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b650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3.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自由诵读,揣摩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主旨。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刚从小学升上来很难一下子过渡到初中的'思维,课外阅读知识面窄,没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名著、文学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有写读书笔记、摘抄的好习惯。
这篇课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能够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后能够有所感悟。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以“瞎子猜字”这个游戏导入,游戏要求: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名同学按照幻灯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一个字,计算成功率;做完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
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便来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二、理清“重塑生命”的历程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然后试着完成下列任务:1.复述课文:莎莉文老师为“我”再塑生命,做了哪些事?明确:主要写了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和文字。
2.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状况的语句,摘录下来读一读。
3.研读赏析:理清“再塑生命”的历程:(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_ 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f022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4.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2.揣摩文中重要词语,掌握默读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3.掌握记叙文中先叙后议的好处,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
4.学习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体会莎莉文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艺术。
5.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生字和生词,掌握默读方法。
(2)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学习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1)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
2.教学难点(1)掌握记叙文中先叙后议的好处。
(2)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海伦・凯勒吗?明确:可能有部分同学对海伦・凯勒有所了解,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如果学生不太了解,老师进行补充介绍。
2.展示课件中关于海伦・凯勒的介绍:海伦・凯勒是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 19 世纪了不起的人物。
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3.引入课题: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认识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二、作者名片1.展示课件中作者的相关信息: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1887 年,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 50 年。
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凭着顽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2.提问:从作者的经历中,你能感受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海伦・凯勒是一个非常坚强、有毅力、积极向上的人,尽管她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仍然努力学习,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背景链接1.展示课件中关于背景的介绍: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想向常人昭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教学设计实用
![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教学设计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8d744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2.png)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教学设计实用《再塑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教学设计篇一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文清新朴实的语言。
3、让心灵承受一次爱的熏陶。
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利文教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2、默读课文,感知内容,考虑答复: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⑵通过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⑶读了本文,你认为安妮·莎利文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三、重点研读你最喜欢哪件事?或者是哪一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四、问题探究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五、教师小结莎利文教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将人世间美妙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心田,以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海伦·凯勒深深地感谢自己的教师,她说:假设给我三天光明,我要长久地凝视着我的教师──安妮·莎利文。
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的赞歌,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而一部作品是《教师》。
这本书是献给莎利文教师的一份厚礼,教师安妮也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教学设计篇二1、理解海伦的简要生平;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适度拓展,加深体验;3、理解莎莉文教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适度拓展,加深体验;2、理解“爱”的美妙,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化含义。
学会根据需要,从文中挑选适当的信息,并进展概括性表述。
1课时。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在黑暗与无声的世界里静坐几分钟,谈感受。
一个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寂静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几乎丧失了生活的才能和勇气。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c100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4.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速读能力和从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及其对海伦的爱。
2.体会海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难点:品味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语句。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能欣赏到红花绿草,能够聆听鸟兽虫鸣。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去见证这个奇迹,去认识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海伦·凯勒,学习她写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
作者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种语言。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3-4段,读后思考:在见到莎莉文老师以前的六年时间里,我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以前的生命状态:黑暗、迷茫、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渴望光明2、思考:写这些文字有何作用?层层铺垫,烘托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与后文我现在的生命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影响。
3、学生朗读11-13段,读后思考: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帮助下,我现在的生命状态又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现在的生命:拥有光明、希望、快乐、自由和幸福。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92fd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2.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再塑生命的人》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理。
2. 能力目标:能够感悟小说中的人生意义,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人性感悟,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想自己阅读的小说中,有哪些小说让自己受益匪浅,为何受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阅读环节分组朗读小说(每组分角色),朗读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单独阅读,并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段话,并解释自己的选取理由。
3. 分析环节由学生主导,将自己的选取理由汇总,分析何种人生哲理是小说想传达的,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剖析小说的主题。
4. 讨论环节在分析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讨论,探究小说中人生哲理的真正含义,通过讨论,让学生达成统一的认识。
