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七年级下册冀教版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木兰诗》word教案教案

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气势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此文多处运用井然有序的排比,不但使句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而且加强了语言的气势,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展示了木兰为出征而操办的忙碌场景。这句也是排比和互问的套用。
疑难解答及作业布置
阅读自助餐
教学环节
第二课时说明
备注
教学内容
复习上节课内容
1、《木兰诗》又叫,选自朝编的《》,是北朝的一首。它和《》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2、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3、描写艰苦战争生活的句子是:,。
4、翻译“将军白战死,壮士十年归”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把《木兰诗》的文意疏通了一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师生共同回顾
新课导入
的确,爱国不分大小,不分男女,今天我们就要结识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
什么是“巾帼英雄”?
——女性中的英雄人物。“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巾帼”借指妇女。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秦良玉、妇好、冼夫人等)
是啊,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巾帼不让须眉,历史上有很多巾帼英雄值得我们去津津乐道,而其中有一位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检查预习情况
1、全班齐背《木兰诗》
2、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蟋蟀》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蟋蟀》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2.掌握文章生动形象又准确周密的语言特点。
3.体会法布尔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学习法布尔求真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2.掌握文章生动形象又准确周密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生动形象又准确周密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查找蟋蟀及法布尔的资料,以增加知识积累,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二、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
参考答案。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 皇帝的新装》word教案 (5).doc

翼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皇帝的新装》教案5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2、学习复述课文。
3、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教学过程:一、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滑稽(ji1)陛下(bi4)头衔(xian2)骇人听闻(hai4)钦差大臣(qin1)随声附和(he4)炫耀(xuan4)勋章(xun1)称职(chen4)2.解释下面的词语:(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
附和:跟着别人说。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3.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
童年生活贫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
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
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教案冀教版

答案:成语“力拔山兮气盖世”形容人非常有力量,气势磅礴,无人能敌。在课文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壮举,突出了他的力量和英勇。
例题3:分析课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的修辞手法。
答案:课文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力拔山兮气盖世”使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鲁智深的勇猛;“垂杨柳依依”则使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垂杨柳的柔美。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注意到,在课堂纪律管理上,部分学生容易分心,影响课堂秩序。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活动设计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分析课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答案:鲁智深在课文中表现出粗犷豪放、行侠仗义、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他倒拔垂杨柳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豪迈不羁,而帮助金翠莲则体现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和侠义精神。
例题4:描述课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的场景描写。
答案:课文中对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场景进行了生动描绘。描述了鲁智深用力拔起垂杨柳的壮举,以及周围围观人群的惊叹和赞扬。通过场景描写,展现了鲁智深的英勇形象和人们对他的敬仰。
例题5:分析课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的情感表达。
答案:课文通过对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描绘,表达了对鲁智深英勇行为的赞扬和对侠义精神的崇敬。同时,通过周围人群的反应,展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正义的追求。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对鲁智深形象的分析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梅岭三章》教案 冀教版

翼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梅岭三章》教案一、简介作者并释题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一位解放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同志,他一生酷爱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
他就是:陈毅(板书)。
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板书)陈毅同志于1935年至1937年曾在梅岭开展过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
作为军人,他以自己的行动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作为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像《登大庾岭》《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气壮山河的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梅岭三章》(板书)。
梅岭: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三章,三首。
《梅岭三章》就是在梅岭写的三首诗。
二、明确训练重点(见教材,齐读)三、听课文录音指导语: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字形结构,初步了解诗人的感情。
四、引读小序1.讲述:这段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呢?1936年冬,敌人得知梅岭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就对此山实行残酷的围剿。
陈毅同志在大庾遇险,立即返回梅山,正遇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
敌人放火,巧逢大雨,山火被淋灭。
天黑时,敌人佯装撤走,半夜时又折回搜山。
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丛莽间。
敌人搜山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西安事变”发生,才慌忙撤走。
可见“伤病伏丛莽间”,讲处境艰难。
[请注意“莽”字的意义和读音(出示正音牌)。
]“虑不得脱”,讲情况危急,也是“得诗”的原因。
“得诗”(完成诗)显示态度从容镇定,“留衣底”说明作诗目的在于留下遗言。
2.由此可知,诗题后小序的作用是什么呢?明确:时间、地点、经过和写作情况。
(或有说明写作时代背景、原因等作用。
)五、引读第一首诗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响亮。
)2.出示正音字牌:旌jīng,明确意义和读音。
3.设问:“断头”,意即牺牲生命。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无间、相互依靠。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无间、相互依靠。
教学资源教材开发:相关资料: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3.有关诗歌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无名氏)东汉秦观(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银汉迢迢暗度。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金风玉露一相逢,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便胜却、人间无数。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我想他们此刻,定然是不甚宽广。
定然在天街闲游。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预习设计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霎时间心急如焚拽着暴跳如雷惩罚3.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
4.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说说课文围绕课题“牛郎织女”写了什么内容?学程预设导学策略第一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1.预设:《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交流听说过的民间故事。
介绍文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1.“嫂”平舌音;“棚挣汹”后鼻音;“舔趁”前鼻音;“拽衰趁挣扎”翘舌音2.《习字册》上描红、书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忆儿时》教案 冀教版

