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心悸诊疗方案优化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
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
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咖啡、浓茶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4年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脏节律学会(APHRS)联合发布“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室性早搏是自动型异位心律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发生原理多样,临床主要依靠心电图诊断,室性早搏主要的心电图改变包括以下几点:(1)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P波。
(2)提前的QRS-T波群形状错综复杂,QRS时间多在0.12s以上。
(3)几乎全部都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二) 证候诊断1.心虚胆怯证: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如恐人将捕之,多梦易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
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2.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少寐多梦,心烦,自汗盗汗,口干。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3.心脾两虚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
4.心阳不振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5.痰火扰心证:心悸,呕恶,口苦尿赤,痰多气短。
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6.气滞血瘀证: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
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心虚胆怯证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1)推荐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人参、茯苓、远志、石菖蒲、茯神、龙齿(先煎)、天冬、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肉桂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内关、神门、郄门、厥阴俞、膻中、心俞、胆俞。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
一日1次,10次一疗程。
惊悸中医诊疗方案
惊悸中医诊疗方案惊悸是指人在情绪激动或遇到惊吓、惊恐等情况下,心悸明显加剧或出现心悸症状。
在中医学中,惊悸被视为一种心脏相对衰弱,失去调节功能的病理现象。
中医认为,惊悸的发生主要与心火亢盛、心脾失调、肾气不足、瘀血阻络等有关。
因此,中医对于惊悸的诊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舌脉等进行辨证施治,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心脏功能的调节能力。
常用的辨证类型有心火亢盛、心脾失调、肾气不足、瘀血阻络等。
1.心火亢盛型: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口渴欲饮、舌质偏红、脉弦数等。
治疗重点在于清热降火,常用方剂有绿豆薏米汤、青龙汤等。
2.心脾失调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无力、胸闷、肢体乏力、舌质淡白、脉虚弱等。
治疗重点在于益气健脾,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香薷附子汤等。
3.肾气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心悸短促、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脉细弱等。
治疗重点在于补肾益气,常用方剂有左归丸、诃梨勒散等。
4.瘀血阻络型: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舌脉紫绛、舌有瘀点等。
治疗重点在于活血化瘀,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通络散等。
二、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的波动是引发惊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节情绪对于缓解惊悸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应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运动、音乐、读书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三、调整饮食:中医认为饮食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惊悸患者来说,合理调整饮食也是一种重要的诊疗方式。
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和镁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以帮助缓解心悸症状。
四、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惊悸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中药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如远志、茯苓、丹参等,可以缓解心悸症状;有些中药具有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如麦冬、人参、山药等,可以增强心脏的调节能力。
五、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惊悸的诊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内关、心俞、尺泽等,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一、概述(一)定义与分类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NSVT是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100~200次/min,在30s内自行终止[1-2]。