5. 教师点评环节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的结果,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重要价值,强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6. 总结环节让学生单独完成读后感,总结自己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新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评价阅读理解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2.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小说中传递的人生哲理、能否从小说中领悟到什么是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能否表达清晰的观点和思想本次教学针对的是小说中的人生哲理,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环节,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小说中想要传达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在教学评价中,我将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哲理,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889cf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8.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重点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再塑生命” 的含义。
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如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精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再塑生命” 的含义。
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如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海伦・凯勒的照片和相关介绍,让学生对她有初步的了解。
2.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她是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的。
3.引出课题《再塑生命的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2.教师板书重点字词,如“攫住(jué)”“衡量(héng)”“绽放(zhàn)”“吞噬(shì)” 等,每行 4 个词语,带领学生朗读并理解词义。
3.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再塑生命” 的含义是什么?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明确:文章主要叙述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教育过程,以及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成长的经历。
“再塑生命” 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文中,莎莉文老师用她的爱心和耐心,帮助海伦・凯勒认识世界、学习知识,使她的生命得到了重塑。
(三)精读课文1.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描写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语句,分析他们的形象。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5e812df78a6529647d53c9.png)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篇一:再塑生命的人完整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品味重点语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
2.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三、朗读下列词语及解释:企盼:盼望。
搓捻:用手指搓。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疲倦不堪:形容极其疲乏、困倦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结合第六段思考: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明确:老师送给“我”的洋娃娃,既是老师对我的爱心表达,也是用来启迪“我”智慧的钥匙;通过“手指游戏”,“我”在轻松简单的模仿中接受了启蒙教育。
3.莎莉文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的成果有哪些?明确:1.使海伦﹒凯勒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等词语。
2.使海伦﹒凯勒领悟到“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6c847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1.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再塑生命” 的含义。
2.通过对具体言行的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海伦・凯勒的心理变化,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教育艺术。
2.难点:深入理解“再塑生命” 的内涵,体会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迷茫。
但是,有一些人却能够在困境中顽强拼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生命奇迹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海伦・凯勒。
(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和简介)海伦・凯勒(1880 年—1968 年),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 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后考入哈佛大学。
代表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 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 之一。
三、字词积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些生字词。
(展示生字词)请大家齐读这些词语。
(学生齐读)下面,我们来逐个讲解这些词语。
“攫”,读作“jué”,意思是抓取。
“衡量”,“衡”读作“héng”,这个词的意思是比较、评定。
“绽放”,“绽” 读作“zhàn”,指花朵开放。
“吞噬”,“噬” 读作“shì”,意思是吞食。
“稚气”,指孩子气。
“搁置”,指放下、停止进行。
“不适”,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沁凉”,“沁” 读作“qìn”,形容凉爽。
“阐释”,“阐” 读作“chǎn”,解释、说明的意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9884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1.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分析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重点语句。
2.体味作者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设计好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深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设计学生活动,模拟聋哑人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教师导入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磨难,面对绝境,我们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很多人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邰丽华和她的团队以聋哑之身演绎《千手观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绚烂;贝多芬以残疾之躯谱写《命运交响曲》,让我们领略生命的辉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看看命运多舛的海伦?凯勒如何焕发生命的光彩。
我们先看一段介绍海伦?凯勒的视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作者简介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再塑生命的人作者介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9b42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9.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第【1】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美好积累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绽开(zhàn)小心 yì yì(翼)(翼)惭kuì(愧)感kǎi(慨)搓niǎn (捻) pì(譬)如 jié(截)然相反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①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求甚解②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美不胜收③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
花团锦簇④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3、解题“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她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4、走近作者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我的生活》等。
她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
但是她凭着自己的坚毅和努力,不但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一个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的人。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被誉为“美国英雄”!海伦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发她对莎利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美好目标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把握情感变化,体会残疾人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3、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一、美好开课师: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4c369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9.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理解“截然不同”“小心翼翼”“恍然大悟” 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爱心。
3.学习本文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重要影响。
(2)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感受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人” 的含义。
(2)学习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
然而,有些人却因为身体的残疾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生命重塑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温暖与力量。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 - 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墙之歌》等。
2.背景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她的求学生涯。
本书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三、检查预习1.字音字形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字词,每行 4 个,依次读出读音、组词、解释词义。
