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构件的抗弯性能研究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建筑工程进行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由此实际中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结构物进行修补、加固。
实际施工证明,选用碳纤维材料来加固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它运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是一种比较新兴的建筑结构加固措施。
关键词:碳纤维加固技术工程建筑1 碳纤维加固结构构件技术原理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构件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片材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的外面,与此同时还要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受力,这样使得材料之间得到更强的加固。
碳纤维材料拥有的强度、弹性、抗腐蚀性等的优势使得它能够承受住比一般的钢筋大10倍的应力,而它的弹性模量比一般钢筋还高。
碳纤维材料由于其抗拉强度是普通钢的10倍而弹性模量是普通钢的1-2倍,再加上能够长时间维持良好的施工性能,而成为加固修复材料的首先替代品。
配套树脂通常是由底层树脂、找平树脂和粘结树脂三种组成。
底层树脂和找平树脂有增强碳纤维的粘结质量的功能,而粘结树脂的主要功能就是让碳纤维和混凝土可以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个体,一起完成工作,以增加构筑物的三抗能力(抗弯、抗剪、抗承载力),最终实现结构构件的稳固。
因此碳纤维材料与配套树脂在混凝土加固技术中是两种最常用的材料。
2 碳纤维材料的基本特性要实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补强加固可以选取碳纤维片材,这样的材料主要是使用强度比较好、弹性比较高的连续碳纤维材料,这种碳纤维材料呈单向排列成束,再使用环氧树脂浸渍固化的碳纤维板进行补强。
2.1 碳纤维片材。
片材碳纤维材料的弹性模量依片材力学性能各不一样,碳纤维片材依力学性能主要是由高模量、高强度和中等模量来组成的。
高模量碳纤维片材的特点就是,虽然它的伸长率过低,但是弹性模量很好较高。
相比较而言,碳纤维片材的单位重不能和钢材相媲美,也就是说碳纤维片材很轻薄由于。
碳纤维的化学结构稳定,所以说该纤维能够使用在任何酸碱盐及所有的化学介质环境下,不怕被腐蚀,而且它还能够抵抗住低温或者高温而不会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优良的结构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独特的力学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纤维基体和树脂基体组成,两者相互配合,使其具备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等优良的力学性能。
其中,纤维基体主要由碳纤维组成,其强度和刚度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人们通常会关注其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压缩性能等方面。
首先,拉伸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
碳纤维本身具备很高的强度和刚度,使得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下表现出较好的抗拉性能。
其次,弯曲性能是指材料在弯曲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刚度使其在承受弯曲载荷时产生较小的挠度,从而具备较好的抗弯性能。
最后,压缩性能是指材料在承受压缩力时的变形能力。
由于复合材料的低密度和高刚度,使得其在承受压缩载荷时具备出色的抗压性能。
除了上述力学性能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备疲劳性能和冲击性能等特点。
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多次循环荷载下的耐久性能。
由于碳纤维的高强度和良好的疲劳寿命,使得复合材料在长时间循环荷载下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冲击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突然冲击时的抵抗外力的能力。
由于碳纤维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使得复合材料具备较好的抗冲击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人们进行了各种探索和研究。
例如,通过改变纤维的取向和层片的排列组织方式,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通过改变树脂基体的成分和添加剂,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韧性和耐疲劳性能。
此外,人们还通过研究纳米材料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其力学性能。
综上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压缩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色。
同时,其具备较好的疲劳性能和冲击性能。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矩形截面构件受弯分析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矩形截面构件的受弯分析摘要:粘贴碳纤维布是混凝土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常用方式。
本文通过理论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受弯构件加固前后的承载能力和挠度。
通过对构件的分级加载,得到了不同载荷作用下加固前后受拉钢筋的应力和梁的挠度变化规律。
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和挠度都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极限载荷作用下,加固后应力和挠度分别减少了10.09%和8.48%。
关键词:碳纤维布;受弯构件;应力;挠度0 引言碳纤维增强材料具有质轻、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性能好、施工简便等许多优点。
碳纤维布(cfrp)加固修复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项新型高效的结构加固修复技术,较传统的结构加固具有明显的高效、施工便捷、适应性广等优越性。
因此,国内外已在房屋、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国内外对碳纤维加固旧桥已做了大量研究,大多集中在桥梁的和抗疲劳性能[1-4]和承载能力上。
杨永灿等[5]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16m预应力空心板进行仿真建模,研究了预应力空心板梁从预制张力预应力到使用阶段板梁的应力状况。
彭晖等[6]基于平截面假定和变形协调条件对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受弯结构进行了受力性能分析,考察了碳纤维面积与初始应变对结构承载力、延性等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受弯结构性能的关系曲线。
江胜华等[7]通过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预应力水平和不同配布率下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曲率延性等受力性能。
本文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将加固前后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定量化分析,为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旧桥前后性能的变化以及进一步优化桥梁加固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1 工程背景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长为8000mm,矩形截面的尺寸如图1所示:b=300mm,hs=650mm,h=700mm,h0= hs=h-as=700-50=650mm。
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受拉钢筋为5 18,截面积as=1272mm2,计算截面的跨中弯矩mg=69.8knm,活载跨中弯mq=96.6 knm。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强度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强度
【最新版】
目录
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概述
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
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4.我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方面的发展
