: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3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①F1产生配子时,__等__位___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非__等__位____基因可以自由 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②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1_6__种。 ③F2的基因型有__9_种,表现型为_4__种,比例为___9_∶__3_∶__3_∶__1__。
11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 交实验进行验证呢? 提示 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 实验结果,故有必要设计测交实验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 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 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 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 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在 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那么, 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9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2 P9~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全面分析孟德尔 实验成功原因,把握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解题关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习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dd232dde80d4d8d15a4fb9.png)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其过程为: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配子的产生。
①假说:F 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②F 1产生的配子。
a .雄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b .雌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2)配子的结合。
①假说: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②F 1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3)遗传图解。
3.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演绎和推理(1)方法:测交实验。
(2)遗传图解。
4.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1)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多少?提示:3/8或5/8。
(2)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有哪些?提示: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知识点二孟德获得成功的原因1.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1)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2015·海南卷) (×)(2)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2015·海南卷) (√)(3)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经典再现)(×)(4)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并不都是3+3 16(√)(5)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2.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组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提示:①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其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与D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遵循该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2,4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3,5,7,11,13,14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6,8,9,10,12,15一、选择题1.(2018·河南郑州检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C.F1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解析: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保证配子的随机结合;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使后代出现稳定的性状分离比;F1产生的雌配子数量远少于雄配子的数量;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2.(2018·江苏四市模拟)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解析: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两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D )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2018·江苏常州摸底)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B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 5/8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解析:假设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相关基因为A和a,非甜和甜的相关基因为B和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
如果F1自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为9∶3∶3∶1,其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3/8。
只看一对相对性状,则自交后代黄色和红色比例为3∶1,非甜和甜的比例为3∶1。
如果F1测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各为1/4。
5.(2018·上海嘉定一模)某种植物细胞常染色体上的A、B、T基因对a、b、t完全显性,让红花(A )高茎(B )圆形果(T )植株与隐性性状的白花矮茎长形果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 ∶1∶1,则下列正确表示亲代红花高茎圆形果的基因型的是( D )解析:红花高茎圆形果(A B T )植株与隐性性状的白花矮茎长形果(aabbtt)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1∶1,分析3对性状组合关系:红花与矮茎性状、白花与高茎性状一直在一起,而它们与圆形、长形是自由组合的,说明A与b连锁,a与B连锁,而T与t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选项D所示。
6.(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某个体(AaBbCc……)含有n对等位基因,且一对等位基因均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也不存在基因连锁现象。
正常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 C )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C.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D.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解析:依题意可知: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测交,如Aa×aa,其后代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因此含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均为2n;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如Aa×Aa,其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所以含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分别为3n和2n。
7.(2018·山东济南期中)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D )合子成熟个体配子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不同表现型的子代①利用Ⅰ、Ⅱ进行模拟实验,桶中小球数量可以不同,但每个桶中不同的小球必须相等②利用Ⅰ和Ⅱ、Ⅲ和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必须放回③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c,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b④利用Ⅰ和Ⅱ、Ⅲ和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A.1项B.2项C.3项D.4项解析:实验中,Ⅰ、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所以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故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时,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且每次都要放回;Ⅰ、Ⅱ模拟的是受精作用,发生在c,Ⅲ、Ⅳ模拟的是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b;进行上述模拟实验,需要统计全班每次的抓取结果,并计算平均值,这样可减少误差。
8.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
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 C )A.DdRR和ddRrB.DdRr和ddRrC.DdRr和DdrrD.ddRr解析:单独分析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秆∶矮秆=1∶1,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瘟病与易染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瘟病∶易染病=1∶3,说明F1中有两种基因型,即Rr和rr,且比例为 1∶1。
综合以上分析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
9.(2018·山东菏泽一模)某植物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抗病和易染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现以红花抗病和白花易感病植株为亲本杂交,F1均为红花抗病,F1自交产生F2,拔除F2中的全部白花易感病植株,让剩余的植株自交产生F3,F3中的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B )A.1/2B.1/3C.3/8D.1/6解析:红花抗病和白花易感病植株为亲本杂交,F1均为红花抗病,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亲本为AABB和aabb,F1为AaBb,F1自交得F2为 AABB∶2AABb∶AAbb∶2AaBB∶4AaBb∶2Aabb∶aaBB∶2aaBb∶aabb。
去除aabb后,AA占4/15,Aa占8/15,aa占3/15,自交后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8/15×1/4+3/15=1/3。
10.(2018·河北邢台检测)蜜蜂的雄蜂是单倍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
现有纯合的双显性的蜂王与双隐性的雄蜂杂交,所得F1相互交配得F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F2中雌雄个体比例相等B.F1中雌雄个体均为双杂合子C.F2的表现型之比为9∶3∶3∶1D.F2中雌雄个体最多有8种基因型解析: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成的,而雌蜂(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所以F2中雌雄个体比例不相等;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的双显性的蜂王(设基因型为AABB)与双隐性的雄蜂(由于蜜蜂的雄蜂是单倍体,所以其基因型为ab)杂交,F1中雌性的基因型为AaBb,是双杂合子,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所以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不是双杂合子;F1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性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 和AaBb 4种,只有一种双显性的表现型,F2中雄性的基因型有AB、Ab、aB和ab 4种,其表现型比例为1∶1∶1∶1,因此,F2中雌雄个体共有8种基因型。
11.(2018·山东菏泽期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抗病与易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均为完全显性。
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均为高秆抗病,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
由实验结果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等位基因B、b与T、t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出现性状重组类型的根本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基因重组D.对F1测交,测交后代会有四种表现型,比例应接近 1∶1∶1∶1解析:高秆∶矮秆=(66+9)∶(9+16)=3∶1,同理抗病∶易感病=3∶1,所以两对基因均符合分离定律;因为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9∶3∶3∶1,所以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因为两对基因不符合自由组合,所以测交后代不会出现1∶1∶1∶1。
12.某种鸟类的毛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某白羽雄鸟的基因型,则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C )A.让该白羽雄鸟和纯合的白羽雌鸟杂交B.让该白羽雄鸟和杂合的白羽雌鸟杂交C.让该白羽雄鸟和纯合的红羽雌鸟杂交D.让该白羽雄鸟和纯合的紫羽雌鸟杂交解析:读图可知,紫羽鸟对应的基因型为M N ,红羽鸟对应的基因型为M nn,白羽鸟对应的基因型为mmnn或mmN 。
白羽雌鸟无论杂合或纯合,与白羽雄鸟杂交的子代均为白羽,无法确定该白羽雄鸟的基因型;纯合红羽雌鸟的基因型为MMnn,若该白羽雄鸟的基因型为mmnn,则杂交产生的子代全为红羽,若该白羽雄鸟的基因型为mmNN,与纯合红羽鸟杂交后产生的子代全为紫羽,若该白羽雄鸟的基因型为mmNn,与纯合红羽雌鸟杂交后产生的子代既有紫羽又有红羽,因此C项对应的方案可行;纯合紫羽鸟的基因型为MMNN,与该白羽雄鸟杂交后,子代全为紫羽鸟,此方案不可行。
二、非选择题13.(2018·福建质检)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