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34页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PPT教学课件
例题2、(2018八上·嘉兴月考) 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___搅__拌__因___素__;___搅__拌__能___加__快___溶__解__速___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_酒__精_对__跳__蚤。心率的影响 (2) 该实验不够严谨,请对此进行补充:_不__能__只_选用一只跳蚤,避免偶然性
思路总结:
1.关于实验目的: (1)通常题目中会给出 (2)题目中如果没有,需要自己去填写:
参照假设;分析实验步骤中探究的目的
2.关于第(2)中: 如:实验步骤不严谨;实验结论不准确;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小明得到###结论, 小红说结论不正确,理由是什么?
(1) 1、2、3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月__坑__深__度__与__流__行__的__下__落__高__度__关__,__高__度__越__大__与__越__大_。深度越深 (2) 由3、4、5三组数据可得______月__坑__深__度__与__流__行__的__体__积__有__关__,__体__积___越__大__与__越__大__深_。度越浅 (3) 由3_、__6_、__7__三组数据可得出沙坑的深度与小球质量有关的初步结论。 (4) 以上探究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总和上述的结论可知:当流星的速度越大、体积越__小______(填“大” 或“小”,下同)、质量越 _大_______时,在月球表面撞击的月坑就越深。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共34张PPT)
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因此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而丝绸带上了等 量的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毛皮失去电
子,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带上了正电,而橡胶棒带上等量的负 电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为什么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 头发竖起来了?
2、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种物
质,原子 核对电子 束缚本领 强弱不同
–
当两物体 摩擦时
造成的。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我有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老师叫到A组到B组,A组的同学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跑到B组,同学们加油。
物质摩擦带电是因为电子转移,得到电子而带 负 电
3、摩擦起电实质
失去电子而带 正 电
我来探究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塑料带为什么会相互斥开?
1、同种电荷相互 排 斥 。 2、异种电荷相互 吸 引。
我来总结:
n 实验表明:
n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n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 ),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 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 后,2个小球 相互吸引。 2.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3.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丙球也带负电荷
三、静 电
1、什么是静电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浙教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pH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pH数值越大,碱性越强; pH数值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
实验过程中物质的颜色变化
试剂 水 pH试纸
7 4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 红色
柠檬汁
白醋 盐酸 肥皂水 洗涤剂
4%氢氧化钠溶液
3
1 10 12 13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物质 PH 醋 3 桔子汁 4 食盐水 7 肥皂水 10 洗洁精 12
3)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Ca(OH)2 = CaCl2 +2H2O
二、碱的性质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实验]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
石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 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 片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 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颜色变化,现象填入下表中。
实验
1、在2支试管中分别注入 2-3毫升氯 化铜 (CuCl2) 溶液和氯化铁 (FeCl3) 溶 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 氯化铜显蓝绿色,氯化铁显黄色。
2、在上述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毫升氢氧 化钠 (NaOH) 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 化?
现象: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蓝色絮状 沉淀; 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出现红褐色 絮状沉淀。
浙教版《科学》新编教材的特色剖析
浙教版《科学》新编教材的特色剖析作者:李冬婷陈伟强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10期摘要:教育部于2011年对初中科学教材做出新的修订,并于2012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的新旧两版教材为例,通过对比总结出新版《科学》教材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色:一是教材框架在整合中凸显结构性。
二是教材内容在调整中体现全面性。
三是教材图文在设计中渗透主体性。
关键词:浙教版;《科学》;教材特色中图分类号:G6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13-002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科学教育在2012年出现了两大翻新。
一是对课标的翻新。
即将原先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改为《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
二是对教材的翻新。
即在新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部于2011年对初中科学教材进行了同步的修改和完善,并于2012年秋季学期在各地区正式推广使用。
笔者主要从教材框架、教材内容、教材图文设计三个方面,对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的新旧两版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新版教材编写的特色,挖掘新版教材背后的改编意图,把握新教材所要传达的教学理念,希望能为优化教学实践带来帮助。
一、教材框架在整合中凸显结构性布鲁纳在其结构主义中特别强调:“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本文通过对比新旧两版教材内容的整体框架,发现两版教材都充分体现了“整合中保留结构,结构中体现整合”的特点。
但是,新版教材在整合中更加凸显结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内容框架体系显性化新版教材内容框架由隐性转向显性。
新教材很好地将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等五大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地统整到每一章当中。
并且在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当中,以结构框架图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向学生呈现了科学学习的内容(五大领域)和方法(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地球的四季变化
解释四季变化的原因,以 及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和 生态环境。
天文地理
天文学基础知识
介绍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天体的分类和特点,以及 天文观测的方法和技术。
地理学基础知识
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貌类 型,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方 向和应用领域。
天文地理学的应用
阐述天文地理学在科学研 究、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 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这些 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地 震、火山爆发等;另一类是次生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等。
实验原理
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 据,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
性。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步 骤,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材料
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记录
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呈现,便于观察 和解释。
科学是一种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核心,它包括提出问题、设计 实验、观察和测量、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 等步骤。
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实证、推 理和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世界。
科学的历史
古代科学的起源
现代科学的进步
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现 象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形成了 早期的科学知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科学入门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2.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生物的适应与进化3. 人类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过程与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疾病与保健4. 健康饮食食物的营养成分平衡膳食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卫生5.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与用途6.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与测量力的作用与效果运动的形式与规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
5.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6. 让学生掌握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培养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呼吸系统与身体健康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力与运动的关系2. 教学重点: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的提高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物理现象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显微镜、天平、量筒、酒精灯等模型:呼吸系统模型、食物模型等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箱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典型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疑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与环境: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呼吸系统:描述呼吸过程,并说明如何保持呼吸系统健康。