正文
【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概述】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和一种结合剂(通常是一种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和良好的抗拉强度,因此在许多应用中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材料。
【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碳纤维的类型和质量、结合剂的类型和质量以及制造过程。
一般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在 3000 到 4000 兆帕之间,抗弯强度在 200 到 300 兆帕之间。
【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军事等领域。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飞机和直升机的结构部件,汽车车身和引擎盖,以及电子产品的壳体和散热器等。
【4.我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方面的发展】
我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此外,我国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和应用。
总的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材料,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要: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在人类建筑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单一,脆性自重大,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低等缺点,在特殊领域中的用途受到了很大限制.碳纤维具有高弹性,高模量,比重耐腐蚀,对人宙无害等优异性能被视为许多材料的优良增强体.将其加入到水泥基体中,制成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CFRC),不仅可改善水泥自身力学性能的缺陷,使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更重要的是把普通的水筑材料变成了具有自感知内部温度,应力和损伤及一系列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材料..枣词: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tract:Cementconcretematerialshaveplayedallimportantroleinhun]an’sconstructionhistoiT)ritshig hCOIllpres—strengthandeasyoperationduringconstruction.However,itsapplicationinsomespecialfieldisgreatlyr estrictedowlslgISsinglefunction,brittleneSS,heavyself-weight,poorstrengthagainsttensionandbending.Carbonfib ersareregardedasdreinforcementfbrnlanymaterialsduetotheirhighelastic ity,highmodulus,lessdensity,resistancetOco rrosion,and]llessnesstohunlallbeingsanddomesticalmnals.Carbon—fiber—reinforcedcement—basedcompos ites(CFRC)thatareievedbyaddingcarbon6bersintocelllentexhibithighflexuralstrength,hightensilestrength,highflexur altoughnesshightensileductility.Thusnot0I]lythenaechalficalpropertiesofcementareimproved.butfimctionalm aterialsCFRCobtainedthatareabletOsensetheinteriortemperature,stressanddanaageaswellastoshieldoffelectroma gneticwaves./words:Carbonfibers;Cementmatrix;Composites目分类号:TQ1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965(2007)05—0005—05刖吾)世纪60年代以来,碳纤维作为新一代复合l补强纤维,以其高强度比,高模量比,低密)(光吸收率,抗腐蚀,耐烧蚀,抗疲劳,耐热冲皂导热性能好,传热系数小,膨胀系数小和自:优异性能而在航天,航空,航海,建筑,轻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将碳纤维加入到水泥p即制成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也称纤维增强混凝土【1.在水泥基体中强碳纤维是提高水泥复合材料抗裂,抗渗,度和弹性模量,控制裂纹发展,提高耐强碱性,增强变形能力的重要措施.此外,碳纤维还具有震动阻尼特性,可吸收震动波,使防地震能力和抗弯强度提高十几倍位一.更为可贵的是,碳纤维具有导电性,将其加入到水泥基体中可赋于其智能性,极大地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CFRC复合材料在承受载荷时表面不产生龟裂,其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断裂韧性比不增强的高几倍到十几倍,其冲击韧性也相当可观.短切碳纤维增强水泥所用碳纤维的长度一般为3~6mm,直径为7-20m,抗拉强度范围在0.5~0.8GPa.普通水泥的强度通常为11.76MPa,若按重量掺入15%的碳纤维,其强度可达到245MPa:若掺入量为20%时,强度可高达548.8MPa.此外,与普通混凝土相比,CFRC具有5L水泥与混凝土质轻,强度高,流动性好,扩散性强,成型后表面质量高等优点,将其用作隔墙时,重量比普通混凝土制作的隔墙薄1/2—1/3,重量减轻1/2—1/3.因此, CFRCI”1能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猛.2CFRC的性能特点及应用2.1CFRC的制备CFRC的制备一般由混料,成型,养护3步组成.利用分散剂将碳纤维预先分散开来,再与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等均匀混合,然后采用浇注法,挤出法,压制法,压制脱水法或振动法之一使混合料成型,成型后的试件放入到水或养护箱中养护,干后即成CFRC复合材料,通常有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凝土两种类型,后者更具有实用I’*--.-.制备CFRC 过程中,如何使碳纤维均匀分散到水泥基体中,是决定CFRC复合材料性能好坏的关键.常用的拌合方法有两种:干拌法和湿拌法.前一种方法是先将碳纤维和水泥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砂子,水和其他外加剂;后一种方法是将碳纤维预先分散在部分水中,再与水泥,砂子,硅灰和外加剂混合搅拌.搅拌工艺也十分讲究,一般采用间歇式自动控制搅拌仪.碳纤维水泥浆体的理想搅拌工艺为先拌制水泥和碳纤维,再加入拌合水或先将碳纤维在溶有分散剂的水中分散后加入水泥搅拌30秒钟,最后加入标准砂再继续搅拌.碳纤维在制备好的CFRC试件中呈三维乱向分布,由于受纤维排列方式和长度的影响,短切碳纤维的增强效果不如单轴连续纤维和两维乱向分散的短纤维增强效果.2.2力学性能水泥是脆性材料,但只要加入3vo1%的碳纤维就可以完全改变它的脆断特性,其模量可提高2倍,强度增加5倍.如果定向加入,则加入12.3vo1%的中强碳纤维便可使水泥的强度从5MPa提高到185MPa,抗弯强度也可达到130MPac2|4~5]o赵稼祥旧认为,用碳纤维增强水泥可以使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提高5~10倍,韧性与延伸率提高20~30倍,结构质量减轻1/2.郭全贵等人利用单丝拔出试验测定了CFRC复合材料的界6面结合力,认为高强度和高模量碳纤维的加入,有效阻止了裂纹的扩展,在复合材料受载时,基体通过界面将载荷传递给碳纤维,从而使碳纤维成为载荷的主要承载者,由于纤维的拔出或断裂吸收了大量的能量,所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弯性能,韧性等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显着改善.2.3压敏性1989年美国的DDL.Chung研究小组首先发现,在水泥基体中掺入短切碳纤维,可使其具有自感知内部应力,应变和损伤程度的功能吲.随着压应力的变化,CFRC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做压敏性,CFRC的主要特性就是压敏性和温敏性.当CFRC试件两端有温差时,会在此两端产生电压差,其冷端为负极,热端为正极,这便是所谓的热电效应.另一方面,当对CFRC施加电场时,会在混凝土中产生热效应,引起所谓的电热效应,这两种效应都是由碳纤维混凝土中空穴性电导运动所致.通过电阻率的变化可以测定CFRC中安全,损伤和失效3个工作阶段.由于CFRC既具有热电效应,又具有电热效应,因此把它”植入”混凝土结构时,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温度分布自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实现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自适应.