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三级)一、职业道德基本要求1.职业守则(1)诚实公正,严谨求是(2)遵章守法,恪尽职守(3)以人为本,量才适用(4)有效激励,促进和谐(5)勤勉好学,追求卓越二、基础知识1.劳动经济学(1)劳动力市场基本概念(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3)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4)就业与失业。

2.劳动法(1)劳动法体系(2)劳动法律关系3.现代企业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

(2)企业计划与决策(3)市场营销(4)财务管理(5)管理信息技术4.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1)个体心理与行为(2)团队心理与行为(3)领导行为及其理论(4)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人力资源理论(2)人力资源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三、人力资源规划1.企业组织结构调查与结构图的绘制(1)企业组织结构调查与结构图的绘制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的概念和区别、组织结构的实施原则、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2)组织结构图绘制的一般要求2.工作岗位分析(1)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与内容(2)工作岗位说明书的内容与编写要求3.劳动定额定员管理(1)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内容和发展趋势、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与衡量标准(2)劳动定员的概念、种类、作用和制定修订的基本原则4.人力资源费用审核与控制(1)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2)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3)控制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基本原则四、招聘与配置1.招聘活动的实施(1)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的特点与原则(2)笔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人员面试的概念、内容与要求(4)各种心理测试方法的概念与种类2.招聘活动的评估(1)招聘成本相关概念与构成、招聘成本效益评估以及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2)人员招聘过程评估的概念与内容3.人力资源空间时间的配置(1)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与种类、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概念和内容、工作地的组织(2)人力资源时间配置的内容、工作轮班的概念与内容五、培训与开发1.基于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1)培训需求分析的概念与内容(2)培训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2.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培训方法的选择(1)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2)各类培训方法的内容及其应用范围3.员工培训有效性评估(1)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概念(2)培训有效性信息的类型(3)培训有效性评估方案的内容4.员工培训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员工培训制度的概念、种类与内容(2)员工培训制度的起草要求5.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特征(2)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六、绩效管理1.绩效指标与标准设计(1)绩效考评指标的类型(2)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3)绩效考评标准及设计原则(4)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2.绩效考评系统的设计与运行(1)绩效考评主体的分类与比较(2)绩效考评周期及其影响因素与考评主体的特点(3)绩效考评误差的含义和类型(4)处理绩效考评中矛盾、冲突与绩效申诉的内容和意义3.绩效考评方法应用(1)绩效考评方法的分类(2)绩效考评方法的比较(3)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策略七、薪酬管理1.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1)薪酬体系设计的概念、原则与内容(2)薪酬管理制度的概念、特点与种类2.岗位评价(1)岗位评价的概念与内容(2)岗位评价的基本原理3.市场薪酬调查(1)市场薪酬调查的基本概念(2)市场薪酬调查的种类和作用(3)市场薪酬调查报告的内容4.员工福利管理(1)员工福利的概念与内容(2)单项福利计划的内容八、劳动关系管理1.企业劳动关系信息沟通(1)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和劳动关系信息沟通制度内容(2)劳动关系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要求2.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1)劳动标准的概念与结构(2)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与最低工资标准的概念与内容(3)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概念与内容3.集体合同管理(1)集体合同的概念、特点、作用,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2)集体合同的形式、期限与内容4.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1)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产生劳动争议的原因与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2)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与内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劳动争议调解的特点与原则5.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管理(1)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与分类(2)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内容(3)岗位安全教育的内容(4)工伤事故分类、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及监督管理。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笔记一、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管理1.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采取的长期性、系统性的策略。

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包含四个步骤,即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策略、制定人力资源实施计划、实施和监控人力资源策略。

在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时,需要关注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关注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2.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目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对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协调和控制,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组织设计,好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组织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组织结构的设计2.工作流程的设计3.工作分配的设计4.组织文化的建设二、薪酬管理和福利计划1. 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以一定的薪酬方式和福利计划作为激励手段,以达到企业目标。

薪酬管理包括员工薪酬构成、薪酬调节、薪酬测量、薪酬规划等内容。

在设计薪酬管理制度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薪酬与绩效的关系2.职位工资制度与效益工资制度的选择3.定薪与弹性薪酬的制定4.薪酬测量和调整的方式2. 福利计划福利计划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福利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福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健、假期制度、培训机会、生育保险等内容。