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是指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30s,或虽然<30s,但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3]。
分为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和不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指的是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发生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常围绕心电图等电位线扭转,被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
TdP常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延迟复极密切相关,因此,发生TdP时应积极寻找并纠正相关诱因[4]。
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是指24h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
(二)流行病学1.NSVT:NSVT是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性心律失常。
在结构性心脏病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都较常见,也可见于表面健康的人群。
在伴有心悸症状的所有患者中,约有6%为NSVT[5]。
由于大多数NSVT患者无症状,仅有50%左右的NSVT患者可重复记录[6],所以难以得到可靠的NSVT流行病学资料。
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0~3%的健康、无症状的个体发现有NSVT,男性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别。
有报道显示11%的表面健康的老年人有NSVT[7]。
多数情况下,NSVT发生短暂,无临床症状。
因此,临床上对NSVT患者的主要问题是甄别这些看似正常而实际上有潜在疾病的人群,并对合并有NSVT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心悸的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的中医诊疗方案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西医学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心悸的病因较复杂,既有体质因素、饮食劳倦或情感所伤,亦有因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所致。
其虚证者,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心律失常;实证者常见痰浊、瘀血,而致心神不宁。
【诊断】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常伴有胸闷不适,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2、听诊示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或伴有心者强弱不等;脉象可有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3、发作常由情感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测血压、X线胸部摄影及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分清虚实虚当审脏腑气、血、阴、阳,何者偏虚,实当辨痰、饮、瘀、火,何邪为主。
2、详辨脉象变化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脉象,如脉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数脉,一息七至之疾脉,一息八至之极脉,一息九至之脱脉,一息十至之浮合脉。
脉率过缓型心悸,可见一息四至之缓脉,一息三至之迟脉,一息二至之损脉,一息一至之败脉,两息一至之夺精脉。
脉律不整型心悸,脉象可见数对一止、止无定数之促脉,缓对一止、止无定数之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
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
3、结合辨病辩证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辩证的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性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阳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初起多为风湿干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心,随后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心病引起的心悸,多有风生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所致。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一、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编码:149.3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证候:1、心虚胆怯: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2、心血不足:心悸头晕,面色不华,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3、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弱或沉细而数。
5、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6、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或结代。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ZYYXH/T65-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缓慢性心律失常)。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编码:BNX010)和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编码:149.302)的患者。
房颤(心悸)诊疗方案