当CFRC与电源连通后,导电混凝土产生热量,使路面温度升高,当温度升到0.C以上后,路面上的冰雪就会自动融化成水蒸发流走,从而保障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国外已将温敏混凝土用于机场道路及桥梁路面的融雪和融冰中【&91o2.4屏蔽效应屏蔽是电磁干扰防护控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其目的一是控制内部辐射区域的电磁场,不使其越出某一区域;二是防止外来的辐射进入某一区域.当外来电磁波遇到屏蔽材料时,就会被吸收,反射和多次反射,电磁波能量的继续传递受到削弱. CFRC复合材料中可形成导电网络,从而可产生屏蔽性能,碳纤维的添加量,长度以及成型方法对CFRC的屏蔽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材料的屏蔽效能SE达到30~60dB的中等屏蔽值时才认为有效.性能良好的电磁屏蔽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磁导率.碳纤维对电磁波有较强的反射性,利用水泥与混凝士此特性可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作薄壁结构吸波材料的背衬.这种材料是雷达波的反射体,特别是在低频下与金属一样反射电磁波..赵福辰等人通过实验发现”I,增加CFRC复合材料中导电碳纤维的长度和含量,可以明显提高屏蔽效果.3影响CFRC性能的主要因素3.1碳纤维掺入量和长度的影响张其颖等人”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目前条件下制备轻质CFRC复合材料的适宜参数为:水泥: 轻骨料(重量)=2:1,水灰比0.65,复合外加剂含量0.5%,碳纤维长度6mm,掺入量3.3%.他的研究表明,外加剂,硅粉及热水养护方法都能促进碳纤维与水泥基体的粘结,更充分地发挥碳纤维的增强作用,提高复合体的强度.CFRC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一方面是因为碳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补强增韧效果;另一方面是合适的操作工艺,使得碳纤维在基体中分散较为均匀,阻断了裂纹的扩展和延伸,最终提高试体的抗折,抗拉,抗压性能.杨元霞等人”.0研究了碳纤维长度和掺量对CFRC导电性的影响,发现当碳纤维掺量(以占水泥质量计)在0~0.8%的范围内增加时,对于碳纤维长度为5mm和10mm的复合材料,其电阻率的变化分为先陡然下降,后缓慢下降,又急剧下降,再趋于平缓4个阶段.当碳纤维掺量相同时,长度为10mm的CFRC试件的电阻率比长度为5mm试件的电阻率要小,且在碳纤维掺量较小时,碳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影响较大,碳纤维掺量较大(大干0.6%)时,复合材料电阻率受碳纤维长度的影响变/J,.在水灰比,碳纤维掺量及成型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碳纤维长度增大,CFRC导电性增强,但若纤维过长,则易集束成团,难于分散均匀,从而使碳纤维的利用率降低.所以,一般所用碳纤维长度不宜超过10mm.纤维在水泥基体中分散的均匀程度与其长径比有很大关系,一般是长径比越大,即纤维直径不变而纤维长度越大时,在搅拌中越易成球.因此,单纯从有利分散的角度来讲,应是纤维越短越好.同时,碳纤维的掺量对其分散性也有较大的影响.试验发现,在碳纤维和水泥混合搅拌过程中,当碳纤维掺量达到水泥质量的1%时,混合料中便会有明显的纤维团出现,且即使延长搅拌时间,纤维团也不会消失.所以,在一般的拌制工艺中,碳纤维的长度在5mm左右或更大时,碳纤维的最大掺量不宜超过1%.碳纤维的掺量和长度对CFRC的压敏性也有影响,对于5mm长的纤维,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4%时压敏性最好,掺量增加或减少都使压敏性变差:对于10mm长的纤维,掺量为0.2%时效果最好,随着纤维掺量增加,压敏性越来越小.3.2碳纤维均匀分散的影响碳纤维直径仅为几个微米,表面光滑且憎水,在水泥基材料中很难均匀分散,这是制备电学能稳定的CFRC机敏材料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对于相同配比的CFRC材料,如果纤维分散不均匀,其电导率将产生明显的差异,这极大地限制了CFRC作为机敏材料的应用.提高碳纤维均匀分散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入表面活性剂如羟乙基纤维素(HEC)用作分散剂,使自身具有增水性的碳纤维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二是加入超细粉如硅灰,粉煤灰等,填充骨料间隙和絮化结构,占据水空间,使砂浆变稀,提高砂浆的和易性.研究表明陧,Ⅷ,HEC是促进碳纤维在水泥浆体中分散的一种有效的表面活性剂,它溶于水后,形成胶状透明液体,可以使碳纤维稳定地悬浮在水溶液中而不集结成束.HEC在降低纤维表面张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水泥基体的表面能,因而会在水泥浆体的搅拌过程中引入一定量的气泡.为了降低气泡的含量,制备CFRC试件过程中,添加HEC的同时,还应加入一定剂量的减水剂和消泡剂,这样,才能得到分散性能好,力学性能稳定的CFRC复合材料.图1(a)为短碳纤维均匀分散在水泥基体中时的SEM照片,图1(b)为短碳纤维呈集束状态,即分散不良时的SEM照片.均匀分散有利于改善CFRC的力学性能,反之,团聚会造成基体中存在大量的空隙,降低CFRC的力学性能.图2(a)为碳7(a)碳纤维分散呈良好分散态时(b)碳纤维呈集束态时图1短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分散情况的SEM照片纤维均匀分散时,CFRC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与纤维质量分数的关系,显然,抗压强度的提高与纤维质量掺量并不是呈线形增加,当纤维质量分数超过一定值时(0.6%),抗压强度反而逐渐降低.当短碳纤维呈不良分散状态时,抗压强度随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直线下降如图2(b)所示.3.3碳纤维表面处理的影响碳纤维的表面比较光滑,比表面积小,表面能较低,具有活性的表面一般不超过总表面积的10%,呈现憎液性,所以较难与基体有较好的结合. 8凸_岂,_,暖1±】(a碳纤维呈良好分散态时)最大值5rit’’i0.0020.4限60.器《0碳纤维质量掺量(%)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了处理.表面处理可归纳为4大类:清除表面杂质:在纤维表面形成微孔或刻蚀槽,从类石墨层面改性成碳状结构以增加表面能;引进具有极性或反应性的官能团;形成和树脂起作用的中间层.DDLChung”日运用臭氧处理法,硅烷处理法等取得了可喜成果.她认为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增加了表面氧浓度,并且将表面氧从C—O型结构变成C=O结构,使纤维和水的接触角降到零,纤维的分散性提高,碳纤维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界面结332‘30凸_琶2岛警2624鞲=2220l8-=(b)碳纤维成不良分散态时004图2CFRC的抗压强度与碳纤维质量掺量的关系曲线0嚣I2l620碳纤维质量掺量(%).∞m合增强,最终提高了CFRC的拉伸强度,模量和延展性.同时,臭氧处理不影响纤维本身的形貌,强度及体积电阻.DDL.Chung1161也用30%的双氧水对碳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以改善碳纤维表面的疏水性,提高碳纤维对水的浸润性.张其颖认为碳纤维表面对水泥浆的润湿性不仅影响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还影响纤维在水泥中的分散程度.满华元等人”采用阳极表面处理法对碳纤维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沥青碳纤维可使水泥复合材料比对应基体的力学的重点多集中在CFR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普通电学性能上,对其智能性,吸波性,Seebeck效应,Peltier效应和Thomson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远落后于美国DDL.Chung研究小组;CFRC复合材料屏蔽性能用于防止核辐射和电磁污染的研究还处在萌芽阶段;影响CFRC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的各主要成分之间的定量关系还未能精确描述;CFRC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特征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制备CFRC过程中,除采取控制加料顺序,变换搅拌工艺,加入硅粉,HEC等分散剂促使碳纤维均匀分散外,材料研究工作者仍在寻找最理想的碳纤维分散方法.参考文献…王茂章,贺福.碳纤维的制造,性质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第1版【2】李克智,王闯,李贺军,石振海.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研究.材料导报,2006,2O(5):85—88 【3】Zeng—QiangShi,D.D.L.Chung,Carbonfiber—re—inforcedconcretefortrafficmonitoringandweighingin motion,CemConcrRes,1999(29):435—439【4】张卫东,徐学燕.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04(2):9—13【5】邓宗才,钱在兹.碳纤维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下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研究【J】.建筑结构,2002(6):54—56 【6】赵稼祥.碳纤维的发展与应用【J】.纤维复合材料,1996(4):46—50【7】郭全贵,岳秀珍.单丝拔出实验表征碳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界面【J】.