捡(jiǎn):捡起。
拾取。
慨(kǎi):感慨。
情绪激昂,愤激。
搓(cuō):搓揉。
两个手掌相对或一个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擦揉。
捻(niǎn):捻碎。
用手指搓转。
绽(zhàn):绽放。
裂开。
翼(yì):羽翼。
翅膀。
惭(cán):惭愧。
羞愧。
悔(huǐ):后悔。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恍(huǎng):恍惚。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惚(hū):恍惚。
见“恍”。
迹(jì):痕迹。
物体留下的印痕。
谐(xié):和谐。
协调。
徙(xǐ):迁徙。
迁移。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dce02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总是想给我的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帮助。
本次教学,我们讲解的是《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领学生去了解人生的道理,去探索人类的情感以及感悟一个人的成长。
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2.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生探讨人的生命意义,理解自我成长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要抓住文章中的细节,通过细节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2.学生要了解人的生命意义,理解自我成长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一张图片:“活着,是为了什么?”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
2.阅读文章请学生在课前预习这篇文章,预习时要注意文章的大意、情感和细节。
在课堂上讲解时,老师要注意文本翻译、注释和解释。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文章的感受、细节及自身的经验,探讨自己对“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答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文学鉴赏通过学生分组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来评价文章,评价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并探讨文章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5.总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成果1. 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学生能够通过分组讨论探讨自己对“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生能够将文章的主题与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发现自己的成长与价值。
五、结语这是一节精彩的课程,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激发和拓展,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创造,通过这次课程,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人生远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探讨了活着的意义以及追求幸福和成长的重要性。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0e5a1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0.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默读,提高阅读速度,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海伦・凯勒的学习经历,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对海伦・凯勒的重要影响。
3.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理解“再塑生命” 的含义。
4.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结构特点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2.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的教育艺术和爱心。
教学难点:3.理解“再塑生命” 的深层含义,感受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4.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条理清楚的叙述和自然的过渡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能够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悦耳的声音。
但是,有一些人却无法享受这些美好,他们生活在黑暗和寂静中。
今天,我们将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了解她是如何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塑造生命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她出生后 19 个月被重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最后嘴巴也不会说话了。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能够走出黑暗,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与她的老师莎莉文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
她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写下了此文。
(三)字词积累1.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认读:攫取(jué)衡量(liáng)绽开(zhàn)吞噬(shì)稚气(zhì)沁凉(qìn)阐释(c hǎn)称作(chēng)模糊(mó hu)诞生(dàn)2.强调多音字的读音和用法:量:(liáng)衡量;(liàng)量体裁衣逮:(dǎi)逮到;(dài)逮捕3.理解词语的含义:衡量:比较,评定;考虑,斟酌。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74ee3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e.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4.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研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设计一、介绍海伦凯勒,引起阅读兴趣,导入新课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海伦凯勒,设问: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杰出成就的伟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板书文题、作者)二、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分读课文,余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下列词语:企盼迁徙繁衍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3.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
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
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
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二《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
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他们已经在小学六年级学过《永远记住您,老师》。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设计共3篇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d7197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8.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共3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能成功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
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成为这种具有创造力的人。
究竟怎样才能教授学生创造能力?答案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本篇文章就将介绍一个教学设计,它可以帮助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培养创造力。
I. 课程介绍本篇教学设计将重点介绍“再塑生命的人”,这是一门专门针对高中生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并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学生也将学习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
II.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潜能和能力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4.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III. 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1. 推动学生思考和探索学生将获得一个新任务,这个任务是关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的方法。
教师将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刺激性的短片,让学生观察短片中的人物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学生需要回答展示出来问题的问题。
2. 进行个人价值观研究学生将分成小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
同时,也需要学生学习如何尊重别人的不同看法和价值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个步骤,学生需要想出一个新的创意来应对这个新的环境。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画图、写作、表演和讨论等。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习如何接受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批判性思考。
4. 区域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分组去他们所选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
学生可以进行采访、测量、观察等,来进一步了解这个新的环境。
5. 课程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与学生一起讨论课程所涉及的问题和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征求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类似的课程。
IV. 教学成果学生将会在本课程中获得以下成果:1. 培养自我意识和价值观2. 掌握创意和创意过程3. 培养批判性思维4. 学习如何沟通,如何有效实现团队协作5. 了解社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V. 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评价可进行如下方式:1. 对学生自评所提供的学习日志进行评价。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63e2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2.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等词语。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