房颤(心悸)诊疗方案市中医院心血管科房颤临床可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
中医属于“心悸”范畴。
一、诊断标准参照202*年8月2日AHA/ACA/ECC联合发布的202*年房颤指南。
中医疾病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北京出版社出版,沈绍功等主编。
二、中医治疗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即气、血、阴、阳不足之虚与痰湿、瘀阻之实证。
1、辨证论治(1)气阴两虚证主症:心悸,气短,口干。
兼症:神倦乏力,自汗,五心烦热,少寐。
脉象:舌质红苔少,脉细而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方药:院内协定制剂麦茯口服液:黄茯300克、党参2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太子参200克、川石斛200克,配制成1000毫升,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
中成药:步长牌稳心颗粒剂、福人牌滋心阴口服液。
(2)气虚血瘀证主症:心悸,气短,胸闷。
兼症:乏力,健忘,自汗,胸痛,面晦唇青。
脉象:舌质淡红有紫气,脉弱或细涩而结代。
治法:益气通阳行血方药:养心II号方。
黄茯20克,党参20克,丹参20克,太子参20克,苦参20克,甘松20克,炙甘草10克,生山楂15克。
中成药:院内自制制剂养心II号口服液(养心II号方组成);麝香保心丸功效;地奥心血康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注射液:三七总忒昔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
(3)阳气虚衰主症:心悸,胸闷,形寒肢冷。
兼症:气喘,咳吐泡沫痰液,体倦懒言,面浮足肿。
脉象:苔白滑,脉细而结代。
治法:温阳化气行水方药:养心III号方:黄茯20克,桂枝12克,制附子10克先煎,茯苓10克,白术12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先煎,苦参20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院内自制制剂参附强心合剂(红参、附子、孽茄子、玉竹);宁心宝胶囊;具有益气温阳功效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4)痰瘀互阻主症:心悸,胸闷作痛,脱胀。
兼症:头重,恶心,爪甲发青,面晦唇青。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悸诊疗方案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悸诊疗方案
心悸(心绞痛)诊疗方案
一、中医诊断
1.心悸主要由心中实虚、肝郁血瘀、气血两亏、热结湿阻等病机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沉重感、胸闷、胸痛、心悸、心慌、出汗、心牵挛、头晕等。
2.根据中医辨证的要求,心悸可分为实、虚、湿、热等,以各类虚势
所致的心悸应把握治疗源头,临床拟定的证型主要有心中瘀血证、心肾不
足证、心血之虚证、心肝不和证、阴阳两亏证等。
3.针对心悸的中医治疗,首先应明确其证型,进而针对具体病机进行
治疗,即以养心安神为主,以补益调和为辅,依据不同病机配伍温补药物,清洁顽症,以提高心肺功能,调节血管紧张素等,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症状,缓解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中医药效方案
1.祛暑消湿
(1)复方百合汤:百合、黄芪、水蛭、决明子、黄柏各25克,大枣
8枚,水煎服,分服3次。
(2)淡竹叶羹:竹叶、百合、桑椹各20克,淡豆腐30克,大枣8枚,水煎服,分服3次。
2.止痛安神
(1)和中散宁心汤:桑寄生、半夏、肉桂、芍药各30克,青皮、柴胡、当归、陈皮各15克,连翘、香附各10克。
2013年心悸诊疗方案
2013年心悸诊疗方案一、临床诊断(一)中医诊断依据1、主症: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2、兼症: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头晕乏力。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诱因: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寒冷刺激、饮酒饱食等。
4、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
(二)西医诊断依据1、根据病人客观描述发生心悸等临床症状及相关病史。
2、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等明确诊断。
二、治疗(一)中医诊疗常规1、参麦注射液50—200mL,对心律缓慢者,中医证属心阳虚衰,可用参附联合应用,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宁心宝胶囊治疗;对疾,促,数脉等口服稳心颗粒治疗。
2、中医辩证论治(1)心脾两虚症状: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淡白,纳少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心,益血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茯神20g、酸枣仁15g、木香6g、龙眼肉9g、大枣9g、陈皮10g、淮山药15g、甘草6g、夜交藤15g、莲子15g、龙骨﹙先煎﹚20g随证加减:兼阳虚(汗出肢冷)—加附子、煅龙牡、浮小麦、山萸肉;兼阴虚—加沙参、玉竹、石斛;纳呆腹胀—陈皮、谷麦芽、神曲、山查、鸡内金;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莲子心;热病后期损及心阴—合生脉散。
(2)心虚胆怯症状: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如恐人将捕之, 多梦易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党参15g、茯苓20g、炙远志9g、石菖蒲10g、茯神15g、龙骨﹙先煎﹚30g、牡蛎﹙先煎﹚30g、黄芪30g,陈皮10g、酸枣仁15g、夜交藤15g、莲子15g随证加减:兼心阳不振—肉桂易桂枝,加附子;兼心血不足—阿胶、首乌、龙眼肉;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术、苓;气虚夹瘀—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自汗—麻黄根、浮小麦、山萸肉、乌梅。
心悸诊疗常规
心悸(心律失常)诊疗常规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导致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临床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严重者出现晕厥。
