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集锦(含详解)
词语辨析练习题解析
词语辨析练习题解析一、词义辨析1. 遗憾与悔恨遗憾和悔恨都表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遗憾、后悔,但两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遗憾一词比较温和,表示对某件事情感觉不如意,但并不会过于自责。
例如,他遗憾没有赶上朋友的婚礼。
悔恨则意味着责备自己的行为或决定,对自己的过去感到深深的懊悔。
例如,他悔恨当初没有好好学习。
2. 羡慕与嫉妒羡慕和嫉妒都表示对别人的成功或优点感到不满,但两者的心理态度有所不同。
羡慕一词指的是对别人取得的成就或拥有的东西表示欣赏和希望得到类似的事物。
例如,她羡慕朋友在国外工作的机会。
嫉妒则是指对别人的成功或优点感到妒忌,而非自己也想得到相同的东西。
嫉妒常常伴随着敌意或不满情绪。
例如,他嫉妒同事的晋升。
3. 心疼与怜悯心疼和怜悯都表示对别人的遭遇或处境感到同情和关心,但两者的情感表达上有所差异。
心疼一词强调对他人的痛苦或不幸感到痛心,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例如,她看到流浪狗被欺负时感到很心疼。
怜悯则包含了同情、悲悯和同情心,但更多的是出于对他人的怜悯而产生的情感。
例如,他怜悯那些在灾难中失去家园的人们。
二、近义词辨析1. 着急与焦急着急和焦急都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紧迫和痛苦,但两者在程度和心理状态上略有区别。
着急一词表示对某事担心、紧张或急迫,但情绪相对较弱,可能是暂时的。
例如,他因为交不上作业而很着急。
焦急则是比着急更强烈的情绪,表达了更大的紧迫感和痛苦。
焦急的人会感到心神不宁,无法安心,并可能伴有生理上的不适。
例如,她焦急地等待考试成绩。
2. 困难与艰巨困难和艰巨都表示某种任务或工作的执行较为棘手,但两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困难一词指的是某个任务、问题或情况较为复杂或需要费力,但整体上仍然有一定的可行性。
例如,他面临了很多工作上的困难。
艰巨则表示对任务、问题或情况的意义和影响有着更大的挑战和困扰。
艰巨可能意味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或挣扎,并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例如,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1990—2009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参考答案)
1990——2003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1.1990年全国卷答案:B;A2.1991年全国卷答案:B;A3.1992年全国卷答案:D4.1993年全国卷答案:B5.1994年全国卷答案:D6.1995年全国卷答案:A7.1996年全国卷答案:D;B8.1997年全国卷答案:B9.1998年全国卷答案:C;A10.1999年全国卷答案:B11.2000年全国卷答案:B 【解析】“聚集”是“集合或凑在一起”的意思,“云集”是“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从词义使用范围上看“聚集”要比“云集”宽泛,“云集”可以说是“聚集”的一种方式,换言之就是凡是能用“云集”的也能用“聚集”,但反之则不然,因为“云集”必须是“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才能用,它有聚集数量和方式的限制。
因此①句中用“云集”比较准确;“品位”在句子中指“文学作品的质量高”;“品味”指“品尝”。
所以②要填“品位”“赞扬”指“称赞表扬”,经常用于人和人的思想、精神方面,用于具体事物的情况较少;“赞叹”指“称赞并发出赞美的声音”,经常用于对不寻常、了不起的事物的赞美,可以修饰名词“声”,说成“赞叹声”,可以受“发出、引起”等动词支配。
所以③要填“赞叹”。
12.2001年全国卷答案:D13.2002年全国卷答案:C 【解析】本题与往年考察准确选用同义或近义实词的形式相同,但考察的内容改为虚词,而虚词的考点是副词。
与考察实词的用法相类似,考察虚词,特别是副词,也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具有相近意义的副词的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的能力。
试题中给出的3组副词就是这种意义和用法非常接近的副词。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
而其他几个选项都不大恰当。
这道题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考生只需要凭借现代汉语的语感,就应该可以做出正确判断,一般不会选错。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道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原因在于试题中给出的“一再”和“再三”、“稍微”和“多少”、“常常”和“往往”这三组副词,意思确实都非常接近,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彼此都可以换用,而且很多词典的释义对二者也都不加区别。
高三词语辨析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词语辨析练习题及答案一、词语辨析练习题1. 他对困难的态度令人钦佩。
(钦佩、羡慕)2. 她的表演太过拖沓,毫无亮点。
(拖沓、冗长)3. 这个理论不可否认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不可否认、无法否定)4. 他的悲惨遭遇引起了许多人的同情和怜悯。
(同情、怜悯)5.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完全相同)6. 他是个富有洞察力的人,总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洞察力、观察力)7.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学会自我激励非常重要。
(自我激励、自我激励)8. 这位老艺术家的作品富有哲理,不拘一格。
(哲理、格调)9.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效、受益)10.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气馁,要坚持下去。
(气馁、放弃)二、答案1. 钦佩:对某人某事所表现出的高度赞赏和敬重。
2. 拖沓:行动慢、做事磨蹭,无法快速有效地完成。
3. 不可否认:无法否定或否认,肯定存在或有效。
4. 同情:对他人遭受不幸或困境时感到心疼、同情。
5. 截然不同: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6. 洞察力:对事物本质与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洞察。
7. 自我激励:主动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动力和信心。
8. 哲理:含有深刻思考和智慧的道理、见解。