7.忆儿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了解现代画家和散文家丰子恺,准确把握文中表现出的作者情感和形象。
品味作者刻画人物本色天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合作探究研读课文,赏析课文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本文展现出的纯朴无邪的童真和童趣,理解作者既有沉湎与神往,又有悲悯与忏悔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准确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而通过分析文章记述的故事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形象。
3.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自主搜集自己喜欢的描写语句,赏析学习本文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一个人最幸福的就是童年时光,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无邪的,童年也是幼稚的,甚至做过许多傻事,但童年永远是我们最深沉的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我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他的童年,看看他的的童年都发生了怎样的趣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蚀.(shì)本点缀.(zhuì)姊.(zǐ)妹桑葚.(shèn)轧.(zhá)脱囡.囡(nān)寂寥.(liáo)杀虐.(nǜe)赦.(shè)免忏.(chàn)悔晚酌.(zhuó)盛.(chéng)饭抉剔.(tī)蟹螯.(áo)茹.(rú)素相偕.(xié)叮嘱.(zhǔ)渔樵.(qiáo)煽.(shān)惑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选择词语造句。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忏悔:佛教仪式。
原为对人坦白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
后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宗教仪式。
煽惑:煽动蛊惑。
蚀本:亏本。
茹素:吃素。
抉剔:搜求挑取。
更深人静: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3、请学生谈谈自己通过查资料对作者丰子恺的了解。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是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仅供参考。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一、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一)师:读读课题。
(学生读课题)师:读了题目,似乎隐藏着什么?生:父母对儿女的关心。
师:简单的说,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大略地说,教师随机作了点拨。
(二)学生听课文录音,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时间决定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时间决定理由当天傍晚............次日早晨 ............次日傍晚 ............三日上午 ............师提示:这三次理由都很有说服力吗?学生回答主要观点:三次理由前后之间很矛盾,基本上是借口。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二)核心词替换:父母的(一)师请学生替换一个词,小组讨论。
(二)学生上台写一写: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词语有:理由关心犹豫心灵深处苦衷理由教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板书,共同探讨:1、关于两个“理由”:师画了一道线将两个“理由”连接起来,问:两个同学都写了“理由”,谁写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第一个学生说--父母都讲的是理由,都是借口......第二个孩子说--父母都是用一些理由,说明自己的真心......2、关于“关心”:师:谁写了“关心”?生:一次次把孩子要回来,表面是理由,实际是关心......3、关于“犹豫”:师:关心中流露出犹豫,为什么?生:文章做感人的也是父母的犹豫......4、关于“苦衷”:师:说说“苦衷”。
生:父母每次都有理由,迫不得已的时候把孩子送出去,实在是有苦衷,太贫穷。
5、关于“心灵深处”:师:说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吧。
生:父母的心里真的是很难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点拨,评价。
) 教师出示:元稹诗句:遣悲怀--谁知此恨人人有,贫____夫妻百事哀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三)孩子的心情(一)播放《我的兄弟姐妹》片段,学生思考: 1、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片段?2、孩子的心是怎样?学生交流:1、哥哥送妹妹的镜头。
最新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
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
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提炼关键信息,梳理课文结构,理解说明顺序。
2、通过与所学《中国石拱桥》的比较,感知科学小品文生动说明的语言特点。
3、感悟作者情感,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文章情感为线,贯穿课堂。
通过语言品析,感知科学小品文生动说明的语言特点,并通过品味改写,加深对不同风格说明文语言的认识。
课型设计自主探究、教师点拨课——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科学小品文,在教师渗透说明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希望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教师引导将说明新知的学习深入巩固,并拓展运用,了解常规说明文语言与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差异。
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由课题“入侵”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直接入题,一方面让学生快速理解说明对象,同时引导学生带着作者的写作情感去感知文章,以情为线,贯穿教学。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提出默读要求),筛选有用信息,说说从中获得哪些相关知识。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明确,明晰本文的说明顺序。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通过默读锻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要点的能力。
问题设置较易操作,旨在面对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同时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板书整理,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三、阅读比较体味语言1、比较《中国石拱桥》与本课,体悟科学小品文语言特点,结合范例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赏读语言,体悟情感。
2、通过将文中平实说明语言的改写,学会运用生动说明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希望能切合学生的学习发现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形式,引导学生对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的初步赏析。
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案