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情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西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过早搏动、心房纤颤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一、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陈文斌、潘祥林主编的《诊断学》(第六版)中“心电图”章节诊断标准。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治疗1、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症状:心悸怔忡,或见刺痛,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发热,舌质暗红尖红甚或有瘀点,苔黄,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清热方药:四参饮加味。
太子参20g,丹参30g,苦参15g,北沙参12g,郁金12g,生百合30g,炒枣仁12g,莲子心3g,远志12g,茯苓神各15g,生龙齿30g,节菖蒲12g,回心草12g,甘草6g。
若气虚偏盛,气短乏力较甚者,加黄芪益气补心;若阴虚而有低热者加天门冬、干地黄、黄连以养心清热宁心;若心烦失眠明显者加合欢花、柏子仁以安神助眠;若肾阴不足,症见腰酸膝软,目弦耳鸣者,加女贞子、龟甲、鳖甲以滋肾养心;若大便溏泻,加芡实、诃子以健脾止泻;胃纳欠佳加砂仁、焦三仙、炒卜子以健胃消食。
中成药:根据病情选取1-2种应用。
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用于心悸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患者,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闷不舒,阵发胸痛,失眠多梦,头晕眼花,神倦懒言,舌质暗或有瘀点,少苔,脉细弱或结或促。
口服,一次2粒,3次/日。
步长稳心颗粒,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
2019年心悸诊疗方案优化
心悸(心律失常)(2019优化)心悸(心律失常)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严重者伴有胸痛、晕厥、抽搐、低血压等,可呈持续性。
一、诊断中医诊断参照王永炎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
西医诊断参照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
(一)、诱因: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寒冷刺激、饮酒饱食等。
(二)、症状: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头晕乏力。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三)、相关检查1、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它可以区分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是缓慢性心律失常;识别过早搏动的性质,如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判断Ⅰ度、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2、24小时动态心电活动,即动态心电图检测,也是心律失常诊断的重要方法。
3、阿托品试验:对评价窦房结功能,诊断病窦也有重要意义。
4、其它检查: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辨证论治1、心血不足证辨析:心脾亏虚,心血不足,血不养心,故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心失所养,神不守舍,神志动摇,不得安宁;血虚不能上荣于面致面色无华,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致头晕目眩,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为脾虚健运失司;舌淡红,脉细弱为心脾气血不足之象。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10g、黄芪20g、白术10g、炙甘草10g、五味子6g、当归10g、龙眼肉10g、熟地黄10g、麦冬10g、茯神10g、远志10g、酸枣仁10g、木香10 g 中成药可予口服养心氏片。
2018心衰病诊疗方案总结优化
2018年心衰病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难点分析心衰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
其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劳累后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
常伴乏力、腹胀等。
等一组症候群。
我科把心力衰竭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气亏虚血瘀,阳虚水泛,阳虚喘脱,痰浊壅肺六个证型治疗。
2018年全年我科共共收治各种心力衰竭病人XX人,占总住院人数XX%。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XX例,完成XX例,平均住院日XX天。
实施诊疗方案率100%。
采用中医治疗率100%。
一、疗效分析(一)辩证分型基本情况住院患者XX例,其中气虚血瘀型共XX例,占xx%;气阴两虚血瘀型共XX例,占xx%;阳气亏虚血瘀型XX例,占xx%;阳虚水泛型XX例,占xx%;阳虚喘脱型XX例,占xx%;痰浊壅肺型XX例,占xx%;在总疗效判定方面,六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91%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7%以上.(二)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应用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灸法、穴位贴敷、中医泡洗技术治疗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中,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XX例(XX%),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XX例(XX%),灸法XX例(XX%)、穴位贴敷XX例(XX%)、中医泡洗技术XX例(XX%)。
(三)应用情况分析中医药辨证治疗能从整体上调节气血阴阳,另根据不同阶段辨证施治,获得较好疗效,形成了我科治疗心衰的特色。