9. 有效:有明显效果或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10. 气馁:因困难、挫折而灰心丧志,放弃努力。
以上是高三词语辨析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逐一辨析这些近义词,可以帮助您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们,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度。
高考“成语辨析”题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成语辨析”题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高考“成语辨析”题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如果以破坏文物遗址为代价架桥造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就成了空头支票,有关决策人员将愧对历史,愧对子孙。
②这场比赛谁将成为最后的优胜者?作为评委的他心照不宣,不肯透露一点信息,让迫切想知道结果的我无可奈何。
③处在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青年人不能有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而要一步一个脚印,以行远自迩的心态去奋斗。
④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常常食不果腹,只好饿着肚子上学去。
但他的母亲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继续念书。
⑤在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之后,子女更要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使他们能够好好享受生活,拥有美好的桑榆晚景。
⑥他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A.①②⑥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④⑤⑥答案:A [①空头支票:比喻不能或不想实践的诺言。
此处与“一纸空文”相混淆。
②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
此处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为“不公开说出来”。
③行远自迩:指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使用正确。
④食不果腹:果,充实。
指吃不饱肚子,使用正确。
⑤桑榆晚景:也作“桑榆暮景”,指照在桑树、榆树梢上的落日余晖,比喻老年的时光。
使用正确。
⑥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此处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为“细致”。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家博物馆展出的馆藏古董和名画,其精品数量大概只有巴黎的卢浮宫可与之分庭抗礼。
②鉴于健康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出台禁烟条例刻不容缓,要将戒烟纳入国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③中国消费者协会《2016“双11”网购体验式调查报告》指出,144款调查商品中有34款商品的测试评价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部分平台商家的职业操守每况愈下。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专项检测100题(含详细解答)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专项检测100题(含详细解答)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节余甚至 B.增殖结余尤其C.增值结余甚至 D.增值节余尤其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②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③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
因为他偷税、逃税是在损害国家利益,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
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 收集实质既/又B. 搜集性质不但/也C. 搜集性质既/又D. 收集实质不但/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场争夺无名高地的激战整整 _____ 了八个小时。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_____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_____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 .继续策划证明B .持续策划证实C .持续策动证实D .继续策动证明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 _____目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_____ :出版这个参考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4 月 3 日向下落不明的中国飞行员家属表示慰问,并说他一直_____事态的发展。
A .关于声明关注B .对于声明关心C .对于申明关注D .关于申明关心5.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内地作家_____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辨析题
一、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应运而生,许多写手纷纷“下海”,企图在文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攀高峰。
B.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
D. 这位歌手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音乐界小有名气,他的歌声如天籁之音,令无数歌迷为之倾倒。
二、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正确答案为D。
A项中,“乘风破浪”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与句意相符。
B项中,“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与句意相符。
