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湿地状况及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湿地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湿地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湿地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湿地是指生态系统中充满水分的地带,在水分和土壤特性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资源。

历来,湿地资源一直被看作是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其生态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重视。

随着工业、农业、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湿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本文旨在对我国湿地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资源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湿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面积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我国湿地面积约为53.6万平方公里,占了国土面积的5.57%左右。

其中河流湿地面积最大,占湿地总面积的35.8%,其次是海岸湿地和湖泊湿地。

从区域分布上看,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湿地资源。

但是由于人口增长、工业污染、过度开发、重金属污染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湿地面积正在不断缩小。

二、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热点地带,具有相当高的生物多样性。

据生态保护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湿地生境中,约有60%的鸟类和Half以上的鱼类依赖湿地生存。

我国拥有约1062种湿地鸟类,占全球1500多种湿地鸟类的70%以上。

但是由于湿地资源的大规模破坏,湿地鸟类、植物等生物在数量上和生境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护湿地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湿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调节湿地可以调节自然水文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平衡,包括矿质和有机物质的转化。

湿地向陆地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洪水调节、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碳贮存和产生了一些生态空间的良好机遇,以及旅游和游乐活动的机会。

湿地对于土壤保持和防止水土流失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湿地环境中的人为干扰,如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荒漠化和树木砍伐,也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四、保护湿地资源的措施为了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加强湿地资源管理。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分析湿地是指由于周期性或永久性的水体覆盖,而导致土壤以及植被特殊构成的区域。

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沼泽地、泻湿地和海洋,它们对保护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以及环境污染,湿地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湿地生态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一、湿地保护的重要性1. 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各种珍稀物种都依赖湿地为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

湿地内生物物种丰富多样,各种水生植被和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如果湿地被破坏或者污染,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有些物种可能灭绝,对生态平衡造成重大破坏。

2. 水资源调节湿地在水资源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调节洪水,降低河流泛滥的程度,并且在干旱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水源。

湿地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同时释放适量的水分到周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地下水位和水文循环的平衡。

3. 水质净化湿地可以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

湿地植被及微生物能够吸收和分解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污染物质,使水体得到净化。

湿地还能够净化大气,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4. 保护环境湿地有着很好的生态功能,能够减缓地质风蚀、保持土壤稳定、防止土壤重金属的渗透等。

湿地对气候的调节功能也十分重要。

通过湿地植被的调节,湿地地区的气温能够得到一定的降低,减少能量的吸收,从而起到缓解气候变化的作用。

二、湿地生态保护措施1. 加强立法保护加强湿地保护的立法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湿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湿地的合法地位和保护力度。

2. 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湿地保护的生态保护规划,并且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

保护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湿地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确保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分析湿地是指在内陆水系中,地形低洼,水域及其附近逐年积累的水、泥沙和有机物,构成了一定的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口滩涂、红树林、草沼、湿草地、湿地森林等。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日益严重,对此,我们需要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平衡。

湿地的重要性首先,湿地是水源涵养的重要地点。

湿地作为地球上淡水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存储和释放大量的水资源,上游的湿地能够阻止洪水的涌入,对于降低洪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还能够缓慢释放蓄积的水,提供给下游人畜饮用、灌溉农田、景观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为河流的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水分。

其次,湿地拥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

相较于陆地环境,湿地由于气候潮湿、富有营养,吸引了大量的动植物生息。

另外,湿地与周边环境特殊的联系也促使许多物种在湿地生态系统里演化成了独特的特征,湿地拥有许多独特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因此湿地保护可以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稳定带来重要的意义。

最后,湿地对于环境保护和气候调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湿地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为气候变化遏制提供帮助。

作为自然慢过滤系统,湿地还可以有效去除废水的污染,净化环境中的大量有害物质,维护人类的生态健康。

湿地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湿地,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湿地的破坏和退化。

2.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

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力很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

3.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

为了及时发现湿地环境状况,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在湿地保护的过程中应加强湿地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对湿地环境变化进行核查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现状及维护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现状及维护