在设计福利计划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福利计划与薪酬制度的协调2.应当提供哪些福利3.福利提供的方式和标准三、员工关系和员工保障1. 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优秀的员工关系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在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企业文化的建设2.公正公平的人际关系3.劳动纠纷的预防和处理2. 员工保障员工保障是指企业为了保障员工权益而提供的各种保障措施,包括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人力资源三级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三级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三级复习提纲一、人力资源概念与职能1.人力资源的定义、特征和基本职能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3.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设计4.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5.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6.人力资源绩效管理7.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8.人力资源的劳动关系管理二、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设计1.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的关系2.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步骤3.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衡量4.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6.岗位与职责的设计7.组织变革与重组的管理三、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1.人才招聘的流程和方法2.招聘渠道的选择与运作3.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5.招聘与选拔的法律要求6.用人单位与招聘中介的合作四、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1.培训与发展的意义和目标2.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计划3.培训方式和方法的选择4.培训资源的开发与管理5.岗位培训与职业发展6.绩效反馈与员工发展五、人力资源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原则2.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评价3.绩效考核方法和工具的选择4.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与反馈5.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关系6.绩效管理与组织文化的建设六、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1.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薪酬制度的设计与评价3.薪酬管理的程序与流程4.各类薪酬与福利的管理5.弹性薪酬与绩效激励6.薪酬管理与员工关系的维护七、人力资源的劳动关系管理1.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点2.劳动法律法规与劳动合同管理3.劳动争议处理与解决4.劳动关系的调节与协调5.劳动力供给与用工形式6.劳动力市场与人才竞争力以上是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的复习提纲,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掌握,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职能与方法,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并成功通过人力资源三级考试。

三级人力资源大纲知识点必背

三级人力资源大纲知识点必背

三级人力资源大纲知识点必背一、组织与管理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2.组织管理与组织变革3.组织文化与组织氛围4.组织沟通与组织协调5.组织行为与组织效能二、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意义2.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与工具3.人力资源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关系4.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过程5.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对接三、人力资源招聘与激励1.招聘与选拔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岗位分析与岗位描述3.招聘渠道与招聘策略4.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5.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四、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1.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流程2.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计划制定3.培训方式与培训方法4.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成本控制5.组织学习与员工发展五、人力资源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流程2.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3.绩效评价方式与方法4.薪酬绩效管理与激励5.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六、员工关系与劳动法律法规1.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用途2.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管理3.员工权益与福利管理4.员工关系的处理与调解5.员工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七、人力资源信息管理1.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与目标2.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管理3.人力资源数据的收集与管理4.人力资源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5.信息安全与保密八、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与意义2.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方法3.跨文化管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4.国际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劳动力流动5.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九、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与道德1.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德概念与原则2.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风险与应对3.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4.反腐倡廉与职业道德建设5.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以上是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知识点必背内容,希望对你参加考试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重点整理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一、人力资源规划(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中期计划(1~5年)和短期计划(≤1年)(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组织规划(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制度规划(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人员规划;费用规划(三)人力资源规划与其它企业规划的关系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

二、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整个组织机构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由经营决策者、风险承担者和收益分享者构成经营主体和规定其相互关系的经营制度所组成的企业高层组织,即经营体制。

第二层是由负责筹集和优化资源的配置、产品研发、生产等及日常管理职能的机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即职能体制。

管理单位之间形成的管理层次,是有形部分,即为“体”;管理制度是无形部分,即为“制”。

三、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六项)(一)任务目标原则;(二)分工协作原则;(三)统一领导、权利制衡原则;(四)权责对应原则;(五)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10人左右);(六)稳定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原则。

四、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具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多种形式。

(一)直线制(军队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总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是针对人力资源领域专业人员的一项职业资格认证,其基础知识部分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功能以及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2. 人力资源规划: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平衡策略等。

3. 招聘与配置:熟悉招聘流程、选拔方法、面试技巧以及员工配置的原则和策略。

4. 培训与开发:了解员工培训的类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5. 绩效管理:掌握绩效考核的目的、方法、流程,以及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

6. 薪酬福利管理:理解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薪酬结构、福利政策以及激励机制。

7. 劳动关系管理:熟悉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

8. 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障:了解社会保险的种类、参保范围、缴费比例
以及劳动保护的相关规定。

9.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掌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以及信息
安全知识。

10. 法律法规: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11. 职业道德与素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和行为规范。