C项中,“众志成城”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与句意相符。
D项中,“天籁之音”形容声音非常动听悦耳,多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句中用来形容歌手的歌声,使用对象错误。
三、成语辨析题示例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可谓“百折不挠”。
B. 他们的合作非常默契,彼此之间心有灵犀,仿佛事先商量好了一样。
C. 她的演讲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人如痴如醉。
D. 这位学者博学多才,对各种学科都有深入的研究,堪称“博古通今”。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佩,堪称“英勇无畏”。
B. 他的书法作品独具匠心,线条流畅,笔力遒劲,令人叹为观止。
C. 面对困境,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堪称“乐观向上”。
D. 这位企业家独具慧眼,看准了市场的发展趋势,成功地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堪称“眼光独到”。
四、答案解析1. 答案:DA项中,“百折不挠”表示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放弃,与句意相符。
B项中,“心有灵犀”表示彼此心意相通,与句意相符。
高考语文试卷字词辨析
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 虽然不敢,心常窃怪之D. 然余者,皆若遗言答案:D解析:A项中的“吾”是代词,意为“我”;B项中的“缊袍敝衣”是名词短语,意为“破旧的衣服”;C项中的“虽然”是连词,意为“即使”;D项中的“余”也是代词,意为“我”。
因此,D项的用法和意思与其他选项相同。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咄咄逼人(duō)B. 沉湎(miǎn)鞭挞(tà)C. 璀璨(cuǐcàn)炽热(chì)D. 恍若(huǎng)潜滋暗长(zī)答案:B解析:A项中“悲怆”应为“悲怆(chuàng)”,意为悲伤;B项中“沉湎”应为“沉湎(miǎn)”,意为沉迷;C项中“璀璨”应为“璀璨(cuǐcàn)”,意为光彩夺目;D项中“恍若”应为“恍若(huǎng)”,意为仿佛。
因此,B项的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正确。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常常因故推脱,让人感到十分厌烦。
B.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有了丰富的阅历。
C. 那个提议虽然好,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初学者。
答案:A解析:A项中的“推脱”应为“推托”,意为借故拒绝;B项中的“阅历”使用正确;C项中的“虽然”使用正确;D项中的“图文并茂”使用正确。
因此,A项中的加点词使用不恰当。
二、简答题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曲终人散,江枫渔火对愁眠。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案:(1)故:因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累小的步伐,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2)曲终人散:曲子演奏完毕,人们都散去了;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让人愁眠。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含例句)(十三)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含例句)(十三)61.日前/目前
【例句】
①日前他曾来过一次。
②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仍在修复当中。
【辨析】日前指几天前,目前指说话的时候。
62.日见/日渐
【例句】
①有关法规对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发出了封杀令。
②他的病日见好转。
【辨析】日见一天天地显示出,多用于具体事物。
不能与泛滥搭配。
日渐指一天一天慢慢地。
63.权利/权力
【例句】
①企业扩大权力后,必须通过立法来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
【辨析】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权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是应当享
有的权力和利益,相当于权益,跟义务相对。
64.人生/人身
【例句】
①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②人民的人身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
【辨析】人生指人的生存和生活,如人生观。
人身指个人的生命、健康、行动、名誉等(着眼于保护或损害),如人身自由。
65.任凭/无论
【例句】
①无论投弹还是射击,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
②任凭你三番五次地催他,他就是不动。
【辨析】任凭后面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
无论后则常用。
词语辨析100题答案
词语辨析100题答案词语辨析100题答案1、C。
(“起用”是重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只能用于人;而“启用”是开始使用,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
“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刮目”是说明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2、B.(“回溯”即“回忆”,“上溯”指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结合语境“汉代以前”,选“上溯”,排除选项A、C;“步子”多用于口头语,“步伐”多用于书面语;第小题分句间是折关系。
“语音的发展变化”与“汉字不以标音为主”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答案就选出来了。
“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指活动的处所)3、A(“终生”多就事业说,“终身”多就切身的事说;“辨别”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头语,“辨认”的对象一般是具体事物,多用于口头语;“品尝”即吃一点儿试试,仔细地辨别滋味,“品评”重在“评”、“评论高下”,结合具体语境)4、A("申述”即“详细地说明”,“申诉”即“对判决或处分不服时向有关部门申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食言”指“说了话不算数,不履行诺言”,“失言”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第小题后一空档前后分句间应是折关系,而不是让步关系)5、D .6、C(“典范”和“典型”:“典型”着眼于人或事物的代表性,只要具有代表性,都可以作为典型,而不一定是优秀的,是个中性词;“典范”必须是优秀的,可以作为楷模的人或事物,才称得上典范,是个褒义词。
