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在前进中化解矛盾,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2000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4.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0.2亿元,增长10.3%。
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4%、44.3%和49.3%。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2 亿元,比上年增长9.1%(可比口径)。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55.5 亿元,增长9.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92.5亿元,增长16.2%。
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2.2亿元,增长10.6%;用于农业支出3.8亿元,增长10.8%;用于卫生、教育事业支出15.5亿元,增长12.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2.0亿元,增长13.8%。
农业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二次创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确保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200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1亿元,下降4.3%;林牧渔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4.4%。
全年实现粮豆总产量233.8万吨,比上年下降31.9%。
主要农产品产量2000年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粮食及大豆233.8 -31.9其中:水稻93.8 -4.7玉米112.3 -48.2小麦 5.5 -27.3大豆7.3 49.6油料 5.9 45.8蔬菜284.2 2.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万公顷。
汕头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汕头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汕头市统计局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面对严峻经济形势,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在保持稳定,化解矛盾中前进,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基本完成“九五”计划主要任务。
“九五”时期,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4%,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7%,1997年,我市再次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名列41位。
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630.95亿元,为“八五”时期的1.75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141.32亿元,为1.18倍。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8%,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比重占75%。
开放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进出口总值276.4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52.79亿美元。
利用外资全方位展开,五年实际利用外资38.77亿美元,为“八五”时期的1.34倍。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年均增长5.5%和3.0%,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年均上涨1.7%。
一、综合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
2000年,是“九五”计划最后一年。
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7.90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28.3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01.97亿元,增长8.5%。
财政收入38.33亿元,比上年增长6.9%。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9:47.8:42.3。
宏观经济效益有所改善。
全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29元,比上年增长2.5%,按增加值计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22937元,增长8.4%。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统计信息网2001-03-02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统计局2000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各条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方针和部署,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开拓,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2000年,全省继续采取综合性的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重视向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重视技术改造投资,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在扩大国内需求的同时,努力扩大出口需求;在增加有效需求的同时,注重调整优化供给结构。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正向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国民经济增长持续加快,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68.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26.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47.3亿元,增长10.3%。
分季度看,国民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加快的趋势。
宏观经济景气状况较上年明显上升。
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平均为126.8,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税后利润情况的景气指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完成。
紧紧围绕资本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等三个关键问题,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明显进展。
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81.8%,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有100户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中小企业中有80%以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涉及产权关系变革的占50.6%。
200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在前进中化解矛盾,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2000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4.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0.2亿元,增长10.3%。
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4%、44.3%和49.3%。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2 亿元,比上年增长9.1%(可比口径)。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55.5 亿元,增长9.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92.5亿元,增长16.2%。
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2.2亿元,增长10.6%;用于农业支出3.8亿元,增长10.8%;用于卫生、教育事业支出15.5亿元,增长12.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2.0亿元,增长13.8%。
农业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二次创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确保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200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1亿元,下降4.3%;林牧渔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4.4%。
全年实现粮豆总产量233.8万吨,比上年下降31.9%。
主要农产品产量2000年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粮食及大豆233.8 -31.9其中:水稻93.8 -4.7玉米112.3 -48.2小麦 5.5 -27.3大豆7.3 49.6油料 5.9 45.8蔬菜284.2 2.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万公顷。
200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2001年2月22日)2000年,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要求,坚持“开拓进取、稳中求快、加强管理、有效增长”的经济发展思路,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需求扩大,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提前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目标,“九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据初步统计,2000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38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42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11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1247.54亿元,增长16.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1: 45.67:49.82调整为3.96:43.69:52.3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45万元,增长12%,按当年国家平均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提前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列入国家考核的122户重点脱困企业脱困率为93.4%,高于考核目标27.4个百分点;市考核的275户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制率为80.7%,高于考核目标10.7个百分点;757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为11.1%,低于考核目标8.9个百分点;648户中小型企业转制率为87.5%,高于考核目标2.5个百分点。
