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课件(88张)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课件(88张)

命题点一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和中外朝制度
史料实证——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 史料一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
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 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 ——摘自《中华文明史· 第二卷》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 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 “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 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 力。
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①管理机构:汉代集中贸易的“_____ 盐铁官营 制度,打击富商 ②商业政策:汉武帝时,开始实行__________
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核心观点:(1)君主专制强调的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 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 军事方面不具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 受制于中央。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3. “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 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 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 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 源。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 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 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第5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第5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手工业的进步(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①冶金业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图示总结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3.古代商业(1)商业发展①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二、秦汉时期的思想1.秦朝“焚书坑儒”原因(1)秦王朝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需要统一的学术形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内容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的事件影响“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新官学的内容也由综合宽容转向了专制2.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课件

-2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2)经济
①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
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②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
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商业:“市”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
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1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解题思路:①找题眼:“推行分封制”。 ②核选项,辨正误:西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势力范围,并加强了对新 占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周文化得到认同,故选A项; 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西周分封制还没有实现君 主专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B、C两项均错误; 贵族世袭特权于周朝分封前就已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对点演练2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
观点。这位思想家属于( D )
齐桓公致力于联系诸侯,设法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 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 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 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墨家
B.法家
③核选项,辨正误:汉朝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论语》却 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汉朝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 从材料看,《尚书》等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就已存在,A项错误;汉 朝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 有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
答案:C
-18-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文化
①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高效作业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高效作业

第2讲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滨州调研)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解析:选D。

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了道家的“黄老之术”,即“无为而治”的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正确。

2.(2020·某某省长郡中学调研)汉初,陆贾告诫X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

据此可知,陆贾( )A.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B.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C.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D.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

材料强调了“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未体现汲取秦亡教训,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陆贾反对黄老之学,故B项错误;材料意在强调守天下应“文武并用”“道德为上”,与社会教化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说明陆贾的思想深受儒学“为政以德”理念影响,故D项正确。

3.(2020·某某省长郡中学月考)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D.主X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解析:选D。

董仲舒的话语的意思是:百姓没有从上天接收到实现善的本性,退一步从天子那里接受实现本性的教化。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兴起与第一次社会转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兴起与第一次社会转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 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 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 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 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设计实施及全国主Ⅲ卷流价值24观是明显商趋周、向春,秋战如国和20汉1代8货年币1的卷发展“演《变 墨子》古中代的商业记的发载展”
反映20“21年五育全国并乙卷举”;242019年Ⅱ卷“秦国建分封造制了一批大型水利工商程周政”治题制度彰显
“四个自信全国”甲卷等。 24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二)手工业 1.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 的生产部门。 2.新石器(磨制)时代手工业最重要成就是陶器的发明
3.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上古时期已会养蚕缫丝。
(三)商业:1.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物物交换的原始商业。 2.贝壳是中国最早的交换媒介。
3.思想文化 天文学:尧设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测日月星辰; 汉字起源: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绘画:彩陶画《鹳鱼石斧图》---中国绘画的源头。 戏曲:原始歌舞傩戏--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
(1)多元一体的格局
①新石器时代:格局初步奠定。其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 核心”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③从秦代 开始,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发展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并进一步巩固。
(2)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超过200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第3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第3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589年)[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加强,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

[时空坐标][整体感知]政治—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汉承秦制并加强中央集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士族制度盛行。

经济—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对外贸易不逊前代。

文化—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第3讲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统一(1)条件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概况①统一六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北固边疆: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

③统一岭南: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并设郡。

④平定西南:在“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五尺道”,并设官吏。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特点表现皇位世袭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皇权,不可转移皇权至上秦始皇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帝独尊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玉印称“玺”等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2)三公九卿制度官职职责议政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制度产生
春秋战国——萌芽 秦汉——确立 唐宋——成熟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中央 集权制雏形形成(郡县长 官由国君任免),部分诸 侯国开始用家臣管理国事。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的
官吏任命取代世卿 出现,使得官僚政治逐渐
世禄制,官僚政治 制度化、决策和选官日益
确立。
科学化、规范化。
明清——极端
公元前202年,大汉帝国建立,
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汉采取一系列 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政治、经济、军事、
巩固统一的措施,开创了中华民族统一国家 文化)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 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中外朝制度也削弱了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秦的统一:BC221
(历程;原因;意义)
(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 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交融,有利于增强中民族凝聚力,推 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 会的发展。
(3)秦朝确立的 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 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基础提升: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基础
政治 需要 思想基础
封建小农经济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儒法结合
制 政治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度 之
和发展;奠定后世基本政治框架。
经济 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封建
经济的发展。
利 文化 有利于推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
拓展研究:秦的道路交通和“弱关东强关中”政策
思维提升:秦朝的道路交通
秦朝的“弱关东强关中”的政策
① 概况:主要有四类即驰道、 (1)表现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复习目标】1、通过时间轴,梳理阶段特征,掌握必备知识。