“整治”与“整理”:“整理”抬进行某项工作,而“整理”指“使有条理而不乱”,结合语境,应选“整治,’;“整顿”和“整改”:“整顿”是指采取措施,使混乱的变为有秩序的,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而“整改”不只是“整顿,,并且要“改革”。
第分题的前两分句是并列关系,分句与分句之间是折关系,“不过”的折语气没有“但”强烈)7、C(“莅临”属于敬辞,表贵宾来到,多用在礼节性的活动中,“亲临”侧重于“亲”,“亲”即“亲自”,表重视,这要涉及到具体事务,句用“亲临”表明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对北京大学孙中山研究的重视,并非仅仅是礼节性的拜访;“规划”指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的范围要比“计划”广,时间的跨度也比“计划”长,句谈的是到2008年的北京城市建设布局,显然应用“规划”,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而非表对立的并列关系的复句,当然应选“不仅是/而且是”)8、D(“审定”,审查决定;“审订”,审阅修订。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知识清单(含答案)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知识清单(含答案)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A—————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B—————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考点通关训练——词语的辨析(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考点通关训练——词语的辨析综合训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它_______的持久性和延续性。
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继继绳绳,_______至今。
中国文字有其特殊的形体,这种具有特殊形体的文字,超越了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限制,_______了中华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
A.具有顺延团聚B.独有绵延团结C.具有绵延团聚D.独有顺延团结【答案】B【解析】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结合词意和具体语境分析。
第一空,具有:具备据有即拥有且存有主述事物的属性特征。
独有:意思是独自具有、独自据有;指只有、特有;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
根据语境“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持久性和延续性”分析,“独有”符合语境;第二空,顺延:意思是延续以前的话题、片段、工程、动作等,顺着继续下去。
绵延:有连续不绝和弥漫延续等义。
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
根据“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分析,“绵延”符合语境;;用团结的办法聚集。
团结:动词,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形容词,和睦;友好。
根据语境“中华民族”分析,“团聚”符合语境。
故选B。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们在工作时会产生一种被支配感,时间是不自由的,心理上是紧张 的。
如果再加班的话,剩余的放松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而人们在内心往往会 工作与放松的平衡,睡觉在很多人眼中被视为占据自由时间的 。
报复性睡前拖延症就产生了。
A.急迫追求行动B.紧急追寻行动C.急迫追求行为D.紧急追寻行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急迫:马上需要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形容心情;紧急:形容形势紧迫,时间短促,没有缓冲的余地。
与“心理”搭配的应该是“急迫”。
第二空:追求:尽力寻找、探索。
高考语文复习《词语辨析题》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词语辨析题》训练卷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发表声明。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一下。
A. 受权原型引见B. 授权原形引荐C.授权原型引见D.受权原形引荐“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原形:原来的形状。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1)在激烈的决赛中,我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__了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
(2)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用假货来__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社会治安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__,他们将会在“两会”上提出提案,以便更好地解决。
A遏止谋取关注B遏制谋取关心C遏止牟取关心D遏制牟取关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有些书可供一__,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__消化的。
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一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去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__地读。