12. 人力资源战略与创新:掌握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人力
资源管理的创新趋势。

这些知识点是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的基础,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
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
理论和方法。

人力资源三级知识点大全

人力资源三级知识点大全

人力资源三级知识点大全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3.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4.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任务
二、人力资源环境:
1.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2.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分析
3.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4.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机制
三、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
2.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分析
4.人力资源供给调节和控制
四、招聘与录用:
1.招聘的概念和特点
2.招聘渠道和方法
3.招聘流程和程序
4.录用决策和程序
五、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2.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绩效指标的制定和评定
4.绩效考核和激励
六、薪酬管理:
1.薪酬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2.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薪酬制度的设计和调整
4.薪酬福利的计算和发放
七、培训与发展:
1.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作用
2.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制定
3.培训方法和评估
4.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八、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2.劳动法律法规与劳动合同
3.劳动关系协调和谈判
4.劳动争议处理和仲裁
九、员工关系管理:
1.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2.员工关系建立和维护
3.员工参与和沟通
4.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反馈
十、离职管理:
1.离职管理的概念和程序
2.离职事由和方式
3.离职补偿和发放
4.离职办理流程和手续。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师三级识记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2、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任务目标原则、分工协作原则、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权责对应原则、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3、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4、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明确责任和权限原则、先定岗再定员原则、合理分配职责原则5、组织结构图:组织机构图、组织职务图、组织职能图、组织功能图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书面资料、任职者的报告、同事的报告、直接的观察7、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岗位劳动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8、衡量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实耗工时、实测工时、标准工时、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标准差9、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用人的科学标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10、企业定员的原则: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内外部环境、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11、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国家、行业、地方、企业12、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依据要科学、方法要先进、计算要统一、形式要简化、内容要协调13、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原则:及时性、节约性、适应性、权责利相结合14、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制定控制标准、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差异的处理15、内部招募的方法:推荐法、布告法、档案法16、外部招募的方法:发布广告、借助中介、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熟人推荐17、情景模拟测试方法:公文筐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决策模拟竞赛法、访谈法、角色扮演、即席发言、案例分析法18、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要素有用、能位对应、互补增值、动态适应、弹性冗余19、企业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人、岗位、双向选择20、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励性、实践性、反馈及强化性、目标性、延续性、职业发展性21、培训项目规划的内容:培训项目的确定、培训内容的开发、实施过程的设计、评估手段的选择、培训资源的筹备、培训成本的预算22、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明确员工培训目的、对培训要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23、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培训项目材料的开发、进行培训活动的设计与选择、建立和培养内部培训师资队伍、统筹协调培训活动、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建构配套的培训制度与文化24、绩效管理的不同认识:国内: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激励发展国外:指导、激励、控制、奖励25、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内容:管理制度、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全面,全过程、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系统的衔接的评估26、绩效计划的特征:绩效计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参与和承诺是制订绩效计划的前提、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27、绩效面谈的类型:指导面谈、计划面谈、考评面谈、反馈面谈28、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劳动绩效、职务或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29、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与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的需求弹性、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30、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对成本具有控制性31、岗位评价的原则:系统原则、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能级对应原则32、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量化岗位的综合特征、横向比较岗位的价值、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33、岗位评价指标:劳动责任要素、劳动技能要素、劳动强度要素、劳动环境要素、社会心理要素34、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少而精、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综合性、可比性原则35、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实物劳动生产率、销货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比率、劳动分配率、附加价值劳动生产率、单位制品费用、损益分歧点36、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劳动分配率基准法、销售净额基准法、损益分歧点基准法37、福利管理的主要原则:合理性原则、必要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协调性原则38、社会保障:三个基本要素:具有社会福利性、属于社会化行为、是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三个层次: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构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39、住房公职金的性质:普遍性、强制性、福利性、返还性40、征缴比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20% 个人8%基本医疗保险:企业6% 个人2%失业保险费:企业2%工伤保险费:企业按各行业的差别费率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1%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41、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推荐选举权42、平等协商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的区别:主体不同、目的不同、程序不同、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依据不同43、平等协商的形式:民主对话、民主质询、民主咨询44、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满意度调查指向、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组织、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反馈、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45、劳动标准的结构:纵向结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功能结构:基础类、管理类、工作类、技术类、不变分类的其他劳动标准46、工作时间的种类:标准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47、标准工作时间计算方法:年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制度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年制度工作工时:250天×8小时=2000(工时/人·年)月制度工作小时:2000/12=166.67(工时/人·月)月计薪天数:(365-104)/12=21.75(天/月)48、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条件限制、时间限制、报酬限制、人员限制49、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50、工资支付的一般原则:货币支付、直接支付、按时支付、全额支付51、劳动纪律: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品性规则、其他规则52、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制定主体合法、内容合法、职工参与、正式公布53、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主体不同、内容不同、功能不同、法律效力不同54、集体合同的作用: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55、订立集体合同的遵循原则: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兼顾双方合法利益、不得采取过激行为56、集体合同的形式:主件和附件、期限为1 - 3年57、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着重解决原则58、新员工三级安全卫生教育:入厂、车间、班组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长期规划(5年以上)中期规划(1年到5年)短期规划(少于1年)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组织信息,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机构,组织调查,诊断,评价)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供需平衡)5)费用规划: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预算,核算,审算,结算,费用控制)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名称,工作条件,地点,范围,对象,资料)1)科学界定时间,空间范围。