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标题: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2. 掌握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教案撰写技巧。
3. 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有效开展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包括课文阅读、课文分析、语法训练、写作指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教案应根据不同章节和单元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通过简单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和探索。
2. 课文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
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本内涵。
4. 语法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和运用能力。
5. 写作指导:根据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讲解和练习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1. 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效果的提升。
3. 课堂练习题和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以上是针对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案的一些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探讨和讨论。
最新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合集

女娲补天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女娲补天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12.女娲补天1. 女娲为什么补天?2. 女娲怎么补天?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第二课时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最新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女娲补天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女娲补天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12.女娲补天1. 女娲为什么补天?2. 女娲怎么补天?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第二课时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课文篇第一课《补课》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讲述自己的暑假生活,引导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讲述自己的暑假生活,引导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如何描述生活中的小事情。
-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转换为语言材料。
-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引出“暑假中发生的趣事”话题。
2.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讲述自己暑假的趣事帮助学生理解。
3. 给学生两到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他们在暑假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教师以此为材料做个案分析。
4. 学生构思文章。
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或掌握事件发展的重要节点,把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记下来。
5. 教师帮助学生合理编排文章内容,并结合原文要求,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词、句型、文思、论证实现文章丰富性。
第二课《小狗和面包》教学目标:- 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
- 学会感受小狗的生命力,欣赏烘托小狗形象的文学手法,并提高学生的感情体验能力。
-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的情节发展及人物形象塑造。
- 分析本文描写小狗形象和环境的情感渲染手法。
- 提高学生的感情体验能力。
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画面或图片引入话题。
2. 阅读课文并带领学生找出生动形象的句子,引导学生进入小狗与面包的故事情境。
3. 板书本文章节选句子,并让学生通过口头练与配合读出句子中的韵律。
4. 教师概括本文的基本情节,并引导学生理解。
5. 分组合作,让学生完成相关的情感体验活动。
6. 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份生动形象的小记作文。
第三课《泥巴和沙子》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内涵。
- 培养学生分析和泥巴、沙子的区别。
- 培养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沙子、泥巴和玩泥巴的趣事。
- 通过文章研究和感悟有关熟悉的生活现象和问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少年中国说教案冀教版

中国少年说教学目标1.顺畅地朗读全文,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2.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从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入手,引出梁启超先生;或者从历史人物陈天华、魏源等说起,引出梁启超。
二、介绍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在文学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赞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汉魏古文的影响,而是追求“务为平易畅达”、“纵笔所至不检束”。
他的散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魅力,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
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时标出自己难以把握读音的字词。
教师范读后,解决难字的读音:恶怯懦瘠牛翘足可待鹰隼干将发硎四、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就学生读音不准或者停顿不好的地方进行提醒。
五、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让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思考如下问题:(1)请简要概括这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由日本人对中国的称呼,引出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吗?明确:先写日本人对中国的蔑视性称呼,既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愤慨之情,也很容易激发读者的感情,引发共鸣。
同时,将日本人所称呼的“老大中国”与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如果将“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改为“一曰老大帝国”,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吗?明确:肯定不同。
因为“一则”、“再则”连用,很清楚地表现出日本对中国的蔑视程度,这就容易引发读者更激愤的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学生记忆后,教师指名让学生背诵。
新版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7最新修订)