A尝咀嚼用心B尝品味悉心C读咀嚼用心D读品味悉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 )(1)由于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__,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2)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_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买彩票当然是希望有机会中大奖,但彩民不要__地去追求这种机会。
(4)德国一项调查结果__,如今德国儿童的上网比例已高达37%。
A沟通修建锐意显示B勾通修建锐意体现C沟通构建刻意显示D勾通构建刻意体现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__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__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__地转身离去。
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辨析及答案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朋友总是推心置腹,让人感到温暖如春。
B. 这次比赛他发挥得如鱼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C. 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D. 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虚心接受,不顶撞。
答案:B解析: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这里用来形容比赛,使用不当。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平时很低调,这次活动却表现得异常活跃。
B. 这件事他已经处理得滴水不漏,可以放心了。
C. 他善于辞令,能够把简单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D. 他为人正直,从不言过其实。
答案:C解析: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这里用来形容讲话,使用正确。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次比赛,他虽然输了,但仍然保持风度,不失风度。
C. 他为人诚实守信,从不食言。
D. 他擅长理财,把公司的财务状况处理得井井有条。
答案:B解析:不失风度:不失去应有的风度。
这里用来形容输掉比赛,使用不当。
二、简答题1.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举例说明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1)推心置腹(2)如鱼得水(3)虚心接受(4)井井有条答案:(1)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例句:他对待朋友总是推心置腹,让人感到温暖如春。
(2)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例句:这次比赛他发挥得如鱼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3)虚心接受: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例句: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虚心接受,不顶撞。
(4)井井有条:形容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例句:他擅长理财,把公司的财务状况处理得井井有条。
2. 请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1)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
(2)这次比赛,他虽然输了,但仍然保持()。
(3)他善于辞令,能够把简单的道理讲得()。
(4)她平时很低调,这次活动却表现得()。
答案:(1)居功自傲(2)风度(3)通俗易懂(4)异常活跃。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连绵的春雨戛然而止....,天空渐渐恢复了湛蓝透亮,青草和树木都变得葱茏悦目。
B.骄傲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目空一切....,在现实面前更容易败下阵来。
C.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我们袖手旁观....,内心满是敬佩。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天衣无缝....。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新时代同步伐,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____、制作____的文艺精品,真情描绘神州大地____的伟大实践和当代中国____的斑斓画卷。
A.精湛精良日新月异多姿多彩B.精良精湛多姿多彩日新月异C.精良精湛日新月异多姿多彩D.精湛精良多姿多彩日新月异3.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下列空白处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_____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②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____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③《清明上河图》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_____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A.虽然掀揭示B.因此掀揭露C.虽然翻揭示D.因此翻揭露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无数巨匠一生,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集锦(含详解)
实词(按词头字音序排列)1.保障/保证【例句】①资本主义的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
②该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辨析】“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标准,不打折扣。
2.包含/饱含【例句】①文章的这一段落包含..着好几层意思。
②他的胸中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辨析】“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
3.必须/必需【例句】①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四万多元资金,就添置了各种必需..的设备,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