好氧和厌氧交替的湿地环境条件在降 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具备比单一环境条件 高出数倍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 “地球 之肾”。
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 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过程吸附重金 属、降解水体富营养化 。
其他功能
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遗传基因等 为教育和科研提供对象和实验基地 ;
另外 ,湿地保留的过去和现在的生物、 地朋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也具有十分 重要和独特的科研价值 。
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和功能下降。 (2)水资源过度开采
湿地是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等的主要水源地,过度和不合理的用水 已使中国湿地供水能力受到极大影响。许多湿地因此而被破坏或消失, 如西部的玛纳斯湖、罗布泊、居延海等。 (3)生物多样性受损
我国重要的经济海区和湖泊,过渔滥捕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使天 然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 着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 (4)污染加剧
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
中国总面积达六千多万公顷的湿地正 在呈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尽管 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湿地丧失和退化的速 度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还 处于被严重威胁之中。
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
过度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已经使湿地供水 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正在产生新的用 水危机。
• 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 减、功能下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 湿地面积目前已经丧失二百一十九万公顷, 全国围垦湖泊面积已达一百三十万公顷以 上,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一千个。
中国湿地分布
我国湿地环境问题主要表现
(1)湿地面积锐减 盲目的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
功能

湿地的保护措施

湿地的保护措施

湿地的保护措施湿地是指水体、水生生物和湿地植被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一、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是保护湿地的基础。

我国《湿地保护法》于1992年颁布实施,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和规划,如《国家湿地保护计划》、《湿地公约》等。

二、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而设立的专门区域。

通过建设湿地保护区,可以限制开发、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湿地的恢复和重建。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区,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三、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或自然恢复,使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湿地生态修复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水质治理、生物修复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鄱阳湖湿地保护区,通过引进水生植物和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成功地恢复了湿地生态系统。

四、湿地保护教育湿地保护教育是指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湿地保护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五、湿地监测和评估湿地监测和评估是指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状况,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监测和评估可以通过水质监测、生物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方式实现。

综上所述,湿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只有采取综合的保护措施,才能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水和陆地相交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湿地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持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目前,国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如《湿地保护法》、《河道管理法》等,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和保护中,往往存在执行不到位、缺乏资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是湿地利用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湿地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旅游观光,但是这种利用方式容易引起过度开发和破坏,对湿地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湿地监管不严。

一些地方政府在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中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从而损害湿地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建议:一是加强保护措施的执行力度。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的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湿地保护法规的宣传和普及程度,以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二是丰富湿地利用方式。

政府应该在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中加入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等方式,同时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资力度,鼓励各类湿地保护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实现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平衡。

三是加强湿地监管。

政府应该在湿地的监管和管理中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查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全方位的湿地保护。

总之,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加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不断推动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增强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湿地保护行动,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和氧气的摇篮,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还是稀有濒危物种的乐园。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湿地正在面临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保护意识、规范开发利用、强化管理监督等多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保护意识保护意识是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首要任务。

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湿地保护宣传中心,展示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培养公众对湿地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加强对游客和地方居民的保护宣传教育,普及湿地保护知识,引导人们文明游览,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湿地植被。

二、规范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性,我们需要加强对湿地开发利用的规范管理。

制定严格的湿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办法,明确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范围和方式,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项目。

对于已经存在的违法违规开发行为,要依法予以取缔和整治,恢复湿地原貌。

鼓励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和观光项目,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让游客在保护的前提下,感受湿地的自然之美。

三、强化管理监督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管理监督是保障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湿地资源的日常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湿地破坏行为。

强化湿地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湿地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湿地保护与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四、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重要保障。

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科学研究,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模式和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湿地植被恢复、水质净化等技术手段,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保护湿地的措施(五篇)

保护湿地的措施(五篇)

保护湿地的措施1 法律手段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

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

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

严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

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教育方面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我国的湿地保护措施虽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细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还是会影响到湿地的安全的。

我国湿地破坏主要是在持续大量开垦和不合理开发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环境恶化,盲目排干湿地、过度取水调水、排污等,导致湿地功能退化甚至丧失。

掠夺性开发利用湿地野生生物资源,引起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加速。

要想彻底的做到湿地不受破坏是难上加难的。

我们只有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湿地对我的的生活我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湿地的破坏,要开发出新资源来替代湿地里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建议