因中医药治病求本,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少,具有较大优势,对终生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尤为适宜;许多中药具有类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但无洋地黄样的毒副作用。
应用中药治疗心衰,或与常规西药治疗合用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西药用量及毒副作用,减少由无症状性心衰发展为失代偿或难治性心衰的患者人数,减缓病程,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节省卫生资源我科总结了系列治疗心衰的方剂和经验,认为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肾气虚、阳虚,血瘀、水停是贯穿心力衰竭发病的基本病理环节,故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养阴为常用治法。
心悸诊疗计划
诊疗计划(心悸)
1.感染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通饮食;
2.完善相关检查:查血常规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及感染,查尿常规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查粪常规了解有无消化道病变,查肝肾功能了解有无肝肾功能损害,查电解质了解有无水电解质紊乱,查血脂、血糖了解患者有无血脂血糖异常,查乙肝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了解患者有无合并病毒性肝炎;查心电图了解患者心脏基本情况,查心脏彩超了解患者心功能状态;
3.运动处方:勿劳累,避风寒,畅情志,散步每日15-45分钟;
4.西医给予TDF+3TC+LPV/R抗病毒治疗,支持对症治疗;
5.中医辨病属“心悸”,证属“心虚胆怯”,以“镇惊安神,养心安神”为治法,方选安神定志丸加减,具体药物如下:
龙齿30g 炒枣仁30g 远志15g 茯神20g
茯苓30g 炒山药30g 天冬20g 熟地20g
肉桂3g 五味子20g 炙甘草20g 琥珀(冲服)6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温服。
6.外治:患者感受艾毒,邪侵日久,耗伤正气,气血津液及五脏六腑损伤,免疫功能低下,故予大椎穴艾灸以温经通络,内关穴艾灸以宁心安神;予华盖、神阙穴隔姜灸以温补元气,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予天突、膻中穴中药1号贴穴位贴敷以宽胸理气,通利气道;予心俞、厥阴俞中药2号贴穴位贴敷以理气通络安神;给予局部中药塌渍及红外线治疗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止痛、温经散寒。
2018心衰病诊疗方案总结优化
2018心衰病诊疗方案总结优化2018年心衰病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难点分析心衰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
其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劳累后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
常伴乏力、腹胀等。
等一组症候群。
我科把心力衰竭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气亏虚血瘀,阳虚水泛,阳虚喘脱,痰浊壅肺六个证型治疗。
2018年全年我科共共收治各种心力衰竭病人XX人,占总住院人数XX%。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XX例,完成XX例,平均住院日XX天。
实施诊疗方案率100%。
采用中医治疗率100%。
一、疗效分析(一)辩证分型基本情况住院患者XX例,其中气虚血瘀型共XX例,占xx%;气阴两虚血瘀型共XX例,占xx%;阳气亏虚血瘀型XX 例,占xx%;阳虚水泛型XX例,占xx%;阳虚喘脱型XX例,占xx%;痰浊壅肺型XX例,占xx%;在总疗效判定方面,六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91%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7%以上.(二)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应用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灸法、穴位贴敷、中医泡洗技术治疗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中,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XX例(XX%),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XX例(XX%),灸法XX例(XX%)、穴位贴敷XX例(XX%)、中医泡洗技术XX例(XX%)。
(三)应用情况分析中医药辨证治疗能从整体上调节气血阴阳,另根据不同阶段辨证施治,获得较好疗效,形成了我科治疗心衰的特色。
因中医药治病求本,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少,具有较大优势,对终生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尤为适宜;许多中药具有类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但无洋地黄样的毒副作用。
应用中药治疗心衰,或与常规西药治疗合用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西药用量及毒副作用,减少由无症状性心衰发展为失代偿或难治性心衰的患者人数,减缓病程,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节省卫生资源我科总结了系列治疗心衰的方剂和经验,认为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肾气虚、阳虚,血瘀、水停是贯穿心力衰竭发病的基本病理环节,故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养阴为常用治法。
心悸的标准化全科诊疗路径
心悸的标准化全科诊疗路径一、病史采集须注意的是:如患者就诊时有心悸发作,应立即扫描心电图,而不是进行复杂的病史采集。
流程1:询问患者心悸(主诉)的临床特点,详见表1。
有胸痛者,注意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瓣狭窄。
有气促、呼吸困难者,注意过度换气、二尖瓣狭窄、心力衰竭。
有眩晕、晕厥先兆者,注意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主动脉狭窄、联合脑血管疾病对糖尿病患者,注意低血糖可能。
询问相关临床表现以排除容易漏诊误诊的疾病。
本步流程提醒全科医生注意以下以心悸为主诉,而又容易被医生忽视的疾病(一般非严重疾病)。
比如: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做糖尿病筛查(此处先做临床表现筛查);对已诊断的糖尿病的患者,应重点询问患者进食及糖尿病用药情况;对甲状腺疾病、抑郁、焦虑患者,应关注睡眠、情绪、兴趣改变;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应关注颈椎的活动、疼痛情况;对贫血患者,关注贫血貌、柏油样黑便;对女性患者,要关注月经、妊娠、更年期综合征的非特异性表现。