②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辨析】“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在句子中作状语。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在句子中可作谓语中心语、定语。
4.暴发/爆发【例句】①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②山洪暴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辨析】“暴发”是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可引申为发财得势之意,多含贬义;“暴发”不能带宾语。
“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如火山爆发,可引申为力量、情绪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可以带宾语。
5.摈弃/抛弃【例句】①摒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
②为了金钱,他抛弃..了家庭,这种做法为人唾弃。
【辨析】“摈弃”有抛弃意,但多用于抽象。
“抛弃”多用于具体。
7.不止/不只【例句】①他恐怕不止..六十岁了。
②水库不只..要修,而且一定要修好。
【辨析】“不止”是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动词。
“不只”是不但的意思,属连词,用在递进关系得复句中。
8.不齿/不耻【例句】①此人坏事做绝,为大家所不齿..。
②他虽是著名学者,但却不耻..于向别人讨教。
【辨析】“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如“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之为羞耻。
如“不耻下问”。
9.不及/不如【例句】①《梅花三弄》不及..《春江花月夜》幽雅动人。
1990—2012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汇编(含答案)
1.(199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①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位部分的一种全面性的抑制。
②(甲)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了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要产生。
③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熟睡(乙)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④这种抑制过程如果很深很透,人的思维活动就停止了,外在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候不会做梦。
⑤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梦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丙)构成了梦境的荒诞性。
⑦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痕迹作用有关,(丁)梦境是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1)上述七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③①④⑦⑥②⑤B.⑤③①④②⑦⑥C.②①④③⑤⑥⑦D.①④②⑦⑥⑤③(2)文中甲乙丙丁处恰当的词语是A.如果却就因而B.由于才却所以C.如果就又那么D.因为可才可见2.(1991年全国卷)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1)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2)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决定()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3)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却很冷淡。
A.静止启用反应B.截至起用反应C.截止起用反映D.截至启用反映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两手都硬起来,()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可能有一时的效果,()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
A.只有才虽然但B.只要就即使反而C.因为所以尽管可D.既然就也而3.(1992年全国卷)4.按顺序分别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正确词语是一个人(甲)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乙)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丙)他有善良的动机,(丁)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2025高考语文语表题之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形式表意的差别)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常生活中,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 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 效地工作。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 些端倪。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 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 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 “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 能叫他们“俩老头”。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 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 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 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 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 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 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 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 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词(按词头字音序排列)1.保障/保证【例句】①资本主义的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