纤维复合材料,1995(3):42—46 【8】SihaiWen.DDL.Chung.Enhanc ingtheSeebeck effectincarbonfiber--reinforcedcementbyusingnter—calatedcarbonfibers.CemConcrRes,2000(3O):1295—1298-【9】Zeng—QiangShi,DD.L.Chung,Carbonfiber—re—inforcedconcretefortrafficmonitoringandweighingin motion,CemConcrRes,1999(29):435—439【1O】靳武刚.碳纤维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3(1):24—27【11】赵福辰.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1(5):29—33【12】张其颖.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导电机理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3(3):22—28【13】杨元霞,刘宝举.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电性能的若干研究.建筑材料学报,2001(2):200—203【14】韩宝国.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压敏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1【15】D.D.L.Chung.Carbonfiberreinforcedcement mortarimprovedbyusingacrylicdispersionasadmix—ture.CemConcrRes,2001(31):1633—1637【16】XuliFu,D.D.L.Chung.Ozonetreatmentofcar- bonfiberforreinforcingcement.Carbon,1998,36(9): 1337—1345【17】满华元,张岩.碳纤维阳极表面处理对CF/MDF水泥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1995(2):47—51【18】Jian—guoZhao,Ke-zhiLi,He-junLi,ChuangWang.Theinfluenceofthermafgradientonpyrocarbon depositionincarbon/carboncompositesduringtheCVI process,Carbon,2006(44):786—7919。
碳纤维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性能研究
体 单元 S I 6 . 文 中 混 凝 土 单 元 采 用 S — oL D 5 本 OL
I 5 钢筋 采 用 l k D6 , i 8单 元_ . 宽 度 1 0 mm 方 向 n 3取 ] 2
的 1 2 体建 模 , z= 0面 为对称 面 , 限元 模 型 /实 以 = : 有 如 图 2所 示 . 混凝 土 单 元 sl 6 oi 5需 提 供 的数 据 如 d
维普资讯
第2 1卷 第 3期
宋 庭 新 等 碳 纤 维 抗 弯加 固钢 筋 混 凝 土 梁性 能研 究
3 l
,: , 。 图 2 以x O - 为对称面的1 2 / 有限元模型 图 4 钢筋有 限兀模 型
1 )常 数 (e l o sa t) 由于 采 用分 离 式 有 限 ra cn tns : 元 模 型 , 凝土 的实 常数 不需输 入 ; 混 2 )材料 模 型 ( tr l d 1 : 定 混 凝 土 的 mae i a mo e) 设 弹性 模量 、 泊松 比见上节 . 3 )数据 表 ( t a l) 需 给定 两个 数据 表 , DaaT be : 一
图 1 钢 筋混凝土简支梁结构 图(l ) II 11 1
梁 的底 部 配钢 筋 2 一 1 2mm, 并架 立筋 2 ~ 6mm, 布 钢 筋 2 分 一 6mm@ 2 0 mm, 底 贴 1 0 梁 7 0mm× 1 0mm 的单 层 碳纤 维 布 , 0 2 破坏 前 认 为 其 始 终工 作 于 弹 性 阶 段. 载 方 式 为 简 支 梁 受 压 力 加 F 均 布在 梁上 表 面_ . , 1 ] 在 分析 中采 用如 下假设 : 梁受弯 后 , 面上 的混 截
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断口分析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断口分析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CFMC)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应用领域广泛的新型功能性材料,以碳纤维为主体,采用基体材料作为增强剂,通过聚合或热塑的方式制备成型的复合材料。
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弯刚度,韧性和耐热、耐腐蚀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因而在航空航天、高温环境、装备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断口分析是力学性能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结构物失效机理的基础工作,也是评估和改进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
碳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分析是控制复合材料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分析主要包括断口形态分析、断口微观组织分析、断口耐久性分析三部分,分别探讨了断口形态规律、断口内部组织结构特征、断口力学性能与断口耐久性之间的关系。
断口形态分析主要是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断口的宏观结构和断口形态,发现断口形态与加工工艺和设计参数的关系。
断口微观结构分析是借助于微观结构手段和实验方法,探究碳纤维断口内部组织特征以及纤维、基体材料与界面间相互作用特性。
断口耐久性分析主要通过拉伸试验、拉伸弯曲试验,有限元分析和模拟研究等方法,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口机理,评价材料的断口性能指标和耐久性,以及研究断口性能指标与断口形态和断口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断口性能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分析方面仍有许多研究短板,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断口结构形态、断口力学性能分析,对于断口耐久性分析仅有非常有限的深入研究。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有关力学性能分析技术的研究,例如建立断口形态、断口微观结构、断口力学性能与断口耐久性之间的建模关系,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环境安全、能源储罐等领域的应用。
综上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分析是评估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寿命的重要手段,断口分析涉及断口形态分析、断口微观组织分析、断口耐久性分析三个方面,至今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但在结构优化技术的应用进展快,将有助于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和耐久性评价提供导向。
碳纤维布加固H型钢梁的抗弯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材料
CFRP 环氧树脂胶
厚度 /mm 0.167
拉伸强度 抗拉弹模
/MPa /GPa
≥3400 ≥235
40
2.5
伸长率 /% 1.7 1.5
试验 所 用 钢 梁 为 HW125×125,如 图 1(a)所 示,钢梁全长 2000mm,两端设置支撑,其净跨为 1800mm,截面尺寸为 125mm×125mm×6.5mm× 9mm,如图 1(b)所示,为防止在加载过程中发生倾 覆,在加载点和支座处设置加劲肋。当采用碳纤维 布加固 H型钢梁受弯构件时,在端部进行可靠的锚 固措 施,碳 纤 维 端 点 处 设 置 缠 绕 CFRP布 和 纵 向 CFRP布进行锚固,缠绕 CFRP布宽 50mm,沿底部 下翼缘缠绕至腹板距下 翼 缘 50mm 处,一 共 设 置 3道间距 为 50mm 的 缠 绕 CFRP布;腹 板 处 纵 向 CFRP布对缠绕 CFRP进行锚固,纵向 CFRP布规格 250mm×50mm。
CBL2梁在前期挠度变形较小,荷载和挠度变形 呈线性关系,相比 CBL1梁在加固后的相同荷载下 试件的挠度相比有减小,达到屈服荷载后,CBL2挠 度变形加快,相比 JZL和 CBL1,加固提高了抗弯刚 度。当加载到 131.41MPa时,CBL2的中 CFRP布 发生剥离破坏。
第 1期 郭 奥,等:碳纤维布加固 H型钢梁的抗弯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CBL1,CBL3两根 梁 的 受 力 过 程 和 破 坏 特 征 相 似,在弹性状态下试验加载前期两根梁的挠度变化 仍然呈线性关系,但对比 JZL的挠度可以观察到用 CFRP布加固后的钢梁在相同荷载下挠度明显减小, 当试验荷载值达到 125.88MPa时,试件 CBL1粘贴的 CFRP布被拉断,而当试验荷载值达到 136.74MPa 时,试件 CBL3粘贴的 CFRP布才被拉断。
纤维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测试标准
纤维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测试标准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纤维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测试标准这个话题。