2000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综合科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0-3-28 点击次数:6235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政策措施,强抓机遇,努力开拓,继续实施“民心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和国企改革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一、综合2000年,全市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增加有效需求,同时注重优化供给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初步核算,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29.5亿元,增长13.7%,其中工业增加值295. 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39.3亿元,增长9.4%。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景气状况明显趋好。
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136.5,比上年末提高28.8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全年平均提高8.8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情况景气指数提高14个百分点,税后利润景气指数进入景气区间。
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市属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已改制85户,占73%,共盘活存量资产16亿元,活化各类债务21.7亿元,募集资金5亿元。
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股份制企业299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65家,股份有限公司34家,其中上市公司5家,晨鸣纸业增发7000万股A股取得圆满成功,募集资金14.56亿元,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家同时拥有A、B股的上市公司。
培植了一批产品有市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上市资源企业。
县域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市5971家县域企业改制面达96%,形成了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0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统计局2001年3月)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一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全省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较好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得较好成效,国民经济运行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全省经济快速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3.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3.00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439.8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350.12亿元,增长9.6%。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20.52:45.47:34.01调整为2000年的19.63:44.75:35.62,第三产业呈上升态势。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36元,增长7.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缓慢,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比重低,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虽然今春持续干旱,但因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决战小秋战略的实施,使今年粮食减产幅度降到了最低,从而使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保持了稳定发展。
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13.48万吨,其中:秋粮产量395.96万吨。
吉林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吉林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12-02-152000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探索性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国企改革脱困、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胜利地完成“九五”计划,并为“十五”时期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8.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77.5亿元,增长11.3%。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229元。
财政收支2000年,市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8.1亿元,与上年持平。
体制留用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全地区一般预算全口径收入33.6亿元,为年计划的92.9%,完成了省调后的建议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基本消化了历年积累的“两税”超缴。
扣除这个因素,增长5%左右。
•全地区一般预算体制留用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0.7%。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0年我市市区一般预算支出为17.1亿元(•另有挂帐1.3亿元,其中市本级0.89亿元),为预算的96.2%,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5.7%。
全地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4.1亿元,为汇总预算的96.9%,比上年增长1.0%。
结构调整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8:36.6:45.6发展为2000年的16.2:39.5:44.3。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公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正积极推进。
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经济占70%。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28.5%上升到2000年的30.0%。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统计局2001年)2000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环境趋好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进一步显现的机遇,开拓前进,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运行质量好转,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12.4%。
“九五”时期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89.03亿元,年均增长13.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8454元提高到2000年的16238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0.2:47.6:42.2调整为6.7:44.3:49.0,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
市场物价总水平止降转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5%,扭转了前两年持续下降的局面。
价格总水平转稳,反映了市场需求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见附表)。
劳动就业规模稳定。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1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1%,其中,城镇职工199万人,下降3.8%;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6万人,下降1.1%。
城镇失业人员数16.16万人,增长21.5%。
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数6.20万人,增长19.2%;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7.21万人,增长0.6%。
福建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福建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1.03.10•【字号】•【施行日期】2001.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福建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福建省统计局2001年3月10日)200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及各项配套改革,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九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20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8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711 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1571亿元,增长10.5 %。
“九五”期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 %,高于原定的增长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
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止降转稳势头。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扭转了前两年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的局面。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1%(详见附表一)。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7%、42.5 %和39.8%调整为16.3 %、43.6%和40.1%。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3818 元,比上年增长8.2%。
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果。
列入国家考核和省定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摆脱困境目标如期实现。
列入国家520户国有重点企业名单的11户企业已有9户进行了规范化公司制改革;省定的27户国有企业已改制24户。
