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一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一)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乘法(一)”是分数乘法这一单元中的首节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的,这节主要学习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在计算过程中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好了这部分内容,又为后面“分数乘法(二)”“和分数乘法(三)”奠实了基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回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三、教学重难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投影仪自己能从图中想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约3分钟)
1、提问:4个3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是多少?
2、举例说明整数乘法的意义。
3、引出新课
师:手工课上,小红拿出一张彩纸,她剪了3个剪贴画,一个剪贴画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剪贴画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思考后列出算式并解答.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以旧引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约15分钟)
1、小组内交流计算方式。
2、全班交流计算方式,师板书。
方式1:我们是这样算的,先把一张彩纸看成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5份,剪一个剪贴画就用了这张彩纸的5份中的1份,也就是,剪3个剪贴画就用了这张彩纸的3份,是3个,也就是。如果用颜色涂,涂3个就是。
方式2:我们是用加法计算的。1/5+1/5+1/5
=1+1+1/5
=3/5
方式3:我们是用乘法计算的。3x1/5=1/5+1/5+1/5=1+1+1/5=3/5
3、联系整数乘法的意义,想一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适时给学生创设探究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借助整数乘法的意义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4、完成2页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要求学生先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再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独立完成3页“试一试”中的1、2题。
1/4×3 2x3/5 5×1/5
先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图形语言或根据自己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解决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也为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做必要准备。]
(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约10分钟)
1、师:根据上面的几个活动,你能总结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
算方法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出示6×5/9
(1)独立计算,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先约分再计算也是可以的。)
(2)交流同学们的算法,强调约分的格式和方法。(计算的结果是假分数,可以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也可以不化。)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创设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计算的方法,自己总结计算的方法,自己运用计算方法,尽量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仅在学生的疑惑处或计算的关键处给以提示或强调。]
(四)巩固练习(约10分钟)
1、课内完成练一练1、
2、3题。
2、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具体要求是:先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再连贯地讲出数学故事。
五、课堂小结(约2分钟)
这节课你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方面或不满意的地方请说一说?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一)这部分内容,估计是能够掌握的。其原因有三:
一是教师注重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又创设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三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化所学知识,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