系统分析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

逐一比较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

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里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

3)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5.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书面资料(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和岗位责任说明)2)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志)3)同事的报告(上级、下属)4)直接观察——下属,顾客,用户7.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重点中的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节1、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①战略规划: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使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②组织规划。

③制度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④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⑤费用规划: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

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3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他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4。

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5.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①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②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③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各章复习重点概括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各章复习重点概括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剖析{知识要求}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事关全局的重点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公司整体框架的设计。

(3)制度规划:制度系统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

(4)人员规划:对公司人员总量、构成及流动的规划。

(5)花费规划:对公司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花费的整体规划。

二、工作岗位剖析的内容(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2)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3)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后拟订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三、工作岗位剖析的作用(1)为公司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确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荣膺供应了依照;(3)是公司改良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需条件;(4)是拟订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种人材供应和需求展望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议论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议论又是成立、健全公司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6)有益于员工对症下药,联合自己条件拟订职业生涯规划。

四、工作岗位剖析信息的主要根源(1)书面资料(档案)(2)任职者报告(访谈、工作日记)(3)同事的报告(上司、下级、平级)(4)直接察看五、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员工规范(2)岗位培训规范(3)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 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4)定员定额标准六、岗位规范的构造模式(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 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 参照性培训纲领和介绍教材(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 应会●工作实例(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5)其余种类的岗位规范(管理岗位的查核规范、生产岗位查核规范)七、工作说明书的分类(1)岗位工作说明书(2)部门工作说明书(3)公司工作说明书八、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基本资料(2)监察与岗位关系(3)岗位职责(4)工作权限(5)工作时间(6)工作内容与要求(7)劳动环境与条件(8)资历(9)身体条件(10)心理质量(11)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12)绩效考评{能力要求}九、工作岗位剖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1)对公司各种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认识,掌握基本资料和数据(2)设计岗位检查方案明确岗位检查的目的确定检查的对象和单位●确定检查项目❍确定检查表格和填写说明⏹确定检查时间(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4)将工作岗位检查方案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单位和环节,逐项达成(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检查的内容(二)检查阶段(三)总结剖析阶段十、草拟和改正工作说明书的详细步骤(1)在公司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检查,草拟出工作说明书的草稿;(2)组织岗位剖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及有关管理人员),召开有关说明书的专题商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校正、改正提出建议;为了保证工作说明书的科学性,靠谱性和可行性需要:草稿→ 第一稿→ 第二稿→审稿增删多次→工作说明书审批稿→总经理或负责人审察同意→ 宣布履行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设计{知识要求}一、限制和影响工作岗位的各样因素(1)有关的技术状态和设备工具影响(2)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状况(3)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4)本部门对岗位任务和目标的定位(5)任职者思想意识、主观判断、个人意志(6)公司生家产务系统的决议(7)工业工程师、劳动定额师等职能性技术专家对岗位设计的影响(8)软环境条件的影响(文化、传统、价值观、组织氛围、人际关系、制度规范)二、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根源则(1)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2)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3)责权益相对应的原则(4)因事设岗的原则三、改良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1)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扩大化:①横向扩大化②纵向扩大化(2)岗位工作满负荷(3)岗位的工时制度(4)劳动环境的优化四、使岗位丰富化应达到的要求(1)任务的多样化(2)任务的整体性(3)明确任务的意义(重要性与实质意义)(4)给予必需的自主权(5)着重信息的交流与反应{能力要求}五、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1)程序剖析作业程序图 