2000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循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经济环境好转的机遇,积极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促进开放,国民经济形势稳步好转,经济增长速度逐月上升,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综合2000年,我市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88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11.7%。
三大产业比例关系为:9.5:44.9:45.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继续居首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990元。
市场物价继续在低位运行,呈现略有回升的态势。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2,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98.2。
社会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000年末,全市福利机构350个,拥有床位9803张;共有4571个村开展社会养老保险,投保农民83.7万人;国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收缴率86.7%。
当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进外资规模偏小,合同外资下降;民间投资启动较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较多,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尚有困难。
二、农业2000年,我市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245.0亿元,增长17.5%。
全市已有产值或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组织4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3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总产量363.7万吨,比上年下降8.4%;全年油料产量20.9万吨,增长28.8%;肉类总产量68.6万吨,增长6.4%;蔬菜产量402.8万吨,增长11.3%。
2000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杭州市统计局(2001年2月1日)2000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3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超过了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
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7.3%、51.6%和41.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19亿元,增长53.9%。
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5.4%。
种植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粮食种植有所下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地增加。
全年粮食总产量153.08万吨,比上年下降9.7%;蔬菜种植面积79.74千公顷,产量216.7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7%;油菜籽产量8.04万吨,增长32.9%;花卉种植面积5.79千公顷,增长54.3%。
林、牧、渔业发展良好。
全年造林面积5298公顷,封山育林136.77千公顷。
全年生猪出栏275.59万头,比上年增长13%;家畜出栏4196.6万羽,增长9.5%;全市肉类总产量25.24万吨,增长9.3%。
水产养殖品种进一步丰富,全年淡水产品产量达9.84万吨,比上年增长13.8%。
农业生产条件又有新的改善。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8.8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0.4%。
2000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常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在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全市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外向经济呈现积极变化,社会事业稳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再上台阶。
据初步测算,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9年(下同)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336.8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5亿元,增长12.1%。
三次产业结构为7.5:56.1:36.4。
人均GDP17625元,比上年提高1791元。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地方财力明显增强。
全市完成财政收入60.2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收入32.9亿元,增长28.7%。
财政支出32.2亿元,增长25.2%。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产业投向更趋合理。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4亿元,增长12.8%,增幅较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
其中,基本建设完成59.1亿元,更新改造完成67.5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30亿元,分别增长31.4%、12.6%和17.6%。
投资方向更趋合理,城镇集体以上投资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1%、32.7%和64.2%。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2.2亿元,主要新增生产能力:常州锅炉厂新增3000蒸吨GEF高效工业锅炉制造能力;东风农机集团新增5000台大中型拖拉机制造能力;华源蕾迪斯有限公司新增2万吨/年合成纤维生产能力;常州港扩建年新增80万吨吞吐量等。
价格价格水平仍处低位,下降幅度有所趋缓。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下降2%,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下降0.5%,下降幅度均低于上年。
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下降4.5%,衣着类下降4.7%,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下降0.3%,医疗保健类上升1.8%,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1.7%,居住类上升3.8%,服务项目类上升11.7%。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1年3月26日)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一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全区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亿元,下降2.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增长14.4%,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3.8%;建筑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18.3%。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9亿元,增长10.2%。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9: 42.5: 37.6调整为 17.3: 45.3:37.4。
市场物价仍低位运行。
与上年相比,全区零售物价总水平下降2.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农资价格比上年下降4.0%。
2000年末,全区城镇从业人员65.1万人,比上年减少1.8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5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9.9%,人数比上年减少1.7万人,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4.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5%,人数比上年减少0.5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8.1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21.9万人,比上年增加8.6万人。
天津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津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市各地区、各单位按照市委提出的"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整体经济在绿灯区运行。
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经济增长质量继续提高。
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城市环境明显改观,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保持稳定。
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9.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继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的15976元增加到17940元,增长10.0%。
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73.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
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完成增加值8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高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0.7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其中工业增加值738.91亿元,增长12.2%。
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完成增加值75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0%。
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
企业战略性重组步伐加快,组建企业集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截止2000年底,全市企业集团达360家,其中私营企业集团40家。
全市完成改制企业累计达297户,占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80.7%,已有267户进入实际运作。
要素市场建设继续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亏损企业三年脱困目标提前完成。
一季度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8月末亏损面降到19.8%,提前4个月全面实现了脱困目标,年末亏损面进一步降为18.0%。
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年末全市共有201万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78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93.8%,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94.1%,医疗保险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企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有27.2万人。