健康饮食:设计一份平衡膳食,并解释其中的营养成分。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举例说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力与运动: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解释其原因。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探究》精美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探究》精美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中《科学探究》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探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具体涉及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和结论等环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探究过程中各环节的联系和运用。
教学重点: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环节的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带领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生活中感兴趣的科学现象进行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单。
5. 学生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实验报告单,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2. 观察要点、假设方法、实验设计、验证结论3. 课后拓展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个科学现象进行探究。
答案要求:包括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环节,要求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道科学探究题目,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答案要求:列出具体步骤,说明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探究》优秀优质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探究》优秀优质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科学探究》这一章节内容。
具体包括:科学探究方法、过程以及实验设计原则。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基本方法和过程。
2. 学会设计简单实验,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实验设计原则和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科学实验(如火山爆发实验),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科学探究基本方法和过程,如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验证某一科学现象。
4.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实验设计原则,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实验设计,大家共同讨论、分析、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基本方法:观察、假设、实验、验证。
2. 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这一说法。
答案: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
2.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三个科学现象,并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解释。
答案:现象描述、科学探究过程、结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过程中收获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解更多科学探究方法,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深知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对于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在本次教学中,我特别关注科学探究基本方法和过程,这是学生理解科学基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科学探究》优质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科学探究》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材第三章《科学探究》中,深入学习第一节《探究过程与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基本环节,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以及探究过程中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试管、显微镜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科学问题,如为什天空是蓝色?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
2. 例题讲解:(1)提出问题: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根据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可能解释。
(3)设计方案: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
(4)实施计划: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5)分析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2. 探究方法:观察、实验、记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探讨为什叶子是绿色。
(2)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关于叶子颜色探究实验报告。
2. 答案:(1)叶子是绿色原因:叶绿素吸收蓝光和红光,反射绿光。
(2)实验报告: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关注生活中科学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补充说明:1.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共鸣。
【浙教版】初中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配套ppt教学课件(上) 打包52套 950张幻灯
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 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 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 毒性的作用。
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⑵铜器生绿锈 化学变化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变化 ⑷酒精挥发 物理变化 ⑸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质会发生各种各 样的变化,你能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 实例吗?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 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 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物质的溶解性、下雨、木柴燃烧、植物 光合作用、瀑布落下、电灯发光、冰山 消融、水的电解 ……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无 色
溶
液
②绿叶的变化
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1、硝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
Fe(NO3)3+ 3NaOH =Fe(OH)
3
↓+ 3NaNO3
黄色 溶 液
红褐色沉淀
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的发生
2、绿叶的变化
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3、钢铁的熔化 4、冰山消融
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一、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们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选择一套优秀的科学教材对于初中教育至关重要。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是在这一领域内备受推崇的版本,本文将对这套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特点、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材优势分析1、知识点丰富: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涵盖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内容。
2、阅读性强:该教材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使得科学知识更易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实践性强: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和活动,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科学原理,提高实践能力。
4、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的案例和实验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展示了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了学生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三、缺陷分析1、内容过于繁琐:部分知识点表述过于复杂,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
2、难度过大:部分章节涉及的内容过于深奥,超出了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3、部分知识点更新不及时: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科学领域,新知识和技术不断涌现,教材应尽快更新以跟上时代发展。
四、改进方向建议1、简化内容:建议编写者在保证科学知识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繁琐的表述,让教材更简洁明了。
2、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建议编写者将教材内容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更新知识点:为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建议编写者定期更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反映最新的科学成果。
4、增加现代科技应用案例:通过引入更多的现代科技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加明确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可以介绍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让学生了解科学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5、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教材中增加更多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完成的小制作、小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共34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4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