二、体格检查对心悸患者的体格检查,应体现全科医学体格检查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初诊患者应有系统性体格检查,即全身各系统均应涉及,但如无特殊情况(根据病史指引),完成各系统基本检查即可。
根据患者症状/健康问题以及初步判断,对患者做有重点的针对性体格检查。
详见表2。
体格检查时要注意,检查过程中要关心患者感受(同理心)、舒适感,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征得同意,告知患者下一步需检查的部位,给予患者清楚的指示,遵循规范性、系统性、逻辑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尽量减少患者体位改变。
三、诊断和评估现患疾病的诊断:心悸的诊断流程,需要贯彻安全诊断策略。
对患者心悸的病因诊断时考虑如下3个问题。
1.最可能的诊断(常见病、多发病):发热(感染),心身疾病(焦虑/ 抑郁/惊恐/躯体化障碍),早搏、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心力衰竭、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低血容量、药物作用。
心悸优化
2014年03月一:疗效评估2013年04月——2014年03月,共治疗符合标准的病548例,现就本疗效进行分析评估如下: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548例病例中,用中药汤剂286例,用中药自制剂158例,用中药静脉制剂540例,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240例。
辨证分型:气阴两虚型93例,心脾两虚型85例,阴阳两虚型70例,痰瘀互阻型145例,气滞血瘀型150例,痰火扰心型5例。
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率96.74%,体征改善率94.72%,理化指标率均为95.52%。
实施临床路径后疗效:临床痊愈率51.92%,好转率96.75%,无效率3.25%。
2.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61.23%,中成药使用率42.22%,特色疗法使用率26.69%,辨证施治正确率100%,二:诊疗方案优化心脾两虚型方剂中,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适当的加大益气和活血类药物,能更有效的利于病情的改善及恢复,党参用至25g、当归用至30g有更好的疗效。
2015年03月一:疗效评估2014年04月——2015年03月,共治疗符合标准的病579例,现就本疗效进行分析评估如下: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579例病例中,用中药汤剂306例,用中药自制剂172例,用中药静脉制剂560例,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268例。
辨证分型:气阴两虚型91例,心脾两虚型90例,阴阳两虚型72例,痰瘀互阻型165例,气滞血瘀型150例,痰火扰心型10例。
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率95.94%,体征改善率95.72%,理化指标率均为95.02%。
实施临床路径后疗效:临床痊愈率53.92%,好转率95.95%,无效率4.05%。
2.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74.23%,中成药使用率66.22%,特色疗法使用率28.69%,辨证施治正确率100%,二:诊疗方案优化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痰瘀互阻型病人明显增多,与饮食习惯的变化有明显关系,治疗中重用瓜蒌至30g后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疗效,使用枳壳、郁金等行气类药物以助化痰祛瘀之功。
2013年度心悸病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措施
2014年度心悸病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措施一、疗效分析2014年1—12月份心悸病门诊507人(占门诊量5.65%),住院230人(占住院病人18.68%);专科病人的中医治疗率100%。
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辨证施治和中成药辨证施治;同时加强护理与宣教。
收到理想的效果。
心悸(心律失常)治愈44例,治愈率19.13%,好转159例,好转率79.56%,无效3例,治愈好转率88.46%。
辨证分型:本组病人辨证分型正确为227例,有3例辨证分型不正确,准确率为98.70 %。
有230例服用中药汤剂,服用中药率为100%。
二、总结本病中药及中成药辨证论治方案:1、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悸;方药:生脉饮加味;中成药:稳心颗粒、生脉饮口服液。
2、心脾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中成药: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
3、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血,通阳复脉;方药:炙甘草汤加减;中成药:稳心颗粒、生脉饮口服液。
4、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祛瘀,理气通脉;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银丹心脑通胶囊、步长脑心通、血府逐瘀丸。
5、痰火扰心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定悸;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
加强护理与宣教:调情志、节饮食、适劳逸、避风寒。
提倡心态豁达、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坚持服药。
三、评价心悸(室性早搏)在现代医学药物治疗中没有很好的办法,彻底治疗是安装起搏器或行射频消融术,但临床中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起搏器或行射频消融术,所以中医中药的治疗多年来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优化措施(一)进一步优化心悸病的诊疗方案和护理规范,主要针对心悸病辨证论治进行优化,补充相关难点证型,并提出相关治疗方案,确立最终中医诊治标准。
(二)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提高病人治疗人次,确定诊疗评价,对于确有疗效的进行大力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心律失常)(2019优化)
