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

合集下载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一、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这是当下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进出口贸易的作用(一)进口产品能够填补国内供给空缺从而可以增加民间投资和消费,提升后两者的结构由于资源供给的稀缺性,在封闭的经济体系中,迫使产业结构状态服从短缺约束资源使用效率的“木桶原理”,造成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状态,约束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进口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这种状况将得到有效的调整,必然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二)通过进口,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发展经济是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可以节省时间,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减少浪费和开发不成功的风险,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商品进口中,我们也能获取一定的技术,为了实现贸易,出口方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甚至一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在其贸易行为中无意且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而且这种技术引进带来的扩散效应更加明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三)进口加剧了国内竞争,大大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尽管增加进口的政策会限制国产商品的市场,但它却加强了竞争,并带来相应的高技术,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

三、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一)合同风险一份贸易合同,贯穿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因此合同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

合同风险涉及的范围很广,首先是贸易双方在洽谈业务时所处的贸易环境可能使合同利益失衡而带来风险。

若产品供大于求,在合同条款谈判过程中,进口方更具有主动权,从而进口方会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上要求更为苛刻,或是在交货时间、结算方式上迫使出口方做出让步等,显然,合同利益会偏离出口方;反之亦然。

其次是合同条款内容上的缺陷导致风险。

这主要是指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全面,文字、术语等表述是否准确无歧义,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手续的日期是否合理有效等。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巨文思 13023022教改经302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从“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十四大以后向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深化。

——摘要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规律的高度,明确指出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

随后,我国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这是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始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种对外经济交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多边经济合作、对外投资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

同时,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入。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大发展时期。

我国对外贸易的改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原有的以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为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特定历史时期,这一体制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原有外贸体制的垄断经营、大锅饭、财政补贴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障碍。

地方对外贸易状况及建议

地方对外贸易状况及建议

地方对外贸易状况及建议地方对外贸易状况及建议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贸易成交量不断增加。

然而,各地方对外贸易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行分析和改进。

本文将就地方对外贸易状况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建议。

一、地方对外贸易状况的主要问题1、地方优势产业未能发挥作用,进出口结构单一。

在一些地方,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但是却没有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对外贸易的优势。

例如,一些地方有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出口制造业上,缺乏引进高端科技及先进设备等产业,对外贸易的增长动能不足。

2、农产品出口难度大,进口农产品增长速度快。

我国农产品自然条件优越、种类繁多,但由于种类较多导致管理难度大,同时大面积地在农产品贸易上也容易引发一定的贸易摩擦。

此外,虽然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不小,但其出口地区和出口商品种类相对单一,同时我国进口农产品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出口速度,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在增加。

3、贸易依赖度高,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较大。

我国市场的龙头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非常少,依赖度较高,贸易运作相对比较单一,存在一定的敏感度。

在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时,冲击会比较大,相应风险较高。

二、地方对外贸易的建议1、加强对地区产业集群的扶持,深挖地方优势产业。

地方政府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地产业优势,或采取悬赏等措施寻找有创意的优质项目。

同时,加强对优势产业谋求“深度融合”,提高对外贸易的专业化水平。

2、加强农产品出口品质标准化,建设虚拟商贸平台。

在保留重点农业生产区和农产品产业优势的同时,突破贸易难度,建立虚拟商贸平台,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范围,推动农产品出口量的增长。

3、深化中外产业合作,多元化贸易总体布局。

在对外贸易运作中,对外贸易企业要拓宽,增加合作对象,同时深化国际贸易合作模式,将合作对象多样化。

4、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维护积极的公共形象。

积极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形象,贯彻落实国际贸易规则,严格防范各类贸易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增强国际生产合作企业的诚信度。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积累形成了巨大优势,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日益突出。

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

在矿产资源方面,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同时,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

2009年,我国消耗的钢材占全球的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约低20%。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消费对进口的依存度都超过50%。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

2、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我国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龄劳动人口逐步接近峰值,“人口红利”正在接近拐点。

劳动力作为支撑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基础因素之一,其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探索、十年转型、十年发展,中国经济做到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协调,谋求双肩,在经济技术上的合作日益加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国际经济风险动荡中站稳了脚跟,2010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10. 3%,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 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经济的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

入世十年来,中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和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的发展。