你知道吗?纤维复合材料在现代工程领域那可是大显身手,从航空航天到汽车制造,从建筑结构到体育器材,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但是呢,要想真正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能好不好,抗弯强度的测试可就太重要啦!什么是纤维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测试标准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套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用来准确测量这种材料能够承受弯曲力的能力。
为啥要有这么个标准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去测试,那得出的结果岂不是乱七八糟?这样就没法比较不同材料的好坏,也没法保证工程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啦。
这个标准里都有些啥呢?首先得有测试样品的准备要求。
比如说样品的尺寸、形状、加工精度等等,这都得有严格的规定,不然测试结果就不准确啦。
然后呢,还有测试设备的要求,像是加载装置的精度、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等。
而且哦,测试的环境条件也很重要,温度、湿度啥的都可能影响结果。
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加载的速度、加载的方式也都得按照标准来。
加载速度太快或者太慢,都可能让测试结果出现偏差。
还有,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也有讲究,要保证采集到的是有效的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也要科学合理。
比如说,有个实验是测试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
按照标准,准备了尺寸精确的样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用精度很高的加载装置,以规定的速度加载。
最后得出的数据经过科学处理,得出了准确的抗弯强度值。
这个值就可以和其他类似材料进行比较,看看这种新型材料到底好不好。
另一个实验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样品尺寸有偏差,加载速度也不对,结果得出的抗弯强度值和实际相差很大,导致对这种材料的性能判断出现了错误。
所以呀,纤维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测试标准就像是一把尺子,只有用这把尺子量得准,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能,才能让它们在各种工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保证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捷、美好!同学们,这回大家是不是对纤维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测试标准有更清楚的认识啦?。
碳纤维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抗弯性能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1 1
第 1期
表 1 试 验 粱 的 编 号 及 用 途
试 验 梁 编 号
用 途
L
L L ,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1 6 L 7 L 8
不 电化 腐 蚀 , 静 力 加 载
不 电化 腐 蚀 , 疲 劳 加 载后 再静 力加 载 电 化腐 蚀 后 , 静 力 加 载 电 化腐 蚀 后 , 疲 劳 加 载 后 再 静 力 加 载
第 3 5卷 第 l期
2 O 1 4年 2月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复合材料加固法 等。其 中, 碳纤维增强塑料 ( C F R P ) 以其具有抗 拉强度高 、 耐久性好 、 质量轻 的特点 在结 构加 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 , 碳纤维加 固混凝土结构 的研 究主要集 中在静 载性能领域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图5 影响
图6 改性碳纤维含量对改性碳纤维/环氧树脂 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
偶联剂含量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7 偶联剂含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8 偶联剂含量对抗弯强度的影响
弯曲断口形貌
环氧树脂弯曲断口的宏观形貌
碳纤维/环氧树脂弯曲断口的宏观形 貌
图4 碳纤维含量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
图11 改性碳纤维/环氧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形率
图3 碳纤维含量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将碳纤维在丙酮溶液中超声分散。
58%,这表明改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高温尺寸稳定性好。
以环氧树脂、固化剂、碳纤维、改性碳纤维、偶联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常温固化的方法制备了力学性能优良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绪论 • 实验内容 • 实验数据曲线 • 实验结论
绪论
环氧树脂的特性
环氧树脂通常是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环氧基团,与固化剂反应后形成三维网状
结构的热固性材料。环氧树脂固化后不仅热性能、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优异还具有 突出的尺寸稳定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湿热性及耐腐蚀性,已广泛用于表面涂料、 结构胶黏剂、印刷电路板、电子绝缘材料及先进复合材料等。
实验内容
实验原料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偶联剂、碳纤维、改性碳纤维
实验所需设备
干燥箱、电子天平、环块摩擦试验机、电子万能试样机、体式显微镜
实验过程
1、环氧树脂样品的制备 (1)用天平和烧杯称量一定量的环氧树脂,用一定量分散剂稀释备用。 (2)用烧杯称量所需质量的固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20 wt%、25 wt%、30 wt%、35 wt%),倒入环氧树脂烧杯中,均匀搅拌混合样品,常温下固化制得环氧树脂样品。 2、碳纤维/环氧树脂样品制备: (1)称取所需质量的碳纤维备用,碳纤维含量分别为5 vol%、10 vol%、15 vol%、20 vol%。将碳纤维在丙酮溶液中超声分散。 (2)称取一定量的环氧树脂,并称取所需要的固化剂质量。 (3)将超声分散好的碳纤维加入用分散剂稀释好的环氧树脂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动作 幅度要小,避免能产生气泡,搅拌均匀后,加入固化剂。倒入模具中常温固化,便于测试其力 学性能。
碳纤维布胶接增强铝合金梁抗弯性能研究
Absr c : As a lg tweg ta d hg te gh m ae il au n u i d l s d,Bu t l si o u u s ta t ih i h n ih sr n t tra , l mi i m swi e y u e tisea t m d l s i c
使 铝 舍 金 梁 容 易在 受 弯 过 程 中 产 生 过 大 的 变形 而 超 出刚 度 设 计 标 准 . 通 过 对 3组 6根 不 同 形
状 和尺 寸的 、用 C R F P材料 增强铝 合金 试 件 梁进行 抗 弯性 能试验 ,研 究其 变形 和破 坏 特 征 , 分析 其 强度 、刚度 的改善情 况及 影响其 抗 弯性 能的 因素. 结果表 明 ,用 C R F P材料 增 强的 铝
sr n t sfo 31 2% te gh i r m . i r m 2. sfo 1 7% t 4. o6 7% a d t tf n si o n hesi e s sf m7. f r 8% t 4. o2 6% i lsi t g . An h te gh n ea tc sa e d t e sr n t t % o71 wh n t e b a r ald. e h e ms a e fie
L e I F ng,P AN Da — r n o g ( n ier g C l g n ier g C rs P A U i f S i E gn e n o e eo g ne n o , L n .o c.& Tc . nf g 2 0 0 ,C ia i l fE i p v eh ,Ⅳ n n 1 0 7 hn ) i
u ig sn CFRP m ae il t i p p r su is h d fe t n n f i r mo e tras, h s a e t d e t e el ci a d a l e o u d s, a ay e h i r v me t n n l z s t e mp o e n o srngh a d tfn s a d h i f n e n fe u a c p b l y Th r s t s o t t h i c e s m e t o te t n si e s n t e n ue c o lx r l a a i t . f l i e e ul s h w ha t e n r a e n f
CFRP布加固圆形木梁抗弯性能的试验
D I 1 . 9 9 ji n 1 0 —8 1 2 1 . 5 0 9 O : 0 3 6 / . s . 0 72 6 . 0 2 0 . 1 s
