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选自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节唱歌课,是印度尼西亚的一首民歌。
歌曲的词曲作者是阿里戛尔索,谢彩月译配。
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表现了卖瓜人卖瓜的场景和心情。
歌曲为两段式,降E大调。
此外整首歌曲的歌词非常生活化,描写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卖的整个过程。
是首富有情趣的歌曲。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本阶段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视唱乐谱的能力,在歌曲中出现的弱起、切分节奏是学生在以后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
本课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切分节奏在歌曲情绪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歌曲情绪变化明显,应引导学生们用正确的情绪演唱。
把握好第二部分的情绪,用甜美的声音演唱。
根据歌曲的特征和学生的特点,本堂课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三、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简介印度尼西亚这首儿歌及恰恰舞,学生了解一些相关文化。
知识与技能:通过连续弱起和连续切分节奏的练习及歌曲两个部分情绪的对比,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不同节奏所带来的不同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学生用恰当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木瓜恰恰恰》。
(二)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部分及其中连续切分节奏的把握、快速演唱时的换气。
五、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中,音乐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要求,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演示法(二)合作探讨法(三)讨论法(四)讲授法
六、教具分析
为了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黑板、钢琴等音乐教学用具。
七、教学过程分析
本堂课的基本结构框架是:(一)新课导入→(二)新课讲授→(三)教学拓展→(四)教学总结
(一)新课导入(约6分钟)
1.教师播放恰恰舞视频,引导学生对“恰恰恰”节奏型的关注。
同时提问:视频里都干了些什么?有什么有趣的节奏?
(老师: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到这轻松而愉悦的音乐课堂,在学习
新的歌曲前老师想先带给大家一段特别有趣的视频,同学们可要仔细欣赏咯,欣赏完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并找出舞曲中出现的有趣节奏。
学生回答:感觉特别欢快,特别有节奏感。
老师:嗯,非常好,那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视频中有趣的节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像是cha cha cha
老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这段视频里面跳的就是恰恰舞,恰恰舞呢是拉丁舞中的一种。
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恰恰好吗?)
2.教师简介恰恰舞曲的起源和特征。
(老师:下面老师给大家讲有关恰恰舞的一段故事好不好?“恰恰”一词来自西印度群岛上的一种木本荚果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被应用在乐队中,充当一种形象的节奏伴奏,随后传入拉丁美洲,在古巴得到发展。
后来这种伴奏被运用于舞曲中,这种舞曲就称为恰恰舞,它是拉丁舞的一种。
恰恰舞曲的音乐很容易辨认,音乐节拍为4/4拍。
最典型的音乐特征就是音乐在第二到三拍加入X X X 节奏型,是一种非常欢快的音乐。
同学们知道吗?在西印度群岛有座很美丽的城市,叫印度尼西亚,恰恰舞在那里也特别流行,我们先一起去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带着好奇的情绪进入课堂,去感受舞蹈。
从而起到让孩子们投入到课堂的作用。
并让学生关注恰恰恰的节奏,感受恰恰舞曲的节奏韵律。
为学好歌曲做铺垫。
3.由恰恰舞的发源引入印度尼西亚风土人情的简介。
(教师展示有关印度尼西亚的图片,师作简介)
(老师:在西印度群岛有座很美丽的城市,叫印度尼西亚,我们先一起去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印,这座城市因有许多岛屿,又被称之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雅加达,那里特别美。
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那里盛产许多水果,市场上有好多正在叫卖水果的人,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印度尼西亚盛产水果,以更好的切入歌曲的题目。
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问题使学生很快的投入到课堂,为更好的完成本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约29分钟)
1.整体感受歌曲(约3分钟)
(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
(老师: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情绪欢快、活泼)
(2)再次播放歌曲,同时提问:歌曲所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卖瓜人卖瓜的场景。
(3)再次播放音乐,同时提问:歌曲和上课前播放的恰恰舞曲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老师: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告诉老师歌曲中有没有跟上课前老师播放的恰恰舞曲相似的地方?
学生回答:都出现了恰恰恰的节奏。
)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并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课堂的专注。
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也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歌曲第一部分(约12分钟)
(1)播放歌曲第一部分,师引导学生随音乐律动。
同时提问:恰恰恰都出现了几次?(老师在恰恰恰处加入扭胯动作)
(老师: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中出现恰恰恰的这部分,听完告诉老师恰恰恰都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出现了四次)
(2)师出示节奏谱,引导学生随音乐感受X X X (恰恰恰)节奏,随音乐律动。
同时提问:恰恰恰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4/4
X X |X·X X X X X |X - 0 X X | X·X X X X X | X - 0 X X |
恰恰恰恰恰恰X·X X X X X |X - 0 X X | X·X X X X X | X - 0 |
恰恰恰恰恰恰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听完回答这部分“恰恰恰”都出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都出现在每句的末尾。
老师:同学们都回答的特别好,那下面我们站起来,听音乐,大家在恰恰恰处跟着老师律动。
)
(3)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旋律谱,并范唱。
引导学生去思考恰恰恰处还能用什么其他方式来表达。
(如拍手)
( 1=b E 4/4
5. 5.|5.· 5. 1 1 3 3 |2 - 0 5. 5.|5.· 5. 2 2 4 4 | 3 - 0
1 1 | 1· 1 4 4 6 6 |5 - 0
2 2 |2· 4
3 3 2
2 | 1 - 0 |
老师:同学们都跳得太好了,那接下来可要思考问题了,除了扭胯以外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用来表现恰恰恰处的节奏?