2、通过史料探究,比较秦汉选官制度、汉代的商业发展政策及影响、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时空定位】【阶段特征】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国家统一,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2.经济: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农耕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

3.思想文化:经历“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

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4.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

5.对外关系: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一)政治:1.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1)统一: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权利力,确立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的政治制度。

2019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课件:专题一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2019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课件:专题一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3)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经 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手工业和商业有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思想文明 (1)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影 响深远 (2)古代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文化繁荣
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 社会的统治思想,形成思想
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教育 领域,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链接点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 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 现,井田制遭到破坏,分封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 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理论基 础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小农 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来保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与小农经济相辅相成,同时 促进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 大一统局面;科技成就领先 世界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3.(2018湖南益阳调研)有学者指出,汉代皇室在面对郡国势力分
化、瓦解中央集权的各种苗头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全方位、有系
统地消解了以宗室成员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汉 代皇室的这种努力集中体现为 ( )
A.颁布“推恩令”
C.实行盐铁专卖 答案 A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3.文化 (1)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 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科技: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 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 (3)文学:汉赋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征。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单元综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单元综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

考向4 主干知识:汉代的“抑商”政策
(2017· 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25)《汉书· 食货志》记载:“孝惠、高后时,
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汉武帝时盐
铁官营,大商贾桑弘羊、东郭咸阳等相继任官,出现了“吏道益杂不选
而多贾人”的局面。这表明西汉
A.商人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 √
B.抑商政策仍在不断强化
C.利用官营政策调解阶级矛盾
D.商人群体壮大威胁统治
解析 答案
考向5 获取材料信息——汉代的教育体系 (2018· 全国 100 所名校高考冲刺三, 26) 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 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
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B.儒家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4.汉代察举制: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确立,主要特征是由地方
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
再任命官职。
专题二 先秦至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 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
单元综合提升
知识结构
内容索引
专题知识纵横 热考命题聚焦
专题知识纵横
专题一 先秦到两汉选官制度的变化 1.夏朝以前采用禅让制: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商周时期采用世官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贵族凭血缘关系世
袭为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某某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解析:选D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和中央集权,故选D项;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不涉及宗法关系问题,“摧毁”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而材料强调基层治理,排除C项。

2.(2019届某某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

”这反映出( )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

3.(2019届某某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此说法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秦汉时期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秦汉时期

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秦汉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确立。

2.经济:农耕经济从停滞、倒退到初步恢复发展,手工业、商业获得发展,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汉武帝时期达到了强盛。

3.思想文化: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科技、文学得到初步发展。

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方面(1)秦朝统一,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汉代①中央集权: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并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②君主专制:汉承秦制;实行“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③选官制度: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经济方面(1)秦汉统一货币,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实行专卖制度。

(2)汉代①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②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亚、欧;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商业:出现专供贸易的“市”;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思想文化方面(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西汉董仲舒改造形成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以医学、数学、天文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得到发展;“赋”成为汉代的主要文学体裁;“印宗秦汉”的篆刻艺术产生主题一秦汉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政治设计考向一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秦汉政治制度的特点、影响[真题典例]1.命题点:汉承秦制(2018·高考海南卷,T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源头多元交融,逐渐形成统一的华夏文明,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八方雄起: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具有自身特点与风格,为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家国同构:夏、商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商代神权统治到西周血缘政治的演变;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

争霸变革:中国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列国纷争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思想、儒家思想初步形成,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天下一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六王毕,四海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

国家治理: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官僚体制逐渐取代了贵族体制,汉承秦制并加强中央集权,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田园风情:秦汉时期走向一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发展,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促进了商业发展,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都体现了田园风情。

思想一统: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文化灿烂:《史记》《汉书》是两汉史学代表作。

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裁多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科学兴起,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