CR F P布 加 固 圆 形 木 梁 抗 弯 性 能 的 试 验
欧 阳煜 , 李 游
( 海大学 土木工程系 , 海 207) 上 上 0 0 2
wih CF s e t b ndn b ha ir a e t d e t RP h es, e ig e vo s r su i d, i l d n f i r c a a trsi s u tmae e rn ncu i g a l e h r c e tc , li t b a g u i i
c p ct a ai y,rgd t a d t i o i e e t n T e e u t h w h t F s e t a e g o ii i y, n sr n f t a mb r s ci . h r s l s o t a C RP h es o s h v a o d
( eat n f iiE gnei , hnh i nvr t,Sa ga 20 7 C i ) D pr met v nier g S aga U i sy hnh i 0 02, hn oC l n ei a
A b t a t n p a tc s r c :I r cie,m o two d b a s t e r p ie v le d e n d m a e r d g a e s o e m o b e a r d ha e ar a y b e a g d o e r d d. I s t i
efc iey e ha c d. Th e u t r s f lt r c ia e in. fe t l n n e v e r s ls a e u eu o p a t ld sg c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工程领域中,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点。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的密度只有其1/4至1/5,但强度却可以达到其2倍以上。
同时,碳纤维的模量也非常高,具有优异的刚度和抗弯性能。
这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
与碳纤维相结合的树脂基体可以提供材料的粘结力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树脂基体有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树脂基体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以确保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碳纤维的轻质特性,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减轻结构的重量,提高整体性能。
其次,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强度和刚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耐疲劳性能,能够满足复杂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机身、机翼、舵面等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提高飞机的安全性能。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和零部件,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在船舶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船体结构和推进器,能够提高船舶的速度和航行稳定性。
在建筑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建筑结构和外墙装饰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耐候性能。
在体育器材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车架等,可以提高器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CFRP加固不同损伤度RC连续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CFRP加固不同损伤度RC连续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刘沐宇;盛光祖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10(034)003
【摘要】用碳纤维布对9根相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做了增强处理,通过改变连续梁的损伤度、碳纤维布的粘贴位置及层数等参数,研究碳纤维布对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可以显著提高试验梁的抗弯承载力,对增强梁的抗弯刚度也有明显提高;试验梁的损伤越大,其承载力提高幅度越小,对于损伤较大的试验梁,在二次加载初期,碳纤维布加固并不能有效抑制初始裂缝的开展;增加碳纤维布的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梁的抗弯承载力,但增强幅度降低.【总页数】4页(P484-487)
【作者】刘沐宇;盛光祖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15
【相关文献】
1.刚性自锁式预应力CFRP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J], 潘勇;王冠;赵飞;张红雷;杨才千
2.不同层数CFRP布加固锈蚀RC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J], 胡若邻;苏林王;王友
元;萧澎伟
3.CFRP布加固损伤RC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J], 黄俊豪;钱永久;杨华平;黎璟
4.外贴CFRP加固RC连续梁的抗弯性能及弯矩重分布分析 [J], 张智梅;程雯
5.火灾下CFRP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J], 肖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820063202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研究收稿日期:2006210219作者简介孙正强(682),男,工程师,中铁八局昆明房屋建筑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李 政(2),男,工程师,湖南中大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 5苏启斌(2),男,工程师,中铁八局昆明房屋建筑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孙正强 李 政 苏启斌摘 要:对使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介绍,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梁底初始拉应变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从而为碳纤维布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碳纤维布,结构,极限弯矩,抗弯性能中图分类号:TU375.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超载、使用功能变化或钢筋锈蚀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不能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功能的现象较为常见,对此类结构目前普遍采用加固技术进行修复。
外贴纤维布的加固方法由于耐腐蚀、施工简便、自重小、不占用使用空间等优点而成为一项新兴加固技术。
将碳纤维粘贴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部,可以提高结构的抗弯承载力、控制裂缝宽度、提高裂缝分散能力、增加结构刚度、改善其受力性能,但由于结构形式和材质都发生了变化,对其进行抗弯设计计算时,必须考虑二次受力。
1 基本假定1)加固后的梁符合平截面假定。
2)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梁底初始拉应变时,梁的受拉钢筋一般未屈服,可简化为三角形分布,计算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时按《混凝土结构规范》取用[1,2]。
3)钢筋应力应变关系按《规范》取用[1,2]。
4)碳纤维布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线弹性关系,直到破坏。
5)碳纤维布与混凝土梁之间粘结良好,无剥离破坏现象。
2 梁底初始拉应变的计算梁预先承受荷载,梁底将产生初始拉应变,而梁底初始拉应变的大小决定加固后梁的极限荷载。
因此,梁底初始拉应变的计算极为重要,截面应力—应变分布如图1所示。
2.1 梁未开裂阶段当梁处于未开裂阶段,可以将截面换算为单一材料截面。
碳纳米管改性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碳纳米管改性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作者:范雨娇王海雷苑晓洁姜茂川王犇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7年第6期文/ 范雨娇王海雷苑晓洁姜茂川王犇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比模量高的特点在汽车、船舶、以及飞机制造工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其面内的抗拉强度与刚度较高,而层间性能较差。