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建议

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建议吴江水 童亚康(江西省弋阳县林业局,江西弋阳 334400)摘 要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开发导致我国湿地面积正在快速缩减,环境质量逐渐变差,经济效益下滑。

因此,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基于此,通过对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出相对应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湿地;保护;保护建议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沙化,降低温室效应,改善其周围受污染的环境。

但是随着我国的不合理开发,湿地遭到破坏,污染严重。

为了保证我国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护湿地环境必须被重视。

1 湿地的作用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水源可以直接利用,同时也可以补充地下水,整体具有控制洪水、防止土壤沙化、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

湿地能将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起来,降低温室效应,同时给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加工原材料、能源,是我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1]。

2 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湿地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对于湿地保护存在诸多问题。

2.1 湿地开发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活动逐渐活跃,湿地资源被不合理开发利用,面积逐渐缩减。

以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开发湿地将导致资源迅速枯竭。

频繁将湿地转化为耕地,盲目无节制开垦农用地,使得湿地资源被占用,不仅对湿地资源造成了损害,同时会导致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植物没有足以生存的空间,破坏生物链的平衡。

此外,不合理的农用开发也使我国的湿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2.2 工农业造成污染 工农业污染是我国湿地资源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农药会对湿地资源造成严重损害。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农药残留通过生态循环进入水资源,导致水资源富营养化,进而使得湿地资源的自净能力受到影响。

另外,工厂的废水处理设备不完善,没有将废水进行严格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甚至一些工厂没有安装废水处理设备,直接将废水排放,导致湿地被污染。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摘要】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平衡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不容乐观。

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监管不力、资源匮乏等问题;而在湿地利用方面,过度开发和污染等现象普遍存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力度,提高监管效能;应当制定合理的湿地利用规划,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只有通过改进管理和利用措施,才能推动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的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值得我们共同努力。

未来,我们应当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研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共同推动湿地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湿地保护管理、湿地利用、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发展方向、展望、总结。

1. 引言1.1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珍贵的生态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湿地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和压力。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现状备受关注,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湿地资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改进的措施。

对湿地保护管理的现状进行评估,包括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及实际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对湿地的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目前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如湿地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等,提出相应的改进管理和利用的措施。

通过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讨,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有效的发展方向。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是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加大保护力度,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希望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能够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湿地是一个生态非常脆弱的自然环境,是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对环境和生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逐渐退化和破坏,保护和管理湿地已经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文针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探讨相关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1.破坏严重,湿地面积减少。

由于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和农业的扩张,湿地的面积逐渐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逐渐退化和破坏。

2.根据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管理制度不完善。

湿地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来保护湿地和整个生态系统。

3.湿地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对湿地保护已形成稀薄的认识和意识,以及缺乏发动社会力量和多方合作,缺乏实际操作手段,湿地保护局限性较大。

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思路和措施1.加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法规和政策,不断地完善自然保护区制度、湿地保护制度及其他现有的保护制度,加强对湿地保护的直接保护。

2.增强湿地保护的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

人民群众的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培养公民的生态理念,争取公众的支持,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创造一个湿地保护意识亲近的生态环境,也是建立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方式。

3.加强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作。

加强监测设备的建设,针对监测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建立基本的标准规范。

实施湿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调查和生态补偿制度,为湿地保护提供防护和优质服务的前提。

4.加强湿地保护的规划和开发。

制定长期的湿地保护规划,对湿地进行全面审查和考核,保护湿地的整个生态环境,制定有效的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多样性。

5.加强湿地保护评估和经济评估。

建立健全监测、评估和考核制度,对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对湿地保护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进行经济学评估,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湿地水环境存在问题及保护措施研究

湿地水环境存在问题及保护措施研究

湿地水环境存在问题及保护措施研究摘要:湿地是作为我国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水环境始终是湿地生态治理工作的核心,当前湿地水环境逐渐出现了问题,其中土壤贫瘠及水土流失等现象,不利于城市湿地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故需进一步加强湿地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为此,本文针对湿地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湿地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保护措施湖泊与湿地是地球上十分重要且特殊的生态系统,其周边流域是人们生产、生活及生态为一体的关键单元。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湿地水环境的建设不断扩大,发展湿地水环境的前提要具备先进且专业的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湿地水环境保护制度及标准可以准确的指导后续环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国水环境保护的建设标准仍有待完善与改进,且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严重影响湿地水环境及其修复技术的向前发展,且更不利于湿地开发产业的现代化建设。