第1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第一板块 中国古代史 (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板块 中国古代史 (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九品中正制度
东汉末年,地方大族控制了乡里清议,董卓之乱后,乡里 背景 制度遭到破坏,乡举里选制度无法继续实行。曹丕即位后, 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九品官人法。 在九品中正体制下,中央选择中正官,根据士人家世、官 位高低定等级,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使荐举 内容 之责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长官转移到专职举士的中正官 和吏部,选才的标准除前代的经学、德行、乡党清议外, 又增加了家世、才干等内容,较征辟、察举制更为完备。 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尚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选出 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世家大 族势力的影响下,豪门贵族担任中正官,评定人物、选官 评价 用人只重门第,形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 面,九品中正制最终成为门阀士族垄断官职的工具,阻碍 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2)汉朝的中央官制 西汉初期,丞相地位有很大提高,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 大权于一身。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相权与皇权的 斗争与消长便成为传统政治体制中的重要问题。二者之间的矛 盾,导致汉武帝以后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中外朝的 形成。中央官僚机构实际上形成两个系统,以大将军、尚书为首 的中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逐渐变成执 行政务的机关。
在郡守,故D项正确。 答案:D
)
二、经济上——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
秦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均获得了进一步发 展,尤其是汉朝,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加强了中 外贸易的发展;这一时期,土地制度进一步发展,经济政策进 一步调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 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各民族经济 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二)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 1.秦朝郡县制 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之初,分天下 概况 为36郡,大多为沿袭统一之前秦国和各诸侯国原来的建制, 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总数达到四十余郡。

高二历史复习资料(三)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高二历史复习资料(三)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2019-2019大亚湾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复习资料(三)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考纲解读】1.政治:(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始皇*;②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③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①中外朝制度;②刺史制度;③察举制。

2.经济:(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自主学习)考点一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1)条件⎩⎨⎧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①皇帝制度⎩⎨⎧a.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c.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②三公九卿制度⎩⎨⎧a.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c.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d.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③郡县制⎩⎨⎧a.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b.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

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2)影响⎩⎪⎨⎪⎧①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②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1.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3.书法艺术
4.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 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 》 ;东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 试 答
提示:是。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 “儒学”吗? 试 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2017·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 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
提示: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 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有哪些不同? 试 答 提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
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4.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 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打击私营工商业 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 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试 答
提示:篆书。秦汉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 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阶段特征秦汉时期包括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西汉(202~9年)、东汉(25~220年)等王朝,是我国的“大一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的实现,秦汉王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权基本稳定;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统一(1)条件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内容①皇帝制度a.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c.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②三公九卿制度a.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c.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d.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③郡县制a.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b.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

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2)影响①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②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1.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国并行制(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选官制度:察举制(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选官标准:孝廉。

(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

二、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①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2.手工业的进步(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①冶金业a.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b.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a.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b.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c.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3.古代商业(1)商业发展①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考点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1.秦朝中央官制如何体现君主专制(1)三公九卿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最终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

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2.三公九卿制的运作方式和作用(1)运作方式: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2)作用: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不同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4.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先秦贵族政治的不同(1)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唯一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

(2)不再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于皇帝。

(3)君主不再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员都对皇帝负责。

5.王国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和秦朝郡县的不同史料一(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史记》(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秦朝疆域图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已陆续设立郡县,县的规模、地位高于郡;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有关。

(2)秦朝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并推广到全国;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这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弄清题意题干材料的内容是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变化表。

所提供的数据为汉初4个不同年份的郡国数目。

相关知识点主要为汉初王国问题的解决。

要求分析的问题是汉朝“郡级行政区”数据变化说明的问题。

技巧运用先排除容易选项,再辨析疑难选项。

B项错误,此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未涉及“中央行政体制”,故先排除。

D项明显错误,“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数目是逐步增多,“王国控制的区域”必定减少,不可能“日益扩难点辨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A项。

A项,表格数据变化反映了西汉中央与王国势力消长的过程,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双方的矛盾斗争。

故A项表述的迷惑性很大。

但“渐趋激化”四字不符合史实,双方矛盾的激化表现为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

此后虽仍存王国问题,但矛盾程度趋缓,至公元前106年,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

故A项为错误选项,可排除。

答案正解C项为正确选项。

王国问题的解决,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控制区域的扩大,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

考点二秦汉时期的经济秦汉时期的经济现象的时空定位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1)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

(2)广大农民只有少量土地甚至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3)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周期性发展的根源。

(4)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

2.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1.论从史出秦朝的货币政策史料“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

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史记·平准书》结论秦朝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2.获取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

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1.郡县制的利弊得失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不知有司之官……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发现问题顾炎武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认识郡县制,蕴含着限制皇权的新思想。

命题角度郡县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郡县制的变革与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转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

2.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发现问题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命题角度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的关系;秦朝的文明传承和制度创新;周秦政治与天下一统的内在关联。

3.汉代“斑马式”的地方管理体制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发现问题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凸显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智慧,是当时的“一国两制”。

命题角度汉代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历史缘由;汉承秦制,汉代统治者的历史传承与制度创新;因地制宜,分而治之,汉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4.汉代分封与西周分封的区别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发现问题西周分封和汉代分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