碳纳米管( C N T s )超强的力学性能为改善复合材料层间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为其比强度、比模量高以及质量轻的特点在汽车、船舶、以及飞机制造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复合材料层板的性能存在着各向异性的特点,其面内的抗拉强度与刚度较高,而抗压缩性能以及层间性能较差。
例如复合材料层板吸收冲击载荷的能力十分有限,冲击后材料的性能会明显的下降,其原因是它的塑性较差并且界面相对薄弱。
界面决定载荷从基体向增强体传递的效率,对于复合材料强度特别是偏轴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复合材料的损伤累积与裂纹传播历程起一定影响。
因而改善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性能也是提高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
C N T s是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大的长径比、超高的强度和模量、韧性好、密度低、更兼具特殊的电子学性质,是复合材料的优秀改性剂和理想的功能、增强材料。
其超强的力学性能可以极大地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相比于传统纤维,碳纳米管与树脂之间的应力传递效率要高出传统纤维10倍。
并且碳纳米管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因此,在传统复合材料中引入碳纳米管,借助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大长径比、各项同性等特点,成为了改善传统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有效途径。
碳纳米管存在于裂纹前缘还可以通过架桥作用、碳纳米管的断裂以及碳纳米管的拔出吸收能量以减缓裂纹的扩展。
从而提高其层间的断裂韧性以及使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目前碳纳米管改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3类:通过碳纳米管对于树脂基体的改性,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碳纳米管对于纤维进行改性,从而增加纤维与树脂界面性能以及层间性能,从而综合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碳纳米管对于预浸料进行改性,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层间韧性及其他性能。
三点弯曲工况下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的材料特性研究
第 45 卷第 3 期
陈 光等: 三点弯曲工况下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的材料特性研究
599
0 引言
1 试验
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相对于金
1 1 材料力学特性试验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CFRP ) 成为汽车工业中备受
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液力式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压
Fig.1 [45°] 8 、[0°] 8 tensile specimen
载荷中复合材料薄壁梁的纤维断裂、基体断裂和分层
等失效会引起层内和层间裂纹扩展,而裂纹的分布和
裂纹扩展的方向与薄壁梁的铺层方式、截面形状和受
力方式等相关 [12] 。
复合材料薄壁梁在压溃和弯曲工况中复杂的损
伤和失效过程演变对仿真分析是一个大的挑战。 YU
H Y 等 [ 13⁃14] 采用渐进损伤材料模型进行 CFRP 圆管
轴向压 溃 建 模。 BUSSADORI B P 等 [ 15] 采 用 单 层 壳
和多层壳模型对复合材料方管的轴向压溃特性进行
仿真分析。 YANG Y X 等
[ 16]
基于 Hashin 破坏准则开
发了一种新的渐进损伤模型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的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WOVE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SQUARE TUBES UNDER
碳纤维对桥梁构件抗弯加固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碳纤维对桥梁构件抗弯加固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碳纤维对桥梁构件抗弯加固的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我国大型跨度桥梁的建设数量增加,桥梁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越来越多的桥梁被建设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海上、河流、地铁隧道等,严酷的环境条件往往会给桥梁的结构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大雪、大风等自然灾害中,桥梁会出现疲劳、裂缝等情况。
如果不及时修复和处理,则会给桥梁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危险,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和经济的加固和维修技术,对于保障桥梁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的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了更好的对桥梁进行加固和维修,本研究将探讨碳纤维对桥梁构件抗弯加固的应用,碳纤维材料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在应用中采用方便、快捷,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可以为解决桥梁加固和维修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二、研究内容:(1)对碳纤维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和掌握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2)结合桥梁的抗弯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模拟分析,研究碳纤维对桥梁构件抗弯加固的效果和可行性。
(3)通过实验室实验,对不同弯曲角度的桥梁构件进行碳纤维加固处理,并对加固后的构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和比较加固前后的差异。
(4)进一步探究碳纤维加固桥梁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并且分析碳纤维加固桥梁的成本和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和整理,了解和掌握碳纤维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领域。
(2)结合桥梁工程实际,对桥梁的抗弯原理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探究碳纤维加固桥梁的可行性和效果。
(3)在实验室中进行张拉、动态加载、挠度等力学性能测试,探究碳纤维加固不同弯曲角度的桥梁构件的效果和成本经济性。
(4)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桥梁加固和维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碳纤维加固桥梁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并对碳纤维加固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
碳板 弯曲强度
碳板弯曲强度
碳板的弯曲强度通常较高,其数值范围根据制造方法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碳纤维板材的抗弯强度可以达到2000MPa以上,而某些高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甚至可以达到更高的数值。
碳纤维板材的弯曲强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碳纤维类型、树脂类型、纤维排列方向、层数等因素。
为了获得更高的弯曲强度,通常需要采用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并优化树脂类型和层数。
此外,碳纤维板材的弯曲强度还与其制造工艺有关,如热压成型、热处理等工艺过程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具体的弯曲强度数值需要根据具体的制造方法和材料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碳板的应用领域不同,对其弯曲强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碳板材料和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构件。通过对构件在不同纤维铺层
方式下的抗弯性能研究,探讨这类结构构件的工艺设计制作方法和抗弯性能,并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类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
下:
1、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要同时考虑材料、结构和工艺三个方面,复合