因此,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湿地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根据水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尽快提出有效可行的湿地水环境保护措施,强化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实现湿地治理及湿地水环境稳定发展的一致性,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湿地水环境论述我国的湿地水环境不仅是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系统,从环境水利学分析来看,其与水资源、水体生物及环境污染等均相关的生态综合体。

水环境主要是指传输、储存以及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水体;是水体生物生存、繁衍的主要栖息环境;是纳入的水、陆、大气污染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及易污染性的特点。

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含义即一般情况下将湿地看做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及水域两者间的过渡范围,而广义则是在《湿地公约》中提出来的:无论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区域、泥炭地或水域流域、静止或流动的水域、半咸水等,其中包含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以及周边邻接湿地湖泊沿岸、沿海流域的岛屿等均在国际上被公认且广泛接受的标准定义。

保护湿地的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湿地是地球上一项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化的加剧,全球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湿地保护法律和法规,明确湿地的界定、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并加强对这些法律和法规的执行力度。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强化对破坏湿地的行为的处罚,使破坏湿地的行为付出更高的代价。

其次,加强湿地的科学调查和监测。

对湿地的调查和监测是保护湿地的基础,只有了解湿地的分布情况、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湿地的科学调查和监测的投入,提高科学监测的精确度和频率,及时掌握湿地的动态变化,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加强湿地的保护管理。

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湿地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制定保护规划和管理方案,明确湿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并划定湿地的保护区域。

加大对湿地的巡护力度,加强湿地管护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湿地得到有效的保护。

第四,加强湿地的宣传教育。

加大对公众的湿地保护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开展湿地保护主题的宣传活动,举办湿地保护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

湿地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全球湿地资源。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湿地保护的框架和行动计划,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六,加大湿地修复和恢复力度。

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应该及时采取修复和恢复措施,恢复湿地的水质和生态功能。

修复湿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湿地修复的投入力度。

最后,加强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河湖湿地保护措施

河湖湿地保护措施

河湖湿地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河湖湿地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河湖湿地作为生态系统元素之一,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水质净化以及自然灾害缓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河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加强污染防治措施污染是河湖湿地受到的最主要威胁之一。

为了改善水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源保护、建设生态池塘、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等。

此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化工企业、畜禽养殖场等高污染源的排放,禁止非法排放行为的发生。

2. 强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是河湖湿地保护的核心。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工作,包括水质监测、生物监测、植被监测等,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保护范围和管理措施,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

3. 加强对沿岸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沿岸土地利用对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应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沿岸生态环境的行为。

同时,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督,严惩擅自侵占湿地土地、非法填湖等违法行为。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对河湖湿地的保护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河湖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了解河湖湿地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河湖湿地的方式方法。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从而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湖湿地的影响。

5. 加强政府部门合作与协调机制河湖湿地的保护涉及多部门、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

政府应建立健全河湖湿地保护的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形成合力,加强对河湖湿地的保护。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总结起来,河湖湿地保护措施需要从污染防治、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公众环保意识和政府部门合作与协调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加强各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河湖湿地,维护生态平衡。

如何保护湿地具体措施和方法

如何保护湿地具体措施和方法

如何保护湿地具体措施和方法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包括:
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以保护生物
多样性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源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在这块区域内人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使这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

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
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3.提高保护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使人
们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保护湿地。

4.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湿地,通过改变“高
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5.开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6.植树造林: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同时也能保
护湿地。

7.退田还湖:将围垦湖边或湖内淤地改造成的农田恢复为湖面,有
利于生态平衡。

8.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防止污染
和破坏生态平衡。

9.加强管理:加强环境管理,限制和控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维护生态平衡。

10.降低湿地的污染负荷: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湿地的污染。

以上是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和方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湿地的保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及保护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及保护措施分析

402023.9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及保护措施分析郝城宇(江苏省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 沛县 221600)湿地会对地球的整体环境造成重要影响,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国家更加重视对湿地生态区域的保护和恢复,并且逐步建设了湿地自然保护区。