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这一年,深圳顺利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经济总量比“八五”末期的1995年翻了一番,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日趋优美,城市综合实力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
一、综合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高出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74.14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3.39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结构为1.1∶52.5∶46.4。
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美元。
物价水平适度上升。
2000年,深圳物价总水平结束长达两年多的下降势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
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0%,居住上涨5.6%,其中水电、燃料上涨15.3%。
食品中水产品上涨4.7%,鲜菜上涨6.7%,植物油、肉禽及制品、鲜果等的价格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劳动就业工作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8.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5万人,增长4.6%。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下降8.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5.78万人,增长2.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8.89万人,增长7.8%。
完善并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下岗、失业员工再就业。
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员工再就业指导率达100%,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6207人实现了再就业,组织下岗、失业员工参加强制性培训4320人次。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5%。
2000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0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呈现全方位增长,超出了年初预期。
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回升,使我市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9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12.7%(工业增长12.7%);第三产业增长14.8%。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78元。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港口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科教兴市战略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农业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4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其中,农业产值71.58亿元,减少1.8%;林业产值4.59亿元,减少3.5%;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为20.45和51.76亿元,增长6.0%和14.6%。
种植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粮棉油等传统作物播种面积调减较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下降20.1%;棉花面积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在粮棉种植面积大幅调减的同时,蔬菜、瓜果、花卉等各类经济作物发展迅猛。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市新增海水养殖面积11.8千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81.6万吨,比上年增长7.9%。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全年共投入19.5亿元用于农村和农林牧渔业及水利的基本建设,280公里新一轮标准海塘建设即将完工。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1年2月26日)200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大力扶持潜力产品,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加强管理,积极推进“五项创新”,努力实现“三个提高”,使全省经济运行初步摆脱了前几年持续减速运行的局面,出现了积极趋好的变化,实现了“九五”时期国民经济持续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国民经济运行出现重要转机。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4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扭转了1996年以来增幅逐年回落的局面。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835.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636.4亿元,增长7.4%。
全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九五”时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
全省34户优势企业已全部进行了公司制改造,有80%的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
全省列入国家债转股的25户企业,有23户与金融资产公司签订了协议,当年有天龙集团、神州股份、西山煤电、太化股份4户企业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
全年全省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实施配股及增发新股,实现证券融资71.98亿元。
81户地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脱困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继续实施“四长”攻坚责任制,采取兼并破产、债转股、封闭贷款、剥离不良资产、治乱减负等多项措施,使70%以上的地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了扭亏消亏,圆满完成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
结构调整成功起步。
长沙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沙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01.03•【字号】•【施行日期】20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长沙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市统计局2001年3月)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胜利地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
全年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果,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初步形成,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从宏观环境来看,物价稳中略升,市场稳中趋旺,供需矛盾趋缓,企业景气上升,全市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初步测算,全市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9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1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68.40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313.90亿元,增长12.1%。
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3:40.9:47.8,与1999年所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2个分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262元,比1999年增加1256元,增长10.8%。
市场价格总水平稳中略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上升1.70%,其中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上涨11.10%,其次是居商品类价格上涨5.70%;食品类价格下降0.60%,其中蛋品和粮食价格比上年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6.90%和10.40%。
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提高0.70%;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5.50%,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05%;房地产价格比上年下降0.50%。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职工工资增长平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09-10 14:21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年2月28日200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4%,第二产业增长9.6%,第三产业增长7.8%。
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
市场物价止降转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
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1%,居住上涨4.8%,食品中除水产品、蔬菜价格上涨外,其他继续下降。
另外,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11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4万人。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1274万人,增加260万人。
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
2000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
全年通过多种途径使36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国际收支形势良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利用外资规模较为稳定,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亿美元。