,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无论是从对外贸易的水平,还是从对外贸易的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国内企业的发展思维也逐渐的在转变,绿色经济,绿色外贸的观念渐渐的深入人心,我国的经济整体的发展实力不断的加强,在金融危机时代我们的外贸水平仍然非常的平稳,这正是我国外贸水平的体现,本文将系统的论述,我国外贸是十年来的发展。

2001年中国正式的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收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外贸易,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非常的巨大。

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转变,由原来的以低附加值的制造品为主,逐步转变为了以科技含量高,环保,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进一步的增强我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话语权,对世界价格影响力与日俱增。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持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伍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远低于世界平衡1: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整体水平差。

我国服务业总量不够,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920亿美元,进口额1008亿美元,贸易逆差88亿美元,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服务业落伍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是我国的倍。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①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

②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

③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

2006年,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9%。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康。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危机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服务贸易的立法未成为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而且立法层次低、缺乏协调,影响到我国服务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服务管理体制落伍。

目前,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些地方不符合国际惯例。

2、中国国际贸易现状

2、中国国际贸易现状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和大家探讨过中国最新的国家贸易制度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中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现状。

本部分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二、中国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内外部问题;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

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

按美元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3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2.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1.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

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同比扩大47.3%。

在剔除2013年套利贸易垫高基数因素后,全国进出口同比实际增长6.1%,出口增长8.7%,进口增长3.3%。

2014年全年进出口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巩固。

从全球范围看,2014年全球贸易仅增长2%左右。

而我国外贸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速,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是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外贸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按支出法核算,2014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0.2%,预计全年贡献率将在10.5%左右,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三是一般贸易占比持续上升。

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2.31万亿美元,增长5.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3.8%,较2013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重连续两年提高。

加工贸易进出口1.41万亿美元,增长3.8%,增速较2013年加快2.7个百分点。

四是贸易伙伴更趋多元。

开拓新兴市场取得新成效,全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比重较2013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印度、俄罗斯、非洲、中东欧国家等进出口增速均快于整体增速。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首先,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长迅速。

自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和进口额一直在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1.54万亿人民币,位居全球首位。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发展态势。

其次,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我国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出口商品的种类相对单一,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类产品。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开始逐渐优化。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电子、机械、通信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商品。

同时,我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占比逐渐增加,特别是旅游、教育、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

第三,贸易方式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外,我国逐渐加大了跨境电子商务、跨境投资和海外工程承包等贸易方式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第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我国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例如,积极参与并推动中美贸易谈判、中欧投资协定等重要贸易协议的谈判。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例如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等。

因此,我国需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推动建立开放、包容、平衡和普惠的国际贸易体系。

最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

我国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这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将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内外市场的联动和相互依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内外市场的良性互动,实现贸易的双向平衡和稳定发展。

202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202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2024 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它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使全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发展至今,国际统一市场已基本形成,但国际贸易争端却也层出不穷。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措施也要不断改进,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要联合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创建良好环境。

本站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1国际贸易的现状进入 20 世纪 90 年头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改变、国际债务、斗争等因素的严峻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

总的看,整个20 世纪90 年头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20 世纪 80 年头的发展水平。

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

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肯定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 20 世纪 80 年头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接着发展。

20 世纪 90 年头,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干脆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爱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2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新趋势第一,国际贸易在结构上出现软化趋势。

首先,高技术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大。

新经济的干脆后果是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技术化。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早已不复当年以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旧日时光。

各种新问题的出现包括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及促进经济发展,贸易保护主义从未间断,且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本文将分以下几个部分着力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将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从挑战当中发现机遇。

关键词:新形势贸易保护挑战机遇正文: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直到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飞速发展,“世界工厂”的头衔从未易主。

但随着欧债危机、经融风暴的侵袭,曾经的经济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凭借广博的资源,充裕的劳动力以及不断发展的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世界各国都充斥着“中国制造”。

欧美国家近几年经济状况不断导致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为维护本国的利益,从各个方面对我国的产品出口设置重重关卡。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尽管我国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较小,但也需要意识到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以科技含量不高的小商品为主,我国仍然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

一、世界格局新形势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尤其是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崛起,第三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与此相对的是美国对外深陷中东战争泥潭,对内经济危机不断,恐怖主义盛行,传统世界格局已不复存在。

当欧洲深陷欧债危机,美国还在为如何抽身伊拉克,对抗恐怖主义而费神时,中国正竭尽全力发展本国经济。

从经济上来说,欧美国家虽然相较于之前形势稍有好转,但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国内经济低迷。