1 自然湿地保护区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自然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湿地环境的整体面积不断缩减,部分城市为了实现迅速发展而在自然湿地区域进行改建,造成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影响。

不仅如此,城市中的一部分生活污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河流,使原有的水源和土壤都遭到了严重污染,进一步导致了周边环境中的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对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破坏。

另外,部分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塌陷地和水面建设光伏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态平衡。

现阶段部分群众仍然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对后续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同样也需要积极承担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政府则要调动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

2 进行湿地保护及恢复的策略2.1 强化公民保护意识和企业行为监督第一,要不断提升群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观念,使公民形成对湿地自然环境保护的正确认识,从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主动保护水资源,进行垃圾分类。

不仅如此,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开展相应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实地环境重要性和保护措施的宣传。

相关企业也要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政策。

国家要尽快制定一系列湿地保护条例,针对不按相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相关部门、单位也要强化湿地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定期对企业的生产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进行检查。

第二,政府部门要对湿地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明确湿地的污染程度和保护情况,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2.2 完善湿地保护的体制机制完善顶层设计是落实湿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因此,要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出台规范条例,督促各级部门贯彻落实。

湿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湿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湿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一、湿地资源概况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我国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湿地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目前,我国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二、湿地保护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目前,全国已建立了60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3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湿地面积的30%。

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开发。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湿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功能严重受损。

其次,湿地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恶化,生态平衡受到威胁。

此外,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围垦等人为活动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最后,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监管机制。

四、保护措施与成效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湿地保护政策体系。

其次,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湿地面积有所增加,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提升。

同时,湿地公园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公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五、未来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推进湿地保护工作,我国政府制定了未来工作计划。

首先,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湿地保护监管体系。

其次,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同时,加强科研监测工作,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六、案例分析与实践为了更好地说明湿地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成效,以下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与实践。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但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湿地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湿地资源的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湿地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加强湿地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并制定科学的湿地管理规划和措施,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

湿地的利用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湿地的开发主要以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为主,湿地的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受到破坏。

建议优化湿地利用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湿地友好的产业,保持湿地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

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湿地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目前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还比较薄弱。

建议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和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

湿地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不够。

湿地保护问题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监督和执法力度不够。

建议加大湿地保护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湿地保护执法的有效性。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湿地资源管理、优化湿地利用结构、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等方面的努力。

只有全面加强湿地保护,才能保护好湿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保护湿地措施

保护湿地措施

保护湿地措施湿地是泛指湿润地带,如河流、湖泊、沼泽、滩涂、潮间带、海岸带和其它水边植物群落,以及其它湿润地区,可以说占据着地球表面的重要比例。

湿地保护指的是保护自然湿地,使之在循环中发挥自然角色,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来保证湿地的保护、管理、利用。

二、功能湿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地表过程调控和经济效益等功能,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提供了有力保障。

(1)生物多样性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品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群落,能够容纳以及保护各种物种,如鱼类、鸟类、爬行动物、昆虫、藻类和植物,是一个重要的植物和动物栖息地。

(2)水资源保护湿地拥有良好的渗透土壤和极强的收集功能,决定了湿地在保护水资源和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性。

湿地通过重要的富营养化控制和水质净化作用,为河流、湖泊等水体提供资源支持服务,并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保证,从而发挥着支撑陆地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3)地表过程调控湿地的科学利用可以帮助减缓洪水的洪峰,湿地还可以调整地表水的径流速度和水分的渗入深度,可以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优化洪水的分布和均衡地表水的垦荒,从而充分发挥湿地的地表过程调控功能。

(4)经济效益湿地开发可为渔业、农业、旅游和工业提供原料,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护其它生态系统,减少洪水和泥石流,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保护措施保护湿地的方法如下:(1)加强法律法规对湿地的保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以及国务院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关于湿地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形成湿地保护的法治环境,保证湿地的正常使用和保护。

(2)完善监管制度为确保湿地的科学利用,应当完善湿地保护的监管制度,制定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加强湿地保护的管理和监督,及时查处湿地破坏和滥用行为,以制止湿地的破坏和破坏行为,保护湿地的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湿地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摘要: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湿地的类型丰富,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总面积达六千多万公顷的湿地正在呈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

尽管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湿地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还处于被严重威胁之中。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湿地。