心悸(心律失常)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严重者伴有胸痛、晕厥、抽搐、低血压等,可呈持续性。
一、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王永炎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
西医诊断参照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
(一)、诱因: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寒冷刺激、饮酒饱食等。
(二)、症状: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头晕乏力。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三)、相关检查
1、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它可以区分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是缓慢性心律失常;识别过早搏动的性质,如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判断Ⅰ度、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2、24小时动态心电活动,即动态心电图检测,也是心律失常诊断的重要方法。
3、阿托品试验:对评价窦房结功能,诊断病窦也有重要意义。
4、其它检查: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辨证论治
1、心血不足证
辨析:心脾亏虚,心血不足,血不养心,故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心失所养,神不守舍,神志动摇,不得安宁;血虚不能上荣于面致面色无华,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致头晕目眩,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为脾虚健运失司;舌淡红,脉细弱为心脾气血不足之象。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10g、黄芪20g、白术10g、炙甘草10g、五味子6g、当归10g、龙眼肉10g、熟地黄10g、麦冬10g、茯神10g、远志10g、酸枣仁10g、木香10 g 中成药可予口服养心氏片。
另可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丹参酮针、银杏达莫、血塞通等
2、阴虚火旺证
辨析:肝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心火扰神,故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心烦失眠,耳鸣、口燥咽干;阴虚于下,阳亢于上故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证。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汤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药:生地10g、玄参10g、麦冬10g、当归10g、丹参10g、党参20g、茯苓10g、柏子仁10g、炒枣仁6g、远志10g、五味子6g、桔梗10g、黄芪20g
中成要予口服黄连上清片加静脉滴注丹参酮针、丹红注射液、银杏达莫、血塞通等
3、心阳不振证
辨析:久病体虚,损伤心阳,或胸中阳气不足,日久损及心阳,以致心失温养,胸闷气短,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动则气耗故动则尤甚,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所以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所致。
证机概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10g、制附片6g、党参10g、黄芪20g、麦冬10g、枸杞子10g、炙甘草6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
中成药予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加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等。
另可静滴活血化瘀药如丹红注射液、丹参酮针、银杏达莫、血塞通等.
4、瘀阻心脉证
辨析:淤血阻于心络,心失所养,胸闷不舒,故心悸不安,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心血瘀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心胸气机不畅所以心痛时作,痛如针刺。
证机概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0g、赤芍10g、川芎10g
香附10g、延胡索10g、当归10g、生地10g、桂枝10g、甘草6g、煅龙骨10g、煅牡蛎10g
中成药予口服通心络加静滴丹红注射液、丹参酮针、银杏达莫、血塞通等。
2016年优化:加香附、延胡索量为10g。
三、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
2.节饮食:饮食宜营养丰富而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
忌过饥过饱、辛辣炙博、肥甘厚味之品。
3.慎起居:生活规律,注意寒温交错,防止外邪侵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及体力劳动;重症卧床休息。
4.长期治疗:本病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
配合食补、药膳疗法等,增强抗病力;积极治疗原发病:胸痹、痰饮、肺胀、喘证、痹病等;及早发现变证、坏病的先兆症状,结合心电监护,积极准备作好急救治疗。
四、难点分析
部分患者不能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不能定期检查复诊,存在混合型心律失常时用药有局限性,发作恶性心律失常时往往就诊不及时,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死亡,平时缺少肯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五、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消失,心律转为窦性,停药或药物维持。
有效:症状消失或部分消失,呈慢性状态,须长期药物维持治疗。
无效:症状不消失或持续加重,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甚至死亡。
六、临床经验分析优化
心悸(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我院诊疗方案实施已有5年,根据临床经验,我们对瘀阻心脉证加用香附和延胡索量至10g疗效将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