民众对政府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成为政府不安的因素之一,为了转嫁压力,美国政府寄处处插手他国事宜。

而稳定的政治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等便利条件却为我国赢来了更多的投资者,再加上雄厚的基础设施,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截至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世界工厂”仍然是国外主流媒体对我国的称谓,不管褒贬,都描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2024)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2024)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二)引言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着重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正文内容:1.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挑战和困境1.1高昂的贸易成本: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导致贸易成本较高。

1.2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在承接外贸订单时,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法获取到市场准入条件、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等重要信息。

1.3融资难题: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融资难题成为制约其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机遇和优势2.1技术进步的驱动: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通过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能够在对外贸易中更具竞争力。

2.2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普及为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通过网络平台,中小企业能够更便捷地开展国际贸易。

2.3政策支持的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市场分析3.1主要贸易伙伴: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主要与哪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对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

3.2贸易产品结构:中小企业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哪些?有哪些潜在的市场机会值得关注?3.3贸易方式选择: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采取哪些贸易方式?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贸易方式?4.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4.1提高贸易效率:中小企业应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贸易成本等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效率和竞争力。

4.2加强合作伙伴关系: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4.3提升品牌价值: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提升,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5.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未来展望5.1多元化市场拓展: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拓展多元化的国际贸易市场。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变化及对策###(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 2009级)摘要:2007年我国的GDP达到246619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2300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从206.4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1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

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从贸易条件上看,我国的贸易条件呈现恶化的趋势。

本文首先从总贸易条件、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等方面分析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状况。

其次分别从我国贸易方式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偏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以及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压力等方面分析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最后针对以上各种原因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一些解决的方法及相关措施。

如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利用外资战略、推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

关键词:贸易条件;产业结构;贸易方式引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

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3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84倍,年均增长17.2%。

进口从111.3亿美元增加到7916.1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70倍,年均增长16.5%,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

其中,出口从97.5亿美元增加到9690.8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98倍,年均增长17.9%占世界出口比重从0.8%上升到8%,世界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3位[1];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8%,越至2006年的66.2%,已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在对外贸易超高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人民币被动投放增加,助长了流动性过剩,这与我国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出口顺差与经济稳定之间出现了冲突。

入世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如何,我们可以从贸易条件的变化及趋势这个角度分析。

关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关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关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伴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开展,其中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就全球经济贸易以及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目前的发展状况,从国际对外经济贸易的变化、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意义、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发展对策一、国际对外经济贸易变化如今经济贸易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逐渐加深,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国际间合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国际间对外经济贸易在近些年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并有所变化。

1.经济贸易自由化占据主导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进行的今天,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保护经济贸易的手段之间存在许多分歧。

总的来说,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已逐渐形成,形成一种自由发展的趋势。

世界对外经济贸易自由发展在各国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经贸的保护措施依然存在,市场份额成为国际间竞争得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国际间的竞争逐渐残酷起来,许多国家为了保证自身的权益不被侵害,在最近几年实行了对经济贸易的保护措施,这就造成了我国国际贸易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打不开的局面。

2.经济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农业、服务行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这就造成了对外经贸合作的结构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一方面货物贸易往来过程中需要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以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初级产品在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总体贸易的占比中持续下降,并不断提高非工业产品的所占比率;另一方面,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第三产业,如:服务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贸往来中的比重上升较快。

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国GDP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结果,自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受全球化影响较大,经济贸易总额与经贸顺差增长迅速,据统计我国平均GDP年增长率以9%的速度上涨,自2022年统计进出口总额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2.9万亿美元,增长30%左右显示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分依赖对外经济贸易。

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启示

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启示

济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形成资本集聚,资本集聚按照市场需求会形成产业链,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会出现带动地方经济的龙头企业,从而形成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会随着沿边口岸城市的联动发展逐渐扩散,从而对劣势区域形成互补效应。

2.创建特色旅游品牌,打造主要沿边口岸旅游黄金路线(1)突出优势,创立主要沿边口岸城市旅游品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黑龙江省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所以主要沿边口岸城市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应该突出优势特色,创立主要沿边口岸城市旅游品牌。

绥芬河市在旅游发展方面可以突出其人文特点,开展城市体验游。

开通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市区内有很多中东铁路开通后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

