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洞金矿床(最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学实习五
贵州贞丰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
姓名:许春城
学号:20111004613
班级:0 2 1 1 1 1 班
日期:2013年11月26日
目录
一、地质背景 (3)
二、矿体形状、产状及规模 (3)
(一)矿床简介 (3)
1地层及岩浆岩 (3)
2构造 (4)
3矿床规模 (4)
(二)矿体特征 (5)
(三)矿石特征 (5)
三、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 (9)
成因分析 (9)
围岩蚀变 (10)
成矿期与矿化阶段 (11)
参考文献: (11)
一、地质背景
水银洞金矿床地处黔西南北部贞丰县境内,与紫木凼、太平洞、戈塘、板其、丫他、烂泥沟等许多大中小型金矿床组成黔西南金矿集中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右江褶皱带与扬子陆块的接合处,黔西南金矿集区灰家堡背斜的东段。从目前金矿规模和数量以及探明储量等情况看,黔西南已成为滇黔桂“金三角”的主体。黔西南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的过渡带(即该区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界线大致为商朗~白层~测阳~泥凼~线(王砚耕等,1994),该线以北为扬子陆块,其南为右江造山带。从更大区域看,该区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复合部位。
该区地壳包括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两部分。但南北两部分基底固结时间有差异,北部台地基底因晋宁运动强烈影响而固结,震旦纪以来的盖层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的浅水沉积;岩浆活动不强烈,主要是二叠纪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岩床状辉绿岩,地壳表层构造变形比较强烈,主要变形期是燕山期。南部右江造山带基底受加里东运动影响而固结,晚古生代以后的地层为沉积盖层。其中,早三叠世主要是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中三叠世为陆源碎屑复理石盆地,该地区盖层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和局部岩浆活动的影响二叠纪有偏碱性基性岩浆活动。这些构造运动造成盖层多期次变形,从而形成比较复杂的构造系统。
灰家堡背斜东起贞丰县者相,西至兴仁县大山,长20km,宽约6km。背斜轴向总体近东西。背斜翼部岩层倾角5~12,为两翼大致对称的宽缓短轴背斜。轴线总体向东倾没,具波状起伏的特点。波峰控制了金矿产出,太平洞高点控制了太平洞大型金矿床,水银洞高点背斜核部向两翼300m 范围内控制了水银洞特大型金矿的产出。
二、矿体形状、产状及规模
(一)矿床简介
1地层及岩浆岩
矿区内大面积分布有下三叠统夜郎组及永宁镇组地层,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仅零星出露于灰家堡背斜核部。夜郎组和龙潭组为矿床中主要的含矿地层,容矿岩石主要为碳酸盐岩、不纯碳酸盐岩,次为碎屑岩。矿田范围内无岩浆岩出露。
水银洞金矿体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为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体(矿体埋藏于地表下150m以下)。主矿体集中产出于龙潭组第二段中下部和第一段顶部,成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灰家堡背斜核部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顶板、底板为粉沙质粘土岩或碳质粘土岩。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没,空间上具有多个矿体上下重叠,品位高、厚度薄。单个矿体储量大。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型矿体产出于构造蚀变岩中,矿体形态与不整合面一致。五个主要矿体储量高达45571.18kg,占查明储量的83.95%。断裂型矿体产出于背斜近轴部的断距很小的缓倾斜逆断层中,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规模小。
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白云石化、硅化、毒砂化、雄/雌黄化、方解石化、辉锑矿化、萤石化、滑石化、辰砂化等。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关系极为密切,凡金矿产出部位皆有这三化组合。
2构造
区域内发育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三组。沿背斜轴线附近发育有近东西向逆断层,控制了矿田内“层控矿”产出。叠加的北东向构造主要控制了矿田内汞矿和铊矿的产出。近南北向组构造则为成矿后期构造,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此外,在深部P2m和P3l不整合界面附近发育有由构造作用形成的并经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是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水银洞矿体即产于其中。
水银洞金矿体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为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体(矿体埋藏于地表下150m以下)。
3矿床规模
水银洞金矿体五个主要矿体储量高达45571.18kg,占查明储量的83.95%。目前,紫金矿业对水银洞片区黄金原生矿进行开发,总投资1.5亿元,设计规模日处理矿石量900吨,年产黄金2.5~3吨。其中总投资6000万元,日处理矿石300吨,年产黄金800公斤的一期
工程已经完成基本建设并投入生产运行,于2003年7月25日成功产出第一桶金。水银洞金矿一期工程至2003年12月31日,已生产出562公斤黄金,交售540公斤,交纳税费600万元,存成品金22公斤。
2003年9月,投资9000万元,将生产规模扩大到日处理原生矿石900吨的水银洞金矿二期技改工程全面启动。2004年1月至4月,贵州紫金水银洞金矿共产金380多公斤。该金矿投产9个月便产金940多公斤,销售收入9100多万元,实现税收1100多万元。
(二)矿体特征
水银洞金矿体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为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体(矿体埋藏于地表下150m以下)。
主矿体集中产出于龙潭组第二段中下部和第一段顶部,成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灰家堡背斜核部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顶板、底板为粉沙质粘土岩或碳质粘土岩。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没,空间上具有多个矿体上下重叠,品位高、厚度薄。单个矿体储量大。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型矿体产出于构造蚀变岩中,矿体形态与不整合面一致。五个主要矿体储量高达45571.18kg,占查明储量的83.95%。断裂型矿体产出于背斜近轴部的断距很小的缓倾斜逆断层中,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规模小。
(三)矿石特征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赤铁矿,以及辉锑矿(偶见)、辰砂(偶见)、雄/雌黄(偶见)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水云母、绢云母、高岭石、萤石、海绿石、沸石、有机碳等。
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含金黄铁矿粒度主要在0.0005~0.05mm,成莓状、球状、皮壳状、环带状等。黄体矿主要成浸染状分布,次成细脉状、条带状、透镜状分布。沉积期黄铁矿多成自行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晶型,粒度较大,多成条带状产出。热液期黄铁矿明显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沿沉积期的不规则状或草莓状黄铁矿内核生长的砷黄铁矿环带;第二阶段为金沉淀后于砷黄铁矿环带外的黄铁矿生长表层。金主要赋存于热液成因的砷黄铁矿环带中。
毒砂是仅次于黄铁矿的第二种金属硫化物,与黄铁矿多形成连晶或在草莓状黄铁矿上生长。其含量多且颗粒细小(小于0.02mm),金与毒砂关系较明显,显示了较好的含金性。
实习中观察到的矿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