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1)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内容:第三单元
测试时间:100分钟
测试总分:100分
A 卷 基础知识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5分)
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释义。(在括号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4分)
⑴睿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憧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猝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跻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享誉世界 五彩缤纷 物换星移 扶摇直上
B .有条不紊 巍然屹立 如释重负 深思熟虑
C .面面相觑 跃跃欲试 轻松自如 茫然若失
D .呕心沥血 神彩焕发 古稀之年 执著追求
3、说说下列加点的副词的作用。(4分)
⑴难道..
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
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则短消息,并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6个字)(2分) 4月9日17时30分,枭龙03架飞机在成都首飞成功,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连续批量生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到向关心你的人汇报的时候了,相信你一定能仔细认真地答卷,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产枭龙战机的能力。枭龙飞机是针对21世纪作战环境,由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开发研制的新型歼击机。枭龙01架已在去年8月25日首飞成功。 □□□□□□□□□□□□□□□□ 5、深圳新闻网2003年10月16日 09:24报道,中国航天探险英雄杨利伟的8岁儿子
——北京中关村一小三年级四班学生杨宁康成了同学的“偶像”。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假如
杨宁康是你班的同学,你会将他作为“偶像”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
(一) 比较阅读【甲】【乙】二文,
完成6——15题。(17分)
【甲】
袁隆平的“寻梦园”(节选)
曲志红
⑴从没想过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而且,似乎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
联系起来。尽管他已是71岁高龄,但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
⑵他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 ⑶但是,就在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喜庆日子,在他接受首都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我忽然听到了“美丽”这个词,突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⑷袁隆平说:“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⑸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闪烁,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丰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是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
⑹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
⑺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 ⑻现实中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60年多读几遍,
你一定行!
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
⑼他义无反顾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稻”而运转。在他研究开始的最初,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万4千个稻穗。
⑽或许上天也被这种精诚所感化,自1966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项接着一项,40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了“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
⑾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⑿“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乙】
袁隆平趣谈“灵感”
代群
⑴“和艺术家一样,科学家也需要灵感。”面对着台下1000多名青年学子,已经70高龄的袁隆平教授在讲完我国水稻发展的几个阶段后,又兴致盎然地向他们传授起自己的“成才经”。
⑵“但你们记住,灵感从来只惠顾那些有心者。”当台下的同学们发出热烈的掌声时,这位农业科学家又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泼了点“冷水”:“不要指望躺在床上就能获得灵感,也不要指望苦思冥想几天就能获得灵感。”
⑶昨天是西南农业大学50周年校庆,袁隆平作为校友在这里向他的“师弟师妹” 们进行“成才教育”。
⑷“我从1964年开始培育杂交水稻,但连续6年没有搞成,原因就是没有培育出‘不育系’。1970年我在与日本学者交流时,听他们谈起‘这路不通走那路’的思维方式,我忽然就想到,能不能从野生的水稻植株里发现不育株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我立即跳出原先人工栽培水稻的圈子,带着助手到海南岛崖县进行野生水稻资源考察,结果就在当年发现了一株雄花不育的野性稻。经过反复试验后,终于在1973年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籼型杂交水稻。”
⑸随着袁教授“终于”两个字的出口,西南农业大学的礼堂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想,这‘忽然’之间产生的念头,应该说是灵感。但这灵感是我6年来不停地搜索和思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