市内道路标志、商店招牌和广告用语多用中俄文版面,绥芬河市民及商家店员均会讲俄语,充满异域风情。

黑河市可以借助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展“两城一家”中俄城市体验游,黑河市还可以充分利用五大连池风景区的独特自然景观和矿泉,实现旅游和康养相结合。

同江市和抚远市可以借助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将赫哲族文化生活体验与赫哲族生活环境体验相结合,联合打造中国赫哲族旅游第一品牌。

东宁的绿色食品、特产资源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创建饮食与生态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品牌。

(2)多地联动,打造主要沿边口岸旅游黄金路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越来越愿意拿出时间和投入金钱在生态旅游和文化项目体验上。

中国的旅游消费呈现出以休闲度假为主、特色旅游产品需求旺盛、体验式消费增加等特点。

黑龙江省主要边境口岸城市面对的旅游市场不仅来自国内,还有更广阔的俄罗斯消费市场亟待开发。

黑龙江省主要沿边口岸城市旅游黄金路线可以分为对内对外两条线。

对外旅游黄金路线可以通过黑河市、绥芬河市利用公路铁路打造一条“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绥芬河”跨境自驾游旅游线路。

可以通过主要沿边口岸城市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展开短期游,以体验俄罗斯文化与生活为主题的黄金旅游路线,旅游路线的设计可以从一个口岸城市出境,然后在俄罗斯游玩之后在另外的一个口岸城市入境,不同的边境口岸城市之间形成旅游一体化,由境外游带动境内口岸城市及辐射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摘要】贸易,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萌芽,随后慢慢地在我国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

但是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外贸增长额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与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和贸易出口额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等问题和特点。

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从这些问题点出发,研究制定出一些针对我国贸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市场产业结构进出口额区域合作人才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一)古代经济的对外交往古时候的中国,虽然历代朝廷不太看得起商人,但是并不轻视贸易,很早就开始了与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早在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

及其后最具盛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开启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的新纪元。

秦汉时期以及宋元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比较发达的。

而到了明朝统治者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国就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二)近现代贸易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闭关锁国情况,大力发展生产力,慢慢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

自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几个历史新阶段。

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历了从初代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

它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分布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优势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这主要受到其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最主要的水路交通线上,便于与国际贸易伙伴进行海运贸易,降低运输成本。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如上海、深圳、天津等重要港口城市,这些港口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码头设施,还能处理大量的货物流通。

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便利的物流渠道,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在此开展贸易活动。

另外,东部沿海地区还受益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产业链完备等因素的影响。

这里有许多大型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外资的引入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东部沿海地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内陆沿边地区的对外贸易特点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国的内陆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

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交通条件的相对落后,以及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等因素,对外贸易发展较为困难。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内陆沿边地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

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积极地改善当地的贸易环境。

例如,中国西部地区通过开展陆路贸易与临近的中亚国家和欧洲等地进行贸易往来。

在这些地区,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逐渐发展完善,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边境口岸的投资,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

另外,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能源、农产品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也成为了促进当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同时,内陆沿边地区还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合作园区等新型贸易模式,拓宽对外贸易渠道,提高地区的贸易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状况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的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发展迅猛。

首先,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步实行外资开放政策,不断吸引外资,进一步促进外贸发展。

其次,我国加强对外贸易大国的地位维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

最后,我国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有力拓展贸易伙伴,提高地区经济合作广度和深度。

二、我国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显著。

贸易给我国带来技术、资本、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的资源,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贸易还推动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宏观经济上看,我国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贸易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第一阶段,我国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出口结构单一,依赖于传统资源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第二阶段,我国逐渐调整贸易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些措施提升了我国的贸易竞争力。

四、我国贸易的外部环境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全球化,深入参与全球分工,提高了开放程度,丰富了发展方式,改进了发展区域。

然而,我国贸易仍然面临许多外部环境的挑战,包括国际金融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市场价格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使得我国贸易环境更加复杂,需要更大的韧性和策略。

五、我国贸易的未来展望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情况下,未来我国贸易仍有不稳定因素,但随着新的一轮改革和开放的推进,我国贸易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加强金融支持、人才培养,推进技术进步和资本跨境流动,开展贸易中的投资、竞争、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将我国从出口大国提升为创新大国和贸易强国。

六、案例分析1. 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建立于2013年,以市场准入、金融创新、投资便利和贸易创新为重点,推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司法保障等关键领域的配合。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

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1%;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4%;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9%。

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8%;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2%;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