流程图●线图❍人机程序图⏹多作业程序图☐操作人程序图(2)动作研究人体的利用 工作地部署和工作条件的改良●工具盒设备的设计(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三)其余能够借鉴的方法(工业工程IE) 规划 设计●议论❍创新第二节公司劳动定员管理第一单元公司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知识要求}一、公司定员管理的作用(1)是公司用人的科学标准(2)是公司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是公司内部各种员工分配的主要依照(4)有益于提升员工的队伍素质二、公司定员的原则(1)一定以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为依照(2)一定以精简、高效、节俭为目标(3)各种人员的比率关系要协调(4)要做到量才录用,人事适宜(5)要创建一个贯彻履行定员标准的优异环境(6)定远标准应合时订正{能力要求}三、审定用人数目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合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2)按设备定员(合用于机械操作为主的工种)(3)按岗位定员(合用于连续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公司)(4)按比率定员(合用于食堂工作人员、托幼人员、卫生保健人员等服务人员)(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业务分工定员(合用于公司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四、公司定员的新方法(1)数理统计方法(管理人员)(2)概率推测(医务人员)(3)排队论(工具保存人员)(4)零基定员法(二三线人员)第二单元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知识要求}一、公司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一)公司定员标准的分级依照料理系统分类方法:(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2)行业劳动定员标准(3)地域劳动定员标准(4)公司劳动定员标准(二)公司定员标准的分类1.依照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1)单项定员标准(2)综合定员标准2.依照定员标准的详细形式:(1)效率定员标准(2)设备定员标准(3)岗位定员标准(4)比率定员标准(5)职责分工定员标准三、编拟订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2)依照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一致(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能力要求}四、定员标明的整体编排(1)概括(2)标准正文①标准名称②范围③引用标准(3)增补五、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1)表的编号(2)表的接排(3)表的画法(4)表头的项目设计①序号②编码③工种或岗位名称④主要设备名称、编号、规格等指标⑤岗位主要职责要求⑥劳动定额定员形式⑦人员素质要求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知识要求}一、制度化管理的特点(1)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权益和责任(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3)人员的规范录取(4)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别(5)职业管理人员(6)忠于职责二、制度化的长处(1)个人与权益相分别,更具精准性、连续性、靠谱性和稳固性;(2)以理性剖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表现;(3)适合现代大型公司组织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一、人力资源规划(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中期计划(1〜5年)和短期计划(<1年)(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组织规划(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制度规划(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人员规划;费用规划(三)人力资源规划与其它企业规划的关系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

二、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整个组织机构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由经营决策者、风险承担者和收益分享者构成经营主体和规定其相互关系的经营制度所组成的企业高层组织,即经营体制。

第二层是由负责筹集和优化资源的配置、产品研发、生产等及日常管理职能的机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即职能体制。

管理单位之间形成的管理层次,是有形部分,即为“体”;管理制度是无形部分,即为“制”。

三、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六项)(一)任务目标原则;(二)分工协作原则;(三)统一领导、权利制衡原则;(四)权责对应原则;(五)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10人左右);(六)稳定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原则。

四、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具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多种形式。

(一)直线制(军队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

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

优点:总经(1)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2)责权关系明确;(3)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4)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高。

缺点:(1)组织结构缺乏弹性;(2)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交流;(3)缺乏专业化分工,不利于管理的水平的提高;(4)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

它只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必须经过改造才能用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职能制(多线制)职能制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下属既服从直线领导的指挥,又服从上级个职能部门的指挥。

优点:(1)提高了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2)可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对下级的工作提供详细的业务指导;(3)减轻了直线领导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组织的重大战略问题;(4)有利于提高各职能专家发挥自身的业务水平;(5)有利于各职能管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考核的实施。

缺点:(1)多头领导,政出多门,不利于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令下属无所适从;(2)直线人员和职能部门责权不清,彼此之间易产生意见分歧,互相争名夺利,争功诿过,难以协调,最终必然导致功过不明,赏罚不公,责、权、利不能很好地统一;(3)机构复杂,增加管理费用,加重企业负担;(4)过分强调按职能进行专业分工,使各职能人员的知识面和经验较狭窄,不利于培养全面型的管理人才;(5)这种组织形式决策慢,不够灵活,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直线职能制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以直线制为基础,总经理对业务和职能部门均实行垂直式领导,职能部门没有直接指挥权。