新版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17审定最新教材)教案说明:本教案是新版教材表格式全册教案。
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7年月日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1.《社戏》《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文章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是一篇训练朗读和背诵的好文章,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析课文时应该抓住语言,尤其是一些运用精妙的词句,切忌空洞。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对许多人来说,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
关于这一点,从同学们前几天以‚童年‛为题所写的诗里面也可以看出来。
下面我念一首优秀习作给大家听听。
童年: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道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阿/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档/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
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旱温馨的。
这从我们学习过的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看出来,还可以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中看出来。
二、了解作者。
关于鲁迅的有关情况,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都介绍了,在此可用复述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次加深印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冀教版

第2课《皇帝的新装》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文学常识;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童话故事;3、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4、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学习重点:1、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人物性格特点;2、能归纳课文思想内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学习难点: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自主学习)1、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国家)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著名的童话有:《》、《》、《》、《》等。
2、文体知识: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和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认真朗读课文,注音、释词炫.耀()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勋.章()称.职()钦.差大臣()随声附和.()炫耀:称职:愚蠢:不可救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整体感知:(一)思考下列问题:1、皇帝有何嗜好?2、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6、最后谁说出真话?7、最后结果如何?(二)把握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
请围绕“新装”这一个线索梳理文章思路,并用小标题形式加以概括。
引子:皇帝()新装第1段开端:骗子()新装第2—4段发展:大臣、皇帝()新装第5-22段高潮:皇帝()新装第23—32段结局:小孩()新装第33—36段第二课时重点探究(一)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请大家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
冀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冀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初一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一起来看看的冀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单元分析】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
《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借一个山里孩子追求理想的经历,说明不懈努力就能达到目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文章通过作者少年时的一次经历,启示我们遇到困难要努力去面对。
《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通篇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十分精美的散文,文章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童趣》是古代散文,表现了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乐趣,全文想象丰富奇特,充满童真童趣。
这五篇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
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教学重点】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二、学生状况分析 (摸底考试后填写)三、教学进度安排:(附后)四、教学目标分类: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七年级下册冀教版
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
牛郎织女
教学
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无间、相互依靠。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无间、相互依靠。
教学
资源
教材开发:
利用好图片。
图片的情景非常丰富,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从多方面提示了学语文的途径,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
由课内阅读适度拓展到课外阅读,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更广泛的阅读。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二)
相关资料:
1.民间故事简介
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
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3.有关诗歌
迢迢牵牛星鹊桥仙
(无名氏)东汉秦观(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银汉迢迢暗度。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金风玉露一相逢,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便胜却、人间无数。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天上的明星现了,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是不甚宽广。
定然在天街闲游。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学生经验:有阅读民间故事经历。
预习
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下列字音:嫂棚挣扎汹舔趁拽衰簪。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霎时间心急如焚拽着暴跳如雷惩罚
3.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
4.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说说课文围绕课题牛郎织女写了什么内容?
5.收集、阅读一则民间故事。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
1.预设:《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交流听说过的民间故事。
介绍文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1.嫂平舌音;棚挣汹后鼻音;舔趁前鼻音;拽衰趁挣扎翘舌音
2.《习字册》上描红、书写。
●预习作业2
1.朗读词语。
2.说说词语的意思。
预设:
暴跳如雷:跳脚呼喊,像打雷一样猛烈。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形容非常着急。
惩罚: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以警戒的意思。
●预习作业4
1.指名朗读展示。
2.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3.自由练读。
4.学生评价。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2分钟)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
学程单1】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主要讲了几个小故事?
(2)读读这几个小故事,试着为每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
自学时间:5分钟。
预设:
故事一:(1-2)相依为命
故事二:(3-5)结为夫妻
故事三:(6-7)临终叮嘱
故事四:(8-10)隔河相望
故事五:(11-12)鹊桥相会
第四板块:品读第一段(8分钟)
【学程单2】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从哪些词语看出牛郎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②牛郎与老牛的关系怎样?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自学时间:3分钟。
预设:
(1)牛郎的孤苦伶仃。
(2)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说说表示关系密切的词语: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不离不弃、情同手足。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五版块:学习第二段(6分钟)
1.预设: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
2.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4分钟)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