材料的性能与基材的力学性能、成型过程有关。构件的设计应遵循均衡对称铺设、
a number ofareas,翔e advantages ofthe new conceptual component include hiIgh load
carrying capacity,excellent fatigue behavior,outstanding durability and low weight. 犯)The behavior ofthis type ofcomponent is affected by several parameters,including
部件和连接件的数量,从而缩短加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构件的可靠性。
(3)发挥复合效应的优越性 复合材料各组分经工艺加工后所表现出的性能不
是几种材料各自性能的简单混合,而是按照复合效应形成新的性能,这种复合效应
是复合材料所独有的特性。
(4)性能对复合工艺的依赖性复合材料结构在形成过程中有组分材料之间复
南京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构件的抗弯性能研究 姓名:彭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结构工程 指导教师:刘伟庆;陈程林
20030510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构件的抗弯性能研究
硕士研究生:彭亚 指导老师:刘伟庆教授陈程林教授级高工
摘要
近年来,碳纤维出于其具有的轻质高强特性,日益受到结构工程界的高度关
n
ABSTRACT
redundancy and warning offailure,which is one ofits disadvantages. On the base of all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the analysi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strain,failure mechanism and SO on.Moreover,this paper derives the simple formula of the ultimate flexural loading of this type of componen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each type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re agreed with the
注。采用碳纤维制作结构构件,可以实现传统建筑材料无法达到的结构性能,因
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的一些特殊领域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广泛的应
用前景。但是,目前我国在复合材料结构构件的复合方式、工艺制作和结构性能
等方面的研究距离实际应用需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最新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轻质材料为芯材、环氧树脂为基体、单向碳纤维布为
。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结合层芯材极限承载力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exural Behavior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embers
Graduate student:Ya Peng Advisors:Prof.Weiqing Liu&S。Eng,Chenglin Chen
experimental results corresponding to their OWII failure conformation.On the condi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 about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ng technique.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
1.1.1复合材料特性
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有四大特点:
(1)可设计性这是复合材料有别于传统材料的最显著特点。它的力学、机械、
热、声、光、电、防腐、抗老化等物理化学性能都可按制件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
通过组分材料的选择、匹配以及界面控制等材料设计手段,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
component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is paper have demonstrated some conclusions as below:
(1)Carbon fiber composites and timber Call be combined in a very efficient way to produce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component that outperforms trMitional components in
the performance of composing materials,interface character,the fabric technics and
control ofthe fabric process。
(3)11le failure behavior of this new type of component is brittle and provides few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The basic concept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a range of static flexural test results of small and full-scale
referred to a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CFRP)into civil engineering creates
the opportunity for a new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to structures,especially some special framework.
C/E
口
‘舅铅 一岛由;
—飞 。钢
I c/E(hT)
十
凹 (I帅
_
B/E B/^L[ ]
i菇/^L
C/^L
!口^l“
金高4倍,比模量则是钢、铝的4倍,这样性
能优越的材料如果合理使用在结构构件中必然 图1—1各种材料的比强度与比模量比较
会有助于解决许多传统材料无法解决的难题。
第一章缭论
(2)瓣疲劳蜓藐好 溷1--2“1是碳纾维复 含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与铝含金的疲劳寿 愈姐线比较,由黧可见复食材料比金属材料的 耐疲劳饿能高很多。通常金属材料疲劳强度极 限是其披伸强度的30%~50%,而碳纤维增 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极限为獒控 伸强度的70%~80%,说明在长期交畿载荷 条锌下王作跨,笈台耱瓣褥释瓣鸯命离予镑统
的,以满足工程结构的使用性能要求。
(2)材料与结构的同一性复合材料尤其是本课题所涉及的纤维复合材料,与其
说是材料倒不如说是结构更为恰当;传统材料的构件成型是经过对材料的再加工来
实现的,并且加工过程中材料组分之间一般不发生化学变化,而复合材料的材料合
成与构件成型是同时完成的,所以复合材料结构的整体性好,可以大幅减少结构零
杂的物理与化学变化,构件性能对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工艺过程等的依赖性大,
同时也由于在成形过程中很难准确地控制工艺参数,所以一般来讲复合材料构件的
性能离散性是比较大的。
从结构性能的角度分析,复合材料同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有以下四个显著的优
点:
(1)比强度、比模量大图i一1“1给出了 几种常见传统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用 比强度(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密度之比)和比模量 (杨氏模量与密度之比)的比较很好地说明了复 合材料在轻质高强方面的优越性。山图可见.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轻质高强性 能最为显著,其比强度比钢材高5倍,比铝合
铺层定向和合理安排铺设顺序的原则。本文探讨了手糊工艺制作构件的基材选择
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控制。
2、通过对28根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和2根原木构件所进行的抗弯性能试验,
得到以下结论:(1)手糊工艺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复合材料结构构件制作方法,但其
最大的弊端在于构件性能的离散性偏大;(2)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抗弯性能的
ABSTRACT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in
almost all sectors of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However,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