直线职能制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应用较广泛。

但随着规模扩大,职能部门过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变得困难;总经理负担重四、事业部制(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组织结构形式。

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实行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

优点:(1)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使其成为决策中心;(2)有助于增强事业部管理者的责任感,发挥他们搞好经营管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3)各事业部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迥异的事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4)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缺点:(1)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2)各事业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它适合那些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元化、市场环境差异大、要求较强适应性的企五、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一)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日常管理可管辖15~30;经常决定的可管辖3~7人);(二)明确责任和权力原则;(三)先定岗再定员原则;(四)合理分配职责原则。

[能力要求]一、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一)组织结构图绘制的基本图示1.组织机构图:各部门及职能科室、业务部门设置以及管理层次、相互关系的图;2.组织职务图:各机构中职务名称、种类的图。

可填上相关人员信息;3.组织职能图:各级行政负责人或员工主要职责范围的图;4.组织功能图:表示某个机构或岗位主要功能的图。

包括5种形式:参谋机构、代理机构、应降格机构、分担上级功能机构、脱离组织系统的机构。

(二)绘制组织结构图的前期准备1.应明确企业各级机构的职能;2•将所管辖的业务内容11列出;3•将相似的工作综合归类;4.将已分类的工作逐项分配给下一个层次,并划分出执行命令的部门和机构。

(三)绘制组织结构图的基本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面一层,其下面画两层,用框图表示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在同一水平线上;3.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其高低位置,表示所处的级别;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线,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5.具有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第二节工作岗位分析一、工作岗位分析概述(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岗位时间空间进行科学界定,进行岗位分析,即某一职位应该做什么;2.根据岗位的特点明确其对员工的要求,即什么样的人来做最合适;3.制定岗位说明书与岗位规范等。

(三)工作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因此,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提供了条件。

此外,工作岗位分析还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职业规划。

二、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书面资料(岗位职责、广告等);(二)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子);(三)同事的报告(上级、下属);(四)直接的观察;(五)来自顾客和用户等。

三、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一)岗位规范1.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2.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①时间规则;②组织规则;③岗位规则;④协作规则;⑤行为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员工素质):3.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⑴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①职责要求;②知识要求;③能力要求;④经历要求。

⑵管理岗位培训规范:①指导性培训计划;②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

⑶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①应知;②应会;③工作实例。

⑷生产岗位操作规范(生产岗位工作规范):①岗位职责和主要任务;②任务数量、质量、完成期限;③完成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④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⑸其它种类的岗位规范。

如管理or 生产岗位考核规范 (二) 工作说明书 1. 工作说明书的概念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识别信息)、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 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2. 工作说明书的分类:岗位工作说明书:以岗位为对象部门工作说明书:以某一部门或单位为对象、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 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 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 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公司工作说明书:以公司为对象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1) 基本资料 (2) 岗位职责 (3) 监督与岗位关系 (4) 工作内容和要求 (5) 工作权限 (6) 劳动条件和环境【能力分析】 (7) 工作时间(时间程度和轮班制设计) (8) 资历(9) 身体条件(体格和体力) (10) 心理品质要求 (11)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12) 绩效考评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3)做员工思想工作,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三)总结和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中最后的关键环节,最终要撰写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一)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工作说明初稿;(二)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工作说明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修改提出具体意见。

第三节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第一单元劳动定额水平、劳动定额管理的内容劳动定额是一项生产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它包括定额的制定、贯彻执行、统计分析和修订四个重要环节(一)劳动定额的制定影响劳动定额制定,既有劳动者方面的因素,也有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方面的因素。

(二)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评价和衡量企业劳动是定额的贯彻实施情况有以下标准:1.劳动定额面的大小,即数量方面;2.企业各职能部门是否按定额组织生产经营管理;3.企业或车间是否有按定额对员工进行考核;4.企业推行新定额是否有采取有效措施。

二、现代劳动定额的发展趋势(一)巴克制给我们的启示工作效率二工人作业效率X开工率工人作业效率=定额工时/工人实耗工时开工率=工人实耗工时、实际可利用工时实耗工时二实际可利用工时-各级管理责任造成浪费的工时公式中,工人效率指标反映了工人努力程度,开工率反映了管理人员努力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