学生回答:拍手,拍桌子
老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范唱一遍,同学们拍手打节奏,并在“恰恰恰”处整齐的用普通话念出恰恰恰的节奏好吗?
①教师提示: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
第一组在每小节的第一拍的时候拍桌子,第二组在恰恰恰处拍手并读出声音
②教师提示:不要抢节奏,要相互配合,而不是只管自己小组。
)
(4)用da哼唱旋律第一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要准确的把握弱起节奏、教师范唱学生模仿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并加上律动。
(①教师范唱
学生模唱
②教师提示:让学生们把右手拿起来轻轻的在腿上打节奏,注意弱起节奏的把握,并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③教师指导学生音高和节奏不准确的地方纠正后学生再次模唱。
老师:大家表现得很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用da哼唱旋律,并加上律动。
)
(5)学生加入歌词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教师在钢琴上伴奏,学生试着加入歌词演唱)
(①教师范唱
学生模唱
②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注意情绪的把握,加入歌词也要富有弹性的演唱
③教师伴奏学生再次模唱
(6)分组合作,学生唱完老师接唱第二部分。
(老师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唱歌词,另一组在每小节第一拍的时候拍手,并在恰恰恰处读出恰恰恰节奏。
老师:现在我们分组合作,一组唱歌词,一组加入动作,看哪组做得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编律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和感受歌曲情绪。
同时通过教师范唱,用“da”哼唱旋律能让学生更好的熟悉歌曲旋律,更好的把握歌曲情绪,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3.学习歌曲第二部分(约14分钟)
(1)听音乐,教师引导学生从情绪、节奏上与第一部分作比较。
(老师:听完老师唱的这部分你们觉得跟刚开始学唱的那部分有何区别?从情绪旋律节奏方面说
学生回答:情绪变得优美一些了旋律感觉高了一些节奏感觉稍慢了一些。
老师:嗯,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同学们告诉老师还有没有出现“恰恰恰”啊?)
设计意图:教师深情的接唱第二部分,这样更能吸引同学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引导学生和第一部分情绪节奏上作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从而更好的把握歌曲情绪。
(2)再次听音乐,并提问歌曲表现了一个什么场景?
(3)模仿叫卖声调,教师引导学生在高位置上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老师: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来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好,那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再来一次好不好?
①教师提示:注意切分节奏的准确性,不要抢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掌握节奏。
)
设计意图:这部分旋律音调较高,用高位置模仿叫卖声调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从而更好的完成这部分的演唱。
这部分在连续切分节奏上的把握是一难点,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加以解决,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4)用La哼唱旋律。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绪演唱,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
把握好歌曲的情绪。
注意歌唱中的换气)
(5)加入歌词演唱。
(分组接唱)
(老师: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那接下来我们自己试着加入歌词演唱。
老师:同学们表现得还不错,但有的地方还需更好的处理,下面老师引导学生纠正没唱正确的地方,同学们可得认真学。
老师:同学们都很投入,学得很认真,那下面老师伴奏,同学们有感情的演唱第二部分,好不好?大家在第二部分的时候进行分组接唱)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的形式来演唱歌曲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学习歌曲。
接唱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叫卖时的热闹情绪。
(6)歌词创编歌曲第二部分。
(老师:刚才大家都体会了叫卖的时的热闹场景,那接下来就以这段旋律,同学们把歌词进行编创,可以继续卖水果,也可以改成其他的。
大家赶紧想一想,想好了起来唱给大家听,看谁想得又快又好?)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创歌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更贴切的去体会“叫卖”的含义。
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与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7)教师引导学生完整地演唱并表现整首歌曲,并加上动作。
如恰恰舞的扭胯动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拓展(约4分钟)
1.教师播放《卖汤圆》等歌曲片段,结合《木瓜恰恰恰》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歌曲的用途。
(播放几首不同“叫卖”歌曲,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了解音乐的多样功能。
)
(老师:大家都表现得不错,既然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这首歌曲都写了些什么啊?
学生回答:讲的就是卖瓜人卖瓜的整个过程。
老师:嗯,非常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类歌曲,那下面老师播放两首歌曲片段,大家仔细听,听完告诉老师这类歌曲的用途是什么?这类歌曲都有什么特征?)
教师总结:“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
叫卖歌的作用就是用新的形式来吸引顾客。
叫卖歌曲一般节奏比较简单、曲调活泼欢快,歌词富有生活化。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合作等一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己在学习中寻找答案,这也会让同学们特别有成就感,从而更有信心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总结(约1分钟)
师:在生活中音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也能创作出一首自己喜欢的叫卖歌,旋律可以用所学过的,下节课的时候老师来欣赏你们的作品好吗?
师:最后同学们起立完整的表演整首歌曲。
同学们,请将这节课里的歌声和欢乐带走,我们下节课再见。
八、说课反思
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的东西,它能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
同时,音乐课堂更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小天地。
在音乐课堂当中,会有许多种创造快乐的方式,而每位老师对课堂的设计也会有所差异。
在音乐课堂中,本人认为,师生合作学习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必须要弄清楚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多了解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从而更好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