②该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辨析】“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标准,不打折扣。
2.包含/饱含【例句】①文章的这一段落包含..着好几层意思。
②他的胸中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辨析】“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
3.必须/必需【例句】①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四万多元资金,就添置了各种必需..的设备,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
②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辨析】“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在句子中作状语。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在句子中可作谓语中心语、定语。
4.暴发/爆发【例句】①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②山洪暴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辨析】“暴发”是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可引申为发财得势之意,多含贬义;“暴发”不能带宾语。
“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如火山爆发,可引申为力量、情绪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可以带宾语。
5.摈弃/抛弃【例句】①摒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
②为了金钱,他抛弃..了家庭,这种做法为人唾弃。
【辨析】“摈弃”有抛弃意,但多用于抽象。
“抛弃”多用于具体。
7.不止/不只【例句】①他恐怕不止..六十岁了。
②水库不只..要修,而且一定要修好。
【辨析】“不止”是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动词。
“不只”是不但的意思,属连词,用在递进关系得复句中。
8.不齿/不耻【例句】①此人坏事做绝,为大家所不齿..。
②他虽是著名学者,但却不耻..于向别人讨教。
【辨析】“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如“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之为羞耻。
如“不耻下问”。
9.不及/不如【例句】①《梅花三弄》不及..《春江花月夜》幽雅动人。
②与其花这么多时间打电话,不如..骑车去一趟。
【辨析】“不及”只用来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因此只能前后都是名词。
“不如”除用于比较人或事物外,还可以比较动作行为的利弊得失,因此除名词外,前后可以是动词或小句。
10.查看/察看【例句】①审计人员仔细查看..了每一张销售单据,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②气象员一天两次察看..风向,及时向指挥所报告。
【辨析】“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灾情。
“察看”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风向、察看动静。
11.出生/出身【例句】① 1900年农历8月13日,方志敏就出生..在这个山村里。
②我是打铁的出身..,大老粗,不会说客套话。
【辨析】“出生”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动词。
“出身”指个人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名词。
如店员出身,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等。
12.窜改/篡改【例句】①这个成语用法已约定俗成,不能随意窜改..。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辨析】“窜改”是改动的意思,窜改的对象一般指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是用作伪的手段改变或曲解,篡改的对象适用于比较重大问题,具有贬义色彩,一般指经典、理论、政策等。
13.大肆/大事【例句】①这部电视剧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热门话题。
②台湾当局近年将“弹性外交”引入联合国领域,大肆..鼓吹重返或加入联合国。
【辨析】“大肆”指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如“大肆吹嘘”、“大肆挥霍”,含贬义。
“大事”指大力从事,如“大事渲染”。
17.度过/渡过【例句】①人们的接济帮他渡过..了难关。
②在日本东京,单身独居的人,可以租用“临时家庭成员”伴随他度过..寂寞的星期天。
【辨析】“度过”是经过的意思,用在时间上。
“渡过”也是经过的意思,用于经过江河、海洋等空间概念;也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比喻跨越,如“渡过难关”。
18.遏止/遏制【例句】①他遏制..不住内心的苦闷,终于痛哭起来。
②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遏止..。
【辨析】“遏止”是运用压力使之停止,在语意上比“遏制”重,常用于猛力阻止事物的发展。
“遏制”是用力限制、控制;用于自己对自己,常跟情绪配合。
19.恶化/恶劣【例句】①如果不注意防护,地下水和地表水一样也可能受到污染,使水质恶化..。
②这种恶劣..行径,一定会遭到人们的强烈谴责。
【辨析】“恶化”指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另指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变坏,均为动词。
“恶劣”是很坏的意思,为贬义,形容词;“恶劣”常跟“态度”、“行为”、“行径”、“作风”、“表现”、“影响”、“环境”、“气候”等词语搭配。
20.反应/反映【例句】①别人喊他,他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仍专心致志地看书。
②美国广播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观众对这部电视纪录片的强烈反应..了美国人民盼望同中国人民有更多的友好往..,反映来。