(3)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2)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爱心对海伦·凯勒的影响。
(2)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和作者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1、默读法通过默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但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
当我们身处黑暗,迷失方向时,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用他们的爱和智慧为我们点亮希望之光,重新塑造我们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去感受她生命中的那位“再塑生命的人”。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 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 年 6 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 年 6 月 1 日逝世,享年 88 岁,却有 87 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塑生命》精品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3、品读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情感目标:4、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5、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习重点: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学习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以及她的老师的有关情况,课外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开拓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教学程序一、音画导入,烘托气氛(先放映绿意盎然的画面,配以优美的乐曲。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再转换一张黑色幻灯片,稍停顿)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二、作者简介(一)教师引入,激起兴趣:她,一岁零七个月,突患急性脑充血,成为一个集盲、聋、一身的残疾人!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被誉为“美国英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她——海伦·凯勒!与她那伟大成就紧密相连的是这个名字——安妮·莎莉文(二)交流分享,培养习惯: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搓捻(cuō niǎn):用手指搓。
企盼(qǐ pàn):殷切地希望。
繁衍(fán 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qiān xǐ):迁移。
觅食(mìshí):寻找食物,泛指谋生。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
风云突变:比喻变换动荡的局势。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冥思遐想(míngxiá):绞尽脑汁,漫无边际地想像。
期期艾艾(qīqīàiài):形容口吃。
三、学习过程(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从题目入手,指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带着思考进入文本。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什么意思?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她原来的生命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结合文中语句作答:第四段,“她”原来的生命是痛苦的、黑暗的;现在她的生命是幸福的,光明的。
)2、在海伦心中,莎莉文老师有怎样的地位?试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
(第五段: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二)合作探究,赏析研读通过层层推进的几个问题设计,引领学生渐渐理解文章主旨,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1、莎莉文老师为教育海伦.凯勒做了哪些事?(可让学生给文中的三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这样拟题的理由。
)学生可能拟出的标题有“认识文字”、“亲近自然”、“理解爱”或“认识具体事物”、“认识大自然”、“爱的认识”等等。
2.关于“爱”的教育: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爱”的?假如你是海伦的老师,请你告诉她“爱是什么”?(教“我”理解“爱”——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爱——爱的含义——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3、安妮•莎莉文老师教导了海伦哪些内容?海伦又有怎样的收获?试结合文中语句加以概括。
让学生找出直接描写作者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学会正确拼写单词,“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在暴风雨中感受到大自然恶劣的一面,经受挫折,最终克服恐惧,——心灵的成长,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之间。
领悟了抽象的概念,逐步理解了爱的含义——思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4、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塑生命”本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这里是指:(1)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2)是莎利文老师让“我”回归自然,理解自然。
(3)是莎利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莎利文老师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5、你认为海伦.凯勒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师生一起总结:A、莎莉文老师的帮助:讲究教育方法、善抓教育时机、充满爱心耐心;B、自身因素: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三)体验反思,拓展延伸1、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沙利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的启示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也可以先说说自己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到了要关心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耐心,要讲究教育方法,要善抓教育时机等。
从海伦.凯勒身上,学生可以谈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学会感恩等。
2.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谱写的动人故事吗?你知道他们成功的秘诀吗?展示几位身残志坚的名人照片。
教师激励学生: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四)总结全文,感悟人生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
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希望同学们也能关爱他人,让生命得到升华。
四、布置作业1、写给海伦.凯勒的一封信(屏幕显示)2、课后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观看影片《隐形的翅膀》。
板书设计安妮.莎莉文:讲究教育方法海伦凯勒:好学的心善抓教育时机坚毅的心充满爱心耐心充满爱心再塑生命莎莉文老师光明的使者优秀的教育艺术家再塑生命(板书:痛苦、黑暗幸福、光明)自强不息、感恩《再塑生命》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五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
总的来说,从八年级的整个教材体系来看,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的感人形象、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为此,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筛选概括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
品读语言。
2、领会莎莉文老师博大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3、学习海伦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相对于健全的学生来说,理解盲聋哑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可能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的设计(一)教法设计:我所任教的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却不善思考,加之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品读语言也较为粗糙,情感体验不够真切、很难与文本的内容产生心灵共鸣,筛选、提炼、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教材特点、初中学生思维行为特点,所带班级学生学情特点,设计“六步教学法”,思路为:导——读——悟——赏——移——结。
力求做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
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课上播放多媒体图片;读则是研读文本;悟和赏则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移是拓展迁移,结则是小结。
本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结合学生实际,符合认识规律的方法。
能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法设计:1、个人情感体验法。
以读为本,或速读,或精读,或朗读,或默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出自己或读出问题。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一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方面善于与人合作,得到更多角度的信息。
既突出学生主体性,也体现合作意识。
(三)手段选用:教学媒体设计:1、有关画面展示:海伦生活照、邰丽华等人生活照等由大屏幕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音乐播放:课前播放《让世界充满爱》,以烘托课堂“爱”的氛围,课堂结束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鼓励学生在困境中自立自强,结束教学。
3、有关文字:展示初读课文和重点研讨阶段的学习任务,归纳总结形成板书,直观明了,节省时间。
四、说教学构思本节课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理念,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流程为:导入激趣——交流资料——整体感知——探究研读——拓展迁移——总结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时课前预习1、文海拾贝:自学生字词。
2、美文一曲:朗读课文1遍,了解主要内容。
4、知识荟萃: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标)音画导入,烘托气氛(先放映绿意盎然的画面,配以优美的乐曲。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再转换一张黑色幻灯片,稍停顿)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