外贸顺差有所缩小,全年进出口顺差24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1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9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年末1美元兑8.2781元人民币,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12个基本点。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税收在连续几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税收总额12660亿元,比上年增收2348亿元,增长22.8%。
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62亿元,达到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86.2%,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更快,实现利润2392亿元,增加1.4倍。
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6.7%。
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8,比上年提高16.1点,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社会需求持续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还不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任务仍相当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
二、农业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针对"九五"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量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现状,各地区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调整。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上升到30%以上。
粮食产量较大幅度减产,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受严重旱灾和种植面积调减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46251万吨,比上年减产9%。
其中夏粮产量10750万吨,减产9.3%;早稻产量3747万吨,减产8.5%;秋粮产量31754万吨,减产9%。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油料增产,糖料减产。
由于国内纺织业生产明显好转,棉花需求增加,市场棉花价格回升,农民种棉积极性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30万公顷,增长8.1%;全年产量435万吨,比上年增长13.6%。
油料产量2950万吨,比上年增长13.4%。
糖料种植面积减少,全年产量7450万吨,比上年下降10.6%。
蔬菜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增长较快。
全年种植面积达147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1%。
蔬菜生产的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名优、新特、精细品种增加。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由于饲料价格较大幅度下降,而生猪价格自1999年下半年回升后,相对保持平稳,波动较小,农民养猪效益提高,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牛、羊和家禽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270万吨,比上年增长5.4%。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4290万吨,比上年增长4.1%。
林业在国家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加大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力度的情况下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16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7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9.2%。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多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570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3685亿元,增长11.4%。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4032亿元,增长10.1%,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集体企业3301亿元,增长7.4%;股份制企业4954亿元,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333亿元,增长14.6%。
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9506亿元,增长9.5%;重工业增加值14179亿元,增长13%。
产销衔接状况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71%,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发展,工业新产品生产比上年增长26.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
装备工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约70%的装备在国内采购,环保设施陆续采用国产装备,金属切削机床比上年增长34.3%,电动工具增长37.1%,冶炼设备增长9.2%,化工设备增长4.4%,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增长6.2%。
煤炭行业关井压产成果进一步显现,价格出现稳中有升的趋势,煤炭行业全年大幅度减亏。
冶金行业总量控制取得积极进展,全年钢产量低速增长,价格回升,行业利润显著提高。
连续四年亏损的制糖行业通过优化种植区域结构,调整和压缩落后制糖生产能力,共关闭糖厂150家,淘汰生产能力273万吨,实现了扭亏为盈。
纺织行业经过前三年的调整,在上年整体扭亏的基础上,2000年实现盈利大幅度增加。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了兼并重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成功上市。
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国有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营状况的改善。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工业都实现了整体扭亏或盈利增加,国家重点监测的14个主要行业,到2000年底已有12个行业实现了整体扭亏或继续增盈。
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到2000年底已减少了70%以上。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66亿元,增长7.0%;税金总额358亿元,增长5.4%。
施工工程个数为680716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311924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45.8%;施工面积1551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91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3835万平方米,减少89.8万平方米。
亏损企业个数9553个,比上年减少134个,亏损面为19.2%,比上年减少了1.3个百分点。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有38种矿产新增探明(预测)储量。
其中,石油7.62亿吨,天然气4931亿立方米,原煤14.59亿吨。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站31个,成功预报地质灾害83起。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
在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其他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扭转了上年增速回落较多的局面,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3284亿元,增长9.2%;集体经济投资4739亿元,增长9.2%;城乡居民个人投资4596亿元,增长9.5%。
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更新改造投资5077亿元,增长13.2%;房地产开发投资4902亿元,增长19.5%;其他投资9425亿元,增长7%。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8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5392亿元,增长7.2%;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完成投资7699亿元,增长9.3%;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安排了6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工程,总投资达到131亿元。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加快。
全年东部和中部地区投资分别为14015亿元和543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和13.8%;西部地区投资3943亿元,增长14.4%,分别高于东部和中部6.1和0.6个百分点。
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加快和结构优化。
全年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5.0%提高到15.6%。
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节约能源、原材料等的投资比重由4.4%上升到4.9%,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比重由5.8%上升到7.0%。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原煤开采1595万吨,天然原油开采1961万吨,天然气开采33亿立方米;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1884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6931万千伏安;新建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153公里,增建铁路复线交付运营里程662公里,新建公路321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62公里,新扩建万吨级港口码头年吞吐量2946万吨;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2566万门,新增光缆线路长度30万公里,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5099万户。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2000年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41所,本专科招生221万人,在校生55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772所,本专科招生156万人,在校生354万人。
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738个,招生12.9万人,在校生30.1万人。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国普通高中1.46万所,招生473万人,在校生1201万人。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425万人,在校生129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