关键字:湿地现状保护
引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更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湿地面临的着巨大的威胁,本文首先从描述湿地的生态功能,然后提出我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湿地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解决措施。

一、湿地的含义
狭义: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湿地公约》中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水域。

同时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源不超过6 米的沿岸带水区。

二、湿地的生态功能
1.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
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储存库,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除少数来自地下水源外,绝大多数来源于湿地,同时湿地还是补充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更重要的是湿地具有调节径流、控制洪水的生态功能,对区域防洪,抗旱和减灾,维持区域水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湿地中的沼泽,由于土壤结构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被称为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

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但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在丰水期将降雨、
河流过多的水量储存起来,不仅可以避免发生洪水灾害,同时又能保证在缺水期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

2.对环境污染的调控作用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森林相比,它是同等地域森林净化能力的1.5倍。

湿地水流速度缓慢。

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和细菌。

生活和生产污水排入湿地后,通过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转换,水中污染物可被储存、沉积、分解或转化,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

据估算,在湿地水生植物体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水中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水葫莲、香蒲和芦苇都能有效吸收水中有毒物质,并成功地用来处理含有毒物质的污水。

3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我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并且有很多物种是中国所特有的,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5%;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记录到的就有9种。

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中国位于澳大利亚-东亚,印度-中亚迁徙水禽飞行路线中,每年有200种、数百万只迁徙水禽在中国湿地中停歇和繁殖,有的湿地是世界某些鸟类惟一的越冬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白枕鹤占世界60%、天鹅占世界50%。

4.湿地具有极高的生物生产力
调查表明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9g/,是陆生生态系统的3.5。

湿地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动植物产品,如水稻、藕、菱、芡、藻类、芦苇、虾、贝、鱼类等。

我国芦苇面积达八337万,据调查芦苇群落初级生产力平均为141.5kg/。

湿地中药用植物有200余种,含有葡萄糖、糖苷、鞣质、生物碱、乙醚油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

中国有湿地陆栖动物500余种,其中许多是经济动物。

三,我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对耕地和粮食的巨大需求迫使人们对湿地排水造田、围湖造田,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们无节制地向江湖湿地排放废污水,使湿地生态和服务功能退化,湿地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主要问题有:
1.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湿地被开垦为农田或作其它用途,围埂造田、兴建码头,湿地植被被破坏,生态功能衰退,鱼类等水生生物丧失了栖息生存的空间与繁衍的场所,湿地自身的生态功能也在不断衰退。

2. 生物多样性受损: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捕获、狩猎、砍伐、采挖等过量获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

表现在鱼类种类日趋单一,种群结构低龄化、小型化。

3.污染加剧、环境恶化:湿地被肆意侵占,并常成为沿江建筑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泄区和承泄地,污染在不断加剧、环境在不断恶化。

长期承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湿地水体污染,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中国湿地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湖泊受到不同
程度的高营养化污染危害,仅长江水系每年承载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就达一百二十多亿吨。

4.湿地保护区域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我国湿地总面积约占全世界的13%左右,但是我国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数量,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保护的重点仅限于狭义的湖泊沼泽湿地,没有将与湖密切联系河流水系湿地作为保护的重点。

5.湿地作为公共资源,其产权和边界不清,各地区各部门及利益相关者都以不同方式向湿地索取资源或效益,缺乏科学的公共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四.保护湿地的措施
1 法律手段
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
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
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

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

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

严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

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教育方面
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我国的湿地保护措施虽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细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还是会影响到湿地的安全的。

我国湿地破坏主要是在持续大量开垦和不合理开发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环境恶化,盲目排干湿地、过度取水调水、排污等,导致湿地功能退化甚至丧失。

掠夺性开发利用湿地野生生物资源,引起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加速。

要想彻底的做到湿地不受破坏是难上加难的。

我们只有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湿地对我的的生活我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湿地的破坏,要开发出新资源来替代湿地里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做到这步还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做到减少破坏。

从而得到更完善的保护。

并且要更健全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崔保山,刘兴土. 湿地恢复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358-364.
[2 ]燕艳. 中国湿地简述[J]. 生态学杂志,2002,19(6):59-60.
[3 ]陆健健. 中国湿地[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