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8 倍。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 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 进口额为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亿美元, 进口额为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持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了倍,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伍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 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 9, 远低于世界平衡1: 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 )。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整体水平差。

我国服务业总量不够, 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920亿美元, 进口额1008亿美元, 贸易逆差88亿美元, 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 服务业落伍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 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 是我国的倍。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①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

②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 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

③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

2006年, 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9%。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康。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危机滞后, 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服务贸易的立法未成为体系, 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 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而且立法层次低、缺乏协调, 影响到我国服务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据海关统计。

2005年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422l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78.5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然而,伴随着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的是,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据测算,与1995年相比,2004年贸易条件下降了近35%。

具体的说,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表现在:
1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地位仍然处于低端
在国际分中,各国的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沿着资源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熟练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研发和技术密集型的阶梯由低到高进行升级。

我国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渐转移到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仍处于比较优势阶梯的下端,只能出口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的商品。

由于技术含量低,因此为众多企业所看中,因此,相对比较而言,势必处于所谓的竞争优势的低端。

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产品技术换代周期长,对品牌认同律认识不够重视,在技术发展时,没有可替代的产品等影响,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的一贯策略就是打价格战,结果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使贸易条件更加恶化。

2 、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畸形,出现了增量不增价
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2002 年约70% 的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不及出口量增长幅度,约20% 的产品出口额增幅高于出口量增幅,余下的基本持平。

2003 年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都有显著增长,扭转了2002年量增价减的趋势,出现出口量增加、出口单价提升的情况。

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从境外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在境内加工后销往境外,所以,出口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进口价格上涨引致的。

但资料显示出口价格的上涨落后于进口价格上涨,表明了我国的贸易条件并未随着出口价格的提高而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

此外,2003 年还有少数产品的价格出现下降,量增价减的情况并没有改观。

3 、相关法律处于滞后状态
法律是作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我国的法律制定方面还处于滞后状态,特别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地方保护主义法、反倾销法等方面,还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同时,在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我国政府也未能及时地提供相关的国际规则说明、技术要求解释、市场价格咨询等服务。

当然,我国外贸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严重缺陷:企业往往不重产品技术更新、管理体制创新,片面强调出口数量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产品质量,在缺乏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的保证下、在传统的“薄利多销”观念指引下就盲目进入国际市场。

这一切均阻碍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当前,由于我国的贸易产品充斥着全世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服装、鞋帽等产品,难免引起某些国家相关制造商的极度恐慌,尽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然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毕竟,我们在各种市场准入面前已经吃了大亏,各国对于中国的产品已经如临大敌。

同时,在各种贸易的制裁,以及反倾销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吃了太多太多的亏,因此,我国对于相关的法律的制定要全面,否则,会是我们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

对于我国的企业是十分不利的。

4 、各种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中介咨询机构等机构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的相关体制不健全,我们国家的企业在获得各种信息时的反馈也很慢,而且不论是手段还是渠道也很有限。

本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应该作为竞争的导向,对竞争宏观调控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价格因素更加不能小觑。

可是,由于我们的手段有限,不能像成熟的发达国家那样对相关信息特别敏感,所以,只能依靠各种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中介咨询机构起到他们应有的作用,以便弥补相关的不足。

可是由于性质不明,权责不分,所以这些行业协会、就出口商会、中介机构几乎可以说名实不符,他们并没有发挥其收集市场价格信息、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协调行业竞争、监督企业行为、推进行业技术进步、维护进出口企业和行业等整体利益的功能,反而由于本身腐败、官僚作风严重等问题,成为一定的阻碍。

因此,绝大部分企业在遇到问题时,由于信息反映不灵,无法判断出合适的价格,只好走低定价这条路。

除去上面所说的,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也呈现出不断恶化的态势。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我将中国近年来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列表如下:
数据来源:1980—1994年价格贸易条件数据来源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1995—2005年价格贸易条件数据根据《中国对外贸易条件:1995—2005年状况分析》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其他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

·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在波动中变化,从1982年到1986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大幅度恶化;从1986年到1997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又出现大幅度的改善,其中1997年价格贸易条件改善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又出现了持续恶化的局面。

从表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恶化现象与出口贸易量持续上升以及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同时并存。

如表所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从1992年起,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值呈上升趋势,2002年以及之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一直大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2003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份额首次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2003年以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反映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外贸条件呈现恶化趋势。

09物流(2)班
90
许乘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