【辨析】“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或由某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大多用作名词,亦可作动词。
“反映”有两种含义:一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二是把客观情况告诉给上级。
这两种含义都作动词。
“反映”的另一种用法是作名词,意思对人对事的批评性的意见。
21.法制/法治【例句】①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教育,是实行法制【辨析】“法制”指法律制度,名词。
“法治”指依法治理国家,作动词使用。
22.妨碍/妨害【例句】①吸烟妨害..健康。
②大声说话会妨碍..别人学习。
【辨析】“妨碍”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或阻碍事情进行。
“妨碍”是有害于。
23.分辨/分辩/争辩【例句】①青年人应当努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②他们两人谁也不肯服输,分辩..得很激烈。
③你知道错了就赶快承认,不要再找借口为自己争辩..了。
【辨析】“分辨”表示区别、辨别的意思;动词,可带宾语,多用于区别人或事物。
“分辩”是用语言辩驳;动词,不带宾语,多用于争辩是非曲直。
“争辩”争论、辩论的意思。
24.伏法/服法【例句】①在这里,罪犯被培养成了认罪服法..,遵守监规,文明礼貌的守法群体。
②公审大会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已于当日伏法..。
【辨析】“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服法”指服从法律。
25.扶养/抚养【例句】①一部分中年人生活负担很重,除了抚养..老人..子女,还要扶养【辨析】“扶养”是用财物养活的意思,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对平辈。
“抚养”是用精神或行为爱护并教养的意思,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与“赡养”的适用范围相反。
26.富余/富裕【例句】①山东省近年来粮食富余..,粮价下跌。
②小王到外地做了几年苦活,挣到了钱,生活富裕..起来了。
【辨析】“富余”是足够而剩余,语意的重点在“余”上,“余”是剩余、多余的意思。
“富裕”是专指财物充裕,语意的重点在“裕”字上,“裕”是丰富、充足的意思。
在语法上,“富余”不能被副词修饰,只能带宾语或补语;“富裕”则能被副词修饰,如“不富裕”、“十分富裕”,又可带补语,如“富裕起来”。
27.给/给以【例句】①对于工作上作出成绩的同志,要给以..适当的鼓励。
②他有困难,我们应当给.他帮助【辨析】用“给以”时,受动者必须放在主语前或“给以”前。
受动者如放在动词后,就要用“给”。
29.雇佣/雇用【例句】①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
②资本生存的条件是雇佣..劳动。
【辨析】“雇佣”是用货币购买劳动力,为名词,作定语不加助词“的”,如“雇佣军”、“雇佣劳动”等。
“雇用”是出钱让人为自己做事,为动词,如“雇用临时工”、“雇用职员”等;如作定语,一定要加助词“的”。
30.贯串/贯穿【例句】①这条公路贯穿..本省十几个县市。
②众多的材料要用中心思想来贯串..)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贯穿【辨析】“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多用于抽象事物。
“贯穿”,用于具体事物,使穿过、连通的意思;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同“贯串”用法。
由此,凡用“贯串”的,大多可以用“贯穿”更换;但用“贯穿”穿过、连通意义的,不能用“贯串”更换。
31.功效/功能/工效【例句】①这种洗衣机省水省电,功效..齐全,很受消费者欢迎。
②使用这种牙膏,不仅能洁齿爽口,而且有防治牙病的功能..。
③采用这种新工艺,工效..可以提高三倍。
【辨析】“功效”指功能;效率。
“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
“工效”指工作效率。
32.工夫/功夫【例句】①这个杂技演员真有功夫..。
②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
【辨析】“工夫”指时间或空闲时间。
“功夫”指本领或造诣。
33.沟通/勾通【例句】①许多汽车出租单位都设立了监督电话,以便沟通..与乘客的联系,监督服务质量。
②这个集团内外勾通..,干了不少违法的勾当。
【辨析】“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属褒义词,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
“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属贬义词。
34.贯注/灌注【例句】①时间,对于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壮丽的革命事业中的人来说总是跑得太快。
②工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连续灌注..水泥的新方法,缩短了工时,提前完成了任务。
【辨析】“贯注”指在精神、精力、注意力等方面集中投入,不能带宾语,常带补语。
“灌注”原指液态物质浇进注入,引申为精神力量的输入,带宾语。
35.国是/国事【例句】①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大代表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商国是..。
②新当选的总统将对我国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
【辨析】“国是”指国家大计、方针、政策之类,是较为抽象的事。
“国事”指国家大事,是较为具体的情况。
36.核算/合算【例句】①对每一种新产品,他们都认真仔细地核算..生产成本,再确定销售价格。
②引进这套设备费用大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合算..的。
【辨析】“核算”指核查计算,动词。
“合算”一作形容词使用,指人力物力花费少而收效大。
二作动词使用,多指算计。
37.化装/化妆.【例句】①根据自己的脸形、肤色等方面的特点,适当地进行化妆..,才能有好的效果。
②他化装..成一位衣衫褴褛、穷困潦倒的老人,住进贫民窟中去实地考察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辨析】“化装”是假扮,以假的去冒充。
“化妆”是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38.会合/汇合【例句】①把每个人的智慧汇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出无尽的人间奇迹。
②两军会合..后继续前进。
【辨析】“会合”指聚集到一起,常用于具体事物。
“汇合”指(水流)聚集、汇合。
也可用于抽象事物。
39.棘手/辣手【例句】①碰到这么棘手..的问题, 他实在是束手无策了。
②这个人怎么对朋友都这么辣手..。
【辨析】“棘手”是指事情难办。
“辣手”指手段厉害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